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民:港股投資幾個焦點性問題的看法
編者按:此文為格隆匯董事副總裁,任民先生,應邀作為演講嘉賓,在6月1日於深圳舉行的中金在線聯合格隆匯、博財經、新浪財經等共同舉辦的《港股盛世時代投資峰會》投資研討會的發言內容。特此整理,以饗讀者。
各位早上好,今天,我很榮幸地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們格隆匯對港股投資的一些看法。
格隆匯是於2014年底在深圳成立的,三年來,我們的團隊一直在擴大,我們也一直在專註港股和海外市場的投資研究和社交運營,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也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肯定。這幾年下來,我們積累了大量港股投資領域的數據和內容,基本上大家在市面上看到的港股資訊,有一半以上其實都來源於格隆匯。所以今天,值得提煉一下,和大家在這裡一起探討探討。
剛剛港交所的周曉殷總和大家分享了很多乾貨,這些內容大家一般在外面是絕對看不到的,所以一定要回去認真地琢磨一下。
以前,很多人都說港股的資訊披露不足,這其實是一個誤解,港股市場的披露,其實是非常充足的。但是內地投資者閱讀這些信息披露,會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地理原因、或者是文化差異,感覺有天然的壁壘。或者換個詞說,是不習慣。
不過我們所有做投資的人,一定不能把「不習慣」當作借口。如果大家想做海外市場的投資,入鄉隨俗是很重要的。
就像剛剛周總最後沒時間給大家介紹的港交所的披露易網站,其實披露易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網站,上面的資訊和數據披露,是非常充實的,基本上任何一家公司的股東信息,券商持倉變化,公告內容信息,包括每天的回購信息,港股通信息,都能很方便的查閱到。是我非常喜歡的、常用的一個網站。
其實我們投資者就像是一條魚,正在從江河裡,游向大海,你必須適應淡水到鹹水的這個過程,最終在海洋中成長,這樣才能成長為大魚。
以前我們大家都在投資A股,A股確實人多錢多,而且A股里的公司,總是能找到各種理由上漲。有些理由大家可能都覺得可笑,但這就是真實發生的現象。
最近A股因為監管收緊,資金也趨緊了。一下子,大家才發現,原來A股值得做價值投資的公司,也就那「漂亮50」。要知道A股有3000多家公司,新三板還有12000家上市公司,偌大的一個市場里,只有50家公司值得做價值投資,而且最近都有機構在減持他們,這還是值得反思的。
所以如果我們大家想做價值投資,港股市場和美股市場,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是騰訊的股價圖,騰訊是2004年上市的,2006年的股價如果現在復權回去是3毛錢,今天股價是276塊,上漲了920倍。11年時間,大家可以想像嗎?
如果再有這10年,你能抓到一個1000倍股,就算當初你只投入10萬塊,今天已經變成了1個億,這對很多人來說,也就意味著財務自由了。這樣的機會,一輩子可能就一次。
但是,現在想再找到一個類似於騰訊這樣的價值投資機會,難度估計也會增加1000倍,因為巨頭科技公司,一旦他們成為了巨頭,形成了壟斷,而且是消費習慣的壟斷,之後有錢了,可以做很多兼并購。那麼其他的企業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再成長為參天大樹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公司,要麼是騰訊系,要麼是阿里系,也正常。現在想獨立於BAT成長成為新的科技巨頭,可能性基本是0了,所以類似騰訊的投資機會,想找到下一個,還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那如果找不到的話,還不如在合適的時候,繼續投資騰訊,可能更簡單。
目前,港股市場,是一個值得花精力認真研究的市場。因為這是個開放的市場,他會給投資者創造機會,去做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投資。
這麼多年下來,我覺得股票投資是一門學問,有人說複雜,但其實也簡單。在國內,做價值投資,確實是比較複雜的,中國的漂亮50,基本上共有屬性是,庫存會升值,但卻缺乏創新。相比之下,在像港股和美股這樣的成熟市場,價值投資,會變得簡單很多,因為都是科技型公司,所以最有投資機會。
