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曉在線★楊萬里★楊萬里的「直」與「曲」
|
他一生為人正直,不平則鳴,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也不怕得罪人。那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詩句中所影射的權臣韓侂胄造了一個南園,請他寫篇記,他說官我可以不做,文章是不寫的。他就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字廷秀,江西吉水縣人),鐵骨錚錚,是個很有特點的人物。
還有一事,孝宗愛他的才,很想重用他,就向同在朝中做官的周必大了解情況,可連同為吉安老鄉的周也沒說他的好話。他的直率得罪了多少人由此可見一斑。
更要命的是他連皇帝也敢得罪。1185年,南宋發生地震,他藉機上書朝庭,洋洋洒洒數千言,一下子給皇帝提了十條意見,措詞頗為嚴厲。高宗駕崩時,孝宗創立了一個議事堂,命令皇太子參預管理政務,楊萬里從「民無二王」的古理出發,勸說皇太子不要答應管理政務,免得讓自己處於危險的境地。太子一聽,嚇壞了。這本來是從國家的安定出發的,但也就是這個時候,他的直言得罪了皇帝,所以在料理高宗後事時,寫《容齋隨筆》的那個大學士洪邁不等集體商議,就獨自決定把呂頤浩等人列入配饗的名單送給孝宗。楊萬里上書指責他這樣做無異於指鹿為馬,這一下老怨新恨全迸發了出來,「你楊萬里把我看成怎樣的皇帝了!」孝宗從牙縫裡擠出了這句話,然後就把楊萬里外放到今天的江西高安縣。
得罪了孝宗的楊萬里並沒有吸取教訓,當他再次被召入宮中時,他還是一樣口無遮攔地直言進諫。後又因別事得罪了皇帝被外放為江東轉運使,可他還是沒有接受教訓,當朝中議論使用鐵錢時,他又不合時宜地上書說鐵錢不方便,還大膽地不按詔書行事,就這樣得罪了宰相,又被改調江西贛州。這時楊萬里才對朝庭徹底絕望了,他決定不去赴任,後無論朝庭怎樣提舉,也不再出仕,躲回到吉水鄉下的老家,伴著青山綠水寫他的「誠齋體」詩歌了。
他閑居鄉下整整15年,似乎已經完全忘記了身後那個他付出過許多心血的朝庭,過著「捲簾亭館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風」般閑逸的日子。可當他一個在外做事的「族子」不小心說出了韓侂胄用兵的事,他「慟哭失聲,亟呼紙書曰『韓侂胄奸臣,專權無上,動兵賤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又書十四言別妻子,筆落而逝。」一個「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忠臣的真正心思便是想要掩蓋也掩蓋不了的。(關於韓侂胄的評價參見《中國教育報》2006年10月16日文史版《大宋的話語權》)
楊萬里就是這樣不折不扣地實行了他年輕時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張浚勉勵他的話——「正心誠意」,他一生都是按著這個「誠」字去做的。
如果同樣也要我只用一個字來概括他的詩歌,那麼我會用一個「曲」字。
一是他的詩歌創作道路曲折多變,楊萬里曾在《荊溪集自序》里這樣寫道:「予之詩,始學江西諸君子,既又學後山(即陳師道)五字律,既又學半山(即王安石)老人七字絕句,晚乃學絕句於唐人。……戊戌作詩忽若有悟,於是辭謝唐人及王、陳、江西諸君子皆不敢學,而欣如也。」他跳出各家圈子,所創的詩體就是今人所稱的「誠齋體」詩歌。他變師從前人為師法自然,他不再安於模仿古人,他要超過古人。也許他並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目標,但至少他不步人後塵,不再立在別人的陰影里,而是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他獨立而清晰的面容。可以這樣說,作為一個詩人,他這一生都在尋找一種適合表達自己感情的詩歌形式,其實也是在尋找自己,最後他找到了。
二是他的詩歌含義曲折含蓄,可以說是極盡含蓄之能事。也許有人會說「此話差矣」,說楊萬里繼承了古代和當代民歌的傳統,語言極其平易淺近,怎麼會是「極盡含蓄之能事」呢?我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為楊萬里在詩歌創作中主張「詩已盡而味方永」。語言的平易並不等同於詩意的淺顯,平白如塘水,清澈見底的詩歌是達不到這個藝術效果的。
他的一些詩作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篙師只管信船流,不作前灘水石謀。卻被驚湍旋三轉,倒將船尾作船頭。」此詩明寫行船,實寫人生。一可解作表達順其自然的人生態度,亦可解作不早作打算,後遭顛覆的命運,詩淳厚有味。還有些詩的含義可能隱藏得更深,不結合他的人生經歷是很難見其詩心的。「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表面寫作者閑居鄉下的小情趣,其實結合他空懷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的人生經歷,我們就能從詩中擠出苦澀的淚和沸騰的血。
楊萬里的詩行間,還有更多的空白等著我們去填補。(彭武勝)
《中國教育報》2007年1月21日
[2007-09-02]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推薦閱讀:
※【藏地萬里行】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滿清憑著一部《三國》打下了明朝萬里江山
TAG: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