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向陽:中國大媽急個啥?

最近「中國大媽」出了名,因為買黃金。四月中,金價一度跌到一盎司1386美元,國際金融界普遍看空黃金。可是,中國卻掀起了一波購金潮。北京、上海、廣州,人們蜂擁到金店,以中年婦女居多,買金首飾,買金磚。媒體形容人們出手的痛快勁「就像買大白菜」。五一小長假,大陸人又蜂擁到香港狂掃金貨,不少金店銷售一空,斷了貨。有人估計,這一波購金潮「消費了」近300噸黃金。而且,隨後金價反彈,一時又回到1480美元,致使高盛暫停了唱空黃金。媒體上出現:「中國大媽扳倒了華爾街」。但也有人說那是「義和團送死」。果然,沒過多久,金價又恢復下跌,媒體又說「中國大媽無法左右金價,不到十天全線套牢」。其實,把中國大媽和華爾街連在一起純屬媒體的噱頭。買金子的大媽和大爺們哪管什麼華爾街。有如一位大媽被採訪時說:不知道高盛是什麼,就覺得拿著金子心裡踏實點。那麼,大媽大爺們為什麼不踏實呢?幹嗎要急急忙忙踏入自己並不了解的黃金市場呢?答案明擺著:通貨膨脹。人民幣的購買力越來越抽抽,就像捧在手裡的水,不斷的漏,大媽大爺們能不急嗎?按照官方的數字,近十年來通脹率不算太高。CPI(即消費價格指數)大多在4%以下,除了2011年為5.4%,2008年為5.9%,2007年4.8%。但是,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卻比官方數字嚴重得多。首先,中國的CPI只包括房租不包括房價。而北京上海的房價十年里長了有兩三倍。這驚人的數字狠狠地敲打著中國人的神經,一提到人民幣的購買力,老百姓必然想到房價。你計算通脹率不包括房價,可許多老百姓拚命攢錢就是為了買房!至於食品,有人這樣說,過去拿100塊錢進超市,能買不少東西,可現在買不了幾樣。這種感受不像官方的數字那樣精準,卻真讓老百姓相信。還有看病,過去看個感冒幾塊錢,現在卻要幾十塊幾百塊。要是大點的病一住院,那就是幾千幾萬了。教育也不得了,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一個孩子得花多少錢?算不準,反正是年年見漲。其中的學費再漲還有個准數,而其它收費的名堂卻越來越多。還有數不過來的課外補習班、課外興趣班(音樂、美術),你敢不參加?那就要「輸在起跑線上」了。在中國,供養孩子可不僅是父母的事,也是爺爺奶奶(就是大爺大媽)的責任。當然,中國的大爺大媽,尤其是大城市的,比起30年前闊多了。雖說物價比三十年前漲了幾十倍,上百倍,但手裡也有了幾萬幾十萬,等於當年的幾百塊幾千塊。當年可沒有這些錢,不過,也沒有今天這份焦躁: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在縮水。怎麼才能保值呢?買房子?大城市的房子這些年倒是只漲不跌,可在北京上海,房子已漲到每平米幾萬塊,那點錢買間廁所都不夠。買股票?別提股票!許多大爺大媽早就在股市裡被斬的鮮血淋漓,一提股票就傷心。買古玩?買翡翠?買藝術品?那就更不靠譜了,陷阱太多。絕大部分的大爺大媽只能把錢存銀行和買國債。可惜,利率太低,那點利息根本就補償不了物價的上漲,這叫負利率,就是說:錢越存,能買的東西就越少。正在忍受著「丟錢」的煎熬,猛聽到黃金降價了,大爺大媽們以為這下可行了,那黃澄澄沉甸甸的東西靠得住,前幾年還一個勁的漲價呢,如今落價?趕快抄底吧。沒想到又來了個套牢。專家評論說:中國大媽的一擁而上是「荒不擇路,急於避險」,是因為「投資通道逼仄,民眾迫切希望抑制資產大幅縮水的慌亂」。如果深究一下民眾資產縮水的原因何在,就是說,中國的通脹和負利率是怎麼造成的?