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先秦說理散文

第一節 先秦說理散文的發展階段

先秦說理散文指的是戰國時期各個學派的著作,反映著不同學派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和哲學觀點。它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期: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

主要著作先有《論語》,後有《老子》、《墨子》。《論語》是我國第一部語錄體散文集,它以簡潔的筆觸描述人們的一言一行,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特點,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其言論警辟精鍊,大多富於哲理。

第二期:戰國中期

語錄體仍舊通行,但它們已不像《論語》那樣只是後學的追錄,而是一個學派師徒們的集體著作;所記也不限於單人的語錄,而普遍採用對話形式。主要著作有《孟子》、《莊子》等。主要特點是詞藻豐富,說理暢達,行文多有寓言和比喻。

第三期:戰國後期

在這一時期,諸子散文完全擺脫了語錄體,成為專題論著。它們已經不是一個學派的集體著述,而是學者個人的論文集;不是以駁論為主,而是以正面論說為主。這是百家爭鳴不斷深入的結果。主要著作有《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主要特點是論證嚴密、鞭辟入理。

第二節 孔子與《論語》

一、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字仲尼,名丘。遠祖孔父嘉是宋國的大夫,在內亂中被殺。孔父嘉的兒子避難到魯國,居於陬邑。至孔子父親叔梁紇時,家境已經衰落。孔子年少時身處貧賤,20歲左右時曾當過管理倉庫的小官和畜牧的小吏,他自己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魯國在春秋時期仍保留了濃厚的周文化傳統,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培養了孔子對周文化的濃厚興趣,15歲便立志學習周文化。約30歲左右,學成,收徒講學,從事教育。其間一度離開魯國到齊遊覽,受到齊景公的禮遇。回到魯國之後,繼續從事教育活動,51歲時,孔子被任命為魯國的中都宰,從此進入政壇,後來位居司寇,掌管司法,誅少正卯,力圖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可是孔子的思想比較保守,他主張尊王忠君,強化朝廷力量而抑制私門,因此與魯國政權的實際掌管者「三家」孟孫、叔孫、季孫發生衝突,被迫於55歲時辭官。他離開魯國,先後到衛、陳、曹、宋、鄭、蔡等國,宣傳自己的德政教化思想。這種思想在社會矛盾激化、政治鬥爭尖銳的春秋末年,不切事宜,因而未被各國君主採納。孔子經過14年的奔走遊說,68歲時再度回到魯國,專門從事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的工作。

孔子晚年遭遇不幸,兒子孔鯉、最喜愛的弟子顏回、子路相繼去世,魯國的動蕩局勢又加速了他政治主張的破滅。魯哀公16年,孔子去世,終年73歲。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創立的儒家學說(仁和禮)繼承周文化的傳統,富有人道主義精神。在當時的思想領域很有影響。被漢以後的歷代統治者尊奉為統治思想,並成為傳統文化的主幹,對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和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發生了難以估量的複雜的深遠的影響。

孔子整理文化典籍,司馬遷說孔子「序《詩》、傳《易》、正《禮》、《樂》、作《春秋》,未必完全可信,但六家典籍都經過孔子整理和編訂是可以肯定的。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孔子有過重大的貢獻。

孔子首創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壟斷局面,為文化教育的普及開創了道路,在中國教育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其感人之處在於他「有教無類」的教育實踐和誨人不倦的教育態度。孔子招收弟子,不分等級,不分貧富。孔門弟子中的優秀人才多是家境貧寒者,顏回身居陋巷,子路原是鄉野之人,曾參缺衣少食,仲弓家無立錐之地。《論語》中記錄了孔子對他們的親切教誨,尤其是對仲弓的自強好學,孔子用「山川其舍諸!」的形象比喻,給欲特殊的關懷和鼓勵。

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務施於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訒」。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二、《論語》的文學價值

1、《論語》是早期語錄體散文,語言基本上是口語,明白易懂。文字簡括,頗多言簡意賅、富於哲理性和啟發性的語句。

2、《論語》有時通過簡短的對話,顯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學意義。

3、《論語》多用語氣詞,含蓄蘊藉,形成迂徐婉轉的語言風格。

第三節 孟軻與《孟子》

一、孟子及其思想主張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得孔學嫡傳。

孟子繼承儒家德政愛民的思想和積極用事的精神,主張以仁義治國、以王道統一天下。他50歲以後曾率領弟子先後遊說齊、梁(魏)、魯、鄒、滕、薛、宋等國君主,宣傳他的仁政理論,在齊一度為客卿,在其他國家也受到不同程度了禮遇。但是他的仁政理論在急劇變革的戰國時代,不切實際,不被採納。約在65歲時回到鄒國,專心從事教學和著述。終年84歲。

