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凈法師:佛教「止惡修善」的倫理普世教育

佛教「止惡修善」的倫理普世教育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其勸善化俗的思想,最為中國本土化的思想道德領域所接受,其勸善化俗的作用也為中國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如宗密在《原人論》中說:「天竺世教,儀式雖殊,懲惡勸善無別,亦不離仁義等五常,而有德行可修。」由此可見,佛教的教育是一種真正的勸導人們止惡從善、避惡趨善的倫理教育。今就佛教對於善惡報應說、性善性惡說及勸善化俗等方面說明佛教育對倫理道德教育的意義。

關於「善惡」的論說在佛教涉及非常之廣泛,在佛教各個經論中都對「善惡」的界定作了明確的說明。所謂「善」者,是指順應、順理之義,即隨順佛法使自己和他人皆能得到利益;言「惡」者,是指違逆、違損之義,即違背正理損害自己和他人利益,與貪嗔痴等煩惱相應障礙聖道。如《大乘義章》卷十二說:「順理為善,違理為惡。」又《成唯識論》卷五云:「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能為此世他世違損,故名為不善。」 在佛教經論中將善法稱為白業,將惡法稱為黑業,白業是指清凈無染污之法,黑業是指污濁染污之法。白業是屬於凈業,是眾生的善行,通過善行可以去除煩惱達到安隱涅槃;黑業是屬於染業,是眾生的惡行,而惡行能造三惡道業輪迴生死。如《俱舍論》云:

安隱業說名為善,能得可愛異熟、涅槃,暫永二時濟眾苦故;不安隱業名為不善,由此能招非愛異熟,與前安隱性相違故;非前二業立無記名,不可記為善不善故。

所以說,「善」是指能感得資益有情身心的可愛之結果;「惡」是指能感得損害有情身心的不可愛之結果。不能感受愛非愛之結果者稱為「無記」。這是佛教對於善業、惡業、無記業的明確界定。

在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思想中,一般以善惡來論人性,認為善惡是人性的本質和本性,認為「善」是天所賦予人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品質,而「惡」是人必的貪慾等自然本性。所以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而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由此而有了對人性是善是惡的不同論點,從而也引起了學術界對人性善惡的研究。而佛教的善惡論則不同與中國傳統的說法,主張人性本非善惡、心性本凈、自性平等,而不存在所謂的絕對善與絕對惡,是一種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並且佛教所講的善惡,不完全是談人性的善惡,還包含對佛與眾生本質上的善惡判斷;同時也不完全是世俗善惡倫理上的善惡,其善惡還包含有法性、真如、佛性、如來藏等含義。所以道生法師在談佛性時,認為佛性即是善性,如道生法師解釋說:「善性者,理妙為善,返本為性。」也就是說在道生法師認為得理為善,乖理為不善,這裡的「理」就是指法性、佛性乃至如來藏等。因為,在佛教倫理思想理論上主張「自性本凈,自性本覺」,所以有善惡之分別,是由於我們眾生的虛妄分別所至。如《壇經》中說:

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便修於善行。思量惡法,化為地獄;思量善法,化為天堂。一念惡,報卻千年善亡;一念善,報卻千年惡滅。

佛教之所以主張善與惡皆是人們自心的分別者,其目的就是為了能「止惡修善」。因此,佛教「止惡修善」的倫理觀念,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解脫和自我的完善。而且,還擔負著扶世助化、勸善化俗的倫理道德教育使命。佛教的善惡倫理觀除了教人們分清善惡外,還以善惡業報輪迴的理論與世俗的道德觀相結合,從而使佛教倫理思想不僅在眾生中產生了信仰的力量,而且在社會道德教育中起到了扶助社會實現倫理普世教育的觀善化俗作用。在佛教倫理中把善惡觀與業報輪迴相連,由凈染業力決定人生輪迴果報,由凈業得善報,由染業得惡報。如此善業惡業在因果規律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善業善果、惡業惡果的善惡因果報應。進一步在時間與空間上雙將因果報應延伸於前世、今世、來世,形成「三世二重因果」的業報輪迴思想理論。佛教認為人們現在的善惡作業,決定來生的善惡果報;今生所受的果報取決於前世的善惡修行。人們要擺脫這種六道的輪迴,就必須要勤修善業以便證得善果,得以脫離六道輪迴而成就佛果。

由此可知,人們通過佛教的善惡報應來認識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規律。從而可以確定佛教的善惡倫理觀既受到了世俗倫理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社會倫理道德的內涵;既形成了中國佛教的倫理特色,也極大豐富中國傳統倫理思想。所以佛教的善惡倫理觀對人類倫理普世教育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推薦閱讀:

禪(慧律法師開示)2010-08-29 16:24
慈法法師:《大方等大集賢護經》又名《般舟三昧經》講記 12
宏海法師:心經·可以靜心也
六祖壇經(4) 慧律法師
彌陀要解聞記 慈法法師

TAG:教育 | 倫理 | 佛教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