其實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公司,是更適合價值投資者去獲取利潤的,不過,前提是,我們必須了解這個市場,知道這個市場的基本屬性和正在發生的變化。
根據格隆匯掌握的數據,在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之前,中國的投資者,投資美股的量其實是比投資港股的量級大的,而美股在前幾年,表現很好也很穩定,這說明,中國的投資者,聰明人還是不少的。
而且這些投資美股的資金,他們都是做價值投資,而且不只是看中概股。美股市場那些價值投資的好標的,比如美國前五大巨頭的科技公司,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以及亞馬遜(Amazon),他們這5家公司的市值,目前是等於英國的GDP了。想想5家公司就等於一個國家的生產總值,這是什麼概念,而英國也還算是世界一流國家呢。而這5家科技巨頭,除了亞馬遜以外,其他幾個巨頭的平均估值,還不到20倍PE,他們的運營非常健康,所以美股從這個角度看,目前還是很健康的。
在海外做價值投資的人,大概率是能跑贏在國內做價值投資的朋友。這點希望大家明白。
我們有分析過海外投資群體的特性,最後的結論是,海外投資者往往都是比較聰明的人群。他們主要有下面幾個特點:
1.眼界更開闊。投資海外的人,知道去更多的地方尋找機會。不光是股票,基金,ETF,衍生品,對沖工具等等,這些都是工具,都能以不同的形式,幫投資者獲取利潤。而因為投資者接觸到的東西更多,用來獲取利潤的工具也更多,所以他們的收益,也會不錯,而這些,都是在海外市場才有的。
我們大家都知道,凡是科技創新類的產品,最早的應用都是在國外,之後才被應用到了國內,所以投資海外的人,眼界會比較超前。比如阿里巴巴的前身,其實是Ebay,騰訊的前身是MSN,共享單車這樣的盈利模式,其實在海外早就有了。而現在,最火的人工智慧,最領先的企業,google,亞馬遜,也都在海外。所以海外投資可以拓寬大家的眼界,是很好的學習新事物的機會。
2.他們知識素養更高,因為他們需要了解不同的語言習慣,甚至要懂更多的語言,還要會一些財務知識,所以大家往往都是高材生,或者成功人士。做海外投資,必要的時候,還是要懂些英文的,至少會分析公司的年報,看得懂上市公司對外傳遞的信息。
有人認為難,因為有文化差異,但其實,這也是一個篩選過程,總不能期待著國內的大爺大媽們,可以懂得比特幣是什麼吧。說起比特幣,最近兩年最好的投資機會,其實不是股市,而是比特幣。因為他的概念太新了,而且他承載著一些特殊的屬性,所以比特幣在兩年之內,翻了20倍。但這些,真的是只有很少很少的人,可以有這麼獨特的眼光的。
但其實做海外投資也簡單,因為海外上市的公司,素質好的就是真的好,比如剛剛那5家美國的公司,比如騰訊,百度,阿里,京東,這些企業,無一例外,都是在海外上市的,因為國內上市體系並不能支持他們上市,而這些公司,他們都能在一兩年內給投資者帶來數十倍的回報。
3.凈值高,大家知道港股通的最低凈值要求是50萬,美股市場投資的話,可能需要你本身已經有資金在海外了,這個要求還是蠻高的。而我知道現在想在境外開一個銀行賬戶,難度都加大了。對於已經有資金在海外的群體,首先他們有能力將資金放在海外就已經是天然的優勢了。
我們在去年,有對格隆匯的註冊用戶做過一個抽樣摸底,格隆匯的註冊會員,平均投資港股的凈值基本已經達到了100萬的水平,所以我們應該相信,關注港股市場和海外投資機會的投資者,真的都還是蠻有實力的投資者。
所以,已經在做港股投資的人,在我看來,是已經在投資的道路上小有成就的人。
今天在座的各位,你們都在關注港股,關注海外投資,說明大家要麼是已經在做港股投資,要麼是拿著錢正準備做港股投資。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已經超越了99.5%的國內投資者了。
為什麼是99.5%呢,因為根據我們格隆匯的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股民,已經開通港股通,而正在進行港股通南下交易的總數目,還不到A股股民的0.5%。
也就意味著,100萬開戶的A股股民中,只有不到5000人,正在交易港股。所以,在座的各位,很可能就是那0.5%之中的人。
這其實是個好事情。這說明,隨著A股機會越來越少,港股機會越來越多的時代慢慢到來,這種財富效應的轉移,會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而港股市場未來的增量資金,這麼看下來,還有非常非常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大家應該為自己是第一批投資港股的投資者,而感到暗自慶幸。
截至昨天,2017年前五個月的行情已經結束了。
其實今年前5個月,市場的分化,非常明顯。