孟子對於孔子的學說,又有明顯的發展。性善論是孟子對儒家學說的第一個貢獻,所謂性善論即人皆有天賦的善性,而善性就是仁、義、禮、智四端。孟子的性善論是抽象的人性論,是唯心而先驗的。但他卻成為孟子進步學說的理論基礎。由此而生髮,產生了他進步的聖人觀、進步的仁政主張。孟子把人心(四端)視為人所以為人的根本,他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離婁》),「存心」就是保持固有的「四端」,僅有四端還不能成為完善的人,還要擴充四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保父母。」(《公孫丑》)擴充四端,作為道德準則,是人提高道德修養,認識宇宙人生,達到聖人境界的途徑,這就是「內聖」。

擴充四端作為「仁政」的理論基礎,就是推行王道,仁政愛民,從而成為統一天下的明君,這就是所謂的「外王」。「內聖」、「外王」都緣於擴充四端。可見性善論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基於性善論,才生髮出「人皆可以為堯舜」的聖人觀和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

重民思想是孟子對儒家學說的第二個貢獻,儒家有重民的傳統,孔子講「使民以時」,要求統治者不侵奪農時,關心百姓。孟子則強調百姓在封建政治統治中的重要地位。他說:「諸侯之寶有三:土地、人民、政事。」(《盡心下》)又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孟子的重民思想是戰國時期重民思潮的最高代表。基於重民思想,他主張「制民之產」、「取於民有制。」「省刑罰,薄賦斂。」(《梁惠王上》)基於重民思想,他反對戰爭,認為諸侯發動戰爭就是「率獸而食人肉,罪不容於誅。」(《離婁上》)基於重民思想,他反對暴政,並警告暴君:「暴其民,則身弒國亡。」(同上)

二、《孟子》的文學價值

1、從體制上說,《孟子》基本上仍屬於語錄體,但較《論語》已有很大發展。這不但是因為它的篇幅加長,議論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圍繞著一定的中心,結構完整,條理清楚,只要添上題目,就可以單獨成篇。

2、《孟子》的突出特點是善用比喻。有時是短小的比喻,有時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趙歧《孟子題辭》:「長於譬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評論是恰當的。孟子書中的比喻,有的屬於推理,如「折枝」(《梁惠王上》),「攘雞」(《滕文公下》);有的是寓言比興,如「揠苗」(公孫丑上),「乞祭」(《離婁下》)都妙趣橫生,旨意明白。

3、善設機辟,請君入彀。從身邊的小事說起,慢慢引入正題,使對方陷入論辯的困境。

4、《孟子》散文富有氣勢。多用排比,如長河大浪,磅礴而來,咄咄逼人,橫行無阻。

第四節《墨子》

一、墨子及墨家學派

墨子(公元前480—前410),名翟,戰國時期魯國人。《後漢書·張衡傳》說他「當子思之時,出孔子後。」通過《墨子》和先秦一些典籍,我們知道他平日言談不離耕織、百工之事,會造大車和守城器械,並收徒弟講學,外出遊歷時載書甚多。自稱:「上五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卻被楚國貴族稱為「賤人」。他大概是手工業出身的「士」。墨子為了止楚攻宋,自魯至楚,「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於郢。」(《呂氏春秋》)他曾仕於宋為大夫,北之齊,西使魏,屢游楚,是一位有著廣泛社會交遊、熱心公益事業的學者。

《淮南子·要略》:「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以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可見墨子是通過對儒家學說的批判、改造而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的。墨子「弟子彌豐,充滿天下。」(《呂氏春秋·當染》)形成了與儒家對立的墨家學派,影響很大。世稱「顯學」。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形式,近似於宗教集團,其首領叫「鉅子」。墨家有嚴明的紀律,墨家之法曰:「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即使國家赦免,也要按照「墨者之法」處置。(《呂氏春秋·去私》)墨家崇尚節儉,反對儒家的「繁飾」,「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莊子·天下》)」「量腹而食,比於賓萌。」(《呂氏春秋·高義》)墨子死後,墨家分為三派: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韓非子·顯學》)後期墨家對墨子的學說有所修正和發展,在戰國爭鳴中,對先秦學術作出了巨大貢獻。終戰國之世,墨家一直影響很大,但秦漢以後,墨家作為一個學術流派逐漸湮沒無聞。

墨子的學術理論保存在《墨子》一書中,它不是墨翟個人的作品,而是墨家學派的總集。《漢書·藝文志》稱《墨子》有71篇,今本《墨子》存53篇。可分為5類:

