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人生理想--劉仲宇

道 教 有 自 己 的 人 生 理 想 。 這 一 理 想 彙 集 了 中 國 人 對 自 身 價 值 、 人 性 內 涵 以 及 擺 脫 外 界 束 縛 取 得 個 性 自 由 等 的 美 好 向 往 和 價 值 取 向 。 是 一 個 相 當 完 整 的 體 系 。 其 中 主 要 由 明 道 立 德 、 爭 取 自 在 逍 遙 , 等 方 面 構 成 。 為 了 實 現 自 己 的 人 生 理 想 , 道 教 又 力 求 推 行 道 化 教 育 , 以 期 有 更 多 的 人 了 解 道 教 的 精 華 , 享 用 道 教 文 化 這 一 古 老 而 又 常 新 的 傳 統 文 化 資 源 。明道立德:道 教 以 學 道 、 合 道 、 成 道 為 旨 歸 , 道 門 期 望 的 人 生 , 是 道 德 充 實 的 人 生 。 因 此 , 明 其 道 , 立 其 德 , 便 是 人 生 的 基 本 定 向 。道 可 受 而 不 可 傳 :

道 無 形 無 象 , 感 官 不 能 直 接 把 握 , 得 道 者 可 以 將 自 己 的 感 受 告 訴 你 , 卻 不 可 將 道 交 給 你 , 你 可 以 虛 其 心 志 , 迎 候 它 的 到 來 , 卻 不 能 由 別 人 將 它 交 給 你 。 道 的 這 種 特 點 , 就 叫 做 可 受 而 不 可 傳 。 既 然 如 此 , 所 謂 明 道 、 學 道 和 得 道 都 由 己 不 由 人 。 有 的 人 總 希 望 尋 到 個 名 師 , 傳 幾 句 秘 訣 , 一 下 得 道 。 其 實 , 學 道 要 靠 自 己 去 領 悟 , 明 師 的 指 點 , 最 多 只 能 指 個 大 致 方 向 , 在 有 疑 問 時 稍 稍 加 以 點 撥 , 悟 與 不 悟 , 還 在 於 自 己 。 道 門 中 曆 來 重 視 求 明 師 指 教 , 如 果 沒 有 高 人 指 點 , 光 靠 自 己 摸 索 , 也 許 會 多 走 許 多 彎 路 , 尤 其 是 修 道 中 的 若 幹 精 微 的 方 法 , 非 得 有 人 指 點 不 可 。 然 而 , 這 並 不 能 代 替 自 己 的 學 習 與 修 持 。 明 道 在 己 , 修 道 在 己 , 得 道 才 能 在 己 。為 道 日 損 :

