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產業發展三大趨勢:硬體端龍頭初顯,內容端機會猶存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騰訊研究院」(ID:cyberlawrc),36氪經授權發布。

國外發展趨勢

VR技術最早在20世紀中期由美國VPL探索公司和它的創始人提出這一概念,後來美國宇航局(NASA)的艾姆斯空間中心利用流行的液晶顯示電視和其它設備,開始研製低成本的虛擬現實系統,推動了該技術硬體的進步。目前,虛擬現實技術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國際巨頭紛紛湧入

2016年是VR產業的元年,谷歌、索尼、HTC、微軟、Facebook等國際巨頭相繼入局VR領域。Facebook在天價收購了Oculus之後,又開始著手收購與VR相關的科技公司,並著力打造應用平台,形成了硬體(Oculus Rift)+內容(各大內容供應商,Oculus Store)+社交(Facebook)為核心的生態閉環。索尼、微軟、谷歌、三星等巨頭公司也都通過相類似的方式進行VR生態系統的建設和布局。受制於諸多因素,雖說各家的VR生態系統還遠稱不上完善,但卻也在這場競爭中佔得了先機。蘋果也早已開始在VR行業暗自布局,除了收購公司,據外媒報道,蘋果已經挖了各大公司的VR行業人才,組建了自己的VR開發團隊。

硬體發展速度加快

Oculus、三星、HTC都在2016年推出全新的VR硬體,而隨著晶元和屏顯廠商的加碼,硬體的成熟將會加快。在晶元端,Intel、微軟、高通等國際巨頭都開始加入戰局,高通首席執行官Steve Mollenkopf在2016年全球移動大會上表示,下一代驍龍處理器將大量桌面端場景搬到移動端。

美國仍作為全球VR產業的領軍者

美國作為VR技術的發源地,其研究水平基本上就代表國際VR發展的水平。目前美國在該領域的基礎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用戶界面、後台軟體和硬體四個方面。美國宇航局(NASA)的Ames實驗室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將數據手套工程化,使其成為可用性較高的產品;在約翰遜空間中心完成空間站操縱的實時模擬;大量運用了面向座艙的飛行模擬技術;對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模擬。現在正致力於一個叫「虛擬行星探索」(vPE)的試驗計劃。現在NASA己經建立了航空、衛星維護VR訓練系統,空間站VR訓練系統,並且已經建立了可供全國使用的VR教育系統。北卡羅來納大學(UNC)的計算機系是進行VR研究最早的大學,他們主要研究分子建模、航空駕駛、外科手術模擬、建築模擬等。Loma lAnda大學醫學中心的David Warner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成功地將計算機圖形及VR的設備用於探討與神經疾病相關的問題,首創了VR兒科治療法。麻省理工學院(MIT)是研究人工智慧、機器人和計算機圖形學及動畫的先鋒,這些技術都是VR技術的基礎,1985年M1T成立了媒體實驗室,進行虛擬環境的正規研究。華盛頓大學華盛頓技術中心的人機界面技術實驗室(1ilT lab),將VR研究引入了教育、設計、娛樂和製造領域。從90年代初起,美國率先將虛擬現實技術用于軍事領域,主要用於以下四個方面:虛擬戰場環境;進行單兵模擬訓練。

歐洲在VR開發部分領域處於領先

在VR開發的某些方面,特別是在分布並行處理、輔助設備(包括觸覺反饋)設計和應用研究方面,英國是領先的,尤其是在歐洲。英國主要有四個從事VR技術研究的中心:Windustries(工業集團公司),是國際VR界的著名開發機構,在工業設計和可視化等重要領域佔有一席之地;British Aerospace(英國航空公司BAe)的Brough分部,正在利用VR技術設計高級戰鬥機座艙;Dimension International,是桌面VR的先驅。該公司生產了一系列的商業VR軟體包,都命名為Superscape;Divison LTD公司在開發VISION、Pro Vision和supervision系統/模塊化高速圖形引擎中,率先使用了Tmnsputer和i860技術。

國內產業趨勢特徵

市場規模總體體量仍然較小,但潛力巨大

我國VR市場規模總體體量仍然較小。知萌諮詢在《2016年中國VR用戶行為研究報告》中稱,我國購買過VR設備的重度用戶僅為96萬人。同時,國內VR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概念普及率不高,消費市場還較為冷淡。據百度指數對「VR」這一關鍵詞的監測,其搜索熱度明顯低於Xbox One和PS4。但不少機構都預測,我國VR產業市場規模潛力巨大。速途研究院的《2015年VR產業發展報告》估算,2015年中國VR市場規模為14.8億,預計2020年VR市場規模將接近600億。艾媒諮詢的《2015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市場規模為15.4億元, 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50億元。還有分析報告預測,從2015年到2020年,我國包括VR眼鏡及其他同類設備的用戶將從38.6萬增長至3000萬。

