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黃帝內經順時養生·夏時養生背景

黃帝內經順時養生

張廣修 張同遠編著

第二章 順應夏時而養生

第一節 夏時養生背景

夏時為一年四時中的第二個季節,口語稱作「夏季」或「夏天」。夏時有許多別稱,主要的有:①突出其節令特點時,稱作「夏令」。②按其次第規律,四月稱為「孟夏」,五月稱為「仲夏」,六月稱為「季夏」,合稱「三夏」。③夏季三個月共90天,故又稱「九夏」。④根據夏時的氣候、物候特點,又有許多稱謂,如:《爾雅·釋天》稱「夏為朱明」,亦可稱為「朱夏」。《梁元帝纂要》稱:「夏天曰昊天,風曰炎風,節曰炎節。」「昊」的意思是大,「炎」的意思是熱。一年之中,夏時白日時間最長,長為大之類,故稱「昊天」。氣候最熱,故稱「炎風」、「炎節」。槐樹夏季開花,故夏時又稱「槐序」。如明·楊慎《藝林伐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

一、夏時節氣

夏時,從立夏日(陽曆5月5日至7日之間)開始,到立秋日(陽曆8月7日至9日之間)結束,經歷農曆的四月、五月、六月,共包含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1]

夏時結構複雜而又特殊,表現在:

1、夏時為一年中唯一的「一國兩制」季節。從立夏日開始而到立秋結束的三個月,統稱「夏時」,而季夏六月又「高度自治」,稱作「長夏」。

2、曆法上,除了設置常規的6個節氣以外,還特別設置兩個「氣候特區」:「伏天」和「九天」。

(一)四月節氣

農曆四月,為夏時第一個月。此月別稱很多,約有30多個[2][3],較為常用的有:①四月為夏時第一個月,故又稱「孟夏」、「首夏」、「初夏」等。②四月建已,故又稱「已月」。③四月陽熱較盛,故又稱「陽月」、「純陽」等。④此月槐花盛開,麥子成熟,故又稱「槐月」、「槐夏」或「麥月」、「麥序」等。⑤四月為梅雨季,時值梅子黃熟,故又稱「梅月」等。⑥四月還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余月」。《爾雅·釋天》說:「四月為余。」郝懿行義疏云:「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余。余,舒也。」

四月包含立夏和小滿兩個節氣。

1、立夏。立夏為農曆四月的第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45度,陽曆5月5-7日交節[1]。「夏」字本義是「面向南方」[4],南方為太陽升降起落的中點,在性為陽,在氣為熱。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句。上述說明:時至立夏,則告別了春天,氣溫逐漸升高,萬物長大旺盛。

據記載[5],我國古代對於立夏這個節氣非常重視,每到這天,帝王都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舉行儀式,進行迎夏。民間還有許多立夏習俗,主要有吃蛋、掛蛋防疾、斗蛋遊戲,稱人體重而祈求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等。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釋義:

(1)「螻蟈鳴」:「螻蟈」,又稱「螻蛄、「石鼠」等,俗稱「土狗」。立夏陽盛,螻蛄感陽而鳴,歡迎夏時的來臨。

(2)「蚯蚓出」:「蚯蚓」即「地龍」,俗稱「曲蟺」。立夏陽盛,蚯蚓感陽而伸,出土感受溫和的陽光。

(3)「王瓜生」:「王瓜「是什麼東西?古今爭議較多,其實就是黃瓜。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時品》:「薦新菜果,王瓜櫻桃、瓠絲煎餅、、、乃時品也。」句中「王瓜」即黃瓜。據說[6]:黃瓜原產於印度,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把它引入我國。當時稱作胡瓜,東晉時,後趙王朝的建立者石勒因避諱「胡」字,而改稱黃瓜。黃瓜生長期較長,露天種植者,農曆4月開始開花結果,可持續到中秋節前後。 

立夏以後,風和日暖,雨量增多,萬物長大,樹綠花香。農村進入生產大忙季節。有詩為證:

唐·高駢《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宋·范成大《村居即事》:「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采了蠶桑又插田。」

2、小滿[7]。小滿為農曆四月的第二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60度,陽曆5月20-22日交節。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小滿時節,麥類等夏熟作物的籽粒處於灌漿、乳熟期(穀粒變硬,但能擠壓出白色米漿),但還未大滿成熟,故稱「小滿」。諺云:「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收割)」;「小滿十天遍地黃,再過三天麥上場。」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小滿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釋義:

(1)「苦菜秀」:苦菜,民間又稱「苦苦菜」、「苦麻菜」等,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中藥學稱作「敗醬草」。此物味苦為主,苦中帶甜,澀中帶香,清涼鮮嫩,營養也較豐富,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7]。此菜於小滿時期,感受火陽之氣而苦味成,生長繁盛,花朵盛開。是採食、採藥的極佳時期。

