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啟智丨論馬克思生產力理論的兩個維度:要素生產力和協作生產力

  生產力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範疇,也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要範疇。但傳統的生產力理論是一維的要素生產力理論,而馬克思的生產力理論實際是由要素生產力和協作生產力構成的二維理論體系。基於該認識,本文首先探討,馬克思是如何在兩個維度上分析人類生產活動的,然後循此思路分析馬克思的二維生產力理論,接著分析二維生產力之間的關係即要素生產力與協作生產力如何互動演進,從而內在地推動生產力發展。

  一、人類生產活動的兩個維度:要素與協作

  對生產力兩個維度的分析,應該從考察生產出發,因為馬克思認為,生產即物質資料生產活動既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出發點,[1]32也是其政治經濟學的出發點。[2]22

  1.要素維度的生產

  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五章里,馬克思一開始考察的「勞動過程」即生產活動,就是從生產要素的維度進行分析的。他說:「在勞動過程中,人的活動藉助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的變化」[3]205,所以,「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3]202。因此,馬克思對勞動、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這三個概念展開了深入分析,從而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要素維度的生產理論。他還認為,如果從勞動過程的結果即產品看,這一勞動過程就表現為生產過程,從而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可統稱為生產資料。[3]205所以,人類生產活動的基本要素,也可簡稱為人和物即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兩個要素。馬克思這一要素維度的生產理論,在理論界是有共識的,沒有多大分歧。有爭議的是:馬克思是否還有另一維度即協作維度的生產理論?下文將對此展開詳細分析。

  2.協作維度的生產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孤立的一個人在社會之外進行生產……就像許多個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談而竟有語言發展一樣,是不可思議的。」[2]25人類的任何生產活動都是社會性生產,即使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男耕女織,也是社會性的。此外,人類的生產活動必須既有勞動對象也有勞動資料,否則生產活動就變成安徒生童話里的「皇帝的新衣」。所以,考察人們的生產活動可以把生產資料當作既定的前提,存而不論,而僅從生產的社會性角度即人們的協作維度,來考察人們在生產中的分工與合作。

  可見,人類的生產活動不僅可以從要素的維度進行分析,還可以從協作的維度進行分析。而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就用了三章,即在第十一、十二和十三章中,從協作的維度分析了人類生產活動的三種形式: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為了不至於引起歧義和爭論,下面將較多地引用原文,來證明馬克思還從協作維度構建了他的生產理論。

  馬克思首先定義:「許多人在同一生產過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聯繫的生產過程中,有計劃地一起協同勞動,這種勞動形式叫做協作。」[3]362但是,在資本主義初期只能是簡單協作,因為它除了人數較多外,「和行會手工業幾乎沒有什麼區別。行會師傅的作坊只是擴大了而已。」[3]358所以,簡單協作並非資本主義的發明,古已有之,例如,「古代亞洲人、埃及人、伊特剌斯坎人等等的龐大建築,顯示了簡單協作的巨大作用。」[3]370

  在「第十一章協作」,馬克思還分析了簡單協作的兩種基本形式。第一種形式,是把不同的人分工在同一工作連續的不同階段或環節。他舉例說:「瓦匠站成一排,把磚從腳手架的下面傳到上面,雖然每個人都做同一件事情,但是這些單個操作構成一個總操作的連續部分,成為每塊磚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通過的各個特殊階段。」[3]363第二種形式,是把不同的人分工在同一工作的不同方面同時勞動。[3]363,364

