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栗林公園、贊岐烏冬與百年旅館

即使在赴日游空前火爆的今天,四國島仍不能算熱門旅遊地,不便的交通,話題度顯得不足的景點,都讓遊客忽視了這個充滿「日本」趣味的地方。

栗林公園

岡山出發的快速列車正通過瀨戶大橋,陽光照在海面上泛出粼粼亮光,讓人看了心曠神怡。第二次來四國,對這個日本四島中最不為外人喜愛的地方卻有很大期待,無他,唯貪圖清靜。

被陽光照到昏昏欲睡,睜開眼時,車已到高松,作為香川縣首府的車站,JR高松顯得寒酸。神奇的,為了配合這蕭條的氣氛,連老天都收起陽光獻上漫天厚雲了。

這樣的一個地方,卻有一個很不錯的日式庭院——栗林公園。公園始建於16世紀末,松本氏於1642年接手後,5代人花了100年將該園建成。庭院背靠紫雲山而建,分南北兩個區域。19世紀明治政府撤藩後,該園收為國有,並在1953年將被列為國家特別名勝。

在日本旅行大多時候很省心,在城鎮里,你一般不必去考慮至景點的交通問題,只要在車站口找一會兒,或打車、或巴士,總能輕易到達。遠遠地,就看到一輛巴士停著,上書4個漢字「栗林公園」,不假思索的便登上車。車在小城裡東拐西彎,不一會兒,便停在公園門口。

是多麼清靜的地方,在園內散步,遇到的staff比遊客多。更神奇的,為了配合這安靜的氣氛,老天開始撒下毛毛細雨。

園中有一茶屋,名叫掬月亭,本是藩主品茶之所。走到門口,看見正掛著「營業中」的標牌,推開門,輕輕招呼卻無人應答。戰戰兢兢的脫鞋走入,原來仲居在看電視。看見有客,仲居不好意思的笑起來,發現客人說外語,只講日語的她更是尷尬,但大抵還是明白了來客的意思。安排好房間,請客人稍坐,不一會兒,來了個很有氣質的歐巴桑,舉手投足,言談之間,細聲慢語,甚是高雅,就如電視表演那樣,為客人獻上薄茶與果子。茶道之間,雨下漸緊,放眼門外,心若止水。

茶屋內客人三三兩兩,每當飲完茶,仲居都邀請客人自由參觀,走到茶屋中央,面對小湖,萬物靜謐,整個世界,就在眼前。

雨漸停,走出茶屋,爬至高處,整個庭院一覽無遺,空氣中有清新的味道,視野中有美麗的顏色。

贊岐烏冬

稍對香川縣有所了解的人也許都會脫口而出,那不是「烏冬縣」么?香川縣屬瀨戶內海氣候,日照時間長,小麥產量高,烏冬面和蕎麥等麵食一樣,是當地庶民料理的一種,但也僅此而已,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烏冬面其實對於香川人並無其他更特別的意義。轉折發生在80年代,香川當地的一家報紙《TJ Kagawa》連續刊登對縣內烏冬麵店的介紹,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頗有點當今網路美食平台搞美食測評的架勢,一下子炒火了烏冬面。香川縣也靈機一動,將縣內烏冬面以香川的舊稱讚岐命名,開始了「贊岐烏冬」的推廣戰略。

1988年,瀨戶大橋建成通車,進入香川縣旅行的遊客不斷增多,無論是縣內還是縣外對烏冬面的熱炒不斷升溫,媒體反覆報道,「美食家」紛紛去鄉間尋找「特色店」。在那個互聯網還不發達,各種KOL忽悠起來還沒那麼容易的年代,香川烏冬的熱潮幾乎是個美食奇蹟。90年代後半,香川縣烏冬面產量翻倍增長,人口不過日本各行政區40位左右的香川,烏冬面用小麥消耗量是第二位埼玉縣的2倍以上。

2010年,香川縣對遊客展開調查,在問到「香川縣的魅力」時,有69%的受訪者選擇「烏冬面」,遠超其他選項;在問到「到香川旅遊的理由」時,有43.2%的遊客選擇「烏冬面」;問到「在香川吃了些什麼」時,大家應該也都猜到了,又是近7成的遊客選擇了「烏冬面」。這種通過「洗腦式」的全方位宣傳,提升當地特色美食品牌,進而助推區域經濟的例子,其實在日本也不少(宇都宮餃子,鹿兒島豬肉,神戶牛等等),但很難再找出像贊岐烏冬那麼人人皆知,大獲成功的栗子了。

