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西法師:《入菩薩行論》講記 第70課

  前面已經講完了第五品。從十品來看,到第五品好像學了一半,其實從篇幅看還沒有到一半,後面第六、八、九品的頌詞都很多。學這個論典的時間比較長,有人已經開始數頌詞是不是過半了?是不是快結束了?上師經常說,這部論學完之後,我們還會學習很多其他內容,並不是學完之後就萬事大吉了。關鍵是我們在學論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去串習這些對自己有用的法義,這對修學佛法、調伏相續有很大的必要。

  下面我們開始學習第六品《安忍》。安忍屬於六度中的安忍度,在修菩薩道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於修學大乘利他心、菩提心的菩薩來講,安忍的修法非常重要。平時我們提到安忍,總是想到如果別人侮辱自己、欺負自己的時候不能發脾氣就是安忍,其實安忍的本體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耐怨敵忍,忍耐怨敵對我們的傷害。如果怨敵或其他人侮辱、打罵我們,或者給自己造成很多不方便、障礙,讓自己很不舒服等等,對這些都進行忍受、安忍;

  第二是忍耐苦行忍。它和別人是否欺負自己沒有關係,是另一個側面的安忍,這是什麼呢?比如我們在學法過程中,夏天很熱,冬天很冷,有時因為天氣的緣故我們就不想學法修法了,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安忍,這是一種苦行;或者講課的時間比較長、修法過程中出現心煩意亂等種種狀態,我們都要安忍;

  第三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對於佛法中比較甚深的內容,如一切萬法無自性、一切萬法是空性等等能忍受、能接受。不要對無生法產生一種畏懼心,不接受或者沒有真正正確地接受空性法,覺得一切因果不存在,然後開始胡作非為。實際上,只要正確地認知了無生法沒有不能安忍的,所以菩薩的安忍分為三類。

  我們主要講第一種耐怨敵忍。耐怨敵忍就是忍受怨敵造成的傷害。安忍還包括苦行和無生法忍,但對耐怨敵忍講得比較多,為什麼有這種必要呢?因為嗔恨心就是修持大乘菩薩道最主要、最大的障礙,它與菩提心、利他心、大悲心是直接矛盾相違的,如果我們產生了嗔恨心,就會導致菩薩道沒有辦法修持下去。基於以上這些理由,我們對於安忍的教法要認真地學習、實踐。

  世間人對安忍有一些錯誤觀念,認為修安忍是膽小怕事或者軟弱無能。其實在菩薩道中,安忍是對待事物的一種正確方法。世人不了知安忍的真正意義,當然會產生誤解。而我們深入學習安忍後,就知道它不但不是一種軟弱的表現,而且是一種大無畏的表現——對於煩惱、障礙的生起能夠忍受,不讓自己產生嗔恨的煩惱。安忍其實是非常積極、向上的一種狀態;反之如果我們面對逆境馬上產生嗔恨心,才是一種消極的表現。通過分析來看,真正的安忍是對於怨敵、障礙表現出的一種非常正確的態度和觀念。無論暫時或長遠,安忍對自己有非常積極、正面的作用;對他人也是非常有益的一種表現;對教法或整個世間,都有非常積極的貢獻。所以我們不能只看到世人對安忍教法的誤讀,擔心修安忍會不會讓別人認為是軟弱。世間人不學佛法,沒有深邃的智慧,看問題很偏頗、膚淺。作為修行者,應該以佛菩薩的智慧教言為準繩和方向,不應該聽從分別心或者世間人的錯誤看法——因為他們認為修安忍很消極、很軟弱,我們就不修了。實際上,如果我們不修安忍,雖有可能迎合了某些世間人的觀念,但其實受損害的還是自己和其他眾生,對自他沒有任何真正的利益。下面開始學習安忍。

  丁二(安忍)分二:一、當修安忍;二、修持方法。

  第一當修安忍,就是修安忍的必要性;第二講到修持的方式。

  戊一(當修安忍)分二:一、嗔恨之過患;二、安忍之功德。

  如果我們要修安忍,必須了知嗔恨和安忍是相對、相剋的。第一我們要了知嗔恨心有什麼過患。生了嗔心對自他有什麼傷害,對此必須有非常透徹的了知;第二是安忍的功德。修安忍有什麼利益、功德,對自他來講有什麼必要性。了知了嗔恨的過患、安忍的功德之後,我們就會下決心一定要拋棄嗔恨,一定要想方設法生起安忍的功德。