  接著,馬克思在第十二章進一步考察了「以分工為基礎的協作」生產,並認為,「這種協作……在真正的工場手工業時期占統治地位」。這種以分工為基礎的協作,也有兩種基本形式。第一種形式是:「不同種的獨立手工業的工人……聯合在一個工場里,產品必須經過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後製成。」馬克思舉例說:「馬車過去是很多獨立手工業者,如馬車匠、馬具匠、裁縫、鉗工、銅匠……等勞動的總產品。馬車工場手工業把所有這些不同的手工業者聯合在一個工場內,他們在那裡協力地同時進行勞動。」[3]373第二種形式是:「許多從事同一個或同一類工作(例如造紙、鑄字或制針)的手工業者,同時在同一個工場里」工作,即「每個這樣的手工業者……都製造整個商品,因而順序地完成製造這一商品所需要的各種操作。」[3]374例如:「紐倫堡的一個制針匠可能要依次完成20種操作,而在英國,將近20個制針匠同時進行工作,每個人只從事一種操作,後來這種操作根據經驗又進一步劃分、孤立,並獨立化為各個工人的專門職能。」[3]375第二種形式的工場手工業生產和第一種形式一樣,它們在本質上已不同於作坊中的簡單協作。[3]374,375所以,上述兩種基本的協作方式,便構成了工場手工業的「兩種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場手工業和有機的工場手工業」。[3]379

  最後,馬克思在第十三章分析了以機器為基礎的大工業協作生產。他說:「在工廠內,即在以機器生產為基礎的工場內……協作首先表現為同種並同時共同發生作用的工作機在空間上的集結(這裡撇開工人不說)。例如,許多機械織機集結在同一廠房內便組成織布工廠,許多縫紉機集結在同一廠房內便組成縫紉廠。」[3]416為什麼這裡可以「撇開工人不說」而分析協作生產?這是因為以機器為基礎的分工與合作,在技術上已完全不同於以手工業為基礎的分工與合作:「在這裡,整個過程是客觀地按其本身的性質分解為各個組成階段,每個局部過程如何完成和各個局部過程如何結合的問題,由力學、化學等等在技術上的應用來解決」[3]417,「因此,勞動過程的協作性質,現在成了由勞動資料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技術上的必要了」[3]423。這即是說,工人的分工與合作現在不再是取決於人類器官即手工技藝的性質和要求,而是取決於機器的科學技術性質和要求,所以,這裡協作的生產過程可以撇開工人不說,而單講勞動資料之間的協作就夠了。由此,我們不得不讚歎馬克思思想的超前性。例如,在現代「豐田生產方式」的自動化工廠中,我們看到的就是勞動資料之間的協作。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取消了人與人之間的協作,只不過把過去人們在生產過程中主要是體力上直接的協作,改變成了藉助勞動資料的間接協作,即改變成了一定意義上的腦力協作。所以,馬克思在分析勞動資料性質時沒有忘了引用黑格爾的一句名言:「理性何等強大,就何等狡猾。理性的狡猾總是在於它的間接活動,這種間接活動讓對象按照它們本身的性質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它自己並不直接參与這個過程,而是實現自己的目的。」[3]202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從協作維度,即分工與合作的角度十分詳盡地考察了三種前後相繼演化的生產活動類型:簡單協作、以分工為基礎的手工業協作、以機器為基礎的大工業協作,從而構建了不同於要素維度的另一維度即協作維度的生產理論。這時可能會有人爭辯地說:馬克思在這裡論述的不是生產理論,而是生產力理論。可見,這二者並不矛盾而具有同一性。這正是下文首先要討論的。

  二、生產力的兩個維度:要素生產力和協作生產力

  辨別生產和生產力,還涉及另一相關的重要概念:生產方式。由於前蘇聯教科書把生產方式定義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而在馬克思文本中卻找不到這一定義的出處,且馬克思又在不同語境中使用了生產方式概念,於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了眾多的批評前蘇聯教科書上的生產方式定義的文章。

  我認為,生產方式實質上就是生產本身,即人們從事生產活動的不同形式、方法和方式,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它包括人與自然、人與人兩個方面的關係。所以,說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這並沒有什麼錯。例如,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這三種生產方式,馬克思在前述的三章中就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進行考察的。當然,如果單方面考察生產或生產方式,即撇開了生產關係的生產或生產方式,馬克思更多地是從生產力上來說的,在這一意義上,生產或生產方式等同於生產力,因為單方面地從生產關係角度考察的生產,一般不叫生產方式,而稱為生產的社會形式。基於上述認識,本文在傳統的要素生產力理論基礎上提出,馬克思生產力理論是一個由要素生產力和協作生產力構成的二維理論體系這一命題。

