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眠有那哪些規律和誤區?(積木育兒的回答,25贊)

確實如此,如今獲取育兒資訊的途徑很多,而各種資訊又都在強調睡眠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多麼重要的影響——睡得好,才能長得好;睡得好的孩子更聰明,等等。

但這種強調睡眠質量的信息獲取越多,有時反而會給父母越來越多的心理暗示,甚至走入一些誤區。

我們真的了解孩子的睡眠嗎?我總結了下,對於孩子的睡眠,有以下幾大誤區:

誤區1:睡眠不足就會影響長高,必須強制孩子睡夠所謂的標準時間

解析:若孩子精力充沛,無須糾結於孩子睡沒睡夠標準時間

其實,標準的睡眠時間只是一個平均值,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他們的睡眠時間並不能完全一樣,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寶寶都按照這個標準執行。比如,孩子晚上睡眠好,白天精力旺盛,頭腦靈活——鼓搗這個鼓搗那個,就說明孩子並沒有睡眠不足的問題,我們就無需糾纏於孩子究竟睡了多少小時。

研究表明,孩子身高和生長激素有一定關係——睡眠充足,則生長素分泌量多,作用時效長。一般生長激素在22時到凌晨1時為分泌高峰,佔總分泌量的20%~40%。白天分泌生長激素的量非常少,如果白天沒有午睡習慣,只要晚上睡得好,對於孩子的身高影響就不大。孩子有可能是長得晚也說不定。反倒是,若經常強制沒有睡意的寶寶睡覺,會使寶寶將睡覺和不愉快聯繫到一起,對睡覺產生厭惡或恐懼,這樣還可能造成睡眠障礙。

其實,孩子真正睡眠不足的時候,白天精神不好,還會經常鬧情緒,耍性子。如果孩子白天表現溫和,就證明睡眠沒有問題,父母無需太過擔心。

誤區2:孩子的獨立能力應該從小培養,所以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讓孩子和父母分床睡

建議:3歲以後,考慮分床睡,5歲以後,考慮分房睡

有些父母教養方式偏於西式,孩子一出生就分床了。孩子的獨立能力,確實需要從小培養,但是一般不建議在孩子3歲前和父母分床睡,尤其不建議一出生就分床睡,因為這樣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孩子越小,睡覺時的需求越多,比如夜間吃奶、大小便,這些都需要父母隨時滿足。如果分床睡,可能會影響父母及時感受並滿足孩子的需求,繼而影響到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而且,安全感是獨立能力的基礎,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很難做到真正的獨立。

讓孩子從小與父母分床睡,是西方傳統的育兒理念,不過,近年來西方養育媒體上不時爆出對這一理念的質疑。他們發現,在大多數非西方國家,孩子們從小和大人睡在同一間房子,或者同一張床上。長大一些,孩子們才搬離父母的房間,和兄弟姐妹等其他家庭成員睡在一起。而這樣做並沒有妨礙孩子獨立。而相反,西方的科學家們還找到一些確切的研究證明:小時候和父母同睡的孩子更有安全感,而他們過去讓孩子過早獨睡的習慣值得重新反思。

不過,雖然不建議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而分床睡,但是如果媽媽睡眠太輕,會因為和寶寶同床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睡眠質量,或者父母睡眠太沉,怕夜裡翻身壓著寶寶,考慮到類似的安全問題,那麼可以考慮讓孩子睡小床,但要記住,小床一定要緊靠大床,以便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

誤區3:孩子小,入園還早,不著急訓練他的作息時間

建議:至少提前1年或1年半給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以前,生活比較「自由」,午睡時間也不太固定。父母往往會認為孩子還小,隨他去吧。但事實上,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我一般建議父母:提前一年到一年半,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來訓練孩子。

提前養成孩子規律的作息習慣,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可以給孩子帶去一種穩定和安定感,促進孩子安全感的建構。此時,父母自身做好榜樣,陪孩子一起遵從規律的作息節奏很重要。

當然,如果訓練得遲了,孩子不配合,硬是睡不著,那也不能逼迫。如果一味逼迫,不但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還會破壞親子關係,甚至會讓孩子將睡覺看作一種負擔,造成惡性循環。

不過,也有一些父母反應,適應幼兒園生活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那幾天會有抵觸情緒,但過段時間就適應過來了,畢竟幼兒園的大環境在哪裡,比起家裡,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會更容易。對於那些精力實在旺盛的孩子,入園後仍然不午睡的,可以與老師做好溝通,為孩子提供遊戲的機會,保證不打擾到其他小朋友就好了。