  己一(嗔恨之過患)分三:一、未見之果;二、已見之果;三、概述。

  嗔恨的過患主要分兩個方面:第一未見之果,對我們見不到的後世的果或者比較微細的因果進行宣說。未見之果我們沒有辦法看到,就要依靠佛菩薩的智慧,因為他們能夠看到很深遠的因果關係。因為佛菩薩的經論是確實可靠的一種依靠處的緣故,所以引用教典來安立未見之果。第二是已見之果。就是我們平常能夠觀察發現、能夠知道的一些過患。比如說我們生起嗔心之後很不舒服、自他關係惡化或者引發戰爭、爭吵,這些後果都是肉眼可見,分別心可以觀察到的。把未見之果、已見之果合起來,對嗔恨的過患就有一個全面的認知。第三概述,就是對未見和已見之果的綜合性描述。

  庚一、未見之果:

  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

  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

  字面意思是說:生起一個強烈的嗔恨心,能夠摧毀我們在一千個大劫中所積累的供養善逝的功德,「等」字也包括持戒的福德,就是可以摧毀布施持戒等一切福善,這是字面上的概述。

  我們進一步看,這個「一嗔」是什麼呢?「一嗔」就是嗔心。學習第一品的時候講到,一個嗔心一個剎那。其實剎那的概念有兩種:一種屬於時間剎那,就是一彈指之間有六十四個剎那,剎那是比較微細的時間單位;第二種是成事剎那,就是事情從剛發生到結束之間算是一個剎那。這個事情成辦了,圓滿結束了,就叫做一個成事剎那。在這兩種剎那的概念當中,此處「一嗔」屬於成事剎那,就是從剛開始生起嗔心到結束之間叫「一嗔」。

  這裡講生起一個嗔心所毀善根的量,是「千劫所積聚」的善根,就是一千個大劫中所積累的福善,包括布施、供養善逝、供佛、供菩薩、供僧眾或布施惡鬼等善根。在一千個大劫當中,辛辛苦苦做的這些供養、布施的善根,一剎那之間一個嗔心就摧毀了。「等」字,指我們守持別解脫戒、菩薩戒等戒律的善根,也會在一剎那中以一個嗔心完全摧毀,一切福善都會毀掉。

  為了深入了解,上師引用了無著菩薩《善說海》的觀察方式。分三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個是所毀。所摧毀的是什麼樣一種善法呢?無著菩薩的觀點是善法可以分為幾類:沒有通過方便智慧攝持的,屬於一般的隨福德分善根,比如世間中沒有以發菩提心、空性智慧攝受的供佛、放生或其它善事的善根。總而言之,沒有通過菩提心和空性慧攝受的,就是隨福德分善根;第二種是以三輪體空、空性攝受的善根,是隨解脫分善根;第三種是通過菩提心、大悲心攝受的善根。

  三類善根中所摧毀的是什麼善根?按無著菩薩的觀點,是第一種隨福德分善根,就是沒有以菩提心、空性慧攝受的善根會被摧毀。不管是布施還是持戒的善根,如果沒有以菩提心、空性攝受,就會被摧毀;以空性和菩提心攝受的善根是不容易被摧毀的。

  還有很多不同觀點(當然,不管哪一類觀點都承認被空性攝受的善根不被摧毀):有些論師講,除了以空性攝受的善根,即便是以菩提心攝受的善根,在產生嗔恨心的時候也會被摧毀;有些論師說,迴向的善根不會被摧毀,因為已經迴向了大菩提,已經迴向了眾生了,不會被摧毀掉;但部分論師認為,即便是已經迴向的善根也可能被摧毀;還有一些觀點是:布施和持戒的善根都會被摧毀,但安忍的善根不會被摧毀,因為安忍就是嗔心的對治,所以修安忍的功德不會被摧毀。這裡有比較寬鬆的說法,也有比較嚴格的講法。最嚴格的是:除了被空性攝受的善根之外,其它以菩提心攝受的、已經迴向的善根都會被摧毀。還有一些相對沒有這麼嚴格的觀點:只要你迴向了,這個善根就不會被摧毀;或者只要以菩提心攝受了,就不會被摧毀。

  我們遇到各種觀念的時候,有時自己不知道到底那種觀點是究竟的,一般採取的原則是:平時在預防的時候,我們最好是以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盡量不要生嗔心。我們寧可相信迴向的善根和菩提心的善根都有可能被摧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地注意:哦,我不能夠生嗔心,生了嗔心之後連迴向的善根都要摧毀,連發了菩提心的善根都要被摧毀,一定要注意不要產生嗔恨心。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比較好。當然我們在這裡只是分析,具體來講哪一種觀點都有理證、教證的依據。作為凡夫,我們盡量以比較嚴格的方式要求自己,這樣對我們也比較保險。這方面講了所摧毀的善根。

