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熱象」(即真寒假熱)淺析 漫話中醫的寒與熱 也談「溫陽透熱」法

許多的疑難病耗時耗財還損耗還自然藥材資源,久病不愈,只因為治者不識此病。這裡我打錄了有關辨別疑難病資料 ,供大家參考分析研究應用.。

「陽虛熱象」淺析河南鶴壁職業技術學院(河南:鶴壁458030)

何光明[內容提要] 陽虛熱象是指在陽氣虛弱的情況下,出現符合熱(火)致病特徵的癥狀。認為其產生機理有:(1)陽虛寒盛,格陽於外;(2)中陽不足,陽浮面熱;(3)腎陽不足,火不歸元;(4)陽氣虛弱,陽郁而熱;(5)陽氣虛弱,病理產物郁而化熱;(6)陽氣虛弱,感受外邪。簡述了各類陽虛熱象的治療。關鍵詞:陽虛熱象;中醫病機。

「熱(火)」是中醫六淫之一,其致病特徵是:(1)火熱為陽邪 ,其性趨上;(2)火熱易擾心神;(3)火熱易傷精耗氣;(4)火熱易生風動血、火邪易致瘡癰。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範疇,是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陰陽雙方存在著「此消彼長,彼消此長」的關係,「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內寒」是中醫陰陽學說的基本原理,因而火熱之象多見於陽盛或陰虛。如果在陽氣虛弱的情況下出現符合上述熱(火)致病特徵的癥狀,如身熱,面紅,煩燥,瘡瘍,口渴,脈大等,就可稱之陽虛熱象,其產生並不違背中醫陰陽等基本理論,但在產生機理與治療上均有特殊之處。筆者溫習了部份文獻,結合自己的體會,現就」陽虛熱象「產生的機理與治療淺析如下。1 陽虛寒盛,格陽於外陽氣虛極,陰寒內盛,逼迫陽氣浮越於外,使陰陽之氣不相順接,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陽虛寒盛是疾病的本質,但由於格陽於外,在臨床上出現面紅、煩熱、口渴、脈大等熱象,故稱之為真寒假熱之象。《景岳全書.火證>所云:"寒從中生,則陽氣無所依附而瀉散於外,即是虛火,假熱之謂也"。《醫碥.發熱》指出 「陽虛應寒,何以反熱?則以虛而有寒,寒在內而格陽於外,故外熱,寒在下而戴陽於上,故上熱也。」張仲景乾薑附子湯證之「晝夜煩燥不得眠,夜而安靜」和通脈四逆湯之「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皆屬此類。此類患者在辨證時應注意其身熱反欲蓋衣被,口渴喜熱飲且飲亦不多,脈大而無力,並有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長、舌淡苔白等寒象。治療當針對陽虛寒盛之本質,即所謂「反治法」用四逆湯之類回陽救逆。

2 中陽不足,陽浮而熱此即李東垣所謂「陰火」,「陰火」的本質與產生機理,在李東垣內傷脾胃學說中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歷代醫家亦爭論不休。李東垣有關陰火形成機理的論述主要見於以下三處:《脾胃論.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醫學發明.飲食勞倦論》、《內外傷辨惑論.飲食勞倦論》。三段有關「陰火」形成機理的原文幾乎相同:「苟飲食不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仍傷,喜怒憂恐,勞役過度而損耗元氣,即脾胃虛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系繫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陰火證的治療,李東垣以甘溫葯補中益氣,即所謂「甘溫除大熱」。從以上論述和其甘溫的治療方法可以看出 ,脾胃虛衰,即中焦陽氣不足:心火獨盛,即陽氣浮越於上,是「陰火」的主要病理機制。其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熱,病程較長,勞則加重,並有脾胃氣虛的表現 。治療按李東垣法,以補中益氣湯之類甘溫除熱。3 腎火不足,火不歸元腎陽不足,命門火虛,下焦陰寒過盛,逼陽上浮,使火不歸元,浮陽上擾,心火亢盛。臨床表現為畏寒惡熱、身熱煩燥,心悸、失眠、健忘,口舌糜爛,口渴,口中苦,腰部冷痛,脛膝發涼,小便清長,腰膝冷,舌質淡紅,脈虛為特徵。治療方法常為溫腎陽以降心火,即所謂「引火歸元」,方如金匱腎氣丸等。

