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病尿的N種不科學說法
[收藏]2011-11-07 12:21標籤:百家談第48期艾新糖尿病分類:健康百家談
艾新:
男,滿族,1964年1月21日出生,畢業於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醫療系;1985年8月起在北京軍區總醫院東院內科工作,歷任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
社會兼職:《糖尿病之友》雜誌編輯部主任,北京糖尿病協會理事,《糖尿病天地 糖協會刊》付主編,《中華糖友》雜誌執行主編。
進入百家談專題
今年的11月14日是第五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題仍是「糖尿病教育與預防」,宣傳口號是:應對糖尿病,立即行動!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已接近1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人群達1.5億,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國!
由於糖尿病是一種需長期治療的慢性病,若血糖、血壓、血脂等控制不達標便會產生各種併發症。不少人在糖尿病防治上會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一些誤區:有許多患者在得了糖尿病許多年之後,仍然對疾病一無所知;許多人不知道怎樣檢查、怎樣正確處理自己的病;另外,目前社會上仍經常可以見到游醫假藥的欺騙宣傳,常常使患者的治療誤入歧途……因此,我們醫務工作者有責任糾正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一些不正確認識和做法,以實現糖尿病控制達標,盡量延緩併發症的發生髮展。我們國家對於糖尿病教育還比較匱乏,因此出現了種種糖尿病誤區,也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就此,筆者將常見的關於糖尿病的種種不科學說法向大家一一道來。
糖尿病 大意疏忽型1.「無糖尿病癥狀就沒糖尿病」 剛滿40歲的常女士原來肥胖的身材突然消瘦,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瘦,但對於她來講,管它呢,畢竟能瘦下來是件天大的好事。她得意地向朋友炫耀她的「減肥」成果。但不幸的是,接下來的兩個月她老覺下肢麻痛,總感到倦怠乏力。最惱人的是外陰經常瘙癢,經在婦科診治時好時壞,反覆發作。排除了外陰白斑等疾病後,醫生建議她檢查血糖,病因才浮出水面——原來是糖尿病在作怪。事實上,40歲以上,特別是肥胖者,應至少每年檢查血糖一次;家裡有人患糖尿病,特別是原來肥胖突然無故消瘦,反覆尿路或其他感染,或有四肢末端感覺障礙如疼、麻等癥狀,較早出現白內障、視力減退、動脈硬化等種種癥狀的人士,尤應注意是否患了糖尿病,應定期到醫院作檢查。
2.「局部肥胖不會導致糖尿病」 陳阿姨今年60多歲,平時很注意保養,但最近感到皮膚瘙癢,她擔心是不是新買的護膚品造成「皮膚過敏」,遂到化妝品公司要求賠償她的損失。化妝品公司的某經理讓她先到醫院作檢查,如果真的是產品造成的一定賠償。醫院檢查發現,她皮膚瘙癢的元兇原來是糖尿病。陳阿姨聽到這個結果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連說:「不可能!我又不是很胖,只是肚腩大點,我的體重還屬於正常範疇,怎麼會患糖尿病呢?」 提示:體重正常的老年人如果身體脂肪分布的部位異常(如脂肪主要在腹壁或腔內蓄積過多,即腹型肥胖,又稱蘋果體型),也會大大增加患上糖尿病的危險性。
3.「只有生活條件好,物質生活豐富者才會得糖尿病」 說生活優越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大這並不錯,但生活條件差並非糖尿病的「保護」因素。事實上,如果不注意自我保健,染上諸多不良嗜好與習慣,特別是嗜酒、抽煙、偏食、嗜食油膩、不愛運動等同樣會患糖尿病。
4.「我很瘦,不會得糖尿病」 糖尿病並不是胖人的專利,有些人是因遺傳因素所致,還有的人雖然消瘦,但生活習慣不好,經常吸煙、膳食不合理、活動少、飲酒、偏食、不講究衛生、病毒感染等,同樣會患糖尿病。在消瘦的老年人中不乏糖尿病患者,因此即便瘦人,出現糖尿病癥狀,也要做糖尿病的相關檢查。
5.「糖尿病不過是血糖高點,沒什麼大不了的」 血糖高不可怕,可怕的是長期高血糖引起的併發症。由於糖尿病早期僅表現為血糖升高,沒有任何不適癥狀,但若不及早發現、積極干預,其眼、腎、周圍神經併發症將在8~10年後出現;腎衰、失明、足壞疽、心肌梗死、腦梗死等併發症將在15年後陸續出現。 如果能在糖尿病早期接受正規治療,不但血糖可以控制得較好,還能大大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反之,等出現了心、腦、腎、眼等併發症之後再治療,即使付出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努力,也未必能收到滿意的效果。在臨床上,不少糖尿病患者是以「併發症」為主訴(如眼睛看不清,手腳發麻)來就診的。這些患者雖看似「新人」,但實際上都已經有5~8年的糖尿病史,最佳治療期已過。因此,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痛風、血脂紊亂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以及40歲以上成人,應定期查血糖(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以便及早發現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應每年做尿微量白蛋白測定、眼底、神經傳導速度等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併發症,及時干預。
