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26-30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26-30集)

凈空法師主講

第26集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經本第六十四頁。

經【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此節經文是結束前文。為自開口說至此處,千言萬語之點睛結穴處。義趣甚深。】

一般同修們都知道,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過去在五祖會下,五祖跟他講《金剛經》,就是講到這個地方,他開悟了,大徹大悟,後面就不要講了。一悟是一切悟,不但《金剛經》的意思他明白,大般若的意思他也明白了,乃至於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不但出世間法,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達,沒有一樣不明了。他向老師五祖忍和尚,提出他的心得報告,雖然言語不多,忍大師聽了之後,點點頭給他印證,證明確實是明心見性了。我們知道六祖能大師沒有讀過書,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做粗活之人,沒有出家之前砍柴賣柴度日,那是一個很辛苦的工作。在古時候那個時代,我們一般家庭燃料都是柴火,燒大灶都是要用柴火,有些人,窮苦之人在山上砍柴,挑到城市裡去賣,是相當苦的工作,他沒有讀過書。到五祖的道場,五祖的徒眾很多,剛剛到那邊去,他去的時候發心想出家,出家要具備出家的條件,有出家的環境,忍大師徒眾學生那麼多,惠能去了當然不能例外,也得按著順序排班,他排在最後一名。這個道場,老法師徒弟幾百人、幾千人,他排在末後。所以他並沒剃度,沒有剃頭,先派到槽房裡面去做工,槽房就是廚房裡面的工作。我們知道那個時候,忍和尚的道場差不多有二、三千人,二、三千人吃飯,那個米要舂,柴火要有人去砍,要有人劈柴。所以他就分配在槽房裡面,做舂米、劈柴的工作,做的苦行。別人看到好像是到寺廟裡做苦工,我們現在說做義工,做苦工,其實他在那個地方修戒定慧,修六波羅蜜,他是真修。他的緣分,跟《金剛經》可以說是非常之深。最初他因為賣柴,聽到一個客人念《金剛經》,他在這個窗外聽,聽得很歡喜,就問這個客人,你念的是什麼?客人就教他,客人對他很尊重,雖然他是一個賣柴的人,但是從他談吐問答,知道他有相當的智慧,所以就告訴他,五祖忍和尚在黃梅傳法,你要是對《金剛經》有興趣,聽得有心得,可以到那個地方去參訪,這才到黃梅。工作八個月,老法師年齡太大,要傳法了,傳法也有條件,必須真正開悟,法才可以傳,沒有開悟縱然跟老法師時間再久,也沒有法子得法。老法師傳法是相當的民主,公告給全寺這些信徒,無論是出家、在家都可以,要大家作一首偈子呈給老和尚看,老和尚看看他的見解有沒有開悟,如果開悟祖位就傳給他,忍法師是第五代,傳到下面就第六代,衣缽就傳給他,這個衣缽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用的,一代一代傳下來,衣缽就是證據,得到這個衣缽的,就是一代的祖師。

世尊滅度之後,這個衣缽就交給迦葉尊者,一代一代相傳,傳到第二十八代就是達摩。達摩到中國來,把佛的衣缽也帶到中國來,達摩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在中國算是第一代,中國的初祖。代代相傳,傳到第五代忍和尚,這個故事我們不必多說,諸位都相當熟悉。從這一首偈,就是這一段經文當中,徹悟了,五祖將衣缽傳給他,他是居士,沒有出家,衣缽就傳給他。由此可知,傳衣缽不一定要出家,問題是你有沒有明心見性,這個重要,剃頭不剃頭不重要,這是我們從這裡看,很明顯的這樁事情。諸位現在有很多想發心出家,你聽聽這個故事,你就曉得那個形式不重要,最重要是你是不是真的開悟了!

為什麼惠能會開悟,神秀沒開悟?神秀跟忍大師十幾年,在那個道場裡面,他算是上首和尚,常常代替老法師講經說法,有能力代替老法師講經說法,他還得不到衣缽,原因在什麼地方?諸位聽了這二十幾天《金剛經》,應該明了,他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金剛經》就是教我們離分別執著的,神秀還是有分別,還是有執著。你看他作的那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你們想想,他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就是因為有分別、有執著,不能見性。惠能大師高明處,就是他沒有分別執著,我們學佛,要在這個地方留意。

這一段經文,注子里說了,不僅是前面這一節,這一小段,可以說是自從《金剛經》開始,一直講到這個地方,這一段算是一個總結;「千言萬語點睛結穴處」,點睛結穴是比喻,關鍵的所在。世間人常說畫龍點睛,取這個意思,所以意思很深很深。不少人以這兩句做為日常生活當中觀照的依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實在說,《金剛經》上任何兩句四句,都可以做為觀照的功夫,不一定是這兩句,但是這兩句的確是好。用這兩句觀照的人非常多,關鍵就是你能不能提得起這個功夫。禪家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就是觀照,念是妄念。往往我們妄念起來,一個接一個,妄念止不住。經文雖然常常念,到那個時候忘掉了,把經文忘掉了,妄念繼續不斷起,這就叫功夫不得力。觀照要緊!前面我們講過,要凈念相繼,凈念相繼本來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菩薩所講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跟《金剛經》這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以講都是整個佛法修持的總綱領,不能夠局限這兩句話一定是用在般若,用在禪宗的,其他的用不上,你就錯了,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也不局限在念佛,參禪、學教、念咒統統用得上,關鍵是觀照要相繼,不能斷。一斷,妄念就起來了,妄念起來那就是搞六道輪迴。由此可知,用功是功夫決定不能間斷,要把自己分別、妄想、執著統統打掉。

《金剛經》一開端:「降伏其心」,這兩句話很好。境界現前,想到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無所住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論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所有一切境界現前,都不要分別,都不要執著,這就是應無所住的意思;也是前面我們所讀到的,得無所得,行無所行。得,無論得什麼,出家修行人得禪定、得智慧、得正果,前面說過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於釋迦牟尼佛在然燈佛所,得八地菩薩的果位,人家不執著,心裏面乾乾凈凈,得如不得,這是講修行。無論在果位,無論在法門上,都是這個態度,心地永遠保持清凈。在世間法裡面,譬如你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們得財富了,得榮譽了,世間上得地位了,你學了《金剛經》,得無所得,你的心是平靜的,沒有得就沒有失。得的時候歡喜,歡喜是煩惱,心要平靜才好。歡喜,心動了。丟掉的時候,覺也睡不著,苦得不得了,又生煩惱。得也是煩惱,失也是煩惱,那個多苦,那個都叫搞輪迴業。佛教給我們,我們要過正常的生活,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在所有境界裡頭不動心,沒有得也沒有失,沒有生也沒有滅,這是何等的自在!這就叫做觀照。我們要把這個觀念轉過來,念念不能失掉,一失掉麻煩就來了,煩惱就起來,業障就現前了,不可以失掉,念念都用這個功夫,那叫會用功。

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一開端,「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這一段經文,就是穿衣吃飯,每天上班工作,就這個意思。佛的工作就是出去托缽,他上班工作。我們穿衣吃飯,所有一切工作,全用觀照功夫。穿衣,不著穿衣的相;吃飯,不執著吃飯的相,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切都隨緣,那就自在了,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是很莊嚴、很慎重,認真去做,一點都不馬虎。穿衣,衣是乾乾凈凈、整整齊齊,不會是很凌亂,讓人家看到起恭敬心;吃飯也有威儀,也吃得很規矩,我們現在常講的,你能夠講求衛生,保持身心的健康,要少吃。我們通常講吃飯最好是吃七分飽就夠了,狼吞虎咽,那個相也不好看,也不衛生,吃了一身的病來了。吃飯有吃飯的規矩,現在不太講究了。從前我們中國人,吃飯規矩很大,諸位讀《禮記》就知道,連菜怎麼擺都有規矩的,都不能亂擺,菜也按陰陽五行擺,這個很麻煩的事情,你擺錯了,人家會笑話你的,你沒有學問、沒念過書,現在不講求這些了,所以從前一舉一動都有規矩,而生其心是說這個。換句話說,佛菩薩一舉一動,都給我們世間人做榜樣,做好的榜樣。我們既然發心學佛,就要學佛菩薩的生活,學佛菩薩怎樣過日子,也要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在家庭是一家人的好榜樣,在社會是給一切眾生做好榜樣,這叫做佛法。學佛就是把我們從前那個凡夫的生活,六道輪迴的思想,把它拋棄掉,我們過佛菩薩的生活,我們以大菩薩的思想,自行化他,自度度他,這樣學佛才能得真實的受用,才能得真正的好處。

學佛,《金剛經》自始至終,我們才講到四分之一,後面還有四分之三,愈往後面愈精彩,要緊的意思都在後面。《金剛經》不太好講,難在這裡,精彩的在後面,前面要是都講出來,到後頭沒得講了,所以前面含含糊糊的,愈到後面愈清楚,這就是講的時候比較困難一點。我們因為聽眾同修們,不一定能夠從頭聽到尾,有時候今天來了,明天他不能來,前半部他來聽了,後半部他沒有緣分,因此後面重要的,往往我們也提出來講幾句,雖然不能講得很多,但是都透一點消息,使我們真正能夠得到好處,知道怎麼修行。真正發心修行,《金剛經》是教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心地。心要真誠、心要清凈、心要慈悲。應無所住就是清凈,行於布施就是大慈大悲。布施涵蓋一切法,行於布施,實在講就是表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是經文上行於布施的意思。大家不能把這個經文錯會了意思,以為行於布施,到寺廟去捐一點錢,這就搞錯了,大錯特錯。釋迦牟尼佛沒有到哪裡去捐錢,他每天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他沒去捐錢。這就是說明,行於布施就是日常生活,布施是舍、是放下,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樣樣放得下,樣樣看得破,這就叫行於布施,是這個意思。行於布施,實在講就是說,做一個好的榜樣給世間人看,讓世間人看到之後,生羨慕之心,生仰慕之心,他來學佛。

佛法是師道,師道過去中國跟印度是相同的,都是很尊重的,尊師重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你看看《大藏經》,整個佛法,釋迦牟尼佛有沒有拉信徒?沒有。不但釋迦牟尼佛沒有拉信徒,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有沒有一個人在外頭拉信徒?也沒有。宗教裡面有拉信徒的,教育裡面沒有拉信徒的,學生怎麼來呢?自己來的,來求學。你自己要來求學,哪有老師去找你,沒這個道理。這些人怎麼會知道釋迦牟尼佛有這樣好的教導,我們應當去跟他學?方法很多。這些方法就是學生,佛的弟子們,做學生一定要把老師的道德學問,向外頭宣揚,宣揚的目的不是要人對老師恭敬,不是要人對老師供養,宣揚讓大家知道,真正發心想求學的,曉得哪個地方某一個人教得好,這樣的。所以學生有義務去宣揚,但是不可以拉人。用什麼方法去宣揚?方法也很巧妙,就是自己修持。你修得好,人家一問,你從哪裡學來的?我的老師什麼人,這樣介紹的,並不勸他,他要真發心,他自己就去了。所以是自己認真修行,老師怎麼教,我就怎麼做,這個方法。

由此可知,我們學了佛,皈依三寶,或者是受了五戒、菩薩戒,你要做得很像樣,讓你的鄰居、親戚朋友一看到你,對你起恭敬心,你怎麼會這麼好?頭一個讓人家有個觀念,你的日子怎麼過得這麼快樂?你怎麼會這麼幸福?我學佛,學佛就會幸福,學佛就會快樂,學佛就會身體健康,學佛就會相貌圓滿,這個很吸引人的,用這種方法宣傳佛教,用這種方法替佛招生。所以不勸人的,用實際的行動,用這個方法。在言語裡面,就是讚歎。像我們今天這一開經,我們要唱爐香贊,這些贊是贊佛的,是不是要拿這個來供養佛?錯了,這個贊就是招生的,讚歎佛的智慧,讚歎佛的德能,讚歎佛的慈悲,讓別人聽,聽到之後,佛這麼好,我們應該去親近他,是這個意思。所以贊要唱得莊嚴,要唱得很穩重,要唱得字正腔圓,讓人家聽起來聽得很清楚。如果唱的時候不曉得這裡面的用意,跟著這個音調譜唱的時候,字句都分不開,效果就沒有了,聽到你呀呀嗚嗚的搞半天,不曉得在唱些什麼,一個字也沒聽清楚,效果就完全失掉了。贊的用意,使那些沒有學佛的人,聽到之後,佛有這樣大的智慧,這麼好的學問,使他感動,他來親近。所以佛門招生,有它一套方法,這就是不舍眾生,這就是大慈大悲的方便法門,我們必須要曉得。

【2、『是故』,承上起下之詞。不但上承生信一大段,直是緊與開經處總示呼應相通。正明一切無住,最後更就菩薩修六度時,於莊嚴佛土,亦無所住。則非句,不住法相。是名句,不住非法相。】

「是故」,這一段經文一開頭,是故須菩提。「是故,承上起下之詞。」這兩個字是連接詞,連接前後經文的。「不但上承生信一大段,直是緊與開經處總示呼應相通。正明一切無住,最後更就菩薩修六度時,於莊嚴佛土,亦無所住。」我們先看這一段,這是交代得很清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總結經文一開頭到此地,這是一個總結,說明一切無住。經一開端,須菩提尊者問了三個問題,這個我們必須要記住。第一個問題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就是問的,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應云何住」,發了菩提心之後,那個心要安住在哪裡?第三個問題「云何降伏其心」,我們的妄想心太多了,妄念太多了,妄念要怎樣把它伏住?問了這三個問題。佛的回答,都是在無住。

首先講發心,佛教給我們,心量要大。佛、菩薩不一定是出家人,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一定是出家人。在家菩薩、在家佛,佛經裡面維摩居士就是在家佛,在家的菩薩太多了。你們念《無量壽經》,賢護等十六正士是在家菩薩,十六個人,而且都是等覺菩薩,他們的地位跟文殊、普賢,跟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完全平等,一定要搞清楚。在家可以作菩薩,實在講你學了佛,學了佛就應該作菩薩,什麼叫做菩薩?過佛菩薩的日子,過佛菩薩的生活,就是菩薩。佛菩薩的生活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從表面上看,沒有兩樣。我們穿衣吃飯,佛菩薩也穿衣吃飯,我們每天工作,他也每天工作,我們迎賓接客,他也不例外,哪有兩樣?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有分別、有執著,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無所住,我們是有所住;他生的心好大好大,我們生的心好小,就這一點不相同。我們所生心,得利益是利益自己,利益我家庭,利益我這個團體,我們這個心量很小。佛菩薩生的心利益很大,利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就差別在這裡。

我們舉個例子,我們穿衣為自己,吃飯也為自己;佛菩薩穿衣,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佛菩薩吃飯,也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那怎麼會一樣?這個話怎麼講?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活在這個世間,為自己活的,自己壽命看得好重,佛菩薩不是。佛菩薩是:我這個身體在世間是為一切眾生做好榜樣的,為一切眾生做個好樣子;他不為自己,所以他穿衣也不為自己,吃飯也不為自己,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要學,在這裡學。佛法的好處,不改變你的生活方式,不改變你的工作行業,就在你現前生活方式里,你的生活很富裕,你就做很富裕人的樣子,給天下富裕人做個好樣子;你的生活很清苦,你就給一切清苦人做一個好樣子,全都是佛,都是菩薩。在你工作、行業當中,你給同行做一個好榜樣;人家做事業為自己,為自己一個集團,菩薩的心為盡虛空遍法界,他心量不一樣,心量廣大,心地清凈。心量廣大、心地清凈、心地慈悲,他的身心健康,他就自在、快樂、幸福,道理在此地,事實也在此地。所以,佛教給我們應生無所住心。「無住」,是《金剛經》修學的宗旨,貫穿整個經典,貫穿這全部經典。《金剛經》既然是大般若的綱要,由此可知,無住也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說般若經的中心。這兩個字,釋迦牟尼佛何必要說上二十二年?實在講,不要嫌二十二年多,我們感覺到二十二年太少了。二百二十年都不多,為什麼?佛這樣苦口婆心的說,我們還不肯做,處處還是要著相,還是要住,那能說佛二十二年說太多了嗎?假如我們一聽就照做,佛就省事,不必那樣辛苦,不必說那麼久,這就是說明,佛說法應機而說,苦口婆心!「一切無住」,要記住這個原則。

「最後更就菩薩修六度時」,六度就是菩薩的生活,六波羅蜜都在生活當中,在生活裡頭,點點滴滴都是六波羅蜜。譬如,我們講吃飯,吃飯怎麼說是六波羅蜜?吃飯是布施,布施是什麼意思?布施是舍、放下。吃飯的時候,不要執著飯菜的好壞,不要去挑剔,這就是布施。好吃,也很好;不好吃,也很好,都好!這就是你修布施。一定要講求怎麼樣,那布施就沒有了;你在搞分別執著。你想想看,吃飯是不是布施波羅蜜?再細說,這裡頭「財、法、無畏布施」統統具足,就在這一口飯,夾著一箸菜,圓圓滿滿。你以為布施波羅蜜到哪裡去修!吃飯就是持戒波羅蜜,持戒是守規矩。吃的時候規規矩矩,餐具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吃飯的時候端坐,這些都是屬於守規矩,守規矩就是持戒波羅蜜。吃飯要有耐心,慢慢的吃,細嚼慢咽,這是忍辱波羅蜜,不可以狼吞虎咽,那就沒有忍辱。少吃,尤其現在少吃肉類,多吃青菜,少吃油炸的東西,多吃一些清淡的,你這個腸胃吸收養分沒有障礙,這屬於精進波羅蜜。我們吃飯的時候,規規矩矩吃飯,不為外面境界所干擾,保持著心地清凈,專心在用餐,禪定波羅蜜。吃的色香味,甜是甜的,辣是辣的,不是說一切都不分了,不分那人就麻木了,分得清清楚楚的,般若波羅蜜。你們想想看,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統統具足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到哪裡修?穿衣吃飯、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哪一樣裡頭不具足圓滿的六波羅蜜!具足圓滿六波羅蜜,你就過的是菩薩的生活,就不是凡夫。凡夫一餐飯吃完之後,他什麼都不知道,迷惑顛倒,不一樣就在這裡。學佛跟沒有學佛之前,不一樣就在這裡,這叫真正學佛。學佛的成績,我也講得很多,成績在哪裡?成績在你容貌上,在你日常生活一舉一動上,知道你有沒有功夫,你有沒有得利益,這個不能瞞人!剛才我說,身心健康、容貌圓滿,這是你修學的成績。你看哪一尊佛菩薩,那個面孔是苦哈哈的?沒有!阿羅漢雖然沒有明心見性,還有分別執著,阿羅漢的相貌很奇怪,五百羅漢你們去看看,但是你仔細觀察,他的容貌是健康的、是長壽的,容貌古怪他不是病態,他沒有病容。菩薩明心見性,一個個都很圓滿。佛經當中常常讚歎,菩薩的容貌如滿月,滿月的意思,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圓滿之相,這是你修行真正有心得,真正有受用。我們自己要是得不到受用,如果不是理論上有錯誤,就是方法上有錯誤;理論方法上如果沒有錯誤,修行一定得殊勝的果報,一定得很好的受用。這是講菩薩修六度時,就是菩薩的日常生活。

「於莊嚴佛土」,莊嚴佛土,最重要的是報佛恩。我們在一生當中,能夠得到這樣的幸福,這是真實的幸福,這不是假的,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圓滿,佛菩薩告訴我們的。如果沒有佛菩薩的教誨,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怎麼會得到?佛菩薩的恩德太大了。我們報恩,唯一就是莊嚴佛凈土。用什麼莊嚴?香花莊嚴,那是假的,真正的莊嚴是心地清凈。清凈心,心凈則佛土凈。佛菩薩教我們莊嚴佛凈土,不是別的,清凈心,教我們修清凈心,我們的心清凈了,真正莊嚴佛凈土了。形式上的莊嚴,表法的,這種莊嚴接引眾生。道場布置得富麗堂皇,讓人家一看就生歡喜心,很歡喜的走進來,這是接引大眾的,真實的莊嚴是在清凈心,這個要知道。如果只著重於表面,心地不清凈,這個沒有感應,沒有感應是得不到真正的受用。得不到真正受用,換句話說,你還是有煩惱,你還是有妄想,還是有憂慮牽掛,依舊過六道輪迴的生活,你就得不到受用。得真實受用,過佛菩薩的生活,諸位想想,過佛菩薩的生活,豈不就超越六道輪迴了。這是佛法,這是真正的大乘佛法,莊嚴佛凈土。雖然修六度,雖然莊嚴佛凈土,「亦無所住」,心裡頭還是若無其事。事上要認真,要規規矩矩的做,一點也不馬虎,如法的去做,心地乾凈,決定不染,保持著清凈心,這就是無住。你心不清凈,那個莊嚴是假的,六度也是假的。一定要心清凈,你所做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是真的,它後頭那個般若,般若就是清凈心,清凈心生智慧,那個是般若。諸位想想看,這多重要!所以自始至終講無住,就是講保持你的清凈心。佛心清凈。

「則非句,不住法相。」這個經上講的,則非,不住法相。「是名句,不住非法相。」非法相是空,不住空。不住空,我們樣樣如法去做,這是不空。雖做,心地清凈,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就不住法相。這就是說明兩邊不住,兩邊都舍,空有兩邊都舍,兩邊都不住。

【3、上來所說,皆是為生心無住、無住生心作張本。亦即為發菩提心者,指示方針耳。】

你發菩提心了,菩提心是自度度他,佛這才教給你怎樣自度、怎樣度他?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這樣才是真正自度度他。怎麼去做?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我的身沒有工作,坐在這裡無事,沒工作,那是不是也在修六波羅蜜?是的。怎麼個修法?意對法塵,六根,眼耳鼻舌身這外面的,外頭都不動了,坐在這兒不動,心在動。心在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思惟想像,法塵,心在法塵裡面用觀照的功夫,也是在行六波羅蜜,這才叫凈念相繼,沒中斷過。發菩提心要這樣修法。

【4、『應』者,決定之詞。無論小乘大乘、果位因地,皆當無住。可知發大心者,決定亦當無住,非此不可。】

應如是生清凈心,「應者,決定之詞」。「無論小乘大乘、果位因地,皆當無住。」果位,像前面所舉的例子,釋迦牟尼佛在然燈佛所,那個時候他是八地菩薩,八地之前看他,是果位,他證了八地;可是九地、十地看他,他是因位,他還在修因,因位、果位這樣看法。我們現在是凡夫,連小乘須陀洹果也沒證,我們完全在因位上。不管你是在果位還是在因位,皆當無住。換句話說,佛成佛了,佛有沒有住在佛的果位上?沒有。不但在後面經文上明說,前面經文上,實在講也很清楚的顯示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每天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不住佛果相,他所表演的,跟我們一般凡夫一樣。佛成佛了,跟凡夫一樣,不住他的果位,這是用事實表演出來給我們看,不住果位。因位與果位都不執著,都不住。

「決定亦當無住」,這發大心的。因為小乘、大乘,果位、因位都不住,我們今天要想學佛,要是住相怎麼行?跟大小乘聖者他們所修學的原則違背了,這個不行,一定要循著他這個途徑去走,這是真正靠得住,真實能得成就。「決定亦當無住,非此不可。」稍稍有住就錯了。

【5、生心比發心義深。清凈心,即是本具之性,所謂自性清凈心。清者不濁,凈者不染。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凈本性,依然現前。】