4 陽氣虛弱,陽郁而熱人體陽氣虛弱,影響其通暢調達,若一旦陽氣被邪氣阻閉,則郁而發熱,出現發熱、口渴、煩燥等症,如《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 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當以溫經湯主之」,此證即是寒邪傷陽,雖整體陽氣不足,但陽氣被邪氣阻閉,郁而發熱。故仲景治以溫經湯,以桂枝配茣株蓃、生薑溫經助陽散寒,伍當歸、川芎、牡丹皮、赤芍活血散瘀,使陽氣得復,瘀去寒散,氣機調暢,則鬱熱解除。若雖全身陽氣不足,但鬱結於局部,在局部形成 」火郁「之證可出現口瘡、牙痛、咽喉腫痛、瘡瘍等。雖素體陽虛,但因情志抑鬱,致氣鬱發熱,也可出現時覺身熱,熱勢常隨情緒波動而起伏變化,灼熱不適,喜嘆息,煩燥等熱象。陽虛所致的陽郁而熱之證,治療除溫陽之外,還應遵《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火郁發之」的原則,因勢利導,補散結合,使郁開氣達,則火熱自散。5 陽氣虛弱,病理產物郁而化熱陽氣虛弱,可導致多種病理產物的產生。如瘀血、痰濁、水飲等。這些病理產物郁而化熱可產生髮熱、口渴、煩燥、瘡瘍等熱象。如血瘀可導致午後或夜晚發熱,晝輕夜重,或自覺身體某些 局部發熱,口乾咽燥而不欲飲等症。又如水逆之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本證因陽氣受傷,氣化失常 ,內有水飲所致,治宜通陽利水用五苓散。凡因陽氣虛弱,病理產物郁而化熱的病證,治療應在溫陽的基礎上祛除病理產物,使熱無所附而自除。

6 陽氣虛弱,感受外邪陽氣虛弱,衛外功能不足,容易招致外邪侵襲,亦可導致發熱,如陽虛感冒等。此類患者在發熱的同時,常有的陽虛表現,如惡寒蜷縮,自汗,全身骨節酸痛,面白無光,舌淡胖,表證脈不浮而多為沉細等。治療當攻補兼施,助陽祛邪,如陽虛感寒之用參附再造丸等。總之,陽虛產生熱象儘管是特殊情況,其機理也有多種,了解這些機理對於正確識別和治療陽虛熱象有關的病證是有益的。也提醒我們臨床辨證時,不能孤立地根據某一癥狀或體症判斷,應對疾病的全部表現綜合觀察,尤其要注意特殊情況的出現,以防誤診誤治。既掌握普遍規律,又掌握特殊規律,才算掌握 了辨證診治的精髓。

