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我們養成「愛你」的習慣
昨天和朋友薇吃飯時說到過年回家的事,她說她弟弟都已經放假回家了。一開始我完全沉浸在對大學生有寒假的羨慕中,羨慕他們這麼早就可以和父母團聚了,而我們這些苦命的上班族還要等大半個月。按照邏輯來說,我以為她接下來會和我一起回憶大學美好時光,結果她完全轉了話題。
「好什麼好啊,這才回去一周多,已經把我媽氣的不行了。我媽上午還給我打電話說弟弟過年回家什麼都沒給老人買,但是給女朋友家買了好多;而且回來了在家什麼都不幹,每天除了玩遊戲就是和女朋友出去吃飯,家裡到處都放著零食,吃完了剩的零食袋也隨手扔,垃圾袋滿出來了都不倒,可是居然去女朋友家還會做飯。說這兒子簡直沒良心透了,是給別人家養的。」我當時聽完就瞬間站到薇媽媽行列,按照薇往日一方霸主的性格應該會馬上打電話罵他弟弟才對,或者說她馬上買機票回家揍他,我都是完全理解的。可是她卻顯得很淡定,而且樂呵著說著這些話,就像是說著電視里的故事情節一樣。
「還不是我媽自己慣的!」薇並不覺得弟弟有錯,或者說有錯但她並不認為是薇媽媽所謂的「沒良心」。對於薇而言,弟弟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愛運動,愛學習,在大學裡有獎學金,是學生幹部,在社團也很活躍,周末或者假期還會去打工賺錢。基本算是老師眼中的全優生。薇媽媽平日里也是天天誇自己兒子。兒子在家也是什麼都不許乾的,總說他學習累,回家了就好好放鬆放鬆。而且弟弟原本回家都會給家裡人買東西,後來薇媽媽說不要浪費錢,父母也不缺什麼,就不要買了。弟弟就真的不買了。其實弟弟挺委屈的,他可都是按照媽媽的「要求」在辦事呢!誰能猜想媽媽是如此的「口是心非」呢。
稍微年老的一輩,他們覺得要求別人為自己做事是非常自私的行為,但是心裡卻又不能足夠強大到可以接受自己真心對待的人不那麼「真心」對自己。就會出現所謂的不孝子,沒良心。可是現在孩子所受的教育就是:你說不用了,就是真的不用了,可是這並不代表他真的不愛你,只是因為你只交給他接受「你愛」的習慣,而沒有教他養成「愛你」的習慣。
其實這個就像是我們小時候和媽媽一起種發了芽的打算一樣,我們會特別標註哪幾顆是自己種的。每天會去關注蒜苗長高的痕迹,會給它澆水,拿它和媽媽種的蒜苗比高矮,算是傾注了全部的熱忱和愛心。等到媽媽哪天炒菜時想用它了,我們可是死活不願意摘掉我們種的,只讓媽媽摘她種的。因為這是我們辛辛苦苦養大的,我們的責任就是愛它保護它。我們已經習慣每天都要去看它,給它澆水,為它比別的蒜苗高而驕傲,它就像是我們的孩子,它每天都在無言的向我們索愛。其實這也可以旁證為什麼我們對父母永遠沒有對自己的孩子想的周到,貼心,因為我們沒有養成關心體貼父母的習慣,在我們眼中他們是最強大的,是只會關心和照顧我們,是根本不需要我們幫助的超人。雖然事實並非如此。
我嬸嬸,就是一個知道如何「索愛」的媽媽。從她兒子懂事開始,每次兒子吃東西,不管她是不是想吃她都會要求兒子給她吃第一口,慢慢的兒子就覺得只要是吃東西,這第一口一定要給媽媽吃。而他爸爸呢,每次都會說爸爸不吃。不是不喜歡,只是想把好的留給兒子吃。慢慢的,兒子就不會再問他爸爸了,而且更會以為他爸爸不喜歡吃這些。那這每次只給媽媽不給爸爸的現象,久了爸爸就吃醋了,但還不至於生氣。可是如果把這個現象的人物換成:只給岳父,不給爸爸呢?那兒子就變成不孝,是給別人家養的,只聽媳婦的話云云了。
不是孩子沒良心,只是他根本不知道父母也需要這樣的「溺愛」,他腦海里記得的只有父母一次次拒絕接受他愛的印象;不是孩子只會對別人好,只是他不知道父母寧願自己累也不累他,但是更不希望的是他去別人家受累;不是孩子不孝,只是他不知道如何表達孝;不是孩子不愛你,只是他沒有形成愛你的習慣。
我們會改的,我們會知道你們也需要我們噓寒問暖,即便你們每次都回答說家裡的事不用操心;我們會知道你們也需要我們買東買西,即便你們每次都回答說家裡啥都不缺;我們會知道你們也需要我們能給你們做頓愛心早餐,即便你們每次都會說難吃下次別再做了;我們會知道你們也需要我們像親吻愛人和孩子一樣親吻你們,即便你們每次都會嫌棄我們肉麻而推開我們。
不要著急,我們會主動養成「愛你」的習慣的。
版權聲明:本文繫心靈咖啡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編輯推薦: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愛一個人就要讓她看見愛有多深?
不要讓無意識的」不耐煩「吞沒了你
推薦閱讀:
※養成七大富有習慣,下一個成功人士就是你
※一個不及格父親是怎樣養成的?別再當孩子生命中的「隱形人」!
※皮膚能否吸收化妝品的營養成分
※養成大拙方知巧,學到如愚才是賢!
※英國王室怎樣教育孩子?來看看威廉的優質王子養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