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三0三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三0三集)  2013/5/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30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聽我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八十五頁倒數第二行,從第二句看起:

  「此清凈攝二種清凈:一者,器世間清凈。二者,眾生世間清凈。此一法句,攝二種清凈與上說三種莊嚴。故云:具足莊嚴」,具足是沒有欠缺,清凈圓滿、莊嚴圓滿。兩種清凈,極樂世界的居民是眾生世間清凈,極樂世界的環境,所有物質環境,也包括精神生活的環境,也是清凈圓滿;三種莊嚴,前面講過,器世間莊嚴,正報:佛莊嚴、菩薩莊嚴,所以在此地說具足莊嚴。「如《往生論注》云:此莊嚴事,縱使毗首羯磨」,這個括弧裡頭有解釋,「毗首羯磨」,天帝的名字。這個天「善工藝,巧變化,司建築」。天上的天宮,毗首羯磨建立的。這裡說他是天帝,也就是天王,他的工藝真正達到登峰造極,我們人間講是建築大王,這天上的建築大王,是這個意思,他的工藝稱為妙絕。這樣的人,讓他「積思竭想」,他去想,他去思惟,想什麼?想極樂世界的莊嚴,他沒有辦法,「豈能取圖」,極樂世界這個工程,這個圖他畫不出來;換句話說,他沒有能力建造,我們就可想而知。

  「性者,本義也。能生既凈,所生焉得不凈。故經言:隨其心凈則佛土凈。」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無一不稱性,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無論是哪一道,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上自等覺菩薩,下面一直到無間地獄,統統都有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天善人往生的我們不論,我們只看三惡道,畜生念佛往生,餓鬼念佛往生,地獄也有念佛往生。地獄往生不容易,那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的學佛的功德。正如同大乘經上所說的,每一個往生的人,包括地獄,只要他能往生,必定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造作地獄業,墮到地獄去了,墮在地獄裡面這個罪報滿了,他就會出來,出來的時候如果遇到佛菩薩在地獄教化眾生,他立刻就能往生。這是地獄道有往生的,而且我們相信人數也不在少數。

  人道裡面,一生造作罪業,五逆十惡,毀謗大乘,這統統都是極重的罪業。沒有遇到佛法,已經造了,怎麼辦?善導大師告訴我們;我們要記住,善導是阿彌陀佛化身到中國來的,唐朝時代,換句話說,善導大師既然是彌陀化身來的,善導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自說的;大師告訴我們,五逆十惡、毀謗大乘,臨命終的時候那一口氣還沒斷,他遇到善友勸他念佛往生,他一聽就接受、就相信、就懺悔,後不再造,這一生造這個罪業後不再造,求佛接引往生,佛還是攝受,阿彌陀佛一樣攝受,這在第十八願。念老的註解引經據典,非常豐富。經文願文,原文是說臨終十念必生,後頭有一句,但除五逆十惡毀謗大乘,有這麼一句,這就是說造作五逆十惡毀謗大乘的人不能往生。古來祖師大德,有人主張不能往生,有人說真正懺悔還是能往生,最後由善導大師來斷定,善導大師說後面說的正確。

  為什麼前面要這麼說?中國古時候立法非常嚴格,希望你不要犯法,目的在此地。立法非常嚴,但是真正犯罪了,在量刑的時候一定要從寬,這才能看到人性,人性本善。造了五逆十惡,還毀謗大乘,想方法幫助你減刑,幫助你念佛往生凈土,這心地多麼慈悲。阿彌陀佛,一切諸佛裡面慈悲第一,能不接引嗎?所以關鍵是真懺悔、真回頭,這要從真實心中懺悔發願,這才行。所以佛還是來接引他,還是能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什麼品位?很難講,完全在他一點真實心。他如果那個心純凈純善,他往生的品位就很高。記住,世尊在大小乘經典裡頭都說過「一切法從心想生」,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心想生,全看你的心。你的心純真純凈,到極樂世界去作佛了,你是上上品往生。上上品往生的人大概是指八地以上,很快就成無上正等正覺,不可思議的法門。這個法門是真的不是假的,佛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所以它難信,只有佛徹底明了到底是怎麼回事情。造作極重的罪還能夠上上品往生,給一般人講,誰能相信?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許覺得這個就可以了,不容易了,怎麼可能上上品往生?所以真正是難信之法。我們今天稍稍有一點體會,那是累積六十多年薰習,長時間薰習,慢慢智慧開了一點,對這個道理能夠肯定,不會再懷疑。極樂世界的事情,許許多多不是三乘菩薩能理解的,何況六道凡夫。