  第二、能摧毀的嗔心。是什麼樣的嗔心能摧毀這種善根呢?這方面講是一念嗔心,一念嗔心也分多種:非常猛烈的、中等的、輕微的。嗔心有時是突然不高心;有時產生的時間比較長;有時是很猛烈地生起。這裡講了,能毀的是非常猛烈、十分強烈的嗔恨心,而且生了之後,沒有馬上後悔——他覺得生嗔恨心是對的,這樣的話善根容易摧毀。

  還有一個條件是緣殊勝的對境。殊勝對境是指上師三寶、發了菩提心的人等等,緣殊勝的對境產生了非常強烈的嗔恨心,後來也沒有後悔和對治,善根也容易摧毀。上師講,以無著菩薩的觀點衡量,非常強烈的嗔恨心而且沒有後悔,才是能摧毀的嗔心。如果我們的嗔心不是那麼強烈,或者生了嗔心馬上後悔:覺得大乘行者生嗔心很不好,也不一定能摧毀千劫所累積的資糧。一般來講,大家都共同認可比較強烈的嗔心是能摧毀的嗔心。很強烈的嗔心對於千劫的善根可從根本上摧毀;如果是中等的嗔心,可能摧毀的是一部分善根,不是連根摧毀。

  我們知道,積累資糧並不容易。不夾雜懷疑、煩惱,清清凈凈地修善根是很不容易的,這麼不容易積累下來的資糧,如果我們不注意調伏自心,生起了強烈的嗔恨心,一下子摧毀了千劫百劫的善根,這是不划算的。從這方面考慮,也是為了讓我們盡量不要生嗔心,菩薩把因果關係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讓我們害怕這個後果,的確也有這種後果。我們知道之後要衡量:我做這個事情後果怎麼樣,它的代價太大了。

  我們平時要盡量控制自己不生嗔心,如果這個觀念深入內心,我們就會加倍小心。好象具有世間所謂的法律意識,比如知道殺人要償命,坐牢判無期徒刑等等,對這些問題很清楚,知道關入監獄的種種痛苦。把這種觀念深入內心、深入骨髓之後,當發生摩擦、爭吵的時候,雖然不敢說百分之百能讓你不去做這些事情,但這種觀念可以有效地阻止你,在緊急關頭髮揮作用。

  我們對嗔心帶給我們的過患要有一個刻骨銘心的認知,在事件發生的時候才可能知道:生嗔的過失和代價太大了,我不要生嗔心,它才能夠發揮這個作用。否則我們現在聽一遍、淺淺地看一遍,學了之後這個觀念沒有深入內心,到對境現前的時候,還是該發火就發火,該生嗔心就生嗔心;不管對境是不是上師善知識,是不是發菩提心的菩薩。我們習慣如此之後,對修行是最大的障礙。能摧毀的嗔恨心是這樣的。

  第三、摧毀的方式。有些觀點認為不是從根本上摧毀善根,只是延遲成熟的時間。比如說這個善根要在後世成熟的,但是生嗔後延遲到第三世、第四世成熟;有些觀點是生嗔心讓果報變得不殊勝,打個比方講,本來它的善根要享受十世的安樂,生了嗔心就減弱了,只成熟二、三世,善根就已用盡。

  還有一種觀點是從根本上滅掉:嗔心一生起,就好像種子被火燒了,種子被火燒了之後,再沒有發芽的功能了。生嗔心相當於把善法的種子用火燒焦一樣,再也沒有辦法生果了,這叫從根本上摧毀。

  關於摧毀的方式,不同的觀點有不同的安立。上師的講記中說,如果是比較弱的嗔心有可能把成熟的時間延誤;中等的可能是減弱;上等則可能從根本上摧毀。這樣理解三個方面的觀點都可以安立。不管怎樣,即使我們生起的是一般的嗔心,可能不從根本上摧毀善根,但對善根的成熟都會有影響。

  關於「千劫所積聚」這個問題也有不同的觀點。《文殊游舞經》講:嗔心能摧毀一百劫善根;《寶積經》說:嗔心能摧毀千劫的善根;《入中論》講:摧毀一百劫;此處頌詞說摧毀一千劫。其實到底是摧毀一千劫還是摧毀一百劫,一方面有不同經典可作為依據,另外還有一種解釋方式:摧毀一百劫還是一千劫是從對境不同而言。比如一個生了菩提心的菩薩,嗔恨比自己修行好的人,比如我是資糧道,或是一個沒入道的凡夫,但我嗔恨的對象已經進入加行道了,我的功德不如他,我對他產生嗔恨心,我摧毀的善根就是一千劫的善根;如果是位置高的人嗔恨位置低的人,打比喻講,如果一個加行道的菩薩嗔恨一個資糧道的菩薩,所摧毀的善根就是一百劫。