代表香港股市的恒生指數,一共上漲了17.95%。
代表A股市場的上證指數,同一區間,上漲了0.45%。
代表美國市場的道瓊斯指數,同一區間,上漲了6.36%。
再多比較一個,代表中國「新經濟」的創業板指數,同一區間,下跌了10.32%。
創業板和港股之間,基本有了30%的差額了,這還是蠻大的一個差異的,要知道一個市場能差異這麼多,裡面的個股一定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前5個月發生的事情,也能理解市場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分化,國內市場目前正在經歷「金融去槓桿」,「強監管」,在人民的名義播出之後,金融反腐也顯得順理成章。
而到了這個時間段,往年比較安靜的港股,慢慢的就成了資金青睞的對象,港股就有了機會。其實我不想說港股是價值窪地,市場上會有人說恆指的估值很低,相比其他市場估值低。但其實經歷了這前5個月的上漲,要知道恆指漲了19%以上,其實估值低也不能說是一個理由了。
不過港股市場高增長、保持高派息、現金充足的公司,仍然是很有投資潛力的,這類公司也不少,這可能是大家更要去注意的點。
就在剛剛過去的4個交易日里,沒有港股通南下的幾天,港股市場沒有再像以前那樣,沒有南下資金就馬上跌下去,而是在內房股和金融股、券商股的帶領下,繼續保持上漲態勢。
當這樣的情況發生後,或許我們就要更多的想想,港股市場,究竟現在發生著什麼。
其實第一個變化,也是剛剛港交所周總給大家介紹的,港股通南下資金的變化。
這張圖是截至最新的南下資金數據,港股通南向資金,一共沉澱在香港市場的,有5222億。
大家要知道,我們2015年7月11日,當時21家券商緊急籌錢救市,一共籌集到了1200億。但是從2015年到現在,國內資本的海外配置,已經有5000億了,是救市資金的4倍多了。而A股救市到目前的結果,大家也能看到了,我們A股又回到了10年前的點位,所以有的時候,大家要對比著看,就知道資金是在向什麼方向走,未來哪裡會有機會。
雖然5000億對於港股市場20多萬億的體量,還只是1/40,但現在每天深滬港通產生的成交量,尤其是一些個股的交易量,已經佔到港股總成交量的5%-10%了,最高的時候,我記得有到過15%。
這是我從港交所一季報里截取的一段數據,數據顯示,港交所2017 年第一季來自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總額是7500萬港元;而2016年全年,這個收入及其他收益總額是1.77億港元。這也意味著一季度的數據,相比去年,已經超過了全年數據的40%。而我們看到的是第二季度的數據可能更好。
這個數據最能反映南下資金的活躍度了。所以大家是要關注港交所這個上市公司的,因為這塊收入是增量,而且他的增速非常好,從港交所的數據中,也能分析出現在國內海外投資的佔比。
這些錢,全都是來自國內的增量,他們分散到了港股通標的那469隻股票中。所以,有人說港股在A股化,因為國內的錢多了,這是有道理的。
第二個變化,也是這2個月,港股最熱門的話題。做空。剛剛周總也提到了。
最近2個半月,港股市場有6家公司被沽空機構做空,基本是每月2-3家的頻率,這個頻率很高,以前做空報告都比較零散,但是這段時間頻繁的出現,確實讓不少人有些緊張。其實我們格隆匯最近也收到過做空的投稿,我們還在斟酌如何處理。
除了上市公司做空,就連穆迪也發布了降低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的報告,而且同一天,其實穆迪也下調了香港的信用評級。
所以5月份大家都還是挺忙的,上市公司挺忙的,研究機構也挺忙的,做空機構也挺忙的。
香港市場上,比較知名的沽空機構有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格勞克斯(Glaucus)、艾默生(Emerson)、香櫞(Citron Research),最近出現的是高潭(Gotham City Research),烽火研究等。其中香櫞就是之前做空中國恆大的機構,但是2016年10月19日,法院裁定,美國做空研究機構香櫞(Citron Research)創始人安德魯-萊福特(Andrew Left)因散布虛假信息做空恆大地產被判五年內禁入香港市場,歸還做空恆大所得之160萬港元利潤,並承擔此案的法律費用。
所以恆大是為數不多的成功反狙擊了沽空機構的公司,還是挺厲害的,關於恆大,等會我們再多說點。
市場上其實對於最近2個月發生的港股做空現象,有兩種聲音。
一種是認為,最近由於港股市場的資金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隨著內地投資者的增多,有單邊做多習慣的內地資金,或許會水土不服,受到做空機構的絞殺。