「生心比發心義深。清凈心,即是本具之性,所謂自性清凈心。清者不濁,凈者不染。」我們常講清凈心,沒有把清凈心的標準說出來,這個地方說出它的標準,清的標準是什麼意思?凈的標準在哪裡?這個很難得。清是不濁,濁是混濁,像水一樣。我們供佛,家裡有佛堂,供佛最重要的要供一杯水,香花沒有都沒有關係。水表清凈心,不是給佛菩薩喝的,一定要搞清楚。那一杯水是常常提醒我們自己,供在佛菩薩面前,佛心像水一樣清凈、沒有污染,也不混濁,而且是平的,水是平的,我們的心要平等,心要清凈,取這個意思。《無量壽經》經題上:清凈、平等、覺,水表這個意思,給我們看的。有很多人都搞錯了,以為是供養佛的,那就錯了,意思全搞錯了。還有很多人不懂,供茶,那就錯了。茶,不清凈,濁、染統統都有,濁又染,不可以供茶,要供清水,開水也可以,取清凈的意思,表清凈心。清凈心就是真心,必須要兩邊不住,清凈心才能現前。為什麼世尊對於無住這樣重視,就是因為你只要有住,你的心就不清凈;換句話說,你的真心就不能現前。

後頭好,後頭佛教給我們,把我們的觀念、思想轉過來。世間法是一場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要當真,你就好自在、好快樂!事情去做,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做了不執著,你多快樂!如果你執著,你的事情做得好辛苦,做得好累,佛菩薩在旁邊看,真可憐!可憐憫者。你如果做而無做,無做而做,那做得多快樂!做,認真的做,努力的去做,不休息的去做,心裡頭乾乾凈凈,「做無所做,得無所得」,你就快成佛了,佛雖然沒有成,快了,接近了,這才叫真正的幸福,才叫無量的福德。他稱性,他跟自性相應,跟清凈心相應了,這個福報就大了,無有窮盡。《金剛經》上較量福德有六次,一次比一次殊勝,那就是一次比一次放下得多,你放下得愈多,心愈清凈,那個功德就無量無邊。

「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凈本性,依然現前。」塵垢是比喻,比喻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把我們的本性障礙了,也就是我們的清凈心不能現前。我們有妄念,妄念就是不平等,妄念心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的;我們有貪嗔痴慢,貪嗔痴慢是污染;這兩種障礙都非常嚴重。《金剛經》專治這兩種毛病,使我們的心恢復清凈,恢復平靜,平等清凈,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就行了。這個方法,理上通達了,我們曉得了,事上有困難。為什麼?事上去修,的確心要很細,粗心大意的人,難!因為不但要觀照,微密觀照,才真得受用。像我剛剛舉的這個例子,吃一口飯都具足圓滿六波羅蜜,幾個人知道?穿個衣也是圓滿六波羅蜜,一舉一動統統具足圓滿六波羅蜜,微密觀照,粗心大意的人沒有法子。沒有法子,懂得這個道理,行,我們換一個方法,我們不用《金剛經》上觀照的方法,我們用念佛的方法。不必去理會微細的六度行為,我們只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這個方法簡單,人人都會做。這一句阿彌陀佛,說實在話,也是圓滿六波羅蜜,不需要一樣一樣去分析,你老實念佛就行了。一起心動念,馬上就換成阿彌陀佛,這就成功了。這一句阿彌陀佛,不但是六波羅蜜,三學、六度、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統統具足,這是佛法的總綱領。換句話說,所有一切佛法都在這一句佛號之中,一個不漏。它的功德,功是功夫,修行的功夫,有功夫就有得,得什麼?「清凈本性依然現前」,就恢復了,這就是得。不能執著得的相,執著得的相就錯了。

【6、凡發無上正等覺心之人,應令清凈本性現前。故曰『應生清凈心』。言下有回頭是岸意,其警人也深矣。】

經文上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如是是總指前面所說的,要像佛所講的,你要生清凈心,清凈心要現前,這才是佛菩薩。在日常生活行持上,佛菩薩跟我們凡夫,實在講沒有兩樣,你很難分得出來,用心不一樣。凡夫的心,混濁之心;佛菩薩的心,清凈之心。混濁的心是妄心,清凈心是真心,不一樣的地方在此地。應生清凈心,佛這一句話含義很深,叫我們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不是在生活上回頭,不是在事業、工作上回頭,是在念頭上回頭,把從前那個觀念轉過來就行了。以前你的想法、看法這個念頭,是凡夫的想法,凡夫的念頭,也就是佛常在大乘經上講的輪迴心。諸位要曉得,我們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那叫輪迴心,所造的是六道輪迴業。實在講,我們穿衣吃飯,乾的是六道輪迴業,佛菩薩穿衣吃飯,圓滿六波羅蜜,那怎麼會一樣,差太遠!我們穿衣吃飯搞六道輪迴,他們穿衣吃飯圓滿六波羅蜜。所以諸位同修,你要真的把佛法搞會了,不要說別的,《金剛經》搞會了,你真是快樂無比!你也可以說,這個世界上的人,我最快樂,真的,一點都不假。你的生活,表面上人家跟人一樣,實際上完全不相同,真的過的是自在、幸福、美滿的生活。回頭是從這裡回頭,這也是很深的警惕。

【7、說一句『生清凈心』,無異說明發菩提心之所以然。何謂發菩提心?曰,一心清凈而已矣。當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是教人,世間一切皆應不著。】

「說一句生清凈心,無異說明發菩提心之所以然。何謂發菩提心?曰,一心清凈而已矣。」這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是覺悟,不迷、不染,那個心就叫菩提心,覺悟的心。因為染、迷,我們的心就迷惑顛倒,這是妄心。「當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是教人,世間一切,皆應不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儒家所講的,世間聖人所講的。人心是妄心,妄心的確很危險,妄念一個接著一個。儒家的聖人實在講也很了不起,他的話講得非常含蓄。危的是什麼?一不謹慎就墮六道。六道的心是貪嗔痴,貪嗔痴這個念頭太重,來生就是六道,「人心惟危」,沒有講錯,很正確。「道心惟微」,非常之微細,一轉念就是道心。實在講人心跟道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真心跟妄心是一體。這個意思都是教人,世間法不應該執著。

【8、覺照即是在起心動念處,微密用功,乃為切實。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利益眾生,多讀大乘。解慧增明,增長戒定。夏蓮老凈語教人,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毋自欺。正是此意。】

「覺照即是在起心動念處,微密用功,乃為切實。」這剛才說過了,此地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用功非要心很定、很細的人,才能用得上。這個心裡頭妄想多、雜念多、煩惱多,用不上功,教你也沒用處。即使禪堂裡頭坐禪,盤腿面壁倒很像個樣子,心裡頭還是妄想一大堆,那有什麼用?沒有用。禪定是叫你心定,不是叫你身定,身定沒有用處,心要定。所以真正用功在哪裡?起心動念之處。我們這個方法用不上,剛才講了,念佛,起心動念之處,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那就行了。比這個方法方便,收的效果比這個方法還要殊勝,用這個方法完全靠自己功夫,自己功夫達不到這個標準,要成就就很難。念佛有佛力加持,那個不一樣,功夫達不到,佛力還是加持,不但阿彌陀佛加持我們,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統統加持,所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念佛要得到感應,要誠心念、一心念,不能有懷疑,不能有夾雜,那個功德就很殊勝。如果念佛當中生了疑惑,像平常我們生病了,念阿彌陀佛念了幾天沒效果,大概要念藥師佛,藥師佛是管治病的,觀音菩薩管消災的,一個人分配一個職務,這就是什麼?你的心有疑惑、有懷疑,所以念的沒有感應,夾雜,沒有感應。一定要專心念、一心念,誠誠懇懇的念,一定得感應,而且感應很快,很顯著。我們身體有病痛,不健康,毛病很多,如何把它去掉?修清凈心,只要清凈心得到了,什麼病痛都沒有了,什麼毛病也沒有了,這實在!現在我們這個世間真的很可憐,我們所吃的東西、喝的東西都有毒,蔬菜都有農藥。從前李老師講,現在人生活跟從前人不能比,從前人吃的真的有色香味,現在三餐服毒。天天服毒,大概腸胃有了抗體,還能應付,但是諸位要曉得,日久天長,毒素慢慢累積在那裡就變成病毒,病毒一發作這就沒救。什麼方法解毒?大慈悲心。你真的有大慈悲心,什麼樣的毒到這兒來都化解掉,不要去找解毒藥。清凈心、大慈悲心是最好的解毒藥。我們看諸佛菩薩吃毒藥他都不怕,他也沒有去找解毒藥,到他那裡自然就化解,就是慈悲,清凈、慈悲,我們要養這個心。

「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利益眾生。」這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統統都是。「多讀大乘,解慧增明」,多讀大乘經,開智慧,「增長戒定」。「夏蓮老凈語教人」,夏蓮居老居士他自己編了一個小冊子叫《凈語》,實在上就是蓮老的法語,這個小冊子我們印出來了,流通很廣。「教人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毋自欺。正是此意。」教我們要持戒、念佛、看經,要知道自己的過失,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知道之後一定把它改正過來,這叫真正的修行。

【9、本性活潑潑地,無相無不相。經雲不住色等,又雲生心,以示發菩提心者,不應住於塵相,非令心如死水也。】

「本性活潑潑地,無相無不相。」無相是從體上說的,本性之體沒有相,本來無一物。它能夠現相,現相是清凈性體起作用,起作用能現相,所以無不相,無不相就是有相。「經雲不住色等,又雲生心,以示發菩提心者,不應住於塵相,非令心如死水也。」這一段的開示很重要。有很多修定的人,認為定中的境界一念不生了,那就叫定,那個錯了。佛法裡面講一念不生,是講妄念,妄念不生,他有正念。一念不生的時候,一個妄念都不生,他還有正念,可見得他不是沒有念,他有正念,正念不是妄念。正念是什麼?正念是無念,無念就是不執著的念,一切都不執著,那叫正念,不是沒有念;沒有念,外面相就沒有了。相從哪來的?相從念頭生的。佛在大經里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沒有想,哪來的相?十法界都是從心想生的,西方極世界也是從心想生的,想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現前,一切法從心想生。不可以叫心如死水,心如死水那叫無想定,無想定實在講也很難修,修成了之後,他的果報在四禪,四禪有個無想天,專收無想定的人,無想定成功就到那裡去報到,那個天我們佛法叫做外道天。學佛,好心學佛了,最後學成外道,真冤枉!真的好不容易!如果拿那個定、那個心來念佛,給諸位說,上上品往生,馬上就花開見佛。一念之差,就是前面所講的「道心惟微」,你看那麼一點點,果報相差太遠太遠了。所以這是無住又說生心,道理在此地。是教我們要活活潑潑的去做,決不是死呆板的,雖然去做,心裡頭乾乾凈凈,一塵不染,這個快樂。心裡染著就是六道輪迴,心地不染著,超越六道輪迴。如果超越六道輪迴,什麼都不做是小乘,墮到空裡面去了;一切都做,大乘菩薩,廣度眾生。所以說穿衣吃飯,點點滴滴,統統都是廣度眾生,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這個範圍多廣多大。

【10、清凈心是真心,住塵攀緣心,即是妄心。《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等。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盤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清凈心是真心,住塵攀緣心,即是妄心。」塵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你住就錯了,住就是攀緣,那就是妄心。「《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等。」這就是修行修錯了,好心發的心,想學菩薩、想學佛,結果學錯了,學錯了如果學成聲聞、緣覺還算不錯,路是走岔了,但是還可以回頭。如果搞成外道,那可麻煩大,回不了頭!那就錯得太離譜,像剛才講修定,你修成無想定,這就太離譜,完全錯了。「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這是世尊在《楞嚴經》上講的「錯亂修習」,不曉得二種根本。

「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誤會了,把妄心當作真心,攀緣心就是生滅心,妄念。妄想雜念這個心當作自己的真心,用這個心來修行錯了,用這個心修六度萬行都不行。用這種心修六度,還是六道輪迴業,戒定慧、六度、十大願王,好事情、善事,果報在三善道,不能出輪迴。原因在哪裡?你是用的攀緣心,你是用的妄想心,用這個心修行,出不了輪迴。可是諸位要知道,不用這個心,難!真的比登天還難,我們沒辦法,這才知道非念佛不可。用這種心念佛可以往生,往生就超越輪迴,這叫第一方便。用這種心修別的法門,不行,只能修三善道,不能出輪迴。用這個心念佛叫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西方極樂世界四土,底下這二層就是這樣的人去往生的。

「二者,無始菩提涅盤元清凈體。」這是真心。「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這幾句話意思很深,如果要講的話,這四句兩個小時講不完,這《楞嚴經》上的,我們不說了。這是真心,就是此地講的清凈心。如果我們用清凈心念佛往生,給諸位說,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凈土,那個不一樣,完全不相同。可是要跟一般人比較起來,念佛的功德是無比殊勝;一般人除念佛法門以外,用清凈心來修六度萬行,可以超越六道輪迴,可以明心見性,證到圓教初住,別教初地菩薩,能證到這個果位,不能跟往生的人比。往生的人,你們諸位想想看,實報莊嚴土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換句話說,他是真正的八地菩薩。你自己要修行修到八地,《華嚴經》上跟我們講老實話,證到圓教初住,明心見性,要修到八地,要修二個多阿僧只劫。二大阿僧只劫修到第七地,再往上進入到八地的時候,已經入第三個阿僧只劫,你說這個時間多長。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馬上就得到,不能比!所以,這些佛菩薩都教我們多讀大乘,你多讀你才知道,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才曉得這個道理。我們對於這一切法門,才知道如何去選擇。世尊在《楞嚴經》上教給我們,跟此地所講這個意思相同,特別引用到此地來。

【11、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

「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就是八識,八識是妄心,不是真心。「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他不知道法界原本是一體,在這裡頭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具足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統統具足了,這樣變成凡夫。

【12、『無所住』,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二義。『而生其心』。而:有而又、而後二義。其字指菩提、六度等。『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凈心相應故。】

「無所住,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二義。而生其心,而有而又、而後二義。其字指菩提、六度等。」也就是指一切佛法。「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凈心相應故。」真的到這個地方,把這個中心給我們說出來了。中心就是「無住」,無住就是清凈心,無住是空有兩邊都不住。所以不執著、不斷滅,不執著是不住有,不斷滅是不住空,空有兩邊不住。無所住裡頭是兩個意思。而生其心這個而,也是兩個意思。雖然一切不住,他又生心。也許有人會問:我既然一切都放下了,我一切都無所得了,我為什麼還拚命工作,做得那麼辛苦。這個人不糊塗嗎?不是自找苦吃嗎?這個念頭這叫妄念,這叫妄想,他不曉得自己錯了。如果清凈心現前,一切都放下了,你每天工作二十四個小時,累不累?一點也不累。為什麼不累?沒做,心乾凈,一點分別執著沒有,就這個道理,只有快樂,只有歡喜,法喜充滿。一般人心地污染,用妄心,工作幾個小時就累得不得了,妄心會累。真心不累,真心裡頭空空洞洞,真心不累,愈用愈自在,愈用智慧愈增長。妄心愈用煩惱愈增長,煩惱增長怎麼不累?累死人了。佛菩薩工作,他智慧增長,他不是煩惱增長,他不會累,這是我們一般人不知道這裡面真正的狀況,愈做愈歡喜,能夠利益一切眾生,而又不著相。

【13、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兩句貫徹全經。此中之應生清凈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又是不應取法兩句之點睛處。『應無所住』,不應取法也。『生其心』,不應取非法也。】

我們可以看到經文前後的照應,意思非常的精細、微妙!

【14、但清凈,不生心,便是死水。佛法所不許。清凈要在生心中顯現。】

「但清凈,不生心,便是死水。佛法所不許。」心清凈,什麼事情不幹,我們講學佛消極,不但世間人不歡迎,佛也不要你,佛要的是積極為大眾去服務。「清凈要在生心中顯現」,清凈心在什麼地方顯現?在一切工作裡面顯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顯現,愈是繁忙,愈是繁雜當中,愈顯示出清凈、平等,這是真功夫。像那個刀一樣,愈磨愈鋒利,離開磨刀石,那個刀怎麼能說鋒利?要在事上去磨鏈,叫歷事鏈心,絕對不離開眾生,絕對不離開社會,這就是正確的,這就沒有錯誤了,是佛法對我們要求的、希求的。

【15、生者,任運而生。無住,無妨隨緣而住。雖住而實無所住。任運而生者,法爾顯現。生而實無所生。果能如是,則法法都顯無住生心,物物莫非般若實相。】

「生者,任運而生。」生是自然的,任運是自然的,不是勉強的,不是我們有意取的,有意思取的就錯了,那叫妄心。只要老老實實依照佛的教訓去做。不會做呢?老實念佛,念到功夫成熟了,什麼是功夫成熟?心清凈了。還是這一句話,念到心清凈就是功夫成熟了。清凈心現前,就叫做一心不亂。只要這樣老實去念,就生心,就生了。「無住,無妨隨緣而住。」生活隨緣就快樂,攀緣就不快樂。攀緣是什麼?心裡頭有妄想,我們講有憂慮、有牽掛、有煩惱。隨緣,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得失心,樣樣都自在!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沒有一樣不好,一切都隨緣。隨緣而住,就是無住。「雖住而實無所住」,隨緣就是無住,攀緣就是真的他有住。「任運而生者,法爾顯現。」法爾是自然的意思,比自然來得還自然,就叫法爾,這是佛學名詞,自自然然的,自然顯現,沒有一絲毫勉強,沒有一絲毫的做作。「生而實無所生」,連那個生的相也不分別、也不執著,這就是生而無生,不是它真的無生,它真的有生,不執著,心裡頭若無其事。「果能如是,則法法都顯無住生心,物物莫非般若實相。」這個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像穿衣吃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具足圓滿六波羅蜜。法法是一切法,不僅是佛法,包括世間法,包括我們生活當中,微不足道的點點滴滴,都是無住生心,都是實相般若。大道在哪裡?眼底全是。我們讀了《金剛經》,這一些真實的事相要是沒有看清楚的話,這個經叫白看了、白讀了。果然看清楚,果然看明白,這個心念頭一轉就回頭,一回頭,恭喜你!你轉凡成聖,你本來是六道凡夫,現在一轉變,你就是佛菩薩。如果一心念阿彌陀佛,你篤定是菩薩,絕對不是凡夫。這一轉變的時候,求生凈土毫無障礙,什麼障礙都沒有了,這都是真實話。所以說,實相般若就現前。

【16、學佛必須依教奉行,教義幽深。必應得其綱要所在。『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無論修何法,行住坐卧不離這個,才有入處。而自性清凈心,才能透露出些消息。所修之法,亦可望有成就之期也。】

「學佛必須依教奉行,教義幽深。」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教義真的是深。「必應得其綱領所在」,深不怕,抓到綱領就有辦法了,《金剛經》是綱領。「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兩句話是《金剛經》的總綱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兩句話的總結。「無論修何法」,參禪也好、學教也好、持咒也好、念佛也好,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這是說的佛法,這個法裡頭還包括世間法。世間法裡面,不管你學哪一種學科,你在大學裡面所選的學系不一樣,你在社會上工作行業不一樣,都是法,也就是我在前面所說的,無論你是哪一種生活方式,無論你是從事於哪一種行業,「行住坐卧不離這個,才有入處。」入什麼?入佛菩薩的行列,入幸福、快樂、圓滿生活的系列,你入這個進去了,真的得大自在!「而自性清凈心,才能透露出些消息。」無論是佛法、世法,總而言之一句話,一定要把清凈心露出來,就在你生活當中,就在你工作當中,就在你事業當中,透出你的清凈心,你就不是凡夫了。換句話說,你就離開苦惱,離開煩惱,清凈心裡頭沒有煩惱,你就生智慧,你就超越六道輪迴,所以我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上品往生。「所修之法,亦可望有成就之期。」你所修的佛法有成就,你能得禪定,你能開智慧,你能修行證果,在世間法裡面,你能夠建功立業,成就你輝煌的事業,統統有幫助,你這才曉得《金剛經》的價值,才知道大乘佛法是無價之寶!我們稱它作法寶,這個是名副其實。今天我們到這裡告一個段落。

第27集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經本第六十七頁。

上一次經文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眾生有執著,所以才有六道輪迴;因為眾生有妄想,所以才有十法界。由此可知,六道十法界都是從眾生妄想當中所生出來的現象。而它的事實真相就是世尊在經中為我們說明的,一彈指有九百業因果報的相續現象,這種現象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又因為這個現象,雖然它是剎那生滅,實在上說它是剎那在轉變,因此佛教給我們要生心。由此可知,無住生心不僅是般若的中心,實實在在說,它與宇宙人生事實真相完全相應,相應就叫做隨順法性。這是佛在經上,尤其是在《金剛般若》上,自始至終不厭其煩,多次的教導我們要無住、要生心,道理就在此地。我們知道理論,明了事實真相,才能體會到世尊教導我們的苦心,教導我們的真實,使我們充分的理解到如經所說信心不逆,我們在佛法修學才有成就,我們的生活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自在、美滿。這幾句是總結前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大意。

五二、「證以報身不住」

佛教我們無住生心,他自己當然做出一個榜樣來給我們看。

經【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1、『有人』,指發大道心之人。大心為因,『大身』為果。多劫勤修六度萬行,福慧雙嚴,功行圓滿,方能證得,所謂無邊相好身也。】

「有人,指發大道心之人。」正是開經,尊者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有人就是指這些人,也就是發無上菩提之人。「大身」,就是無上菩提所證得的報身。我們在贊佛偈常常念到,「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就是形容佛的報身之大。如果不讀贊佛偈,單單看到經文上的大身,我們不曉得大到什麼程度才叫大。從贊佛偈我們細心去體會,佛的這個身相實在是太偉大,大到我們無法想像,也顯示出我們眾生太渺小了。大身是果報,證得無上菩提的果報。我們都知道佛有三身:法身是本體,報身、應化身是所現之相。報身有兩種,一種是自受用身,一種是他受用身。此地所說的大身是指自受用身,至於他受用身,是教化地上菩薩所示現的。從初地到等覺,菩薩所證的程度不相同,因此見到佛的報身也不一樣。初地跟二地所見的就不一樣,二地跟三地見的又不一樣,應化身就更不必說了。總而言之,不出《楞嚴》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菩薩還算是眾生,所謂是九法界有情眾生,九法界就包括菩薩。

世尊「多劫勤修六度萬行,福慧雙嚴、功行圓滿,方能證得,所謂無邊相好身也。」我們在一般經典上看到,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丈六金身,這是說世尊在我們這個世間所示現的應身。三千年前出現在北印度,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示現的世間壽命八十歲,世尊八十歲圓寂的,這是屬於應化身。而佛的自受用報身,像《華嚴》所說的,「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無量無邊。這種說法是稱讚的話,還是實在的?這一點我們學佛的同修必須要理解,佛門裡面沒有妄語,世尊在本經裡面告訴我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五語裡面是以如語為主。「如」是完全與事實相應,所謂是不增不減,所說的跟事實決定是相當。這就是說明,無量的相好是事實,這不是稱讚,也決定沒有誇張。哪來的那麼多的相好?我們凡夫聽起來實在是不可思議,甚至於初學的人根本就無法接受,這是我們完全不了解究竟圓滿大覺人的事實真相。我們知道,自受用報身是性德圓滿的顯示;自性的功德無量無邊,所顯示的德相自然也是無量無邊。於大乘了義的經論,稍稍能夠涉入、能夠體會,對於這樁事情自然就不會懷疑。