6.「我現在還年輕,不會得糖尿病」 現代生活節奏緊張,工作壓力大,飲食習慣更是趨向西方的高脂、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加上坐得多、運動少、飲食不規律,二三十歲就患上2型糖尿病的人並不少見。
7.「只要空腹血糖正常便可高枕無憂了」 血糖水平的確是診斷糖尿病的「金標準」,但血糖正常不一定說明胰島功能沒問題。許多人在早晨空腹時血糖可基本正常,但如進食,血糖就會急劇升高並持續較長時間,這同樣對機體十分有害。 中老年人檢查自己是否患糖尿病,應去醫院作糖耐量試驗。如結果提示糖耐量減低,就要高度警惕,採取有效措施如運動、節食、補充鉻元素等防止其向糖尿病發展。
糖尿病 過於消極型 8.「糖尿病不能根除,只會等死」 這類患者表現為自暴自棄,不能科學治療,輕信偏方,或因為家庭親友漠視,對經濟負擔過重的不滿,對終身用藥長期治療的不信任,對醫生不依從等。其實這種疾病只是不能想吃就吃,但控制好了基本什麼都能幹,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有些病人不把病當回事,治療一曝十寒;濫用藥,亂用藥;輕信偽治療方案,使病情加重。有些人,尤其是兒童和老人,過度依賴親人,不能自我掌握治療防範技術,離了人不行,病重怨天尤人,病輕不管不顧,用藥飲食要別人算,別人管,一旦失去呵護,危險性極高。
9.「因為我有糖尿病,所以要控制喝水」 糖尿病常有口渴、喝水多的表現,病友們常有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患糖尿病後應該控制喝水,這是大錯特錯的。喝水多是體內缺水的表現,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患糖尿病後控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療糖尿病,反而使糖尿病更加嚴重,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滲性昏迷,是非常危險的。事實上,糖尿病患者每天適量喝水有很多益處:喝水有利於體內代謝毒物的排泄;喝水有預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作用,而且酮症酸中毒時更應大量飲水;喝水可改善血液循環,對老年患者可預防腦血栓的發生;嚴重腎功能障礙,尿少、水腫時,要適當控制飲水。
糖尿病 各種錯誤型10.「糖尿病一定有『三多一少』癥狀」 正確觀念: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有「三多一少」癥狀。所謂「三多一少」癥狀,指的是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這些表現的起因是高血糖。一般而言,當血糖水平超過10.0mmol/L時,尿中才會有糖。也就是說,若患者有「三多一少」癥狀,血糖大多在此水平以上。此外,由於老年人排出糖分的能力有所下降,故當老年人出現「三多一少」癥狀時,血糖水平更高,一般在13.0~15.0mmol/L。而血糖水平低於10.0mmol/L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沒有「三多一少」癥狀。國內幾家大醫院曾做過調查,在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約3/4的患者沒有任何糖尿病癥狀。因此,建議無任何癥狀的中老年人在做常規體檢或因其他病就醫時,都不妨查一次血糖。
11.「尿糖陽性可以診斷糖尿病,尿糖陰性可以排除糖尿病」 正確觀念:沒有血糖指標,僅憑尿糖陽性,不能診斷糖尿病,更不能因為尿糖陰性而排除糖尿病。 尿糖不能精確地反映血糖水平,不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指標。因為如前所述,血糖必須達到一定水平(超過10.0mmol/L,老年人更高)時,尿糖才會陽性,血糖低於該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的尿糖可以為陰性。此外,尿糖的有無與進餐時間、排尿時間、尿量多少,以及應用某些藥物均有關。尿糖可以作為篩查糖尿病的工具,當發現自己尿糖呈強陽性時,應提高警惕,進一步檢測血糖。
12.「家用血糖儀的檢測結果可作為糖尿病的診斷依據」 正確觀念:糖尿病診斷的依據來自於靜脈血糖的測定結果。糖尿病的診斷是很嚴格的,一定要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如果空腹血糖為6.9 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為11.0mmol/L,就不能被診斷為糖尿病,而只能被診斷為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受損。血糖儀測定血糖的優勢是快速、便捷,但其血樣本是含有紅細胞等多種成分的毛細血管血,與用實驗室方法測得的血漿或血清的血糖值有差異,一般要低15%左右。這種差值對監測血糖控制好壞無多大影響,但用於診斷就不行了。家用血糖儀可以用作初篩和監測血糖控制好壞的工具,而確診糖尿病還需抽血檢查。此外,血糖儀的種類很多,不同血糖儀測得的血糖值會有一些小差異。