既 然 學 道 明 道 都 在 於 自 己 , 那 麽 便 有 個 如 何 入 手 的 問 題 。 一 般 的 學 習 , 是 要 漸 漸 增 益 知 識 , 日 積 月 累 , 知 識 也 便 越 來 越 豐 富 。 積 久 之 後 , 智 慧 的 境 界 也 便 越 來 越 高 。 然 而 , 道 既 無 形 無 象 , 可 受 而 不 可 傳 , 從 何 學 起 呢 ? 道 混 淪 一 體 , 既 無 方 隅 又 無 把 柄 , 也 不 可 分 割 , 當 然 不 可 能 從 一 個 個 局 部 、 側 面 , 去 加 以 學 習 和 掌 握 , 甚 至 於 根 本 不 可 能 由 哪 一 局 部 進 入 道 的 堂 奧 。 所 以 明 道 之 途 與 通 常 求 學 大 有 不 同 。 甚 至 於 可 以 說 , 與 通 常 的 求 學 完 全 大 相 徑 庭 。 老 子 便 說 : 「 學 習 是 求 天 天 有 增 益 , 明 道 卻 是 要 求 天 天 有 減 損 。 減 損 又 減 損 , 一 直 達 到 無 為 的 境 界 。 到 了 無 為 的 境 界 , 那 就 沒 有 不 能 為 的 了 。 」 ( 為 學 日 益 , 為 道 日 損 。 損 之 又 損 , 以 至 於 無 為 。 無 為 而 無 不 為 。 ) 所 謂 損 , 損 什 麽 呢 ? 原 來 便 是 要 求 減 少 平 常 知 識 的 幹 擾 。 平 常 的 知 識 , 都 是 關 於 具 體 事 物 的 知 識 。 道 卻 與 任 何 具 體 事 物 都 不 相 同 。 然 而 人 們 卻 習 慣 於 用 追 求 具 體 事 物 知 識 的 辦 法 去 對 待 明 道 的 過 程 。 總 想 著 從 某 一 形 象 , 某 一 名 詞 概 念 下 手 去 分 析 它 , 理 解 它 。 不 明 白 道 是 不 可 用 名 言 把 握 的 , 也 無 法 對 之 展 開 邏 輯 分 析 。 老 子 明 明 說 , 道 , 凡 是 可 以 言 說 的 , 便 不 是 永 恆 的 道 , 名 , 有 所 稱 呼 的 , 便 不 是 永 恆 的 名 。 (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 而 道 門 所 追 求 的 道 , 卻 正 是 那 一 恆 常 的 、 超 越 於 一 切 具 體 事 物 和 具 體 規 律 以 上 的 大 道 。 這 一 大 道 , 本 來 無 所 不 在 , 人 身 之 中 本 來 具 有 , 問 題 是 人 們 平 時 習 慣 於 追 求 外 在 的 知 識 , 卻 掩 蔽 了 本 來 具 有 的 道 性 , 當 然 摸 不 清 方 向 。 只 有 減 少 對 瑣 屑 知 識 的 追 求 , 尤 其 是 排 除 平 時 求 學 中 養 成 的 偏 於 記 憶 名 詞 概 念 和 具 體 理 則 的 習 慣 , 才 能 發 明 道 體 。 總 之 , 學 道 、 明 道 要 求 虛 淨 其 心 。 虛 為 道 舍 , 心 虛 道 自 然 來 居 。 靜 中 體 會 , 才 能 悟 得 大 道 真 諦 。不 執 著 於 有 無 , 達 到 玄 之 又 的 境 界 :

