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漁共作」讓老百姓畝均增收2000元,稻蝦共作發展最猛!
開溝、挖渠、整治河道……新年伊始,在沙洋縣沈集鎮港灣村,金港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稻漁綜合種養示範田裡機聲隆隆,生產場面火熱。「目前,我們已經在700畝稻蝦共作示範區投放了蝦苗。用好秋冬閑田養蝦,能錯開6月至7月小龍蝦價格最低的上市旺季,在春季上市將小龍蝦賣出高價。」公司負責人站在稻漁共作示範田的田埂上,對新一年的收成充滿希望。
當前,全省各地正推進冬季農業開發、壓減冬閑田。沙洋縣結合當地實際,大力改造濱湖田、低湖田和冷浸田,因地制宜發展「稻蝦共作」「稻鰍共作」等稻田綜合種養綠色高效模式,成效良好。
以稻蝦共作模式為例,通常每畝生產水稻400公斤、小龍蝦50~100公斤,畝純收入2000元以上。沙洋縣農業局局長李家林形象地介紹:「水稻+水產=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農民增收+企業增效。」
李家林表示,「稻漁共作」將水稻種植與水產養殖有機結合,使冬季農田得到充分利用,實現了「一地多用、一舉多得、一季多收」,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提髙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去年,沙洋縣共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達25.3萬畝,農戶種養收益達6.07億元。
近年,小龍蝦、泥鰍、黃鱔等水產品市場旺銷商機,湖北省多地積極開發濱湖田、低洼田、冷浸田,因地制宜發展稻田綜合種養高效模式,實現優質水稻、特色水產等產業穩定發展。據統計,2017年,湖北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440多萬畝,新增67.91萬畝,稻蝦共作面積繼續保持全國第一,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
湖北省農業廳種植業處專家張瓊華表示,「稻漁共作」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水,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糧漁共贏」,不僅保障了「米袋子」、豐富了「菜籃子」、充實了「錢袋子」,還因為產品的綠色有機,保證了「舌尖上的安全」。專家表示:「我省目前尚有部分適宜稻蝦綜合種養的冬閑田、低湖田、冷浸田和未開發利用,發展潛力仍然較大。」
沙洋縣大力推廣稻蝦連作、共生,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訂單」的現代漁業產業化運作模式,實施「六統二分」——統一種養模式、統一生產標準、統一苗種供應、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服務管理、統一銷售產品,分戶養殖生產、分戶結賬核算的生產經營模式,培植了湖北荊喬和官壋鄭橋等7家苗種繁育種業基地,打造了毛李培昌稻蝦、芸輝稻蝦等11家稻鱉蝦蟹共生示範點。建成了毛李、曾集、後港、高陽、官壋五個萬畝連片以及十里、李市、沙洋、五里四個千畝連片稻田綜合種養基地,連片面積20.5萬畝,比單一種植水稻畝平均增收1500元以上,形成了稻蝦連作綜合發展的亮點產業。成功引進了湖北楚玉公司發展魚蝦精深加工,楚玉公司年加工蝦產品3萬餘噸,創產值6億多元,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帶動稻蝦種養戶訂單生產,推動了漁業全產業鏈提檔升級。
沙洋縣副縣長王華芳介紹,該縣從政策、資金等方面不斷加大對小龍蝦產業的支持力度,有效推進了龍蝦產業發展。已免費為種養大戶贈送投餌機16台(套),優質飼料5噸,同時積極爭取省市蝦稻連作、稻漁共生示範區建設項目,2014至2016年連續三年爭取省級合作組織發展資金60萬元用於官壋金水灣、毛李培昌、毛李芸輝等3個合作社發展稻鱉蝦種養。培植協力聯合社龍蝦苗種繁育基地、新世紀龍蝦苗種繁育基地等產業化龍頭示範基地,每年為養殖戶提供龍蝦種苗12億尾、240萬斤。爭取省級稻漁綜合種養項目資金1000萬元,在曾集萬里村建設了3000畝稻蝦生態高效示範基地。全縣湧現出稻田綜合種養100畝以上的大戶90餘戶,300畝以上的大戶20餘戶。全縣領辦300畝以上的稻蝦示範點16個,示範面積5800畝。
為促進稻蝦產業做大做強,沙洋縣以加大信息和技術扶持與服務力度為重點,組織技術人員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的全程服務,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以全縣16家稻蝦種養專業合作社為核心,帶動全縣10家水產養殖和銷售專業合作社,發展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種養戶+訂單」的水稻魚蝦共生產業化運作模式。同時充分利用科技入戶工作平台,實行技術指導員分片包干制,堅持選派科技特派員定期到水稻魚蝦種養基地現場指導諮詢,為種養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全程技術服務。多次組織種養大戶赴江蘇興化、湖北監利、洪湖等地參觀,舉辦稻田種養科技培訓班、觀摩會,培育水產技術指導員100多人、稻田綜合種養科技示範戶140多個。輻射帶動稻田綜合種養2600多戶,示範輻射面積20餘萬畝。 (來源:農村新報)
推薦閱讀:
※強征強建1.9畝量成1.1畝建好三年不給錢-廣西桂林全州縣政府欺壓老百姓
※老百姓語錄(5)
※為什麼溥儀變成老百姓後,還是有很多女人想跟著他?
※【琢玉】咱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招財玉雕,都在這裡~
※【知足常樂】(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