(2)「靡草死」: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凡物感陽而生者,則強而立;感陰而生者,則柔而靡。」至陰之所生之草名靡草,小滿節時陽氣已盛,靡草不勝陽氣,故死。

(3)「小暑至」:《說文》:「暑,熱也」,小滿時節氣溫較熱但未盛,故名「小暑」。此「小暑」為形容詞,不可與名詞「小暑」節氣相混。

小滿以後,氣溫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雨水增多,動、植萬物,生長繁茂。民諺說[7]:「小滿見三鮮:黃瓜、櫻桃和蒜薹」;「小滿見三新:櫻桃、蠶繭和大蒜。」;「小滿見三新:櫻桃、黃瓜、大麥仁。」小滿,既是收穫成果的季節,又是播種希望的季節,即將進入夏收、夏種、夏管的大忙階段。有詩為證:

宋·歐陽修《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其二)》:「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二)五月節氣

農曆五月,為夏時第二個月。此月別稱很多,約有30多個[2][3],較為常用的有:①五月為夏時第二個月,故又稱「仲夏」、「中夏」(中,讀如仲)。②五月建午,故又稱「午月」。③五月石榴花盛開,故又稱「榴月」。④民間有「農家無閑月,五月人更忙」的說法,五月的農村,農活最為集中,生產最為繁忙,故又稱「忙月」。⑤五月中有個端午節,一般人家於過節時,將菖蒲和艾枝等扎懸於門首,用以驅邪。故五月又稱為「蒲月」。⑥五月還有一個可怕的名字叫「惡月」或「毒月」,有很多禁忌。如:《荊楚歲時記》說:「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曝床薦席,及忌蓋屋。」《風俗通》佚文說:「五月蓋房,令人頭禿」;「俗雲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俗雲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等。這種說法,當然屬於迷信,不可盡信。

五月包含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

1、芒種[8]。芒種為農曆五月的第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75度,陽曆6月5-7日交節。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芒種,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聯繫農業實際,「芒種」一詞可從三個方面進行理解:

(1)農諺說:「芒種忙忙割」,大麥、小麥等有芒的夏熟作物到了芒種則籽粒成熟,要抓緊時間進行搶割搶收。

(2)農諺說:「芒種忙忙種」,水稻、黍、稷等秋熟作物到了芒種時期,要不違農時,抓緊時間搶栽搶種。

(3)農諺說:「芒種忙」,芒種時節,不但忙收、忙種,春播作物還要進行田間管理,為一年中集夏收、夏種、夏管於一起的最忙季節。整個農村出現一片「男女老少齊上陣,起早摸黑搶『三夏』」的繁忙景象。有詩為證:

唐·白居易《觀刈麥》:「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宋·陸遊《時雨》:「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芒種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鳴。又五日,反舌無聲。」釋義:

(1)「螳螂生」:螳螂,又名刀螂,是一種益蟲。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螳螂,、、、深秋生子於林木閑,一殼百子,至此時,則破殼而出。」

(2)「鵙始鳴」:「鵙(jú)」, 鳥名,又名「伯勞」,是一種益鳥[9]。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鵙,百勞也,、、、《毛詩》曰七月鳴鵙,蓋周七月夏五月也。」

(3)「反舌無聲」:古今學者對於此候斷語見解較多,殊不統一。筆者傾向於這種說法:

1)「反舌」即「烏鶇」。烏鶇,是我國南方常見的一種留鳥,它幾乎通體灰黑,很象小型烏鴉;再加上它的叫聲呈「吉-吉-吉-吉」節奏,故得此名[10]。此鳥雖羽色單純,貌不驚人,但它卻是百鳥中獨一無二的、技藝高超的口技專家、花腔歌手。例如:它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畫眉、黃鸝、柳鶯、雛雞等多種鳥禽的鳴叫聲,有如渾身是舌,故人們稱它為「百舌鳥」。它渾身是舌,能反覆百鳥之音,故又名「反舌鳥」。它一開腔,聲音宏亮,悠揚宛轉,煞是動聽,不但吸引了同類中的雌性,而且能把包括詩人詞客在內的許多過往的人們也深深迷住,爭相詠贊。如:

唐·劉禹錫《百舌吟》:「望簧百瞬音韻多,舌端萬變乘春輝,黃鵬吞聲燕無語,索莫無言高下飛。」

宋·文同《詠百舌》:「眾禽乘春喉吻生,滿林無限啼新晴。就中百舌最無謂,滿口學盡眾鳥聲。」

2)「無」,繁體字為「無」。甲骨文中,「無」為象形字,象一個人在跳舞,卜辭、金文中「無、舞」同字,本義「樂舞」。《禮記·樂記》:「舞,動其容也。」 蔡邕《月令章句》:「樂容曰舞。」此鳥在鳴叫時,張口動容,表情歡樂,有如一個出色的歌舞演員,邊歌邊舞,有聲有舞,故名「無聲」即「舞聲」。說「舞聲」而不說「聲舞」者,因為此鳥在鳴叫時,是先張口動容而後發聲的,並不是先發鳴叫而後張口動容的。