道 是 虛 無 , 為 道 日 損 , 心 中 應 當 虛 靜 明 淨 。 然 而 說 虛 說 靜 , 決 不 是 拘 泥 執 著 於 沒 有 生 機 的 空 無 之 境 。 常 人 習 慣 於 日 常 經 驗 , 一 說 無 , 便 認 定 為 一 無 所 有 。 一 說 守 道 , 便 以 為 死 守 著 空 無 。 道 門 說 有 無 , 完 全 是 相 互 聯 系 地 辯 證 地 看 待 的 , 而 且 要 求 人 們 更 下 一 層 , 超 越 有 無 的 分 別 執 著 。 唐 朝 道 教 理 論 家 成 玄 英 、 李 榮 等 人 發 揮 了 重 玄 理 論 , 可 以 幫 助 我 們 破 除 對 有 無 的 執 著 。 老 子 首 章 : 「 常 無 欲 也 以 觀 其 妙 , 常 有 欲 也 以 觀 其 竅 。 此 兩 者 同 出 而 異 名 , 同 謂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眾 妙 之 門 。 」 意 思 人 們 做 到 心 中 無 欲 , 才 能 領 悟 道 的 玄 妙 , 有 欲 觀 道 , 則 只 能 見 到 道 的 邊 際 。 有 欲 無 欲 兩 者 本 來 是 同 一 來 源 卻 有 不 同 的 名 字 。 它 們 都 是 玄 , 或 玄 的 不 同 側 面 。 對 此 , 成 玄 英 解 釋 說 : 玄 是 深 遠 的 意 思 , 也 是 不 執 著 的 意 思 。 有 欲 無 欲 兩 種 心 態 , 觀 其 微 、 妙 兩 種 觀 法 , 源 於 同 一 大 道 , 出 於 同 一 根 源 , 卻 有 不 同 名 稱 。 雖 名 稱 相 異 , 卻 出 於 一 道 , 叫 做 深 遠 。 深 遠 的 玄 , 理 則 上 歸 結 於 不 執 著 。 既 不 執 著 於 有 , 也 不 執 著 於 無 。 二 者 都 不 執 著 , 所 以 稱 為 玄 。 」 ( 玄 者 , 深 遠 之 義 , 亦 是 不 滯 之 名 。 有 無 二 心 , 微 妙 兩 觀 , 源 於 一 道 , 同 出 異 名 。 異 名 一 道 , 謂 之 深 遠 。 深 遠 之 玄 , 理 歸 無 滯 。 既 不 滯 有 , 又 不 滯 無 , 二 俱 不 滯 , 故 謂 之 玄 也 。 ) 道 的 深 奧 , 首 先 它 不 落 於 有 也 不 落 於 無 , 那 麽 體 道 者 當 然 也 必 須 順 其 本 性 , 以 不 拘 於 有 無 的 方 法 體 會 之 。 不 過 僅 僅 不 滯 於 有 、 無 , 尚 有 不 足 。 還 要 再 強 調 玄 之 又 玄 , 即 重 玄 , 進 一 步 排 遣 對 「 不 滯 」 即 不 執 著 的 執 著 。 成 玄 英 說 : 有 欲 之 人 , 只 是 執 著 於 有 , 無 欲 之 人 , 又 執 著 於 無 , 所 以 說 一 個 玄 , 使 他 排 除 二 種 執 著 。 又 怕 學 者 執 著 於 這 一 「 玄 」 , 現 在 再 說 又 玄 , 進 一 步 排 除 後 一 種 毛 病 。 如 此 一 來 , 非 但 不 執 著 , 而 且 不 執 著 於 不 執 著 。 這 就 是 排 遣 又 排 遣 , 所 以 叫 做 玄 之 又 玄 。 ( 有 欲 之 人 , 唯 滯 於 有 ; 無 欲 之 士 , 又 滯 於 無 。 故 說 一 玄 , 以 遣 雙 滯 。 又 恐 學 者 滯 於 此 玄 , 今 說 又 玄 , 更 祛 後 病 。 既 而 非 但 不 滯 , 亦 乃 不 滯 於 不 滯 。 此 則 遣 之 又 遣 , 故 曰 玄 之 又 玄 。 ) 達 到 玄 之 又 玄 的 境 界 , 才 算 有 了 對 道 的 正 確 領 會 。柔 弱 不 爭 :

道 本 來 是 柔 弱 的 。 老 子 說 , 「 弱 者 道 之 用 」 , 意 思 預 柔 弱 是 道 的 功 能 所 在 , 行 道 者 當 然 必 須 依 照 大 道 的 自 然 法 則 , 守 住 柔 弱 , 不 爭 勝 , 不 為 人 先 。 《 雲 笈 七 簽 》 卷 八 十 九 說 : 太 上 老 君 說 過 , 自 然 的 法 則 , 是 利 於 萬 物 而 不 加 害 , 聖 人 的 准 則 , 只 順 自 然 去 做 , 而 不 爭 競 。 所 以 與 時 間 爭 的 倡 盛 , 和 人 爭 的 便 滅 亡 。 由 此 , 雖 然 有 軍 備 , 卻 不 擺 出 陣 式 去 作 戰 , 就 是 因 為 不 爭 。 不 祥 , 是 人 所 不 會 去 爭 的 , 汙 垢 屈 辱 , 是 人 們 所 不 希 望 的 。 能 夠 承 擔 別 人 所 不 想 要 的 那 就 ( 德 行 ) 具 足 了 。 這 兒 說 的 不 爭 , 是 基 於 站 在 為 善 的 立 場 說 的 。 老 子 要 求 , 象 水 那 樣 做 到 最 善 。 ( 上 善 若 水 。 ) 水 善 於 有 益 於 萬 物 , 卻 不 去 爭 勝 , 只 處 在 眾 人 所 厭 惡 的 低 下 之 處 , 所 以 接 近 於 道 。 ( 水 善 利 萬 物 而 不 爭 , 處 眾 人 之 所 惡 , 故 幾 於 道 。 ) 這 與 某 些 人 好 爭 勝 , 好 謀 取 名 利 , 把 個 人 的 利 益 放 在 第 一 位 , 正 好 是 鮮 明 的 對 照 。學 道 有 九 守 :

