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VS馬其頓——對網路爭論之我見(ZT) - 步行街 - 虎撲體育
秦軍與亞歷山大的馬其頓軍碰撞,誰勝誰負?這是一個連央視也曾經參與的經久不衰的話題。總體來說,網友們分為旗幟鮮明的兩大派:「秦軍必勝派」與「亞歷山大不敗派」。「秦軍必勝派」的組成,以充滿精力的青年網民為主。換句話說,也就是憤青為主的一派。他們大多有著狂熱到偏執的愛國心,對統一中國的秦始皇無比景仰,在央視《復活的軍團》以及張藝謀《英雄》影響下,將秦軍當作了三頭六臂十八張嘴一樣的超人。對他們來說,不但馬其頓不在話下,就算是羅馬希臘甚至是橫掃歐亞的蒙古,碰上秦軍也只能嗚呼哀哉。在他們那些描述馬其頓與秦軍對抗的代表文章中,秦軍用車載重弩在九百步時就開始殺傷亞歷山大重騎兵,到了三百步後又加上無敵神弩,真真把亞歷山大和他忠實的衛士們射成刺蝟。與此同時,秦軍輕騎兵們也像打鴨子一樣將笨重的馬其頓方陣射的片甲不留,最後,偉大的秦國軍隊在戰車上裝上利刃,彷彿喝湯一樣將敵軍殘軍盡數殲滅借用「亞歷山大不敗派」的話,這就是另一種形式的AV。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亞歷山大不敗派」將馬其頓士兵描述成為意志堅定,盔甲鮮明,屹立不倒的鐵人。對他們來說,秦軍所有的裝備全部是青銅的垃圾,那些重弩也不過是吹牛的貨色。在偉大的亞歷山大面前,那些贏弱的東方步兵根本不堪一擊,馬其頓軍隊將像高加米拉一樣,用幾百人的死亡殲滅號稱百萬的秦軍。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這是「殘酷的事實」,「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真理」。實際上,兩方都不佔有真理。秦軍派的憤青,社會閱歷很淺,知識面也比較狹窄,但是,他們愛國成狂,不允許有祖國的壞話出現。對他們來說,祖國不如人只在近代的一百年,而持續數千年的古代,中國一直是在各方面保持領先,誰敢懷疑,那就是漢奸!但是殘酷的是,古代中國確實在很多歷史時期,落後於西方。當春秋戰國中國思想界活躍的時候,古代希臘也出現了無數光輝燦爛的哲學,並且還出現了當時中國不曾有的公共戲劇。當中國進入興盛的漢朝時,西方的羅馬也閃耀著奪目的光芒,而雄偉的高架引水橋,也是中國城市所不具備的。在武器方面,前十二世紀的兩河流域,西方軍隊已經開始使用鐵制武器,而強悍的亞述帝國,更是憑藉良好的鐵制武器,嚴密的軍制以及先進的攻城武器稱雄一時。而中國的鐵制武器,直到春秋時期才開始出現。他們的發言,通常只是在強詞奪理,根本沒有爭辯的價值。而亞歷山大派的中流砥柱們,大多數都擁有豐富的軍事知識,很多人甚至是留學生。他們從小就沐浴在西方軍事書籍的海洋中,對馬其頓的軍隊了如指掌。因此,在爭論中,他們的發言在技術含量和理智方面完全勝過了秦軍派的憤青。然而,在大量西方書籍的陶冶下,他們已經完全被西方觀點征服。對於國內的研究成果,只要是與西方不同的,或是沒有實驗佐證的,他們一律稱之為假貨。相反,只要是西方出版的歷史著作,或多或少都會被拿來做證據。對於他們來說,秦軍的重弩沒有經過風洞實驗,因此射程「頂多一百步」,對於秦軍山陣,「那些長桿不過是旗杆」,而秦軍步兵,「將在重騎兵打擊下迅速崩潰。」實際上呢?秦軍弩箭的射程與殺傷力,長平之戰中突圍不成反遭重大殺傷的趙軍是最好的發言人。孱弱的百步弩是根本做不到這些的。