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點評參考消息 《沙特稱美不可能實現石油獨立》,法新社華盛頓4月30日電。據報道,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和礦業資源大臣納伊米在華盛頓舉辦的一次會議上指出,儘管美國本國的石油產量近來有所增長,但是美國從中東地區的原油進口量在2012年下半年卻創下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新高,他認為,美國「今後仍會設法從包括中東在內的世界各地進口石油,以滿足國內需求」。他由此得出結論:「那種認為美國將不再依賴他人的想法是天真的,或者至少是過於簡單化了。」 從美國的現狀來看,美國依然要從中東進口大量的石油,而且從拉美地區即將會發生的政治局勢的大動蕩而言,美國勢必要繼續依賴中東石油,而且其依賴的程度會與拉美地區的動蕩程度成正相關的關係。
然而,首先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大大西洋共同體」計劃已經執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這個計劃的目標是為了縮短美國的能源及資源的供給線長度,因而也就意味著美國計劃用西非和拉美的能源供給取代中東的能源供給,當然,目前這個計劃還處在落實的過程中。但決不能因為這個計劃還未完全落實就斷言美國不能完成這個計劃。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的這個計劃之所以能夠被不斷推進,關鍵在於這個計劃本身並沒有觸犯美國能源巨頭的既得利益,相反,該計劃是以降低美國能源巨頭經營成本為借口的。因而該計劃並不可能推動美國使用更多的新能源,相反,該計劃在客觀上阻礙了美國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換言之,只有當美國的這個計劃無法滿足美國控制國際能源價格的目的之後,美國才會選擇向新能源領域全面進軍。現在,儘管美國有技術條件,但是,美國支付不起這個轉型成本,倒是中印等缺少能源的發展中大國卻更有可能在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上領先於美國,換言之,除非石油、天然氣價格暴跌,否則俄羅斯是沒有轉型的動力的,而巴西和南非則沒有這個轉型的主動權,因為它們國家的資源幾乎都為外資所控制。 其次,不能僅從結果上來理解美國的戰略收縮計劃,而是要將過程和結果綜合起來理解美國的戰略收縮計劃。實際上,從美國在利比亞戰事中不願衝鋒陷陣的表現就可以知道美國已經改變了既往的對外干涉方式。槓桿化的操作不僅體現在國際金融霸權鬥爭中,而且,也將體現在各個方面。因此,就美國戰略收縮的過程來看,收縮本身不是目的,因為收縮本身不符合資本運動的本性,因而,美國所要利用的只是收縮過程中的每一個變化以及這些可預知的前後相繼的變化的組合對各個方面的影響。需要指出的是,霸權的存在使得這些變化幾乎都在美國的計劃之中,換言之,這些變化對美國而言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當然,反過來,當美國的霸權本身被削弱時,那麼在這個新的前提下出現的變化就不再屬於美國計劃之列了,因而,美國在哪一個領域內的霸權被削弱,那麼該領域之後出現的變化就不再屬於美國能夠預先計劃的內容之列了。也正因為任何一個實際的過程都不可能是線性變化的,而必然是一個辯證的過程,因而是曲折反覆的,所以,不能簡單地僅從美國在一定時期購買中東石油數量上的增減來判斷美國是否能夠實現石油獨立,而是要看美國正在改變或試圖改變的國際地緣政治狀況是否有利於它實現石油獨立。現在,美國一方面增加對本國能源的開採力度,從而增加能夠打壓國際油價和控制中東石油大國的籌碼,另一方面,美國積極干涉中東事務,維持該地區的動蕩局面,從而迫使該地區各國在政治外交乃至軍事上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轉。而且,這兩個方面還能相互促進,也就是說,中東越亂,美國增加國內能源投資的需求就越大,而美國對外能源依賴的降低又反過來增加了美國搞亂中東的底氣。由此使美國能夠在不斷增加降低其對中東石油依賴的物質條件的同時繼續維持其對中東大局的掌控能力。當然,美國之所以要搞亂中東,其目的還是為了增加中印等國的復興成本,從而延長其國際霸權的壽命,而國際霸權本身又是美國享有最高國際信譽的前提,而最高國際信譽又是美國得以繼續維持其高負債狀況的前提。