佛在因地,就是在菩薩地位上,圓滿的大覺在最初也像我們現前相彷佛,雖然性德裡面本來具足,但是性德無量劫來,被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所遮蓋,性德不能現前,必須要靠修德來開發。因此多劫勤修六度,這一句就是講修德,在因位修德是非常重要,修德就是前面所說的而生其心,雖生心要無住,與性德就相應。如果生心有住,與性德就不相應,縱然累劫勤修,依舊不能見性。為什麼不能見性?因為他不能斷煩惱,不能破妄想,妄想就是無明。他有煩惱障,他有所知障,這就不能見性,不能超越十法界。如果煩惱障尚且不能破,換句話說,他根本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縱然不能破無明,也得要想方法了生死出三界,這才算有成就。若不能超越六道輪迴,我們就要想一想,像世尊在《金剛經》上所說的,《無量壽經》上所講的,大家都念得很熟,佛所說的是說我們每個人,說我們自己。我們的學佛修行不只是在這一生,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也是多劫勤修六度萬行,為什麼還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這是我們應當要反省的,應當要覺悟的。那就是我們雖然勤修六度,沒有想到了生死出三界的重要。何以知道我們沒有重視這個問題?看看今生就明白了。我們這一生聞到佛法,對於了生死出三界這個念頭有沒有?懇不懇切?是不是把這樁事情當作我們這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樁大事來辦?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很顯然的說明,我們這個念頭不懇切,我們對於世緣依舊看得很重,所以無明煩惱習氣不能斷,縱然這一生勤修六度,也不過是帶來六道的福報而已,佛法所謂是有漏的痴福,修的是這個。這是我們不能不警惕,不能不覺悟,一定要學菩薩。

「福慧雙嚴」,嚴是莊嚴,我們迴向偈天天念「莊嚴佛凈土」,我們拿什麼去莊嚴?要修福慧。什麼是福、什麼是慧?這在《金剛經》上我們有更深入一層的認識。菩薩所修的慧是無住;應無所住是修慧,而生其心是修福。生心要是有住,那就有福沒有慧;無住不生心,有慧沒有福,都不能解決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六道十法界的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金剛經》上所講的福慧雙嚴,一定要以本經所說的標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前面已經跟諸位詳細說明過,無住生心就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之處,點點滴滴上來下手,這叫真功夫。「功行圓滿」,功是功夫,行就是指我們日常生活行為,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像世尊在本經開端為我們所示現的穿衣吃飯。世尊入舍衛大城托缽,這是出家人的工作,我們要把它看作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每一樁事情都是圓滿的功行,也就是說每一樁事情都具足無住生心,這才叫修行,這才叫學佛,這才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些句子跟無住生心是異曲同工,實在是妙極了!無住就是一,生心是多,再多都離不開一。一是什麼?無住。無住就是自性圓滿顯示,生心是自性無量德能的隨緣顯現,所以宗門常講「萬法歸一」;萬法是生心,歸一是無住。所以合大乘經論,體會世尊這一句究竟圓滿徹底的開示,我們要在這個地方用功夫,也就是說要掌握到這個原理原則,我們來過日子,你就是過諸佛菩薩的日子,就不是凡夫了。所謂是轉凡成聖,那個樞紐關鍵就在此地,這樣的生活才叫福慧雙嚴,才叫功行圓滿,方能證得。

世尊是圓滿證得,我們開始學的時候是分證的證入,天台所講的六即佛,我們從分證慢慢再證到圓滿。實在說,分證恐怕我們功夫還不夠,我們現在開始學,道理明白了,方法懂得了,怎樣在生活當中去做,真的去做,我們能做到這個功夫,這在六即當中叫觀行即佛。觀是觀念,我們的觀念轉過來了。從前凡夫的觀念,生心有住,生心有住是凡夫的觀念,現在我們曉得,生心要無住,無住要生心,這是諸佛菩薩的觀念。把生心無住、無住生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那就叫行、觀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你工作之中,落實在你處事待人接物之中,那叫行、觀行。如果說連這個做不到,觀念轉不過來,生活上做不到,你再降低一層,名字即佛,有名無實。有名無實是決定不得受用,你的佛法再通達,甚至於你講得再好,講得天花亂墜,你絲毫受用都得不到。諸位要知道,現前得不到受用,將來我們生命報終的時候,依舊要搞六道輪迴,這是一樁非常可怕之事。觀行的功夫得力,拿這個功夫念佛求生凈土,就決定得生,凈宗所說的功夫成片,就是這個境界。相似位是凈宗的事一心不亂,分證位是凈宗的理一心不亂,這些我們必須要知道。

【2、無論果位因地,相與非相,皆不可取。若於此理少有未明,則修因時,便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深契。此佛舉問之微意也。】

「無論果位因地,相與非相,皆不可取。」世尊在這裡為我們做證明,他是以究竟圓滿的果位,自受用的報身,現的這個大身,他不住。不住,雖得這個身,心裏面若無其事,我們一般講沒在意。沒在意就是心裏面沒有這個事情,沒有這個分別,沒有這個執著,甚至於念頭都沒有,這叫真的無住。果位層次很多,小乘四果四向,大乘菩薩從初信位一直到等覺五十一個位次,每一個位次往後面看,它是因,往前面看,它是果。譬如初地,初地向前看,三賢位,那它是果,往後面看,二地、三地,那它是因,因地、果地也要把它辨別清楚。證到究竟圓滿佛,那是圓滿的果位,那個沒有因了,等覺菩薩往佛看,它是因位,往法雲地菩薩看,它是果位,這個地方的果位、因地,要這樣子看法。

「相與非相」,相是現相,是事相;非相是講的心性,或者說空相。相是有,非相是空,空有兩邊都不住,所以無住是兩邊都不住,這個諸位要知道。不能認為這個無住大概叫我們不住一切有,有可以不住,能不能住空?不能!凡夫修行如果住空,果報在無想天,四禪的無想天,他什麼都不想了,他住空,在無想天,這是功夫淺的。功夫深的到四空天去了,他因為住空才有四空天,他要是不住空,哪來的四空天?凡夫空有不能住,住有那是四禪以下的,這都是住有,住空就變成四空天。總而言之,住空、住有都出不了三界。修行人,菩薩空有也不能住。修行證果的人要一住空,小乘阿羅漢住空、辟支佛也住空,世尊在大乘經上常常喝斥他,稱他們墮無為坑,無為就是空。有什麼不好處?在修學證果上,他終止了,停住在那裡,不能往前進。小乘阿羅漢證入偏真涅盤,偏真涅盤是空,兩萬劫才知道回小向大。諸位要知道,他終止兩萬劫,兩萬劫這麼長的時間空過了,這多可惜。辟支佛比阿羅漢聰明,一萬劫,要耽誤一萬劫的時間。這是修行人,真的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住空」有這個害處。住有是決定不能出三界的,那就不必說了,所以空有兩邊都不能住。這是我們把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之後,這才明了世尊為什麼叫我們空有兩邊都不住。應無所住,不住有;而生其心,不住空,空有兩邊不住。生心,生什麼心?生心一定要依佛的教誨。前面跟諸位說過,因為剎那的相,相在轉變,我們生的心善,變出來的相就善,生的心不善,變的相就不善。因此,如何生心,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可以說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教導我們,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認真去接受學習。

「若於此理少有未明,則修因時,便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深契。」這話說得有道理。理論上沒搞清楚,事實真相不明白。《金剛經》的文不多,讀《金剛經》的人很多,《金剛經》講的是什麼,懂得的人可不多。這就是宇宙人生的道理、事實真相,他沒搞清楚。過去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聽到這兩句,就明心見性,後面都不講了。五祖忍和尚給他講《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就圓滿,就結束了。我們這個經聽上一百遍、一千遍,還是這個樣子。什麼原因?「若於此理少有未明」,我們還不是少有,我們是多有未明,所以對於這兩句經文,我們聽了不會開悟。能大師一聽他就悟入,他是真的明白。他怎麼明白的?做到了,心地清凈,一塵不染,我們的心,用心要這樣才行。換句話說,不但是世法一切分別執著我們要放下,佛法也不能分別執著,也要放下,佛在本經告訴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在此地舉比喻給我們說,佛說法如筏喻者。筏喻是世尊早期講經常常用的比喻,在小乘經《阿含經》裡面,我們常常看到這個句子。《金剛經》上雖然出現同樣的句子,用意不相同。小乘人著相,所以世尊取這個比喻,佛說法就像筏喻一樣,我們沒得度的時候,要依靠佛法,證果之後那佛法就不要了。像過渡,沒有過去我們要船,過去之後登上那個彼岸,船就不要了。這個意思好懂,這小乘經上說的,《金剛經》上不是這個意思。《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正坐在船上就不能對那個船有絲毫的執著,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這就不是小乘的境界。小乘離跟即不同時,大乘法離即同時,就是無住跟生心是同時,是一不是二,這個意思深。宗門所謂「識得一,萬事畢」,那個畢就圓滿、沒事了。這個一是什麼?一是同時。我們在這裡說的,離相跟即相同時,無住跟生心同時。同時就見性了,異時不見性,同時就見性,這一點要知道。

同時是一切都同時,性相同時、理事同時、因果同時、真妄同時、邪正同時、善惡同時、利害也同時,沒有一法不同時。同時就是一,宗門講的識得一,意思在此地。所有一切經,你們打開經本,「如是我聞,一時」,一時就是同時,不是異時。一時就是一真法界,如果不同時?那就變成十法界,就變成六道,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這個觀念要是能轉過來,你修行的功夫就得力了。今天我們修行為什麼功夫不得力?我們也很認真的干,每天有不少同修告訴我,一天《無量壽經》有人念十遍、念十二遍,但是他境界轉不過來,他不曉得同時,不知道是一時。《金剛經》念得很熟,從頭到尾背一遍,十三分鐘,很了不起!我都做不到,我不能不佩服他。他這個境界還是轉不過來,為什麼轉不過來?依舊是分別執著,心不清凈、心不平等,不清凈就不平等,所以他境界轉不過來。換句話說,他依舊是名字位中人,你說可惜不可惜!沒有辦法從名字位提升到觀行位。諸位要知道,我們念佛,觀行位才能往生,名字位不能往生,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是不能往生,古人所謂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什麼原因?名字位中。名字位是有口無心,你沒真修,真修就是觀行位。真修剛才講了,兩樁事情,一個是把觀念轉變過來,觀;一個是行為轉變過來,這觀行。行為是什麼?六度。觀念是什麼?無住,這很要緊。無住就是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一定要心清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放下行嗎?決定不行!為什麼不行?因為那是妄想。妄想障礙了心性,你怎能不放下?這樣我們才認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的是無量法門修行的中樞,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我們念阿彌陀佛,身心世界要放下,不放下不能帶著往生。帶業是帶舊業不能帶新業,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

「此佛舉問之微意」,舉什麼問?舉報身不住。問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佛舉這句話問的意思你要懂。讓須菩提來答覆,這一問一答,我們在這當中領會他的意思,領會到無住生心的深義,然後我們才得受用。得受用就是你會過日子了,你會生活了,你能夠把輪迴心改成佛菩薩的心。佛菩薩的心是無住,輪迴心是有住,有住就是你心裡頭還有憂慮、牽掛,那是輪迴心。諸佛菩薩一切憂慮牽掛、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那叫覺心。雖然一絲毫的分別、妄想、憂慮、牽掛統統都沒有,而行布施。布施包括六度萬行,這個意思前面都細講過,不要再重複。不是單單修一個布施,布施包括我們整個的生活,包括我們全部的活動。這把意思懂得了,他為什麼要問這個,然後你才懂得佛這個問真有味道,這經文才真有味道。

【3、『非身』,有二意。一約證果,所證乃清凈法身之體,非此報身之相。則非身指報身言。二約證果,既是法身體。法身周沙界,其大無外。遍入微塵,其小無內。無形相,無數量。凈名雲,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意顯約體言,故說非身。則非身指法身言。】

「非身,有二意。」《金剛經》上即非、是名,這個句子用得很多,它的意思一定要懂得,一定要細心去體會。「一約證果,所證乃清凈法身之體,非此報身之相。則非身指報身言。」佛法的確是圓融,玲瓏剔透。不會的,那你是句句都說錯了,要是會的,句句都圓融,妙就妙在此地。第一個意思證果,證的是什麼?證的是清凈法身,這是講圓滿的果位。如果從分證的果位上來說,不但大乘菩薩五十一個果位,小乘四果都不例外,證的是什麼?無住。換句話說,無住功夫淺深不同,才分出菩薩這五十一個階級。五十一個階級統統證的是無住,有人證得淺,有人證得深。證得淺的,果位就下一點,證得深的,果位就高一點,如此而已。由此可知,如果我們心還有住,你證什麼果?這是我剛才說了,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的修行,連個初果都沒證到。什麼原因?就是你心總是有住,你有牽掛,你有分別執著,這害慘了。雖然念佛也不能往生,因為你有住。由此可知,凡是念佛往生的人,我問你:他為什麼會往生?他心無住,所有一切憂慮牽掛統統放下了。除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之外,他心裡頭統統沒有了,這樣人能往生。還有挂念到你的親情,挂念到你的財產,那就完了,還搞六道輪迴。徹底放下,放下之後,身心放下之後是什麼?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在生活當中一切隨緣,順境享福,逆境也享福。也許同修們聽到就不懂了,順境享福,逆境享什麼福?飯都沒得吃,還享什麼福?享清福,心清凈,心平等。他在順境裡面、富貴裡面,沒有樂受;這裡很快樂,那完了,你就又墮落。逆境、困境里,他沒有苦受,他始終保持清凈心,保持他的平等心,那叫真的享受。這才能懂得順逆是一,不二。維摩入不二法門,順境、逆境都享受。諸位想想,他那個生活怎麼不快樂,怎麼不幸福?這樣人念佛就決定得生凈土,與佛所修的福慧雙嚴相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盡虛空遍法界接引度脫一切眾生,他是修福。雖然度脫一切眾生,他心裡頭不著相,無住。阿彌陀佛也是無住而生其心,都違背不了世尊這兩句話的意義。證是證清凈法身,這個清凈法身怕大家聽了又覺得是高深莫測,我還講簡單就是無住,清凈法身就是無住,就是一切都不執著,相與非相都不執著,空有兩邊不執著,那就是清凈法身,就是證的這個東西,而不是報身之相。所以尊者說即非大身,是指報身講。

第二個意思,「二約證果,既是法身體。法身周沙界,其大無外。遍入微塵,其小無內。無形相,無數量。」這是大小不二,大小不二裡面就包含一多不二、性相不二、事理不二,統統在這一句里看出來了。「凈名雲,佛身無為,不墮諸數。」諸位要曉得,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數是數量。我們的身跟佛身是無二無別,眾生跟佛,生佛不二,生佛是一,這些都是跟你講真話,都是給你說事實真相。說事實真相反而不懂了,給你說假的,你一聽就點頭,佛不是眾生,眾生不是佛,你聽了點頭。我跟你講眾生跟佛是一,你就搖頭,這怎麼是一?那是真相,那是事實,那個不一是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執著,你見不到事實真相。

「意顯約體言,故說非身。則非身指法身言。」這一句話意思是雙關的。佛說大身,大身裡面就含有兩個意思,所以「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非身兩個意思,大身也是兩個意思。大身兩個意思,一個是從相上說,佛現的身的確是大;如果從法身上講,法身盡虛空遍法界,那怎麼不大!「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雖然現身,雖然是應量,可是諸位要知道,依舊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了不可得,所以他無住。這就是說明,十法界那個相是幻相,這個幻是什麼?變化多端,剎那在變化。一真法界是真相,為什麼說它是真?佛法裡面講真妄的定義,簡單的說,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都叫假的,都叫幻的;《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它會變化。凡是不變的,就叫真的,這是說變與不變。相究竟是一回什麼事?真相如何?真相都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換句話說,一真法界裡面它那個相續相是不變的,永遠是這個相續相。十法界裡頭會變,為什麼會變?妄想、執著。《華嚴經》「出現品」佛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六道凡夫妄想執著都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佛是講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他們沒有執著,但是還有妄想,妄想就是無明,無明沒有斷盡,無明是妄想,所以沒有辦法證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雖然也是相續相,但是它不變,這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示,對我們來講非常有用。

【4、不必著有,不必著無。然後修因時,便能不取我相,不住六塵,而生清凈心矣。】

「不必著有,不必著無」,有無兩邊都不可以執著,著就是住。「然後修因時,便能不取我相,不住六塵,而生清凈心矣。」清凈心是什麼?自性,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性就是清凈心。在哪裡見?在一切境緣上見,境界就是六塵環境;緣是講人事環境,境是講物質環境,環境把它歸納總不外乎這兩種。從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裡頭就見性了,諸位懂嗎?怎麼見性?生清凈心就見性。我在物質環境裡面,顯示我心很清凈,不染,這見性了。人事環境跟一切人往來,善人也好,惡人也好,我清凈心在這裡現前,清凈心現前就叫明心見性。為什麼會明心見性?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從這裡見性,清凈心現前。世尊這個問的就有味道了,你要是不解這個意思的話,好像前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問的好像與這不相干。你看那個關係多密切,從這個關係我們真的明白,體悟到了,會作用了,就能應用在我們生活上。

五三、約經功校顯顯福德勝引河沙喻

小標題是注釋經文的。「約經功校顯」,就這一部經的功德來做個比較,顯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功德不可思議。

經【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這一段開示,世尊先用比喻來說,比喻得好,我們一般凡夫想不出,這一個大的數字比較我們想不出。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可以說大部分的時間在恆河流域,凡是講到數目字多,數目字很大,他老人家就用恆河沙做比喻,大家都懂,恆河沙很細,確實像麵粉一樣,跟我們一般這個沙灘的沙要細很多,佛常用這個比喻。這一條恆河有多少沙?我們一般人講不計其數,太多太多了,沒法子去算。佛在這個地方用的比喻巧妙,把恆河的沙,每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恆河沙數的恆河,那裡面的沙有多少?這個數字,我們今天用天文數字都沒有辦法來形容,簡直是無法形容。尊者這個想法代表我們凡夫,要是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恆河數量就無量無數,何況那裡面的沙?先用比喻做一個大前提,然後佛再說明他自己真正的意思。

五四、明寶施福

經【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

實在說,老老實實說。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諸位要記住這個數字,把恆河裡面的沙,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恆河沙數裡面恆河沙,再以一粒沙比喻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真的是無量無邊無數。第一次世尊給我們校量功德,是用一個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一個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有沒有人能做到?有,大梵天王可以做得到。大梵天王是娑婆世界福報最大的,他有這麼大的財富,但是肯不肯布施另當別論,就是說他有這麼大的福報。此地所說的,大梵天王也望塵莫及,不敢想像,這麼大的福報。

【1、『實言告汝』,說在此而意在下文。使知所說、持說之福,更多於此,是真實語,不可不信。】

「實言告汝,說在此而意在下文。」這個並不重要,這是前提,真正的意思是在底下一節。佛是真的說、實在說,決定不是虛假的。「使知所說、持說之福,更多於此,是真實語,不可不信。」用意在下面。

【2、恆河無量,河沙無邊。借有為法之極大福德,作一比例。以顯持說之無為法,福德更大於此。】

這一段經文裡頭,有一個字我們一定要注意,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字,《金剛經》的經文,後面比前面深,後後深於前前,因此善的標準,後面善的標準比前面的意思要深。最前面那個善男子、善女人,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那就是善男子、善女人。經講到此地,這個善像那個不行了,一定要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是這個地方的善男子、善女人。雖然是一個字,同樣的一個字,擺在哪個地方意思不相同,這是我們讀《金剛經》決定不能夠疏忽。

五五、顯持經勝

經【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前面的「實言告汝」,用意就在此地,怕你不相信。前面這個布施,那還得了,不得了!剛才說過,大梵天王也望塵莫及,也不能跟他比。我們能不能修這個福報?佛告訴我們是肯定的,能修,不但能修,你修的福報還超過他,比他還要大。用什麼方法修?受持,這裡頭最重要的是受持,因為你要是不能受持,你怎麼能演說?不能受持,就是這個經義你沒有真懂,你沒有真懂,你怎麼能說得出來,說得叫別人聽懂,所以關鍵在受持兩個字,這個是要明了的。前面雖然說,屢次都在講,唯恐我們疏忽了,顯示出佛的苦口婆心。我們常講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佛不止三而四,在《金剛經》上講了七、八遍。這樣屢次重複,這是顯示出佛的苦口婆心。

【1、『四句偈』等,極言持說極少之經,尚福德勝前,則持說全經,其福更勝,不待言矣。】

經上舉的例子,都說四句偈,四句偈是經中任何四句。古印度人的習慣,四句叫一首偈,長行文也是如此,四句就算一首偈,不論句子的長短,所以經中講的四句偈是任何四句經文,這是說少分。由此可知,要是能夠受持全經,那個福德就更不可思量。

【2、『受持』,則能自度。『為他人說』,則能度他。自度度他,是菩薩行。故福德極大也。】

這不是世間任何財布施所能夠相比的。《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面說得很好,「一切布施當中,法布施為最」,任何的財寶布施比不上法布施。向下還有詳細的說明。

【3、布施知離相,是福慧雙修。又能深信因果,信心清凈,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則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不退成佛,殊勝果德不可思議。】

「布施知離相,是福慧雙修。」離相是修慧,布施是修福,布施一定要離相,才能夠符合無住生心。如果不懂得這個意思,與無住生心就相反了。我們現前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搞錯了,我們不曉得無住的重要,起心動念心有牽掛,這很糟糕。有一絲毫的牽掛,念佛都不能往生,何況修其他的法門,你怎麼能證果?

