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與央行行長周小川「唱反調」
06-14
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與央行行長周小川「唱反調」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資料圖)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易綱(資料圖) 利率市場化,央行正副行長唱反調? 或為輿論為吸引外界注意力的誤讀 金融改革不能單兵突進 金融創新倒逼改革加速 據路透北京4月14日報道:就在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明確表示利率市場化或將在兩年內實現的整整一個月之後,有人跳出來唱反調,說條件還不具備。而這人正是他的得力副手--央行副行長易綱,這真是賺足了眼球的情節。 但這一切,恐怕只是輿論為吸引外界注意力的誤讀。 實際上,易綱只是再次強調了「中國金融改革受到一些條件約束」這一眾所周知的事實。改革的舉措從來都伴隨著各種爭議。更何況,目前包括金融在內的中國各領域改革都已進入深水區,任何實質性的跨步,都可能成為驚險的一跳。但分析人士指出,不要懷疑這一屆政府改革的決心。 「易行長談到的困難都是客觀存在的。此外,同時推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也會加劇中國經濟運行的風險。但我認為,決不能低估了本屆政府的改革決心。」招商證券(600999)宏觀經濟研究主管謝亞軒。 新華社此前援引中國央行副行長兼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表示,中國將循序漸進、協調推進金融改革,在改革次序方面應優先推進匯率市場化。 易綱坦言,利率市場化改革,從微觀層面來看,由於許多企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缺乏預算硬約束機制,對利率並不敏感,還未為利率市場化做好準備;從宏觀層面來看,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一些下行壓力,如果現在完全放開利率,短期利率和融資成本上升將不利於穩定經濟增長。 而就在一個月以前,周小川在兩會期間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存款利率放開,是利率市場化的最後一步,亦在計劃之中,很可能在最近一兩年就能夠實現。 「易綱副行長講的並不是利率市場化條件不具備,而是說金融改革受到其他領域改革和經濟環境的約束,要慎重推行,今年的重點是匯率市場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利率改革宜謹慎推進。」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說。 謝亞軒提醒外界關注一個細節,就是央行的官方網站上有「易綱率中國人民銀行代表團出席第29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會議」的信息發布,但並沒有易綱對利率市場化的評論。 「改革有不同的聲音是很正常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時間表到底該怎麼排,我相信央行內部肯定也有分歧,這個情況完全可以理解。關鍵是外界如何辨別。我們還是認為,央行渠道發布的官方說法才更有指導意義。」謝亞軒說。 金融改革不能單兵突進 不管易綱的本意為何,他的言論都「一石激起千層浪」,特別是原本就對推進利率市場化持謹慎態度的人士,更認為不應操之過急。 一位金融業界資深人士表示,央行很清楚利率市場化初期,均衡利率會上漲。但中國目前的特殊之處在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若均衡利率再上漲,就有可能造成債務可持續性的下降,發生金融風險。 「如果周行長真敢在兩年內把存款利率放開,我就敢預言中國金融危機的爆發就不遠了。」上述金融界資深人士說。 李慧勇認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前的利率高企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周期性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既與利率市場化趨勢性推高利率的客觀規律有關,更與中國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形成的風險和收益的不對稱有關。個人追求回報,銀行追求利潤、地方政府投資導向,各自合理的逐利行為導致利率上行、社會融資成本高企、債務風險聚集。 「金融改革不能單兵突進,需要和其他部門譬如財稅、要素價格、銀行監管等其他改革相協調。從制度方面看,在地方和國企的預算軟約束打破之前,在存款保險制度和金融機構破產制度建立之前,在找到一個合適的央行目標利率之前,利率市場化的步子不會邁得太大。」李慧勇稱。 易綱稱,中國有望在今年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就表示,討論了近二十年,目前方案已經很成熟的存款保險制度千呼萬喚就是出不來,已經說明利率市場化牽動利益太多,推進阻力很大。「不過現在看,推不出來也是好事,存款保險制度出不來,存款利率上限就不可能打開,步子還是慢一點兒吧。」 這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認為,在中國央行的持續推動下,金融改革已經明顯走在其他領域的前頭。現在制約金融部門的改革因素都在實體經濟中,在政府體制中。「現在中國經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是實現了利率市場化就能解決的,有可能適得其反。現在是金融改革該停下來等等其他領域改革的時候了。」 改革應該如何排序? 而周小川此前關於打開存款利率上限的表態,已經讓市場預期中國將加速推進金融領域的市場化改革。 因為利率市場化不僅是中國推進整體改革於頂層設計層面的必然邏輯和趨勢,在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市場力量推動下,打破利率上限管制,更轉化成為各市場主體的主動要求和實際行動。 「客觀看,根據銀行今年的一些表現,可以看出其對風險定價開始關注。可能利率市場化的最終實現的時間不用兩年。但這需要市場的理性和不暴發系統性風險為保障。」興業證券(601377)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說。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從宏觀角度看,無論政府職能轉變,還是推進利率市場化,都是大勢所趨。而從步驟看,同業大額存單可轉讓等一系列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推進。因此,兩年內利率市場化的目標應該可以達到。 按理說,傳統的商業銀行應該是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政策的忠實擁躉。但實際上,在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下,商業銀行已經開始自己革自己的命,他們現在反而更希望監管層放開行政管制的束縛,讓他們能夠全情投入市場競爭。 申銀萬國董事長李劍閣此前就表示,中央對於利率市場化進程給出明確的時間表,是被金融創新逼出來的。整個銀行改革變成主動積極的了,因為輿論出現了。「反正不搞也活不下去,不是央行逼著我搞,我不搞也不行了。」 周小川亦曾表示,市場上肯定是存在一種力量是推動利率市場化的。各種新興的業務、新興的業務方式,都是對利率市場化有推動作用的。 「經濟好的時候誰都不願意改,說日子這麼好,瞎折騰啥呢;經濟不好了,又不敢改,說改革搞死了怎麼辦--那你說什麼時候改?」一位股份制銀行高管這樣說。 不過,對於改革到底應該如何排序,金融改革到底是應該停下來等待,還是繼續一馬當先成為拉動其他領域改革的力量?一位在中國金融領域浸淫了超過二十年的資深人士說,「這就全看最高領導層的理解和判斷了。」
推薦閱讀:
時間:2014年04月15日 17:00:08中財網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