芒種以後,天氣入梅,梅雨漸多,有時陰雨連綿不止,河滿溝平。儘管如此,農民處此大忙季節,仍頂風冒雨,身披雨布,爭分奪秒,勞作不停。有詩為證:

宋·范成大《芒種後積雨驟冷》:「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濕,年年披絮播秧寒。」

2、夏至[11]夏至為農曆五月的第二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90度,陽曆6月21-22日交節。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白晝時間最長,夜裡時間最短。夏至交節以後,則白天時間一天比一天減少,夜裡時間一天比一天增多。因此,民間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五經通義》說:「夏至陰動於下,推陽之上,故大熱於上。」夏至這天,天氣炎熱,但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而是氣溫一天比一天增高。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伏天了。現代科學研究認為[12]:夏至這天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到了夏至以後則逐漸高達極點而為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或「夏至節」,是作為一個節日來過的。每到此日,人們通過祭神、祭地、忌諱某些行為等,以祈求災消年豐,安康獲福。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又五日,半夏生。」。釋義:

(1)「鹿角解」:「解」者,除、除去,脫落。鹿與糜屬同科動物,但有陽陰之分。鹿屬陽,其角支向前生長;糜屬陰,其角支向後生長。夏至日陰氣始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開始脫落而生新。同樣道理,到了冬至日,則糜角開始解脫而生新[11]。

(2)「蜩始鳴」:《說文》:「蜩,蟬也。」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蜩,蟬之大而黑色者。、、、雄者能鳴,雌者無聲。」《詩·豳風·七月》:「五月鳴蜩。」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11]。

(3)「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其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故名「半夏」。夏至日陰氣始生,喜陰的半夏類植物開始生長,而陽性的生物則開始衰退了[11]。

夏至時期,正值梅雨季節,雨水較多,有利有弊。利者,此期為多種農作物生長旺期,需水量大,多餘的雨水蓄到塘中,有利於防災抗旱。弊者,引起洪澇災害,甚者引發某些地質災害,會給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另外,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此期天氣還常有「半邊臉」的現象發生:中飯前晴天烈日,炎蒸火烤,剛要吃飯,突然烏雲滾滾,雷雨頓作。或河東太陽烘烘,知了鳴噪;而河西則雷動風響,大雨滂沱。其雨疾來疾去,降雨範圍亦小,人們稱為「夏雨隔田坎」。有詩為證:

唐·劉禹錫《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三)六月節氣(附:長夏)

農曆六月,為夏時第三個月。此月別稱較多,約20多個[2][3]。較為常用的有:①。由於六月為春時的第三個月,故又稱「季夏」、「季月」、「季暑」「、暮夏」、「晚夏」等。②六月建未,故又稱「未月」。③六月伏天,烈日炎炎,暑熱極盛,萬物易焦,故又稱「暑月」、「極暑」「焦月」、「伏月」、「精陽」等。④六月長夏,暑濕兩盛,故又稱「溽暑」、「溽月」等。 ⑤六月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荷月」。此月的荷塘之中,碧綠荷葉遮炎風,艷艷荷花競吐芳。優美的荷文化應之而生。如:

唐·王昌齡《採蓮曲二首》:「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月,為一年中最為特殊的月份,不但「一國兩制」而季夏與長夏並列,而且貫穿有伏天、梅天和九天等「氣候特區」。有關內容,將在後面分別介紹。

附:長夏

我國古代醫學是以樸素的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的,從宇宙間的各種事物到人體的各個部件,都用五行進行歸類。古人以五行配四時,木配春、火配夏、金配秋、水配冬,還剩一個「土」為「單身漢」,怎麼辦呢?為了學說的完整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到:夏時的季夏六月,暑熱盛而雨濕也盛,濕為土類,於是把「土」配給六月為「妾」,稱作「長夏」。

「長夏」一詞,在《內經》全書中共出現過27次,「長」讀「掌zhang」,意思是輩分長,居位高,具有掌管能力。《素問·六節藏象論》王冰次注云:「長夏者,六月也。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既長而旺,故云長夏也。」《素問·藏氣法時論》王冰次注云:「長夏,謂六月也。夏為土母,土長干中,以長而治,故云長夏。」《中醫大辭典》也註:「長夏,農曆六月。」《素問·藏氣法時論》和《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五音五味》等篇中,分別有「脾主長夏」、「脾為牝藏,其色黃,其時長夏」和「足太陰藏脾,色黃味甘,時季夏」的說法。此處的「季夏」即「長夏」,皆指農曆六月。六月長夏,為脾臟所主。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某些文學作品中,也有「長夏」一詞,如宋··張來《夏日》詩:「長夏江村風日清,檐樂燕雀已生成」;明·高攀龍《夏日閑居》詩:「長夏此靜坐,終日無一言」;杜甫《江村》詩:「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等。一般文學愛好者,多把這些詩詞中的「長」字讀成「常chang」,把「長夏」理解為整個長長的夏季,這是不懂中醫理論而造成的誤讀。