  有些觀點講,如果嗔恨一般的人,比如說我們嗔恨一個世間人、外道、殺人惡魔,如果我們產生強烈的嗔恨心,那麼是一百劫;如果嗔恨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是千劫。我們要了知,這些都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因嗔心摧毀善根的情況。假如說是沒有發菩提心的菩薩,就是一個普通人、平凡人,他對菩薩、三寶產生了強烈的嗔恨心,那就不是摧毀千劫百劫的問題了,過失就更大了。

  所以,對摧毀善根的問題有不同的觀點,裡面有很微細、難於辨別的地方,不同的大論師都有很多互相的辯論,我們就按照講義和《入行論善說海》的觀點去理解。總而言之,我們要知道產生嗔恨心的過患相當大,它可以把我們一千劫積累的布施、持戒的善根統統摧毀。我們平時必須對它的過患認識得很清楚,通過下面安忍品所講的內容盡量地對治嗔恨心,不要讓嗔恨心現行,這是我們學習《入行論》安忍品要達到的目標。

  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

  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所有罪惡當中,沒有超過生嗔心的罪過,所有的難行苦行,沒有超過修安忍的,了知了這種問題之後,應該以眾多的修行道理努力修安忍。這也屬於一種未見之果,不管罪惡還是善根,我們通過肉眼很難現量照見,很難認知辨別,所以以菩薩的經論作為認知的標準。

  此處講一切罪惡沒有超過嗔心的。在別的論典中也有不同的講法:比如《大圓滿前行》中在講十不善業時,就說十不善業中殺業最重;也有十不善中邪見最重的說法。十不善包括貪心、害心、邪見等,害心就是嗔心,這些地方並沒有認為嗔心的罪最重。上師在講義中分析,不同說法是因為所強調的側面不同。比如說邪見最重是因為:如果生起了邪見,善根就停止增長,或者戒律的所依就不存在了,從這方面看它的過失非常重;從傷害眾生的角度來講是殺生最重,比如說搶人的錢或者罵人,過失都沒有斷除別人的命根、剝奪他人生存權的過失重,所以說殺生的過失最重。為什麼說罪惡莫過嗔呢?這是從大乘的修行角度來講的,從大乘修法乃至從一切教法的核心、根本來看,不管是世間道、小乘道還是菩薩道,一切的根本都是菩提心。為何世間道的根本是菩提心呢?因為十善業道是佛陀以遍智觀察而宣講的,所以它的根本是菩提心;同理,小乘四諦十二因緣等修法,也是佛陀為教導聲聞弟子講的,所以根本來源也是菩提心;大乘更不用說了,大乘是佛講的,菩薩修行大乘都是以菩提心作為根本。

  所以菩提心、大乘道是屬於一切善法的核心、根本,而大乘菩提心是以利他、利益有情作為根本的。如果一個菩薩相續中產生了非常強大的嗔心,就直接和悲心相違。悲心是接近眾生、利益眾生的一種狀態,而嗔心和利益眾生恰恰是背道而馳的。當我們嗔恨眾生的時候,自然就是一種往外排斥的狀態:我認為你不好,我要排斥你,抵制你,打擊你。實際上這樣說,就是我對你這個人不願意接近,然後我一定要傷害打擊你。這種嗔恨的狀態和真正的利他的思想完全矛盾,徹底違背了大乘的思想。