「又能深信因果」,深信因果非常重要,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因是起心動念,果就是業報的相續變化,這個道理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很透徹。《華嚴經》上所說的,所有一切現相,包括一真法界、十法界,唯心所現;十法界的依正莊嚴,唯識所變。識是什麼?妄想、執著。所以要知道,起心動念就把那個相轉變了,這也正是世尊所謂「一切法從心想生」,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心想生。只要你心裏面有想,就有十法界;妄想沒有了,一真法界現前。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這個諸位要知道,所以不能帶著妄想去往生,要用清凈心去往生,所謂心凈則佛土凈。凈宗法門比其他一切法門要來得殊勝,殊勝的原因在哪裡?其他法門要真的清凈心現前,明心見性,才算是成就。凈宗不必,凈宗只要把一切妄念暫時停下,把這個念頭集中到阿彌陀佛就行了;所以他的清凈不是真清凈,相似的清凈。其他法門相似的清凈還是不能出三界,唯獨凈宗,相似的清凈就能往生,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所以一切諸佛讚歎。因為這個程度,我們努力是可以做得到的;達到真正清凈,我們做不到。因此凈宗稱之為易行道,也就在此地,相對的,其他的法門是難行道。我們走這個路子,的確是快速穩當。要深信因果,念佛是因,往生不退成佛是果,這個法子妙極了。

「信心清凈,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則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不退成佛,殊勝果德不可思議。」這是一切諸佛所稱揚的,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下面再為我們解釋,為什麼恆河沙數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受持演說《金剛經》的四句偈,這個話確實是叫人難以相信,這不得不說。

【4、財施不及法施,具含多義。】

實在這個多是無量,裡面真的是無量義。無量義太多了,此地是略舉七條來說明。

【一、財施,施受未必有智。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

「財施,施受未必有智。」施是布施的人,受是接受布施的人,未必有智慧;這個智慧,大家懂得了嗎?未必是無住。布施的人著相,接受布施的人也著相,著相就沒有智慧,心有住就沒有智慧,不見得布施跟接受的人他心是無住。「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這話是真的,如果沒有智慧,他決定不能修法施,法布施需要智慧,特別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受持是你真正做到,佛教你無住,你真的就無住了,你做到那才算數,沒做到不算數,沒做到你沒有智慧,你也沒有能力修法布施。接受的人沒有智慧,這個法的意思不懂。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金剛經》是無上妙法,我現在還有一點錢,有一點能力,我印一千本去布施,《金剛經》什麼意思我也不懂,我印經布施,學布施的樣子,樣子學得很像,其實是不是真的法布施?不是,財布施,我花錢印經,財布施。我懂得《金剛經》是法布施,我不懂《金剛經》,印《金剛經》去布施還是財布施,這個要知道。我為什麼印《金剛經》布施?聽說印《金剛經》布施會得大福報,他的心裡有住,有這麼大的福報我才肯印,如果沒有福報不印,一分錢也不出,布施的人沒有智慧。接受布施的人,天天在讀誦《金剛經》,他心還是有住,聽說念《金剛經》福報很大,住在福報相上,住相。希望同修們在這個地方去領略它的意思,你才真正有所體會,你把這個原理原則應用在你生活上,我常講的,你的生活會過得快樂、自在、幸福、美滿,你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比神仙還要高。

【二、財施,施得大福,受只得眼前小益。法施,施受皆得大福。】

「財施,施得大福。」布施的人得福報,跟大家結廣大的法緣,他將來得財富,這是佛在經論上常講的。我們看到世間發大財的人,這些大企業家,億萬的財富,這財富從哪來的?過去生中財布施所得的果報,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不要以為他很能幹,他的主意很多,手段很高明,他能夠發財。聰明智慧比他高的人很多,那個手法靈活的人,超過他的也很多,為什麼人家不發財,他發財?一定要知道果報,財布施的果報。法布施果報是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所以世間人都想,「我要財富,我也要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你就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全是住相!全是住相,所以不是無住生心,你是住相生心,搞的是這一套,所以比不上無住生心。無住生心,高!「法施,施受皆得大福」,得清凈心。清凈心是自性,沒有見性的人不曉得,見了性的人,像六祖給五祖提出的報告,雖然話不多,可是說得很清楚,「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本來具足就是一絲毫的欠缺都沒有,圓圓滿滿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萬法那就是有求必應。佛法里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到什麼時候有求必應?到見了性之後,能生萬法。你沒見性,「我求,求都沒有應,佛菩薩講的話不靈」。不是佛菩薩講的話不靈,你沒有達到那個標準,你達到那個標準就有求必應。你求是用妄心求,人家求是清凈心現前。佛經沒說錯,你把意思會錯了。

【三、財施但益人身命,法施則益人慧命。】

益是利益、幫助。財布施是讓你物質生活能過得好一點,幫助你健康長壽,你生活過得自在。法布施能夠長養慧命,跟前面不一樣,慧命裡頭一定有身命,身命裡頭沒有慧命,這就是法布施的殊勝。

【四、財施伏貪。法施斷惑。】

這在功德上講,那個利益不相同。財布施,減少慳貪的慾望,慳貪是最嚴重的煩惱,使這個煩惱減輕,不能斷惑。惑是什麼?愚痴。貪瞋是粗重的煩惱,愚痴是微細的煩惱,很難斷。般若度愚痴,沒有般若智慧不能斷愚痴,不能斷愚痴就是不能破無明,你就不能成就究竟圓滿的果位。

【五、財施,雙方不出輪迴。法施,雙方可了生死。】

這個功德利益怎麼能比?一個再大的福報,像大梵天王,他也是在六道輪迴裡面,福報享盡了,還是墮落。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過去都當過大梵天王,這都不假,一定當過大梵天王,也墮過阿鼻地獄,統統都是事實。

【六、財施,雙方受用有盡。法施,雙方受用無窮。】

【七、財施,施小則所益小。法施,小施可得大益。】

財布施的這個福報,是施跟報成正比例,多施果報就多,大施果報就大,施跟報比例是相等的。法布施不一樣了。「法施,小施可得大益。」像佛在本經所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四句偈是小施,所得的福報超過恆沙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得的福大。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28集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經本第七十一頁。

【5、菩薩攝受眾生,財施不可無。但宗旨在行法施,不以財施為究竟耳。】

世尊在般若會上,尤其是在金剛般若這一會,特別為我們強調無住的重要,無住,必須要舍,必須要一切放下。在這樣教誡之下,財施實在說是第一個項目。諸佛菩薩要想幫助眾生,眾生是凡夫,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斷,也就是說貪嗔痴的念頭沒斷,幫助他的方法一定要能恆順眾生。《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所說的,在恆順裡面完成隨喜功德,這也是佛家有個俗話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眾生有慾望,先要滿足他的慾望,然後誘導他開智慧,這是佛門的善巧方便。諸位要記住,只是善巧方便而已,可以用這個方法,但是不能執著。因此財施就非常普遍,不僅是不可無,很普遍。我們就佛法住持在世間來說,佛在大乘經上,教給我們修學,必須是以戒為師,要嚴持戒律;又告訴我們,一定要以苦為師,為什麼佛要說這一句?我們冷靜的觀察就明白了。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戒律重要,都知道要嚴持戒律,為什麼做不到?怕吃苦,不肯吃苦,於是就不能持戒,要想嚴持戒律,一定要明了以苦為師。而這個苦,世間人以為這是苦,物質生活的條件很差,以為這是很苦。而初學也的確以此為苦,可是真正依教奉行必得受用,得什麼受用?得樂的受用。

諸位要曉得,苦裡頭有真樂;反過來說,世間人以為樂,樂裡頭有真苦,這個很少人知道。樂裡頭有真苦,苦裡頭有真樂,沒有契入這個境界的人不知道。怎麼說苦裡頭有真樂?它樂在哪裡?它樂在自在,心裏面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這多快樂!心自在了,身就自在,雖然粗茶淡飯,甚至於衣食不全,但是人家健康長壽、精神飽滿、體力充沛,快樂!這叫有真樂在裡頭。反過來看看世間這些富貴人家,有多少人來伺候他,一不小心得了痴呆病、老人病,半身不遂,要死不死,要活又活不了,樂裡頭有大苦。我學佛這些年,就看到不少大富貴人家、豪門貴族,沒享幾年福,以後就躺在床上享,一天三班護士伺候他,躺在那裡享福,那是樂裡頭有大苦。而這種苦,佛在經上說得很明白,這叫花報,果報一定在三途。學佛的人,以苦為師,苦裡頭有樂,現前身心自在、健康長壽,花報。果報要不是往生去作佛、作菩薩,來生也必定得人天福報,決定不墮三途。所以苦裡頭有樂,真樂;樂裡面有苦,是真苦。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

佛教我們要修布施波羅蜜,而布施特別教導我們要財施,前面我也特別給諸位點醒,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五欲裡面,第一個就是財,財色名食睡,這是世間最不祥之物,我們要認清楚,它不是好東西。縱然現前了,要知道舍離,要知道跟它遠離,它不是好事情,怎樣舍離它?布施。財來了之後就施掉,不可以積,經上說得很好:「積財喪道」。這是佛對我們的寶貴教訓,你要是積財,錢多了,道就沒有了。道沒有了,麻煩就來了,現前給你帶來的是煩惱、憂慮、牽掛,來生果報在三途,你被誰害了?被錢財害了。所以來了就施,絕對不存,這樣就對了,可是這裡頭有因果。愈施,財來得就愈多,愈多愈要施,要記住這個道理,要明白這個事實,萬萬不可以起慳貪,被五欲六塵所迷惑,那就錯了。

佛法傳到中國,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佛的道場在過去確實是名實相副的富麗堂皇,這是屬於財施。為什麼要建立莊嚴的道場?佛教給我們以苦為師,為什麼自己建立莊嚴道場?諸位要曉得,那是為了接引眾生,眾生看到這樣金碧輝煌、莊嚴燦爛,他就進來了,是接引眾生的方法,不是出家人貪圖享受。出家人如果貪圖享受,那就壞了。在佛戒經講得很清楚,果報是阿鼻地獄。雖然道場建得富麗堂皇,但是出家人生活,還是過一種很清苦的生活。出家人的住處,住廣單,廣單就是現在講的通舖,不是一個人一間房間,許多人睡在一起。可見得他的生活還是簡單,還是很樸實,吃的依舊是粗茶淡飯。由此可知,富麗堂皇的建築,是供養佛,是供養一切眾生,決不是出家人貪圖享受,一切都是為了攝受眾生,這些財都用在這上面。這些建築,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硬體的設施,裡面更重要的還得要用軟體的設施。軟體的設施是什麼?在古時候,寺院裡面天天講經說法,弘傳大乘,這是如來家業,菩薩的事業,他做什麼?他在教學。現代的軟體比過去又要充實,隨著科技的發達,我們印經、做錄影帶、做錄音帶、做CD,不僅僅是對我們這一個道場信眾,提供法布施,還能夠對其他的地區,乃至於對世界其他的國家,廣泛的行法布施,希望一切有緣人,都得到佛法的利益,這就是宗旨在行法布施。我們自己的生活能多忍受一點清苦,把這個錢財留下來修法布施,佛弟子要常存此心。時時刻刻記住,我們在生活上能少用一分錢,攝受眾生就多一分錢的力量。不但出家人要記住,在家人也不例外,這才真正是如來弟子,才是一個真正修菩薩道的人,所以一切財施是為了法施鋪路而已。

【6、金剛般若,直指本性。若能見性,便可成佛。豈但自己了生死,令眾生了生死而已。直可度無量無邊眾生,皆令成佛。紹隆佛種,莫過此經。】

「金剛般若,直指本性。若能見性,便可成佛。」這一小段說得不錯。《金剛般若》的宗旨,就是在無住生心。直指本性,本性是什麼?我們學《金剛經》,本性有沒見到?當然沒見到。見到你不就成佛?你就不是眾生了。雖然沒見到,總得要曉得什麼是本性,假如這個經念了多少遍,什麼叫本性還不知道,你這個《金剛般若》叫白念了。證都沒法子證到,總得曉得。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無住跟生心是一,就見性了;無住就是生心,生心就是無住,這就是本性。無住跟生心是兩樁事情,那不是本性。我跟大家透消息只透這一點,不再說了,你們如果從這一點能夠體會,那就算不錯了,雖沒見性,知道本性是什麼,這已經很難得了。知道本性是什麼,就有見性的可能,本性是什麼都不知道,見性是沒有可能性,見性成佛。佛跟凡夫的差別在哪裡?佛用真心,凡夫用妄心。由此可知,性就是真心,會用真心的人就是佛,不會用真心的人是凡夫,真心是一心,妄心是二心,你明白了嗎?無住跟生心要是二,是二心,是凡夫,哪裡是真心;無住跟生心是一,那就是真心。知道無住跟生心是一,才樣樣都是一,萬法歸一。上一次我記得,我也透露了一點,眾生跟佛是一,生佛是一,真妄是一,性相是一,事理是一,乃至於邪正是一,因果是一。宗門所謂「識得一,萬事畢」,畢就是成圓滿究竟佛。由此可知,凈土宗修行的目標就是一,一心不亂,只要你證得一心,你就曉得一切萬法無不是一,這就是所謂的萬法歸一。那個歸是「就是」,萬法就是一,一就是萬法。用心在一切法裡面,離一切妄想執著,這就歸了一。我們今天歸不到一,就是因為有妄想執著,妄想執著是分別心,不是一心,多心。佛法裡面所謂的三心二意,凡夫用的是三心二意,三心是阿賴耶、末那、意識,是三心。二意是意根、意識;意根是末那。凡夫人用的是三心二意。若用一心,地位最低的也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大乘經上常講住地菩薩,也是諸位看到有這麼一個名詞,叫住地菩薩;住地菩薩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叫法身大士。他用真心,不再用妄心,法相宗所謂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剛剛轉過來,就是住地菩薩。這在天台家講是分證佛,便可成佛,成的是分證佛,他不是假佛,是真佛,但是不是究竟圓滿佛。究竟圓滿必須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他才破一品。

「豈但自己了生死,令眾生了生死而已。」不只自己超越三界,永脫輪迴,也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超越六道輪迴。「直可度無量無邊眾生,皆令成佛。」實在講,經的功德不只於此,還要大,大到能夠度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眾生,能令一切眾生成佛。「紹隆佛種,莫過此經。」紹是繼續的意思,就是我們常講續佛慧命;隆是光大,把它發揚光大。這一句,真正為佛弟子不能沒有此心,不能不認真努力去做,盡心儘力就是圓滿功德。無論在家、出家,四眾弟子都有這個責任,都有這個使命。這是我們在這次講席當中,屢次的說明。這部經在整個佛法裡面,是屬於修學指導的綱要,指導的原則;不僅僅是宗門重要的一部典籍,實在上說所有大乘,無論哪一宗、哪一個法門,都不能夠離開《金剛經》所講的原理原則,即使念佛法門也在其中。我們這個佛號念不好,功夫不得力,原因都在妄想、分別、執著沒有徹底放下,所以佛號念不好。假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做到無住生心,往生決定有把握,可見得《金剛般若》對於念佛人幫助是很大的。

五六、顯勝所以明隨說福

前面說到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四句偈,功德無量無邊,超過恆河沙數的恆沙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果報?底下這一段經文說明了,「顯勝所以」。

經【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這一段大家要特別注意一個「隨」字,隨說,這是一個字眼,是一個關鍵字。由此可知,說經的處所不是個道場,隨說的。

【1、『隨』者,隨緣、不限定之意。如隨人、隨機、隨時、隨處、隨眾、隨文。】

「隨者,隨緣、不限定之意。」我們現在講,沒一定。底下舉幾個例子,如「隨人」,你遇到你的親戚朋友,你給他說《金剛經》一句兩句,你只給他講一句兩句,時間也不長,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只要他喜歡聽,都可以給他說。不認識的人,他也沒有意思要聽,我們能不能跟他說?行!我們念《金剛經》,念出聲音,他不就聽進去了!你們想一想,當年六祖惠能大師,在賣柴的時候,柴火賣掉之後收了錢,想回家去的時候,不就是聽人家在念《金剛經》,他在窗外,大概念《金剛經》的人念得很歡喜,聲音念得很大,他就在窗外聽聽,聽聽他就開悟了,那個讀《金剛經》的人並沒有意思要度惠能大師。所以要知道,讀誦讀出聲音有好處。不讀聲音,自利;讀出聲音,自利利他。別人是有意無意都落在八識田中,落在八識田中是金剛種子,所以這是隨人。「隨機」就不一樣,這個機一定是學佛的人。學佛的人,根器也不相同,有利根的、有鈍根的,你也可以跟他講《金剛經》,講個幾句也行。這兩條都是對人來講的,「人」是普通人,「機」是學佛之人。「隨時」是任何時候。「隨處」是無論什麼地方。在馬路上碰到也可以跟他講幾句《金剛經》,隨時隨處。「隨眾」,眾在我們佛法裡面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社團、團體,這不是個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在佛法裡面講,四個人以上聚集在一起,這叫眾。這就是你給大眾說,前面你給一個人說。眾,團體性質也不相同,種類也很多,我們這個社會裡,社團太多了。「隨文」,文是經文,隨便哪一句,四句叫一首偈,叫一偈;兩句叫半偈。說《金剛經》,大家都要說,學了普遍就要去說。我還沒懂得,沒懂那個地方不說,哪一句懂了就說哪一句,那就不會說錯。不懂的就不要說,沒有搞清楚的就不要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我聽懂一句就說一句,聽懂兩句就說兩句。要存著時時刻刻利益眾生,這是報佛恩。佛沒有別的願望,希望一切眾生都有緣能聞到佛法,都能夠理解佛法,都能夠以佛法修持。大家都能依照佛的教訓,社會祥和、天下太平,眾生得大利益。「隨說是經」,這句話非常非常要緊。乃至四句偈,這是講的說得少。我剛才說了,四句不算少,一句是少,最少的,一句兩句都可以,不一定是四句,能說四句當然更好,四句是完整的一偈。

【2、『此處』指說經之處。說處如此,說經之人可知矣。言處必兼言人也。】

由此可知,世尊在此地,「當知此處」。說在此,而意在彼。我們要懂得言語的藝術,說這個處,實際上是說什麼?實際上是講說經的那個人。說經的那個人,他的功德那真是更大了。如果我們在街上碰到一個熟人,在馬路旁邊碰到一個熟人,這個熟人對於佛法也很有興趣,聽說你現在這幾天在聽《金剛經》,他要向你請教請教,馬路旁邊就是說處,那就是處所。說的時間雖然不長,一分鐘、兩分鐘,你要曉得那一分鐘、兩分鐘,那個地方就等於塔廟,沒有兩樣。此時此處,一切天人、阿修羅都供養這個地方,都尊重這個地方。連這個地方都尊重,他為什麼尊重?因為有人說《金剛般若經》。人當然是主,地是賓,賓主我們要分清楚。就是客人、主人,我們要分清楚,客人都尊重了,主人可想而知。說經之人,一定得諸佛護念、龍天擁護,那還用得著說嗎?這些意思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我們在一生當中,能修無量無邊的功德,能消無始劫極重的罪業。大家都求消業障,業障怎麼消?這個方法是真能消。即使我們命不好,常常遇災難橫逆,這些災難統統都化解了。處處平安、處處吉祥,這個我們能夠得到的。

【3、說者不可著相,遠離名利,恭敬供養。聞者不可不存恭敬,尊重法故,不忘所自故。】

「說者不可著相」,這底下幾條非常重要,為什麼?要如法說、如理說,才能得利益。不如理、不如法,經上講的功德利益那是沒分的;要如理如法。理是什麼?無住生心,這是理。所以,說者不可著相。

「遠離名利,恭敬供養」,這就如理如法。我們發心一生隨時隨處弘法利生,我們只發這個心,決定不求名聞利養;如果有這一念就壞了,這個念頭是妄想,這個念頭是煩惱。這樣的念頭叫迷惑顛倒,會叫我們墮落,決不存這個念頭。雖然不存這個念頭,名聞利養來不來?來,它一定會來。愈是沒有這個念頭,來得還愈多。我們自己要有智慧,要把這些事相看得清清楚楚,這個東西來了,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來了,來了是什麼?魔來干擾,這一看,魔來了。魔來了不怕,你認識它,它起不了作用;你要不認識它,它就起作用。譬如:我們這個道場人很多,大概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有錢財,進來個小偷,進來小偷不要緊,進來小偷我們認識他,認識他,他就不敢動手,不敢下手。不認識他,我們的財務要受損失,才會被他偷,認識他,他不敢下手。他雖然來了,他也規規矩矩來聽經,他也是個好人,他不是個壞人。所以魔來不怕,要認識他;認識他,魔不起作用。不但他不害我們,反而會幫助我們,幫助我們弘法利生。這就是要有慧眼認識清楚,不為他所害。名利來的時候,就用名利攝受眾生,我把它拿來做這個事情,不可以貪圖享受;一貪圖享受那就壞了,那你就迷了,就上當了。所以自己絕不貪圖享受,把它拿來作弘法利生的工具,這樣就好。

至於恭敬供養,供養的範圍包括非常的廣大。普賢行願第一條「禮敬諸佛」,是恭敬,第三條是「廣修供養」,由此可知,恭敬供養在菩薩修行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們求佛法,用什麼求?用恭敬供養求。印光大師所說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二分恭敬得二分利益」。由此可知,求學佛法,你能夠得到的,與你的恭敬心一定是成正比例。至於供養,《普賢行願品》說得好,最重要的是「如教修行供養」,這要懂得,老師教給我們的,我們完全把它做到,這叫供養。大家在這上面不能把意思錯會,以為供養一定要拿些錢、拿些禮物去送老師,你就辜負老師一番苦心。他不要這個,他要你明白他所說的道理,所教給你的方法,你認真去做。所以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法供養當中第一個就是依教修行供養。你要做到,你做不到沒用處。說的人,這樣才是如理如法。我們學佛是從恭敬當中求來的,但是我們要把佛法送給別人,可不能說我是恭敬當中求來的,你要是不恭敬我不給你,那就不如法。因為這個地方句子說:說者不可著相,遠離名聞利養,遠離恭敬供養,不可執著恭敬供養。這個句子是連下來的。為什麼?眾生迷惑顛倒,他不知道恭敬供養,不知道,我們不能不救,那就沒有慈悲心,不知道也要幫助他。換句話說,我們學佛是磕頭作揖求來的,別人學佛我們對他磕頭作揖送給他,要這樣才行。我們會磕頭作揖求,我知道佛法好處,識貨。現在他沒有恭敬心,他不識貨。不識貨不能說不給他,也得要以善巧方便把佛法送給他、介紹給他。

「聞者不可不存恭敬,尊重法故,不忘所自故。」接受佛法的人,要知恩,要曉得報本,要報恩。報恩不是對個人,對個人來講,那個報恩報得太小了。如何報恩?前面講紹隆佛法,那是真報恩,續佛慧命,將佛法發揚光大,這是真正報老師之恩,真正報佛祖之恩。這是說明,一個說的人、一個聽的人,都得要如理如法。

【4、《大般若經》云:帝釋每於善法堂,為天眾說般若波羅蜜法。有時不在,天眾若來,亦向空座作禮供養而去。此即諸天遵依佛說,恭敬說經處之事實。】

這的確是事實。在中國古時候的教育重視,在一個家庭裡面,父親所坐的座位,兒子不能坐,現在不講求這些。在團體當中,這個團體有主人,像這個道場,道場有住持,這是一個道場領導的人,他的座位,乃至於他拜佛的拜墊,他雖然不在,別的人不能在那個拜墊上拜佛。他沒有在,他的座位別人不能坐,為什麼?尊重處所。對這個處都這樣尊重,對他的人更沒有話說了,這個道理在此地。養什麼?養恭敬心。敬,這個恭敬是性德,培養性德。佛法,就連這個般若,前面講直指本性,其目的是要我們明心見性。性從那裡見?從恭敬當中。所以普賢行願,那是法身大士所修的,第一條是禮敬諸佛。把禮敬擺在第一條,你就曉得那個多重要!人人都知道禮敬,世界就太平,怎麼會有動亂?佛法重視,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教育也重視,也把這樁事情放在第一條。我們在十三經的《禮記》裡面看到,諸位要是讀《禮記》,《禮記》翻開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毋不敬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一切恭敬,儒家也把它訂在第一條。世出世間法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敬」這個字上。孝敬,孝是體,敬就是相,就是作用,有體有用。孝從哪裡表現?從敬。敬父母、敬尊長、敬老師、敬一切眾生,那個孝道才顯示出來。

我們人間現在不講了,諸位要知道,天上還講求。對於演說正法的處所,天神要從那裡經過,他一定站在那個地方合掌禮敬,他才走。我們不知道,這個地方曾經有人在這裡講過經,現在人都不在了,我們一點感觸沒有,天人能感覺到。實實在在說這裡面很有道理的,現在科學家所講的叫磁場,磁場不一樣,場的能量很強,特別是正法。我們是粗心大意、麻木不仁,場的強弱我們感覺不出來。可是非常精密的科學儀器能夠測驗得出來,所以具有科學常識能夠理解這個道理。我們感覺不出來,天人他能夠感覺出來。由此可知,他們感覺比我們要靈敏。對這個磁場的感覺很敏銳的,他能感覺到,所以他對這個地方特別恭敬。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心正的人、心清凈的人,他的磁場跟一般人不一樣。我們用現代的術語來說,他跟諸佛菩薩,跟一切善神,心心相應;相應就得到加持,本身場的能力已經很強,又得諸佛菩薩的加持。所以一切這些妖魔鬼怪,不但不能靠近他,遠遠的都躲開了,場的能力很強,他不敢接近,他不敢接觸到,這些用現代科學能夠證明的。