學 道 、 修 道 , 不 僅 僅 是 了 解 道 的 大 意 , 更 重 要 的 是 要 體 道 而 行 。 這 就 要 遵 守 一 些 基 本 的 准 則 。 《 雲 笈 七 簽 》 提 出 了 九 項 應 守 的 原 則 , 稱 為 九 守 。一 守 和 : 天 下 萬 物 負 陰 而 抱 陽 , 沖 氣 以 為 和 。 聖 人 法 天 順 地 , 不 拘 於 俗 , 不 誘 於 人 , 「 故 貴 在 守 和 」 。二 守 神 : 就 是 要 保 守 自 己 精 神 , 不 要 讓 它 隨 外 物 馳 騁 , 疲 乏 損 耗 。三 守 氣 : 人 以 血 氣 為 精 華 。 氣 充 盈 則 禍 患 不 能 入 , 邪 氣 不 能 襲 。 人 被 嗜 欲 所 牽 累 , 導 致 精 神 消 耗 , 內 氣 不 充 。 修 道 者 必 須 清 心 寡 欲 , 保 養 元 氣 。四 守 仁 : 為 義 者 可 以 用 仁 去 感 動 他 卻 不 能 用 武 力 逼 迫 , 不 怕 死 亡 的 恐 嚇 。 修 道 者 以 得 天 下 為 輕 , 所 以 沒 有 牽 累 , 以 萬 物 為 細 瑣 , 所 以 心 不 迷 惑 , 將 生 死 視 作 等 同 , 所 以 沒 有 懼 怕 , 將 變 化 視 作 一 樣 無 二 , 所 以 明 智 不 會 眩 暈 。 比 一 般 行 義 之 人 更 能 守 仁 。五 守 簡 : 除 穢 去 累 , 知 道 養 生 的 中 和 之 道 , 食 只 要 求 能 充 饑 接 續 元 氣 , 衣 只 要 求 蓋 體 遮 寒 , 決 不 貪 多 。 眼 不 多 視 , 耳 不 多 聞 , 口 不 多 言 , 心 不 思 慮 , 不 用 聰 明 , 當 然 能 簡 。六 守 易 : 人 難 免 有 貴 賤 貧 富 , 但 有 道 者 無 論 環 境 如 何 變 易 , 而 初 衷 不 改 。七 守 清 : 心 清 如 水 , 沒 有 貪 汙 之 念 , 不 耽 於 嗜 欲 。八 守 盈 : 日 月 滿 盈 則 仄 。 人 不 能 求 滿 盈 , 但 要 永 不 自 滿 , 日 進 其 德 , 不 敢 為 強 梁 之 事 。九 守 柔 : 行 柔 弱 才 能 合 於 素 樸 之 道 , 具 體 說 來 , 就 要 無 所 喜 , 無 所 怒 , 無 所 樂 , 無 所 苦 , 萬 物 玄 同 , 無 非 無 是 , 持 養 精 神 , 和 弱 其 氣 , 平 夷 其 形 而 與 道 浮 沉 。學 道 九 難 :