  我們也可以說,在所有的過患當中貪心的過患也大,如果產生貪心會有很多的過患:如墮地獄、墮惡趣等等;邪見和其他過患都很大。但從大乘的根本來講,過患最大莫過於嗔恨。因為它和利益眾生是徹底背道而馳的。在大乘經典中講,一百個貪心的過患不如一個嗔心的過患,怎麼理解?就是說,雖然貪心的過患很大,但是即便產生了一百念貪心,也不如生起一念嗔心的過失大。雖然你天天貪世間妙欲、貪異性等等,產生很多貪心的過患雖然大,但不如生起一念嗔心的過患大。這個原理我也做過分析,可能有這方面的一些因緣。比如說菩薩對某個有情生貪了,生貪的狀態是怎樣的呢?就是認為對方好、對方可愛、願意得到對方。貪心雖然屬於一種煩惱,但並沒有說我要拋棄你、我不利益你,對於自己所貪的對象,可能還有一種想利益對方的想法,因為貪愛對方,覺得他是可愛的,就會想我要幫助他、要利益他。貪是自己願意吸引對方、靠近對方的一種心態,所以說雖然產生了貪心,但它和菩提心還沒有根本矛盾。從這個角度來講,貪心就不是大乘當中最嚴重的狀態了。嗔心就不一樣了,嗔心就是一種排斥的狀態,看到對方的過患不願意接近。所以貪是自己願意接近對方,沒有和菩提心有原則上的違背,雖然貪也是修菩提心的一個障礙,但不是根本障礙,他畢竟想接近對方。我們觀察每一個嗔心,當嗔心產生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有一種排斥對方的想法,不願意接近對方,不願意理睬,或者說永遠不理對方,怎麼怎麼樣。這種心態就是要和眾生遠離,從這個角度來講,就與菩薩要利益眾生根本矛盾了。所以從這個方面看,雖然你產生了很多的貪心但也不如產生一念的嗔心過失大。為何說嗔心是菩提心、大乘道真正直接的怨敵?可能原因就是這樣的。大家可以分析,是不是有這種原理在裡面。

  「罪惡莫過嗔」:從大乘道、修菩提心的角度而言,一切的罪惡當中,最大的莫過於嗔心了。「難行莫勝忍」:所有難行苦行中,也沒有辦法超勝忍辱。世間中有很多難行苦行,比如有些打工者、做苦力的人、建築工人、生活在城市底層的人、起早摸黑去耕種的農民、做小生意的人、上班的人,不管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很多人都在經歷自己的苦行。按照《四百論》的觀點,貧窮的人主要是身苦,有錢的人主要是心苦,都有各自的苦行。在修行人里,以前有很多苦行仙人折磨自己的身體:五火焚身或者不管冬天夏天,天天在水裡沐浴;還有學牛一樣吃草的;學狗一樣吃大便的;或者金雞獨立、用針穿身等等,這些苦行都是很難忍的,但在所有苦行中最難以行持的,還是沒辦法超過對治嗔心的安忍。對治嗔心的安忍最難行持。別人辱罵你、或者欺負你,你不生起嗔心,這個是非常非常困難的。當然有時我們覺得安忍好像很容易啊,比如有些人受了別人的欺負就隱忍不言,表面上不露聲色。其實內心已經生起了很強烈的嗔心,只不過是不敢爆發出來,這並不是安忍,不是安忍的根本精神。我們一定要注意啊,強制忍耐自己的嗔恨心,如果爆發出來,可能後果更嚴重。世間有句話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時忍了,但忍是什麼原因?後面還有一個十年不晚,想十年之後再報仇,或者有能力再去報仇。他的嗔恨心是很強大的,只是不敢發作而已。佛教中講安忍不是不敢發作,真正來講這個安忍心,就是不能生起嗔心。不是外在你不能爆發,你不能怎麼樣表現,而是你的內心不能對對方產生嗔恨心,這樣分析我們就知道到底有多難了,的確太難了。不但不爆發,而且不要讓心中產生不利對方的想法、不高興的念頭,不能生起嗔心的想法,這個難不難?大家就知道了。

  有時覺得上師、上級好像給自己穿小鞋,很不高興,但是不敢發作,這不是安忍。或者古代勞動人民被壓榨的時候,他不敢爆發,這也不是安忍;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不是安忍。真正的安忍是內心中不生嗔心,這是安忍真正的含義。所以說,按照這個標準來看,真正能夠做到安忍的有幾人?《金剛經》中佛的前世忍辱仙人就做到了。歌利王用寶劍割下忍辱仙人的耳朵、鼻子,把手腳都砍斷了,雖然遭到如此殘害,但忍辱仙人的心中沒有一點嗔恨,而且充滿了慈愛,這是真正難以行持的。我們在世間生活,都知道不生嗔心有多難。表面上的安忍很多人都做得到,因為利益或者恐懼,迫使這個人不敢爆發心中的不樂或厭惡,外在的嗔恨可以不顯現,但內心的嗔恨已經充滿了,這不是真正的安忍啊。真正的安忍是要想方設法化解我們內心中的嗔心,不讓它生起,或者生起之後將它平息下去,這就很困難。為什麼說「難行莫勝忍」,就是這樣的。這和世間觀念的忍辱完全不一樣,不但要從內心心平氣和地去接受侮辱,而且還要產生利益對方的悲心,就更困難了。當然,在遭到別人辱罵、侮辱的時候,不僅不生嗔心,還對對方產生憐憫心、慈愛心,這個標準是很高的。但是最低限度是在遇到的時候不能生嗔心,對對方產生慈愛心是第二步了。第一個階段安忍的標準,就是應該不生嗔心。所以對治嗔心的安忍的確很難修。

