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養生--內 丹

亦稱「還丹」、「金丹」、 「大丹」,為道教重要的煉養方術。

丹被認為服之能長生不死,羽化成仙。據稱煉製須經」七返九還」,最後復歸於「道之初始」,故稱「還丹」,又因丹以金(鉛、汞)為主料,故稱「金丹」。內丹,指在人體內煉成的長生不死葯,其煉製過程亦如外丹之經七返九還而復歸本初之道,故亦稱還丹、金丹。

起源於先秦以來的行氣、守一等術,漢末魏伯陽被尊為「萬古丹經之祖」,認為還丹之外的內視、房中術等,皆屬旁門小法。其作《周易參同契》奠定了中國傳統內外丹學的理論基礎。其煉化的主導思想,是糅合易、老哲學於一爐的天人合一論。追究人生命之本元,攝情歸性,而歸根返本,為結丹。運用卦象易理,對修鍊中用意的火候法度和精、氣、神生髮變化詳盡闡述。

魏晉至南北朝只在民間秘傳。至中唐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道士張果、羅公遠,修鍊內丹卓有成效。皆對內煉法則作了更為明晰的闡述。他們的內丹法,有佛教密法影響之跡。其內丹實際上是上清派的集神存想之道,與魏伯陽一系內丹不同;有些服氣類道書中,也稱服氣為內丹。

魏伯陽一系內丹的盛行。由於盛行百年的外丹服食的失敗及服氣煉養術的深化發展, 「會昌法難」佛教衰弱後,內丹開始盛行,呈總攝和取代道教的一切傳統煉養方術之勢。眾多內丹家把魏伯陽一系的內丹學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從鍊形入手,以精、氣、神為葯,依次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合道,為基本的修鍊路徑。

晚唐後三教合流,成為整個中國文化發展的總趨勢。鍾離權一系的內丹學也以與禪宗融合為其發展的基本路線。其門人呂洞賓,更以禪、道融合為其內丹說的基本特質。主張的所謂性命雙修,實際上含有禪、內丹雙修,或在內丹修鍊的基礎上參究禪宗的意味。

性命雙修成為後世內丹學發展的基本路線。至北宋神宗朝的張伯端趨於成熟。其後以進一步深受禪宗,理學的影響為基本特徵。內丹諸家對性命、精、氣、神的先後天之分及相互關係等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進一步完善了內丹學的理論體系。區別主要在修性、修命及清修與雙修的分歧上。近代的內丹學者,把宋代以來的丹法,按以上主張與風格的差別,分為南、北、東、西、中五派。

還有陳摶所開創的老華山派丹法自成一家、嶗山金山派丹法等。

唐宋以來,內丹家即根據男女生理之別,強調女子修丹應與男子不同,創編了專用於女子修丹的「女金丹」。金代王嘉弟子孫不二開創的全真道清靜派歷代的女丹撰述多達三十餘種。一般認為女子應從鍊形始,後可依男丹法鍊氣煉神。

內丹之學歷史悠久,闡發於漢末,盛行於晚唐,集合諸家之長,不斷趨於成熟,並逐步形成了完備的理論體系。它宗依《道德經》等道教經典,對氣功、醫學科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和研究價值。


推薦閱讀:

失落的教養
如何通過稱呼來體現你的教養
情感|家人都處不好,談什麼修養
女人為何比男人更容易被說沒教養?
陳丹青:我眼中有教養的40個細節

TAG:教養 | 養生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