投融資整體處於A輪前階段,但日趨活躍

從投融資階段上看,目前我國VR項目的投融資主要集中在天使輪和Pre-A輪。大多數風險投資機構對VR企業仍處在謹慎觀望狀態。從投資主體上看,上市公司表現活躍。在VR投資領域上,上市公司具有投資金額大,A、B輪領投居多等特點,參股併購等投資方式均逐漸增多。從投資項目上看,資金集中布局在產業鏈的設備端和內容端。2015年,雖然包括硬體設備、內容製作、發布平台等VR產業鏈各個環節均有項目獲得融資,但設備和內容更受到資本青睞。具備核心技術和較強技術壁壘的項目,遊戲、影視以及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的內容應用項目,相對更容易獲得投資。

生態圈初步形成

現階段,我國VR產業發展正在由用戶、技術、硬體、內容、開發者、渠道、資本等力量共同推進,一個良性VR產業生態圈已初步建立,並正在形成一條集工具設備、行業應用、內容製作、分發平台、相關服務在內的全產業鏈。

從產業格局上看,形成了地域以一線城市為主,廠商以初創小公司為主,變現方式以線下體驗館為主的發展態勢。目前,我國VR廠商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初期以初創小公司為主,後期也有大的上市公司進行參股和併購。相較國外科技巨頭高投入、長周期的VR開發模式,國內大部分小規模初創企業的VR開發具有投入較少、周期較短、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等特徵,產品主要面向國內市場。艾瑞諮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虛擬現實(VR)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國內VR線下體驗館數量增長迅速,全國已超過2000家。

從產品形式上看,頭戴式VR設備是市場主流產品,遊戲和影視是市場主要內容。目前我國市場上的VR設備主要分為VR頭盔、VR眼鏡和VR一體機三種,前兩種均可歸為頭戴式VR產品,佔據市場主流。而目前國內VR平台有約3500款內容產品,其中VR遊戲約800款,58.6%來自PC平台,41.4%來自移動平台;VR影視約2700款,52.8%是全景視頻,47.2%是非全景3D視頻。

國際AR硬體商紛紛入華

從投資金額來看,阿里在AR領域投資了Magic Leap,Infinity,鏡片公司Lumus和最新公布的Wayray公司,而騰訊、聯想僅排其後,此外,還有不少實業公司加入。從CES上來看,2017年,中國企業在AR上的巨額投資將顯出初步成效。在CES上的主流眼鏡廠商,尤其是以中資為主的,都計劃將2017年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時點。

VR產品

VR硬體

目前國內VR硬體投資市場以輸出設備為主,市場上主要產品可以分為移動端VR、PC端VR和一體機。

第一,移動端VR。國內移動端VR廠商有暴風魔鏡、焰火工坊等。在中國VR設備市場,基於智能手機的發展軌跡以及龐大的用戶規模,移動VR被很多人認為是未來的主流VR設備。另外由於移動VR設備想對來說技術含量較低、成本不高,使得移動VR設備推廣更為迅速。但在消費者的沉浸感和交互性體驗上來說,就要比pc端設備和一體機低很多,尤其是目前技術還在發展階段,VR內容較少,較低的舒適度和體驗感會影響消費者對移動VR產品的評價。而且目前VR眼鏡盒子嚴格上來說並不能算真正的VR設備,僅僅在透鏡上與VR有所關聯。

第二,PC端VR。國內當前在製作PC端VR的廠商有樂相科技、蟻視科技、3Glasses等。雖然PC端VR頭盔相對於移動VR存在操作繁瑣、價格昂貴、攜帶不便等困難,但其絕佳的體驗感讓消費者體驗到VR技術真正的魅力。以Oculus Rift為例,相比於Grea VR,Rift有定位追蹤功能、更深層次的遊戲體驗和高保真環境。

目前PC端VR還存在許多問題。我們使用PC端VR需要一定的空間以及多項設備包括PC、感測器的鏈接,並且VR設備對PC的硬體要求也很高。如HTC VIVE最低PC配置要求是酷睿i5+GTX970,Oculus Rift也類似。但是,目前微軟、video等各大公司正在努力優化顯卡,VR對pc硬體的要求也會隨著技術的提升而降低,並且VR目前在努力發展雲端技術,未來或許並不需要再連接PC。

第三,一體機VR。相較於市場上的手機盒子以及依託電腦輸出的VR產品,一體機更符合人們對VR的認知。VR一體機是具備獨立處理器並且同時支持HDMI輸入的頭戴式顯示設備。具備了獨立運算、輸入和輸出的功能。VR一體機需要具備獨立的運算處理核心,因此具有更高的研發難度。目前國內基本沒有相關晶元製作廠商,一體機VR發展緩慢,短期無法形成較大市場規模。