這一段是世尊在《大般若經》裡面舉出忉利天主,帝釋就是忉利天主,我們中國人稱作玉皇大帝。這些都是善神,聰明正直,他用什麼方法教化眾生?也常常為天人宣揚大乘佛法。在大乘佛法裡面建立共識,六和敬的基礎建立在見和同解上,大家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能夠接近、一致,能夠維持到一個水平,這才叫真的和合,真的團結了。大乘是正法,大乘是心性的流露,也就是說諸佛菩薩真心的顯露,諸佛菩薩的真心跟一切眾生的真心無二無別,哪有不能接受的道理?前清宮廷裡面提倡讀《無量壽經》,使我們不能不佩服滿清開國帝王,那是真實智慧,他不用昭書、不用語錄,不用這套。不是說你們大家都聽我的,他不用這一套,他用《無量壽經》,大家都聽佛的。作皇帝的我也聽佛的,我們大家都聽佛的,這真能叫人心服口服,用這個方法來團結人心、來建立共識。非常可惜,宮廷讀《無量壽經》這個辦法,被慈禧太后廢除了。慈禧太后廢除讀經,我們在歷史上看,清朝慢慢就衰了,一直到滅亡。雖然現在一般人,所謂科學的頭腦,不承認這個事情。我們學佛的人跟他們的看法不一樣,我們覺得國家的興亡與這個有密切關係。興衰在人心,人心善良、人心正,他一定就興旺;人心邪、人心惡,一定衰沒。佛法是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幫助一切眾生啟發自性。

這些天神比人聰明,他的選擇,選擇大乘佛法為大眾宣講。「有時不在」,不在這兒,不是講經的時候,講經的人不在這個地方,而這些天人從這邊經過,一定要向這個處所禮敬,這是三寶弟子,帝釋天王也是三寶弟子。「此即諸天遵依佛說」,受佛的教導,「恭敬說經處」,對於說經處所都這麼恭敬,何況其人?我們如果能在這個地方體會這一點消息,我相信每一位同修,一定發心為人演說,功德利益無量無邊,消災滅罪。要靠自己去做,不做不行。要隨時隨處為人演說,這在前面我已經講過很多遍了,但是我們講經的講堂,不是學校的課堂,學校的課堂,學生是一定的;講經的場所,是流水席,有不少新來後到的,前面沒有聽到的,因此重要的部分就不能不重複多講幾句,這個道理在此地。演是表演,做給人看;說是說明,是言語,為人說明,那叫說,自己真的把它做到了。《金剛經》上講的原理原則,講的這些方法,我們統統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在我們日常工作之中,處事待人接物裡面,那叫演。本經一開端,釋迦牟尼佛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那是演。到須菩提尊者看明白了、懂得了,讚歎希有為我們發問,釋迦牟尼佛再說。演說是兩樁事情,這個要懂得,這是我常常在講席當中,我們作佛弟子,一定要為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榜樣,諸佛菩薩是九法界有情眾生的模範、好樣子。我們學佛、學菩薩,也就是要給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樣子,這叫演。他看到我們好,比他好,所以他才來請教、來問,這一問我們就說,為人演說。

【5、法供養者,如普賢大士所說,如說修行、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代眾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薩業、不離菩提心等是也。】

這是《普賢行願品》裡面的,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先說財供養,然後說法供養,一切財供養都不如法供養,跟《金剛經》說法完全相同,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菩薩在法供養裡面為我們舉出七條,法供養無量無邊,這舉幾個例子而已。我們必須要從這幾個例子當中,所謂是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而後才能夠在生活上圓圓滿滿的用上,我們的生活才能得自在,才能夠得到美滿。這幾個例子,必須要很清楚、很透徹,就像數學的公式一樣,才能夠帶入在日常實際的生活工作之中。

第一個是「如說修行」,佛怎樣說,我們就怎麼樣做。行是行為,包括我們思想見解、言語造作,身語意三業的行為,我們三業行為跟佛講的不一樣,那自己就要明了,佛所講的是正確的,我們跟佛不一樣一定是錯誤的,要依佛所說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我們想錯了要修正過來,我們看錯了要修正過來,我們做錯了要修正過來,我們講錯了也得修正過來,依照佛經上的標準,如說,用這個標準來修正我們身語意三業錯誤的行為,這叫如說修行。譬如佛在本經上所講的,「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做到?布施範圍很廣,包括我們整個生活的活動,可以說身心活動統統包括在其中。我們錯了,錯在哪裡?錯在有住。我們的心有牽掛、有憂慮、有煩惱、有妄想,這叫有住,而佛教給我們無住生心。如果真正講求修行,那就要依照經上所講的,把我們一切妄想、執著、憂慮、牽掛,統統放下,統統舍掉,那真的做到無住,這才叫如說修行。如果心裡還有住,那你沒修行,你是不如說修行,哪能成功?學佛學了一輩子,學的是假的、不是真的。嘴巴里說的是佛弟子,實際上是佛的叛逆弟子,不是佛的孝順弟子,這是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的。佛教你這樣做,我們這樣做絕對正確,決定有好處,有大利益。世間人愚痴不曉得,學了佛為什麼還不聽話,還不能把佛所說的都能做到、都能兌現?這裡頭有一個原因,對於佛所講的真實義並不了解,不但它的義理不了解,功德利益也不了解。所以他沒有做到,如果真的搞明白了,說老實話,任何力量擋都擋不住,他非要這樣做不可,那就是經後面所講的「信心不逆」。「信心清凈,則生實相」,這利益太大太大了。做不到是理沒有搞清楚,事實真相也沒有搞清楚,所以他做不到。由此可知,這個經的講解就非常重要,要講得透徹,要講得明了,使人曉得如說修行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第二是「利益眾生」。怎樣利益眾生?一定要如說修行。這七句就像七層寶塔一樣,如說修行是第一層,沒有第一層哪來的第二層?第二層建立在第一層的基礎上,第三層建立在第二層的基礎上。然後才曉得,如說修行是根,大根大本,不能如說修行,底下都是空的。像蓋七層寶塔,第一層沒有蓋成功,上面六層就別講了。修行從哪裡修起?就從這一句修起。如說,《金剛經》上說得太高了,我們想做真的做不到,可是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就講得我們很踏實,那個標準就低,讓我們普通凡夫都可以做得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行不行?如果說這四條我還做不到,那好了,你只好往三惡道去了,人天沒分。這四條是人天法,你要不想墮三惡道,換句話說,要想做一個人,在六道裡頭作人,去作天人,他的標準就在這四句;這四句做不到,必定是墮三惡道。我們自己的前途不要去問別人,自己把經典多念一念,反省一下就曉得。我在六道是屬於哪一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貪心重的人是餓鬼道,一般習慣說,人死了都作鬼,人死了不一定作鬼。六道,怎麼斷定人死了都作鬼?但是話說回來,人死了都作鬼,這句話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哪個人沒有貪心,貪心重的墮鬼道去了,所以想想人死了作鬼也滿有道理的。嗔恚心重的人墮地獄;愚痴重的人變畜生,三惡道的業因。人天道是五戒十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道的殊勝之因,這四條你要做不到,六道裡頭人天沒分,從這個基礎上建立佛法。佛經裡面我們常常看到善男子、善女人,我告訴大家,那個善是有標準的。不是看看我很善,我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你自以為善,未必真善。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標準,就是這四句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標準,不是《金剛經》的標準。

《金剛經》上的善男子、善女人,前半部我跟大家講過,須菩提尊者說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真正發無上菩提心,這個人才是《金剛經》上半部的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的標準。下半部更高了,下半部一定要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後半部那個善男子,那個善比前面善標準也提高了。同樣是一個字,在所有一切經裡頭標準不一樣,不能不認識清楚。小乘經裡面講的善,善的標準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小乘的善。大乘善,《金剛經》是大乘善,大乘善第一個是發菩提心,沒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是大乘善。「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大乘善。我們要把它做到才行,不做到不行,如說修行,要真的做到。

佛法重行不重解,重在行門,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凈土宗重行,《華嚴》也重行,怎麼知道重行?你看三聖排列就曉得了。普賢菩薩代表行,文殊菩薩代表解,《華嚴經》上普賢為長子,是重行,文殊為庶男,是老二。解擺在第二,行擺在第一,這不是跟你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嗎?西方三聖,觀世音菩薩錶行,大勢至菩薩表解。勢至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所以佛法重在實踐,不是重在說說而已,那個沒有用處的。通常我們講開悟,悟有解悟跟證悟,著重在證悟。證悟你才得受用,解悟沒有用處。解悟是會說不能行,那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一定是如說修行,然後才能夠利益眾生。尤其是佛與大菩薩們示現在人間,純粹是利益眾生,像釋迦牟尼佛生活當中表演出來的樣子,利益眾生。我們今天如說修行是自利利他,佛與大菩薩自利圓滿了,所表現的純粹是利他。

「攝受眾生」,為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榜樣,讓眾生看到這個樣子生歡喜心、生羨慕心、生尊敬心,然後生學習的心,攝受眾生。這是我在講席當中屢次提到的,在在處處我都提醒同修們,要認真修學。認真修學,你的樣子就不一樣,你的心跟一般眾生的心不一樣,你的心真誠、清凈、慈悲。這個現在人講,你的磁場跟別人磁場不一樣,眾生只要靠近你的磁場,他生歡喜心。何況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識就是分別、就是想像。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心想是識,識會變,會變相。這個人心清凈,真誠慈悲,相貌會變,體質會變。本來你身體不健康,現在你的身體一年比一年好,相貌一年比一年圓滿,一年比一年年輕,人家看到就不一樣了,這是攝受眾生。你怎麼這麼好?學佛好的。你做生意很賺錢,為什麼賺錢?念阿彌陀佛賺錢的。這是攝受眾生,這是真的。可見得都是在修行利益眾生上,才能真正達到攝受。你要是沒有利益眾生的心,沒有真正修持的心,攝受眾生想什麼方法,也沒有辦法把眾生拉攏過來。

「代眾生苦」,個人有個人的業報,怎麼能代得了?佛也沒有辦法代我們受苦。雖不能代,有等流的,等流是相似的。以在家同修例子最為顯著,你們在家同修,前生修得不錯,福慧雙修,所以這一生既聰明又有福報,前世修的。真正明白佛所講的道理,我們把自己物質生活稍微降低一點,把這些錢能夠節省一點,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這就是代眾生苦。我可以住兩百萬的房子,我現在只要住一百萬的房子就好了,那個一百萬就可以幫助一切苦難眾生,減少我的享受,這就是代眾生苦。我可以享受的,我降低,這是屬於等於代眾生苦。出家人當中,接受信眾的供養;信眾好心供養師父,就是給師父改善生活品質的,師父還過這個苦日子沒有改善,拿你的供養去修布施,這也是屬於代眾生苦;換句話說,能省的應當盡量節省,把這些財物用做弘法利生,弘法利生離不開財布施。我們今天印經需要錢財,我們講堂這些設備為眾生的,這個錄相機是最新、最好的,價錢也是最高的,為什麼?希望畫面品質達到最好;讓沒有機會參加我們現場的人,將來能夠聽到錄音帶,看到錄相帶生歡喜心,這都是利益眾生。我們省吃節用,這是代眾生苦。

我們自己能夠真正這樣做,誠誠懇懇的這樣做,這是「勤修善根」。善根是什麼?不貪、不嗔、不痴。縱然不能把貪嗔痴三毒煩惱完全拔除乾凈,三毒煩惱的確減輕了。雖然減輕了,要知道還要減,一定要把它減到乾乾凈凈完全沒有了,那就恭喜你,你就成佛了。菩薩善根裡面,除了不貪、不嗔、不痴之外,還要加一個精進。

「不舍菩薩業」,菩薩事業是什麼?度化眾生。菩薩沒有其他的事情。在《四十華嚴》裡面,我們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法身大士,示現在人間,他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無論示現什麼身分,目標一致的,教化眾生。給眾生,給某一個行業的眾生,給某一類生活方式的眾生,做一個最好的榜樣。這個最好的榜樣也有標準;「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做這個榜樣,做覺正凈的榜樣。眾生正好相悖,眾生是迷邪染。這叫菩薩事業,這叫如來家業。大家要明了,絕對不是如來家業是出家人的事情,你要這樣想法,你就錯了。出家人當然要擔起,在家人也不例外。諸位要曉得,佛門四眾是一家。四眾要和合,佛法才能夠久住在世間,才能利益一切眾生;四眾分了家,佛教就完了,就滅亡。如果以為如來家業、弘法利生是出家人事情,我們在家人不負這個責任,你就不是佛弟子,你不解如來所說義。如果說在家人沒有這個責任,那你看五十三參,五十三參這些法身大士所示現的,五十三個人里只有五個是出家人,其他的全是在家的,這些人不舍菩薩業,都是在紹隆佛法。所以要曉得,肩負如來家業,在家跟出家沒有兩樣,不分彼此。如果這裡面說有彼此,這是你錯誤的觀念,你錯了,你看錯了,你想錯了,你要把這個錯誤觀念修正過來。四眾密切合作,佛法才能夠常住在世間,才能夠利益廣大的眾生,那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最後一條「不離菩提心」。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悟。不離菩提心,如果要說一句落實在實際生活上的話,就是不離三皈。三皈是覺正凈,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不離菩提心就是不離覺正凈。所以我們學佛一入佛門,先接受三皈,三皈是我們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離開三皈就不是佛法,不是佛弟子。普賢菩薩舉這個例子,最後一條非要這個不可,他不能用別的。如果他用上別的,那後頭還要用這個不離菩提心,不離菩提心是個總結。自始至終,開始是受三皈,最後不離菩提心,徹始徹終沒變樣子,始終一如,告訴你始終是一,這個意思非常非常的深。維摩所說的不二法門,始終不二,這是真的入不二法門。凈宗講的一心,始終是一心。

【6、說經即是道場,便與塔廟一般無二,故皆應供養也。】

「說經即是道場」,可見得道場不重形式,無論什麼地方,只要是說經的那個地方,就是道場。諸位同修記住我剛才所說的,說經那個地方磁場特彆強,我們感覺非常遲鈍,覺察不出來,天人、鬼神感覺的能力比我們強,他們感覺很敏銳,所以強能的磁場他感覺到。即使再短,一分鐘、兩分鐘,形成強大的磁場也永遠不會消失,天人、鬼神能感覺得到,他對那個地方能生恭敬心。

「便與塔廟一般無二,故皆應供養。」他是禮敬來供養。塔廟是弘法利生的場所;塔是供養舍利的,此地講的廟就是寺院。因為羅什大師,這個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的,在譯經史上是屬於早期,以後就不再用廟,以後用寺。早期有的時候還用,用中國古時候這個廟來稱,其實廟跟寺性質不相同。廟是祭祀鬼神的場所,寺院是佛的教學的場所,這個不一樣的,早期譯經我們要了解它。那個時候名詞術語還沒有這麼樣的專門,分得還不是太清楚,所以這個地方講的廟就是寺院。寺院是供養三寶的,三寶活動的場所,那個磁場那個盛,當然跟一般場所不一樣。可是諸位要記住,佛在一切經上常說,「諸法因緣生」,佛法也不例外。佛法也是緣生的,緣能生,緣也能滅。這個道場有人在這裡真正修行,就得諸佛護念、龍天擁護。如果這個道場再大,沒有人真正修行,像黃念祖居士常說的,只有形式、只有樣子,沒有一個人是真修的,雖然形相上是一個佛教道場,它的磁場並不殊勝,並不很強,天人、鬼神經過依舊不理會的。如果這個道場裡面還有一些人為非作歹,不但佛菩薩不來,妖魔鬼怪趁虛而入,變成什麼道場?魔的道場,就變成妖魔鬼怪的道場。這就是說明緣生緣滅,一定要懂這個道理,否則的話,我們看到這個現象,往往會生懷疑,為什麼古時候那麼盛的道場,現在衰了。從前住幾百人、幾千人的叢林,現在一個出家人都沒有了,緣的關係。這個緣,真修!一切講真的,做不得假。

【7、《法華》雲,能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是人則為如來所遣,行如來事。《法華》然,一切經皆然。】

這是舉《法華經》為例子,說明《金剛經》上常講四句偈,一句也行,這不是四句,一句都可以,那《法華經》上有!為一個人,說得最少,說一句。這是說明,說法的人他的尊重。諸天尊重處所,實在講就是尊重這個人,能為一個人說大乘法一句,這個人就等於是如來的使者,如來派遣他來的,代表如來說法的,那要說四句偈,要說全經,那就可想而知了。

「行如來事」,如來事就是前面講菩薩事業。佛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就是為一切眾生說法,就是做出最好的榜樣給一切眾生學習。《法華經》如是,一切經皆然,這個理是貫通到一切經。所以《金剛經》上一句也行,為一個人說也行,這大乘經合起來看,意思你就更清楚、更明白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

第29集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經本第七十二頁。

【9、說經之人,代佛宣揚,便同真佛在此。說此大法,紹隆佛種,便是住持三寶。故曰『如佛塔廟,皆應供養』。】

諸佛如來、菩薩、聲聞,無不是弘法度生,這是菩薩唯一的一樁大事。弘法利生的範圍是無限的深廣,在大乘經裡面,特別是《華嚴》,為我們具體的呈現出來。而在各種不同方式當中,言詞演說可以說是最為方便。但是諸位要知道,除了言詞演說之外,其他的方法也非常之多,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能夠明白。因此無論是出家弟子,或者是在家弟子,發心為大眾講經說法,都是屬於代佛宣揚。有一些同修們常常誤會,認為講經說法是出家法師的事情,不是在家居士的事情,這個觀念是錯誤,在家居士一樣的講經說法。既上了講台,就是代佛宣揚,就應當接受大眾的禮敬,這是正知正見。世尊當年在世,維摩居士也常常講經說法。佛的出家弟子,像舍利弗、目犍連這些人也經常聽維摩長者說法,這是世尊許可的、同意的。出家人聽在家人講經說法,也要按一般規矩,像尊敬佛陀一樣,頂禮三拜、右遶三匝,我們在經上看到的,毫無輕慢之心。沒有說我出家了,你是居士,沒有這個心,沒有這樣的分別執著。而示現的平等,在家跟出家講法完全平等,這也正是世尊在本經上為我們所說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如來弟子做出榜樣給我們看。

古代,諸位都曉得唐朝的玄奘大師,這是我們中國出家人到印度去留學,最有成就的一位大德。他在印度當時,兩位老師,他親近兩位老師,戒賢論師是出家人,勝軍居士是在家人,兩個老師,一僧一俗。玄奘都是執弟子禮,從來沒有分別我是出家人,你是在家人。出家人不拜在家人,這就分別執著了,是法就有了高下,這就不平等。這一樁事情,尤其到晚近,這個分別執著誤會很大。在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辦了一個佛學院,時間雖然不長,可是影響力很大,他的佛學院叫支那內學院。他寫了一個小冊子,《支那內學院院訓》,裡面就把這些事情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說明佛法是師道。師道一定要遵守尊師重道,尊師是為了重道,因為重道才尊師。師有在家、有出家,師第一大。

我們雖然是出家,這個在家居士是我們的老師,直接傳我們道的,他是我們的和尚,這一點諸位也要明了。和尚這個稱呼,是直接傳法給我的人,直接教導我的人,這個人就是我的和尚。和尚不一定在家出家,這個諸位要曉得。佛門裡面,法師這個稱呼也不一定在家出家,只要是弘法利生的,都稱為法師。但是現在世俗習慣都稱出家人為法師,很少稱在家人。法師、和尚,在家出家都可以稱的。你是個在家居士,你教了幾個學生,那幾個學生就稱你作和尚,你是他們的和尚。如果你是在家居士,你還教幾個出家人,那幾個出家的弟子也稱你為和尚。然而現在習慣上沒有了,在家的我們都稱老師,不稱和尚,其實他的身分確確實實是和尚。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在家人不能稱,這個決定是出家身分。所以說和尚、說法師,未必是出家的身分。這個叫師道,是受到人天恭敬的,這個地方說的是忉利天人。

「說經的人」,得到諸佛的護念,龍天善神的擁護,諸天鬼神的恭敬,「便同真佛在此」,他是代佛說法的,他是佛的代表人。「說此大法,紹隆佛種」。佛法浩如煙海,在這許許多多佛法當中,《金剛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總綱,所以稱它作大法。這是比其他一切經典格外的殊勝,格外的受到尊重,它的效果是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由此可知,這一部經法的重要性。因此這個人、這個處所,「便是住持三寶」,跟出家人住的道場沒有兩樣。諸位要記住,前面所說的,是講說經的人跟說經的處所。說多少?一句、二句、三句、四句,這是四句偈。時間縱然再短,都受到天龍鬼神的恭敬供養,「如佛塔廟」;如,當然不是。像前面跟諸位報告的,我們在馬路上碰到一個人,跟他講幾句佛法,那個地方就如佛塔廟,天龍鬼神就恭敬供養,我們凡夫不知道。凡夫沒有恭敬心,因此得法益少。印光大師常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天龍鬼神他們的感觸比我們靈敏,他們煩惱比我們輕,智慧比我們長,所以他知道禮敬,他知道供養。

【10、雖說說經處,意實在人。然而尊重說經人若此。倘說經人,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妄談般若,誤法誤人。其罪業之大,亦不可言喻。此又說經者所當知,應兢兢自審,不可少忽者也。】

「雖說說經處」,這一段經文,文字上是講的說經的處所,可是它意在言外。「意實在人」,這是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的,是世尊說法的善巧,意思是在說法這個人。為什麽不說人,說處所?處所都這麽恭敬,何況其人?用處所來顯示諸天鬼神對於說法人的恭敬,不用這個方法顯不出來,這是說法的善巧。「然而尊重說經人若此」,尊重說經的人到這種程度。由此可知,說經人之尊貴,世間任何事都不能夠跟他相比。

底下反過來說,「倘說經人,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妄談般若,誤法誤人。其罪業之大,亦不可言喻。」這是江味農居士在講義裡面,給我們提出的警告。這是真的,古德所謂「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這個經不能說錯,說錯了要負責任的,要背因果的,這是我們每一位同修都要注意到的。你雖然沒有發心出來講經說法,平常談話當中,親戚朋友談到佛法,要注意這個問題,你要是說錯了,也要背因果。不是說我沒有上台講過經,不一定要上台,任何地方只要談到佛法,可不能把佛法講錯了,這個很重要。要用什麽樣的態度?要用真誠的態度、恭敬的態度,知道多少說多少,不知道的可以不必說。儒家也說得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人家問我們佛法,我們知道的就答覆他,我們不知道的,或者知道不太清楚的,我們要老老實實說,你問的這個,我自己也不清楚。決不可充面子、要好看,強不知以為知,那個可以痛快一時,後果不堪設想,那個果報太可怕了,這個必須要曉得。在一切法裡面有兩句是純真無妄,決定不錯,能夠常常掛在口邊,那是無量功德。哪兩句?一句是「阿彌陀佛」,這個決定不錯,十方諸佛都這樣稱的,你決定不會說錯的。碰到人,阿彌陀佛,那是無量功德。第二句是「看破、放下」,這個決定不會錯,不會說錯,不會誤人。這兩句常常掛在嘴上,無量功德,功德不可思議。常常能掛在口上,就說明心上真有,雖然現在做不到,但是心裡頭有,常掛在嘴上,不知不覺慢慢他就做到了,甚至做到自己還不曉得,這個功德叫希有的功德。看破放下,身心自在,一心念佛,是決定往生,生到西方世界就不退成佛,所以功德利益無量無邊。法不能說錯。