學 道 不 易 , 明 道 、 守 道 更 難 。 老 子 曾 說 過 : 上 士 聽 說 了 道 , 便 小 心 地 照 著 去 做 , 中 等 水 准 的 , 便 好 似 記 住 好 似 忘 掉 , 更 下 一 等 的 , 聽 說 道 便 大 聲 嘲 笑 。 不 笑 便 不 是 真 道 。 ( 上 士 聞 道 謹 而 行 之 , 中 士 聞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聞 道 而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為 道 。 ) 因 為 道 與 日 常 的 認 識 , 是 不 一 樣 的 。 所 以 道 門 中 素 來 認 為 , 知 道 易 , 信 道 難 ; 信 道 易 , 行 道 難 ; 行 道 易 , 得 道 難 ; 得 道 易 , 守 道 難 。 守 道 不 失 , 才 是 道 教 徒 的 追 求 。 守 道 之 難 共 有 九 種 。 衣 食 逼 迫 一 難 , 尊 長 遮 攔 ( 阻 攔 ) 二 難 , 妻 女 牽 纏 三 難 , 名 利 縈 絆 四 難 , 殃 禍 橫 生 五 難 , 盲 師 ( 不 明 事 理 的 老 師 ) 約 束 六 難 , 議 論 差 錯 七 難 , 意 志 懈 怠 八 難 , 歲 月 蹉 跎 九 難 。 只 有 能 夠 排 除 這 九 難 的 幹 擾 , 經 受 住 考 驗 , 才 有 希 望 成 功 。打 通 關 口 :

九 難 不 過 舉 主 要 的 阻 礙 而 言 。 實 際 上 , 學 道 途 中 的 攔 路 虎 遠 不 止 這 些 。 清 代 龍 門 派 高 道 劉 一 明 將 學 道 修 道 中 的 障 礙 稱 為 關 口 , 寫 下 《 通 關 文 》 , 專 門 分 析 其 害 , 並 且 指 出 通 過 這 些 關 口 的 正 確 方 法 。 他 列 的 關 , 共 有 五 十 個 之 多 。 內 容 為 :才智關 口舌關 不久關 不信關 幻景關書魔關 無主關 生死關 任性關 色身關色慾關 妄想關 因果關 陰惡關 執相關自滿關 財利關 閨丹關 冷熱關 窮困關詭詐關 誇揚關 爐火關 怕苦關 貪酒關輕慢關 榮貴關 退志關 畏難關 恥辱關恩愛關 高大關 速效關 猜議關 粗心關累債關 虛度關 懸虛關 著空關 傲氣關假知關 裝飾關 嫉妒關 暴棄關 暴躁關嗔恨關 懶惰關 懦弱關 人我關 患難關這 些 關 口 , 有 的 是 修 煉 內 丹 中 特 有 的 , 但 絕 大 多 數 是 一 般 學 道 修 道 中 都 會 遇 到 的 。 劉 一 明 認 為 , 打 通 這 些 關 口 , 可 以 使 學 道 者 先 做 一 個 無 病 好 人 , 自 卑 登 高 , 由 近 及 遠 , 然 後 才 能 得 明 師 指 點 , 漸 漸 得 聞 大 道 。積 德 為 基 :

