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鎮簡介

徽州古鎮簡介來源:互聯網 作者:北風 時間:2004-02-19 點擊: 186次 字體:大 中 小

 

【碧陽】鎮名。黟縣縣治所在地。背倚東嶽山,濱臨漳河水,四周群山環抱,清溪迴流,風光毓秀。碧陽一直是黟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舊稱"縣街",屬一都轄地。1939年設鎮,因碧陽書院而得名。碧陽古建築聞名遐邇,縣城為宋代所築,北門外橫跨漳水的通濟橋始建於南宋;城中泮鄰街程氏宅(鐵皮大屋)為明代民居,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著名學者俞正燮的故居坐落在城中北街;清代建築碧陽書院、縣衙正堂保護完好。古街道有直街、東街、西街、南街、北街、郭門街、麻田街,直街為主街道,與北街相接呈"t形,是古今商業鬧市,店房均是典型徽派傳統建築,鋪面敞開,招牌店匾,金碧輝煌。所有街道路面全用長條花崗石板橫列鋪設,闊不過4米,窄道僅2米左右。全鎮共有弄巷73條,縱橫交錯,猶如迷宮,有的寬僅:米,轎、馬難行。建於南朝時期的橫溝水渠,自北郊引漳水經北門人城,流經街市,局部穿店進屋,自北向南,繞郭門出城,不僅供城中居民洗滌用水,且有助於消防。凡橫跨橫溝的商號店堂,室內都置有活動地板,隨時可汲水取用,至今渠水通暢。

【呈坎】村名。位於徽州區府所在地岩寺鎮西10公里。四周青山環繞,階川河橫貫村落,山明水秀,環境優美。相傳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周遊至此,遇一捕魚老翁,間曰:"腹餓,公有何贈?"答曰:"呈上一片坎坎窪窪的沃地。"故為呈坎。又說原階川河沿村後繞山而過,村中缺水,後改河道引水經村前流過。此河方位為八卦中的"坎"方,故名呈坎。村裡有3街99巷300多幢民居和10餘處明清遺址,其中明代建築35處,清代建築122處,祠堂、社屋、民居、橋、亭、更樓、過街樓遍布全村。小巷全用石板鋪路,縱橫交錯,馬頭牆高低錯落。長春社、挹秀橋、羅潤坤宅、寶綸閣為村中風格迥異的古建珍品,其中寶綸閣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汪閨秀家明代民居內的陶器水視和羅會炳家的獨木旋轉樓梯,更是別具一格。呈坎鍾靈統秀,英才輩出,湧現出一大批名人。宋代龍圖閣學士、吏部尚書羅汝揖與其子史志學家羅願,被朱嘉稱為"雙賢",有"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的贊聯。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故里也在此地。

【馮村】村名。位於績溪縣浩寨鄉。865年,歙州刺吏馮子華長子馮延普路過這裡,愛其山明水秀,遂築室定居,以姓冠村,建村後,人丁繁衍,名人輩出,各種建築層出不窮。其中大樹第、協政第、刺史第、登科第、州牧第。州司馬第均為皇賜。這些府第坐落在街中心,府第的前面豎立著八根石質華表(現僅存三根),刺史第門前還有兩個石質馬槽。從村口到村中,依次排列著五座牌坊:恩榮百歲坊、大夫坊、進士第坊、貞烈坊、楠木牌樓(今毀)。村中還有13座石橋:雲庄橋、龍門橋、萬年橋、崇禮橋、荷花橋、紅橋、大樹橋、獨石橋(已斷)、安仁橋、崇義橋、尚德橋、綠荷橋、北山橋。這些橋造型巧妙,輕盈枕水。尤以龍門橋別具一格,它建於兩山夾峙一水中流之間,橋下有一巨石橫亘,石中有一洞僅尺許,溪水從洞中徊旋而去。每當洪水暴漲,急流沖石,銀浪翻卷,洶湧奔騰,氣勢頗為可觀。

【甘棠】鎮名。黃山區治所在地。舊稱"趕坦",明末一秀才路過此地,嫌"趕坦"太俗,以當時境內盛產甘棠梨,取其諧音,易名"甘棠"。甘棠鎮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風景秀麗,四面環山;婉蜒多姿的媭溪河沿城南向西北流入太平湖。甘棠老街全長200米,紅麻石路面。街寬5米,店面及屋字大都是清末和民國時期建築,一些傳統店面仍保留了前店後坊格局。位於老街頭的六角樓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開始甘棠新區建設。 1965年因陳村水庫蓄水,原太平縣城由仙源鎮遷至甘棠。1984年按照旅遊療養城市的總體規劃,加快新區建設,現已形成龍井、清溪、鳳凰、北海、太平、媭溪、玉河為主要於道的甘棠新區,全部是高級和次高級水泥、瀝青路面,興建起數十家中、高檔旅遊、療養、培訓服務設施。設施建築有民族宮殿式、古典庭院式、徽派民宅式和現代化樓層。位於鎮中心的平湖遊園,建有假山、噴泉、涼亭、曲橋,設有石桌、石椅、石凳和花壇、園圃,環境優雅。