農曆六月,「一國兩制」,既是季夏,又是長夏。季夏屬火,包含有小暑、大暑兩個節氣,《素問·至真要大論》說:「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故季夏為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俗稱「炎暑」。長夏屬土,土性為濕,雨濕同類,雨水最多最猛。暑濕相搏,其象為溽(《說文》:「溽,濕暑也。」)。故長夏又稱「溽暑」。總結言之,農曆六月,又火又土,火土相生,高熱高濕。熱濕相搏,兩皆突顯。有詩為證:

宋·陸遊《苦熱》:「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宋·陸遊《夏雨》:「連朝暑溽不可過,動地忽有東北風;嵯峨雲壓世界碎,夭矯龍捲江湖空。塵沙洗濯草木醒,溝澮澰灧舟舸通。更煩造物出壯觀,跨海千丈垂天虹。」

這種氣候特點,在農諺中也有反映,例如:「六月六,曬龍衣,濕了龍衣爛蓑衣」。「蓑衣」,是過去窮困時代,用草或棕製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此句意思是說: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西方、北方,在進入小暑時季的農曆六月六日那天如果下雨,陰雨將綿綿不止,能把蓑衣都爛掉,寓意將發生水澇災害。又如:「小暑大暑,淹死老鼠」。意思是說,暑天六月,不但雨水較多,而且雨量較大,極易造成洪澇災害。不過,特殊年份和特殊地區尤其華南東部,氣溫迅速走高,天氣多睛少雨時,還能形成旱災,以致田地張嘴開裂,野田禾稻枯焦。

六月,包含小暑和大暑兩個節氣。

1、小暑[13]。小暑為農曆六月第一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105度,陽曆7月6-8日交節。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小暑,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說明時交小暑,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小暑之日,溫風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鷹乃學習。」釋義:

(1)「溫風至」:「溫風」指蒸騰的暑氣,「至」的意思是「到」。「溫風至」指暑氣蒸布,氣溫上升。

(2)「蟋蟀居壁」:蟋蟀,又名「促織」等,俗稱「蛐蛐[14]」。蟋蟀入詩,最早見於《詩經》,「季夏之月,蟋蟀居壁」是《詩經》中的一個名句。《詩經》在《豳風·七月》中,還對蟋蟀的生活規律作了較為全面的揭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知蟋蟀的居所,隨時季變化而不斷轉移,當天氣涼爽時,蟋蟀在野外生活,而在過冷、過熱的時季,則進駐於人家的庭院或屋宇之內,聚於牆角或附於牆壁,以避寒避暑。

(3)「鷹乃學習」:關於「學」:《尚書大傳》:「學,效也。」效者,仿也,仿效某個模本進行閱讀、研究、實踐、訓練而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叫「學」。關於「習」:習的繁體字為「習」,從「羽」,與飛有關,故《說文》:「習,數飛也。」「數飛」,即不止一次地數次飛、多次飛、頻頻飛。幼鳥幼禽本不會飛,必須展開翅羽,仿效父母練飛、試飛許多次,才能會飛,這個過程叫「習」。「學」與「習」意義相近,習慣上多聯用為「學習」。

有關研究認為[15]:鷹科動物的種類很多,其中赤腹鷹在我國南半部的廣大地區均有繁殖。此鷹在每年陽曆的5~6月份、農曆的4-5月份進行繁殖,孵後30天則幼鷹出,恰當小暑前後,出後則模仿父母進行飛翔的訓練了,所以說「鷹乃學習」。

2、大暑[16]。大暑為農曆六月的第二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120度,陽曆每年7月22-24日交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解見小暑。」小暑之時,天氣炎熱,但還沒到最熱。時交大暑,則熱氣猶大,為一年之中陽氣最盛,日照最多,氣溫最高,天氣最熱的時期,也是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農作物生長最茂盛的時期,更是汛澇、風災、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最易發生的時期。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說:「大暑之日,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釋義:

(1)「腐草化為螢」:「螢」指螢火蟲。據研究[16][17]:螢火蟲性喜棲於潮濕溫暖而又草木繁盛的地方,大多於夏季活動在河邊、池邊、農田等水濕之處。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期卵化而出,古人由於觀察欠細,誤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2)「土潤溽暑」:「溽暑」,溽者濕潤,暑者炎熱,濕暑兩盛,水熱互結。