  1.要素生產力即要素維度的生產力

  由於不滿意前蘇聯教科書對生產力的傳統定義,即「生產力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這一定義,一些批評文章在否定該定義時,把傳統的生產力三要素論也否定了。例如:段忠橋先生在否定生產力傳統定義並強調馬克思所說的「生產力當然始終是有用的具體的勞動的生產力」時,先把「勞動的生產力」等同於「勞動力」,然後又從勞動力定義引申出,「生產力是由勞動者的體力和智力構成的」結論。[4]

  首先,強調生產力是勞動的生產力沒有錯,但是,「勞動的生產力」和「勞動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勞動力是指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和力量本身,如他在勞動時所體現出來的體力的大小、智力的高下,等等;而勞動的生產力是指勞動者通過發揮其體力和智力而創造勞動成果即使用價值的能力和力量。後者,直接與使用價值相關,而前者相反,與其直接相關的是價值而非使用價值。我們知道,勞動力是可以成為商品的,而生產力是不可以的;能成為商品進行買賣的不是生產力本身,而恰恰是生產力的要素如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力等等,如果勞動者的智力能夠獨立出來,它也是構成生產力的一個獨立的要素如「點子」,而成為商品出售。

  其次,強調生產力是勞動的生產力,是為了突出和強調生產力的主體性和能動性,而不是為了否定生產力的其他要素如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也就是說,這是把生產力的其他要素當作既定前提存而不論而已,因為勞動的生產力的「勞動」二字,無需明言,指的就是勞動者通過勞動資料把其活動傳導到勞動對象上的活動,進而才可以在其結果即創造的使用價值上體現出生產的能力和力量的大小和強弱,這就是所謂「有用的、具體的、勞動的」生產力。而把生產力說成是「勞動者的體力和智力」,難免讓人聯想到《皇帝的新衣》中兩個騙子的「生產力」。所以,我們雖然也不同意生產力的傳統定義,但仍堅持傳統的生產力要素理論,當然關於生產力要素的內涵和外延是可以爭論的。

  我們認為,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五章分析「勞動過程」的三要素,換個角度看,就是生產力的三要素。雖然勞動過程不等於生產力,但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它在結果上則表現為生產,因而,這種撇開了生產社會形式的、藉助勞動資料作用於勞動對象的、有用而具體的勞動的力量(或能力),就是創造使用價值的生產力,它自然就是由勞動者(勞動力)、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等要素構成。所以,從勞動過程的三要素推導出生產力三要素,實在看不出有什麼邏輯上的錯誤。馬克思本人也說過:「勞動生產力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3]53可見,馬克思本人並不否定從要素維度分析生產力,雖然在要素的理解、構成、分類、多寡等等問題上,我們後人可以不斷地爭論下去,但是無法否定馬克思生產力理論體系中存在要素生產力理論。

  而且我們還知道,馬克思尤其在兩種意義上突出和強調生產力中生產資料要素的重要地位和意義:第一,考察早期歷史尤其缺少文字記載歷史的社會經濟形態時,勞動資料如同「動物的遺骸對於認識已經絕跡的動物的機體有重要的意義」一樣,「對於判斷已經消亡的社會經濟形態也有同樣重要的意義。」[3]204第二,勞動資料的革命,即勞動資料在性質、形態和效能上的根本性變革,對於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形態變革具有重大意義。如馬克思認為,「大工業的起點是勞動資料的革命」[3]432。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有時直接用生產資料作為生產力的代名詞,或者強調作為生產資料要素的生產力的重要性,例如他說:「生產者相互發生的這些社會關係……當然依照生產資料的性質而有所不同。……總之,各個人藉以進行生產的社會關係,即社會生產關係,是隨著物質生產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而變化和改變的。」[1]362,363這裡順便指出,有個別文章把這裡的「生產資料的性質」讀成為「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5]顯然是一種望文生義而對馬克思原意的曲解。且不說這段話的邏輯關係明明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邏輯,而非生產關係的所有制基礎論的邏輯,即便孤立地看「生產資料」這一術語,也只能作為生產或生產力的要素來理解。

