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之「形」「法」「功」 (胡清如)
第一步:先學「太極之形」,本會目前所舉辦四個月新生訓練,即是傳授「太極之形」,此形以四二式為主,教授亞運太極拳,其姿勢動作由教練場學習模仿 (省略 )。
第二步:繼求「太極之法」,此「法」字是指太極拳所寓的「剛柔之法」,太極拳術說是「四兩破千斤」的技術,如果學者連四兩勁力也沒有,休說千斤,就是百斤也破不了。這時候的練法,便和「太極之形」時不同,要一改從前的柔綿緩慢,運勁試招,由柔變剛,以悟「剛柔之法」,前人練習到這階段,是將太極拳的拳式拆開來鍛煉,一式練好,再練一式,能柔能剛,可疾可慢,知道用法變化,直到把太極拳全部拳式練完,式式有勁,式式能用,然後再練散手對打、推手、大履,並由師傅親自「喂勁」,挨打吃苦,才可算已得「太極之法」,能夠剛柔合濟。第三步:須得「太極之功」,這是太極拳最後的一種功夫,也就是登峰造極進入「神化」境界的功夫,俗語:「練拳不練功,終是一場空」,這種功夫和一般拳術不同的特點,也是最神秘之處,「太極之功」如果神秘一點的說法,就是道家「吐納練丹」的功夫,如果淺顯地說就是研究人體「內部呼吸」的方法,通稱為「內功」或「氣功」。
依據「行功心解」以「意」「導引」將渾身充沛精力,鍛煉而化為氣,混入血液之中,渾渾噩噩,通透整個軀體,使人只感覺一身是氣,肉體似乎融化,這種境界就是唐朝太極拳家李道子說:「無形無象,全體透空」的意思,打拳有這種境界,只覺渾身舒服,精神百倍,血液周身循環,神經一時鬆弛,一時緊張,這便是「氣遍全身不少滯」,這種感覺只有過來人才會知道,然後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進入虛無的「神化」境界,簡言之一身充滿精、氣、神而且練成融合為一,這時一舉手一投足,看似柔綿無力,實則無堅不摧,功勁似有若無,形影飄忽莫測,已臻太極拳的大乘功夫。就是黃性賢師伯來高雄表演推手一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