(3)「大雨時行」:《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土郁之發,岩谷震驚,雷殷氣交,埃昏黃黑,化為白氣,飄驟高深,擊石飛空,洪水乃從」。據此說明,大暑時節的大雨,多為雷雨。

(四)三個「氣候特區」。

1、伏天[18]。「伏天」亦稱「伏日」,指夏至後的三、四十日。古人認為:①暑天,為一年中的陽熱極盛之時期,如俗話說:「小暑大暑緊相連,氣溫升高熱炎炎」。②從五行生剋關係看,暑熱屬火,火能克金,而十天干中的庚屬金。因此在小暑、大暑節期間,以庚領頭的幾個10天,都被庚帶領著躲到地下的「防空洞」中避暑去了,直到立秋後天氣涼爽時,屬金的秋才把它的「親侄子們」從「防空洞」中「解放」出來。《漢書·郊祀志注》中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

古代曆法學根據這個原理,運用六十甲子紀時的方法,在常規節氣的基礎上,安排一個「氣候特區」――「伏天」。具體規律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為初伏的第一天;10天後的第四個庚日交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交末伏,也稱終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若在立秋之前,那麼中伏就是20天(例如2011年,中伏就是20天),俗稱兩個中伏。三個伏天總稱「三伏」。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時期,古人稱為「盛夏」,中伏天氣尤為極熱。故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盛夏時期,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陽曆的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2、夏九[18]。或稱「夏至九九」,與冬至後的「冬九九」遙相對應。關於夏至,《恪遵憲度抄本》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我國位於北半球的北溫帶。夏至日這天[12]: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天時間最長,且越往北越長。例如:海南的海口市夏至日白天時間約13小時多一點,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長達17小時以上。夏至日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天時間就日漸縮短了。

《素問·三部九候論》說:「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說:「古人造字以紀數,起於一,極於九。」《楚辭·九辨》序:「九者,陽之數,道之綱紀也。」由於「至」的義項之一為「極」,「極」的義項之一為「終」,「九」之數為極、為終、為綱紀,故古人從夏至日開始,以九為綱紀,將夏至後81天的氣候規律總結為九個九,稱為「夏九九」,並編成《夏九九歌》以利誦記。最早的《夏九九歌》見於宋·陸泳《吳下田家志》:「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入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其中三九為全年最炎熱的季節,與冬時的三九遙相對應。

 3、梅雨季節[19]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和台灣一帶,在陽曆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間,會出現持續的陰沉多雨天氣。此段時期,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初學記》引南朝梁元帝《纂要》說:「梅熟而雨曰梅雨」。因此,通常將這段時間的陰雨稱作「梅雨」或「黃梅雨」,相應地,將這樣的天氣稱作「梅雨天氣」或「黃梅天」,將這段時間稱作「梅雨季節」。

梅雨季節時期,空氣的濕度大、溫度高,各種衣物等東西容易發霉,再加上「梅」與「霉」同音,因此,有人把梅雨稱作「霉雨」,或簡稱「霉」。據此,「梅雨」與「霉雨」為同義詞。

梅雨季節是個時間段,有始有終,梅雨開始之日為「入霉」,結束之日稱為「出霉」。我國曆書規定:芒種後第一個丙日入霉,多在陽曆6月6~15日之間;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出霉,多在陽曆7月8~19日之間。久之,也產生了相應的「霉文化」。如:唐·竇常《北固晚眺》中有「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句;明·高啟《臨頓里》詩之三有「穀雨收茶早,梅天曬葯忙」句。

宋·趙師秀《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等。

曆法上界定的梅雨季節,是梅雨的一般規律。實際上,梅雨是不同尺度環流系統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種特定地區的特殊天氣,大氣環流的變異性,決定了各年梅雨期的開始有遲有早,梅雨持續的時間有長有短,梅雨的程度有輕有重,甚至梅雨或有或無等,形成一些異常梅雨。例如[19]:有的年份未到梅期,在芒種以前就下起梅雨了,稱作「早梅雨」;有的年份在陽曆6月下旬以後梅雨才來,稱作「遲梅雨」;有的年份霉雨來的遲、去的早,僅10餘天,有如匆匆的過客,稱為「短梅」;有的年份霉雨來的很早,去的很遲,並且雨量特大,稱作「特長梅雨」;有的年份暴雨頻繁,造成洪澇災害;有的年份卻發生「空梅」現象而形成乾旱天氣;有的年份,梅雨帶北移後又返回江淮流域而形成「倒黃梅」等。因此,梅雨是一種複雜的天氣氣候現象,臨床養生時,當以實際雨情為主,不可拘泥於「梅雨」這個名稱。