  「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寂天菩薩說,應該以眾多的理證、道理,千方百計努力地修安忍。說明安忍的確是太難修了,即便印度古代的苦行仙人,如果沒有修行也沒有辦法不生嗔心。他可以忍耐身體方面的苦行,或其他的眾生給自己帶來傷害,但不生嗔心是很困難的。

  很多修菩薩道的菩薩通過安忍品中的內容,反覆觀修、實踐之後,就可以修安忍了。現在我們接觸到這個深奧的教法,到底通過什麼方式讓自己不生嗔心呢?這裡面講了眾多的理證、道理,可以用世俗諦的方法來觀修,也可以通過勝義諦觀如夢如幻、觀空性來觀修,有很多道理讓自己不生起嗔心,讓自己的心一如既往地保持在平靜的狀態,再生起慈愛眾生的心。如果眾生百般地欺負自己、傷害自己,都能夠對對方產生慈愛心的話,就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們對眾生生起悲心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利他心、慈愛心、菩提心才可以說真正有了一個比較可靠的保證。否則的話,如果我們對傷害不能接受、不能修安忍,那我們的慈愛心、利他心、菩提心,只能是在風平浪靜的前提下才可以存在。遇到眾生傷害我們的時候能不能觀修呢?就沒有人敢打包票了,因為嗔心這個不利益眾生的因素,還牢牢地安住在我們的相續中,隨時可能爆發,只是因緣不到而已。如果別人尊重自己,自己衣食無憂,什麼都很順利的時候,大家都比較容易產生利他心。但是如果有一個人來傷害你,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百般阻擾,然後經常給自己找麻煩,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反覆無數次,這時自己還能夠保持利他心就很困難。但困難是困難,我們還是要以眾理來努力修安忍,因為前面已經講了,嗔恨的過失這麼大,是修持大乘的一種直接障礙,後面還要講修安忍的功德非常之大,所以再困難我們也要修。越困難越要修,如果這麼容易,菩薩道不就很容易成就了嗎?就是因為難修的緣故。

  在《大智度論》等經論中講,比如魚一次產卵幾百萬顆,但是能夠真正成功孵出魚苗的很少;發菩提心的人很多很多,但是後面真正修成功的也很少。原因就是因為這些修法的確很難。我們不說世間中一些成就大事業的人要怎樣忍受艱難困苦,這些世間的大事業都是小果,而真正從根本上對治煩惱、對治自己無始以來的習性才是大果。

  一定要認真對待修安忍,不要覺得很容易,不要覺得自己的脾氣好,這只是暫時現象,根本上不生嗔心才是最重要的。必須要緣安忍品再再觀修串習,力爭做到不生嗔心。不管大事小事出現的時候,都有一種對治的智慧,都能想到安忍的教法,會讓自己心裡風平浪靜。不管什麼事情出現,都不產生有害菩提心的作意,可算是一種修安忍成功的初級表現。

  庚二、已見之果:

  若心執灼嗔,意即不寂靜,

  喜樂亦難生,煩躁不成眠。

  這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果。「若心執灼嗔」:如果我們經常懷有熾盛的嗔恨心。「意即不寂靜」:那麼我們的心就會不寂靜,心煩意亂很痛苦。「喜樂亦難生」:在這種嗔心持續的前提之下,我們的內心很難產生喜樂,而且「煩躁不成眠」。這裡講到了幾種過患,前提就是我們的心處於熾熱嗔恨的狀態就會引發如下的果。

  第一「意即不寂靜」:我們心煩意亂很不舒服,沒有哪個人覺得自己生嗔心的時候是安樂的。只要生起了嗔心,就會生起哪怕是一個小小的不高興,為什麼不高興、不喜樂?就是自己覺得不舒服,就是一種痛苦的狀態,大發雷霆就更加痛苦了。所以我們生起嗔心的時候,本身不是安樂,屬於不平靜的心態。如果心不平靜很痛苦,「喜樂亦難生」。喜樂分兩方面:一是屬於意識方面的安樂,因為我們當下處於嗔恨中,當然就不舒服了;二是屬於身識的安樂。《俱舍論》中講了心樂和身樂的關係,心是不快樂的,那麼身體的快樂也難生。比如在生氣、嗔心很強的時候、你去吃再好的東西也感覺不到美味;穿再好的衣服也感覺不到安樂;坐最高檔的車,你也感覺不到愉快,怎樣都感覺不到快樂。這是我們想要的果嗎?每個眾生實際上都想得到快樂,即便我們不從修行佛法得到覺悟安樂而言,以世間的標準來看,每個眾生都是想獲得快樂的,都是想擺脫痛苦的。雖然我們的想法是想擺脫痛苦得到安樂,但是我們的所作所為就如《前行》所言,所想和所行是背道而馳的:所想是離苦得樂,所作卻是毀滅安樂、獲得痛苦的行為。