相比於PC端VR,一體機的便攜性和易用性會比VR頭盔好很多,後者需要坐在電腦前連一根線到頭盔,還需要滑鼠鍵盤來操作;另外,一體式的VR的軟硬體都可以進行定製,從而達到最優的用戶體驗;同時一體機VR在人機交互上較移動端VR會有優勢,在存儲和續航方面能有更好的優化,同時可以更好地切換在線內容與本地內容;它不限於移動端,也能接入PC的內容。

VR內容

目前國內的VR產業發展集中在硬體設備領域,各種硬體產品層出不窮,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內容的極度缺失,這讓VR行業處於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當前VR內容多為小型團隊進行開發,遊戲策劃、對戰數值等都有著各種問題,使得整個VR內容處於無亮點的重複開發,內容的乏味可陳,大大的降低了用戶的粘性。大型互動式的網遊尚未產生,沒有大量優質的原創VR內容,無法激活用戶興趣。

而VR產業想要真正發展起來,必須保證足夠量的優質內容,結合硬體發展,形成自己的產業鏈。而要建立牢不可破的產業鏈,具有一定IP資源、互動性強且遊戲設計經驗豐富的大型遊戲開發團隊將成為VR產業鏈中最佳內容供應方,同時全新的製作方式和思路也帶給創業團隊優秀的機會。因為今年它不僅是一個概念,它在很多行業都有著實際應用,確實是虛擬現實突破最大的一年,比如醫療、旅遊、娛樂、直播等等有很多的新內容出現。有一個問題是現階段好多VR內容質量特別差。原因很簡單,市面上所有硬體和軟體都不成熟,VR出現時間也較短,要開發出針對於VR設備的成熟內容,時間是必需品。

發展預測與展望

PC端頭VR將是短期主流,一體機將後來居上

移動端強調趣味性和移動性,PC端強調逼真性。PC端是目前最被推崇和看好的VR形態。因為它有著高配置,體驗效果極佳。目前市場上PC端的VR設備也是最多的,VR體驗做得好才有人買單,如果只貪便宜,不注重質量也會拉低VR行業的水準。許多市面上價格便宜的VR設備體驗不佳,這可能會讓公眾對VR失去信心。如今國際大廠在努力將VR做好也可以看出未來VR的主要形態將會放在PC端上。

相對而言,雖然被眾多手機廠商捧起的移動VR更方便,但在體驗上與PC端產品相差很大,而且目前移動端VR更多的僅僅是手機盒子,很多專業人士都表示這不是真正VR設備,其帶給用戶的體驗也與預期相差甚遠,在VR最主要的沉浸感和交互性方面難以達到用戶標準。其次,VR手機盒子因為要適配各種手機,難以滿足多數人需求。而作為技術含量最高的VR一體機,既包含了移動VR的方便性和便捷性,同時也包含了PC端VR的高體驗感,在VR領域毫無疑問是最優秀的產品。但目前由於技術限制,一體機最重要的處理晶元研發不足,市場上也缺乏相關廠商,在內容缺失和智能化程度低等一系列現狀下,一體機距離人們理想中的效果還有一段路要走。

VR產品三年內有望普及

國內VR市場熱度雖然僅次於美國,但在宣傳普及力度上還存在很多不足。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VR,也沒有真正接觸過VR。目前國內主要的宣傳手段更多地依靠線下體驗店,但由於價格、數量等問題,傳播的效率依然不足。根據投中研究院分析,短期內VR產品想要普及,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更應注重廣告宣傳和網路傳播手段,依靠BAT等互聯網巨頭向消費者們普及VR概念,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並且VR設備成本也需要控制在用戶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無論如何,VR的價值會逐漸被人們接受,它難以替代的作用也會使得VR設備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塊。智能手機從出現到普及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相信VR也會在三年時間內走進人們生活,人們無論是在娛樂還是工作上,都可以享受到VR帶來的不一樣的感受。

硬體端龍頭初顯,內容端機會猶存

就國內而言,硬體市場已經有樂相科技、暴風魔鏡等產品較為成熟的廠商,他們擁有巨大先發優勢,幾乎已經形成壟斷局面,而且硬體對資金要求較高,留給創業團隊的機會已經不多,大批硬體創業公司的死亡也表明VR硬體領域生存艱難,而VR內容製作市場相對來說更適合初創團隊進入。目前VR內容方面尚缺少標杆性產品,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且內容相比硬體來說更具多元化,依靠小規模團隊也能製作出具有競爭性優勢的產品。可以預計,未來VR市場很可能會是硬體廠商幾家獨大,內容廠商百花齊放的場面。


推薦閱讀:

評論:金融業要阻斷產業空心化
道至簡,品至臻|貝岸諮詢城市巡禮暨城市高級合伙人啟動
【高端裝備製造之飛機】航空產業領跑高端裝備製造
大家都在說園區招商難,怎麼解決才是關鍵!
中國「娼妓率」「娼妓產業」敗壞「復興大業」

TAG:硬體 | 發展 | 趨勢 | 產業 | 內容 | 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