因此,僅從這一點而言,深陷主權債務危機的美國無論其自己能否實現能源獨立,都不可能讓對中東能源依賴程度極高的中印等國獲得一個和平穩定的中東局勢的。 最後,儘管資本的全球化本性決定了美國資本不可能放棄任何一塊能夠使資本增殖的領域,但是,不放棄的前提是資本本身首先要能夠存在。從資本增殖的角度而言,美國資本固然不應該放棄中東能源,但是,如果美國資本繼續將中東能源作為其增殖的憑藉,因而將中東的穩定作為其維護既得利益的內容的話,那麼美國資本所面臨的主次矛盾就會發生一次相互轉換,這也就是說,儘管美國資本可以繼續利用中東石油來實現增殖,但是,美國資本在其他領域內所處的競爭劣勢就會很快使美國產業的空洞化問題變成美國危機的導火索,屆時,鬥爭的焦點就會集中在製造業,然而,這恰恰是美國的弱項,原因只是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太高了。在危機中,只有取得鬥爭的勝利才能克服危機,而要取得鬥爭的勝利,就必須以己之長克敵之短,也就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美國的競爭優勢就在於金融和軍事,軍事就不談了,單就金融而言,就在於其對大宗商品價格的控制,因此,一旦中東太平無事,國際能源投機資本無用武之地,那麼美國手裡的這一利器也就成了廢鐵。因此,美國正是為了「一己之私」,所以才唯恐天下不亂。因此,就整個國際形勢的演變而言,非美世界能夠穩定哪個領域,哪個領域就會引發美國相關領域的危機。 2013年5月3日點評參考消息
《普京為「勞動英雄」頒獎》,俄塔社俄羅斯斯特列利納5月1日電。據報道,蘇聯時期,曾有數千人被授予「勞動英雄」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該稱號曾因蘇聯解體而被廢除,普京於今年3月29日恢復了這一稱號。普京表示,只有繼承精神文化遺產,秉承共同的價值觀,依靠人民孜孜不倦地辛勤工作,俄羅斯才能向前發展。 然而,物質決定意識。一個社會不可能出現這麼一種自相矛盾的狀態,即一方面執政黨和政府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關係已經佔據主體地位的情況下堅持進行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改革,實際上就是要搞資產階級專政復辟,另一方面卻期望通過意識對物質的巨大反作用,利用精神鼓勵為主的辦法使勞動階級忘記自己所處的被壓迫、被剝削地位,進而依然把自己臆想成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很明顯,那種認為這兩個方面可以並立存在的觀點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斯大林之所以能夠讓蘇聯在不到15年的時間內成為世界第二強國,其關鍵所在絕不是只將「尊重勞動」體現在精神上及可見的物質獎勵上,而是在於他從根本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絕對主體地位,從而在經濟基礎上確保了勞動階級的主人翁地位,由此使得「尊重勞動」不只是一種精神,更不是一種忽悠,而是一種切實的運動。換言之,斯大林在落實「尊重勞動」的時候,不是滿足於在次要矛盾層面解決問題、緩解矛盾,而是徹底地從主要矛盾層面解決問題、消滅矛盾。也正因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絕對主體地位的確立,勞動才有被尊重的物質條件,換言之,勞動階級才有被尊重的可能性,反過來說,在任何一個資本主義私有制佔主體地位的社會裡,連尊重勞動的可能性都不存在,相應地,所謂的尊重勞動的宣示都只是剝削階級搞的愚民政治秀。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勞動階級更應該輕虛名而重實利。當然,勞動階級不能將個人的利益凌駕於集體的利益之上,但是,要注意,這個所謂的集體的利益究竟包括那些人的利益?勞動階級的集體利益絕不應包括資本家的利益在內。