  2.協作生產力即協作維度的生產力

  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眾多批評傳統的生產力要素理論的文章,同時也發展了馬克思協作維度的生產力理論。但是,他們顯然都沒有把它視為與要素維度不同的另一維度的生產力理論即協作生產力理論。因此我們在這裡以《資本論》第一卷第十一至十三章的論述為據,試圖從以下四個方面歸納馬克思的協作生產力理論。

  第一,協作生產力,是在既定的生產力諸要素質量不變條件下,也就是「人和物方面的材料都是現成的」[3]373條件下,僅僅由於生產要素數量的某種形式的集合,即由於「許多人在同一生產過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聯繫的生產過程中,有計劃地一起協同勞動」,就可以「不僅是通過協作提高了個人生產力,而且是創造了一種生產力」。[3]362所以,馬克思說:「這種生產力是由協作本身產生的。」[3]366為此,馬克思還以「一個騎兵連的進攻力量或一個步兵團的抵抗力量,與單個騎兵展開的進攻力量的總和或單個步兵分散展開的抵抗力量的總和有本質的差別」[3]262為例,說明這種總和的力量是一種「社會力量」或「新力量」[3]362的生產力。

  第二,馬克思歸納了協作本身導致生產力提高的九種原因或途徑:「是由於提高勞動的機械力,是由於擴大這種力量在空間上的作用範圍,是由於與生產規模相比相對地在空間上縮小生產場所,是由於在緊急時期短時間內動用大量勞動,是由於激發個人的競爭心和集中他們的精力,是由於使許多人的同種作業具有連續性和多面性,是由於同時進行不同的操作,是由於共同使用生產資料而達到節約,是由於使個人勞動具有社會平均勞動的性質。」[3]366我理解,在商品經濟社會,作為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的生產力,必須具有市場競爭力,而協作則可以把個人勞動社會平均化,於是協作創造的勞動生產力就比個人單幹的勞動生產力在市場上更強大,從而更具競爭力。

  第三,以分工為基礎的協作,由於分工和專門化,必須構造某種協作勞動的組織形式,這便創造了新的社會勞動生產力。馬克思說:「工場手工業分工通過手工業活動的分解,勞動工具的專門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個總機構中的分組和結合,造成了社會生產過程的質的劃分和量的比例,從而創立了社會勞動的一定組織,這樣就同時發展了新的、社會的勞動生產力。」[3]403實際上,即使簡單協作,只要有一定的規模,都必須有嚴密的組織,否則,埃及金字塔和中國萬里長城是建不起來的,更不用說以分工為基礎的手工業工場或大機器工廠,它們需要有更複雜的生產組織形式,才可創造出更強大的生產力。

  第四,由於大工業的協作變成了勞動資料之間的協作,因而在自然科學的自覺應用下,社會生產力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馬克思認為,由於「勞動過程的協作性質,現在成了由勞動資料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技術上的必要」,它必然「要求以自然力來代替人力,以自覺應用自然科學來代替從經驗中得出的成規」。所以,大工業的協作「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併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3]423,424這一點,我們在現代的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看得更明顯。

  綜上所述,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四篇中明白無誤地論述了協作維度的生產力。實際上,協作生產力思想早在他創立歷史唯物主義時就已形成,他們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曾說過:「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階段始終是與一定的共同活動的方式……聯繫著的,而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因此,「一個民族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最明顯地表現在該民族分工的發展程度上」。[1]34,25

