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講人體內臟結構和功能

中醫學講人體內臟結構和功能

認識人體內臟,是認識疾病的基礎。只有了解了正常人體構造和功能,才能探明疾病的變化規律,從而找到正確的防治方法。兩千多年前,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中的記載,不僅對人體外部有細密的觀察,且通過解剖技術對人體內部器官也有很多研究;甚而對某些器官的形狀、大小、容量、構造等都有較為精確的描述,特別是對於人體消化道的觀察很是詳盡;發現了心、肺、脾、肝、腎、膀胱、膽、腦、骨髓和女子胞(子宮)等器官和組織,並了解到它們的某些生理功能及與外部器官的關聯。後來在實踐過程中又不斷補充,得以逐步完善。由於長期的封建思想的束縛,儘管我國解剖學的知識淵很早,但解剖學卻始終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 中醫學認識人體的另一途徑,即在肉眼直觀的解剖知識基礎上,長期以來在廣泛的臨床實踐中,觀察人體在不同環境下的反應,分析比較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和反常的病理變化,逐步掌握了人體生命活動的規律,從而建立起中醫獨特的生理病理理論——臟腑經絡學說。因此,在論述人體各器官組織結構和功能時,往往包含有解剖、生理、病理三方面的內容,作為相互補充、相互印證不可分割的部分。 中醫學把人體的結構分為臟腑、經絡、闃血津液等三大部分。它們在人體中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間又是密切聯繫的。其中,臟腑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而氣血液則是由臟腑功能活動所生成,也是人體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通過經絡輸送到全身,供給機體維持生命的需要,從而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第一節臟腑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臟」,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在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於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包含有人體內髒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內容,在臨床辨證與治療中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臟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儀區分的。臟,是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器(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腑,是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大多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共同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恆之臟」,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一般髒的一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應當指出,中醫學的臟腑,除了指實質臟器外,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與現代醫學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複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路,聯繫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一、五臟(一)心(附心包)1、主血脈主,有主宰、主管的意思。