譬如我們發心出來講經,發心出來講經是第一功德,可是要如法。不要認為這個事情好,功德太大了,我也發心去講,結果把經講錯了,不但沒有功德反而墮落,一定要如法。諸位同修看到倓虛老法師的《念佛論》,《念佛論》最後,老法師給我們舉了幾個念佛往生的例子,其中出家的是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師;舉了一位男居士,鄭錫賓居士,青島湛山寺的信徒。鄭居士,沒有多久學會講《彌陀經》,就學會講這一種,他很熱心,到處講《彌陀經》勸人念佛。在那個時代,我們能夠想像而知,都在鄉村偏僻的地方,到處去講經勸人念佛。聽眾在我們想像當中,也不過是十個八個,這個村莊講完了,再到那個村莊,他挺熱心。一年到頭到處去講,沒講幾年,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的,他從皈依到往生就六年,這時間不長。預知時至,坐著往生的,沒有生病。他《彌陀經》講完了,聽眾里有幾個老朋友,他就要求老朋友,他說:「我要走了,你們替我租個房子」。這些朋友聽了就很奇怪:「你要走了,何必租房子?」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到極樂世界去,怕死在人家裡不方便。」這些朋友們聽說:「你有這個把握,那不在乎,到我家去。」另外一個人也說,「到我家去」,個個歡迎。人家有這個本事,從皈依到往生六年,講經是消業障、消罪業,那個力量是第一。所以大家發心講經,好事情。

我過去在台中,在李老師的會下,李老師看到我們這些學生,有一些命很苦、很薄、短命的,那個短命人相貌一看就看出來了,李老師經驗豐富,年歲很大了,看的人事很多,看到這些人,他就勸他:孩子!你要發心出來講經。講經消業障,真的是延年益壽、消災滅罪,這是最有效果的。他老人家這麽一勸,就不少人跟他學講經,學個一部、兩部,也是到處去講。在台灣從南到北,也是到鄉下去講,聽眾多的有三、四十個,少的也是七個、八個的樣子,但是統統都熱心的去勸人念佛。我們要這樣子學法,老老實實的學,老老實實的講,守住一個原則,但求無過,不求有功,不要想我要講得怎麽好,不想這個。凡是求好心切都出毛病了,不求好,只求沒有過失,只求沒講錯,講的是不好,不要緊,沒講錯那就是好,我們用這種態度來學、來講,就不會有過錯了。否則的話,特別是般若,般若不好講,如果講得不好,人家聽到之後,怕他墮到空的那一邊,因為什麽都沒有了,變成「惡取空」,麻煩就更大,所以般若是很難講的一部經。末後,江老居士教誡我們,「應兢兢自審,不可少忽者也。」應當戰戰兢兢,小心謹慎,不可以疏忽,一定要認真、要努力,初學講的時候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要認真的修持。前面所說的少分,四句偈,為人說四句偈就有這麽大的功德。

五七、明盡持福正明盡持

經【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受持讀誦,為人說四句偈,那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了。如果能夠受持全經、讀誦全經,所得的功德利益必定超過前面太多太多了,多到我們無法想像,不要說說了,說不出,想像都想像不到。

【1、言『受持』復言『讀誦』者,明其必能領納修持,方為真能讀誦。以經義無盡,時時讀誦、時時有悟處,薰習不斷,增長定慧,受持之力,日益進步。】

「言受持復言讀誦者」,受持一定包括讀誦,讀誦未必有受持,這是一定的。受持是做到,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我們統統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到,那叫受持。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我們確實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就無所住,真放下了,恢復到心地清凈光明,這是受持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裡面,都能夠遵守六度,決定不違背六度,這是生心,而生其心,我真的這樣做了。做的人一定是有讀誦,讀誦而做不到的,那就沒有受持。

受持又能讀誦,「明其必能領納修持,方為真能讀誦。」這個讀誦,跟能讀不能行的人完全不一樣,這個人能行又天天在讀誦,他一定是能夠領會經中無盡義趣的教訓。本經字字句句含無量義,他能夠體會。納是接受,接受是依教奉行,領是明了,領會是明了,依教奉行。這樣的讀,是真讀,讀了就做到。

「以經義無盡,時時讀誦,時時有悟處。」學佛必須知道,一部經就不可思議,不僅說《金剛經》,任何一部經都不可思議,都是無量義。為什麽?都是世尊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自性無量無邊,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言語文字也是無量無邊義。因此,我們從初發心,從初學一直到將來證到等覺菩薩,《金剛經》意思有沒有盡?還沒盡。這是跟我們世間學校的教科書不一樣,世間學校教科書,一年級的二年級就不適用,二年級的三年級也不適用了。佛門的教科書很奇怪,從幼稚園、一年級念到博士班,還是這一本書,這很奇怪。像《金剛經》就如此,我們從初發心來學它,一直到將來成佛,還是這一本,無量義。讀的也年年升級,那個意境不相同,意境是愈來愈深、愈來愈廣,深廣無有止境。所以認真去做,又能常常不斷去讀誦。「薰習不斷」,薰習是兩樁事情,薰就是讀誦,習就是認真去做、實習,把佛這個道理、方法、教訓,在生活里統統做到,認真去學習,不能間斷,這樣「增長定慧,受持之力,日益進步。」我們常講功夫得力,他真有進步。功夫得力,表現在哪裡?表現在妄想少、煩惱少、心清凈、心自在、智慧開,這都很明顯的你能夠感覺出來的。在工作上,事事都很順利,縱然遇到很複雜的事情,你處理起來是很輕鬆,就把事情辦好了。你會感覺得,從前遇到這個事情不知道怎麽辦好,現在遇到這些事情,很簡單的就處理了。所以帶來的生活,真的是幸福、美滿、快樂,這是功夫得力的樣子,得力的現象。從表面看,也能看得出功夫得力,從哪裡看?看你愈來愈年輕,看你的身體體力愈來愈好,這都是用功功夫得力的現象。如其不然,你雖然學佛,功夫不得力。所以佛法的修學有真實的效果,絕對不欺騙人,短命薄福的都能夠轉得過來,何況在生活上這一點點煩惱、不如意,哪有轉不過來的道理。

【2、若非盡受盡持,豈能頭頭是道,為眾隨緣而說也。】

這是進一步,你為人說經,說得很流利,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持個一偈二偈,不能說沒有效果,很困難。持誦一偈半偈,也能夠頭頭是道,隨緣而說,那是功力深了,行,是可以做得到。但是我們初學沒這個功夫,我們給人家說個一句二句,都講得很淺,不夠深度,沒有功力。沒有功力怎麽辦?有補救,多讀、多持、盡持。那就是告訴你,全部的金剛般若,你都要受持。對於初學的人來講,你理解得愈多,在日常生活當中,你能夠用得上的也多,許許多多的教訓句子,在日常生活當中統統用得上,你才能得真實的受用。自己得真正的受用,給別人介紹,那就方便了。這不是人云亦云,不是道聽塗說,是我親自做到的,我親身體驗的,那就當然不一樣,說出來也能夠感動人心。

【3、如來之意,實欲人人既能受持,又能為人演說。世尊說此經法,實望人人成就,而成就必須自度度他,二利圓滿方可。】

「如來之意,實欲人人既能受持,又能為人演說。」這句話大家要記住,讀誦受持、為人演說,世尊這樣的句子,不僅僅在《金剛經》上,可以講一切大乘經上我們都曾經見過,不是一部經。從這句話裡面,我們能夠體會到佛的心意,佛的心是實實在在要教我們,不但要依教奉行,一定要為人演說。為人演說這四個字要看清楚,演是表演給人看,用現在的話說,我們在這個社會當中,要給眾生做一個好榜樣,那是演。演跟說是兩樁事情,演是身教,說是言教,演是自己真正做到。用大家都知道的兩句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學佛的人也知道《金剛經》上有這兩句,這是因為過去六祖能大師,在這兩句開悟的,所以這兩句經文就出了名。我們怎樣做到?身心清凈就是應無所住,心裏面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乾乾凈凈、一塵不染,這是應無所住,要做到。心裡真的到無所住,你就年輕、就長壽、就不老,都表現出來了,這個樣子就可以給別人看。體力充沛,什麽原因?人的老、病、死,都是心太臟,心有病,那個身怎麽會好?佛給我們講,貪瞋痴叫三毒。心裡有貪瞋痴,那個心好毒,心已經有毒了,身怎麽會好?所以外面環境稍稍一點污染、刺激,就得病了。如果心清凈,不會得病的,不會長病。病是從污染來的,心地污染,所以心清凈要緊。又能「行於布施」,行於布施要用現代的話說,為社會、為國家、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個服務是盡義務,不求報酬,不求代價,盡心儘力為社會、為國家、為人群來服務,這就是而行布施。我們只有付出,不求回報。一般人覺得,這個人不是傻瓜嗎?他才不傻,他才聰明。不求報酬,福德不可思量,《金剛經》講得很清楚,福德不可思量。他修的是無量無邊的大福德,心清凈是修慧,行於布施是修福,福慧雙修,無量無邊,他哪裡傻!他有大福報,這個大福報一切眾生羨慕,這叫演,你要是真正做到,這是演。你做到了,人家看到他生羨慕心,他就想向你請教,你的日子怎麽會過得這麽幸福,怎麽會過得這麽快樂?他來請教,你就給他說法,這是演說。

我們要認真去修學,現在在這個時代,無論中國外國,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很辛苦,即使是豪門貴族,表面上看,他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做了總統,億萬財富了,他的生活很苦,很可憐!你們都不知道,哪有我們這麽自在!出門還要請保鑣,怕人殺他,提心弔膽,這多苦。吃東西怕人下毒藥,那個生活真是緊張,晚上睡覺都睡不好,日夜提心弔膽。窮人有窮人的苦處,富人有富人的苦處,總而言之,統統苦,這是事實。我們學佛的人自在,非常快樂,這些人看到的確是羨慕。我在美國許多地方,住在那個地方住了幾天,那些鄰居外國人就打聽,這些人為什麽這麽快樂?一天到晚都笑嘻嘻的,從來沒有看到我們愁眉苦臉,絕對看不到,看到我們都很快樂,就去打聽,這些人是干什麽的?我就告訴他:我們這些人是學佛的,學佛就快樂!你要想快樂,那你就跟我們一起學佛。所以有演才有說,不但自利,自利一定利他,這是世尊對於我們四眾弟子的願心,他的願望。我們能這樣做,滿佛的願望,這就是孝順佛陀、孝順師尊、孝順父母,這幾句話很重要。

「而成就必須自度度他,二利圓滿方可。」過去我們總以為,這個成就一定是大乘菩薩,要自利利他,二利圓滿。在《金剛經》上看到,這的確是叫我們大開眼界,原來小乘連初果須陀洹,也要自利利他,也是二利圓滿。以往我們總認為大乘菩薩不著相,這《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須陀洹不執著須陀洹的相,他才證得須陀洹。所以「無住生心」這四個字,在佛法裡面,從小乘初發心,一直到大乘圓教等覺菩薩,都不能離開這個原則,都要遵守這個原則去修行,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這是最高的指導原則。這就說明,我們一定要自利利他,要自利就要受持讀誦,要利他就要為人演說。自己修持跟弘法利生是一樣的重要,沒有說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沒有,同樣的重要,一定要這樣做,我們才會有成就。也許有同修聽到了,我沒有辦法,我不會講經說法。這上面說,說一句、說一偈,沒有一定要求你講全經,一句半偈要很熱心的到處跟人講。跟大家在一起談話,俗話說三句不離本行,到第三句我們就要念阿彌陀佛了。

五八、正明所以約成就正顯

正明所以,正是給我們說明所以然的道理。

經【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這個實實在在不可思議,若不是世尊為我們說明,我們怎麽也想不出其中所以然的道理,這樣殊勝功德利益,原來就在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當中成就的。

【1、『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彌陀經》云:釋迦牟尼,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五濁惡世中,得阿耨菩提。甚難希有,即第一希有也。】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這是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完全用中文寫出來。「《彌陀經》云:釋迦牟尼,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五濁惡世中,得阿耨菩提。甚難希有,即第一希有也。」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是一部不可思議的著作,我們凈宗印光大師對他讚歎備至,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是把《彌陀要解》讚歎到顛峰,讚歎到最高處!我們曉得,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這樣讚歎,蕅益大師到底是什麽人?古書上沒有記載,我們看到大勢至菩薩這樣讚歎,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準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注得是好,是真好!蕅益大師有不少地方發前人之所未發,實在是非常的難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成佛是念佛成佛的,這是從前我們沒有聽說過,古書里也沒人說過,蕅益大師在《要解》里為我們說的。有沒有證明?有,就在《彌陀經》上,我們《彌陀經》讀了不少遍,沒有發現,他替我們指出來,這非常希有。在五濁惡世,示現證得無上菩提,這不但在世間是第一希有,出世間也是第一希有。這話裡面的含義,我們要能夠體會。什麽意思?我們能夠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凈土,就是第一希有。何以見得是第一希有?這個人在一生當中,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退成佛,這能說不希有嗎?這能說不是第一希有嗎?法門無量無邊,不能保證你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佛,唯獨念佛法門,確確實實是一生圓滿成佛,所以它真的是第一希有。

也許諸位同修說:此地講的是《金剛經》,不是《彌陀經》。你不會看的,《金剛經》不是《彌陀經》,《彌陀經》不是《金剛經》。你如果會看,沒有兩樣,一樁事情。江味農居士就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寫《金剛經講義》,他研究《金剛經》四十年,真的是《金剛經》的權威,他是一門深入。他怎麽修持?他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念佛求生凈土與般若有什麽關係?關係可大了,因為念佛法門是最高的智慧,若不是最高的智慧、最大的福德,他不相信。他能夠相信這個法門,能夠發願求生,能夠深信不疑,高度的智慧,真智慧。能夠發願求生是大福德,福慧雙修。信是智慧,願是福德,沒有圓滿的智慧福德,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有人信《金剛經》,不信阿彌陀佛,什麽道理?智慧還不到家,還差一截。如果他智慧再提升,他就相信,這個意思很深很深。

【2、『當知是人』,福慧雙修,自他兩度,便得直趨寶所,大有成就。便知其福德,遠勝於以充滿無量無邊大千世界之七寶布施者。】

這是說明一定要自行化他,自行總綱領、總原則就是無住,化他的總綱領、總原則就是生心。無住是智慧,生心是福德,福慧雙修。所以在凈宗裡面,凈宗的三資糧:信、願、行,信是福、是智慧,願行是福,信願念佛就是福慧雙修,自他兩度,自度度他。「便得直趨寶所」,這個寶所,在凈宗以外,其他的宗派裡面,就是明心見性,心性是寶所。在凈土宗,除了明心見性之外,還有一個真實的寶所,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已經見性,去西方極樂世界當然不成問題,往生西方是實報莊嚴土往生的。沒有明心見性,甚至於一品煩惱都沒斷,能不能直趨寶所?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一品煩惱都沒斷。諸位要記住,這在其他法門裡是決定不能成就,唯獨念佛法門能成就。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讚歎西方凈土,沒有一個不讚歎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上所說的,諸佛稱讚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也把阿彌陀佛捧到頂點。你要是做阿彌陀佛的弟子,給諸位說,一切諸佛看到你,都對你很尊敬。為什麽?你是最尊敬阿彌陀佛的學生,敬阿彌陀佛,當然也敬他的學生。沾光可大了!這個道理事實,我們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便知其福德,遠勝於以充滿無量無邊大千世界之七寶布施者。」那個布施修的福算不了什麽,福報再大依舊不能超越輪迴,只是在三界六道裡面享痴福而已。從哪裡看比不上?最顯著的地方是活動的空間,修再大的福報,不出三界,他活動的空間就在六道這個範圍,他不能超越;在佛法裡面講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就是一個六道,這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個單位世界的天頂是初禪天,一個小千世界的天頂是二禪天,中千世界的天頂是三禪天,大千世界的天頂是四禪天。一個大千世界只有一個四禪天,有一千個三禪天、一百萬個二禪天、十億個初禪天。所以講六道輪迴,就是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福報再大,你的活動空間不能超越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但是往生凈土的人,他的活動空間就不可思議,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想去就去,想來就來,絲毫障礙都沒有。就好比我們人世間,不出六道,六道就好像一個城市,你這一生都不能超越過這個城市,另外一個人,那個往生的人,他的活動空間,全世界可以到處跑。從這一點你就曉得,那兩個人福報相差懸殊太大太大了。何況往生的人,《彌陀經》、《無量壽經》上都說得很清楚,與十方諸佛天天見面,每天去參訪、去供養、去聞法,十方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眾生,天天跟那些人結法緣,為那些眾生說法。這兩種生活方式,怎麽能相比?大家要是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我相信你一定下定決心,極樂世界非去不可。這個地方我們決定可以去得成,不是沒有把握,不是去不成,決定去得成,你的決心就堅定。這個福德遠勝於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

五九、約薰習結成

經【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這是指佛的經典所在之處。前面說的是一個說法的人,為人說四句偈那個處所,處所就如佛塔廟,塔廟是三寶所在之處。這個地方是講「經」,經本所在之處也是三寶所在之處。你家裡面有幾本佛經,那就是三寶所在之處,就有龍天善神保佑,所以你對於經典要尊重供養,你才得善神的保佑。

【1、『經』,本有路徑之義。『典』,軌則之義。本經所說,皆是發菩提心者不易之正軌,共遵之覺路。故此經所在之處,便是寶所。佛及一切賢聖,莫不在此。】

「經,本有路徑之義。」這一條路就是凡夫成佛之路、破迷開悟之路、離苦得樂之路、轉凡成聖之路,經典有道路的意思。「典,軌則之義。」典像軌道一樣,火車走的是有鐵軌、有軌道,不會走錯。「本經所說,皆是發菩提心者不易之正軌,共遵之覺路。」為什麽《金剛經》在佛法當中如此的被人尊重,它的道理就是一切修學大乘者,必須要遵守的原理原則,原理原則就是軌道的意思,就是覺路的意思,一定要遵守,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你修凈土的不遵守,你心裡有牽掛、有住,你不能往生,一定要遵守。你學密的、持咒的,如果你心有住,你決定得不到相應,三密相應你決定得不到。你是個參禪的,你心要有住的話,你決定不會開悟,決定不會見性。可見得,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原理原則,你修行就會有成就。參禪的會開悟,持咒的會得三密相應,念佛的會得一心不亂,學教的也能夠大開圓解,都是這個原理原則,離開這個原理原則,都不能成功,所以這個經就被大眾所尊敬。「故此經所在之處,便是寶所。」真實的法寶。「佛及一切賢聖,莫不在此。」這個諸位要曉得,不是一切佛、一切菩薩都在你這個地方,不是的。一切賢聖修行證果的原理原則、方法在此地,是說這個,他們怎麽成佛的,怎麽成菩薩的,怎麽成羅漢的,那些理論跟方法都在此地。所以這個經尊貴,我們對這個經典要尊重。我們尊經,這些護法善神就尊敬你;你要不尊重經典,護法善神遠離你,也瞧不起你。你家裡有這個經典,就得這麽兩個好處,一個是護法善神尊敬你,一個是護法善神不理你,完全看你自己的態度,你自己怎麽個作法,你得到兩種不同的結果。

【2、『若尊重弟子』,是統謂一切賢聖、菩薩、羅漢,盡攝在內,不必分別專指也。總明此經殊勝,在處處貴,在人人尊而已。】

「若尊重弟子」,這一句話「是統謂一切賢聖、菩薩、羅漢,盡攝在內,不必分別專指。」不必專指這個大概是講文殊、普賢、舍利弗、目犍連,不必,那個與《金剛經》的宗旨不相應,《金剛經》是離相,這樣專指哪個人,就變成著相。所以這個尊重弟子,是統指所有的佛弟子,包括沒有斷惑證真的,那就是連我們都包括在其中。我說的這個話是實在話,只要能夠聽到《金剛經》生歡喜心,不要講受持,聽到心裡很歡喜,你就得一切諸佛護念,一切善神擁護。如果你真的能夠依照這個修行,那就是前面所說的,那當然是更殊勝。聽到這個經典生一念歡喜心,就得一切善神的擁護,因為你這一念善心,一片光明;要以現代科學家的說法,這是強烈的磁場,很大的能量,這一念歡喜心,與一切賢聖感應道交。「總明此經殊勝,在處處貴,在人人尊而已。」這兩句是把世尊說這段經文的意思講出來。佛確實是這個意思,贊經!經所在的處所,這個處所尊貴;讀誦受持經的人,這個人尊貴。世間人凡夫肉眼不識貨,不知道這個人尊貴,這是我們常講,現在人認假不認真,聽騙不聽勸。現在發大財的人,做大官、地位很高的人,走到哪裡人家很尊敬他,肉眼凡夫。真正的高人,凡夫不認識,反而對他輕慢。但是諸天鬼神的眼睛很明亮,他看得到,他們尊敬。

【3、又為勸人供養此經、讀誦此經、受持此經、廣為人人說此經也。則持說者,便是親近諸佛、菩薩等大善知識。】

「又為勸人供養此經、讀誦此經、受持此經、廣為人人說此經也。」這段經文有這個意思,這個意思非常的強烈,這是世尊對我們真實的願望,勸我們供養。怎麽供養?依教修行供養,這叫真供養。如果我們有能力,在現前環境當中,我們印送這部經典供養一切大眾,這是供養的方法。現在除了印經之外,還可以製作錄音帶來供養。我們知道現在有很多工作很繁忙的人,確確實實沒有時間,你叫他坐下來去讀一部經,他沒有時間,但是叫他聽他有時間。他上下班的時候要坐車,自己開車可以放錄音帶,他可以聽。我們搭公車、公共巴士上班,可以帶隨身聽。因此製作讀誦經典的錄音帶,也是最佳的供養。我們佛弟子,現在無論是在家出家都有應酬,都有禮尚往來,人家送一點禮物給我們,我們也要回送一點,我們回送的禮物,裡面一定有經書,一定有錄音帶,法供養。經書、錄音帶做的是愈精美愈好,做的愈精美,不學佛的,他看到這個本子,他生歡喜心,所以一定要印得好,才能夠達到利益眾生的效果。這是講「供養此經」。

「讀誦此經」,讀是對著經本,誦是背誦。讀誦不出聲是自利,出聲讀誦是自利利他。念得要清楚,要清晰,讓別人聽,聽得很清楚,「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就度了他。所以出聲讀誦,功德利益很大。從這個地方讓我們想起,當年六祖惠能大師,還沒有聞到佛法,他的生活很苦,每天到山上砍柴,到城市裡面來賣柴,賣幾文錢,買一點米菜回家去度日。他的因緣就是在賣柴的時候,聽到人家念《金剛經》,有人在那裡讀經,他在旁邊站到聽了一會兒,念的人沒開悟,他聽的人開悟了,這就把惠能大師度了,那個人功德不小,把惠能大師給度了。這就說明出聲讀,利益眾生。我這出聲讀沒有人聽,還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人,他聽了也得利益,有天人鬼神,我們肉眼看不見。但是有一些同修有一個經驗,我常常聽說,我自己也常有這個經驗,我們在讀經的時候,甚至在看經、沒有讀的時候,也沒有出聲音的時候,聞到有異香,這個香不是檀香,也不是一般燒的香,有的時候時間很久,有十幾分鐘這個香都不散。這是什麽原因?古德告訴我們,我們在看經讀誦的時候,這是有天神從這裡經過,看到我們在讀誦或者在念佛,他在那裡合掌恭敬,散花、香花供養,花我們看不見,香我們聞到了。他對你尊敬,所以讀經的場地他尊敬,人他更尊敬。我相信有這種經驗的人很多,這都可以證明這是事實。