【古築】村名。位於黟縣城西5公里。宋代便是黟縣的重要街市,有"古築街"之稱。村落背倚龜神山,山下有座古亭,南面青石門媚,陰刻行書"鎖鳳梳月",翰逸神飛;北向門楣,陰刻隸書"北門鎖鑰",沉穩莊重,均為1824年古築書法家孫庭曼手書。又有一泉,冬暖夏涼,臘月水溫可達攝氏20度,人稱"烏龍坑"。村東一株古檀,村西一株古樟,猶如兩個綠色的衛士,護衛著村莊。武溪水依村西向東繞村而過,沿溪築堤,沿堤植桃栽柳。堤上曾設石桌石凳和竹木涼亭水閣,供人納涼歇息。早春三月,桃紅柳綠,碧波蕩漾,雞鴨嬉戲,鶯啼燕舞,一派山村野趣。村內古民居鱗次櫛比,馬頭牆錯落有致;粉牆黝瓦同綠樹紅花,交相輝映。小街彎彎如月,棋盤格式的深巷,由清一色的花崗石板鋪成,相傳古築是兩位孫姓兄弟遷來創業,故有長房廳和二房廳兩大宗詞,有古堂、向義堂、五合堂等構造精湛的大詞堂。

【海陽】鎮名。休寧縣治所在地。258一280年休寧縣稱海陽縣,1939年設鎮,遂以舊縣名命名。海陽鎮背倚松蘿山、鳳凰山、白鶴山、玉幾山,眾山環繞,夾溪水、橫江水穿繞而過。夾溪橋橫跨夾溪水上,橋西北有鳳山,西有鳳湖,古有"夜柳有湖傳彩鳳,夾溪如花卧長虹"的詩句。城東南隅白鶴山腰,兩小山之間一汛清泉,用紅砂石砌成方形井圈,水清味甘。清人汪紫滄有詩讚曰:"雪魄暗翻涼入夢,冰滿瓮貯清如空/號稱城中第一泉,至今保存完好。海陽一直為休寧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代文學家程敏政、出版家胡正言、醫學家汪昂,近代著名徽商汪寬也、程敦裕等均出生於此。城內徽派古建築眾多,西街早在明末就是商業中心,如今絕大部分店面仍保留徽派古建築特色。縣前街鐘鼓樓原為讀樓,現為休寧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宏村】村名,位於黟縣城北11公里。宏村建於南宋紹熙年間,現保存明代民居一幢,清代民居132幢,宏材規劃匠心獨具,全村以正街為中心.北圍月塘,南附南湖。村內層樓迭院,以青石板鋪成的道路婉蜒曲折,一條近1米寬的清澈水渠,流經各戶,引用塘水,注入南湖,人們將月塘稱為"牛胃",渠水稱為"牛腸",南湖稱作"牛肚",加上橫跨吉陽水上的四座古橋。整座村落猶如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人稱"牛形村",村內民居大多二進單元,前有庭院,辟有魚池、花園,池邊多設有欄杆,樑柱門坊雕刻精細,高牆透窗,款式穎異,其中敬修堂建於清道光年間,坐北朝南,門外留有約10平方米的空地,正屋前有大庭院,院內花壇假山,錯落有致。大門上門罩高大,石雕松鶴同慶、富壽雙全,麒麟送子等圖案。門內天井間建有門罩,描繪戲文圖。正廳為前後三問二樓建築,窗欞隔扇,梁墊雀替雕刻精巧,飛主流彩。東陽建有偏廳、廚房,結構規整,是宏村民居的典型代表。

【華陽】鎮名。績溪縣治所在地。漢置,原轄績溪縣全域,隸屬歙縣。767年績溪置縣後,華陽鎮專指縣治所在地。鎮以華陽山而得名。揚之河由鎮北向南環流城東,翚溪、乳溪從鎮西北流,分別在城南、北兩端注入揚之河。城鎮四周,王石山、水岩山、梓橦山、靈山、翚溪山環列如屏。績溪縣古有:"華陽十景",其中"大屏積雪"、"文峰雅會"、"翠眉春色"、"石印回瀾"、"飛雲天池"、"石鏡清輝"六景在華陽鎮郊。40年代,鎮內主要有四條街道,路面狹窄。現幾經改造,舊街拓寬延伸,路面改鋪水泥或瀝青,新建了城牆路、環城東路兩條新道,一些徽派建築相繼興起。華陽鎮歷來文風昌盛,名人輩出,宋有名宦殿中侍御史胡舜陟、文學家胡仔,明有工部尚書胡松,清有著名學者胡培翚。鎮內現保存有下三里新石器時代遺址、葛氏宅、徽溪橋、文昌閣、來蘇橋等文物古迹。

【黃備】村名。位於歙縣南部,距縣城約15公里。唐未有黃氏見此地山水佳麗,遂建別墅名"黃備",棲居於此。"備"即備亂以自保之意。)村落背倚石耳山,村中兩條小溪夾流而下,溪上有橋10餘座,或平或拱。村頭水口壩高3.6米,寬4米,長50米,全用石砌。壩上栽有樟樹、榆樹、楮樹、東青樹,參天聳立,綠蔭如蓋。沿河兩岸散落著眾多得不償失明清建築,門樓、窗扉、梁托上均有精美的磚、木雕刻。其中"德馨堂"宅居上堂檐口兩柱檐撐,左"松鶴圖",右"椰鹿圖",雕刻精細,內部全部鏤空,呈立體狀,栩栩如生。檻子門欞柵上,准有直徑五寸左有的圓形篆字,上半下為不同結構的"壽"字,下半部是"萬代榮華"、"竹花松茂"八個字,筆划上下巧妙相連,令人嘆絕。村中的張氏宗祠高大宏麗,設有九級高台。樓閣內有明代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張一桂題書的"義隆一本"匾額。五鳳樓前的一對精雕古石獅,形象威武,栩栩如生,每頭至少重1噸。