  生起強烈的嗔心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沒好處。因為生起嗔心內心是痛苦的,然後「喜樂亦難生」。即便以世間的標準看,經常不加約束地生嗔心,大發雷霆的脾氣也是不應該的,我們暫且不論嗔心會讓自己痛苦,或是通過大發雷霆引生一系列惡業,即便就生嗔心而言,它也不是人們追求的一種境界。人們都想得到安樂,但是嗔心恰恰是摧毀安樂、得到痛苦的一種根本來源。所以我們對這種嗔心有什麼可留念的呢?為什麼不能下決心對治?有些人可能還是願意對治的,但是找不到方法;有些人找到方法但沒有持之以恆地修下去,結果都沒辦法徹底地滅除嗔恨心。只有通過長時間修持菩薩道,內心中才能滅除嗔恨心,心很寂靜的話,喜樂就可以持續地生起。這還不是得到了出世間的快樂,從世間的角度而言,如果息滅了嗔心,就是讓我們得到持久安樂的根本源泉。

  「喜樂亦難生」可以理解成白天的痛苦還會延續到夜晚睡眠的時候,第四句講「煩躁不成眠」,如果嗔心持續生起的話,不但白天處在非常不快樂的狀態中,到了晚上應該休息的時候,嗔心在相續中盤踞不去,也會導致煩躁不安、夜不成眠,成為身心根本無法堪忍的一種狀態。白天痛苦晚上也痛苦,什麼時候恢復平靜了,什麼時候痛苦就減輕一些;什麼時候你的嗔心生起了,痛苦又回來了。所以眾生就是可憐,總是處在這種反覆中,沒辦法從根本上對治。所以並不是我這輩子很倒霉,好像很多人跟自己作對,經常生起痛苦。實際上只要是沒有修持菩薩道的人,這種狀態是揮之不去的,只有通過主動的對治,修持斷除嗔恨心的方法,才可以一勞永逸地永遠滅除嗔心。輪迴的可怕就在這裡,暫時性地息滅之後還會生起來,原因就是相續中還有種子,它的種子、根本沒被觸及到,所以還會遇緣再生、遇緣再生。通過前世業力,哪怕是這輩子中我們的脾氣很好,不會產生這種強大的嗔心也是暫時的,不可靠的。實際上只要內心有嗔恨心的種子,到了下一世可能還要再再產生,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痛苦。

  作為大乘修行者,如果嗔心很大,要想順利修持菩薩道非常困難。因為如果嗔心再再生起、持續生起、長時間生起的話,那麼你的內心有一種堅固的利他心、菩提心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可以這樣分析已見之果。

  縱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

  施主若易嗔,反遭彼弒害。

  嗔令親友厭,雖施亦不依。

  這裡有三大過患:第一個過患是:縱然一個施主通過利敬,恩惠、布施依靠自己的人,如果這個主人特別容易生嗔的話,反而有可能遭到對方的傷害;「嗔令親友厭」:嗔心大的人令親友都很討厭,這是第二大類過患;第三大類過患:「雖施亦不依」,雖然經常布施東西給眾生,但眾生也不願依靠你。

  我們再深入講,有些人顯現上比較大方,喜歡把財物、名譽、地位賜給投靠自己的人,因為自己有財力有勢力,所以很多人來投靠,自己也很樂意把錢等東西布施給他們。照理來說,如果經常布施別人財物、地位,理應得到對方的尊敬,但前提是,這個施主也需要一種品質——不要經常發脾氣。如果施主容易生嗔心的話,即便你經常給對方很多東西,賜予很多恩惠,接受恩賜的人也很難有安全感,很難感到快樂,很難讓感恩心持久。如果你經常生嗔,他對你的感激之情慢慢就會消失無餘;如果你還是變本加厲地發嗔心、發脾氣的話,有可能他根本想不起你給過他什麼東西,是對自己有恩德的人,甚至可能反而把你殺死,這是嗔心產生的極端後果。假如我是給予你財物、地位的人,你還反過來殺我,我會覺得很不舒服,認為對方忘恩負義。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了,你雖然給了他一些財富,但你經常發脾氣讓他不舒服,這種過失產生的後果可能更嚴重。