「受持此經」,這一步進一步,受持是依教奉行,真正去做。「廣為人說」,遇到人都給他講,當然講的方式、技巧是要有變化的。學佛的人講當然很方便,不學佛的人,甚至於排斥佛法的人,對佛法有反感的人,我們也有善巧方便來給他講。還有學外教的人,有一些外教很執著,認為佛是魔鬼,沾都不可以沾的,我們也要以善巧方便來幫助他,把他這個錯誤的觀念轉過來。所以注意這個廣,遇到人都說,喜歡聽的人跟他說,不喜歡聽的人也跟他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則持說者,便是親近諸佛、菩薩等大善知識。」親近諸佛菩薩、親近善知識,很難得!這正是世間所謂可遇不可求,但是用這種方法就容易、就不難,這也是我們常常勸勉同修們的。佛法、世法要想有真實的成就,都必須要有師承。可是在這個時代當中,老師沒有了,到哪兒去找?沒有師承,師承斷絕。我們想成就怎麽辦?今人找不到,還可以找古人,這是個辦法。找古人,這個例子歷史很久了,在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是孟子,孟子以誰為老師?以孔老夫子為老師,但是在那個時候孔老夫子過世,不在了。不在怎麽以他為老師?孔老夫子的著作在,他讀孔老夫子的書,照孔老夫子書裡面話去做,這就是孔子的學生,所以稱為私淑弟子,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他真的學成了,學得很像孔夫子,所以後人尊稱孔子為至聖,孟子是亞聖,跟他差不多。以古人為老師,那還有錯嗎?今人哪個是真有道德學問,哪個是假裝的,我們分不清楚,古人沒問題,那是大家公認的。這個路子就能走得通,而且非常安穩,也不怕老師不要我們,這世間有好老師,你去找他,他不收你,那很苦惱,找古人,他不會不收,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做他的學生,不會考慮他收不收你。學孟子這個情形,在中國歷史是大有人在,很出名的,像漢朝,寫《史記》的司馬遷,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大文豪。他的老師左丘明,諸位想想,左丘明是跟孔子同時代,司馬遷是漢朝的,相差幾百年,怎麽拜他做老師?左丘明有一部著作《左傳》,他就專念《左傳》,專學《左傳》。左丘明的手筆文章被他學去了,他學得很成功,唐宋八大家第一。以古人為老師。在我們佛門也有明顯的例子,蕅益大師,這是我們凈土宗的,蕅益大師的老師是誰?蓮池大師。那個時候蓮池大師也往生了,往生了怎麽以他為師?蓮池大師的著作在,蓮池大師的全集現在還在,還是完整的。蕅益大師專門學蓮池,學一家,依他為老師。不是老師的東西不讀不看,看一個人的,他學成功了,蓮池是凈宗一代祖師,他也是一代祖師。學古人,今人不可靠。

我過去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我們拜他做老師,他不錯是接受我們拜師,拜完之後他給我們說:我不敢做你老師,我沒有條件做你老師,我只可以做你學長,在旁邊幫助你。他勸我以印光法師為老師,他介紹我的,印光法師是他的老師。謙虛!不像一般人很自大自負,我不比人差,你拜我做老師就可以。那種貢高我慢的氣焰,那就不是真善知識,真善知識一定是非常謙虛、非常恭敬,所以他叫我以印光法師為老師。印光法師也不在了,大師的《文鈔》在,讀《文鈔》,依照《文鈔》裡面的教訓來修行,這就是印光法師的學生了。這的確是真正善知識,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我們學《彌陀經》,我們以蓮池大師為老師,專學《疏鈔》;要以蕅益大師為師父,就專學《要解》。這不會錯,決定有成就。今天我們講親近善知識,一定要用這個方法。我們學《華嚴》,以清涼為老師,決定遵守清涼的《疏鈔》。懂得這個原則,善知識太多了,隨便我們挑選,哪一個跟我們有緣,我們都可以親近,都能成就。

【4、須知此經專明實相,直指本心。受持之者,果能直下承當,依經起觀,則生福滅罪,徑證菩提,功德何可稱量。】

「須知此經專明實相」,實相就是諸法實相,我們常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麽?佛在本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是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你要是明白,你才曉得佛為什麽教你無住生心。佛說法的確是有事實做依據的,不是隨便說。因為一切法的真相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教你無住,你住是錯誤的,因為相不可得,你怎麽能住!相是怎麽回事情?佛在經上講,我想這個講法還是比喻,與事實必定還有差距。佛給我們舉例子,一彈指,大乘經上講的,力士是非常健康、有力氣的人彈指,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我們彈得快的時候,應該一秒鐘至少可以彈四次。四,就以這個數來算,我們可以辦得到,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兩個十萬八千。所有現象是個生滅的相,一秒鐘裡面有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楞嚴》上講得好,「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所以相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看的相,是這種生滅相的相續相而已,它不是真的。沒有一樣是真正的存在,不但這一切物質、色法不存在,心法也不存在。

《百法》裡面講的有為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色法,這統統叫有為法,九十四大類。有為就是有生有滅,就是剎那九百生滅,這是相續相。所以真的是了不可得,當體即空,你要住就錯了!告訴你應無所住,那是真話,與事實真相就相應。為什麽教你生心?因為這個相是生滅相,它生滅,它不會斷的,它會變化;它要繼續不斷的生滅,生滅當中它起變化,「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因為唯識所變,所以教你生心,你善心,它就變成善果;噁心,它就變成惡果,所以教你生心。雖然生心,又要無住,才跟真相相應,這跟實相相應。生心有住不是真相,無住不生心也不是真相,一定是生心無住、無住生心,那是實相。如果你要是契入無住生心,二而不二,實相就現前,實相現前就是自性現前。宗門所講的明心見性,你就見性;念佛人講理一心不亂,你就證得理一心。無住跟生心是一不是二。如果說兩邊不能成為一樁事情,你沒有見性,沒得一心。能夠把這個事情看出來,原來是一不是二,這就見性。

這個經是「專明實相,直指本心」,本心就是自性、真如自性。「受持之者,果能直下承當,依經起觀,則生福滅罪,徑證菩提,功德何可稱量。」話說得很容易,我剛才把諸法實相給大家一分析,諸位總會有個概念。但是你還是放不下,還是要有住,你心裡還是有牽掛,還是有憂慮,你還是放不下。為什麽你還放不下?你雖然聽說,沒搞清楚,果然真的搞清楚,你的憂慮牽掛決定沒有了。那個沒有了,就得大自在,生活真的是快樂幸福。心裡有憂慮有牽掛,你怎麽快樂得起來?你怎麽不憂慮?沒法子的。了解事實真相是看破,實在沒有看破,《金剛經》多念念,沒有時間念全經,就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多念念,念久了真的是虛妄,你就會放下。或者念末後這個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好。常常念的時候,能幫助你看破,能幫助你了解事實真相,真了解,你自然就放下。

「受持者」,果然能夠「直下承當」,真的看破,真的放下,就是直下承當。「依經起觀」,依照這部經上講的道理、事實真相,把錯誤的觀念換過來;起觀就是把從前錯誤的舊觀念換過來。「則生福滅罪」,當然什麽罪都滅掉。罪從心起將心懺,什麽心有罪?妄想心就有罪。換句話說,你心裡有念頭就有罪,有念就有罪。無念也有罪,這事情就麻煩,為什麽?有念,你住在有;無念,你住在空,住在空、住在有都有罪,都不能解決問題。空有兩邊都不住就滅罪了,這是《金剛經》上說的。無住,不但有不能住,空也不能住;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法相是現象、是有邊,非法相是空邊,空有兩邊都不能住。住在有邊,你決定搞六道輪迴,太苦了;住在空邊,你就到四禪天、無想天里去投胎,無想天是外道天,住空的人跑到那兒去。住空的功夫再更高一層,跑到四空天去,出不了三界。四空天裡頭,迷迷糊糊、混混沌沌的,定功失掉了,還是要輪迴,還是要墮落。所以空有兩邊都住不得。修行斷了見思煩惱,還是空有兩邊不能住。見思煩惱斷了要住空,變成小乘阿羅漢、辟支佛,住偏真涅盤,偏真涅盤是住空,佛在大乘經上說這些人墮無為坑,焦芽敗種,大乘經上常常喝斥這些人。斷了見思煩惱,空也不能住。空有兩邊不住,這叫行菩薩道,《金剛經》上是教我們這個方法。兩邊不住,滅罪,他又能夠廣行布施,那就生福。佛在經上說,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而行布施是生福,無所住心就滅罪,滅罪生福是最徹底的,徹底的滅罪,圓滿的生福。

徹底滅罪,圓滿生福,再往上提升,那就證大菩提,功德不可稱量。不但我們沒有辦法說,稱是說,說不出來,無法思量,一切諸佛如來也說不出。為什麽說不出?因為他稱性,性德無量無邊,真如本性里沒有罪,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稱性的滅罪生福。可見得這個經之殊勝,這部經能夠在這個地方我們細講一遍,這個因緣殊勝很不容易。一般講《金剛經》,頂多三十天,三十天是草草率率的講,沒有法子細講,這一次我們不限時間能夠細講,因緣非常殊勝,這大家都有福,那個福報正如經中所說。好,我們念佛迴向。

第30集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經本第七十五頁。

六十、請示名持請

這一段經文是「請示名持」。「名」是經名,「持」就是受持。經名是全經的總綱領,是佛門裡所謂大總持法門。經題是一部經的總持法門,明了之後,受持就不難。

經【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1、『爾時』,意顯領會得綱要時,便當行持,不容稍懈。所謂解時即是行時是也。】

由此可知,請示經名放在這個地方,用意的確非常之深。一般經典,當機者請教經名,多半在一部經將要講完的時候,而《金剛經》請示經名,它在這一部經的當中,跟其他經不一樣。這裡面除以下我們還要說明這理由之外,實在講最重要的,實在無過於「解時即是行時」,這一句話說得非常之好。明了趕緊要去做,不做有什麼用處?行就是要去做,不能夠有絲毫的懈怠,要認真、要努力。世間人悠悠度日,不知道時光就是命光,古人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此地我們看到須菩提尊者,真正是所謂現在人講的分秒必爭,他爭取時間是辦大事,不像我們現在這社會工商界也是分秒必爭,爭什麼?賺大錢!這跟我們不一樣,都是在爭時間、爭時效,可是目的不相同,果德自然也不一樣。佛法爭取時間確實了生死、出三界,果報是得大自在。世間人錢要是多了,麻煩就多,這些我們細心去觀察都不難理解。

【2、他經請問經名,多說在全部之末。今在中間,何故?須知此經後半部之義,是從前半部開出。其義前半部中已有,不過說之未詳耳。若非長老再問,則說了前半部便可終止。】

「他經請問經名,多說在全部之末。今在中間,何故?」為什麼《金剛經》的經題,說在這一部經的當中?「須知此經後半部之義,是從前半部開出。其義前半部中已有,不過說之未詳耳。若非長老再問,則說了前半部便可終止。」這把理由說出來。這理由也真的是事實,但是沒有前面講的「解時即是行時」這句話來得懇切,聽了、聽明白之後,真的馬上就要去做,我們才能真正得利益。本經分為上下兩部分,或者我們講前後兩部分也可以。尊者所問的兩個問題,這是我們在本經一開端就看到,他問的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問了這兩個問題。而在前半部,世尊的確把這兩個問題都答覆,所以後半部如果尊者要是不問,《金剛經》在前半部就結束。如果在前半部結束,這地方提出來請示名持,與一般大乘經沒有兩樣。前半部說完,尊者又向世尊提出問題,於是世尊再不辭辛勞詳細為大家開示,這是後半部的經文,可以說後半部是前半部的補充,是前半部的詳細說明。這到前後兩半部時,有詳細的報告。

【3、故此經名,雖似說在中間,仍與他經無別。請示持法,以便大眾遵依。】

《金剛經》的大主意明了了,怎麼個修法?也就是說,如何把金剛般若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使我們的生活變成金剛般若。金剛般若要用現代的話來說,般若是智慧,金剛是最尊、最貴的,也就是說高度的智慧,至高無上的智慧,那是我們的生活。反過來看,我們這芸芸眾生,生活在無量無邊苦惱之中,這是我們現前的生活。怎樣把現前苦惱的生活,變成高度智慧的生活,這是受持《金剛經》。可見得這的確是非常重要,無怪乎須菩提尊者這樣的渴望,想知道這經題受持的方法。底下解釋「持」這個字。

【4、古人釋『持』字義,曰任弘。任是擔任,指自行。弘是弘揚,指勸他。】

「古人釋持字義,曰任弘」,這是古德解釋持這個字的意思。「任是擔任,指自行」,直下承擔,我就要這樣做,這是持的一半的意思;另一半意思,「弘是弘揚」,我一定要這樣做,我還要幫助別人這樣做,這才行。自己這樣做,要不能幫助別人,你只持一半,並不圓滿,圓滿一定要弘揚,這指勸他。所以佛在經上一再的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由此可知,持的意思,包括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樣持經才算是圓滿。

【5、請問經名,即是請求開示總持之法。】

這是要知道的,這意思通一切經,任何一部經講到末後,當機者一定向佛請示經名。請示經名的用意,就是請求開示怎樣修行,在行門裡面抓到綱領,這綱領在佛門裡面叫做總持。

【6、信、解、行三,不能定說有次第,不能定說無次第。人必具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必明得佛法真實之義,而後方知真實修行。此有次第也。】

「信、解、行三,不能定說有次第,不能定說無次第。」不可以定說,有時候講次第,有時候沒有次第。《華嚴經》上就交代得很明白,「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次第,有次第;圓融就是沒次第,就是不能說次第。這個說法才圓滿,才真正得受用。所謂有一種聰明伶俐之人,他的信解行證是一樁事情。我們在佛經里,看到世尊講經說法,聽眾之中有些人聽一半,還沒有聽完就開悟。《楞嚴經》上,世尊講到第三卷講圓滿,《楞嚴》十卷,三卷講圓滿,才講三分之一,阿難開悟,呈偈白佛,佛給他印證。有些人聽經沒聽一半證果,證三果、證四果的,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這是怎麼回事情?就是此地講的,不能定說有次第,他沒有次第,他信解行證融會成一體。這樁事情也得要跟同修們說明,不說明總有懷疑。從哪裡說起?得從三學、三慧說起。小根器的人,所謂是小乘人,小根器是小心量,心量小,分別執著很重,這叫小根器的人,他次第修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他有次第的。大根器的人,大乘菩薩,說不上次第,菩薩學的叫三慧。三慧是聞慧、思慧、修慧,聞思修三慧。三個都叫慧,諸位要知道,慧是哪個慧?戒定慧之慧。因此,沒有戒定,哪來的慧?沒有戒定慧,哪來的三學?這個諸位要知道。現在有一些人沒搞清楚,聽說菩薩修戒定慧三學,他也就要學菩薩,三慧真正的意思沒搞清楚。

我在早年,說這話總是二、三十年前,我在台北大專佛學講座,那個時候我擔任總主講。有一位輔仁大學的同學,在上課之前走到我面前來,他說:「法師,我下次不來聽經。」我就奇怪,我說:「為什麼?你在大專講座表現得很不錯,從來不缺課,聽了好像也滿歡喜,很有受用,為什麼明天不來?」他說:「我聽經已經聽兩年,這就聞慧,聞法已經聞兩年。」他一說這個我就明白,我說:「大概你不來聽,回家去修思慧,去想是嗎?」他點點頭,我說:「思以後,你再去修,對不對?」他說:「是的,沒錯。」我說:「今天這一堂聽不聽?」他說:「這一堂我要聽。」我說:「好,我就藉這機會,把大家這錯誤的觀念給它修正。」他認為聽經就是聞慧,錯了!問你開了慧沒有?你開了智慧,聽經才是聞慧,你沒有開智慧,你聽經談不上,戒定慧都談不上,哪裡是聞慧!這是很大的誤會。所以菩薩比阿羅漢高,菩薩是大乘,大乘佛法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沒有小乘哪來大乘?好像蓋房子一樣,沒有底下一層,怎麼會有上面一層?上面一層一定蓋在底下這一層的,底下那一層修什麼?修戒定慧。你戒定慧三學完全都沒有,你想搞空中樓閣,那怎麼可能?所以慧是戒定慧的慧,你要得到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慧開了。菩薩修,戒定不談,就修慧。諸位要知道,這上面的包含底下的。戒是第一層樓,定是第二層樓,慧是第三層樓,講第三層,一定包括底下兩層;講第一層不一定有第二層;講第二層,一定有第一層;講第三層,一定有底下兩層。菩薩雖然修慧,戒定具足,他要是不具足,慧從哪來?

這是大學生聽兩年佛法,居然把意思聽錯,難,實在是難!在我想聽錯的人不少,不只他一個,他說出來,別的人還沒說出來,曲解佛的意思,開經偈上「願解如來真實義」,他是誤解如來真實義,錯解如來真實義,這是麻煩事!還好他提出來,所以我就說,聽完兩年不聽了,聞慧,回家再去想,去想兩年,想兩年之後再去做,再去修行,再去修兩年,大概總是這意思。我說:你這個聞經叫道聽塗說,你沒有聽到,你回家去思,叫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兩年之後,你要修,叫盲修瞎練,怎麼能成功?菩薩哪是這個作法?菩薩他胡思亂想、盲修瞎練,怎麼能成功?所以他誤會。聞思修三慧,「聞」是指接觸,用這一個字來代表,眼見色也叫聞,耳聽聲、鼻嗅香、身體的接觸,只要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用這聞字,聞表接觸。「思」表明了,一接觸就明了,不要等到去思,一思就落到第六意識,哪裡算是菩薩?小乘人尚不至於,所以佛用這個字做代表,凡夫對一個事情比較深一點,總是想想才明白,所以思代表明了。「修」代表沒有過失,代表破迷。由此可知,聞思修是一樁事情,一個是接觸,一接觸就明了,明了就不迷。從接觸叫聞慧,從明了叫思慧,從不迷叫修慧。可見得聞思修是一樁事情,所以都叫慧,哪裡可以把它分成三段,分成三段就錯了。所以這是不能說有次第,不能說無次第。戒定慧就不能說無次第,聞思修不能說有次第,這才是菩薩修的,菩薩行是高級的佛法。下課我再問這學生,我說:「你下次還要不要來聽?」他說:「要來聽。」「好!不可以錯解,錯解就很可惜。」

信解行證這四個字,也不能說有次第,也不能說無次第。初學的人有次第,功夫得力的人沒有次第,功夫得力的人信解行證合而為一。如果你能夠將信解行證融合成一,你就得真實的受用。可以說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你歡喜快樂,真的是快樂無比,法喜充滿;就是我在前面講的,你已經有能力把凡夫無限的煩惱,轉變成高度的智慧,你日常生活是生活在高度智慧之中,那個人怎麼不快樂?為什麼能夠生活在高度智慧裡面,信解行證合一,這就是菩薩的三慧。如果把信解行證分做四個段落,你沒入門,你是門外漢,你得不到受用,你學佛學得再多,你講經講得天花亂墜,你的生活還是苦惱無邊,你得不到法喜,你得不到受用。所以說初階段一定是有次第,功夫得力,次第就消融,就融成一片,這是我們要知道,要努力的方向。

「人必具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對於佛法如果沒有信心,你就不能很認真很努力的去研求,一定要對於佛法生起信心,信心很難生起,這是實實在在的,信心很難。當然,信心的生起也必須有條件。現在人講條件,佛法里講因緣。因緣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條件,條件很多很複雜,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善根,自己沒有善根,遇到殊勝的外緣也沒用處。自己一定有善根,再遇到善緣,於是信心才能生得起來,明了佛法的殊勝,明了佛法的功德利益,這信心才能生得起來。生起信心,一定是很認真、很努力的去修學,修學一定能夠得受用。得到受用,信心就更堅固,味道嘗到,利益得到,可見得這不假,這是真實的,你的信心、願心愈來愈堅固。信願幫助行證,行證又幫助信願,相輔相成,互相的增長,那個境界好,這個境界是愈來愈好。「必明得佛法真實之義,而後方知真實修行。此有次第也。」我們一般入門都是這樣子的,一定是經過這個次第,功夫一得力,這次第就融成一個,就能夠到圓融。

【7、克實而論,若無功行,則障深慧淺,決不能深解。若無解行,信亦不真。由是言之,信、解、行定要同時並進,豈有前後次第之可言。】

「克實而論」,這講實在的。「若無功行」,功是功夫,行念去聲,是個破音字,念ㄏㄥˋ,當動詞講,不當名詞講。是什麼?生活行為,功夫在日常生活行為之中。什麼功夫?通途而論,就是戒定慧。戒有功夫,得定了,得定我們在講堂裡面常常換個名詞來講,大家好懂,得身心清凈,定就是身心清凈、清凈心。定有功,智慧就現前。智慧一現前,你在日常生活之中,處事待人接物,乃至於大小工作,生活裡面點點滴滴的,全是三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智慧,一接觸就明了,一接觸就不迷,你知道如何去處理,如何去運用,所以你生活在高度智慧當中,這不假,要在功夫得力。功行兩個字要很清楚,功是功夫,行是生活,日常生活裡面顯示出你修學的功夫。假如沒有功夫,也就是說你所學的,與你日常生活完全不相干,統統用不上。「則障深慧淺,決不能深解。」須菩提在本經告訴佛陀,他深解義趣,這句話難得!為什麼他能深解?他做到,他在日常生活當中把無住生心完全體會到,所以他能夠深解。不能深解,當然你也就很難深信。

「若無解行,信亦不真。由是言之,信、解、行定要同時並進,豈有前後次第之可言。」我們今天想成就,想早一天成就,有沒有方法?有,你能夠把信解行合在一起,那就是證。換句話說,要儘可能的把次第拉近,信解行的次第拉近,把它拉成一體,你就成功。聽了,一聽就明了,一明了,境界馬上就轉過來。境界一轉,生活當中就表現出來,就做到,這樣才能真正得受用,這受用的表現,就是剛才講的法喜充滿,真是在生活里得到無比的快樂幸福。底下為我們說明幾個例子,這些例子也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

【8、或遇有人,無端而能信佛。一聞便得明了。亦有於佛法一毫不明,而能發心精進勇猛修行者。此皆夙世本有功行,今遇因緣,遂爾發現,非偶然也。】

「或遇有人,無端而能信佛。一聞便得明了。」確實有這樣的人,當然是少數人,不是多數人。或者是偶爾之間,或者是別人對他講佛法,他一聽就歡喜,一聽他就能相信。我們也曾見過,一生都沒有聽過佛法,沒有接觸過佛法,臨終之前有個善友告訴他佛法,勸他念佛往生,他一聽就相信,馬上就念,結果真的就往生,我們確實曾經見到過。