當然,贊岐烏冬確有其高深之處,香川人對制面的各個細節都非常重視,小麥選種上,香川人開發出了適合製作烏冬面的專用麥種「贊岐之夢」;麵粉製作上,對鹽的使用很有講究;醬油選用中,針對烏冬面不同的吃法,選用各種適合的醬油;湯汁熬制中,加入瀨戶內海伊吹島的小沙丁魚提升鮮味,並且針對普通熬汁中使用魚乾容易留有腥臭感的問題,抓好魚乾製作和湯汁調味等步驟,使贊岐烏冬使用的湯汁鮮香度極高卻並無異味。

在香川當地烏冬麵店,除做好以上4點,很多店堅持手工制面,使贊岐烏冬普遍勁道、滑溜並有嚼勁,與一般烏冬面相比反差極大,再加上考究的湯汁,怎能讓到訪香川的遊客不對品嘗烏冬倍加期待?

部分制面所和麵店至今還保留著「足踏」的方法處理麵糰

所以,離開栗林公園,當然要找一家烏冬麵店。事先便做過功課,於是便選擇這家當地名店「上原屋」本店。贊岐烏冬店有三種運營形式,一般店、制面所和半自助店。一般店和制面所對生客來說也毫無困難,比較麻煩的是半自助店,見過世面的網友也許會說,國內也有的丸龜制面不就是半自助,一點也不難,但香川當地的麵店還有些要注意的步驟。

1、3、4、6的步驟對大家來說很簡單,要注意的是第2步和第5步:第2步是溫面,店裡拿給客人的面都是冷的,客人如果要吃熱面,可以自己拿邊上的漏斗盛面,在湯池裡熱一下。第5步是添加湯汁,在國內烏冬店一般沒有這個步驟,湯汁都是在下面時就準備好的,不需要客人自己添加。

上原屋本店人聲鼎沸,排隊都排到街邊。第一次在這樣的麵店就餐,還要裝成很熟悉的姿勢,雖事先做過功課,但還是有點慌亂。店員一看客人是外國人,便跑出來,手把手的教。高松人也很有意思,似乎店裡都沒來過外國人,一些人像看馬戲一樣看著,把我臉都看紅了。

終於坐定吃面,湯汁確實美味,麵條吃後難忘,如果說還有什麼不妥當的話,就是蔥放的太少,邊上的當地人,十有八九將蔥鋪滿整個碗,真是口味也不輕哦。

琴平花壇

吃完烏冬,又在高松城裡走了走。與大城市相比,這裡的節奏是慢,人車都少。走走停停的細雨把地面澆濕,車子從路上走過,車胎與濕地的摩擦聲,很好聽。

然後便前往琴平,高松西南邊的小鎮。光說琴平,大概大家知道的不多,但如果說到金刀比羅宮就在琴平,那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少了。金刀比羅宮位於琴平山中,參拜需爬1368級台階,被認為是日本第一難參拜的神社。高木直子曾在自己的繪本里說過,如果你說去過香川縣,一定會被日本人問有沒有登上金刀比羅。

臨近傍晚的電車,車上都是放學的孩子,他們穿著學生服嘰嘰喳喳,吵吵鬧鬧。電車在四國的農田中走走停停,每到一站,總有人上車下車,看著背著書包走在鄉間小路的學生,這種畫面實在很「日本」。

在普通車上搖搖晃晃了一個小時,於傍晚到達琴平,本想叫旅館來接,但出站正好看到好多人正在準備金刀比羅祭,於是饒有興趣的邊走邊看。

我去過多次日本,四島大部分地方都已跑遍。如果問我日本哪方面給我印象最深的話,不是美食,不是發達,而是他們的傳統。一路上看見,圍繞這些這些根本沒有動力,完全靠人力推動的高台車,當地的大人和孩子都忙的不亦樂乎,這是一個現代與傳統並存的國家,他們保留了很多傳統文化元素,也使普通的國民具有感悟人生的信仰。

也是走了好一會兒,終於來到位於一座小山上的旅館,琴平花壇。這旅館在小鎮頗有名氣,創業已有400年,接待過的文人墨客,各界名流不勝枚舉。

稍微休息後,便去用晚餐。既非節日又非休日,旅館的客人很少,被安排在個室用餐,服務生是一個英語只會幾個單詞的年輕女孩子,和日本大城市的女孩相比,她多少有點鄉土氣,但那種從心底發出的微笑和禮貌,我到現在都沒有忘記。

