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部縣陳氏三狀元

陳堯叟(961-1017)字唐夫,陳省華長子。宋太宗端拱二年29歲中狀元,且是連中三元(即鄉試、會試、殿試中都獲第一名,這在歷史上僅16人),第二年太宗同一天提升陳省華、陳堯叟父子任秘書丞,同賜緋袍以示恩寵,實為曠代殊榮,千餘年來傳為佳話。堯叟授官光祿寺丞、直史館,後遷官至廣南西路(約廣西、海南兩省地)轉運使,廣南東、西路安撫使,兼郡牧制置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最後到拜相掌樞密院,開府儀同三司,累官至宰相。

陳堯叟在廣南西路為官頗有建樹。嶺南兩廣比較落後,飲水等衛生條件極差,缺醫少葯,人們生病多去求神問卜。他勸民以葯治病,不信鬼神,爬山涉水尋找水源,鑿井取水,組織人們在道路旁修涼亭、植樹、設置飲水用具方便行人,深入民間收集中藥驗方編成《集驗方》,刻於交通要道讓群眾抄錄推廣。當地因地制宜開始種植麻苧時,朝庭下令督促種桑棗,他奏明朝庭得到真宗的許可,使本產於北方的麻苧逐漸推廣到南方。再就是改善與廣西接壤的交州關係,促進兩地和睦友好,保證邊境安寧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陳堯叟在廣西顯露出他的政績和經濟才能,被調回朝,加刑部員外郎、充度支判官,負責國家的財政收支。並主持了農田水利,栽減冗員、煩文及馬政等工作。他將踏犁推廣到北方,畫圖製造給農民使用,修復黃河缺口,北宋戰事頻繁,急需軍馬,陳堯叟又兼任群牧制置使,著有《監牧議》,建立了宋朝的馬政,在中國職官史首開群牧制置使的先例。任宰後,他針對官制機構重置,辦事效率低,他建議「裁冗官、去繁文、決滯務、啟優士」,這此主張不同程度得到實施。

陳堯叟於1015年拜相,他的文章和書法深得真宗的喜愛,宋真宗東封,命他寫《朝覲壇碑》。陳堯叟獻《封禪聖制頌》,真宗還作歌答之。又命他撰寫《親謁太宗廟頌》。真宗要陳堯叟書寫「御制歌詩」刻石。  陳堯叟有人才、文才、幹才,《宋史》評價他:「堯叟偉資貌,強力,奏對明辨,多任知數。久典機密,軍馬之籍,悉能周記。」

陳堯叟卒後皇上輟朝二日,加贈待中官銜,謚號「文忠」,著有《請盟錄》,惜已失傳。

陳堯佐(963--1044)字希元,自號知餘子,陳省華次子。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進士(比陳堯叟還早一年),作過縣尉、通判、知州、轉運使、知制誥、節度使,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宋仁宗時官至宰相。

陳堯佐為官清正,敢作敢為。在陝西朝邑作知縣時,其兄陳堯叟到陝西視察,陳堯佐告發了朝邑地方官方保吉的罪惡。方保吉因而怨恨他,誣陷他,被降為朝邑縣主簿。當開封府推官時,又因「言事忤旨」得罪了皇帝,降為潮州通判。潮州治歷有鱷魚為患,他派人捕殺鱷魚。在壽州發生大饑荒,他捐出自己的俸米。任河東路轉運使時,貧民挖炭為生,他為民請命免除地方稅收。作樞密院副使時,知縣陳詁對縣屬佐吏要求甚嚴,屬下各官以空縣逃走為抗儀,欲罪詁。因陳詁與呂夷簡(宰相)有親,無人願承辦此事,陳堯佐獨說:「罪詁則奸吏得計,後誰敢復繩吏者」,陳詁因此免罪。知永興軍(今陝西省)時,前任官吏姜遵為了討好劉後在京兆(今西安)修佛塔大量毀壞「古碑碣充磚甓用」,他向朝廷奏請停毀和修復,為了保護文物,他不但敢反對姜遵,還敢上忤劉後。