  三、要素生產力和協作生產力的互動演化機制

  誠然,在現實生活中生產及其生產力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們並沒有一面是要素在發生作用,一面是協作在發生作用;馬克思也沒有明言把自己的生產及其生產力理論劃分為兩個維度的理論。雖然如此,但上述研究表明,馬克思在剖析這個統一整體時,明確地是從要素和協作兩個方面展開對生產及其生產力論述的。而且,問題不僅僅如此,真正的問題還在於:我們現在把馬克思的生產及其生產力理論體系劃分為這樣兩個維度的理論,有什麼意義?或者說,我們現在這樣做,有進一步的理論價值嗎?對此,我們的回答是:首要的理論價值和意義在於,它有助於揭示生產力自身如何內在地演化和發展的規律,即有助於分析生產力發展過程中要素生產力和協作生產力的互動演化機制。

  要素生產力和協作生產力的互動演化過程,實際上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分析資本主義協作的第十一至第十三章中做了詳盡論述。下面我們從以下七個方面歸納馬克思關於協作生產力和要素生產力的互動演進思想。

  1.簡單協作導致生產資料的節約和規模擴大,從而提高了作為物的要素的生產力

  我們知道,簡單協作,就是生產要素和勞動方式不變的條件下,僅僅由於較多的生產要素集中在同一個空間範圍內,人們共同勞動而產生的協作。但是,即便如此,由於「同時使用較多的工人,也會在勞動過程的物質條件上引起革命。……生產資料的交換價值,絲毫不會因為它們的使用價值得到某種更有效的利用而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的規模會增大。」[3]360,361由於勞動生產力始終是創造使用價值的能力和力量,因此生產資料的節約,即意味著創造相同的使用價值量,現在僅需要更少的生產資料,所以要素生產力提高了。另一方面,生產資料的規模增大還會產生規模經濟效應即提高其生產力。

  2.簡單協作會刺激勞動者的競爭心和好勝心,從而提高作為人的要素的生產力

  馬克思說:「且不說由於許多力量融合為一個總的力量而產生的新力量。……單是社會接觸就會引起競爭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奮,從而提高每個人的個人工作效率。」[3]362,363上述兩點分析說明,即使簡單協作,也會使要素生產力得到提高。

  3.簡單協作推進分工和專業化,進而使協作生產力自身獲得進一步發展

  馬克思認為,工場手工業的起點雖然是簡單協作,但是很快就會發生分工和專業化的本質轉變。他說:「我們的立足點還是簡單協作,它在人和物方面的材料都是現成的。但是很快就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即專門從事某件產品生產的手工業者,「逐漸地失去了全面地從事原有手工業的習慣和能力。另一方面,他們的片面活動現在取得了一種最適合於狹隘活動範圍的形式」。[3]373,374於是,這種分工的優越性,就會「漸漸地固定為系統的分工」,「成為特殊工人的專門職能」。所以,工場手工業不僅引進了分工,而且還「進一步發展了分工」。[3]375而我們知道,分工的發展即等價於生產力的發展。

  4.協作導致作為要素生產力的管理職能的產生,而管理有助於提高協作生產力

  馬克思說:「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並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一般職能」,即對協作勞動進行「管理、監督和調節的職能」。[3]367有專職的對協作勞動進行管理、監督和協調和沒有專職管理的協作勞動相比,顯然前者的協作生產力比後者更高。所以,馬克思接著以一個樂隊需要指揮、一個軍隊需要軍官為例證,說明管理職能的分工,對提高協作生產力的意義。

  5.分工和專業化導致要素生產力的改進和提高

  首先,分工和專業化會促進勞動者技能的改進和完善,從而提高作為人的要素生產力。馬克思說:「在局部勞動獨立化為一個人的專門職能之後,局部勞動的方法也就完善起來。」因為「經常重複做同一種有限的動作……就能夠從經驗中學會消耗最少的力量達到預期的效果。」[3]376這就是說,即使在其他生產要素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勞動者改進了工作的方法和技藝,就可提高其勞動生產力。