  念老這一段結得好,結是引經上說的,「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這八個字非常重要,修凈土修什麼?修清凈心。只要心清凈決定往生,為什麼?跟凈土相應。心不清凈呢?完全靠臨終那個時候,最後一念清凈,真放下了,能往生;有一樁事情放不下,就不能往生。這個理跟事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了。

  再看底下一段,『威德』,「可敬畏曰威,可尊愛名德」,這個意思是說,這個人有大威德,你又非常敬愛他、又怕他。這個事情有,什麼時候都有,什麼處所都有,只要我們細心留意去觀察,我們能見到。這是性德,為什麼?沒有人教他,自自然然他就合規矩,那個敬畏之心就表現出來,事情沒人教。

  「《法華嘉祥疏》曰:畏則為威」,畏懼成就的威德,「愛則為德。又折伏為威,攝受為德」。這兩句參考資料裡頭有,這是佛法裡頭常用的,攝受、折伏兩門。佛菩薩、祖師怎麼樣教化眾生?就這兩種方法。《止觀》第十卷說:「夫佛有兩說,一、攝,二、折。如安樂行不稱長短是攝義」,攝受的意思,「大經執持刀杖乃至斬首是折義。雖與奪殊途,俱令利益」。佛菩薩無盡的慈悲,利益眾生用這兩種不同的手法,我們今天講兩種不同的法門,世間法說兩種不同的手段,都是利益眾生。安樂行不稱長短,也就是不論是非,你行善作惡都不計較,一視同仁,這是攝受。另外一種根性的不一樣,他拿的是刀杖,刀杖是武器,甚至於斬首。有沒有?有。佛經上有一段故事,出在哪裡我記不得了,讀這個文忽然想起來,早年在台中,老師講經的時候給我們講過。有一個阿羅漢到海外去弘法,坐在一條商船上。這個商船有五百商主,那就是我們今天的話說,有五百個經營貿易的這些老闆,都是有錢人,帶著金銀財寶,都在這一條船上。其中有一個人動了一個惡念,想把四百九十九個人,把這些人害死,他想獨吞這個財產。這個念頭太惡,沒人知道,阿羅漢知道。阿羅漢在這個時候怎麼辦,怎麼救他?他要干這個事情,將來必定墮阿鼻地獄,謀財害命;這個話又不能勸他,勸他的時候泄露機密,頭一個殺你,殺人滅口。怎麼辦?阿羅漢就把他殺掉,乃至斬首,把他殺掉。殺掉之後,給諸位說,兩面都度了。四百九十九位商主,這個災難免除了。動這個惡念想害人的這一位商主,他不墮地獄;他雖然是動了這個念頭,未遂,他墮惡道,但不墮地獄,把他從地獄裡救出來,這個例子。

  前面是攝受,我們看後面這個二門,「折伏門:折惡伏非而不假借,是佛大智之德」。像剛才我們舉阿羅漢的例子,這是大智慧,把雙方統統救了,這智慧。「攝受門:不與物逆」,物是人物,不違背他的意思,恆順眾生,不與物逆就是恆順眾生,「善惡皆攝取之」。為什麼?人性本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人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清凈平等心就現前,沒有放下的時候有差別,放下之後沒有差別了。

  我們接著往下面看,『廣大』,「《探玄記》云:大以包容為義,廣則體極用周」。體極,本體極圓,這個圓是圓滿,沒有絲毫欠缺。用周,它起作用的時候妙用周遍,周遍法界。通常舉例子用光明遍照,像太陽光遍照大地,自性光明遍照法界。大地太小了,我們說銀河系,不大,說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區,也不大。法界無量大,為什麼?自性大而無外,自性現相當然也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麼大的範圍,一念周遍,這個意思一定要懂,我們動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立刻就周遍法界。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上告訴我們三種周遍,第一個就是一念周遍法界,第二個出生無盡,這一念當中有無量無數無窮的變化,我們自己不知道,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不曉得。我們起心動念是不是出生無盡?是的。你懂得一念周遍法界,你就會相信出生無盡,它周遍法界。所以念頭不能不正,不可以有邪念,一個邪念多少眾生要遭殃,一個善念多少眾生得福。所以惡念決定不能有,貪瞋痴慢疑都不可以有,我們在這個地方積功累德。什麼是善念?利益眾生是善念,利益自己是惡念。為什麼?利益自己是我執,執著身是我,執著起心動念是我心,不知道這個執著正是六道輪迴的根本。我們明白這一樁事情,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脫離六道輪迴有多麼困難。我們不知不覺起心動念都是造輪迴業,都是在堅固輪迴,你怎麼能出得去?脫離苦海、脫離輪迴第一殊勝的方法,無過於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八萬四千法門沒有這一門,千經萬論只有這一本《無量壽》,世尊為我們講這樁事情,把這樁事情講清楚、講透徹了。

