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體質分型及量表的應用與研究

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體質現象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與疾病和健康有著密切關係。

1古代體質分型源流

中醫體質分型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異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即以五行學說為依據,將人分為木、火、土、金、水5種基本類型,每種類型再劃分為5種亞型,共計25種。此外,《靈樞·通天》、《靈樞·行針》、《靈樞·逆順肥瘦》也各有論述。東漢張仲景從長期臨床實踐中認識到,體質有寒、熱、燥、濕、虛、實等的偏頗,有平人、強人、羸人、盛人、瘦人、虛弱家、亡血家、汗家等差異。朱丹溪《格致餘論》明確提出痰濕體質,即「肥人多痰」。 張介賓《景岳全書》中根據臟氣的強弱和稟賦的陰陽將體質劃分為陰臟、陽臟和平臟3型。吳達的《醫學求是》,葉桂、華岫雲《臨證指南醫案》,章楠《醫門棒喝》,周學海《讀醫隨筆》對體質的認識也各有所長。此外,另有一些醫家對特殊人群的體質進行闡述,如:小兒「純陽之體」、老年人「虛陽」體質、婦人「產後多虛」等體質理論。古代醫家對體質分型的論述頗多,為近現代體質學說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終未形成統一的分類標準。

2現代體質分型

20 世紀70年代,匡調元和王琦分別提出了體質病理學理論和中醫體質學說,自此,眾多學者在理論和臨床中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分型方法主要是以下幾種。

體質六分法:匡調元將體質分為正常質、晦澀質、膩滯質、燥紅質、遲冷質、倦質6種類型。何裕民等將患者的體質類型分為正常質、陰虛質、陽虛質、陰陽兩虛質、痰濕質、瘀滯質6大類;後又通過問卷調查,利用模糊聚類,將體質分為強壯型、虛弱型、偏寒型、偏熱型、偏濕型和瘀遲型6種類型。趙進喜將體質劃分為太陽體質、陽明體質、少陽體質、太陰體質、少陰體質、厥陰體質6個類型,即「三陰三陽體質學說」,每型又包括甲、乙、丙3個亞型。

體質九分法:王琦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9個基本類型。

體質十二分法:田代華等將體質分為12種:即陰虛型、陰寒型、陽虛型、陽熱型、氣虛型、氣滯型、血瘀型、血淤型、津虧型、痰濕型、動風型、蘊毒型。

除上述分類方法以外,現代醫家亦對小兒、婦女等特殊人群體質進行了分型,如朱錦善將小兒體質劃分為正常質、痰濕質、氣虛質、內熱質、氣陰兩虛質;皇浦燕則分為正常型、脾胃虛弱型、腎氣不足型、肝腎不足型、血虛型。陳慧珍等將婦女體質分為正常質、陰虛質、陽虛質、腎虛質、氣血虛弱質、痰濕質、瘀滯質。

體質量表應用現狀及評價各種體質分型學說均基於中醫學對體質的認識,從不同角度對體質進行了分類,推動了中醫體質學的發展。當前已制定的體質分型量表有《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三陰三陽體質初量表》、《五五體質檢測量表》及《五態人格測驗》等,其中以王琦教授編製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量表應用最為廣泛。

1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是由王琦、朱燕波等按照量表開發程序和方法編製, 2009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認定為學會標準,於2006年發表日文版、2012年發表英文版。該量表9個亞量表重測信度為0.77-0.90,內部一致性係數為0.72-0.82,該量表主要針對18~60歲成年人。為了使中醫體質分類更加科學化和規範化,柳璇基於《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制定了專門面向老年人群的《老年版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根據史會梅等統計,該量表被研究範圍主要集中在體質可分、體病相關、體質理論研究、體質可調、體質與生命質量的關係、量表自身研製等方面。韓萍等根據《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對52例糖尿病患者進行體質分類,結果顯示陰虛質最多,調整偏頗體質糖尿病早期血糖,將有助提高的糖尿病防控效果。劉培中、喬會秀、孫廣仁等、陳璋秀、葉伊琳、胡春雨、岑澔等人也對此量表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已在全國治未病中心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使用。