「亦有於佛法一毫不明」,佛法的道理他是完全不知道。「而能發心精進勇猛修行者」,他聞到佛法,他真干,真勇猛、真精進。勇猛是說他不休息、不懈怠、不疲倦;精進是說他一門深入,純而不雜。我們一般同修所生的毛病,不能說你不用功,不能說你不努力,你也很進步,但是你不是精進,你那種進叫雜進、亂進,所以你得不到利益,你搞雜、搞亂了。這個進步要注意,要精進。佛法最忌諱的是夾雜,不但世法不能夾在裡頭,不能夾雜,佛法也不能夾在其中。佛說的法門太多,浩如煙海,只能夠學一個法門,你就決定成功。你要學兩個法門、三個法門,就很可惜,非常難成就。我們也遇到一些同修,大概認為一門不太保險,兩門總好一點。我們勸他念佛,他還要去參禪,禪凈雙修,好像那時候比較保險一點。還有一些人認為兩門還不保險,還得搞三門,比較更可靠一點,禪凈密三修。還有一些更雜的,摻雜得太多。古德是有提倡,沒錯,永明延壽大師就提倡禪凈雙修,你聽到你就想學,你就錯了。永明大師提倡禪凈雙修是對誰說的?他為什麼要這樣說法?你要把他的意思搞清楚,他老人家是對參禪的人說的。為什麼對參禪人說?看到這些參禪人不會成就,不但不能開悟,得禪定也得不到,但是叫他放下禪去念佛,他貢高我慢,他不甘心不情願,認為凈土是很低的法門,禪很高,他貢高我慢,所以祖師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教他禪凈雙修,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這用意在哪裡?知道你那裡不能成功,將來你在凈土這一半上你還能夠成功,是這麼一個苦心。你要是念佛人,他再不會勸你禪凈雙修,那不是破壞你!那不是給你找麻煩!所以諸位一定要懂得祖師說話是對誰說的,為什麼要這樣說,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走的是正路。他們是路走偏差,給他修正,是這個意思。

這些不明佛法的人,偶爾接觸的人,他能信能願能行,「此皆夙世本有功行,今遇因緣,遂爾發現,非偶然也。」我們看到好像偶然,其實不偶然,這是他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的善根,所以一接觸他的善根就發現。不但佛法當中沒有偶然的事情,諸位要曉得,世法里也沒有偶然的事情。諸位要是念《了凡四訓》就知道,《了凡四訓》過去我講過很多遍,現在已經從錄音帶寫出來編成書本,這個書本最近在印,台灣打電話告訴我,第一版印三萬五千冊,印出來之後會送到此地來。這裡面告訴我們,六道眾生「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哪來的偶然?你一天吃多少粒米的飯,你自己不知道,可是那是命里註定的,你不可能多吃一粒飯,你也不可能少吃一粒,你一天喝多少滴水,都是命里註定的。凡夫沒有辦法逃過命運,哪有偶然的?世間人不相信,錢我賺得來的,我有本事。比你本事大的人多得很,他為什麼賺不到?他命里沒有,想賺也賺不到,命里有的,不賺它也來。正所謂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命運從哪裡來的?過去生中因果裡面來的,你造的因,這一生要享受這個果報;我們現在這一生所造作的,造因變成來生的果報,因因果果永遠不斷。

佛在《金剛經》教給我們,要生心、要無住。「生心無住,無住生心」,這才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相應就叫做隨順法性,順性起修,這是佛菩薩所行的。凡夫不知道事實真相,錯了因果、違背自性去做,這樣所得的果報苦不堪言!六道三途從哪裡來的?違背自性變現出來的逆境界;隨順法性變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四聖法界,不一樣!所以佛教給我們要生心。我們曉得,佛法、世法絕非偶然,沒有偶然的。但是明白理的人,了解事實真相的人,命運可以轉;所以命運它不是定命,佛法里不講宿命,命運決定是有,但是不是宿命論,不是定命之論,命可以改造。正因為命可以改造,所以佛才有辦法,佛菩薩才有辦法度眾生,教你怎麼改。教給你如何從無量無邊煩惱的生活,把它改變成高度智慧的生活,那改了,這就改造命運。佛知道這道理,曉得事實真相,教給眾生改造命運的方法。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這一部大藏經就是幫助眾生改造命運的理論與方法,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轉煩惱成菩提,幫助眾生轉生死成涅盤,這是佛法了不起的地方,是佛法最偉大的地方。這些道理、事實真相都必須要明了。

【9、必須真實如法做到,始名曰行。真實見到佛理,始名為解。真實知得皈依三寶之益,始名曰信。凡親眼見得,親身做到之事,則謂之證。】

「必須真實如法做到,始名曰行。」這一句的關鍵在如法,就如同佛在經上講的理論與方法,我們在生活當中把它做到。最明顯的例子,佛教給我們無住,我們要把它做到。無住是什麼?是放下,把我們心裏面許許多多的妄想、煩惱、習氣、憂慮、牽掛統統放下,無住,恢復到心地清凈;心裡這些拉拉雜雜的東西統統放下,清凈心就現前。清凈心是真心,夾雜妄想雜念那個心就叫做妄心,所以妄心還是真心,真心夾雜一些妄念。《華嚴》上講的妄想執著,所有一切的夾雜把它歸類,可以說總不外這兩大類,這兩大類就是佛法里講的二障,妄想是所知障,執著是煩惱障。統統放下,真心現前,本性現前,本性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本性。為什麼說兩個名詞?一個講體,一個講用,講性多半是講體,講心多半是講作用,實在講,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

這是為什麼要無住,一定要做到無住。有一些同修告訴我:「師父,放不下!」放不下,放不下也得要放下,為什麼?放不下就是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來的?我在經上講得很多,六道輪迴從執著來的,你有執著就有六道。十法界是從妄想來的,你有妄想就有十法界。妄想執著都沒有了,不但六道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了。十法界沒有,展現在面前是一真法界。諸位要知道,十法界不是真的,也是妄的。十法界之上才叫一真法界,諸佛與大菩薩們他們住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里。十法界裡面那個佛沒什麼了不起,一真法界那就了不起,這必須要知道。了解這個情形,你就曉得真要放下,不放下這個虧吃太大。無量劫來搞生死輪迴搞得這麼苦,什麼原因?就是妄想執著放不下。誰叫你受苦?沒人叫你,自作自受。自作就是妄想執著,是你在作,所以才有六道、十法界,那夠你受的!就這麼回事情。佛在《金剛般若》給我們提出忠告,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須菩提尊者聽懂,馬上就想做,所以請示經題。一定要真實如法做到無住生心。生什麼心?無條件的為一切眾生服務,要生這個心;不能有條件,有條件不行,無條件的。有條件就有住了,無條件就是無住。盡心儘力幫助一切眾生、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毫無條件,盡心儘力在做。無論你從事於哪一個行業,你這行業都是幫助社會、都是幫助廣大群眾。《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他們所示現的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他們修的什麼?都是修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任何一種生活方式、任何一種行業,都是菩薩道、都是菩薩行,都能超凡入聖,只要你懂得這原則,「無住生心」,就行了。

「必須真實如法做到,始名曰行」,行就是真干。「真實見到佛理,始名為解。」佛所講的這些道理,真的見到,透徹明了,這才叫解。「真實知得皈依三寶之益,始名曰信」。皈依三寶的利益無量無邊,三寶是我們一生前途幸福的前導,它在引導我們,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覺正凈是三寶。我們一生念念當中都要依靠它,這是一般講佛法僧,佛法僧就是覺正凈。佛是覺的意思,法是正知正見,僧是清凈不染,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知道覺正凈的利益,才叫信。我們一生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違背覺正凈,這才叫真正的信佛。

「凡親眼見得,親身做到之事,則謂之證。」證是我做到了。覺正凈我做到,那你就證得。戒定慧你做到,那你也證得。在什麼地方做到?在日常生活當中,像世尊在本經前面所示現的,入舍衛大城乞食,著衣持缽,每一樁事情都顯示出圓滿的覺正凈,圓滿的六度萬行,圓滿的十大願王,每一樁事情都顯示得那麼圓滿,那叫做證。不是離開生活別有所證,那就錯了,沒那回事情。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無不是證,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10、解行做到究竟,名曰究竟證得。經云: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由是可知,信、解、行、證,實際為一事,此之謂平等。即此四字,便可悟由平等見差別,由差別見平等之理。】

「解行做到究竟,名曰究竟證得。」究竟證得是成圓滿的佛果,那個叫究竟證得。菩薩所證的叫分證,他所證得的是部分不是全體,雖是部分,他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法常用晚上的月亮來做比喻,初三、初四就有月牙,月亮就放光;一直到十四,光明愈來愈大,都叫分證;到十五滿月,就叫做究竟證,如來果位上圓滿。十四的菩薩像等覺,十三的菩薩像十地,用這方法來做比喻。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大概就像初二、初三的月牙,雖然它才是一點點,光真正是月光,不是假的,是真的。跟如來究竟覺所證的是無二無別,一個證得少,一個證得圓滿,所以叫分證,叫究竟。那是真的,真佛不是假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分證佛,佛是真佛不是假佛。比分證低一個階級,叫相似即佛,相似不是真的。古人也很難得,方法也很巧妙,所謂捏目所見的第二月,怎麼叫捏目?我們好眼睛看月亮,月亮是一個,咱們拿一個指頭把眼睛用力按下去,看月亮就看兩個,兩個當中一個是真的,一個是相似的,也不能算它是假的,叫相似的,跟真的非常相似,就拿這個來比喻相似位,相似所證的。比相似更差的是觀行,觀行是剛剛修,觀行位用什麼來比喻?水裡的月亮、月影子,哪個地方有水,就現一個月亮,月影子叫做觀行位。這種比喻都滿好,讓我們對它這個淺深次第有個大概的明了。觀行是真用功,還沒證果。相似是什麼?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在相似位,見思煩惱斷了,無明沒破,法身未顯,那叫相似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是分證位。由此可知,都是解行程度上差別所說的。

「經云: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由是可知,信、解、行、證,實際為一事。」這個道理事實我們一定要清楚,必須要透徹的,我們在生活當中,修金剛般若才沒有障礙。信、解、行、證,確確實實是一樁事情,就跟我剛才講菩薩的三慧是一樁事情。信心要清凈,什麼叫清凈?沒有疑惑,有一絲毫疑惑就不清凈,決定沒有疑惑。對佛沒有疑惑,是我們的好老師,決定不欺騙我們。佛是過來人,句句話都是真語、實語、如語,決定沒有疑惑。對佛的教誡,我們理解,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很清楚、很明白,我們理解。理解,心裡就變了,心裡平常憂慮煩惱牽掛,統統沒有,馬上就丟掉。一明了佛的話,馬上就丟掉,那就是行。一丟掉之後,身心清凈好自在,那就是證。可見得信解行證是一剎那當中完成的,哪有次第可言?如果你真的明白,你進講堂是凡夫,出去你就是菩薩,不是凡夫。進講堂的時候,你心有住,出講堂你無住生心,你不就變成法身大士!由此可知,作菩薩、作佛不難,法身大士就是分證佛。

「此之謂平等。即此四字,便可悟由平等見差別,由差別見平等之理。」佛法里常講的差別平等,這個道理,你把三慧、三學、信解行證四科,你要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什麼叫差別、什麼叫平等,你就懂得。差別跟平等是一樁事情;換句話說,你有妄想執著就差別,離妄想執著就平等,真相如是。

【11、實相顯現時,唯一清凈。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迹。則是真究竟平等,如如不動矣。】

【12、若明佛理,隨拈一法,皆能窮其究竟,歸於平等。是知佛法,無淺非深,深亦可淺,直無淺深次第可說。故不可取著其相,而曰則非也。然為接引眾生,啟導進步,又不能不假設一淺深次第,以及種種莊嚴之事。故不可斷滅其相,而曰是名也。】

「若明佛理,隨拈一法,皆能窮其究竟,歸於平等。是知佛法,無淺非深,深亦可淺,直無淺深次第可說。」這是跟諸位講真實話,佛法里的確沒有淺深次第。你以為有淺有深,那還是你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就有淺有深;離分別執著就萬法平等,沒有淺深次第。不但次第沒有,淺深都沒有。為什麼?統統歸一,歸到心性,全是自性流露出來的,怎麼不平等?法法皆平等,十法界依正莊嚴全都是平等,都是自性變現的,都是自性流露的,這是你真的明白佛所講的這些道理。一切法里隨拈一法,這是《華嚴經》上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是這個意思。皆能窮其究竟,究竟是什麼?究竟是心性。任何一法,你要是仔細去觀察、去研求,到最後都歸到自性。自性就是平等,所以說歸於平等。

《無量壽經》在經題上教給我們修學的總綱領,《無量壽經》這個經題非常圓滿。「佛說」,一般經上的佛說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這三部經經題上都有佛說,那個佛不是指釋迦牟尼佛,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佛為眾生都說《無量壽經》,都說《阿彌陀經》,都說《觀無量壽佛經》,所以這三經是一切諸佛都說的,其他的經一切諸佛不見得都說,因為佛法要觀機,根機不對,佛決定不說的,這三部經一定要說,因為它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跟其他經上的佛說,意思不一樣。「大乘」,大是指心量之大,廣大無邊,普度法界一切眾生。「無量壽莊嚴」是我們所求的。所求的是性德圓滿的現前,那是無量,用一個壽做代表,無量壽命、無量智慧、無量光明、無量德能,一切都是無量的。莊嚴是表現在事相上的美好,美輪美奐,沒有一絲毫的缺陷,這是莊嚴,是所求的。用什麼方法求?清凈心、平等心、覺心,覺而不迷,用這三個方法求。所以「清凈平等覺」,是經題指示我們修行的總綱領。你修清凈平等覺,你就得大乘無量壽莊嚴,你得這個果。經題上是有因有果,有理有事,有性有相,經題是真的圓滿,究竟圓滿。

「實相顯現時,唯一清凈。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迹。則是真究竟平等,如如不動矣。」剛才說過了,隨拈一法窮其究竟都歸到法性,都歸到究竟平等,佛家說萬法平等,道理就在此地。不但性平等,相還是平等,作用也平等。我們一般人看不出來,一般人頂多可以承認性平等,相不平等。我這個相跟佛相長得不一樣,怎麼會平等?我們作用也不平等。其實這種不平等是從什麼地方生出來的?妄想執著里生出來的,妄想執著是假的,不是真的。離妄想執著就平等,這妄想執著一離,相就變,變成佛相一樣,世俗間算命看相的常說「相隨心轉」。佛的相怎麼變現出來的?佛心清凈,佛的相是清凈心變現出來的。我們把妄想執著丟掉,放下了,心清凈,現出那個相就跟佛一模一樣,可見得是平等的。從真的方面講是平等的,從假上面講是不平等的,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由此可知,佛法無淺非深,深亦可淺,直無淺深次第可說;發心學弘經的人,這一句話一定要記住。所以佛法可以深講,可以淺講,可以長講,可以短講,沒有不自在!但是你一定要如教修行才行,你要不如教修行,就是經上講的受持讀誦,你就很難為人演說的時候來得這麼圓融自在。一定自己要身體力行,要在行持當中證實佛所講的理論、境界,然後你說出來自自然然左右逢源、頭頭是道。

「故不可取著其相,而曰則非也。」經文上「則非」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教給我們不可以取相,不可以著相。取著,取就是分別,著就是執著,在一切現相當中不可以分別,不可以執著。不但世法裡面我們不要去分別執著,佛法裡面也不要分別執著,你才能看到真正的東西。一落在分別執著裡面,你就看不到,真的東西看不到,你所看的是假的。佛教給我們是實話,我們要相信。

「然為接引眾生,啟導進步,又不能不假設一淺深次第,以及種種莊嚴之事。故不可斷滅其相,而曰是名也。」你自己不錯,修行著實有得功夫,到達信心清凈,平等性現前。法相唯識裡面說得好,修行要在「轉識成智」,這是法相宗講的,修行最重要的原則綱領就是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轉識成智又必須要知道,有的是因上轉,有的是果上轉。果上轉,我們就不需要理會,證果自然轉。要緊的是要先因上轉。因上轉的哪兩種?六、七是因上轉,五、八果上轉,前五識跟阿賴耶是果上轉。由此可知,修行,法相宗修行人,他著力的地方就是要轉第七識跟轉第六識,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第七識是四大煩惱常相隨,執著,堅固的執著。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一切不分別,心就平等。一切不分別,觀察就妙了,看到什麼?萬法一如,法法平等,妙觀察。六、七二識就是分別執著,六識是分別,七識是執著。世尊在本經裡面告訴我們無住,無住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

眾生境界沒轉過來的時候,是凡夫,是二乘,是權教菩薩,對於這些人又必須要行大慈大悲,以善巧方便去誘導他,這是假設一個淺深次第,這個淺深次第是什麼?五乘佛法、三乘佛法,這是淺深次第。小乘四果四向,大乘五十一個階級,信、住、行、向,這都是世尊假設的淺深次第。在果證裡面有種種莊嚴,種種莊嚴是什麼?隨心所變。你心裡不相同,外面境界就生變化,依正都變化。正報是自己身體,身體起變化,相貌會變。人心一天比一天清凈,一天比一天慈悲,他那個相慢慢變,就變成像菩薩一樣,別人一看生歡喜心。如果每天嫉妒嗔恨,他相也在變,慢慢就變成阿修羅、羅剎,人家看到恐怖,看到就害怕,相隨心轉。這個正報身在變,環境也在變,環境是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這一個地方人心地都善良,都忠厚老成,這地方沒有天災人禍,居住的環境依報好。新加坡這個地方許多外國人都讚歎,為什麼讚歎這地方?這地方的老百姓老實、守法,這是其他地區比不上,新加坡雖然小,可以說是世界上模範城市。這是真的,多少國家到此地來,想學新加坡,這正確的。人人能守法,這個社會安定,社會安定才能夠繁榮,老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過幸福快樂的日子。佛法為我們講的,比這個更深入,佛法讓每一個眾生,自動自發改過遷善,斷惑證真,這又是世間法所不能比的。由此可知,佛法裡面講許許多多淺深次第,是假設的,經上常常有「是名」,是名是顯示這個意思。

【13、無有定法四字,通貫一切。會得此義,頭頭是道。薦得少許,活潑潑地。於深義趣,自能領會。】

「無有定法」這四個字義趣很深很廣,要緊的我們能夠體會得。「貫通一切」,不僅是佛法,佛無有定法可說,也貫通一切世間法,世間一切法也是無有定法。你要問為什麼無有定法?這個原因就是一切眾生的念頭,哪一個眾生有一定的念頭!起心動念千變萬化,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不定,生的法哪有一定?世間眾生心想不定,佛說法也就無定。佛所說的一切法,無非是眾生有感,佛就有說,眾生什麼感?起心動念就是感,眾生要沒有感,佛就無法可說。就是因為眾生動念,動的念又無有一定,所以無有定法,這是事實真相。所以這四個字,貫通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明白這個義理,明了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會頭頭是道。

「薦得少許」,這地方是你能夠契入一點點,薦得跟我們平常講契入是一個意思,一般講證得也是這個意思,你能證得一點點。或者我們再說得清楚一點,你能夠享受到一點點,這個薦得也是享受到,佛所講的這些理論與方法、境界,你真正得到一點,真正享受到一點,你所表現的一定是活潑潑的。你在生活當中法喜充滿,快樂自在,一定會表現出來,於佛所講的甚深義趣自然能夠領會。所以佛法最重要的還是要實行,要去做,要一門深入。

有許多同修真正發了好心,在這部經上聽到佛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不斷的在勸我們要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遍數聽多了,自然就受到感動,發心想為人說經。怎麼個說法?講經好難,怎麼個說法?其實諸位不了解,古時候寺院叢林培養講經的人才,用什麼方法?復小座。今天師父在這裡講這一座經,講這兩個小時,到明天早晨,你也上台把這兩個小時講出來,有這個能力,老和尚一定把他提拔出來,專門學教,這是講經的材料。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就當護法,為常住工作,為常住工作叫內護,信徒是外護,為常住服務,擔任常住的職事。有這能力,培養出來做講經的人才。自古以來,我們在佛教寺里沒有看到哪一個法師辦佛學院、辦培訓班,沒有!諸位去查查,沒有這個事情,統統是小座里培養出來的。所以你如果要學,不難!你們在此地聽的,明天你就給人家去講去,找到你的親戚朋友,哪一個人要跟你講話,你就請他坐下來,你給他講《金剛經》,就行了。能講多少就講多少,這經上講四句偈,講一句也行,講兩句也行,講四句也行,活潑潑的,一點都不呆板。你真肯發這心,真肯天天講,你能講上三年,你有這個恆心、毅力,三年以後不知不覺你就成了法師。法師,在家出家都可以當法師,都可以講經。你要真幹才行,要很熱心去干,很努力的去干,這就學成功。哪有什麼方法技巧?沒有。自古以來,就這麼成就的。方法技巧,那不過是經驗的累積而已,哪來的方法技巧。學的時間多,遇到奇奇怪怪的事情多,在這裡面產生經驗,吃多少苦頭,受多少教訓,得一點經驗而已。頂重要的,就是熱心去復講,把我們所聽到的轉告別人,把我們自己修持所得的好處利益轉告別人,這是弘法利生,就是續佛慧命。所以要記住,無有定法,這是《金剛經》上,也是一句最高的指導原則。

【14、因為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

「因為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有無都不能執著。「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這一條很要緊,教給我們怎樣去證入。你要想證入這個境界,首先要無住,不著有,不住法相;不可以執無,不住非法相。法相跟非法相都不執著,心就清凈,清凈心就能反照。怎麼個反法?這個字的意思很深,讀《楞嚴經》看到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怎麼個反聞?反照就是反視,我們眼睛看怎麼能回頭看自己?這地方難,就是這個反字。反的意思是不看他的相,要看他的性,是從相上反歸到自性,那就成功了,是這麼個意思。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菩薩為什麼覺而不迷?就是他懂得反照,懂得反聞。反聞跟反照是一個意思,《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用聞字做代表,在眼就是反視。所以你要曉得這個反字怎麼個反法,你才會用得上功夫。如果你要是不懂這個字的意思,你怎麼反?你天天想這個字,看,回頭看自己,想久了得神經病,麻煩可大!反都反不過來,怎麼反聞?我們聽到外面音聲,怎麼能夠叫他回過頭來聞自己?你要這樣想法,叫依文解義,三世佛都喊冤枉!你就搞錯了!這個反,告訴諸位,從相上去見性,反過來要見它的自性。性是什麼?性是了不可得。

其實這些方法我在前面給諸位透露過,如果你要是很留意聽的話,你在這上一聽就明了,你就能會入意思。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佛告訴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真相是什麼?是一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楞嚴經》上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十法界依正莊嚴現象之生,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這些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教你無住;因為這個相相續不斷,所以佛教你生心。生心跟無住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證明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你能夠明白這個道理,見色聞聲你去觀察,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這是反聞,這是反照,你的心馬上就平等,絕對不會執著。為什麼?不可得。不但外面境界相不可得,我能見能想的這個心也不可得,內外統統不可得,這就證入,這就入實相。前面講的,「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實相就現前。這是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們修行的方法。我們凡夫很可憐,見到相隨著相轉,聽到聲隨著聲轉,這好聽、不好聽,煩惱都起來。諸佛菩薩聽,聽而無聽,視而無視。什麼原因?統統歸到自性,反聞聞自性,統統歸到自性,自性里不可得,萬法平等,當體即空,他歸到這地方,他心多乾凈,他多自在,得大自在!今天時間到。


推薦閱讀:

金剛經開示(七)
穢跡金剛法二十一種功德利益
金剛經直釋 二
[轉載]【筆記】八部金剛功
從金剛經中悟道

TAG:報告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