陳堯佐善治水,在父兄中他在水利上的成就最大,一生多次治水都取得了顯著成績。他任兩浙轉運使時,創製了「下薪實土法」。錢塘江潮湧常使堤岸被毀,歷來的防禦方法是編竹籠,在籠中裝石塊壘成堤來阻擋潮水,可是竹籠一、二年時間就壞了,堤也就垮了,是"頻壞頻修",只能管一年,陳堯佐提出了「下薪實土」的築堤方法,先用木樁打入土中,再用樹枝橫放,用土夯實,再植上樹種草,一連幾年堤岸都安然無恙。太夫人馮氏病故,陳氏兄弟應為母守孝三年,第二年,黃河在滑州(治今河南滑縣)缺口,皇上特下詔書,讓陳堯佐免去為母守孝,任滑州知府,負責黃河的堵復工作,堵口材料輕了易被沖走,材料大了阻力大,也易沖走,如又重又大,搬運和投入都十分困難。陳堯佐創製出一種「木龍殺水法」。用木條釘成長條形的木籠,內實泥土、樹枝、石塊,集中向缺口投去,辦法奏效,清雍正時堵河缺口都還用過此法。在缺口堵復後又發動人民加固和修築長堤,使人們長期受益,被尊為「陳公堤」。他到山西并州(治陽曲,今太原市),夏秋之際洪水暴漲,陳堯佐動員群眾沿汾水兩岸築堤,在堤上植柳數,使暴漲為害的汾水成為造福人民的「柳溪」。

在兄弟三人中陳堯佐未取得大魁天下的榮稱,但他的文名卻高過乃兄乃弟,有文集30卷,還參與編撰《三朝國史》、《真宗實錄》各150卷,大多亡佚。陳堯佐的書法也很特別,筆力很好,常寫特大隸書字,《宋史》說他:「善古隸八分,為方丈字,筆力端勁,志猶不衰。」

慶曆四年(1044年)病逝,謚號「文惠」,卒贈司空兼侍中,葬在新鄭城宰相陳村,歐陽修為他撰寫了神道碑。

陳堯咨(970-1034)字嘉謨,陳省華三子。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中狀元,初授官為將作監丞,後作通判、考官、知州、知府、知永興軍、天雄軍、安撫使,進為翰林學士北龍圖閣學士、尚書工部侍郎,右諫議大夫。

陳堯咨性情剛戾,辦事決斷,也注重水利。永興府治所即今西安儘是鹽鹼地無水飲用,陳堯咨組織軍民把龍首渠的水引進城中,解決人民的生活用水問題,得到皇上嘉獎。歷史上鄆州到徐州是古代黃河改道的主要區域,也是大運河通過的地帶,湖泊、池沼和積水很多,積水不除就無法耕作,陳堯咨奏請修新河,導除了積水,恢復了生產。

陳堯咨除在水利上保有家傳外,還文進武出,在軍事上也還有些建樹,以知天雄軍終生。當邊關報警,廝羅欲侵邊,朝廷則任他為陝西緣邊安撫使。晚年又調他知天雄軍(治今河北大名東北),天雄軍是北宋的軍防重地,陳堯咨固辭不就,鬧得「皇太后特以支日召見」,再三「敦諭」,他才接事到任。他到任發現城防敗壞,軍器短缺,遂將軍事防務、裝備修葺完善,整頓一新,大大加強了邊防力量。

陳堯咨年青時毛病不少,歐陽修《賣油翁》記「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無他,唯手熟爾。」《宋人軼事彙編》也有記載,通過這件事的教訓,從此不再驕傲自大,31歲秋闈大捷高中狀元。陳堯咨為官不久,就犯了一次嚴重錯誤。宋真宗景德三年當了考進士的考官。陳堯咨竟糊塗地同意朋友三司使劉師道的弟弟劉幾道在試卷中作秘密記號作弊,事情暴露因此獲罪貶官。在作荊南知府任滿回家後,其母馮太夫人問他:"你在荊南作知府,有些什麼政績呀?"陳堯咨說:"荊南來往的官員很多,經常都有宴會迎來送往。我常在宴會上表演我的射箭技術讓客人們欣賞,客人們沒有不佩服我的神箭的。"其母生氣地說:"你作官不勤政愛民,卻專愛炫耀你的什麼神箭,這符合你父親的教導嗎?"馮太夫人越說越氣,舉起捌杖朝陳堯咨打去,把陳堯咨佩戴的金魚也擊碎了,今天大橋鎮的金魚橋因此得名。通過這些教訓,陳堯咨有了很大的轉變,後來作了很多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事。陳堯咨在吏部任職,有些地方官員有政績和才能而地位較低,朝中又沒有靠山,陳堯咨都注意發現這些人才,並把他們向朝廷推薦得到了提拔。

陳堯咨卒後,朝廷加贈他太尉,賜謚號"康肅"。

推薦閱讀:

歷代武狀元名錄
【原創】步韻敬和明·羅狀元《醒世詩》26首
「五花八門」 中狀元
崇禎親點的狀元親選的首輔,卻帶頭投降了起義軍,最後還是死於非命
轉羅狀元醒世歌

TAG: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