人口學裡有一個理論:一旦某地區某外族移民佔比超過了10%,將直接改變該地區的生態與話語權分配,最新的例子是伊斯蘭移民對歐洲,尤其法國的巨大影響。
港股市場,目前確實面臨的是這樣情況,定價權隨著剛剛那5000億的沉澱,確實在發生著變化。我相信,沽空機構針對內地資金,這肯定是其中的部分的原因。才會如此頻繁。
第二種觀點,是認為因為港股市場實在是今年表現太好,市場中會出現部分估值過高的上市公司,做空屬於合理手段。而且做空變多,其實是市場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
其實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二種觀點,我覺得港股市場現在是全世界表現最好的市場,很熱門,機會很多,也都是各大機構都開始盯住的市場,在這種市場中,有些反對的聲音,是可以理解的。
沒有反對的聲音,可能才害怕。
其實美國市場,因為其衍生品很充分,基本所有股票都能找到相對應的做空工具,熟悉美股市場的朋友會知道,美股市場里其實做空報告更多,可能隔三差五就有看空的內容出來。但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正反兩面的聲音,才讓美股市場中誕生出一批質量非常高的公司。自然淘汰掉不少不好的公司。
美股漲了9年,可能每一年都有非常知名的機構出來說,美股即將崩盤,但是美股依然上漲,美股上市的企業,仍然是屢創新高,而且他們的估值仍然便宜。
所以在港股,今年上漲了19%,有些大白馬股,確實是出現了估值偏高的情況,這個時候出現一份做空報告,估值最多也就是回歸正軌,但是做空報告,之所以叫做空報告,他們的目的,往往為了綁架大眾,會說的更誇張一點,這反而會誤導大眾。
我們可以說回看最近恆大的例子,其實前幾天沒有港股通交易,國內資本,大概擁有恆大3%的股權,他們賣不了,所以恆大這幾天,一舉上漲60%多,這其實可以算是又一次上演了逼空的經典案例。上一次有這樣的案例還是2008年保時捷收購德國大眾汽車的時候。那個時候大眾汽車的股價也發生了經典的一幕,逼空,導致股價大漲4倍。
如果我們用格隆匯的APP查詢一下港股通資金買入恆大的成本,可以看到港股通的這些南下資金,已經盈利兩倍有餘了,所以國內投資者,做海外投資的這部分資金,是很聰明的,大家千萬不要小看。
查詢南下資金布局港股的平均成本,這個功能非常實用,我建議大家都去試試,看看國內資本都在布局什麼,這點很重要。另外,很快我們也會增加沽空數據的功能,希望可以幫大家了解到市場中,哪些公司的借貨量正在增加,或許也能給大家一些參考。
所以最近,港股市場做空頻發,在我看來,這應該是港股市場從成熟走向更成熟的一個過程,大家應該感到欣慰。這幾年我看到港股市場推出了更多的ETF產品,還有反向ETF,人民幣期貨產品等,這都是機構非常需要的工具,但因為今天時間原因,我也不能多展開,大家都可以去了解了解。
但是這些都是很好的可以幫助大家做多樣化投資的工具。所以我們要感謝港交所這麼多年為大家做的努力。也感謝有這麼多機構一直支持港股,專註港股。
最後,這是我們格隆匯自己檢測市場熱度的一個熱度指數,是綜合了格隆匯的文章閱讀量,轉發量,App下載量,功能點擊量,之後按照一定的演算法,呈現出來的一個數據。
我們可以看到,從2015年股災之後,港股市場的熱度就下去了,從去年英國脫歐後,基本到了最低點,但是2016年底公布了深港通,關注度有提升,到了今年前四個月,大家可以看到,到了5月份,或許是因為做空頻出,國內也沒什麼機會,這個關注度又進一步的提升,這或許都能從側面體現這個市場的熱度。
總之,香港市場仍然是屬於中國的市場,但更是一個跟國際市場連在一起的、開放的市場。目前,港股市場在滬深港通的影響下,和國內市場正在經歷互相影響,互相學習,互相體現定價能力的一個過程。後邊,我們依然期待著債券通,新股通,還有ETF通,這些都將改變港股市場的結構。
我們格隆匯也希望在這個歷史大風口下,和港交所,中金在線,博財經,新浪港股等知名機構,一起為這個市場添磚加瓦,為大家做好服務。
最後,這是我們格隆匯的App二維碼,大家可以掃描下載,或者在各大應用商場直接搜索格隆匯,可以下載,我們希望把最新最全最專業的港股資訊,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投資者,了解港股市場,在港股市場里,順利的進行投資。謝謝。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新郵投資:一場「牽驢」與「卸磨殺驢」的遊戲(轉貼)
※永恆的投資
※飛泥翱空:我的港股投資實踐與思考學習路徑
※華融:十年一遇投資機會的九大邏輯
※投資者自行送檢茅台酒 稱結果顯示含塑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