  其次,分工和專業化還導致勞動資料的改進和變革,從而提高作為物的要素生產力。馬克思認為,「一旦勞動過程的不同操作彼此分離……過去用於不同目的的工具就必然要發生變化」,即出現「勞動工具的分化和勞動工具的專門化」。[3]378顯然,這種分化出來的專門用於特殊項目操作的工具,其生產效能比通用工具的效能更高。不僅如此,正是由於分工和專業化導致的「勞動工具的簡化、改進和多樣化」,才為大工業機器生產力的產生創造了物質條件,[3]379因為,大工業的機器,「大體上還是手工業者和工場手工業工人所使用的那些器具和工具。」[3]410

  6.自然力和自然科學要素生產力為協作生產力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要素生產力的改進和提高導致協作方式的改變,即由勞動力的協作轉變為勞動資料的協作,這就把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作為生產力要素併入生產領域,從而使協作生產力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馬克思認為,手工工具一旦被機器代替,人力必然被自然力取代,生產過程中憑經驗的協作也必然被自然科學的應用及其勞動資料的協作代替,即「勞動過程的協作性質,現在成了由勞動資料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技術上的必要了」。所以,大工業通過機器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併入生產領域,從而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力。[3]423,424

  7.分工導致產業集聚和專業化擴展,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生產力發展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十二章分析工場手工業內部分工時,還專辟一節分析它與社會內部分工的互動關係。馬克思認為,社會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礎上產生的,即由於「不同的家庭、氏族、公社互相」的產品交換而把這些不同的生產領域「變成社會總生產的多少互相依賴的部門」;而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程度,產生了工場手工業的分工,後者又會進一步推動社會分工的發展,尤其是「隨著勞動工具的分化,生產這些工具的行業也日益分化」;而且,「一旦工場手工業的生產擴展到某種商品的一個特殊的生產階段,該商品的各個生產階段就變成各種獨立的行業」。[3]390,391可見,工場內部分工和社會內部分工的這種相互促進,將導致社會分工的專業化及產業發展。不僅如此,馬克思還注意到這種分工和專業化的互動過程,將導致產業集聚現象的產生和社會其他領域的分工和專業化發展。他說,「把一定生產部門固定在國家一定地區的地域分工,由於利用各種特點的工場手工業生產的出現,獲得了新的推動力」;而這種分工不僅「擴展到社會的其他一切領域」,還「為專業化、專門化的發展……奠定基礎」。[3]392

  上述研究表明,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中,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協作生產力和要素生產力相互促進,共生演化,以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圖景。所以,把生產力系統分為要素生產力和協作生產力兩個方面,有助於我們認識和研究生產力系統自身是如何內在地變革和演進的,而無需求助於外在的生產關係反作用。

  四、生產力的兩個維度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

  實際上,馬克思創立的政治經濟學,就像其他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等人所做工作一樣,是包含了現在所稱謂的「經濟科學」幾乎所有的內容;即使單從理論經濟學來說,雖然它的研究對象或者說主體理論是生產關係,即生產的資本主義社會形式,但馬克思也重筆研究了撇開生產關係的生產及其生產力問題,例如體現在前述的《資本論》第一卷第五章和第十一至十三章中關於生產和生產力的論述。基於此,我們便可以在這裡提出一個關於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科學發展的重大問題:即對於撇開了生產社會形式的生產及其生產力問題,是否可以從以生產關係為研究對象的政治經濟學中獨立出來進行研究,以形成一個「純經濟學」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

  第一,毋庸置疑,馬克思創立的政治經濟學,或者用現代術語講,可稱為馬克思創立的「經濟科學」,需要發展。而根據近現代以來知識分工細化的發展規律和路徑來說,它需要分立出不同的經濟學科群,才能獲得更大更廣泛的發展,如同現代經濟科學的分門別類一樣。當然,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科學」,其硬核與新古典主義的經濟科學的硬核不同,它的硬核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而把生產及其生產力獨立出來研究,也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特色,因為生產是經濟科學的出發點,而生產力在經濟和社會系統中是第一性的因素。