因此,在一個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關係佔主體的國家內,就要特別警惕政府宣傳的個人要服從集體和國家的利益的這種論調,因為,這種論調從根本上是為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的,而不是為勞動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潛台詞就是要讓「大多數先窮下去」的人服從所謂的集體和國家的利益,其結果現在已經看到了,因此,現在無論是宣傳被犧牲掉的70後、80後和90後應該認命的這種論調,還是宣傳應該堅持繼續執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的這種論調,還是宣傳個人利益應該服從集體和國家利益的這種論調(典型就是把美國的那套口號搬過來,講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而是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需要指出的是,現在的中國統治集團從各個方面都美國化了,其在愚民政治方面完全就是照搬美國的那套東西,因而如果歷史是線性運動的話,那麼完全可以期待美國孫子在本世紀中葉成為中國的主要領導人),它們在邏輯上都是如出一轍的,只不過最後的那一種更有欺騙性,而這種欺騙性就在於人們往往忽略了階級社會這個最大的前提,而主流媒體和官方不談階級只談階層的這種愚民政治做法在相當程度上進一步降低了勞動群眾的智商。因此,對勞動階級而言,官方固然需要那麼宣傳,但是勞動階級自己卻不要由此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務實的做法只在於看到有關方面切實恢復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及降低私有制經濟在中國經濟社會的佔比之後再相信國家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是有機統一的。同樣的,只有當中國的紀檢機關真正打倒了漢奸國賊大老虎,而不是繼續秉持「無人命不死刑」的資產階級反動觀點將這幫殺人於無形的罪犯保存下來的時候,人民群眾才能相信中國政府加大反腐的誓言是真的。 2013年5月4日點評參考消息
《奧巴馬經濟團隊成形》,路透社華盛頓5月2日電,奧巴馬周四(5月2日)挑選他的法學院同班同學——總統的主要國際經濟事務顧問——邁克·佛羅曼擔任美國貿易代表,挑選幫助他進入白宮的億萬女富翁——君悅酒店繼承人之一——彭妮·普里茨克擔任商務部長。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馬克斯·鮑卡斯表示,奧巴馬選擇弗羅曼顯示「政府發出了清楚的信號:貿易是首要問題」。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麼這個清楚的信號同樣表明,奧巴馬已經相信不可能通過刺激美國內需的辦法來使美國擺脫危機,或者,從另一方面來說,奧巴馬已經不再需要用忽悠的辦法來爭取美國失業大軍的信任,因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奧巴馬可以更加露骨地為美國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效勞了。因而,奧巴馬接下來的任務不再是實現所謂的出口翻番的目標,而只是為了確保美國的大資產階級的資本能夠繼續增殖,當然,美國資本的增殖不僅不必增加美國的就業率,而且也不必在美國境內實現增殖。而美國接下來更大規模的失業人口的增加,不僅意味著共和黨將在下次總統大選中更有希望奪得總統寶座,而且也意味著美國對外實施武裝侵略以消耗國內失業人口的動力增加了。 《歐洲央行降息,歐元應聲走跌》,路透社布拉迪斯拉發5月2日電,路透社紐約5月2日電。歐洲央行10個月來首次降息,基準利率被下調25個基點至0.5%,而且,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還暗示,一些政策制定者曾敦促進行更大幅度的降息。 我們早就指出,國際金融霸權鬥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匯率及利率的變與不變的問題。對美國而言,由於它自己處於支配地位,因此,自由浮動的匯率及利率政策是有利於美國向外轉嫁危機的,因此,美國才極力強迫他國實行自由浮動的匯率及利率政策。穩定是信譽的保證。美國自己在面對危機時,果斷地將利率下降到幾乎為零的地步,由此反過來等待他國在利率調整上犯錯誤。 儘管中國央行在匯率問題上犯有重大錯誤,但是,其在利率問題上至今還沒有什麼錯誤(當然,之前沒有錯誤不等於今後不犯錯誤),因此引起包括央視白岩松在內的公知的嚴重不滿,當然,這些公知是打著反對負利率的這個欺騙性極強的旗號來反對央行的利率政策的,但是,與此同時,它們又自相矛盾地抱怨儲蓄率太高、老百姓不肯消費,然而,如果央行真的抬高利率的話,那麼豈不是會進一步加重所謂的儲蓄率太高、老百姓不肯消費的問題嗎?!