 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綱。一般來說,寒證表示機體陽氣不是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證候、熱證表示機體陽氣偏盛或感受熱邪所致的證候。寒熱在《內經》中論述頗多,比較明確,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明確指出:「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又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治則。  寒證是感受寒邪,或陽虛陰盛,機體的機能活動衰減所表現的證候。其臨床癥狀為:惡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蒼白、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蒼白而滑潤、脈遲等。其病因病機為:感受寒邪,或因陽氣不足,皆能致人體溫煦不定,故現惡寒、面白、喜暖;陰盛於內,津液不傷則口淡不渴;陽虛不能溫化小液,故小便清長,大便溏薄;陽氣不足,寒濕內生,必見舌淡苔白而潤;陽虛氣弱,血脈則鼓動無力,脈遲。  熱證是感受熱邪,或陽盛陰衰,表現為體機能活動亢進的證候。其臨床癥狀為:發熱喜涼,口渴飲冷,面紅目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而干,脈數。其病因機為:其病因可由外感火熱之邪而致,亦可由七情鬱火,或飲食積熱、或房室勞倦,陰精受損,導致陰虛陽亢等引起。若陽熱偏盛,則身熱喜冷;火熱傷陰,津液被耗,故口渴飲冷,且小便短赤;大腸津液不足,則大便燥結;陽熱亢盛,迫血流加速,故脈數。  寒證與熱證關係  寒熱錯雜:是指寒、熱證同時並見。臨床上常見有上熱下寒、上寒下熱、表寒里熱、表熱里寒等。  上熱下寒:陽盛於上,陰盛於下。症見胸中煩熱、頻頻欲吐(上熱);腹痛喜按、大便稀薄(下寒)。  上寒下熱:陰盛於上,陽盛於下。症見胃脘冷痛、嘔吐清稀(上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結(下熱)。  表寒里熱:外受寒邪所侵,表未解而邪入里化熱;或內本有熱而又復感寒邪。症見:惡寒、發熱、無汗、身痛(表寒);氣喘、煩燥、口渴飲冷、尿赤便秘(里熱)。  表熱里寒:外感風熱而內傷生冷,或平素脾胃虛寒而外受風熱所致。症見:發熱、頭痛、咽喉腫痛(表熱);小便清長、大便溏薄、畏寒肢冷(里寒)。  寒熱轉化一是先寒證,而後轉為熱證,寒證漸退;一是先熱證,而後轉為寒證,熱證漸退。這種轉換主要取決於正邪雙方的盛衰,凡寒轉熱者,皆為邪盛而正氣尚充,陽氣旺盛,而從陽化熱。如感受寒邪,開始惡寒、發熱、身痛、無汗、苔白、脈浮緊,為表寒證。病變進一步發展,寒邪入里化熱、惡寒等癥狀消失,並出現心煩口渴、苔黃、脈數等症,此即表示證候已由表寒轉化成里熱。凡熱轉寒者,多是邪熱傷正,正不勝邪,陽氣衰敗所致。如高熱者,由於大汗不止,陽從汗泄,或吐瀉頻頻,陽隨津脫,出現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脈轉沉遲,說明由熱證轉化成寒證。  寒熱真候指疾病處於危重階段,往往會出現臨床徵象與疾病本質不一樣的情況,即熱證見寒象,寒證見熱象。  真熱假寒:陽熱內郁,不能外達,格陰於外。症見面色晦滯,但目光炯炯有神,唇紅焦燥,神昏但時煩躁、揚手擲足,氣血息熱,聲音響亮,口氣臭穢,排泄物臭穢氣味、口渴飲冷、身寒反不欲衣、小便短來、大便秘結、脈沉按之有力、手足冷而胸腹灼手、舌紅絳、苔焦黃黑、乾燥起刺。  真寒假熱:陰盛於內,格陽於外。症見身熱、面紅、口渴、脈大等類似熱證,但其熱而欲加衣被,面紅而肢冷、口渴而喜熱飲,且飲不多、脈大而無力,並有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等。也談「溫陽透熱」法內經云:「陰勝則陽病…陰勝則寒」,「陽虛生外寒」,「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一旦正氣(陽氣)不足,外寒即侵襲人體,即為寒證,寒證有虛實之分。