而旗杆與槍桿的不同,只要肯真正留意,立即就可以分辨出來。但是這些,並不是亞歷山大派錯誤論調的全部。亞歷山大派真正重要的論點,是「秦軍只是靠著數量優勢來壓倒對手,巨鹿之戰與王翦征楚都是很好的證明。」這些對西方無比嚮往與了解的人們,根本忘記了第一次海灣戰爭時,多國部隊與伊拉克在人數上的比較。對於他們來說,一支軍隊只有次次以少勝多,才能算有戰鬥力。但是他們忘記了,以優勢對抗劣勢才是兵法正道。況且,秦軍在戰國時代的征戰中,極少出現大規模單位被成建制殲滅的情形,而他們在對抗敵軍時取得的優異交換比,早就足以證明他們的強大戰鬥力了。而與楚軍的那兩場敗仗,全是因為遇到了由名將率領的精銳楚軍。這也可以充分說明,要冠上「離開名將就無法獲勝」這個名號的,並不是他們口中的秦軍,而是楚軍。除去這些只是單純的接受西方觀點的知識分子外,亞歷山大派中還有一支很重要的力量:仇視漢文明的人群。這個群落最主要的就是台灣人和大陸部分少數民族。曾經有台灣人硬說複合弓是公元前五世紀的斯基台人發明的,全然不管這是西方在不知道中國出土的商代複合弓時的錯誤說法。他還很信誓旦旦地說弩是希臘人發明的,證據只有希臘一位哲學家的一句話。當他強詞奪理說希臘有那個技術,所以一定發明過時,我看到了憤青的影子。還有久負盛名的黃大仙,這位曾冒充女性宣揚漢字要被拼音文字代替的廣西少數民族,說出了「秦軍落後的青銅劍只要用力出鞘都會折斷」這種滑稽的胡話,而他在舉例市時故意把T-34的坦克炮最大射程說成14公里,徹底暴露他只是在搗亂的目的。實際上,如果馬其頓入侵秦國,發生的將是包括偷襲、埋伏、後勤破壞、游擊、山地攻防等多種作戰方式。對於習慣以詭道作戰的中國軍隊來說,在正式作戰前都會用這些方式消耗敵軍。但是亞歷山大曾在興都庫仕山擊敗過採取堅壁清野的當地軍隊,偷襲與後勤破壞並不能決定此戰勝負。而秦軍遠程兵種雖然可以有效封鎖馬其頓軍隊正面行動,但馬其頓完全可以通過嚮導指引,包抄守軍後路。同樣地,秦軍也只能通過類似手段,才能攻下被馬其頓方陣長矛與居高臨下的重騎兵控制的山頭。當進入渭水平原的正式會戰時,馬其頓慣用的重騎兵包抄,將敵軍趕入方陣的戰術並不會因為不存在的秦軍九百步車弩而失效。而秦軍準確的三百步重弩,也不可能將衝鋒的馬其頓騎兵殲滅。在機槍出現前,任何一支裝備射擊武器的步兵部隊都做不到。和長筱之戰不同,這裡沒有眾多的防馬柵欄。雖然馬其頓重騎兵沒有馬鐙與高橋鞍,防護面積也沒有中世紀騎士那麼大,更沒有防護戰馬的具裝,但這些不防礙他們的快速衝鋒。這些戀人們將給秦軍步兵重大殺傷。但是,秦軍步兵不會就此崩潰。被眾多亞歷山大派所忽略的是,商鞅變法,帶給了秦軍鐵的紀律。數千之眾的馬其頓重騎兵,在丟掉手中馬其頓矛後,將陷入秦軍戟兵、陂兵乃至山陣的海洋中,在纏鬥中被迅速消耗。秦軍戰車,也可以乘機衝上,將停滯的鋒矢慢慢消磨。與此同時,馬其頓方陣那些缺乏防護的士兵,將在秦軍那大傾角落下的弩箭下遭受慘重傷亡。他們並不是希臘重裝備步兵。後者能在馬拉松三面包圍灘頭波斯軍,仗著防護好陣亡192人,殲敵6000,但馬其頓方陣兵的皮甲做不到。最終結果:如果馬其頓騎兵喪失戰鬥力,那麼秦軍輕騎兵就可以包抄方陣後路,戰車和步兵可以從側翼殲滅馬其頓方陣。如果亞歷山大拚死殺出一條血路,半身不遂的馬其頓軍也沒有了再戰的資本,求和是最可能的選擇。無論哪一種,秦軍的核心——步兵,都會有慘重的傷亡。當兩強相遇時,最可能的恐怕就是這個結局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