誤區4:每隔3個小時給孩子喂一次奶,即使孩子睡著了,也要叫醒孩子餵奶

建議:按需,而不是按時餵養孩子

有媽媽會問我:羅老師,我家孩子5個月了,她不像別的孩子一樣,晚上要醒來喝很多次奶。她經常一覺睡到天亮,這樣是不是不好,我真害怕睡覺時間太長會餓壞,所以我會叫醒孩子給她餵奶。

幾個月的寶寶,或者說1歲以內的寶寶按需哺乳就好了,不需要嚴格規定吃奶時間,餵奶時間隔不管長短都是正常的。如果寶寶幾個月就能睡整覺,那是非常好的,夜間的睡眠更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判斷孩子是否需要餵奶,最簡單的方法是聽寶寶的哭聲——他餓了,自然會用哭聲告訴媽媽,即使在睡眠中,感覺肚子餓了,他也會自動醒來,用啼哭來叫醒媽媽,一般不用叫醒餵奶。孩子是不會餓壞自己的。

不過,早產寶寶有一定的特殊性,容易發生低血糖,所以必要時需要叫醒寶寶餵奶。

誤區5:孩子總要含著奶頭才能睡著

建議:1歲前滿足孩子,1歲後循序漸進斷夜奶

1歲之前,小嬰兒有吃夜奶的需要,常常喜歡含著奶頭入睡,此時滿足孩子就好。但是1歲之後,繼續如此,不僅影響孩子和母親的睡眠質量,而且孩子還容易因此而長蛀牙。所以,需要考慮給孩子斷掉夜奶。

不過,也有一種情況,如果媽媽奶水不夠,或者乳腺不通,就容易使得小寶寶養成邊吃邊睡,醒來後又含著奶頭睡覺的習慣。因為吮吸母乳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消耗體力的事。所以,若是這樣情況,可以考慮疏通乳腺,或者給孩子加些配方奶。

誤區6:孩子只有抱睡才行,否則就哭鬧、不願意入睡

建議:最好不要抱睡,哄睡孩子的方法還有很多種

有研究表明,嬰兒期的孩子腦袋是一種果凍狀態,如果抱著走動或者搖晃的話,可能會使其受傷。所以,最好不要抱著孩子搖晃,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孩子一旦已經養成抱睡的習慣,父母就要天天喊累了。還是花點功夫幫助孩子改變這個不好的習慣吧。

如果孩子晚上醒來哭泣,可以先看看是不是尿濕了,或者是不是餓了,或者身體不舒服,解決好了問題,再把他輕輕地放在床上,輕輕的拍他的背,也可以給他唱搖籃曲,這樣就可以了。用這些溫和安全的方式來代替抱著搖晃的方式,其實孩子會更喜歡。

TIPS:培養良好睡眠的一些常用方法

1.為孩子布置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一個既舒適又溫馨的睡房,溫度在26℃~27℃,睡覺時,如果孩子怕黑,不願意關燈,一定要關大燈亮小燈;而且不要將睡房當作遊戲場所,讓他對於睡房有正確的功能認識,在每天晚上進入睡房時都能滿懷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父母會刻意地消除一切外界聲音,去保證孩子睡眠。其實大可不必,應該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適應有輕微響動的睡眠環境。

2.不要執著於孩子哪種睡覺姿勢更好。孩子會自己做出選擇。要提醒的是,有的孩子夜裡頻繁更換睡姿、或者呼吸過於沉重,甚至有的孩子還會打呼嚕等,建議帶孩子看看耳鼻喉科,早些做個檢查,或者確認孩子是否缺鈣。

3.建立良好的睡眠程序:例如到了晚上幾點開始漱口,幾點洗澡,洗完澡按摩,接著就是穿舒服柔軟的睡衣聽睡前故事,或者聽輕音樂等。建立舒服而安靜的睡眠程序有助於孩子培養睡眠的情緒,減少入睡所需的時間,並且睡得更安穩。

4.白天不要睡太多:避免孩子在下午四五點鐘以後午睡,以免睌上睡不著。

5.避免讓孩子看太刺激或恐怖的畫面:以免孩子的小腦袋靜不下來,或因為害怕而不敢入睡。

本期問答邀請的專家是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學博士羅靜,更多育兒問題,請關注「積木育兒」頭條號。


推薦閱讀:

讓寶媽崩潰的哄睡:祖宗你快睡吧!
為什麼總犯困、越睡越累?
為什麼你深夜不睡?
用 iOS 10 就寢功能 2 周后,我再也不晚睡了
入睡的時候,彷彿馬上就要睡著,卻突然感覺下墜,然後猛地驚醒。這是怎麼回事?

TAG:育兒 | 孩子 | 睡眠 | 積木 | 誤區 | 規律 | 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