  第二,把撇開了生產關係或社會形式的生產及生產力獨立出來研究,難免讓人聯想到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和馬克思曾批判過的庸俗經濟學,因為它們的理論特點就是抽掉了經濟範疇特定的生產關係或社會屬性。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要把馬克思批判的「庸俗」內容,與它們的可借鑒的、具有科學成分的內容區別開來。從馬克思的觀點看來,庸俗經濟學或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要害,並不在於它們研究了生產一般,而在於把這種一般當作資本主義經濟規律,或者把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範疇當作過去乃至永恆的範疇。例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批評斯密和李嘉圖的庸俗成分時說:「在社會進行生產的個人……當然是出發點。被斯密和李嘉圖當作出發點的單個的孤立的獵人和漁夫,屬於18世紀的缺乏想像力的虛構。這是魯濱遜一類的故事……所造成的美學上的假象,其實,這是對於……『市民社會』的預感。」[2]22可見,馬克思在這裡批評的,不是作為生產一般的抽象的個人生產,而是把特定社會即市民社會中只在表面上看起來的好像是孤立的個人生產,當作永恆的範疇和實質上的內容。所以,馬克思才在這篇導言中,既批評了他們「庸俗」的個人生產概念,也詳細地研究了生產一般概念。

  第三,在我國,通常把經濟科學分為兩大類: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前者是後者的理論基礎。理論經濟學,在我國主要分為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這樣兩個具有不同研究綱領和硬核的學科。如果撇開意識形態,這種狀況應該說有利於學科之間的競爭。上世紀80年代,可以說是由政治經濟學獨領風騷,但從90年代以來,政治經濟學日漸式微,而西方經濟學或新古典範式經濟學則流行開來,幾為主流,這尤其體現在眾多的中青年學者中。如此結局,雖有多種原因,但從經濟科學的發展規律來講,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不足或不開有顯著關係。例如,雖然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研究的是撇開了生產關係的生產,或撇開了社會屬性的經濟問題,但1960年代以來以其為範式的新制度經濟學因重視生產關係及其制度研究而異軍突起,這一發展顯然彌補了新古典範式經濟學即所謂主流經濟學的不足。相反,政治經濟學仍然固守在傳統的所有制範式內發展,這無疑極大地限制了它在經濟和社會轉型及其制度變遷中的應用,這是其一;其二,從應用經濟學來看,可以說基本上是以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即所謂的「西方經濟學」作為其理論基礎的,這或許與應用經濟學較多的非生產關係特點有關,如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相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應用經濟學中體現極少,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經濟科學中缺少了獨立的一支以研究生產和生產力等內容為對象的純經濟學。所以,把純粹的生產及其生產力獨立出來進行專門研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經濟學在當前發展的重大任務。

  為此,本文即可順理成章地提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經濟學三個重大發展方向的課題,即當前面臨三個獨立學科的發展:一是傳統的以生產關係所有制理論為範式的政治經濟學發展;二是以生產關係依賴理論為範式的制度經濟學發展;三是以馬克思的生產和生產力理論為範式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顯然,後者借鑒了現代經濟科學中的「純經濟學」的概念和含義,即表明,它是以撇開或抽象了生產關係的、因而是「純粹」的生產及其生產力為研究對象和內容的經濟學。如此一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這一概念,就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廣義的,指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科學,它包括上述理論經濟學的三個分支學科,以及以它們為理論基礎的馬克思主義應用經濟學;二是狹義的,指馬克思主義的純經濟學,下文即在此意義上使用。

  作為一個獨立分支學科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我認為,可以大膽地借鑒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因為它的許多成果如果剝去了它們把一般當作特殊或把特殊當作一般的外衣,剩下的科學內核是可以為我們所用的。這裡不可能詳盡而全面地討論這一問題,只在本文主題的意義上,即馬克思的二維生產及其生產力理論上,簡要地討論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中的生產函數與增長理論,對於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意義。

  首先,我們知道,在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生產和增長理論中,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理論處於一個核心地位。如果我們把生產函數中的資本要素K,看成生產資料要素,那麼,它就成了馬克思要素生產理論的數學表達。