二、夏時節日

夏時節日主要有兩個:端午節和六月六。

(一)端午節。

1、源流[20]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說法較多,將近10個。如:「龍」的圖騰祭祀,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各種說法,都有源有理。從端午節主要習俗和「端午」一詞的最早使用來看,這個節日的主題思想是紀念屈原。

1)從端午節主要習俗來看。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忠於祖國,力倡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主張聯齊抗秦,但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並遭誣陷而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遂於當年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自殺。

據說當時屈原投江,當地百姓聞訊立即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不見屈原的屍體。那天正下雨,湖面上的許多舟主聽說此事,也都爭相冒雨打撈。由於沒有打撈出屈原屍體,人們害怕江河裡的魚把他的身體吃掉,於是又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給魚吃,來保護屈原的屍體。自那以後,每到農曆五月五日這天,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重複當年「划船」、做「米團」(粽子)等行為,以紀念屈原。久而久之,五月五日則形成節日,名曰「端午節」。由於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故文人墨客在懷念屈原之時,還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如:

唐·文秀《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北宋·張耒《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農曆五月建午,故又稱「午月」。農曆五月有三個五,即初五、十五、二十五。初五為第一個午,為始為端,故稱「端午」,以之為節日,故稱「端午節」。

2)從「端午」一詞的最先使用來看。「端午」一詞,最早見於晉·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角黍」即現今所說的「粽子」。這是對端午節吃粽子以紀念屈原的最先總結。

在我國的所有節日之中,端午節的別稱最多,有20多個,主要的有:①由於「午月」的「午」與「五月」的「五」既同音又同義,所以「端午節」亦稱「端五節」。②由於五月五日,月、日同「五」,所以又叫「重午節」或「重五節」。③由於五為陽數,12地支中「午」字也屬陽,所以又叫「端陽節」。④由於此日正值仲夏,所以又叫「夏節」。⑤由於此節在農曆五月,故民間俗稱「五月節」。⑥由於古人認為五月為惡月,民間於節日當天,多在門前掛艾葉、菖蒲類藥物以避惡,所以又叫「菖節」、「蒲節」或「菖蒲節」。⑦在先秦時代,人們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五月五日,既毒且惡,邪佞當道,五毒並出。因此又稱此日為「惡日節」等。

2習俗[20]。由於端午節的主題思想是紀念屈原的,因此,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人們撈救屈原的「划船」和投入江中餵魚而救屈原的「米團」,成為端午節的兩大主要習俗。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這兩種習俗活動不論在形式方面還是在性質方面,都發生了一些較大的變化,並且增添了一些新的內容。例如:

1)在形式方面:划船演變為各式各樣的龍舟,米團演變為粽子。

2)在性質方面:由紀念屈原的悲哀演變為遊玩娛樂的龍舟競賽和物質生活上的「粽食」享受。龍舟競賽最具特色:「龍舟鷁首,浮吹以娛」(《淮南子·本經訓》),劃著龍船在水上奏樂、遊玩,熱鬧非常。龍舟劃法,花樣多般,有的將槳葉插入水中,再用力上挑,激起水花飛濺;有的船頭船尾的人有節奏地頓足壓船,使龍頭有節奏地插入水中再猛然躍起,吞浪吐雨,甚為壯觀。古人龍舟競賽時,常有龍船歌助興,一邊划船一邊唱,滿船歡笑滿船歌。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都喜歡臨水觀看龍舟的表演,以之取樂。龍舟的種類也非常豐富,有綵船,有畫艙,有小龍船,有長達四十丈的大龍船。從1982年開始,四川五通橋還發明夜龍舟,在舟上裝上電燈,上配焰火,張燈結綵,燦爛輝煌,載歌載火,漂於浮上,光景迷人,甚為獨特。另外,有的地方還製造旱龍舟,串街走村,邊劃邊唱,聚會表演,盡情歡樂。

3)在增添的內容方面,主要有

1)逗趣娛樂項目:主要有:擊球,盪鞦韆,比武,鬥雞、鬥草、射箭、打馬球,等等,常與龍舟競賽配套進行。

2)防災保健項目:先秦時代的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相傳這天邪惡當道,凶神猖行,五毒(指蠍子、蛇、壁虎、蜈蚣和蟾蜍)並出,百事禁忌。誤犯之,則招災惹禍,生病患疫,破財、傷殘,甚者死亡。因此,驅邪避惡成為端午節重要活動內容之一,軀避的儀式、方法多種多樣,十分豐富。主要的有:懸貼鍾馗畫像,以驅邪除害;在門口等處懸掛艾草、菖蒲等物,以驅邪卻鬼;佩戴金、銀等飾物,以驅邪辟疫;塗噴雄黃,以驅避毒蟲;用某些藥物煎水沐浴,以祛邪療病;內服某些藥物或食物,以防疾保健。