【徽城鎮】鎮名。為歙縣縣治所地。此鎮系原徽州府駐地,故民國初鎮時,名徽城鎮。處于山水聚合之,烏聊山斜貫全鎮,依山勢分為長青陽和斗山兩段,將徽城劈為兩片,西片為古徽州府城,東片為古歙縣縣城。府城的東城牆依山而建,山與城垣融為一體,沿西門城牆建有陶行知公園。城西臨河,揚之水、布射水、富資水、豐樂河在此匯合為練江,東流與新安江合,直抵千島湖,揚之水和練江之上橫跨太平、萬年、紫陽三橋。練江西岸西干山,鬱鬱蔥蔥,昔有十三勝景,如今仍聳立著宋長慶寺塔,著名畫家、汪便安息在這裡。西干山披雲峰下依山就勢築有新安碑園。城東問政山。古藤垂青,翠竹掩映,煙霧鐐繞,風景秀麗,徽城鎮原是府、縣政治、經濟中心,歷代文入學士活動頻繁,官宦與徽商較多,保留有大量的勝跡,宋建東、中兩樵樓仍完整地保存著,全城至今仍有15座牌坊,其中許國牌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氏宗飼、明倫堂、大白樓、紫陽書院等古代建築風格迥異,城北宋建新洲石塔與長慶寺塔被稱為"宋雙塔",徽城保存的一段瓮城,內、外兩門猶存。城內的斗山街、漁梁街、打箍井街為明代老街,民宅店面鱗次櫛比,小青瓦、馬頭牆、重檐、門樓,別具一格。入宅,花廳、客堂、書齋、廂房、花園幽深雅緻,這裡原是徽商大賈聚合之地,街巷全用青石板鋪成,絕似一幅徽州古典宅居的風俗畫卷。城內小北街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讀書處--崇一學堂,現已闢為陶行知紀念館。

【姜家鎮】鎮名,在淳安縣西南郁川半島,距縣城39公里。以姜姓得名。原為村,1958年遂安縣獅城鎮部分居民、單位、商店遷此,遂成集鎮。鎮三邊臨水,一面靠山,山清水秀,素有"郁溪勝跡"之譽。呈塊狀,有郁川、銀峰、君山、姜公、獅石等街道。1985年城區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2384。公路通楊旗但鎮、開化縣。水路通新安江水庫沿岸各地。有造紙、食品、機械、紡織、建材、繅絲、釀酒等工業企業。

【旌陽】鎮名,旌德縣治所在地。建於763年,原為城坊,民國初設鎮。整座古鎮倚山跨水,白沙、徽水二河自東、南方來、穿鎮而過,匯於鎮北.繼而曲折北流,勢若銀綢。旌城南連梓岫,西倚棲真,北障柳山,東望石鳧,群巒環繞,雙水中流,鎮中徽水河。1984年新建的漣陽橋橫貫東西,雄跨上游,依次而下為淳源、駕虹、黃濟三座古橋遙相呼應,素謂"三橋鎖翠"。旌陽橋畔建有小遊園,涼亭、水樹、葡萄架,是人們休慈的場所。建於1522年的文閶塔聳立於城中心,孔廟建築大成殿依然完好。鎮內古街從南門直通北門,長不足1公里,寬不過2一3米。街道兩旁鋪面狹窄,店旗相觸。麻石街面坑坑窪窪,長年累月被獨輪車碾磨,一條凹槽順街蜿蜒,頗具皖南山區明清小鎮的古樸風貌。元大德年問,著名農學家王偵曾任施德縣尹,他總結施德縣農業生產的經驗,結合自己考察各地農業的情況,在旌陽寫下聞名於世的《農書》和世界上最早關於木活字印刷的文獻《造活字印書法》。

【坎頭】村名。位於績溪縣東北20公里。村舍因山地高低不平就勢建築,故名。雲川溪呈"s"型穿村而過,村頭村尾落差達10餘米,水流湍急,猶如白龍戲水。溪岸均為大塊花崗石岩砌成,溪底有許多人工迭水,增添了水流的節奏。兩岸築有石欄杆和石凳,屋宇依水臨街,清一色的白牆黑瓦馬頭牆,滴瓦重檐,鰲魚翹首,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村有14條古巷,三個古祠,六座古橋,三座古牌坊及府第寺廟等,大部分為明代建築,雄偉典雅,石雕木刻精美,村街中心聽泉樓,始建於明,1859年重修。當時縣令王竣作的匾記至今依然懸掛。遨遊坎頭,漫步水街,步移景異,古色古香,令人心曠神怡。現為安徽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黎陽】鎮名,位於率水、橫江聚匯兒與屯溪、陽猢呈三足鼎立狀。 208年,吳主孫權派威武中郎將賀齊率旯,厲里二問有青磚卷棚,粱訪深雕,方格門窗,板。漆,深天並,方磚鍺地。又如清代"書屋,磚木結構,寬9.2米,縱深米,封火牆高7.2米,佔地面積62"米;一進三問二樓,重檐硬山頂,:門窗,青磚鋪地;、=前有花園、魚三側有餘屋。村中另有j:宋中書橋景泰問塔山橋等。中書橋為中書李侃建,單孔磚拱,長4米,寬2.5"3米,磚拱上鋪青石板,塔山橋人李永濟建,為單孔石拱橋,長12術,寬4.5米,高9米;橋上原有橋亭,清咸豐間毀。