13.「驗血糖當天早晨應停葯,否則驗不準」 正確的做法是:驗血糖(餐後)當天早晨應正常飲食和用藥。 驗血糖是為了了解患者在治療期間,血糖控制的真實情況。若在驗血糖當天早晨停葯,不僅會導致上午血糖升高,還會導致餐後2小時血糖化驗結果失真(早晨沒用藥,測得的餐後血糖結果肯定比平時偏高),無法作為臨床調整治療方案的依據。 提示:打胰島素的患者千萬不要在家中先打上胰島素,然後再去醫院抽空腹血化驗,以免發生低血糖。應帶著早餐和胰島素提前去醫院,待抽完血以後,馬上注射胰島素,然後再進早餐。
14.「兒童患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 過去大多數兒童糖尿病患者是1型糖尿病,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以1型居多。現在患2型糖尿病的兒童也很多,而兒童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可能與遺傳、常進食高熱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活動少而喜歡靜坐看電視、玩遊戲等有關。
15.「空腹血糖正常不是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因此,如果一患者的空腹血糖正常,卻不進行餐後2小時血糖的檢查,並不能排除糖尿病的診斷。因為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的空腹血糖大多正常,而餐後2小時的血糖卻較高。
16.「尿糖陰性或沒癥狀就證明血糖尿糖控制得好」 尿糖只能粗略地反映血糖控制情況,當血糖高於10.0mmol/L時,尿糖才會呈陽性,且老年患者及腎功能下降的患者,血糖甚至達到11.1mmol/L尿糖也陰性。所以,不要怕麻煩,要經常測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來作為指標。 另外,糖尿病人在出現併發症以前及併發症早期可以無明顯癥狀,一旦出現癥狀即提示出現了併發症,到目前為止,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還沒有好的治療辦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病情來預防,所以不能憑感覺,要經常監測血糖、血壓、血脂等。
17.「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哪怕血糖低點也不要緊」 事實上,血糖不能降得過低,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險。成人血糖低於2.8mmol/L,稱為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高血糖的危害是長期、逐漸發生的,暫時不影響生命,而低血糖的危害是快速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僅一次嚴重低血糖發作就有可能會誘發腦梗死、猝死。因此,血糖不能無限制地降低,在治療過程中,還應注意監測。 老年人降糖不能過快過猛,一般建議將空腹血糖降至6.0~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降至8.9~10.0mmol/L即可。年輕患者或有併發症者,血糖控制可嚴格一些,建議將空腹血糖降至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降至6.7mmol/L。
18.「做家務就是運動,不必要再運動了」 做家務雖然具有運動的部分特點,但與糖尿病治療意義上的運動還是有區別的。因為做家務是以完成必要的家庭事務為主,不具有治療運動連續性和運動量的概念。一般來說,做家務不能滿足治療所需要的運動量。調查發現,家庭主婦真正處於運動狀態的時間每天大多不足兩個小時,而且運動強度都較低,在家庭環境中,往往達不到治療的效果。糖尿病的運動治療應因人而異,達到一定的運動量,並要有一定的運動環境。
19.「只有糖化血紅蛋白>8%,才需要改變治療方案」 血糖控制得越好,越不容易發生併發症。但是,糖化血紅蛋白7%並不意味著血糖控制得非常好。美國糖尿病協會給出的建議目標是<7%。糖化血紅蛋白越接近正常值(<6%),發生併發症的機會就越小。但是與此同時,您也增加了發生低血糖事件的風險,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與醫生或專家討論最佳治療方案。
20.「糖尿病人只要把血糖控制好就行了」 糖尿病人除了高血糖外,往往還伴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等多種代謝紊亂,上述多重危險因素使2型糖尿病患者並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因此,糖尿病人僅僅控制好血糖還遠遠不夠,還應一併將血壓、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在正常範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21.「胰島素可增加體重,所以不該打胰島素」 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和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試驗的研究結果均顯示,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帶來的好處要遠遠超過其使體重增加這一副作用的危險性。