血有滋養周身的作用,脈為血液運行的通路。心主血脈,指心有推動血液在脈管內運行,以營養全身的功能。正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所說:「諸血者,皆屬於心。」所以血液循環的原動力在心臟,這是心氣作用的體現。而心行使這部分功能又要依靠心血的供養,兩者密切相關,互相依存。如果心血衰少,血脈空虛,就會影響到心主血脈的功能。因此,心氣旺盛,心血充盈,血運正常,則脈搏勻稱,和緩有力,面色紅潤光澤。由於面部的血脈較為豐富,所以面部色澤變化可以部分地反映心臟機能正常與否;同時,心功能強弱直接影響到血液的運行,因而可在脈搏上表現出來。如心氣不足,心血虧虛,則面色蒼白無華,脈搏細弱無力,心氣虛衰,血行不暢,導致心血痹阻,可見面色暗灰或青紫,脈搏節律不整等。2、主神明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中醫學將其歸屬於五臟,但主要歸屬於心,認為心對神明起主宰作用,心的這一功能正常,就表現為神識清晰,對外界信息的反應靈敏。如果心有病變,就可出現心悸、心煩、失眠、多夢等,「心神不寧」的癥狀;嚴重時可有痴呆、譫妄、神志不清、昏迷等「心神失常」的癥狀。血液是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精神活動能調節和影響血液循環,因此心主血脈與心主神明的功能是密切相關的。如《靈樞.本神》說:「心藏脈,脈舍神。」《靈樞.營衛生會》說:「血者,神氣也。」當心主血脈的功能異常時,常可導致心神的病變;心主神明的功能異常時,亦可導致血脈的病變。正因為心主血脈,向全身供給所需之血液,以維持正常機能,同時又主神明,為精神思維活動之中樞,所以心在內臟中居於主導和支配的地位,能協調整個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故而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之稱(《靈樞.邪客》)。若心的功能失常,其他臟腑機能活動也會發生紊亂,甚至危及生命。3、開竅於舌開竅指內臟與體表五官九竅的特定聯繫。心與舌在經絡上有脈絡相通,心的氣血上榮於舌,以維持主司味覺和表達語言等生理功能。所以心的功能正常與否,常可從舌上反映出來。正常人的舌質淡紅潤澤,舌體柔軟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如果心血不足,則舌質淡白;心火上炎,舌尖紅或舌體糜爛;心血痹阻,舌質紫暗。心的嚴重病變,如熱邪擾心或痰迷心竅,影響心神,可出現舌強、語謇等。附心包心包又稱心包絡,在解剖方面是指包裹在心臟外面的一層包膜,屬心的外圍組織,有保護心臟的作用。所以,外來病邪侵襲於心,心包首當其衝,以防止直接侵犯到心臟,發生生命危險。因此,臨床上把高熱引起的神昏、譫語等癥狀,稱為「邪入心包」實際上這是屬於心的病變,兩者的辨證基本是一致的。(二)肝1、主藏血,指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流量的作用。人體各部分所需要的血量,是隨其不同的生理情況而改變著的。人在休息和睡眠時,機體的血液需要量減少,多餘血液即歸藏於肝;人體活動時血液需要量增加,肝臟即調節供給之。所以唐代王冰說:「肝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素問.五藏生成篇》「故人卧血歸於肝」的注釋)由於肝臟對血液有貯藏和調節作用,故機體各部分的生理活動,都與肝有密切關係。當肝藏血功能障礙時,可出現肝的藏血量不足而引起的頭暈視物模糊肢麻、筋攣、婦女月經量少或經閉等症;或因肝不藏血而導致的出血傾向,如咯血、嘔血、月經過多等症。2、主疏泄,有疏通、舒暢的意思。肝主疏泄,是指肝氣有舒展、升發的生理特性,關係著全身氣機的調節。肝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肝的疏泄功能的發揮,使氣機調暢,則精神舒暢;而人的精神情志舒暢,又有助於肝的疏泄功能的發揮,使氣血流通。若肝失疏泄,就易引起情志等方面異常,屬於肝氣鬱結、氣機不暢的,可見情志不舒、心情抑鬱、兩脅脹痛等症;屬於肝氣偏亢、升泄太過的,稱之為「肝陽」「肝火」,可見性情急燥易怒、面目發紅、頭暈耳鳴等症。這是肝臟功能對精神情志活動影響的一面。