【歷口】鎮名。位於祁門縣城西39公里處,背倚歷山。由歷山發源的彭龍河、古溪河自北流南,匯此出口得名。歷水河穿鎮而過,將村鎮分為河東、河西兩片。始建於宋。既是譽滿中外的祁紅創始之地,也是祁門縣西鄉木材的集散地。這裡山高林密,氣候濕潤,是薪蛇棲息繁衍的理想場所, 1876年,黔縣人余干臣從福建罷官歸來,在歷口仿效閩紅制祁紅,由於歷口上質好,空氣濕潤、雲霧籠罩、山花多,花葉上熏染了一種天賦的蘋果、蘭花香氣,外國人稱之為祁門香。祁紅自此譽滿中外,歷口的制茶業也由此興起。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歷口商業日益繁榮形成一個以經營茶葉為主的山村小鎮。距枯牛降自然保護區約15公里。

【隆阜】鎮名。位於屯溪區西郊。左傍茅山,右濱橫江。市區至飛機場公路貫穿境內,寬闊的橫江大橋將古鎮與慈張公路、皖贛鐵路相銜接。隆阜原名攏埠,因橫江中來往船隻大多要在此攏岸停泊休想或集散貨物而得名。後因商業繁盛,小鎮日益興隆,故易名隆埠,簡化為隆阜。隆阜古街長1公里,石板道縱貫首尾,一面靠江,店肆宅居臨江而建,舊時古街人煙輻輳,店肆相建,旗幡相接。60年代,鎮傍屯溪至飛機場公路開通後,古街逐漸冷落,而公路兩旁則店鋪日多,衍為鬧市,隆阜地靈人傑,歷代名人輩出,僅清代就有丹青名家戴省、戴文英、戴思望等。遷居江西的隆阜人戴衢享官至兵部尚書,與父、叔、兄相繼入翰林,為乾隆、嘉慶年間朝廷重臣。乾嘉學派代表人物戴震,更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古街上辟有"戴震紀念館",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戴震讀書處、洗硯池、戴氏祖祠等戴震遺迹。今日文化之鄉,遺風猶存,在這個只有3000多人的小鎮上,大、中、小學俱全有黃山市最高學府徽州師專和陶行知先生倡辦於1922年的隆阜中學,學風盎然。

【南屏】村名。位於黟縣城西南"公里,村後南屏山,方整如屏,秀麗似畫。"屏風擁翠"為八景之一,汪錫純有《屏山列畫詩》:"宛然十二翠屏鳳,添上煙嵐望不窮,自是化工筆奇絕,令人卻憶輞川翁。" 輞川翁即唐代山水畫家王維,看見南屏山色就想起王維的山水畫,是對南屏景色的絕妙讚歎。清澈秀麗的武溪水繞村而過,元末有葉氏遷此定居,始建村,現居住著葉、程、李等主要姓氏人家,村中房屋鱗次櫛比,粉牆青瓦掩隱於萬綠叢中。全村有72條巷弄,弄弄相通,猶如一座迷宮。村裡人丁繁衍日旺,流派漸生,宗祠、支氏宗祠、家祠頗多,鼎盛時期,全村共有30多座祠堂,僅村前橫店街,自南到北不過200米長,就有各式祠堂八座,其中葉氏宗祠敘秩堂和葉氏支祠奎光堂,雍容典雅,匯磚、木、石三雕於一堂,藝術價值極高。

【牛形村】民居村落別稱。黟縣宏村在村落布局上借月塘與南湖之水而形成牛形,造型雅緻精妙,實用與美觀並舉,得所謂"風水"之神髓。參見[宏村]。

【排嶺】鎮名。淳安縣人民政府駐地。以嶺得名。在縣境東部,新安江水庫東排嶺半島上。1958年因建新安江水庫淳安縣城遷此。1965年11月設為建置鎮。1985年總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19987人,其中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19248人。城區呈塊狀,依山傍水。主街新安大街與排嶺路橫縱相交/建築、店鋪鱗次櫛比,若隱若現地鑲嵌在茂密松林之中,山水交相輝映,構成"一城山色半城湖"之景。有西園、湖山公園。排嶺為新淳公路終點,汽車直達建德、桐廬、杭州、金華、屯溪、歙縣等地。鎮西有新安江碼頭,航運通建德、歙縣及水庫沿岸各地。

【七里】鎮名。石台縣府所在地。原為七里街,隸屬七里鄉。1965年石台縣治設七里街,1968年年遷至七里板栗崗,1972年成立城關鎮,1985年易名里鎮。七里為新興市鎮,60年代中期始建,今城區面積已達4平方公里。城內有六條大道,主街陵園路長500米,22米,為主要商業區。鎮東倚木棉山,北臨秋浦河。山清水秀,四周林如蔭,綠郁蔥蔥,風景秀麗。城東9公里處的杜村為蓬萊洞所在地。

【祁山】鎮名。祁門縣治所在地。秦末,此地為鄱陽令吳芮部將梅鋗的趴鎮西:公里建有梅鋗城,故有"梅城"之稱。765年置祁門縣,即為縣治所在地,1852年稱祁山鎮,因鎮東北有祁山而得名。祁山鎮位於閶江、金東河交匯處,四周有鳳凰山、眉山、祁山等青山環繞。枕山臨水,景色秀麗。建於1604年的文峰塔聳立於鳳凰山上,登塔鳥瞰,祁城山光水色盡收眼底。城東平政、仁濟兩座古橋橫跨閶江之上,風格古樸,下臨碧溪,波光月影,夜色迷人。城西隅金粟庵四周,茂林修竹,松濤陣陣,溪水環繞,景緻清幽,現在已成為居民新區。祁山鎮的城市布局,水堪輿家旨意安排,"田"字列街,"之"字導水,井布七星,橋入八卦。50年代以後,對城鎮街道進行大規模整修,改建老街,增建新路,面貌一新。祁山鎮一直是祁門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代名人輩出,宋有右僕射汪伯彥、文學家方岳,元有名儒汪克寬,明有醫學家汪機、徐春甫,清有大鹽商、藏書家馬曰琯、馬曰璐。