22.「糖尿病患者更易患感冒和其他疾病」 糖尿病患者並不比普通人更容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但是,建議糖尿病患者都應該接受流感疫苗注射,這是因為感染會影響血糖,使血糖處於高水平。而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則會增加發生酮症酸中毒的危險。
23.「每天都很累,再運動就受不了了」 必要的運動量是糖尿病運動治療的前提,除非伴有嚴重的併發症。如果你每天都感覺很累,說明你血糖可能控制很差,更需要加強運動,只有血糖控制良好,這種「累」才會減輕。認為「再運動就受不了了」只是自己嚇唬自己。
24.「凡是運動都有利於降血糖」 這種運動是盲目性的,認為只要運動就會降血糖的想法是錯誤的。對有嚴重併發症者,盲目運動可能加重病情。如果把糖尿病的治療希望完全寄託於「運動」,既不監測血糖、也不就診,那更是有害無益的。而且盲目運動缺乏針對性,即使適合運動的人,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運動,不宜盲目運動。
25.「越早起床運動,血糖控制效果越好」 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生物鐘」,這個鐘都是為你的生理節律而存在的,它不能隨便被調撥,否則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過早起床,可能會打亂你的生物鐘,導致人體生物節律紊亂,使體內節律性分泌的激素髮生紊亂,從而引起血糖波動。所以每天的起床時間不宜早於清晨6點,而且每天起床的時間要基本一致。
26.「已經服用降糖葯了,就不必再運動了」 體育鍛煉能夠消耗熱量、降低血糖、減輕體重,而減輕體重也能降低血糖。所以說,運動本身就是一種降糖療法,尤其是餐後的運動更能使血糖下降。通過運動能協助降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27.「中醫中藥根治糖尿病」 醫學界目前還沒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醫同樣如此。目前比較共同的認識是:中醫、中藥對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防治有一定作用。但病友們如果盲信自稱能根治糖尿病的「中醫」,而終止現行的正常治療,其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 目前,不少糖尿病患者因需長期控制飲食及用藥而苦惱,於是聽信那些「中藥無副作用」、「中藥可根治糖尿病」的廣告,拋棄原來的治療方案,不惜重金,以求通過幾劑中藥或秘方、偏方根治糖尿病。豈不知那些「不用控制飲食,可根治糖尿病」的所謂「純中藥」,不過是在中藥粉末中摻入了優降糖、降糖靈這些降糖作用較強而價格便宜的西藥。結果患者不僅花費不少錢財,更有害的是耽誤了病情及治療。
28.「西藥副作用大,降糖葯還是中藥好」 中藥確實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降糖作用較弱,無法替代西藥或胰島素。降糖西藥種類很多,療效較確切,只要應用適當,可使血糖很快降至正常範圍,減少併發症的發生。西藥雖有一定的副作用,但並不常見,且一旦發生,只要儘快換藥或改用胰島素治療即可糾正。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中藥並非絕對安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明令禁止幾種中藥用於臨床。糖尿病患者不要相信不實廣告宣傳,認為中藥安全、療效好,若血糖不能達標,應儘快改用或加用西藥,以求儘快使血糖達標。
29.「藥物有副作用,見好就收」 有些病人認為,是葯三分毒,由於擔心長期用藥會損害肝、腎,因此,在藥物使用上常常是「見好就收」或乾脆拒絕用藥,這種做法實屬不當。很多患者經過治療好轉後停止用藥一段時間,又出現病情反覆的癥狀。如果已經用藥的糖尿病患者任意停用藥物,血糖將會很快回升,特別是中晚期的患者,更要長期服藥或打針治療。只有那些沒有服用過藥物和用過胰島素的病情非常輕的患者,才能經專科醫生診斷後,通過改變生活習慣、控制飲食、加強運動來控制血糖。 對於肝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來說,只要不是長期過量服用,應該還是比較安全的,不良反應僅見於個別患者,往往在停葯後可消失,不會給人體帶來嚴重的影響。高血糖未得到控制與藥物所致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後果要嚴重得多。 需要指出的是,藥物大都要經過肝臟代謝而失活,並經過腎臟排泄,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於藥物排泄障礙,藥物原形及代謝產物在體內緩慢積聚而加重肝腎負擔,影響肝腎功能,故肝腎功能不全者用藥須格外慎重,盡量選擇對肝腎影響小的藥物(如糖適平、胰島素)。
