「痰多、乏力、虛胖」,濕氣重!體內「死水」,一灸了之!
嘴巴粘膩、喉嚨痰多、身體乏力、虛汗直冒……很多人都有這些癥狀,但因為沒病沒痛,去醫院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其實這些都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濕氣對人體的危害很大,跑到皮膚上就會形成濕疹、跑到四肢就會引起水腫、跑到頭部就會導致暈眩、跑到關節就會導致關節酸痛,可謂「遺患無窮」。
濕氣重,少喝水行嗎?既然有濕氣,那少喝水能不能解決問題呢?濕氣是滯留於體內的「死水」,是身體運化水液的系統出問題所致,如脾陽不足,因此少喝水根本沒用,這就好比「因噎廢食」,不但毫無意義,還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
濕氣從哪裡來?濕氣來自兩種途徑,即內濕和外濕。內濕是人體的氣機運行過慢過緩,形成了壅滯;外濕是長期處於潮濕環境,濕邪侵入人體造成的。
尤其對於現代人來說,缺乏運動是造成內濕的重要原因。中醫有「久坐傷肉」的說法,這裡的「肉」指的其實是脾,因為脾主肌肉,缺乏運動就會肌肉無力,反過來就會累及脾。脾主運化,脾虛則水谷精微就無法有效地被消化吸收,水液等滯留體內就變成了「濕」,人就會虛胖。因此,道家有「以動助脾」的養生觀念,就是提倡飯後散步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
如何祛濕?既然有濕氣,那就祛濕唄。可是一位灸友反映,她連喝了幾個月的紅豆薏米粥,效果並不十分理想。為什麼呢?一方面這種方法作用較小,另一方面它只能祛除體內已經生成的濕氣,卻不能防止濕氣再次形成,也就是說,它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針對外濕,我們可以從生活習慣做起,避免濕氣入侵。但是,對於內濕該怎麼解決呢?這就涉及到內濕的形成原因了——氣機運行過慢過緩,可見祛濕重在疏通氣機。
脾屬土,土能克水,當濕氣為患時,健脾勢在必行,且脾乃氣血生化之源,健脾可以讓脾有能量運動起來。此外,中醫認為「脾喜緩肝苦急」,脾這個「慢性子」需要肝這個「急性子」帶動,因此在健脾的同時還要疏肝,「肝主疏泄」,關係著全身氣機的條達,疏肝可加快氣機疏通的節奏。健脾疏肝雙管齊下,這樣一來,濕氣就祛除了。
艾灸8大穴位,排出一身濕氣
古語有云: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濕氣入體則如油入面,難以排出。中醫也認為,在「風、寒、暑、濕、燥、火」六邪中,殺傷力最強的是濕邪。這也是上文那位灸友連喝了幾個月的紅豆薏米粥也未能祛濕的原因之一。
此外,祛濕有兩種方向:一種是興修水利,讓濕氣排出;一種是讓氣機流動起來,讓濕氣不再滯留體內。毋庸置疑,能同時兼顧這兩種方向的當然非艾灸莫屬了!
肝俞穴
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它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肝不易受補,因此肝俞穴最需要疏通。艾灸此穴能補肝陰、散肝熱、疏肝理氣、疏通肝經,幫助肝臟有效分解體內毒素,並協助其他臟腑將毒素排出。與太沖穴搭配,在中醫里屬於「俞原配穴」法。
中脘穴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其氣血與胃經氣血同性,因此可直接調控胃腑氣血的陰陽虛實。中脘穴的治療功效可以用《循經》中的一句話概括: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艾灸中脘穴可促進經氣運行,起到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功能。
陰陵泉穴
陰陵泉穴是脾經的合穴,艾灸此穴可清利濕熱、健脾理氣、通經活絡,有效緩解水腫。
承山穴
承山穴是祛濕大穴,穴內物質為隨膀胱經經水上行而來的脾土與水液的混合物,艾灸此穴可利水消腫、健脾去濕。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脾胃互為表裡。艾灸足三里穴,可燥化脾濕、健運脾陽、生髮胃氣、宣通氣機、導氣下行,能消除因水液滯留而導致的浮腫。
豐隆穴
豐隆穴是治療痰疾的要穴,對於因「脾虛失運」導致的「痰濕內盛」效果尤佳,艾灸此穴可疏經活絡、化痰定喘、清熱通腑、健脾和胃。
太沖穴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為火穴,被稱為「人體的出氣筒」。艾灸此穴能疏泄肝經濕熱、調和氣血、養肝柔肝,並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衝出去。
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脾經是少氣多血的經絡,血有餘而氣不足,常出現氣虛癥狀。艾灸太白穴能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虛,可健脾化濕、理氣和胃,有效改善脾經經氣不足的癥狀。
推薦閱讀:
※游泳完艾灸七個穴位,體內寒氣不累積!
※濕氣到底是個什麼鬼(漫畫版詳解)
※UC頭條:每天早上起來, 做這個動作可以排出濁氣和體內濕氣!
※你造嗎,愛放屁有可能是濕氣惹的禍哦~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