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蒙古人的一項發明,南宋以後中國再無南北分裂對立局面

中國歷史不乏南北分裂的局面。例如,魏國與吳蜀,東晉與五胡,南朝與北朝,南宋與金國,這些都是典型的南北分裂對立局面。但是,自元朝滅南宋之後,元、明、清三代都是大一統局面,中國再沒出現南北分裂對立的局面。這是為什麼呢?

要想弄清這一問題,先來看看自古南北重要的分界線在哪裡?自古南北的重要分界線主要有三處:淮河、秦嶺、長江。例如,魏吳以淮河為界,魏蜀以秦嶺為界。東晉與五胡政權亦以淮河為界,淮河以北雖有時併入東晉,但並不穩定。後來南朝的宋、齊、梁亦大體延續東晉。陳朝與隋朝則與長江為界。南宋與金朝則東以淮河為界,西以秦嶺為界。

在元朝之前的歷代王朝,這三處分界線往往成為了各行政區域的分界線。例如,漢朝關中與益州以秦嶺為界,河南與揚州以淮河為界。唐朝關中與山南東西道以秦嶺為界,河南道與淮南道以淮河為界,淮南道與江南東西兩道以長江為界。

地理分界線與行政區域分界線的重疊,往往成為分裂割據的溫床。例如,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朱溫與楊行密以淮河為界;楊行密與錢鏐以長江為界;王建與朱溫、李茂貞以秦嶺為界,各自割據一方。

這種按重要地理分界線劃分行政區域格局一直到元朝才改變。元朝創立了行省制度,這是中國行政制度的一大變革,對後世影響巨大。省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元朝首次將淮河、秦嶺置於行省內部,不再成為行政區域的分界線。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南以長江為界,北以黃河為界,淮河處在行省內部,從此失去了行政區域分界線的作用。

元朝的陝西省首次包括漢中地區,秦嶺也喪失了行政區域分界線的作用。從此以後,陝西與川蜀的分界以大巴山為界,一直延續到今天。

但是,元朝尚未改變長江行政區域分界線的作用。這一問題延續到明朝,明朝的南直隸地區大體就是今天的江蘇、安徽兩省。今天的安徽、江蘇兩省已經將淮河、長江都置於行政區域內,長江也喪失了行政區域分界線的作用。

所以,明朝之後,淮河、長江、秦嶺,基本都已喪失了行政區域分界線的作用。這一傳統從明朝延續到清朝,再從清朝延續至今天。

雖然必須承認,南宋之後再無南北朝局面,與北宋王朝提高文官地位、遏制武將專權,加強中央集權等種種措施有非常大的關係。但是,自元朝開始將秦嶺、淮河、長江置於行政區域內部的省級劃分,對於防止南北分裂對立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


推薦閱讀:

勸君莫負杯中意,飲酒還需看古人!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名篇佳句229句之下部)
古人夫妻之道:妻子的品質決定丈夫的位置
古人告訴你睡覺朝東還是朝西
向古人學呼吸

TAG:中國 | 發明 | 南宋 | 古人 | 分裂 | 蒙古人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