【清華】鎮名。位於縣城北34公里的五峰尖北麓,浙源水與古坦水交匯處。面積約1平方公里。以"清溪索繞、華照增輝"而名,740年婺源立縣時,設治於此。當時"街修五里,列為四坊,沿街上下有九井十三巷"。今老街兩側有明清古屋百餘幢,粉牆黑瓦,飛檐翹角。鎮區周圍有"茱嶺屯雲、藻潭浸月、花塢春遊、寨山聳翠、東園曙色、南市人煙、雙河晚鈞、如意晨鐘"八景。自古以來便為婺北商品集散中心,茶葉、竹木、土紙、箬葉、藥材等上特產品多在此成交。老街南側為新街區,水泥路面街道兩側樓房林立,建有茶葉精製、釀酒、造紙等廠。日有客車數次往返於縣城,並設站。古迹有彩虹橋、方塘和唐窯遺址等。

【慶源】村名。位於婺源縣城東北66公里。慶源村建於唐廣德年間,現保存明清民居百餘幢,因粉牆均以"三六九"規格的青磚砌築,故有"屋塌磚在,祖業永存"之說。村基布局呈雙身船體形,全長1公里,兩岸往來,有16座石板橋相通。村內街道、小巷皆為石塊鋪成,每隔四五十步,有對襯的雙階下到溪畔;村外有明代拱橋三座,一橋上建有社公廟,高低兩層。水口處,數石突兀,大小如人之二三倍:旁有古松二,一松樹能長出松柏兩種葉子。村內多果樹,梨、棗各達200餘株;另有銀杏一株依溪畔挺立,樹齡迄今1200多年,高28米、胸徑2.04米。遠望慶源村,銀杏樹如鼓風而揚的船帆。

【上庄】村落名。位於績溪縣城西41義里,黃山東麓。原稱上川,清乾隆以後改稱上庄,別名八都,1941年,因村人胡適出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當時的績溪縣長為了奉承他,送匾立碑,一度將上庄改為"適之村"。不久仍恢復上庄原名。上庄村襟山帶水,是群山環抱著的一塊大盆地。1000多米高的竹竿尖山峰聳立在村北,清碧的常溪水流向村南,穿過楊林橋,婉蜒東去,匯入新安江。清人劉汝驟贊云:"竹縈峰前,山縈水聚;楊林橋旁,棋布星羅。"其山清以曠,其水環以幽,是上庄的神韻所在,村內蒼深曲折,石板道婉蜒,古民居錯落有致。白牆黛瓦在蒼松翠竹的映襯下,引人入勝。村內居民歷來聚族而居,世代繁衍相傳。短的有300餘年,長的達千年以上,以胡、汪、程、柯、王五姓居多。歷史上名人輩出清光緒年間有任過兵部主事、員外郎的胡寶鋒,台灣台東知州胡鐵花以及白話文倡導者、著名學者胡適,當代著名詩人汪靜之等。馳名國內外的胡開文墨店和上海汪裕泰、程裕新茶號,其創始者也是上庄人。至今上庄仍保存著胡適故居、汪靜之故居和胡開文故居,村附近的社屋上還有新石器時代遺址。

【深渡】鎮名,位於歙縣東部,距縣城18公里。深渡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新安江上第一碼頭,風景秀麗,江面寬展,波光瀲灧。兩岸奇峰高聳,山色空濛。979年,成都府探花姚支仲及其子治易在歙縣任職時,愛其山水,始定居於此。1159年又有湖州府姚氏遷來,遂逐步發展形成徽州明清重鎮,有"深渡渡船深渡渡,姚來姚去兩邊姚"(諧"搖")的千古絕句。深渡鎮依山畔水,街市依山而築,分為嶺上、里街、外街、橫街四條街道,店鋪林立。遠遠望去,馬頭牆層層相疊,錯落有致,韻味無窮。臨水萬帆齊集,夜晚漁火盞盞,清代學者凌廷堪《深渡》詩寫道:"客子溪頭晚放船,緩搖雙漿下長川。一灣流水清見底,兩岸亂峰高刺天。餉婦攜筐回舊袖,村翁賽社斂青錢。香醪莫惜頻沽滿,今夜篷窗起醉眠。"深渡現在是名山(黃山)秀水(千島湖)遊覽線上的樞紐和中轉站。

【思溪】村名。位於婺源縣城北偏西19公里;建村於1199年。現村中保存有明清民居30多幢。其中建於清雍正年間的敬序堂,面積達664平方米;正廳面積有70平方米,上堂懸掛"敬序堂"鎏金匾額,廳內藻井為長方形,古色古香;屋內共有六個天井,樓有迴廊護欄,尤以客館的雕刻精細完美;書齋較簡樸,面向庭園,甚為幽靜。更為罕見者,是清乾隆間建的俞氏客館,客館內12座格扇門的中間,分別鐫刻著由96個不同字體(楷、行、草、隸、篆)的"壽"字組成的"百壽圖",格扇門上下均雕樓有人物戲文、魚蟲花鳥、水謝樓台等圖案,堪稱"木雕精品"。