排 除 各 種 障 礙 只 是 學 道 的 條 件 , 經 得 住 九 難 考 驗 , 是 道 心 堅 定 的 表 現 , 做 到 了 才 能 保 證 不 半 途 而 廢 。 而 積 極 地 去 學 道 , 還 是 要 以 德 行 為 本 。 晉 代 抱 樸 子 葛 洪 說 過 : 按 之 《 玉 鈐 經 》 中 篇 雲 , 立 功 為 最 重 要 , 其 次 是 除 去 過 失 。 行 道 的 , 以 救 人 危 難 , 使 人 免 禍 , 救 護 人 的 疾 病 , 不 讓 他 枉 死 , 為 最 大 的 功 德 。 想 要 成 仙 , 重 要 的 是 忠 孝 、 和 順 、 仁 信 做 根 本 。 如 果 不 修 德 行 , 只 是 一 味 訪 求 方 術 , 都 是 不 能 夠 長 生 的 。 ( 《 抱 樸 子 內 篇 ? 對 俗 》 : 按 《 玉 鈐 經 》 中 篇 雲 , 立 功 為 上 , 除 過 次 之 。 為 道 者 以 救 人 危 難 使 免 禍 , 護 人 疾 病 , 令 不 枉 死 , 為 上 功 也 。 欲 求 仙 者 要 當 以 忠 孝 、 和 順 、 仁 信 為 本 。 若 德 行 不 修 , 而 但 務 求 方 術 , 皆 不 得 長 生 也 。 ) 曆 代 的 道 教 徒 也 都 這 樣 主 張 。 這 與 前 面 提 到 的 勸 善 行 善 的 主 張 是 完 全 一 致 的 。 學 道 修 道 要 尋 求 各 種 方 術 , 比 如 煉 氣 、 服 食 、 導 引 等 等 , 宋 以 後 , 最 被 重 視 的 是 內 丹 術 。 但 無 論 修 那 種 法 門 , 多 積 功 德 , 總 是 一 個 基 礎 。 平 時 應 當 時 時 修 省 , 檢 束 身 心 , 培 厚 道 德 根 本 , 才 能 在 明 道 立 德 的 路 上 不 斷 邁 進 。自 在 逍 遙 :

道 家 崇 尚 自 由 , 這 種 自 由 , 超 越 於 一 切 外 在 的 名 利 地 位 的 束 縛 , 是 自 己 本 性 的 發 露 , 人 格 的 高 揚 , 南 華 真 人 稱 之 為 逍 遙 遊 , 習 慣 叫 做 逍 遙 。 南 華 真 人 認 為 小 知 不 及 大 知 , 蓬 雀 不 能 理 解 高 飛 九 萬 裏 的 大 鵬 鳥 。 常 人 囿 於 環 境 和 眼 界 的 局 限 , 總 難 以 跳 出 種 種 束 縛 。 有 道 之 人 , 明 白 無 窮 之 外 還 是 無 窮 , 個 人 生 活 的 時 間 和 空 間 , 真 是 小 之 又 小 。 有 的 人 可 以 擔 任 一 官 的 職 守 , 行 為 可 以 順 著 一 鄉 的 俗 情 , 德 性 可 以 投 合 一 君 的 心 意 而 取 得 一 國 的 信 任 , 他 們 自 鳴 得 意 便 象 小 麻 雀 一 般 。 道 德 高 的 人 , 順 著 自 然 的 規 律 , 而 把 握 六 氣 的 變 化 , 以 遊 於 無 窮 的 境 域 , 他 還 有 什 麽 依 待 呢 ? 所 以 說 , 至 人 沒 有 「 自 己 」 , 神 人 沒 有 功 業 , 聖 人 沒 有 名 聲 。 ( 《 逍 遙 遊 》 : 若 夫 乘 天 地 之 正 , 禦 六 氣 之 辯 , 以 遊 無 窮 者 , 彼 且 惡 乎 待 哉 ? 故 曰 : 至 人 無 己 , 神 人 無 功 , 聖 人 無 名 。 ) 做 到 上 面 講 的 三 個 無 , 是 很 不 容 易 的 。 常 人 限 於 自 己 的 眼 界 , 總 把 名 聲 、 地 位 、 富 貴 榮 華 看 成 追 求 的 目 標 , 所 以 患 得 患 失 , 處 處 受 牽 制 , 常 常 有 煩 惱 , 時 時 不 自 由 。 有 道 者 淡 泊 心 志 , 視 富 貴 如 浮 雲 , 不 求 名 不 逐 利 , 俗 事 無 所 縈 懷 , 所 以 能 夠 精 神 獨 與 天 地 神 明 往 來 , 對 外 物 無 所 依 賴 , 自 然 能 擺 脫 對 人 性 的 束 縛 , 獲 得 逍 遙 自 在 的 境 界 了 。漸 修 得 道 :