顯然,很大程度上歸因於政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為了刺激經濟,政府一波又一波大力投資,動輒幾萬億元。這些錢若來自稅收、公債、銀行存款等等現存的資金,不會造成通脹壓力。因為那只是把暫時不用的錢、或許用在其它方面的錢改變為現在就用、集中用在特定的投資方向。可惜,政府天量投資的錢很大部分來自印鈔機,說好聽點:來自央行的貸款和注資,而央行的真正資金源泉就是印鈔機。請看數字:中國的M2(廣義貨幣)在2000年為十幾萬億元,到了2013年已爆增到九十幾萬億元。人民幣的數量為世界第一,是美元數量的一倍半,而美國的經濟規模卻是中國的兩倍多,美元還在全世界流通。人民幣的數量如此嚇人,當然的結果就是物價上漲。負利率更是政府直接操控的結果:中國各類銀行的存款利息率都由政府管控。社會上早有呼聲:銀行的存款利率應該由市場決定。如果真放開,存款利率肯定會上升到目前的官方通脹率(3%到4%)之上。中國南方有許多地下錢莊(或叫民間非法銀行),那裡的存款利率一直都在銀行利率的兩倍以上,甚至更高。中國政府為什麼要維持負利率呢?說法不一,有說是阻止熱錢流入,有說是為促使百姓消費,提振經濟。這也許有道理,既然錢越存越少,不如趕緊花了它。但中國老百姓,尤其是大爺大媽們,一向就有存錢的習慣。而且也確實有必要,養老、看病,萬一出個啥事,沒點存款行么?中國目前的居民個人儲蓄達到了41萬億元。別管政府維持負利率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假定負利率為1%(比如通脹率為4%,存款利率為3%),每年政府就能從中得到4千億元的實際收入。社會的物質財富並沒有減少,但老百姓手裡的錢卻縮水了,只能支配更少的財富。他們丟失的去了哪裡?轉移到了政府手中,是政府投入的鈔票(成本僅相當於印刷品)「奪走」了那部分。這在經濟學中被稱為「通貨膨脹稅」。這是無形的稅,政府不必向百姓伸手要錢,只需把印出來的錢花出去就行了,無論是支付賬單或投資什麼項目。這稅收既隱蔽又嚴密,無論誰,只要握有相當於紙幣的財產(現金、存款、債卷)就逃不了稅。不只是中國政府,哪個政府都喜歡收這種最不易引起民眾察覺和反對的稅。美國最得意,美元泛濫於全世界,所以給美國政府交「通脹稅」的還包括各國政府和人民。日本這屆政府也在拚命印鈔票,目標是把多年幾乎為零(有時為負)的通脹率推高到2%以上。收取通脹稅有一道紅線,不能讓通脹率高到引起民眾的恐慌和激烈反對。1989年中國老百姓的激烈反抗當然有多種原因,但其中之一就是通脹率過高(官方數據:1988年CPI為18.8%,1989年為18%),嚴重影響了民眾的生活。如果老百姓強烈感覺到「錢被掠奪」,當然會爆發憤怒。這一點中國政府算是弄明白了,所以每當通脹率升到5%以上也是很緊張,立即採取對應措施。但是,以老百姓能夠忍受的通脹率(一般在3%左右)收取巨額的「無形稅」卻是政府不會更改的基本策略。這次中國大媽搶購黃金又是一次提醒:哪怕官方通脹率保持在3%(不知實際通脹率是多少?),老百姓也在焦慮手中的人民幣縮水。假如更嚴重的通貨膨脹發生,誰也說不準老百姓會有什麼出乎意料的激烈行動。
推薦閱讀:

日本整形節目審美逆天,丑少女整成了丑大媽,所以他們是怎麼把baby整美的!
搞笑圖片:大爺,大媽只不過是牽了一下你的手,至於這麼興奮么?
流浪貓「黃大媽」的故事
朱天衣:現在大概只有大媽還跳舞
20歲林允撞衫30歲楊冪,辣媽楊冪像大媽,輸的心服口服

TAG:中國 | 大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