【湯口】鎮名。距黃山溫泉景區2.5公里,為黃山南大門。因湯泉而得名,是黃山湯泉水出山之口。背倚黃山,面臨逍遙溪。仰可觀黃山諸峰,雲凝碧漢,闢地摩天;俯能瞰逍遙秀水,清澈如鏡,倒映山巒。逍遙溪兩岸,峰巒疊嶂,林海蔥籠,綠樹滴翠。在沿河不到1公里的狹長地帶上,各式徽派建築依山臨水而建,馬頭牆、小青瓦、白粉牆高低錯落,與四周的綠水青山交相輝映。湯口原為歙縣黃山鄉政府所在地,1983年底劃黃山區,古時因地處深山,山嶺阻絕,遊人罕至。30年代興建大渡口至岩寺公路經過湯口,同時興建湯口至黃山茅篷的登山公路,對外交通初步改善。附近的山貨土產,聚集銷售,逐步發展起來,80年代,隨著山區經濟和黃山旅遊事業的勃興,湯口鎮迅速發展成為一個以旅遊服務業為主的新興集鎮,各類賓館、飯店、商店、攤點林立。1987年建成的湯口雙孔立交橋,"一孔與湯口至雲谷寺公路交叉,上下通車;另一孔橫跨逍遙溪,接通屯溪至青陽縣過境公路。在湯口狹谷地帶,立交橋如彩虹飛架,蔚為壯觀。

【桃溪】村名。位於婺源縣城西北37公里。建村於北宋咸平年間,為明朝吏部尚書潘潢、兵部尚書潘鑒、工部尚書潘旦故里。全村百幢房屋,多為明清建築。如明正德間潘潢書屋,磚石木結構,寬10米,縱深12米,高9米,佔地120米平方米;屋前有魚塘兩口,屋內前後進共三間,前堂有樓,木磉,方格窗,青磚鋪地;大門首保存明嘉靖間婺源知縣鄭國賓題額"太宰讀書處"。又如明萬曆間江西布政司參議潘之祥故居,磚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寬10米,深16米,周環高8米的封火牆,佔地面積160平方米;正堂三間兩廂,深天井;前後堂之間有木照壁相隔,後堂三層樓,兩邊有廊房,中有小天井;梁仿、雀替等深雕圖案,方格門窗,青磚鋪地。村中多橋,共有36座,散布在穿村而過的溪流上。其中五桂橋由潘峰建於明初,單孔石拱,長9.4米,寬4米,高5米,橋頭有木樨五棵,古有詩云:"橋頭有五桂,月窟移仙根;八月開金粟,清香度幾村。"環村昔有石門孤月、峭壁飛泉、岸柳垂陰、桃花流水、鬆土積雪、碧井澄泉、萬卷層巒、金山寶塔、桂花橋、曲池軒十景。【屯溪老街】街區名。位於屯溪區中心。屯溪在宋代僅是一個小漁村。元末清初,徽商程維宗在屯溪投資興建了47間店鋪,除自營四間外,其它用以招待商賈,囤居貨物。明清時期逐漸成為徽州物資集散中心。如今屯溪老街仍然保持著完好的明清風貌,茶樓、酒肆、書場、墨庄,匾額旗招,古風猶存。老街全長1273米,其中步行街895米,寬5至8米。路面均用淺赭色的大塊條石鋪成。老街建築高僅兩三層,均以木柱為骨架,外砌扁磚到頂。門楣上布滿徽派木雕,戲劇人物栩栩如生,新安山水濃淡隱現。門楹、窗欞有方、有圓,有棱形、幾何形,花式美觀。店鋪門面上端裝飾有"飛來椅"送出檻外,增添了店面外觀的層次。老街的店面都不大,多為單開間,店堂較深,連續多進,每進均用天井相連。外廂營業,內廂加工或儲存貨物,是典型的前店後坊或前鋪後戶傳統格局。營業間較大的店面,還開有天窗採光。店鋪門都是可以靈活裝卸的門板。各式各樣的金字招牌鎏金溢彩。很多店堂的兩檻和貨架配有字畫,跨入店堂,立刻給人以典雅、高潔的印象。現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萬安】鎮名。位於休寧縣城東4公里。橫江由西向東在這裡呈馬蹄形流過,皖贛鐵路、屯景公路橫穿鎮境,萬壽山屹立於鎮東,258年至589年,萬壽山一直為縣治駐地。隋未汪華起兵,統轄歙、宣、杭、睦、婺、饒六州,也曾設治於此。因地處盆地,依畔橫江,又當休寧縣通往州府的要道,遂成為早期外來居民的聚居地。《新安名族志》記載,萬安的早期居民有俞、汪、任、吳、戴、黃、何、閔、邵、曹、游等11大姓。在陸路交通不發達時,萬安一直是古徽州重要的水運碼頭,來往行商眾多,漸成集鎮。鎮街長約5華里,明、清均為休寧九大街市之首,有"小小休寧城,大大萬安街"之譽。街道狹長,兩側店鋪林立,又有"一線天"街市之稱。清末民初,沿街有百貨、南北雜貨、文具、羅經、國葯等50多種行業的143家店鋪。吳魯衡、方秀水等羅經店製作的羅盤,曾獲1915年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鎮上;日有"水龍廟會",每年農曆四月初十,各店家聚會,在河邊試用水槍,並演戲三晝夜,稱"火燭戲"萬安中街有陶行知童年讀書處。萬壽山為休寧縣名勝,山上寶塔雄峙,山下橫江澈湘,江上擊壤橋如長虹卧波。"壽山初旭"為舊時"海陽八景"之一。現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五城】鎮名。位於休寧縣城南26公里處。東南靠山,西北臨率水支流顏公溪。宋《新安志》即有"五城村,古之大鎮"之說。元設"五城務",明、清均設置"五城鋪"。鎮上居民以黃氏為主,屬兩族。集鎮!日有"靖王廟會",每年農曆七月二十四日舉行活動,祭把唐代名將,"忠靖王"張巡,四鄉百姓也紛紛來此趕集。1950年以後,五城一直為區、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上設有中學、小學、醫院、文化站、廣播站、電影院、新華書店、郵電所等,並建有兩座電視差轉檯。1985年又在古林橋邊興建了休寧縣第一座農民公園,佔地10畝,鬱郁古木遮雲蔽日,石雕、亭謝、假山掩隱在珍貴的花卉之中。鎮上尚存石牌坊一座、明代建築三處,為休寧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遞】村名。位於黟縣城東8公里。西遞村始建於宋代,原為古驛道"西遞鋪"所在,故名。村落周圍群山連綿,清溪索回。村口宏偉巍峨,雕刻精湛的胡文光刺史坊巍然屹立。村內現存122幢富麗多姿的清代民居建築,全為三間與四合格局的磚木結構樓房,馬頭粉牆,蓋以小青瓦。屋前或屋後多有小庭院,地面用顏色不同的鵝卵石鋪成圖案。院內築有假山、魚池、花圃)大門框均為精磨"黟縣青"大理石。門楣嵌有磚雕,漏窗形狀各異,大門前沿多設有稍低的雕刻精美的蓮花門。橫樑和天花板有描金繪彩的裝飾圖案,花窗花門上的木刻以戲文為主,雕刻細膩,人物栩栩如生。其中"桃李園",建於清咸豐年間,為前後向背三間三進二樓建築,二進樓上設計有"樓上井",約3平米,圍以雕欄,為廳堂採光設置,構思奇特。後進門上有隸書"桃花源里人家"石刻門額。兩側次間以貝塊花門相隔,門上鑲有漆雕《醉翁亭記》,為清康熙時黟縣書法家黃元治手書。"大夫第",建於1691年,正廳為四合院二樓結構,廳左側利用隙地建有臨街彩樓,飛檐翹角,欄杆窗扉玲瓏剔透。另有"綉樓"、"履福堂"、"宗祠博物館"等著名景點。西遞為夾溪水而建的長條形村落,流水中穿,街巷以橋相連通,建築群落的整體性極佳,給人以緊湊精美之感。西遞民居建築群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材頭建有圍牆與人材圓拱門,題額:"明清民居博物館"。