明 道 立 德 , 最 終 的 追 求 是 得 道 。 得 道 的 過 程 , 是 一 個 逐 步 積 累 功 德 、 提 高 境 界 的 過 程 。 有 人 認 為 , 上 根 之 人 可 以 頓 悟 無 上 大 道 , 但 上 根 之 人 難 得 , 一 般 人 所 謂 的 頓 悟 , 是 在 長 年 累 月 的 追 求 、 探 索 與 領 悟 之 後 , 突 然 覓 得 真 諦 , 恍 然 大 悟 , 基 礎 要 在 漸 修 。 唐 朝 的 司 馬 承 禎 撰  天 隱 子 》 , 便 提 倡 漸 修 , 他 在 《 坐 忘 論 》 中 , 將 修 道 分 為 七 個 階 段 。 一 敬 信 , 堅 信 坐 忘 能 得 道 無 疑 。 二 斷 緣 , 即 斬 斷 塵 緣 , 不 為 俗 累 。 俗 事 舊 緣 漸 斷 , 新 緣 莫 結 。 三 收 心 , 心 為 一 身 之 主 , 百 神 之 帥 , 坐 忘 的 關 鍵 是 收 心 離 境 。 四 簡 事 , 主 要 是 處 事 安 閑 , 應 物 而 不 為 物 累 。 知 死 生 有 分 , 不 務 分 之 所 無 , 識 事 之 有 當 , 不 任 事 之 非 當 。 區 別 事 物 , 比 較 輕 重 , 「 於 生 無 要 用 者 , 並 須 去 之 。 於 生 之 用 有 餘 者 , 亦 須 舍 之 。 」 至 於 貴 賤 名 位 , 更 不 應 放 在 心 上 。 五 真 觀 。 對 於 吉 凶 禍 福 , 能 察 之 於 機 前 ( 發 生 之 前 ) , 觀 本 知 末 , 日 損 有 為 , 慢 慢 做 到 體 靜 神 閑 , 方 可 觀 妙 。 六 泰 定 。 即 做 到  無 心 於 定 , 而 無 所 不 定 」 , 意 思 是 , 心 不 執 著 於 靜 定 , 卻 無 時 無 處 不 保 持 靜 定 。 形 如 槁 木 , 心 如 死 灰 。 疾 雷 破 山 而 不 驚 , 白 刃 交 前 而 無 懼 , 視 名 利 如 過 隙 , 知 生 死 如 潰 癰 。 到 了 這 一 境 界 , 離 得 道 便 不 遠 了 。 七 得 道 , 得 道 之 人 , 「 身 與 道 同 , 則 無 時 而 不 存 , 心 與 道 同 , 則 無 法 而 不 通 。 」 因 此 無 生 無 死 , 蹈 水 火 而 無 害 。 存 亡 在 己 , 出 入 無 間 。 司 馬 說 的 七 個 階 段 , 是 專 就 上 清 派 的 存 思 坐 忘 的 修 煉 法 門 而 言 , 其 它 修 法 在 具 體 步 驟 上 不 一 定 相 同 , 但 其 精 神 大 同 小 異 , 所 提 倡 的 積 漸 修 道 , 收 心 返 聽 , 清 寧 心 神 , 等 等 , 對 每 一 個 學 道 修 道 者 都 有 指 導 意 義 。道化教育:道 教 的 人 生 理 想 要 靠 自 己 去 選 擇 , 去 樹 立 , 但 同 時 , 也 要 靠 有 識 之 士 , 去 宣 傳 推 廣 。道 教 知 識 的 普 及 :