(「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寒實證可見四肢厥冷,腹痛胸悶或便秘,脈沉弦或沉遲有力;虛寒證可見食少口淡,吐涎沫,氣短便稀或泄瀉,舌淡苔白,脈微細或沉弱無力。二者在脈、舌、證上有明顯區別的,治法上亦各有不同。前者可用溫通法。在寒非溫不化、積滯非下不去的情況下,選溫脾湯。用附子、乾薑、党參、甘草溫陽補脾,用大黃瀉下通便。本方扶正而不戀邪,攻邪而不傷正,實為攻補兼施之方。寒積一去,脾胃升降正常,病自向安。大黃一味苦寒瀉下,能說伏熱在腸耶?後者可用溫陽健脾法,陽旺則已。寒中人體,亦有五臟之分,應選擇不同方葯,暫不分述。寒襲人體,臨床上常見下列情況:1,心腎陽虛或心陽暴脫(即現代醫學之心衰、呼衰)此類病人,生命垂危。症見四肢厥逆,大汗淋漓,口唇青紫,上氣喘促,或呼息微弱,皮膚濕冷,甚至神昏暈厥,肢腫如泥,脈微欲絕,心腎陽脫,命在旦夕。須緊急回陽救逆,掄救欲脫之陽。可選四逆湯(傷寒論)、或四逆加人蔘湯(陽氣式微,陰液內竭故加人蔘益氣生津)或參附龍牡救逆湯及張鍚純氏耒復湯(萸肉60g、生龍牡各30g、生白芍18g、野台參12g、炙甘草6g),可補四逆湯之不足。其中,附子為回陽救逆的主葯,非重劑不能救逆回陽。一般用量均在30~200g,乾薑60g,炙甘草60g,高麗參10~30g,生龍牡粉各30g,山萸肉60~120g,活磁石30g,麝香0.5g分次沖服。此方為山西老中醫李可的經驗,成功搶救千餘例頻死的病例,打破了中醫不能掄救急、危、重症患者、只是慢郎中的謬論!可供參考。尤其是龍牡二葯,「固腎攝精,收斂浮散的元氣」,而不名之曰「潛陽」!溫病熱入下焦,陰虛陽亢,內風憂動,可用牡蠣、鱉甲、龜甲等咸寒介屬之品,滋陰潛陽熄風,謂之「潛陽」!2. 寒熱錯雜症此證臨床上非常常見,亦非緊急搶救之可比。一般若用姜、附溫陽,劑量均在6~15g之間。如慢性胃腸功能紊亂之患者,常見口乾、脘腹脹痛、脘部灼熱,噯氣,腸鳴便溏,苔卜白舌尖紅,脈二關大尺部弱,此為上熱(胃)下寒(脾),胃強脾弱,寒熱錯雜之症,宜選用半夏瀉心湯法,黃連、黃芩配乾薑、益智仁等,臨床運用廣泛,常獲佳效。並非「溫陽透熱」法吧?!3.真寒假熱症 心腎陽衰之病,下利清谷,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面色赤,咽痛,此為格陽、戴陽,真寒假熱也,用四逆湯,恐力小而不為,故用通脈四逆湯,加大溫陽力度,散陰通陽,達到陰陽平衡之目的。為臨床上判斷寒熱真假,提供了診斷依據。余曾寫過此類治驗。金匱腎氣丸,為溫補腎陽的代表方劑。腎居下焦,先天之本,稟水火二氣,內藏元陰元陽,為促進人體生長、發育、衰老、死亡的重要物質。腎陽好比藏在水裡的一盆火,張景岳說,「五臟之陽非此不能發」。此陽一虧損,常常見到腰膝痠軟,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餘瀝不盡,遺尿,浮腫,痰飲,消渴,咳喘等症。腎陽依賴腎陰為其物質基礎,臨床上施補溫壯腎陽葯時,每每配合滋補腎陰的藥物,即「善補陽者陰中求陽」的道理。否則反易耗傷腎陰。而腎陰,為生命存在的物質基礎,「五臟之陰非此不能滋」。六味地黃丸中,熟地與澤瀉,山藥與茯苓,萸肉與丹皮,三補三瀉,很明顯是保持陰陽平衡的,攻葯過則為害,補藥過則亦為害!把丹皮在方中的作用,理解為清血中伏熱,與方中原意相悖!且血中有伏熱,必定伴有伏熱的癥狀。每個證型的改變,必定伴有相支持的臨床癥狀。溫病伏邪在里,宜清宜透;溫病熱邪郁於肺,宜用透法;斑疹未透,在針對病因的基礎上,亦可用透;溫病熱入營分,葉氏謂:尤可「透熱轉氣」等等,此皆因勢利導,使邪有出路爾。然而陽虛則寒,焉何有熱邪?寒熱錯雜有之,上熱下寒有之,……陽虛伏熱者,不可理喻也。「溫陽透熱法」,透熱陽益虛,溫陽熱益甚!唯獨寒熱錯雜之證,可寒熱並用,尚要區分寒熱之多少,決定雙方的藥量,達到以平為期。


推薦閱讀: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陽虛陰凝)
陽虛證醫案彙編2
男人的困惑:腎陰虛?腎陽虛?
陽虛
簡易方便的改變陽虛體質的好辦法

TAG:中醫 | 陽虛 | 寒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