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壓力要積極維護心理健康(觀察者說)

面對壓力要積極維護心理健康(觀察者說)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胡月星

《 人民日報 》( 2013年02月24日 05 版)

  任何人都有壓力,壓力是人生歷程中無法避免的心理現象。每個人都要始終面對的生存、發展、健康三大任務,就是三大壓力源。在許多人眼裡,壓力是影響人生幸福的潛在誘因,其實這只是從壓力的負面影響來講。如果人的一生沒有任何壓力,也許人生就沒有那麼多的跌宕起伏,平淡無奇到沒有多少值得回味和留念的東西。

  當前的「壓力山大」、「高壓鍋」現象,既有社會方面的原因,需要完善各項社會保障政策來為人們減壓;也有個人心態方面的原因,需要提升個人心理健康水平來應對。比如,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心態,就是希望「早得」、害怕「晚到」,所謂「趕早不趕晚」。正因為希望「早得」、害怕「晚到」,很多人便格外強調機會,特別注重現實利益的獲得。這種心態很容易造成整個社會的焦灼不安,誰都擔心落在後面。許多時候,這種焦灼不安比壓力本身更可怕。因此,在壓力客觀存在的情況下要追求幸福人生,需要積極維護心理健康,正確認識壓力,努力緩解壓力。

  一是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具有樂觀心態的人往往將人生的感受與人的生存狀態區別開來,認為人生是一種積極體驗,是一種愉快心理感受,人可以通過自己的精神力量去調節自己的心理感受,盡量使其處於最佳狀態。自信、投入、自覺,是擁有樂觀心態的人重要的特質。譬如,一個人有了自覺,就可能少受環境和條件的限制,在面對壓力時找到生活的突破口。

  二是保持平靜淡定心態。面對壓力時,一個人如果能平靜地反覆思考、明察原因,就能很快穩定情緒。科學研究表明,「入靜狀態」能使那些由於過度緊張、興奮引起的腦細胞機能紊亂恢復正常。如果面對壓力時處於心煩意亂狀態,就別指望能理性思考問題,而只會使歪曲的事實和虛構的想像乘虛而入。

  三是保持知足隱忍心態。我國傳統文化強調的隱忍克制,其外在表現是一種被動的知足,實質是對生存環境的一種主動適應。盲目知足以逃避壓力並不可取,但慾望滔天、自加壓力更不可取。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面對壓力,一個人應該盡量克服孤獨抑鬱心態。孤獨抑鬱是面對過大壓力時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孤獨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長期脫離人群的「有形」孤獨;一種是身處人群之中,但內心世界卻與生活格格不入而造成的「無形」孤獨。第二種孤獨感是十分有害的。抑鬱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是痛苦、憤怒、焦慮、悲哀、自責、羞愧、冷漠等情緒複合的結果。抑鬱是一種廣泛的負面情緒,又是一種特殊的正常情緒。不過,抑鬱超過正常界限就會得抑鬱症,成了病態心理。

  克服孤獨抑鬱心態,需要積極調節情緒和心理。其一,善於運用理智的力量。決定情緒的是人的認知。有一句名言說得好:「人受困擾,不是由於發生的事實,而是由於對事實的觀念。」其二,適度宣洩情緒。壓抑不是處理負面情緒的好辦法,面對壓力要讓情緒有適當的宣洩機會,適度的宣洩可以把心中的不快釋放出來,並且還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其三,心理換位,增強同理心。有些情緒是由於自己抱怨別人引發的。其實這是缺乏換位思考能力,心理學上稱之為缺乏同理心。遇事應該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仔細考慮對方的想法、理由、處境和難處,這樣就會給予對方諒解和同情,也能為自己減輕壓力。

  (製圖:劉提)


推薦閱讀:

坦然的面對 生活的苦與樂
人還是需要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
八字帶傷官女命如何面對婚姻
用陽光心態面對生活【美文】
新生大學王星君:當下的慾望為何如此誘惑?還好我們幫你找到了應對的方法

TAG:心理健康 | 健康 | 心理 | 壓力 | 積極 | 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