  下面,「又廣大會亦為阿彌陀佛名號之一」,阿彌陀佛也叫廣大會,為什麼?「具廣大會聚之德,故有此名」。這一句,這個名詞參考資料裡頭有,我們接著往下看,這是《佛學大辭典》裡面術語。「廣大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具足廣大集會之德,廣大集會就是指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太大了,它是從法性變現出來的,法性沒有邊際,法性離開相對。世間法都是相對的,大,大的對面是小,長的對面是短,廣的對面是狹,都是相對的。極樂世界沒有相對的,叫一真法界,大沒有邊際,小而無內,極樂世界真是這個樣子。極樂世界裡頭的一微塵,這是比喻,它沒有微塵,我們用微塵做比喻,微塵裡頭有世界,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世界什麼樣子?跟我們這個大的世界完全一樣,它縮小了;我們講放大縮小都是相對的,它沒有放大縮小,清凈本然,法爾如是。微塵裡面的佛剎,普賢菩薩常常去參學,說明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阿彌陀佛具廣大集會之德,這個廣大集會之德就是四十八願,故有此名。「十方眾生往生集於極樂」,集會,集會在極樂世界,「其法會盛大,全為彌陀之德故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在四十八願之前,無量劫修行累積的功德無量無邊,他才能圓滿四十八願,圓成佛道。其法會盛大,全為彌陀之德故也。

  我們看下面這一段,「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阿彌陀佛有三十七個名號。「謂十方眾生得以往生極樂,皆因彌陀具足廣大集會之德,故稱阿彌陀佛為廣大會」,廣大會這個名號這麼來的。「此會甚大」,真的是大,「自彼佛初會乃至未來,無量無邊不可勝計之眾生,願參與此盛大法會,皆是彌陀在座之故」。《贊阿彌陀佛偈》裡頭有,「稽首廣大會」,有這一句話。阿彌陀佛成就了極樂世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已經十劫了。十劫,在大乘教里是很短的時間,大乘教常講無量劫、阿僧只劫,十劫太短了。這是說極樂世界是個新興的世界,從建立到現在才十劫。我們這個時候去往生,將來在極樂世界都是元老。你什麼時候來的?十劫就來了。阿彌陀佛壽命是無量劫,十劫我們就來了,機會非常難得。

  我們把這個註解念下去,又廣大會亦為阿彌陀佛名號之一,具廣大會聚之德,故有此名。「因十方眾生往生極樂,法會盛大,聖眾無量,全因彌陀盛德之所感。今經曰廣大,正顯此德」。經文裡面說,「威德廣大,清凈佛土」。『清凈佛土』,「經中十一品云:極樂世界清凈莊嚴超逾十方」,這一句話我們要記住。如果你真的明白、真搞清楚,你嚮往極樂世界,願生極樂世界,這個念頭就堅定,決定不會改變,決定不會退轉。因為這個地方清凈莊嚴,超逾,超是超出,逾也是超出的意思,超出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換句話說,一切佛剎都不能跟極樂世界相比,極樂世界太殊勝、太莊嚴了。「又《漢譯》中」,這是五種原譯本最早的譯本,漢朝時候翻譯的,裡面說,「阿彌陀佛為無量清凈佛,或無量清凈覺」,這都是阿彌陀佛的名號,無量清凈佛、無量清凈覺。「蓋極樂乃如來真心之所現」。那我們要知道,我們的真心跟彌陀的真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極樂世界是阿彌陀如來真心之所現,換句話說,也是我們自己真心之所現,我們用妄心就跟它相違背。真心什麼樣子?大乘教裡頭佛常說一句話,「真心離念」,意思就是說真心裡頭沒有念頭,染念凈念、善念惡念全沒有。所以古大德常說「起心便錯,動念即乖」,起心動念就錯了。為什麼?妄心迷了,真心不見了。不起心不動念就對了。如何能在境界當中,六根對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這個人叫真修行。修什麼?修真心,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真心就顯露了。