【西溪南】村名。位於徽州區府所在地岩寺鎮西約4公里。因處於豐樂河南岸,曾名丰南。背倚鳳形山,面臨豐樂水,風景秀麗。唐代建材,鼎盛於明清。經濟發達,文風昌盛,名人輩出。歷代名人有宋學者吳自牧,元詩人吳鼎新,明學者吳海、詩人吳可封、著名徽商吳養春,清學者吳元滿、詩人吳崎,書法家吳又和、篆刻家吳鳳等。至今保留明代建築10多處,清代民居100多幢,其中老屋閣和綠繞亭屬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村中私人園林眾多,果園遺址可尋。古有八景:"古桐喬木"、"梅溪書屋"、"南山翠屏"、"軸疇綠繞"、"清溪涵月"、"西隴藏雲"、"竹林鳳嗚"、"山源春漲"。1498年,江南才子祝枝山至西溪南舅公家,據八景之名和意境各賦詩一首,並由著名文士唐允甲題跋,留贈舅公。吳族將此八景詩刻成碑帖,立於家園,現僅存一碑,藏歙縣"新安碑園"。清代畫家石濤曾以祝枝山八景詩意作八景圖,現藏上海博物館。清代學者胡長庚游此,亦有豐溪八景詩。

【仙源】鎮名。位於黃山區府所在地甘棠鎮東10公里。自752年建立太平縣始至1965年止,一直為太平縣治。據《太平縣誌》載:麻川水……為邑東條水,以其源出黃山,古稱仙源。仙源地勢呈盆谷狀,中部平坦,四周丘陵環繞。因其三面環水,素有"面揖黃山,足瀠碧水"的美譽。仙源歷史悠久,城東建於1765年的麟鳳橋,長90米,橫跨麻川南北。橋上游有一巨石伸卧河心,史稱"板石",石上有明清詩刻多首。城南永濟橋建於1630年,長29米,兩邊有附橋,連接富溪河兩岸。鎮內有方氏九櫪、周恭節公祠等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四周有"富溪夜月"、"松樹壩白鳥居"、"麻肢潭"、"榜山架鏡"、"板石聽琴"等景。

【許村】村名。位於歙縣西北部,距縣城18公里。許村古稱昉溪,相傳南朝大文學家、新安太守任昉喜曾隱居於此。任昉喜至村東溪垂鈞猜情,故稱昉溪。唐以後,許歷遷居於此,遂改許村。許氏為徽州大姓,許村則是徽州許姓淵藪,明末大學士許國、清末翰林許承堯均為許村許氏後裔,歷史上許村為官道要衝,商幫雲集,現為鎮所在地。鎮傍溪而設,沿溪為一條綿延數里的古街。鎮內古民居、古飼堂、古牌坊錯落有致,猶如一座浩瀚的民俗博物館。在眾多古迹名勝中,以元高陽橋和明大觀亭最為突出。高陽橋上亭謝勾欄,大觀亭飛檐高翹,與村鎮四周的青山綠水相互映美,渾然天成構成一幅絕妙的風景圖畫。