墨子的言行錄:《耕柱》、《貴義》、《公孟》、《魯問》、《公輸》。

弟子發揮墨子思想的雜論:《親士》、《修身》、《所染》、《法儀》、《七患》、《辭過》、《三辯》、《非儒》

討論宇宙、認識論和邏輯問題的,被人稱為「墨辯」:《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

討論守城工具和技術問題的,可能是墨家關於這方面知識的彙集。

以上四組並不能反映《墨子》哲理散文的主要風貌,通常所說的《墨子十論》包括《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是墨子講學的記錄,為墨子弟子所記。因為三派弟子各有所記,合而成書,故每篇分上、中、下,文字大同小異。《十論》原存30篇,今存23篇。它們體現了墨子學說的主要內容和說理藝術的主要特點。

二、墨子的思想:

墨子針對戰國初年「國相攻、家相篡」、「人相賊」的禍亂現實,提出了十項治國方略,其中代表墨子學術個性的是「兼愛」。

墨子的兼愛是建立在人們現實物質利益基礎上的互愛互利的關係。所謂「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兼愛中》)所謂「吾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親,然後人報我以愛利親吾也。」(《兼愛下》)把精神生活中的「愛」,同物質生活中的「利」聯繫起來,以「利」為愛的出發點。既以交相利為基礎,就沒有親疏、遠近、貴賤之分。墨子主張:「兼愛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明天下之無有私也。」(《兼愛下》)這種主張是小生產者在戰國社會社會巨變中的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三、《墨子》的文學價值

《墨子》十論雖是墨子講學的記錄,具有記言性質,但每篇有明確的論題,充實的內容和清晰的層次。是中國論辯文的雛形。作為論辯文的初始形態,《墨子》十論還沒有發展到基本上運用邏輯推理或抽象思辨的階段,它採用類比推理和生活事實的簡括敘寫相結合的表達方式,使文章明確、清晰,具有很強的邏輯說服力。

1、墨子在講學中自覺運用察類明故的邏輯方法。墨子所說的「類」是指一般的概念,從眾多的個別事物中抽象出來共同的本質。所謂「故」就是原因,「察類」就是在論辯中遵守一般制約個別的邏輯法則;「明故」就是考察因果關係。以《非攻上》為例。《非攻》的主旨是論證諸侯發動戰爭有大不義的罪行,在論證時,墨子首先從竊人桃李、攘人雞豚、取人牛馬等不義行為抽取出共同的本質——虧人以自利,得出「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重」的認識,這叫「取類」。然後指出諸侯發動戰爭、殺人攻國,屬於「虧人以自利」一類,並且甚於竊人桃李、攘人雞豚、取人牛馬,是大不義的罪行,這叫察類。接著進一步推論,就殺人多少作比較,「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這又是取類。諸侯發動戰爭,殺人不止千百,其罪惡之深重,是不言自明的。

2、為了增加論辯過程中事實的說服力量,墨子進行了大量的生活現實和歷史事實的簡括敘寫。《非攻》為了說明發動戰爭將遺害自身,重點敘寫春秋末年的吳、晉兩國的歷史事件:吳王闔廬發動戰爭,打敗楚國,朝宋與魯,後被越王勾踐所滅;晉國智伯發動戰爭,攻打中行氏、范氏,最後導致韓、趙、魏三家聯合滅智伯。具體的歷史事實證明,發動戰爭必定是玩火自焚。事實的敘寫增添了文章的說服力量。

3、墨子提倡質樸和實用,對一切語言文字的表達,強調有切實的內容,以道理說服人,反對無益於實用的修飾與文采。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墨子》意顯豁而語質。」即語言質樸,不求華美,不事雕琢。前者是表達的特點,後者概括了《墨子》的文風。墨子講學立言是為了「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恐其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因此他推論事理,尚簡潔而不繚繞,敘寫生活現象,尚質實而不誇飾,多用對比而不事渲染。文風的質樸說明墨子對自己理論力量的自信。

第五節 莊子

一、莊子生平

  莊子(約公元前369—286前),名周,字子休,戰國時宋蒙縣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莊子繼承並發展老子的思想,是道家著名代表人物。

  曾做過蒙之漆園吏,但不久後又辭去此職。曾因穿補綴的粗衣、破爛的鞋子而被魏王譏笑:「衣大布而補之,正緳系履而過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憊邪?』」(《外篇.山木》),又因家貧而「故往貸粟於監河侯」(《雜篇.外物》)。雖然過著清貧的生活,但他自得其樂,淡泊名利,不汲汲於富貴。楚威王曾派兩位大夫請為相國,但婉拒,不肯出仕:「我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二、莊子的思想

1、莊子的自然哲學思想:莊子的自然哲學主要由構成萬物基始的「氣」、萬物生成和存在形式的「化」以及宇宙根源的「道」三個範疇組成。

2、莊子的人生哲學:莊子認為人生面臨著三種困境:

自然之限:死與生。

社會之限:時與命。

自我之限:情與欲

3、理想的人生境界:齊一生死、順應時命、無情無欲。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

三、《莊子》的文學價值

《莊子》這部哲學著作,又充滿了濃厚的文學色彩。其文章體制也已經脫離語錄體的形式,標誌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在文學意義上,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1、用藝術形象來闡明哲學道理,是《莊子》的一大特色。如《逍遙遊》、《人間世》、《德充符》、《秋水》,幾乎都是用一連串的寓言、神話、虛構的人物故事聯綴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動物的對話中,超出了以故事為例證的意義。

2、《莊子》的文章又富於抒情性。如果說《孟子》的感情是在清楚的邏輯表達下運行的,那麼《莊子》的感情,卻往往是無端而起,迷茫恍惚。如《至樂》寫莊子對髑髏的一連串發問,便是充滿了人生的傷感。

3、《莊子》的文章結構,也很奇特。看起來並不嚴密,常常突兀而來,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變化無端,有時似乎不相關,任意跳蕩起落,但思想卻能一線貫穿。

第六節 荀子

一、《荀子》的文學貢獻

《荀子》書中的文章多為關於社會政治、倫理、教育等方面的長篇專題學術論文,論點明確,論斷縝密,結構謹嚴,風格樸實、深厚;善於運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為論據,巧譬博喻,反覆論證;造語簡練,多用鋪陳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齊流暢,適於誦讀。

《荀子》中還有一組稱為《賦篇》的文章、共有《禮》、《知》、《雲》、《蠶》、《箴》五篇。形式為問答體,在體制上,《賦篇》也是漢賦的淵源之一。另外又有《成相篇》,以民間歌謠形式表達他的政治思想。

第七節 韓非子

一、韓非的生平

韓非(約公元前280—233),出身於韓國貴族之家,是韓之諸公子。曾師事儒學大師荀況,與李斯是同學。戰國末年,韓國屢遭強秦侵凌,喪師失地,韓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於是韓非「疾治國之不務修明其法制,執勢以御臣下,富國強兵而以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萬餘言。」這些闡釋法治理論的文章傳至秦國,深受秦王政的讚賞。韓非至秦,上書秦王,主張率韓伐趙。李斯、姚賈出於嫉妒,在秦王面前讒毀韓非,說「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秦王因將韓非下吏治罪,後被李斯害死在監獄中。

二、韓非的思想

韓非的思想淵源不一而自成體系,他的政治學說基本上是前期法家「法」、「術」、「勢」思想的結合。其君主專制理論實受墨家「尚同」思想的啟示;他的「循名實」、「因參驗」的認識方法也與墨家「以名舉實」有關。他的哲學世界觀主要是對老子自然哲學的發揮和改造。韓非是戰國法家的集大成者,同時又深受儒、道、墨諸家思想的影響。實為戰國末期綜合各主要學派的大思想家。

韓非是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言人,他的學說對整個中國古代統治和傳統文化有著深遠而複雜的影響。從積極方面說,他站在法家的立場上,適應著歷史的發展趨勢,完成了專制集權的法治理論體系,成為中國專制的重要政治思想工具。韓非思想中的歷史進化論觀念、嚴刑峻法的主張、循名責實的思想,成為秦王統一天下以及歷代君主勵精圖治、改革變法的思想武器,具有進步意義。從消極方面看,他的理論崇尚暴力,不講懷柔,主張對下層百姓實行殘酷鎮壓,則是反動的,容易激化矛盾,引起下層百姓的反抗,秦王朝的滅亡就是明證。漢代以後的統治者在確立封建倫理綱常和儒學為統治思想以後,韓非學說失去其顯赫地位。有些統治者只能引用其術,韓非的學說被視為異端。

韓非的著作收集在《韓非子》一書中,《漢書·藝文志》載韓非子55篇,今本《韓非子》也是55篇。綜合曆代學者考證,《初見秦》、《有度》、《飾邪》3篇確非韓非所作。

清·王先慎的《韓非子集解》、今人陳奇猷《韓非子集釋》、梁啟雄《韓非子淺解》和江蘇人民出版社的《韓非子校注》是比較好的本子。

三、韓非文章的藝術特點

《韓非子》標誌著先秦理論文的進一步發展。其實,後世的理論文章,可以與之相比的也不多。

1、邏輯嚴密、論述細緻、條理清晰。

2、文風峻峭,鋒利無比,語氣堅決而專斷。

3、還善於運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來論證事理,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說服力。


推薦閱讀:

你最近在讀哪本書?
一指流沙,蒼老了歲月
散文精選:世人皆忙,唯我獨閑
『散文』外公
來生我若為桃花(散文賞讀)

TAG: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