另一方面,外界的精神刺激,尤其是持久過度郁怒,又易導致肝的疏泄失司,而出現肝氣鬱結、氣機不調等病理變化,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怒傷肝」的說法。 協助消化;消化功能主要是脾胃,但肝的疏泄是維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可以調暢氣機,推動脾胃之氣的升降,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因此,肝主疏泄是維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條件。若肝氣鬱結,失於正常疏泄,除兩脅脹痛外,可會噯氣呃逆、脘腹脹痛、大便失調、食欲不振等消化失常癥狀,稱之為「肝脾(胃)不調」。若影響到膽汁分泌和排泄,還可見口苦、噁心嘔吐、黃疸等症。 婦女月經的正常與否,與肝疏泄功能關係密切。肝氣順,則月經通調,周期、經量正常。肝失疏泄,則氣機鬱結,發生月經不調,經期、經量不穩,乳房、小腹脹痛,胸悶、脅痛等症。 肝藏血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肝氣的調暢,才使肝臟很好地調節血量:否則,肝失疏泄,往往會影響肝的藏血,導致一系列病理現象。肝藏血充足,能使肝氣有制而不致過亢,從而發揮正常的疏泄功能。3、主筋筋即筋膜,附著骨而聚於關節,是聯結關節、肌肉的組織。因筋和肌肉的收縮和馳張,使關節運動自如。肝主筋,是全身的筋由肝之陰血滋養。筋得其養,則運動有力、靈活。肝的陰血不足,則會出現筋脈拘急、肢體麻木、關節運動不利。若發生四肢抽搐、牙關緊閉、肢體強直等症,則稱 「肝風」。指(趾)甲為筋的延伸,其營養來源與筋相同,故稱「爪為筋之餘」。從爪甲的色澤,形態變化可反映肝血的盛衰。4、開竅於目眼為視覺器官,肝的經脈和目相聯繫。目之所以產生視覺功能,是來源於肝經氣血的濡養,若肝的陰血不足,會兩目乾澀、視物模糊或夜盲;肝火上炎,則目赤腫痛;肝風內動,可見目睛上吊、目斜視等。(三)脾1、主運化是消化和運輸之意。脾具有消化吸收和運輸營養物質的功能,包括運化水谷精微和水液兩個方面。食物由胃作用後,經脾進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水谷精微,再向上轉輸於心、肺,通過心肺作用布散全身,營養周身各器官。脾運化水谷精微同時,將機體所需水液,上輸於肺,敷布全身,滋養需濡潤各器官,並把代謝後多餘水液,在肺和腎的協同作用下,下輸膀胱排出體外,以保持體內水液代謝平衡。若脾的運化不良,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泄瀉及營養不良;當影響到水液的吸收和輸送時,可產生痰飲、水腫等水濕滯留等症。反之,濕邪盛又可以影響脾的運化功能,所以《素問.宣明五氣篇》說:「脾惡濕。」 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和水液兩方面作用,都是通過上輸於肺來完成,所謂「脾氣主升」或「脾主升清」,是對脾的功能的概括。若脾氣不升,或下陷,則可引起久泄脫肛、內臟下垂等症。2、主統血,是統攝、控制的意思。是指脾有統攝血液,使其循行正常,而不致逸出脈外的功能。脾氣旺盛,則血正常運行;脾氣虛,則血離脈道而有出血症。因脾氣是主升的,脾氣不足以致氣虛下陷而不能攝血,故以下部出血為多,如長期便血、婦女月經過多等,這叫做「脾不統血」或「氣不攝血」。3、主肌肉肌肉的營養來源於脾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脾氣健旺,運化功能正常,營養充足,則肌肉豐滿壯實,四肢活動有力:反之,脾病營養不足,肌肉則消瘦、萎軟,四肢倦怠無力,甚至痿廢不用。人體主要運動四肢活動,除與筋、骨關聯,主要靠肌肉的伸縮,所以又有「脾主四肢」的說法。4、開竅於口,主要體現在食慾和口味,反映了脾的功能狀況。脾主運化,脾運強健,則食慾旺盛,口味正常;脾失健運,則食欲不振,口味異常,常有口淡、口膩、口甜等異常感覺。唇為脾的外候口唇色澤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脾功能強弱的情況。(四)肺 1、的主要功能是主氣,包括主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其活動形式可概括為宣發和肅降兩個方面。 肺主一身之氣,肺接受從脾吸收來的水谷之精氣,和肺吸入的清氣結合,再經肺作用而充養全身,故肺起到主持一身之氣的作用。所以《素問.五藏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於肺。 