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無緣諾貝爾獎並不奇怪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名單公布和頒獎又開始了,每每這個時候國人都十分關注,許多人都在討論這個話題:中國為什麼總是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中國人到底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

這種心情可以理解,因為中國人一直有「自戀情結」。長期以來,諾貝爾獎情結是國人永遠的一個心結,這不僅來源於對這項世界最高獎項的崇拜,也來自於急需要通過獲得諾貝爾獎來證明自己,更是由於我們的周邊很多國家都曾經拿過這項大獎,我們有一種不甘和不服輸的心理在攀比。印度、日本、韓國、緬甸,甚至孟加拉國都有人獲得過諾貝爾獎,而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現在我們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我們的科學家、文學家、醫學家們,卻始終只能遠遠地看著其他國家的同行們走上諾貝爾獎的領獎台,竟然迄今尚未染指此獎,向來愛講面子的華夏子孫怎會丟得起這個「丑」呢!

然而綜合國力並不代表科學能力,非常遺憾,我們一直在繼續著諾貝爾獎的夢想。去年的這個時候,筆者有感於此,曾寫了《諾貝爾獎真的那麼重要嗎?》一文,在不少網站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共鳴,《廣州日報》還以較大篇幅引用了我的觀點(要指出的是沒有稿費,呵呵)。文中筆者質疑諾貝爾獎評選的公平公正性:一是不全面,二是不公正,三是不科學。可是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其實那時我是在為我國沒有能夠獲此殊榮找借口,抱不平,現在靜下心來細細思量,我們至今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並不奇怪,理應心平氣和。

看看我們現在的理想追求就不奇怪了。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理想,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偶像。昨晚女兒回來告訴我,他們寫了一篇命題作文《我的理想》,結果80%以上同學的理想是當歌星、影星。12歲剛上初中的女兒也有偶像,是快女曾軼可和快男武藝,還好看了她的那篇理想的文章,她立志做藝術家,較為寬慰。記得我們讀書的時候,老師也總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當科學家。那個時侯科學家、文學家成為了我們心中的偶像:華羅庚、錢學森、李四光、牛頓、居里夫人、愛因斯坦、魯迅、巴金、老舍、普希金、雨果、泰戈爾......隨著時代的發展,當「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寫書的不如盜書的」,立志當科學家、文學家逐漸失去了市場,繼而快男超女、影視歌星等佔據了80後、90後的夢想。更為可怕的是,升官發財成為現在人的一種追求,人們早已忘記了國父孫中山的教導:不要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去年當記者問一個6歲小學生的理想時,回答居然是「想做貪官」,能不讓人汗顏?

8.jpg (46.27 KB)2010-10-9 11:36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現狀就不奇怪了。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我們的教育都應該深刻反思。2005年7月29日,錢學森曾向溫家寶總理進言:「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錢老生前在各種場合不止一次提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錢學森之問」正是關於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艱深命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現在能夠像袁隆平那樣有成就了,仍然孜孜不倦追求的科學家太少了(可是他身兼政協副主席的職務,也有身不由己的應酬佔去大量的時間,並不能安安靜靜地進行科學實踐)。我們經常看到,那些稍有成果的科學家都去忙於當校長、所長、院長,樂於當官了,都去忙於評院士、晉職稱,急於享福了,誰還有心思和精力去科研、去調研?尤其是我們的基礎教育一直以來是「應試教育」,升學成為衡量一個學校好壞的唯一標準,至今改變不了「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前程,升升升學校的命根」的現狀,陳舊的教育觀念抹殺個性鮮明學生的特長,哪能培養出科學家的苗子呢?看看我們現在的國民素質就不奇怪了。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偉大之處,不在其發達的社會經濟或強大的軍事實力,而在其較高的國民素質與道德水平。可是現在國人的素質不得不令我們擔憂。君不見,五千年積澱的文明在一些人心中已蕩然無存;購物時一擁而上;搭公交車時 「爭先恐後」;上廁所後全然不顧身旁「去也沖沖」的標語……這些還只是小小的方面。說到底,一個國家的強大在於其國民素質,包括健康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養,我們是一個人口大國,但並不是人才大國,我們在很多方面越來越受制於低素質人口比重過大這樣一個國情,出生缺陷、文盲、電腦盲、科技盲,幾億之眾!據了解,目前中國受過高等教育和中等技術教育的人口比例只為美國一百多年前的水平。同時我國人才流失現象相當嚴重,以前的科學家衝破艱難險阻、排除萬難要回國報效,而現在的一些青年學子想方設法到國外發展,加入外國籍。2009年北京曾推出過一個「千人精英」計劃,以優厚待遇吸引了不少高級研究人員和企業家回國。但是一年多時間過後,回國人士數停止在600人左右。同樣是在去年,中國借「投資移民」簽證渠道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的富人數目,卻激增至歷史最高水平。
推薦閱讀:

《烈日灼心》有種奇怪的好看
風靡十二星座的幾種奇怪戀情,你有嗎?
女命正官有二個,婚姻不利二婚就不奇怪了
你用過、見過哪些「奇怪」的東西?
中國最奇怪村莊,700年內不外娶不外嫁,整個村子都姓吳

TAG:中國 | 中國人 | 諾貝爾獎 | 奇怪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