隨著該量表在臨床中的廣泛使用,研究者發現一些尚需要解決的問題:(1)學界對體質是否包含心理因素有不同看法,雖然體現中醫學「身心統一」的整體觀思想,但不符合現代醫學中將體質與人格分開的觀點,不易被西方國家接受,不利於中醫人格與體質關係的更深入研究。(2)該量表屬於自測量表,由於受試者理解水平的限制及對自身感受模糊的判斷,導致判斷結果與臨床醫生判斷結果存在差異,亦出現同一受試者近期的多次測量結果不盡相同。(3)辛海等研究發現受試者中單一體質者少見,大多數受試者是多種體質合併,某些相兼體質甚至相互矛盾。(4)缺乏臟腑辨證,九型體質的判定未進行完整的中醫四診合參,其判定結果未與臟腑進行關聯,因此對相關臟腑的調理也相對模糊。(5)缺乏中醫專業醫師臨床望、聞、問、切,直接通過量表進行體質辨識,無法根據受試者描述或者表現出的實際情況去偽求真,不能分清標本先後,從而採取關鍵性的調理手段。(6)量表中某些題目尚待商榷,有研究者針對各分量表的某個或者某些題目進行了相關闡述,認為這些題目需要進行進一步深入探討,使該量表更加合理化和標準化。(7)氣血陰陽屬於人體的基本物質,而體質量表判定的體質類型包含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3型,無血虛質,當前研究者對於是否應將血虛質加入該體質量表存在爭議。

2

其他體質量表

《中醫陰陽體質調查問卷》是以陰陽學說為指導,結合四診辨證,參考匡調元、王琦及日本小板分類方法編製而成,通過量化計分將體質分為陰不足型(得分<45分)、陽不足型(得分>55分)、陰陽平衡型(45≤得分≤55分)。宮晴結合趙進喜教授的「三陰三陽」學說,通過臨床調研建立初步的《三陰三陽體質初量表》,該量表從形態結構、生理機能、社會心理因素和疾病易感性4個方面,同時考慮每種體質生理功能的側重點不同,如太陽系統側重於機體的衛外能力,而陽明系統側重胃腸通降功能,對體質進行分型。《寒熱體質調查問卷》是為篩選較為單純的寒熱體質設計的量表,共22個條目(寒體條目12條,熱體條目10條)。於曉林建立《易感小兒中醫體質分類的量表》,專門針對8歲以下兒童,由於調研樣本量偏小,且小兒自我描述癥狀困難,監護人對癥狀描述帶有主觀性,需進一步完善。喬明琦課題組建立《易怒體質量表》用於區分易怒人群與不易怒人群,量表包含形態結構特徵、怒傷肝、機體功能下降、心理特徵4個維度,37個條目,對易怒人群有較好的區分度。後對量表補充調整後形成初步的《憤怒郁怒體質調查表》,後者包括 33 個條目(其中包含13個特徵性條目),形體表徵、軀體感覺、官竅及二便情況、心理特徵 4 個維度。薛崇成、楊秋莉編製了《五五體質檢測量表》及《五態人格測驗》,分別對體質及人格進行分類。《五五體質檢測量表》將體質分為平人質、陽熱質、陰寒質、陽虛質、陰虛質、偏濕質、多痰質、偏風質、偏燥質、氣虛質、血虛質、氣滯質、血瘀質13類,《五態人格測驗》從陰陽學說角度出發將人格特徵分為太陽、少陽、陰陽平和、少陰、太陰5類。

展 望

體質量表雖然從主觀癥狀角度對體質類型進行了判定,但是尚缺乏生理生化等特異性指標加以佐證,因此,尋求不同體質類型的客觀指標是進一步進行體質研究的重點。體質量表的應用使體質分型判定有了相對具體的標準,更準確地反映了不同個體的體質差異,為中醫體質相關疾病的防治、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據。研究者們在進行體質相關研究時,需結合基礎理論、臨床實踐,應用現代醫學技術對中醫體質學說進行更深入的探討,突破當前研究方法的局限,進一步完善體質分型標準,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臨床實踐。通過中醫體質辨識和醫學檢測方法對受檢者進行個體化評估,及早發現體質的偏頗狀態,並制定方便、有效的食療、情志、起居、用藥等各方面的指導,達到養生益體的效果。

推薦閱讀:

20天搞定中醫實踐技能(中醫執業醫師以及助理醫師)方證
中醫臨床用藥之基本原理(四)六淫主治
關於中醫現狀的一些疑惑
解讀陰陽
2月4日播出:經典里的中醫智慧(24)

TAG:中醫 | 體質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