30.「服用降糖葯沒啥講究,什麼時候吃都一樣」 降糖葯的種類很多,用法上有不少講究。比如,磺脲類降糖葯(如達美康等)最好在餐前半小時服用,二甲雙胍應該在餐後服用,而拜糖平應與第一口飯嚼碎同服,空腹服藥無效。有的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但有的葯卻需服用三次,如果漏服,全天的血糖便難以得到滿意控制。糖尿病患者在用藥前,應向醫生詢問用藥的注意事項,以免因服用方法錯誤而影響療效。
31.「胰島素是鴉片,會上癮,我堅決不打!」 對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因為口服藥物對他們沒有效果,因此他們別無選擇,為了生存下去只得接受胰島素治療。 對於需要用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病友,要說服他們接受胰島素治療,往往是一件讓許多醫生都很頭疼的事。原因就在於這些病友心中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但卻非常錯誤的觀念:胰島素是鴉片,打上之後就再也離不開了。這種觀點之所以根深蒂固主要就在於我們曾經給兩種糖尿病起了非常容易讓人誤解的名字——「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正因為這個原因這兩個不恰當的名稱已漸漸被醫學界廢棄不用。另外,許多非專業醫生的錯誤講解和宣傳也是造成這一錯誤觀念的重要原因。關於胰島素,在此我要為它鳴以下不平: 胰島素是體內的正常激素,因為需要,正常人每天要產生並分泌大量的胰島素。1型糖尿病自身絕對不能產生胰島素,因此需要終身使用外來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體內胰島素是相對不足,因此起先可用口服藥物促進人體胰島素的產生和作用,但其中半數以上終因長期藥物刺激使人體胰島功能衰竭,而需用外來的胰島素治療。因此胰島素治療完全是因為病情的需要而定,而且胰島素是正常人體激素,何以能用「鴉片」這種東西來形容它呢。
2型糖尿病使用胰島素後,仍能再次撤掉胰島素。長期在口服藥物刺激下的人體胰島,使用外來胰島素後,可得到很好的休息,胰島功能恢復一段時間後,部分病人仍可能繼續接受藥物刺激,發揮分泌胰島素的作用。
32.「胰島素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 胰島素不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一些患者擔心胰島素會加速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但是這種擔心只是基於實驗室的一些研究發現——胰島素能啟動一些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過程,並沒有獲得實驗的證實與支持,所以大可不必過慮。
33.「新診斷的患者無須用藥」 以往對於新診斷的糖尿病人,通常先進行2~3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和減輕體重),倘若血糖控制不好,才給予藥物治療。 通過長期研究發現,僅靠生活方式調節,絕大多數患者的血糖不能控制達標,而持續高血糖反過來會對血管和胰島細胞造成損害。為了使血糖能夠儘早控制達標,解除高血糖對胰島及各臟器血管的毒性作用,保護和逆轉殘存胰島細胞的功能,新版的2型糖尿病治療指南建議,一旦確診為糖尿病,就應同時啟動生活方式干預和降糖藥物治療,並將二甲雙胍列為首選降糖藥物。
34.「降糖葯越貴越好」 糖尿病具有很強的異質性,不同個體之間以及同一個體的不同病程階段,其病理機制及伴隨病情況差別很大,因此,藥物治療應當個體化,換言之,應當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如糖尿病類型、身體胖瘦、肝腎功能狀況、年齡等)來選擇用藥,切勿隨意「跟風」,貪「新」求「貴」。記住:所謂「好葯」,就是適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葯。
35.「降糖效果不好就該換藥」 藥效的發揮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些降糖藥物(如胰島素增敏劑)往往需要服用一段時間之後,藥效才逐漸顯現出來。許多患者不了解這一點,剛用藥沒幾天,見血糖下降得不理想,便認為藥物沒效而急於換藥,這是很不明智的。 正確的做法是:根據血糖水平逐漸調整用藥劑量,服至該葯的最大有效量時,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葯或與其他藥物聯用。
36.「飲食療法就是飢餓療法」 不少人認為,飯吃得越少對病情控制越有效。事實上由於主食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而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產生低血糖,甚至出現飢餓性酮症。
推薦閱讀:
※無須責難科學
※「拔毛變猴」不是夢
※論科學(愛因斯坦)
※【科學家發現5個神秘信號?這或是地球上的外星人和母星進行通信】
※如何聰明的消除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