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文物看七夕,讓人意想不到的樂趣。

錢幣 金銀郵票瓷器玉器字畫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七夕,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七夕節本來是女性的節日!只是後來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才演變成我們今天象徵愛情的節日。其實七夕並不只是簡單的送花表白這麼簡單,下面小編介紹的這些文物將告訴我們傳統的七夕究竟怎麼過。

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乞巧圖》 任頤(清)

畫中描繪了七夕日下,年輕女子們將小針投入碗中卜巧的情景。乞巧的女子們,明為卜巧,實則卜命,她們在七夕之夜,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聰穎靈慧、美貌多子,以此來博取男性的歡心,從而生存下去並鞏固其家庭地位。

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耕織圖》(南宋)

七夕節在古代社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為織作這種家庭手工業,是古代婦女創造財富的方式,心靈手巧是對其勞動角色的要求。我國古代婦女,社會地位低下,命途多舛,七夕卜巧、驗巧等活動,正是她們對自己命運無法掌握的反映。

青玉持蓮童子佩(宋)

童子頭頂梳雙髮辮,雙眼呈橄欖形,直鼻小口,耳貼於頰部,身穿無領對襟衣,手持蓮花,足下置瓶。古代婦女除承擔織作等物質生產外,更要為夫家沿襲子嗣,因此七夕的另一項內容是婦女乞子。

白地黑花卧童枕(明)

童子雙髻,面目清秀,柳葉眉,雙目閉合呈酣睡狀態,神情安然地卧於錢紋枕上。枕面荷葉形,褐彩繪荷花。枕之入眠,有乞生聰明智慧的貴子之意。

童子執蓮花紋壺(唐)

此壺褐彩施繪,童子體態豐滿,頭部側傾,面龐富態,身穿肚兜,肩披飄帶,右肩扛盛開荷花。所繪即是七夕時兒童肩扛荷葉,效仿摩喝樂巧神,乞求聰慧的真實情景,此紋亦稱「持荷送巧」紋。是目前所見最早表現兒童乞智的七夕文物。

藏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銘黑釉剔刻花嬰戲紋嘟嚕瓶(元)

嘟嚕瓶是蒙古族使用的盛酒器,器身渾圓粗獷。此瓶圓腹上剔刻持荷孩兒,童子面容豐滿,憨態可掬。這種紋飾被運用在少數民族瓷器上,是漢族七夕節俗對少數民族文化影響的結果。

七夕節

早在2006年就以民俗類申報為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小編希望七夕節的這些民俗

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與保護

同時也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推薦閱讀:

如果發現不了關於夏朝的有文字的文物,怎麼證明夏朝存在過?
海昏侯五號墓主曝光,2000年前出土文物讓史料「坐不住」了?
[考古日報Vol.125]江西洪門水庫水下考古再次展開 摩崖造像「身世」將揭曉
杭州&北京 | 三座于謙祠堂,一顆熱血丹心

TAG:文物 | 七夕 | 樂趣 | 透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