3)其他特殊項目,如:由於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因此,已嫁之女在端午節那天,都要回娘家過節,稱為「躲端午」,簡稱「躲午」。

4)另外,各個地區、各個民族還有一些各自的特殊習俗,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這是我國傳統的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之一,深受歷代人民的重視和喜愛。此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六月六[21][22]。即農曆六月初六。此日多在小暑前後,為夏時伏天、九天和霉天的交叉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也是一年中天氣最潮、地氣最濕、各種衣物最易變霉受蛀的日子。基於這種氣候特點,歷來每到這天,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把家中的衣服、書藉等東西拿出來,攤在烈日下進行爆曬,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的以「曬」為主題的節日。以其伏天行曬,故通常稱作「曬伏節」。隨其所晒衣物的不同,又有許多不同的別稱,例如:以晒衣服為主者,稱作「晒衣節」;寺廟以晾曬經書為主者,稱作「晾經節」或「翻經節」等。有的地方於此日還舉辦「晾經法會」,有關寺前形成臨時集市,非常熱鬧。「六月六,曬龍衣」、「六月六,曬絲綢」、「六月六,曬紅綠」等諺語,至今還在民間流傳。

農曆六月六日,是個典型的一日多節日,除了曬伏節以外,還是其他多個節日的載體。主要的有[22]

1、洗曬節。古時人們每逢重要節日時,總要進行一次沐浴潔身。再加上此日天氣悶熱,晒衣勞作之時,汗出如雨,故在晒衣以後,都要進行洗澡沐浴,既涼爽又乾淨。曬、洗兼行,故稱作「洗曬節」。

2洗象日。元明清時期,農曆六月六還是法定的「洗象日」。當時官府,設有專門的象房,配備有象奴和馴象師。六月六日那天,象奴和馴象師搖旗敲鼓,引著大象入河洗澡。觀者如蟻,車轎人馬如潮,大象戲水之聲,觀眾的驚訝讚歎聲和歡樂說笑聲,小商小販的吆喝聲等,連成一片,熱鬧非凡。清·楊靜亭《都門雜詠》:「六街車響似雷奔,日午齊來宣武門。鉦鼓一聲催洗象,玉河橋下水初渾。」

3、天貺節。(貺,kuàng,賜贈的意思)據說宋真宗趙恆於某年的六月六日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於是定此日為天貺節,他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不少地方在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相恭喜,並吃一種特製的炒麵作為享受。

4、姑姑節,也稱回娘家節。有些地方於農歷六月六日這天,出嫁的老少姑娘都要回娘家歇夏。

5、禾苗節。有些地方出於植物崇拜,把農曆六月六日定為禾苗節。節日那天,人們自發組成一支「禾苗節」隊伍,在鑼鼓喧天,嗩吶嘹亮伴奏下,十幾人舞起一條稻草龍,後面的跟隨人員手提一小袋豐熟(收)米等,挨次送到每個農戶家中,預祝今年豐收。

6、蟲王節。有些地方在農曆六月六日這天,要在農田、庭院里焚香祭祀,祈求上天,保佑五穀豐登,生活富足。

7、半年節。農曆六月,在時間上居一年之半。因此,有些地方將此日稱作「半年節」,其習俗活動和熱鬧程度與過小年差不多。

8、山歌節。湖南城步的苗族人民在每年六月六這天,都要舉辦一場盛大的山歌會,當天,苗、漢、侗、瑤等多民族的人們相聚一起,歡唱山歌,以行慶祝。

由於我國幅員廣大,民族眾多,六月六不但節日含量多,而且在習俗活動方面,內容複雜,豐富多彩,一個民族一個樣,一個地區一個樣。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文化的普及,除了曬、洗兩個主要習俗以外,其他的節日名稱以及相關習俗,都已經淡化了,有的甚至已被人們遺忘了。

三、夏時氣候

夏時氣候,以熱為主。夏時炎熱,可分為兩個階段:

(一)四月、五月,氣溫持續地逐漸增高。《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彼春之暖,為夏之暑」,說明夏之暑熱,是由春之溫暖逐漸變化而成的。春時,至穀雨的最後一天結束;夏時,從立夏的第一天開始。這個「穀雨的最後一天」與「立夏的第一天」,構成一對春夏之氣出入之門。由於春與夏時性皆屬陽,故這對氣門屬於陽門,有如套房的卧室之門,無寒溫之氣的劇烈轉化,而只有溫熱之氣的逐漸走高。也就是說,農曆四月、五月的天氣,氣溫一天比一天升高。

(二)六月長夏,高溫高濕。《素問·至真要大論》說:「故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夏時之熱,始於初夏之溫,升變為仲夏之熱。當氣溫再往上升,升到農曆六月份時,溫熱極盛,就變為暑了。由於季夏六月「一國兩制」,並且設置有三個「氣候特區」,因此其氣候表現,暑濕相伴存在,同時升高,尤其在大暑時期,達到了一年之內的熱、濕極期,形成大熱大濕的特有氣候。