前菜,比較特殊的是做成柿子狀的蛋黃,還有一些其他常見的小菜,裝盤還是很好看的。女孩在介紹時,也重點說了,「這是挨個,挨個(egg)」,日本發音的英語實在太逗了。

手造,香川縣靠近瀨戶內海,所以他家的魚生全部是瀨戶內海捕撈的。比較有談資的是中間的鯛魚和左下角的間八:

鯛魚,談到日本鯛,就不得不提瀨戶內海,明石鯛,鳴門鯛,都是出名的品牌;

間八,鰤魚的近親,蠻早前網上曾有科普手把間八、平政和鰤魚混淆,意思他們的區別只是大小之分。為此,我特意請教過中村文博,他說了一大通,意思是他們是不同種的,不過確實很像,相像到不看魚,光看切出的肉的話,入門的壽司師傅也有可能區分不了。他們具體的區別,現在進口的壽司書也越來越多了,無論哪本里都會有這三種魚,這裡也不重複了。

請仔細觀察,鯛魚是斜切的,間八是方塊切的,如果認真看過這個公眾號以前的文章,對這些切法及其用法應該很熟悉了,我想,這也是日料愛好者了解刺身的基本功。

燒物,西京燒鰆魚,鰆魚就是馬鮫魚,西京燒就是白味噌燒。香川盛產鰆魚,漁夫將鰆魚卵巢做成乾魚子,稱作唐墨,和名聞遐邇的高級食材烏魚子(鯔魚卵巢製作)同名,所以,在日本說到唐墨,要區分下是鯔魚的,還是鰆魚的。

強餚 贊岐牛刷刷鍋,和那些有名的霓虹國產牛比起來,「贊岐牛」這個名字有點默默無聞。但如果說橄欖牛,很多美食家可能就聽說過了。香川北部的小豆島多產橄欖,香川縣內農戶於是用橄欖榨油後的橄欖干做成飼料喂牛,橄欖富含油酸,不僅能增加牛肉口感,並很健康(不理解其中原理的小夥伴,想想橄欖油的功效就明白了),「贊岐橄欖牛」的名聲便不脛而走。不過,嘗了一下,牛肉味卻不是很足,看來這種小眾飼料也有利有弊,再聯想到有人熱愛和牛,也有人認為和牛過於細膩油膩,吃兩塊就會飽,正是蘿蔔青菜,各有所好。

醋物,高知產鰹魚,鰹魚大產地高知就在香川更南邊點,這裡的會席又如何會把這個食材放過?

但當晚最深得我喜愛的卻是這道料理,贊岐米。我是深愛米飯之人,在日本旅行時,吃過的稻米品牌數不勝數,每次旅行帶回來的各式大米也會佔行李的很大一部分。在這裡吃到的贊岐米,從口感、光澤等評價,都是相當優秀,有一種至今難忘的感覺。問服務生,說是向簽約農戶收購的,也就沒有特定的品牌。有意思的是,後來我的朋友Justin到香川出差,接待他的當地人也送了他自家種的贊岐米,用塑料袋裝的,Justin轉贈於我,品嘗下來比北陸那些名產地大米過之不及,香川大米,看來是個神奇的存在。

已過去多年,再回看琴平花壇的料理,多用本地食材,各種樸實,口味並無驚艷,但至今還會回味,無外乎享受著遠離城市,在這樣的偏遠小鎮度假旅行的心境。也所謂,有時一頓料理的滿意與否,菜式和服務是一方面,心情和心意也是重要考量。

琴平的午夜寂靜無聲。凌晨,突然蘇醒,趴在窗台上,看著還在沉睡的小鎮,薄霧瀰漫,朝霞隱現。遠處,早班列車響起一聲悠遠的汽笛聲,讓人感到有些別味的愜意但落寞。

等到日出,小城卻灑滿了金色。

日出後,天空中的雲漸漸散去,小城的風景清晰的擺在眼前。遠處那座山便是「贊岐富士」飯野山,見過世面的小夥伴去丸龜制面的話,大多能看到這座山的照片貼在牆上,只是,親眼看到,覺得是尤其難忘的美。

天已完全放睛,昨晚看不清晰的旅館建築就在眼前,這些木質的房間經過百年風雨依舊佇立候客,人來來往往,他卻留在這裡,靜看世間變化。於是,抖擻精神,整理行李,準備向下一個目的地出發。

訪問於2012年夏末。

更多美食體驗,請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此微信公眾帳號

推薦閱讀:

日本的情人旅館為何紛紛倒閉?
日本的情人旅館為什麼紛紛倒閉了?
全球最佳旅館城市揭密
大陸赴台灣觀光客人數幾近腰斬,全台600間旅館準備出售

TAG:旅館 | 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