  所以我們細心觀察,觀察嬰孩。小孩出生了,大概在一百天,三、四個月,這個時候的小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你細心觀察他,他一團歡喜,他沒有分別,誰抱他都歡喜,他不會拒絕,他也不會要求,一切順其自然。所以我說,「人生百日」,一百天,「體露真常」,那個真如本性統統現出來。時間長了不行,他被染污了。他只要一認生,認生就是有分別、有執著了;不認生的時候說明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他是真心顯露,他不是假的。可見得我們人人真心都顯露過,只是沒有遇到善友好好教導我們,我們所遇到的都是些惡知識,把我們帶壞了,把我們教壞了,這樁事不能不知道。

  所以說,極樂世界是如來真心之所現。我們往生要用真心,至少最後的那一念,咽氣的時候最後那一念是真心,對這個世界一切人事物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那個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是經上常說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就是這個道理。理明白了,這個事你就會相信。於是,如其在臨命終時體露真常,為什麼現在不露,要一定等臨終呢?現前我就用真誠心生活,用真誠心工作,用真誠心待人接物。別人用妄心對我,我用真心對他,為什麼?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如是,我要向他們學習,這就對了,這就真正在學佛。由此可知,學佛並不一定要讀很多經論、要學很多法門,沒有這個必要,確實像惠能大師所說的,跟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跟你用真心有關係,真誠太重要!印光大師說誠敬,真誠恭敬。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平等的真誠恭敬,這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第一願「禮敬諸佛」,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自性清凈之所成」,如來真心之所現,是我們自己自性清凈之所成,「故無量清凈」。

  「又極樂世界即是密嚴世界與華藏世界之異名」。名字上有極樂、有密嚴、有華藏,不相同,實際呢?實際是一個,一而三,三而一,這是我們要知道的。換句話說,無量法門修成功之後,最後所到達的就是極樂世界,沒有兩樣。但是八萬四千法門難,難在轉凡成聖,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把妄心轉變成真心,不容易。於是我們就想到凈土的殊勝,我們心裡頭把一切妄念轉變為佛念,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個容易,這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要把這個妄念真正放下,我們做不到,我們把這個妄念換成念彌陀,這個事好辦,念念不離阿彌陀佛。因為極樂、密嚴、華藏是一不是二,從這個地方讓我們再聯想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報土決定是一不是二。一真法界的一,迷了一真,就現無量無邊的法界;悟了一真,無量無邊法界就沒有了,皆是一真。一真是法性土,一真是法性身,這個不是假的。

  《大乘密嚴經》上說:大日如來「依自難思定」,是依自己的定功,難思,不可思議的大定,這個定是自性本定,「現於眾妙色」。我們用惠能大師的話來解釋。能大師開悟了,說了五句話,第四句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就是自性本定,就是此地講的依自難思定。後頭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是現於眾妙色。這個萬法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念當中現前了。一念是多長的時間?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個念頭,一念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在這一念裡面現法界。用現在的話說,整個宇宙是一念變現出來的,不是爆炸。這一念的現相現出來了,但是立刻就沒有了,正是《楞嚴經》上所說的,這一念「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一出生馬上就滅盡,前念滅了,第二念生了,第二念滅了,第三念生了。我們今天這個感官的世界,就是這個念頭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前念跟後念是完全相同。

  事實上前念跟後念不相同,我們用舊式的電影很容易明白這個道理。我這個地方是舊式的電影底片,舊式的電影就是動畫,每一張都不一樣。一秒鐘在放映機裡面播放二十四張,也就是說,每一個畫面在屏幕上停留的時間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在銀幕上看到它是快速度在移動,我們的眼睛看花了,以為它是真的,其實它是假的,這個事情我們清楚、我們明了。現在佛告訴我們,我們眼前所看到的真相,速度不是一秒鐘二十四張,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這個速度太快了。一千六百兆的移動,這個生滅的移動,就在我們面前,我們完全不能覺察。什麼東西在移動?我們桌子在移動,我們這個人身體在移動,你眼睛看到所有的物質都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在移動,沒覺察到,難怪。我們如果把剛才所說的比喻,電影,電影底片在放映機裡頭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假如我們把底片裡面的影像只留一個,其他全部抹黑,我們在放映機移動,一張,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眼睛睜大大的看著銀幕,有沒有現相?有,看到了。看到什麼?光一閃就沒有了,光裡頭有什麼不知道。二十四分之一秒就不知道了,還知道有光;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連光也看不到了,極大的光在我們面前見不到,極大的音聲在我們面前聽不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們不能不知道事實真相,《金剛經》上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點都不假。