肺主呼吸之氣,是指肺的呼吸功能,吸入清氣,呼出濁氣,吐故納新,保證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肺的功能正常,氣道通暢,呼吸勻稱。若肺功能障礙,會出現咳嗽、胸悶、氣喘等癥狀。若肺氣不足,則可出現呼吸無力、氣短、語聲低怯、體倦乏力等氣虛不足的癥狀。2、通調水道通,即疏通、調節之意。肺在水液代謝過程中起調節作用,稱之為「通調水道」。此與肺氣的宣肅作用聯結在一起的。由於肺氣的宣散,使水液敷布到全身,特別是皮膚,從汗毛孔排泄;通過肺氣的肅降,使水液下輸到腎轉化為尿經膀胱而排出。如果肺失通調,就可導致水液滯留體內,發生水腫、尿少等症。3、主皮毛、皮膚(包括汗腺、毫毛等附屬器),具有防卸、保護和調節體溫、潤澤皮毛,調節汗孔開合作用。如果肺氣虛弱,不能正常宣散衛氣,輸津皮毛,可出現皮毛憔悴、多汗、易於感冒等病證。4、開竅於鼻,鼻為肺之竅。鼻是肺呼吸的通道,其嗅覺和通氣功能依靠肺氣作用。肺氣通利,則鼻道通暢,嗅覺正常。外邪襲肺,多自口鼻而入。肺的病變,也多見鼻的癥候,如鼻塞、流涕、嗅覺減退;肺熱壅盛時還可見鼻翼煽動等症。(五)腎(附命門)1、藏精精是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其來源有二:一是與生俱來,稟受於父母為「先天之精」;二是飲食營養物質所化生,為「後天之精」,具滋養全身器官組織的作用。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出生之前,先天之精為後天之精準備了物質基礎;即生之後,先天之精賴後天之精的充養和培育,才能不斷發揮其作用。二者結合,貯藏於腎,供給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需要。精能化氣,氣能生精,充滿生機活力。人從幼年開始,腎中精氣逐漸成長,有齒更、髮長等生理變化;發育到青春期,腎的精氣開始旺盛,因而女子有月經來潮,男子有精液排泄,性機能趨向成熟;以後隨著腎中精氣充盛,身體發育健全,生殖能力加強。進入老年後,精氣逐漸衰少,性機能減退,以至消失,形體也漸衰老。所以,腎有推動人體生長、發育、促進性機能成熟的作用。若腎精氣不足,會影響機體生長發育,小兒表現生長遲緩、智力不全,成人則早衰和生殖功能障礙等。 腎的精氣,是產生腎陰、腎陽的物質基礎。腎陰是人體液的根本,腎陽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因此腎陰又叫元陰真陰;腎陽又叫元陽真陽腎陰和腎陽對全身組織器官起到滋潤、溫養的作用。腎陰與腎陽之間互為制約、依存,維持陰陽平衡,作用全身陰陽。中醫很重視腎的作用,稱之為「先天之本」。腎陰或腎陽虛衰,前者以陰虛而生熱象,後者是以陽虛而生寒象為其特點。兩者在病變過程中也常互相影響,陰損及陽,陽損及陰,從而形成腎之陰陽兩虛的證候。2、主水腎是管理水液代謝的主要器官,調節、控制體液的輸送及廢液排泄,故稱腎為水臟。正常情況下,水液經腎臟,清者留於體內,濁者成尿液入膀胱排出體外。整個過程叫做「氣化」。腎陽、腎氣對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起關鍵作用。腎陽不足,氣化失常,會使水液代謝失調,可發生水腫、小便不利;若腎氣虛弱,氣不化水,可發生小便清長、尿量增多。3、主骨、生髓、通腦腎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脊髓上通腦,充腦髓;所以有腎生骨髓腎主骨之說。腎精充足,則骨髓、腦髓充滿,人就精力充沛,耳聰目明,骨骼堅實,動作靈巧。腎精不足,則腦髓不充,骨髓空虛,可出現腦轉耳鳴、健忘失聰、骨弱無力,小兒囟門遲閉、智力發育不全等症。另外,還有「齒為骨之餘」的說法,意即牙齒鬆動、早期脫落,主要是腎中精氣不足之故。頭髮的榮枯,也與腎臟的精氣盛衰有關。4、主納氣,是指腎具有固攝肺所吸入之氣的功能。肺吸入之氣,須下納於腎,而為一身之用。所以,正常的呼吸是由肺腎配合協調的結果。腎氣充足,攝納正常,則呼吸深長、均勻;腎氣不足,攝納不足,會呼吸表淺,動輒氣喘等症,這叫做「腎不納氣」。5、開竅於耳腎的精氣上通耳竅,耳的聽覺與腎精氣盛衰密切相關。腎精氣充沛,則聽覺靈敏;腎精氣不足,常引起耳鳴、聽力減退等。故臨床上一般屬於虛證的耳鳴、耳聾常責之於腎。6、司二便尿液的形成是腎臟氣化作用的結果,其貯藏和排泄雖與膀胱有關,但依靠腎來控制。大便的調控也與腎氣化有關。腎臟虛弱,氣化失常時可出現尿頻、遺尿、尿失禁或尿少、尿閉,以及大便虛閉或滑脫不禁等症。