【岩寺】鎮名。位於黃山市中部,為徽州區府所在地。唐初為村,僅百餘戶人家。村前山岩上有一寺廟,稱岩寺,寺內僧侶數百,香火極盛。因寺聞名,766年改村為鎮,護持寺院。1132年詔命改岩寺鎮為岩鎮。明、清時期岩寺鎮已是"鱗次萬家,規方十里,閥閱蟬聯,百昌輻輳"的繁華市鎮了。而且文教昌盛,書肆、墨坊聞名通逸,學者、顯宦相繼湧現,產生出狀元唐皋、文學家吳定、戲劇家潘之恆、制墨家方於魯和程大約、經學家金榜等一大批名人。1938年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在該鎮集中,組編為新四軍。鎮內地勢平坦,低山丘陵環抱,豐樂河穿鎮而過,為屯溪、歙縣至黃山的必由之路,黃山天然南大門。晴天北向遠眺,黃山諸峰,嵐擁雲聯,重巒疊樟,景色秀麗。現存古迹有岩寺塔、鳳山台、龍章褒節坊、進士第門樓、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舊址等。

【漁亭】鎮名。位於黟縣城北13公里處。《太平寅字記》載:"魚亭山在縣南二十五里,每歲西江魚船至祁門縣,舍舟登陸止此東水,次淹留待船,故云魚亭焉。""魚"與"漁"通假,鎮以山名。該鎮坐落在漳河與漁亭河匯合處的河谷平原,地形起伏,丘陵環抱,北倚漁亭山,南靠復岩山,自北南流的漳河穿鎮而過。宋人呂本中詩云:"竹密如雲不見天,好山無數簇溪田。只因黟縣溪山勝,盡在漁亭驛舍前。"漁亭為通往黟城的咽喉,是湘贛經徽州往江浙的必經之地,古時漁亭至杭州有帆船航運,有"七省通楊"之稱,是黟縣鹽糧布匹及各種山貨的主要集散地。老街兩旁店鋪林立,遠商近賈或肩輿或船載,輻輳雲集,貿易繁盛,為古徽重鎮。宋時為里治,歸轄新政鄉,明清改稱七都,現為鎮政府所在地。鎮中,一座六墩石橋雄跨漳河之上,該橋建於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餘年。一條石砌長壩護住西鎮,五六座水埠伸距壩前。但見漳水港清,魚翔淺底,鴨浮綠水,涴女嬉笑,組成一幅山鄉風俗圖。鎮內兩條主街呈"丁"字形排列,鎮內數以百計自成格局的徽派建築自然錯落。木雕斗枋,磚雕門樓,彩繪窗楣,顯得古樸典雅。

【張村】村名。古稱潤田。位於祁門縣西5公里,屬燈塔鄉。隨未。唐代詩人張志和高祖張孤任饒州刺史,後棄官居黟縣赤山鎮(今祁門縣祁山鎮)。897年因兵燹移居鎮西潤田,後人遂名張村。張村門首朝山,山勢平緩,形如席帽。村前有醴泉一口,水味香恬,泉上架亭,亭額為"玄真泉"三字。村後小塘灣建有御書樓,號稱"小壺淫水口溪上有橋,橋上建亭九間,繪潤田八景於內。村口兩溪相會,兩岸魚池12座。村中有思別堂、梅椿書舍,思別堂為思念張志和而建,為祭祀之所;梅椿書舍為張志和讀書處,右有古梅一株,人稱"識時梅"。唐宋兩代張村繁盛一時,"歲時佳會,遠近咸集;雕車文駟,充溢里巷;明簪華黻,煥然軒窗"。

【紫陽鎮】鎮名,曾名弦高鎮、蚺城鎮。1946年以朱熹別稱改名紫陽鎮。865年置,901年起為婺源縣治。城區似舌狀半島,三面臨水一西倚軍營山,面積1。 65平方公里。原城垣四周按方位築有錦屏、瑞虹、寶婺、壁月、環帶、嘉魚、保安、弦歌八座城門,城門上均有城樓與月城;城內街巷交錯,路面皆有青石板鋪就;以縣署為中心,四圍建有城隍廟、水府廟、孔子先師廟、普濟寺、萬壽宮、紫陽書院、試院、翰林公署等,曦晨日暮,風鈴聲聲。現城區經過改造與擴建,高樓鱗次櫛比,主街星江路橫貫東西,兩端與依水繞城的環城路相交,兩側與呈葉脈狀分布的60條街巷勾連相通;城區南側建起沿河公園,種植了1.5公里長的綠化帶,花草木竹綠意盎然。城西南為新建的工業區,有茶葉精製、竹木製品、制硯、制墨、印刷、山珍食品加工等廠。該鎮是縣內交通樞紐,每日有班車通上饒、衢州、景德鎮、黃山市等地。紫陽鎮為南宋文學家朱弁,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故里,有文公闕里、虹井、婺源西湖遺址和廉泉等古迹。今日紫陽鎮,四顧青山,綠水環抱,環境優美,堪稱"秀麗山城"。

推薦閱讀:

探訪靖港古鎮
致敬這來之不易的醋,致敬這堅定樸實的制醋心
這座塞外小鎮里,藏著最中國的年味
雁汊古鎮的前世今生

TAG:古鎮 | 徽州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