  底下說,「色相無有邊,非余所能見」,余,除佛以外都叫余,只有佛能見到,佛以外那些菩薩、聲聞、緣覺他們都見不到。「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這句話非常重要,壽命是眾生裡頭第一德,壽命短了不行,不能成就,得一定要長壽,才能有成就。「經明」,上面這些話都是《密嚴經》上說的,「大日如來住於難思之妙定,定中現極樂國土與無量壽佛」,定中現極樂世界、現阿彌陀佛,「故知大日即彌陀,密嚴即極樂」。

  經上又說:「密嚴凈土超諸佛國,如無為性不同微塵。」這是說密嚴凈土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因為他們的國土是如無為性,那我們今天住的國土恰相反,是有為性。學佛的同學,如果學過《百法明門論》,這個話你就很清楚。《百法明門》是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法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叫有為法,第二大類叫無為法。有為是什麼意思?有生有滅,有所作為,這是有為法。無為法,不生不滅,無有作為,這是無為法。一切法分這兩大類。有為法裡面又分四大類,第一個心法,第二個心所法,第三個色法,第四個不相應行法。所以加上後面一個無為法,叫「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法相宗所說的。不同微塵。我們這個世間有為法,有為法從哪裡來?有為法是一合相,《金剛經》的。什麼東西一合?一合就是微塵。這個微塵是極微之微,現在科學家稱它為微中子。佛經上講微塵,他講微中子,都是這個基本的物質組合的,無論是動物、植物、礦物,全是它組合的。這個微塵的自身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永遠離不開,再小的微塵也是五蘊,就是具足圓滿的色受想行識。明了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就恍然大悟,整個宇宙一切萬法全是有機的,現在的話說,全是活的。這一支筆,活的,為什麼?它會看、會聽,它懂得人的意思,我們行善,它歡喜;我們作惡,它討厭,不只是水知道。江本勝博士用水實驗證明,水會看、會聽,會懂得人的意思,我們行善,它歡喜;我們作惡,它討厭。不僅是水,所有一切萬物統統都有。把這一個小物質磨碎成微塵,每一個微塵都具足圓滿的五蘊,我們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如無為性」,這個性當體講,它的本體是無為性,那就好辦,無為性不生不滅。我們是有為性,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這四法這都是有為。密嚴世界是無為性,不是有為的,所以不同微塵。微塵是有為法,微塵就是五蘊。這個說明了,極樂世界、密嚴、華藏它是以無為為體性,不是有為的,它跟微塵完全不一樣,微塵是生滅法,它是不生不滅。

  「又《密嚴法藏疏》」,法藏是賢首國師,唐朝初年人,清涼大師的老師,他說:「密嚴土者即是諸佛他受用土。」諸佛自受用土是什麼?是法身。他受用土是報身,所以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現的是報身。報身什麼樣子?《觀經》上佛說,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每一道光都有佛菩薩在講經教學。說明講經教學是多重要。佛世界為什麼那麼好?實在說,就一個原因,講經教學從來沒有中斷。我們這個世間不行,晚上要睡覺,中斷了;白天要吃飯、要休息,這個中斷了。極樂、密嚴、華藏他們那個地方的人,他不需要吃飯,他不需要睡覺,他不需要休息,所以他們的修行是不中斷的,日夜不中斷,它沒有日夜,他們的世界是光明世界,一片光明,沒有黑夜的,不中斷,這個我們要知道。

  於是我們就能想到,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蓮花化生,相宗所說的轉識成智,什麼時候轉的?在蓮花裡面轉的。往生的人自己清清楚楚,離開這個身體,不要了,身體不要了,坐在蓮花台上,蓮花就合起來了,阿彌陀佛帶著這個蓮花到極樂世界,把它放在七寶池中。花開見佛就轉識成智,那個身不是阿賴耶的相分,他的心不是阿賴耶的見分,跟阿賴耶完全脫離了,身是法性身,居住的環境是法性土,妄心沒有了,真心現前。單單說極樂世界這一著,我們就非去不可,除極樂世界,到哪裡再能找到這樣的修學環境?找不到了。