附:命門 命門的部位和功能,爭論頗多。一般認為命門之中有火,即命門之火,簡稱命火,實即腎陽。臨床命門火衰與腎陽虛弱很難分開,而補命火藥物就是補腎陽藥物。因此,可以認為命門與腎陽基本相同而之所以稱「命門」,無非是強調腎中陽氣的重要性而已。二、六腑(附奇恆之腑)(一)膽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以幫助飲食的消化。膽汁來源於肝臟,它的分泌和排泄是與肝的疏泄功能分不開,所以說肝膽同主疏泄。如果肝膽失於疏泄,可引起膽汁分泌與排泄失常,影響脾胃消化,出現脅下脹滿疼痛、口苦、嘔吐苦水、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甚至膽汁外溢肌膚引起黃疸等癥狀。(二)胃胃是接受食物,進行初步的消化食物在胃內初步消化後,向下轉送到小腸,進一步消化吸收。所以,未氣下降為順,這是胃的功能特性。若胃病失於通降,飲食物及殘渣不能下行,會出現胃脘脹痛、大便秘結等症;胃氣不降,反而上逆,則可引起噁心、嘔吐、呃逆、噯氣等症。(三)小腸小腸也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小腸接受胃中初步消化的飲食物,進一步消化,並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和水液,殘渣送入大腸。小腸的病變主要表現為消化功能方面的「清濁不分」,而見大小便的異常,如腸鳴、腹痛、腹瀉、尿少、小便不利等。小腸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在脾的運化功能之中,因此,上述癥狀常為脾病表現。(四)大腸大腸是轉導糟粕,排泄糞便。由小腸消化吸收後的飲食殘渣下移到大腸後,被進一步吸收其中剩餘的水份,並形成糞便,從肛門排出。所以大腸的病變主要是轉導失常,多為腹瀉或便秘等大便異常的表現。(五)膀胱膀胱是貯藏和排泄尿液。在腎的作用下,體內多餘的水分和廢料下注入膀胱,貯存到一定數量時排出體外。膀胱的這一生理過程也稱之為「氣化」。因此,如果膀胱氣化不利,就會發生小便不利,甚至尿閉等;膀胱不能約束、控制小便時,又可出現尿頻、尿多、甚至尿失禁等症。(六)三焦三焦是上、中、下焦的總稱。對於三焦的認識,歷來有許多不同看法。一般認為三焦不是一個獨立的內臟器官,而是概括了主要臟腑的部分功能。從三焦的部位和有關臟腑及其功能來說,上焦指橫膈以上胸腔部位,包括心、肺兩個臟器,概括了呼吸和輸布養料的功能,中焦指橫膈以下至臍的上腹部位,包括脾、胃等臟器,概括了消化吸收、化生血液的功能;下焦是指臍以下的下腹部位,包括腎、膀胱等臟器,概括了分清泌濁、排泄小便的功能。總的來說,上、中、下三焦的這些生理功能,關係著人體的氣化,並為水液的代謝,這些作用都是通過氣化來完成的。因此三焦的生理功能為總管人體的氣化,並為水液運行的道路。在病理方面也都表現三焦所在有關臟腑的氣化功能異常。附:奇恆之腑 五臟六腑之外的器官,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被稱為奇恆之腑。所謂「奇恆」,是說不同於一般,異於尋常之意。這些器官即不同於臟,亦不同於一般的腑。就形態結構言,多為中空,而與腑相似;就功能言,主藏精氣,與臟相類。又和一般的臟腑不同,故歸屬於「奇恆之腑」。

1、腦腦與脊髓相通,腦為精隨匯聚之處,此稱作「腦為隨之海」(《靈樞.海論》)。由於腎主藏精,精能生隨,隨又充養於腦,所以腦的功能與腎有密切關係。如腎精不足,隨海空虛,就會發生頭暈、目眩、耳鳴、健忘等症。 2、女子胞又名「胞宮」,即子宮,功能是月經和孕育胎兒。這些作用與腎臟及沖脈、任脈密切相關。這是因為腎藏精,主生殖,而沖、任二脈內系胞中,沖為血海,任主胞胎。當腎的精氣旺盛,女子發育成熟後,沖、任二脈氣血充盈,則月經正常來潮,具備生殖和養育胞胎的作用。如果腎的精氣虛弱,沖任虧損,就會出現月經不調、閉經或不孕,或孕而胎漏、滑胎、小產等病證。由於月經的來潮、胎兒的孕育均與血液有關,故胞宮與心、肝、脾的關係也較密切。三、臟腑之間的關係 內臟器官之間,在結構和功能上相互密切聯繫、協調。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會有多臟器參與,而一個臟器又有多方面效能。內臟之間的相互聯繫是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體現。因此,內髒髮生病變以後也可以相互影響。(一)臟與臟1、心與肺心與肺之間,是氣和血的關係。