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篇】幼兒教育,究竟應給孩子留下什麼?
幼兒教育的對象是孩子,施教者主要是老師和家長。老師、家長猶如種田的農夫,施予愛,就會培育愛。
給孩子留下愛,首先,要尊重孩子。
一個時時感受到尊重的人,才能學會尊重他人。一個能尊重他人的人,本身就是愛的體現。
其次,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
成人的想法再好,也無法代替孩子。很多事情,當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的時候,就能找到最好的辦法。
第三,要時刻讓每個孩子感到自己重要。
關注每個孩子,給每個孩子貼上「我很重要」的標籤,這就是愛的表達。
第四,要敏感孩子的情感需求。
情感是孩子一生成長的動力,敏感孩子的情感需求,適時地幫助他們,他們也就學會了敏感他人的情感需求。
第五,要搭建孩子體驗的平台。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切身體驗,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讓孩子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這都是孩子體驗的最好平台,是培育愛的一種有效載體。
幼兒教育應給孩子留下終生受益的習慣
「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好習慣真的是受益終生,可以成就一個人的美好人生。一直認為,幼兒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因為習慣的優秀才是真正的優秀。幼兒階段的孩子可塑性強,是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老師、家長要從行為養成、學習習慣兩個維度,逐步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為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奠定紮實的素質基礎。
1
幫助孩子建立三個生活習慣:1.自食其力的習慣:自己收拾玩具;跌倒之後,自己爬起來。
2.吃飯、睡覺的習慣:少吃零食;早睡早起的睡覺習慣。
3.運動習慣:陪伴孩子每日到戶外運動,少看電視,少上網。
2
幫助孩子建立三個學習習慣:1.故事:給孩子講故事,並聽孩子自己講故事。
2.遊戲:和孩子一起做遊戲,並讓孩子自己找同伴做遊戲。
3.勞動:參與班級、家庭決策,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參與破損玩具、圖書的修理。
幼兒教育應給孩子留下自信和求知的興趣
孩子有了自信和求知的興趣,就有了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要多賞識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孩子積極的評價,常說「你真棒」、「你能行」;多為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創設成功的機會,同時培養耐挫精神和教給補償的辦法。
培養幼兒求知的興趣應從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開始。老師和家長面對在孩子的好奇心驅使下的好問與好動應該耐心、虛心,還要有一顆童心、誠心和慧心。在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誘發孩子的求知慾。比如要抓住孩子的求異心理,鼓勵其想像;結合生活中的情景,巧設疑問;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奧秘的環境,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帶孩子到大自然去,讓大自然給予孩子智慧的啟迪;啟發孩子思考,鼓勵孩子自己嘗試;言傳身教,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精神環境待等等。
推薦閱讀:
※讓孩子學會愛你!
※安靜呆著都不行,內向的孩子心裡苦啊!
※把孩子送到奶奶家,回來後變得連親媽都不認識了!
※孩子擁有6大好習慣註定前程似錦
※剖腹產後大出血幾率增10倍剖腹產的孩子更易過敏·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