  所以密嚴土、西方凈土,都是諸佛如來變現給菩薩們受用,什麼菩薩?法身菩薩。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菩薩,《華嚴經》上說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位統稱為法身大士,這些人在那邊修行,等著成佛。花開見佛就轉八識成四智,進入彌陀的講堂,聽佛講經說法沒中斷,離開講堂就畢業,不成佛不離開講堂。所以進講堂,我們要去的話是凡夫,可是離開講堂就成佛了。就在講堂聽經的時候,這些往生的菩薩們個個都有神通,神通廣大,不是小通,能分無量無邊身,分身幹什麼?到十方世界去供佛、去拜佛,供佛修福,聽經修慧,福慧雙修。你看,得阿彌陀佛的教化,同時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教誨。我們在這邊找一個好老師找不到,到極樂世界,老師是諸佛如來,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師、根本的老師,十方一切諸佛是我們的教授,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真搞清楚、搞明白,能不發心嗎?能不嚮往嗎?還願意在六道裡頭搞輪迴嗎?哪有這個道理!

  「又云:今此密嚴但於清凈如來藏心之所現」,它不是八識所現的。八識所現的是十法界,六道、三途、十法界,八識所現的。大乘經上常講,這個宇宙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就是真心,識就是妄心,十法界裡頭真心加上妄心變現出來。如果沒有妄心,純是真心,那就是密嚴土、就是極樂世界。千經萬論,千言萬語,就是講的真誠心,就講真心,不能用妄心。

  「又《往生論》曰: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這個作願就是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得入蓮華藏世界」,蓮華藏世界就是極樂世界。本經後面會給我們介紹七寶池、八功德水,蓮池海會,所以極樂世界也叫蓮華藏世界。「又《金剛頂經》」,這是密宗的,《金剛頂經》說:「唯此佛剎,盡以金剛自性清凈所成密嚴華嚴。」金剛是比喻,比喻堅固,它能壞一切法,一切法不能破壞它,金中之剛。密宗裡面對佛都稱金剛,所以金剛也是佛的名詞。這個地方用金剛比喻自性,金剛自性,能生萬物。金剛自性所現的,那就是密嚴、華藏、極樂世界,金剛自性所現。「皆表極樂即密嚴、華藏」,這裡看到凈密圓融,凈土宗跟密宗圓融的。「皆清凈如來藏心之所現」,不是八識。「金剛自性清凈所成,是以清凈莊嚴超逾十方」,正是這個事實真相,所以極樂世界莊嚴超過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故云威德廣大清凈佛土」。這是世尊給阿難尊者開示的,講給我們聽的,勉勵我們發心。

  下面我們再看底下這一科,「問成佛前後」,這個問是阿難代替我們。

  【阿難聞佛所說。白世尊言。法藏菩薩成菩提者。】

  這就是成佛。

  【為是過去佛耶。】

  就是過去佛。或是:

  【未來佛耶。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

  阿難問了三句,法藏菩薩成佛了,是過去佛?還是未來佛?還是現在他方世界佛?娑婆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佛。

  下面,答,「答理事無礙」,分為二小段,第一科「法身常住」,第二科「酬願度生」,把佛出世這樁事情講清楚了。請看經文:

  【世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這一段,「世尊正答」,正答是講真話。阿難是從事上問起的,有過去現在未來、有此界他方,用現在的話說,時間空間完全存在。給你說真的,時間空間不存在,這是真的,所以「世尊如理正答。理事無礙,妙顯中道。本段前六句,見《宋譯》」,這個地方六句經文,是《宋譯》版裡面的原文。「世尊告阿難曰:『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此與《金剛經》中『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一味無差」。《金剛般若》上告訴我們了,為什麼?法性不生不滅,法性沒有來去,法性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不現的時候,清凈無為;它沒有現象,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它什麼都沒有。但是它遇到緣,它能現相,現什麼相?現整個宇宙,現法界虛空界,它能現一切相,所有一切相全是它現的。

  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現就是一念現。一念現,幾乎是生滅同時,所以佛經上也有說,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都是說這個事實真相。一切法有沒有生滅?確實沒有生滅,一切法現了,你還沒有覺察它現,它已經滅了,它速度太快了。所以我們今天見的一切相,是許許多多一念糾纏在一起,讓我們看到現象。如果單獨一念,我們不能覺察,什麼人知道?佛在經上常說,八地以上。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八地是最上面的第四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等覺,菩薩到頂點了。這四個位次菩薩,他們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說諸法實相他見到,他明白了。七地以下知道,沒見到。我們今天也知道,我們知道是從佛經上得到的信息。怎麼知道?聽佛說的,我們聽懂了、聽明白了,知道這是事實真相。跟《金剛經》上所說一味無差,一個味道,沒有差別。下面引用蕅益大師《金剛經》的註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二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十四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八六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六十五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八九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