血的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而氣的輸送需要血來運載。心主血,肺主氣,肺氣旺盛,使心氣作用有好發揮,推動血液正常運行。肺氣的輸送也需血為載體,貫注於心脈之中而運行全身,故有「肺朝百脈」(《素問.經脈別論》)之說。心肺之間的密切配合,保證了氣血的正常運行。反映在病理方面,肺氣不足或肺失宣肅,均可影響血運失常;心氣不足、瘀阻心脈引起血行異常,會影響肺氣的宣肅,出現咳嗽、胸悶、氣急等症。2、心與脾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運行兩個方面。心血的來源要靠脾的化生,血的正常運行須賴脾氣的統攝協助。因此,脾氣旺盛,則使心血充盈,心有所主,血在脈中正常循環。若脾氣虛弱,血源不充,或脾不統血,失血過多,均可導致心血不足,而形成心脾兩虛,出現心悸、眩暈、失眠、食少、便溏等症;反之,心血衰少,亦可影響脾的運化。3、心與肝體現在血液的運行和血量的調節方面。心血充足,則肝也有所藏;而肝的正常疏泄,可使血氣和順,血行暢通,有助於心之行血。病理上心血不足,肝血常因之而虛;肝血衰少,心血也可因之而不足所以臨床上「心肝血虛」常同時出現。此外,在精神情志活動方面,心與肝之間也有聯繫,例如:熱盛動風而出現的神昏、抽搐,亦為肝病影響及心的例證。4、心與腎常體現為心腎相交。心屬陽,居於上,性屬火;腎屬陰,居於下,性屬水。心的陽氣下降於腎,資助腎陽,使腎水不寒;而腎的陰液上濟於心,滋養心陰,使心火不致過亢。這樣的陰陽相交、水火相濟的關係,叫「水火即濟心腎相交。若這種平衡協調關係遭到破壞,就會出現心悸、心煩、失眠等「心腎不交」的證候。5、脾與肺表現在氣的生成和水液代謝方面。肺所吸入的清氣和脾所化生的水谷精氣是組成氣的物質基礎,因此氣的生成與脾肺的功能相關。脾氣散津,充盈於肺,使肺氣得以旺盛;而肺氣強壯,又可促進脾氣的健運,脾肺氣旺,對於完成水液代謝起主要作用。若脾氣虛弱,可導致肺氣不足;肺氣虛弱,也常引起脾氣虛弱,造成「脾肺兩虛」之證。在水液代謝方面,脾不健運,聚濕而為痰飲,可影響肺氣的宣降,而見喘咳、痰多等症,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說法。6、肝與肺反映在氣機的升降流通方面。肝氣升發,肺氣肅降,互相配合協調,是機體生理活動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對維持人體氣機正常的升降運動有重要意義。病理若肝升太過,或肺降不及時,會出現咳逆上氣,甚則咯血等「肝火犯肺」癥狀。7、腎與肺在水液代謝和完成整個呼吸運動方面關係密切。肺通調水道,腎調節水液,兩臟對於水液的輸送和排泄起重要作用。當肺失宣肅,通調失司,或腎陽不足,氣化不利時,均可導致水液代謝的失常,並互相影響,從而出現咳逆喘息不得卧、水腫、尿少等症。在呼吸上,肺的呼吸需要腎的納氣來配合,才能保持正常,所以《類證治裁.喘症》說:「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若腎的精氣不足,或肺病久虛及腎,均可導致腎不納氣。8、肝與脾在氣機的協調和血的運行兩方面。肝氣正常疏泄,能促進膽汁的分泌和排泄,更能調暢氣機,推動脾胃的升降之機,協助消化;而脾氣強盛,氣血生化有源,又使肝血充盈而肝氣舒暢順達。肝藏血,脾統血,以維持血的正常運行。若肝失疏泄,常阻脾的運化,而引起脾不調的病症;脾虛化源不充,或脾不統血,失血過多,肝失血養,可出現肝脾兩虛之證。此外,脾失健運,濕熱鬱蒸,影響肝的疏泄之機,膽熱液泄,則可形成黃疸。9、脾與腎是先後天的重要關係。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脾之健運,化生精微,需要腎陽的溫煦維繫;而腎為先天之本,腎主藏精,腎臟精氣有賴水谷精微的滋養。因此,脾腎之間相互資助和促進,在人體活動中占重要地位。病理上兩者也常互相影響,如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脾陽久虛,多損及腎陽,最終均可形成脾腎陽虛之證。10、肝與腎體現了肝腎同源的密切關係。肝藏血,腎藏精,肝的陰血要依靠腎精滋養,腎精也不斷得到肝幫助,肝、腎之間關係密切。在病理上,腎陰虧虛可導致肝陰不足,而引起肝陽上亢;反之,肝火熾盛或肝陽化火,可下動腎陰,形成腎陰不足。肝主疏泄,腎主封藏,兩者相付相成主要表現在女子的月經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二)臟與腑腑屬陽,陽主表;臟屬陰,陰主里。