  其次,新古典增長理論與新增長理論的重要區別在於,前者把技術當作外生變數,並假定規模報酬不變,而後者則把技術內生化了,並假定報酬遞增。因此,新古典增長理論的缺陷,在一定意義上,如同馬克思主義傳統的要素生產力理論的缺陷一樣,缺少了技術演進即生產力演進的內在機制分析。而新增長理論,撇開其先進的數學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有一個技術內在演進的思想。而這種演進思想,與上述二維生產力理論在一定意義上是相通的,而且我還認為,馬克思主義二維生產力理論,對於技術內在演進關係可能會有更好的解釋力,或者說,能為其提供一個更佳的微觀機制分析框架。下面我們對新增長理論的核心內容與二維生產力理論的關係作一初步探討,以說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可以積極地借鑒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研究成果。

  經濟增長,首先與生產要素的投入有關,即與勞動和資本或生產資料的要素投入的增加有關。但是,技術是會不斷進步的,當技術進步後,增加的要素投入必將提高其生產力。我們知道,新古典增長理論因其外生性而無法解釋技術進步的來源。而所謂新增長理論的「新」,就在於把技術進步處理成內生因素,從而揭示了眾多影響技術進步和增長的內在因素,如知識外溢、人力資本、勞動分工和專業化、干中學等因素,重新闡釋了經濟增長率和人均收入的廣泛的跨國差異,為長期經濟增長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圖景。

  「人力資本」,從要素生產力理論來看,實際就是勞動力要素或人力要素。把它改稱為人力資本要素,只不過是強調和突出了,要素生產力理論中人力要素所掌握的知識及其智力因素和健康因素對於提高生產力的作用,以及作為微觀機制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性。當把人力因素在資本的角度上來理解時,已含有生產關係即收入分配的因素了,即通過投資改進人力要素的質量而能夠帶來增值。因此撇開後者,新增長理論中的「人力資本」因素與要素生產力理論強調和突出人力要素的重要性是相通的。與人力資本因素相關的「知識外溢」和「干中學」兩個因素,顯然與協作生產有關。因為新增長理論中的外溢「知識」和干中學的「知識」,更多的是默會知識,也就是說,只能是在協作生產過程中通過干而學到的知識和在企業內及一定空間範圍的企業之間發生的外溢知識。無論是企業內還是企業外,通過知識外溢和干中學,既可以提高要素生產力如勞動者個人生產力,也可以提高他們之間的協作生產力,從而使收益遞增。

  按二維生產力理論,分工和專業化一方面會促進要素生產力的完善、改進和變革,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協作生產力發展的要義;而前述的人力資本積累和知識外溢及干中學,都與「分工和專業化」有關。因為,分工的深入會促進人力資本積累,進而促進發明、創新,以及物質資本等生產要素的積累;社會分工對人力資本積累的促進,包括學校、家庭、廠商對人力資本的直接投入,以及政府、家庭和學校對研究和開發的直接、間接影響;工廠內部的分工,則主要通過干中學以及「研究和開發」部門的貢獻來促進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等生產要素的積累和改進;分工和專業化基礎上的產業集聚,則導致產業之間相互的知識外溢;而資本存量即生產要素積累的提高又會有助於發明和創新的產生。

  綜上所述,研究馬克思的生產及其生產力理論,並獨立為一門純經濟學分支學科,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發展所必需的,更重要的,它還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當代分立出多種經濟學科群的發展所急需的。而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本著科學態度,向現代經濟科學發展所走過的道路和取得的成果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段忠橋.對生產力、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概念的再考察[J].馬克思主義研究,1995,(3).

  (作者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系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11YJA790017);

  (作者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系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11YJA790017);來源:《當代經濟研究》2013年第12期)

推薦閱讀:

馬克思主義
堅持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的指導地位
師說 | 黃明理:馬克思對在哪兒
青年節·馬克思墓地尋找指南
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精神實質

TAG:理論 | 生產力 | 生產 | 維度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