當然,公知的叫喚只是為了讓美國能夠從中國匯率及利率的不斷變化——因而使中國的金融政策失去國內外信譽——的這個狀況下受益。 歐洲央行算是比較緊跟美聯儲步伐的國際機構之一了,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歐洲央行突然脫離之前緊跟美聯儲調整利率節奏的做法使得歐元的國際信譽問題更加突出了。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了,然而,歐洲央行此前一直不肯下調利率,當然,它為此給出了很多理由,但實際上只有一條理由,即歐洲央行要維護歐元的國際信譽。可是現在,歐洲央行突然下調利率,這顯然不能被解釋為是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已經獲得緩解的表現,恰恰相反,這是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已經嚴重到直接威脅歐洲央行自己安危的反映。通過降低央行的存款利率,迫使其他銀行減少存在央行的存款,由此降低央行自己在這方面的利息負擔,從而降低歐洲央行自身的資本再生產循環的門檻。當然,如此一來,歐洲的其他銀行所面臨的危機就進一步加重了,因而也就意味著,歐洲央行降息的這個舉動實際上會加劇歐洲內部壟斷金融資本與其他金融資本之間的矛盾,尤其是會進一步增強壟斷金融資本吞併其他金融資本的優勢,而在這個整合的過程中,歐洲的金融危機只會進一步加重,而不會緩解。
當然,還需要分析一下,歐洲央行為什麼敢在這個時段降低利率。從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發展過程來看,歐洲央行降息是遲早的是,這是降息的客觀要求。但是,還存在一個主觀選擇的問題,也就是說,歐洲央行的決策者認為目前降息所得的副作用最小。顯然,自美國挑起中日領土爭端以來,美國施加在歐元區身上的壓力不如以往那麼大了,儘管美國依然還在打擊歐元區的主權信用,但是由於美國自身所處的狀況日益險惡,因此美國需要從更一般的角度——也就是從全球範圍內——來加強它的金融壟斷地位,因此,它首先就要消滅那些沒有強力保護的金融特區,而在這個問題上,那些握有強力的國家是有共識的,因此美國能夠而必須在反避稅問題上加強與歐元區及歐盟的合作,由此——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使得美國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緩和美歐金融壟斷資本之間的矛盾,而歐洲金融壟斷資本就此獲得了一個喘息的機會。同理,中國越是能夠展現自己對美國的強力威懾能力的時候,美國就越是會緩和自己與中國的關係,從而相應地調整美國的東亞政策。也正因為近來中國出現了一波親美反朝的浪潮,由此讓美國看到了中國自斷手足、自廢武功的希望,特別是在新疆出現了新的恐怖襲擊活動之後,親美政府進一步喪失了民心,由此讓美國更加感到有機可乘了,因而近幾日如天則經濟研究所、博源基金會等著名外國代理人機構加強了活動力度。當然,日本的親美派也沒有閑著,儘管借口都是為了爭取日本獨立,但是,具體的舉措都包含著助美反華的內容。也正因為中日兩國之間的鬥爭熱度在上升,從而日益牽扯了美國的大部分精力,而美國在危機中見縫就鑽的本能也使得它更加關注中國國內日益不安的局勢。此外,美國在和俄羅斯討價還價之後,沒有採取進一步惡化敘利亞局勢的動作,由此使得歐元區周邊的形勢處於歐盟能夠控制,至少是能夠忍受的範圍之內。由此使得歐洲央行認為現在是一個降息的時間窗口。 但是,要知道,在歐洲央行沒有改變利率之時,美歐的金融關係在國際金融霸權鬥爭中處於主要矛盾地位,而在歐洲央行改變了利率之後,美歐的金融關係也就改變了,因而美歐的金融關係在獲得重新穩定之前就會處於次要矛盾地位了。這也就是說,在歐洲央行改變利率之前,美歐金融關係所具有的支配地位能夠幫助歐元區利用這個關係並藉助美國的力量向外轉嫁危機,但是,在歐洲央行改變利率之後,不僅使得歐元區自己將吸引美國向其轉嫁更大的危機,而且美歐之外的危機也將進一步向歐元區轉移。最後所得的結果就是,歐洲央行自己或許安全著陸了,但是歐元區乃至歐盟的處境卻更加糟糕了。 歡迎訪問豎琴螺博客:http://blog.sina.com.cn/ckxx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