1、大暑大熱。大暑季節所以大熱,主要原因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氣溫最高、熱勢最強的中伏貫穿在大暑期中。古時防暑技術較差,人們苦暑、畏暑心理非常嚴重,將大暑稱為「毒暑」、「徂暑」(徂,古同「殂」,死亡)、「酷暑」等,民間還有「大暑如酷吏」的說法而將大暑稱作「暑吏」。暑熱文化也相應而生。如:

唐·王轂《苦熱行》:「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宋·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玉礫金沙一徑長,暑中無處可追涼。獨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風水不香。」

2、大暑大濕。大暑的大濕,是由其大熱引生出來的。《素問、六微旨大論》說:「相火之下,水氣承之。」由於這種承隨機制的制約,在大暑大熱的烈火炎盛之際,有隱寓的水氣在尾隨暗防。暑熱未到極盛時,水氣暗防而不顯,而當炎熱過極之時,則暗防之水氣顯而制之,頓時暴雨滂沱,江河漫衍,由大暑而引生出大濕。濕去天晴,烈日當空,把水濕曬得滾湯;熱極生雨,雷雨又行,把炎威暫又消退。如此晴雨互結,水火交演,大熱與大濕互結,形成特有的濕熱天氣,故大暑亦稱「溽暑」,溽者濕潤,暑者炎熱,濕熱互結,悶熱不適。故民間有俗語說:「大暑大暑,上蒸下煮」,暑熱之氣上蒸,水熱之氣下煮,天氣又悶又熱,口語稱作「齷齪熱」,使人感到非常不舒服,不但在思想上產生苦夏情緒,有不少人尤其小孩還易發生「枯夏」這種疾病。難怪古人苦暑、厭暑如此。

四、夏時人候

夏時人候,同樣以脈候為代表。由於夏時「一國兩制」,故具體脈候、人候,又相應地有兩種情形:

1、常夏脈候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夏氣始於中」;《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有「夏長」的說法。由於夏氣主成長化育,旺盛於氣交之處,故說「夏氣始於中」。

《素問·厥論》說「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由於陽氣性善升浮,故《靈樞·終始》和《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分別有「夏氣在皮膚」和「夏氣在孫絡」的說法。皮膚和孫絡,皆為人體的浮表之處。

由於夏氣與脈相通相應,其性屬陽而性升浮,故夏時的脈中氣勢,「始於中」而又向皮膚方向升浮,表現為「中矩」、「在膚」而「泛泛乎萬物有餘」(《素問·脈要精微論》),具體一點說就是其形如「鉤」,即「其氣來盛去衰」(《素問·玉機真藏論》)。脈氣從下往上涌浮叫「來」,從上往下降潛叫「去」。夏脈來盛去衰,浮象顯然。浮而勢大,現代脈學稱為「洪脈」。

《靈樞·禁服》說:「春夏人迎微大,、、、名曰平人。」也是陽氣盛而上溢的表現。

由於「夏氣始於中」而又向皮膚方向升浮,故夏時之人,最易腠疏皮緩而毛孔開張,汗液外泄。例如:《靈樞·五癃津液別》、《歲露論》和《素問·生氣通天論》中,分別有「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暑則皮膚緩而腠理開」、「因於暑,汗」的說法。說明暑時汗多,也是一種常見的、重要的人候現象。其他如汗出津傷而口渴,暑熱內擾而心煩,神明受擾而失眠,陰傷及氣而乏力等,亦可出現。

2、長夏脈候:《素問·四時刺逆從論》說:「長夏氣在肌肉,、、、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意思是說,長夏氣機,以皮骨之間的肌肉為盛。這種生理特點反映到脈象上,則浮洪之象已減,「代」象較為明顯。如《素問·宣明五氣篇》說:「脾脈代」。代者,「和柔相離,如雞踐地」(《素問·平人氣象論》)。這種脈象摸起來,輕按不 得,重按亦無,在浮沉之間相對較顯。所謂「相對較顯」,即滯緩而不暢,或模糊而不彰,現代脈學稱之為「緩脈」或「濡脈」。此時,頭脹胸悶,口淡納呆,身重無力,大便不爽等「體候」,亦可相應存在。如《素問·金匱真言論》就有「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的說法。


推薦閱讀:

每日一技:玩轉Excel之如何修改批註背景
60款客廳背景牆裝修效果圖 打造屬於自己的家
客廳電視背景牆瓷磚裝修2016圖片大全 新款客廳設計
關曉彤的背景是什麼?
《摔跤吧爸爸》的背景是什麼?

TAG:養生 | 黃帝 | 背景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