臟腑之間主要是陰陽表裡相合的關係,即心、肝、脾、肺、腎分別與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一臟一腑,一陰一陽,一表一里相互配合。這種聯繫,主要是通過經脈的絡屬來實現的。1、心與小腸在經絡上互相聯繫,即心的經脈屬心而絡小腸,小腸的經脈屬小腸而絡心。之間通過經絡構成表裡絡屬關係。在病理上,如心火旺而下移小腸時,除口舌生瘡等心經的熱象外,可有小便熱赤、疼痛等小腸實熱症。2、肺與大腸也通過經絡聯繫,而構成表裡關係。肺氣肅降,大腸轉導功能正常,糞便排出通暢;也利於肺氣的肅降。所以肺氣虛弱可引起排便艱澀;肺氣閉塞,失於清肅,亦可見大便閉結。反之,大腸實熱,腑氣不通,則可影響肺氣肅降,而見胸滿、喘咳等症。3、脾與胃通過經脈絡屬形成表裡關係。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送。胃氣宜降,脾氣宜升。胃氣降,飲食水谷才能不斷地受納下行而繼續消化;脾氣升,水谷精微得以上輸以營養全身。胃屬陽,喜潤惡燥,潤則胃中陰液充足,功能正常;脾屬陰,喜燥惡濕,燥則水濕,燥則水濕不停,脾氣健運。這樣,脾與胃陰陽相合,燥濕相濟,升降協調,以維持消化功能的正常進行,在病理上,脾胃間亦相互影響,如脾為濕困,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可妨礙胃的受納和降,而見納呆、噁心、嘔吐、脘腹脹滿等症;若食滯胃脘,胃失和降,也要影響脾的升清運化,而見腹脹、泄瀉等症。脾胃的消化功能是決定人體營養狀況的關鍵,所以合稱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中醫學概之為胃氣。臨床上無論診斷、治療,以及判斷預後都十分重視胃氣的盛衰;在防病和養生方面,也很注重保養胃氣,認為「人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4、肝與膽通過經脈的聯繫而構成表裡關係膽附著肝葉間,所藏膽汁由肝分泌而來,而膽汁的分泌和排泄;膽的功能失常,膽汁郁滯不通,也會殃及到肝,所以臨床上往往肝膽同病,如肝膽火旺、肝膽濕熱等。5、腎與膀胱之間通過經脈的聯繫表裡。膀胱貯藏和排泄尿液的生理功能,主要靠腎氣的作用。由於腎氣的開合,能控制著尿液下注膀胱貯存而不外流,當貯存到一定量時會及時排出。膀胱的排尿功能正常,有利於腎對水液的調節。若腎氣不足,膀胱氣化不利,開合失度,就會出現尿閉、尿少或尿多、小便失禁等症。 腑的功能與過程

腑與腑之間的生理功能雖各有異,但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津液的輸布、廢物的排泄等一系列代謝過程中,是密切聯繫、互相配合的。飲食入胃,經過胃的腐熟,下移小腸進一步消化,通過泌別清濁,其清者為精微物質,以養全身,剩餘的水液滲入膀胱為尿液而排泄;濁者為糟粕,下注於大腸,經轉導變化為糞便從肛門排出體外。在這過程中,膽腑排泄膽汁入腸中,以助消化;三焦則聯繫各部分的功能,總司氣化,推動水谷的轉化和津液的運行。六腑的主要功能特點是轉化物而不藏(《素問.五藏別論》),綜合其作用,如《靈樞、本藏》所說:「六腑者,所以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總之,人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有機統一體,內臟之間的聯繫,是廣泛的,它們之間都有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繫。例如:脾的主要功能主運化,以為全身的營養來源;但皮的運化,除胃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氣的疏泄,肺氣的輸布,心血的滋養,腎陽的溫煦,膽亦參予其間。所以,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關係,構成了人體生理活動的整體性,使得各種生理功能更為和諧協調,這對於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保持健康有重要意義。

推薦閱讀:

保溫杯里只泡枸杞?中醫教你選最適合自己的「養生茶」
中醫治療「膽囊炎」
700種中藥別名,喜歡中醫的都可以記一下!
博粹堂中醫館的文件夾【百病拔罐】

TAG:醫學 | 人體 | 中醫 | 內臟 | 中醫學 |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