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誰說金錢不能買到幸福?

本文由新生大學譯自 Michael Norton , How to Buy Happiness

原文地址:

http://t.cn/RqIyfGO

作者簡介:

邁克爾·諾頓(Michael Norton),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學教授,擁有英語威廉姆斯學院心理學學士學位和和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加入哈佛商學院之前,諾頓教授曾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員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成員。他與鄧恩·伊麗莎白合著出版了新書《幸福金錢:聰明的科學支出》(Happy Money: The Science of Smarter Spending)。詳見:http://t.cn/RqIqC68


一覺醒來,發現床底下多了 100 萬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先別管它是不是真的,請認真回答我這個問題:要是真有這麼多錢,你會拿它做什麼?

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給自己好好花上一筆。研究表明,一點蠅頭小利都能誘導出我們自私的本能,一心盤算著如何私自花掉這筆錢。在這裡特彆強調,是自己 「一個人」 用掉這些錢。也許你會想著給自己添置各種新玩意:比如說高級氣體烤肉架,跑車,甚至是一棟有著全套頂級淋浴設備與寬敞浴室的大別墅!

簡直沒有比在一個熱帶雨林般的浴室里沐浴更享受的事情了!但是行為學研究者發現,物質給人帶來的快樂是不長久的。不過後續的研究發現也表明,我們有辦法把錢花得更快樂,而且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百萬富翁,只不過稍稍改變一下花錢方式,20 塊都能很有效地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如何花錢提高幸福感,推薦閱讀:《有些錢真不能省,否則註定屌絲一生…… 》

(以上引用部分內容為譯者添加,不屬於作者原文,特此註明)

不過在此之前,需要先顛覆一些我們腦海里固有的消費觀念。比如說 「買房」 是大部分人的終極夢想,可房子卻不一定是最為 「理性」 的投資選擇。最新研究表明,買房並不能提升多少幸福感。

針對美國女性的一份調查顯示,房東並不比租客更快樂。就算現在讓你從擁擠的地下室搬到更舒適的套房,你的整體幸福感也不會有多大程度的提升。研究人員對德國一些因為原住處不滿意而搬家的市民進行了跟蹤調查。搬家五年後,這些人對於新房子的滿意度的確有很大的提升,可是他們的整體幸福感卻沒有因此增加。

所以,那些為了給首付湊錢,從而放棄與朋友相聚、情人節也捨不得跟愛人在喜歡的餐廳度過的行為,就顯得很不明智了。

參考閱讀:《我為什麼一直沒有買房?》

(以上引用部分內容為譯者添加,不屬於作者原文,特此註明)

很多研究指出,體驗上的消費要比購買物質商品更讓人幸福。比如旅行、演唱會或是燭光晚餐這種感官體驗消費,能讓我們更深層次地了解自己,與內心的知覺進行聯結。當其他人還在為房地產動向而焦頭爛額時,你心中關於這些感官體驗的回憶卻歷久彌新,像蘊藏的美酒一般越發醇厚濃香。

感官體驗還能帶給我們另外一個好處:

拉近我們與周圍人的距離。

當你購置一件物品時,往往只是獨自享受。比如說我們會自己一個人躺在沙發上用新買的電視看節目,但很少自己一個人去餐廳享用美食又或是獨自旅行。近年來的研究都表明:良好的社交關係對我們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經常與他人互動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研究同時指出,為別人做事能給我們帶來額外的幸福感。研究者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了調查,包括加拿大、美國、烏干達以及南非,調查結果顯示:比起給自己花錢,當我們為別人花錢的時候會感到更幸福,哪怕這個錢並不多。

既然感官體驗跟給予都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那麼如果把它們兩者結合起來的話,我們是否會獲得最大的幸福感?為此研究者在一所大學裡進行了試驗,把星巴克的禮品卡分發給一些路過的學生。

研究者讓第一批學生拿著這張卡去星巴克給自己買點東西吃,讓第二批學生把這張禮品卡送給其他人,而第三批學生,則需要為咖啡廳的某個人買點吃的,並且坐下來與TA交談。

這三批人中誰最幸福?答案是第三批。他們不僅為別人做了些事情,同時親身參與體驗了整個過程。而這滿滿的幸福感不過花費了兩杯咖啡錢而已。

一言蔽之,這種全新的開銷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我們使用金錢的方式有時甚至比擁有多少金錢更重要。

與其守株待兔地期待明早起來床底下有100萬,還不如現在就及時行樂!獲得這種快樂只需要我們轉變一下花錢的方式,把更多的錢花在自己與其他人共享的感官體驗上——這才是幸福生活的正道,比住在大別墅開心的得多。


推薦閱讀:

讓孩子成為平凡而幸福的人
瑣碎的溫暖就是幸福
身上這四個部位圓潤的女人,旺夫旺子,家庭最幸福!
為什麼叔本華說理性得人不追求快樂,而只是減少痛苦?
幽默,才是幸福的生活

TAG:幸福 | 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