道 教 是 古 老 的 宗 教 , 也 是 隨 時 代 發 展 , 保 持 著 活 力 的 宗 教 。 要 讓 人 學 習 和 運 用 道 教 的 真 精 神 , 首 先 要 讓 人 們 了 解 它 。 古 代 , 道 門 的 教 化 作 用 主 要 靠 經 書 的 流 傳 , 有 道 之 士 的 現 身 說 法 , 以 及 通 過 舉 辦 各 種 宗 教 活 動 , 來 展 示 自 己 , 普 及 教 義 。 現 代 , 有 了 大 眾 新 聞 媒 介 , 道 教 也 開 始 運 用 它 們 來 探 討 精 義 , 闡 明 玄 奧 , 普 及 有 關 知 識 。 本 資 料 庫 的 設 置 便 是 一 次 最 新 的 嘗 試 。 同 時 , 當 代 道 教 界 還 通 過 興 辦 教 育 事 業 , 一 方 面 為 社 會 服 務 , 同 時 也 在 客 觀 上 使 人 們 從 小 就 接 觸 道 教 , 了 解 道 教 的 若 幹 基 礎 知 識 。道 家 精 神 的 推 廣 :

道 家 精 神 是 中 華 民 族 的 優 秀 文 化 精 神 的 表 現 。 當 代 有 識 之 士 , 已 經 重 視 將 之 運 用 於 經 濟 、 政 治 和 一 般 社 會 領 域 。 道 教 文 化 是 一 個 廣 博 的 體 系 , 是 一 個 用 之 不 竭 的 智 慧 寶 庫 , 也 是 一 項 建 設 現 代 文 化 的 重 要 資 源 。 比 如 上 面 提 到 過 的 道 教 環 境 保 護 思 想 , 便 有 極 大 的 價 值 。 飽 受 環 境 汙 染 之 苦 的 今 人 , 應 當 對 過 份 地 擺 布 環 境 、 過 份 地 掠 奪 環 境 資 源 , 所 造 成 的 惡 果 , 有 切 膚 之 痛 , 對 道 教 有 關 保 護 環 境 、 與 環 境 相 協 調 的 思 想 則 定 會 感 覺 親 切 和 有 益 。 道 教 對 環 境 保 護 不 僅 僅 是 當 成 一 項 具 體 的 社 會 措 施 , 根 本 說 來 , 是 作 為 一 種 人 生 態 度 , 一 種 世 界 觀 , 這 是 它 比 一 般 人 高 明 之 處 。 僅 此 , 已 足 以 顯 示 出 道 教 智 慧 的 巨 大 和 高 深 。 所 以 , 開 發 這 一 資 源 是 每 個 道 門 人 士 的 責 任 。 近 代 以 來 , 有 不 少 學 者 、 專 家 和 道 友 , 致 力 於 道 教 文 化 的 開 發 、 研 究 和 運 用 , 取 得 了 不 少 成 績 。本 資 料 庫 樂 於 將 這 些 寶 貴 財 富 介 紹 給 更 多 的 朋 友 , 讓 大 家 一 起 享 用 道 教 文 化 資 源 。 使 得 道 教 文 化 對 當 代 人 樹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理 想 , 起 到 參 考 作 用 , 指 導 作 用 , 讓 它 造 福 於 全 人 類 。參 考 文 獻 :《 老 子 》 、《 南 華 真 經 》 ( 《 莊 子 》 ) 、唐 ? 司 馬 承 禎 《 坐 忘 論 》 、宋 ? 張 君 房 《 雲 笈 七 簽 》 卷 九 十 一 、清 ? 劉 一 明 《 道 書 十 二 種 . 通 關 文 》

推薦閱讀:

假如你是你專業的院長,如何勸說年級第一不要轉專業?
我們來談談理想主義者
12星座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什麼樣的?天蠍座:黑夜多過白天
男生在20歲左右的年紀要明白什麼?
讓自己配得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TAG:人生 | 理想 | 道教 | 人生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