  在這樣的前提下,經常給別人東西都會被殺死,所以我們可以推知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他很容易生嗔心。一個經常生嗔心的人,會讓手下的人、周圍的人非常不舒服、非常難相處。再加上生嗔心之後還斥責、打罵等等,下面的人就覺得非常不安全,難以適應,所以時間長了之後,有可能把你殺死。歷史上很多暴君被推翻殺死了,雖然原因很多,經常容易發怒就是比較突出、明顯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容易生嗔的話,誰喜歡你?別人都想乾脆把這樣的人,想方設法從團體中驅逐出去,或者實在難忍就傷害對方,讓他不能繼續以嗔心去傷害別人,這樣的情況是很容易出現的。

  有權勢有地位的人在這個方面要非常注意,不能因為我高高在上,經常給人恩惠,我就可以隨便打罵、嗔恨別人。《入行論》中講,如果不注意的話,很有可能事情的發展會適得其反,往往自己的所想所願背道而馳。通過這樣的事例,我們知道如果容易生嗔的話,會得到這種極端的後果。

  第二大類過患:嗔令親友厭,如果一個人很容易發脾氣、生嗔心的話,甚至於親友都會厭煩他。本來親友之間是最不容易生嗔、最不容易厭煩的,親友之間對對方的過失能達到最大的容忍。我們通過很多事例可以知道,比如我的父母、我的三朋四友或者我的兒女等等,雖然他們的過患很明顯,很討別人厭,但作為一個親友來講,我們可以包容他,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是個小問題,也許在別人看來已經是大問題了。我們平常對親友都是最容易包容的,但是如果某個親人很容易生嗔心的話,甚至親友都會很討厭他。

  上師講家庭中也是這樣,父子關係也好,夫妻關係也好,如果父親或者丈夫嗔心很大,經常打罵妻子兒女,那麼誰都不會喜歡他,很厭煩他。親友都搞成這樣,其他人更不用說了。以此為例我們就知道,嗔心很大的人,親友都厭煩他。不要說修菩薩道,即便從世間做人的角度看,一個人嗔心很大,就會讓親人厭煩。這是第二大類過患。

  第三大過患:雖施亦不依。有時通過布施攝集很多有情,讓他們靠近自己,但是那些嗔心很大的人,即便布施東西給別人,別人也不會親近你、交往你。別人會思考:我拿了你的錢,經常和你在一起,但你經常發火打罵我。他情願不要這個錢,也不願跟你接近。這樣的事是我們可以見到的過患。

  從修菩薩道的角度講,如果我們經常生嗔的話,就不能夠和眾生親近,不能和道友親近,不能和自己的家人親近,修菩薩道的根本也就沒有了,根本沒法修持。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完全成了名詞,成為一個總相,沒有實際的意義。這些是可見之果。

  庚三、概述:

  若心有嗔恚,安樂不久住。

  嗔敵能招致,如上諸苦患。

  歸納前面的意思:如果我們有嗔恚心,「安樂不久住」,不管是今生的安樂還是後世的安樂,世間的安樂還是出世間的安樂,沒得到的得不到,已經得到的也不會久住。(當然出世間的安樂,不可能現在得到。)

  「嗔敵能招致,如上諸苦患。」嗔恨的敵人能招致如上苦患。世間中有很多敵人是假立、假名的,有時我認為對方是敵人,但對方沒認為我是敵人;但嗔恨的敵人是了義的敵人、真實的敵人。只要我們內心有嗔恨,它就是我們的怨敵。經常和怨敵在一起相處,或者我內心中盤踞著這種怨敵,那麼我們絕對不會快樂的。「嗔敵能招致,如上諸苦患」:能夠見到的過患和不能夠見到的過患都會招致。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下決心滅掉嗔恨心呢?一定要下決心。我們首先對這個問題要認知,認知之後通過學習具體的方式、方法,千方百計地去滅掉嗔恨心。有了這樣的認知,再加以不斷地修持,我們就可以真實地滅掉嗔恨心,順利地修持菩薩道。

  今天的課程就講到這個地方。

推薦閱讀:

釋智諭法師 師父的話
紀念弘一法師出家一百周年系列之《晚晴集》(五)
《永嘉禪初級班講座(上編 止觀入門)第十章》達照法師
夢參法師《大乘起信論》28
海雲繼夢法師開示《准提法門〉(八)

TAG:菩薩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