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

在營造和諧親子關係的進程中,關鍵是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言傳」與「身教」並重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巨大而無可替代的。父母不僅是影響兒童發展的外在環境因素,更是兒童發展的實際參與者。在我國獨生子女的獨特環境下,父母的認知、情感、態度等對家庭環境與兒童成長的作用尤為重要,是和諧家庭、和諧親子關係的主導因素。它可以分解為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針對孩子的,如對孩子的期望與教養模式。傳統意義上的親子關係似乎僅體現了這一維度,即是由父母單一指向孩子的,例如父母常命令孩子做這做那,或者給予孩子實物及情感上的滿足。另一個維度則是面向父母自己的。不管父母是否意識到,有了孩子之後,成人對自身、對配偶的認識和期望總會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這些變化儘管不是直接面對孩子的,但所起的作用絕對不容低估。而過去,我們對這個維度的關註明顯不夠。例如調查發現,中國的母親在有了孩子後,最普遍的表現是過度關注孩子,將孩子作為自己的全部和人生的希望,卻忽略了自身的情感體驗、評價、發展、興趣愛好等,不再關心自身的發展。因此,父母對孩子、對自己的兩個維度不平衡、不和諧:常常要求孩子求知上進,自己則往往成為人生一切積極行動的旁觀者;孩子應該遵守規則,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孩子不可以撒謊、罵人,而自己則可以不受約束、出口成「臟」……心理學家通過對父母「言傳」與「身教」二者影響力的比較,發現影響孩子的不僅僅是父母直接對孩子的諄諄教導(言傳),更重要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和自然流露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身教)。所以,在 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刻意地、有意識地要求、培養孩子的努力,會被自己不經意間的自我放縱而輕易抹去。因而,父母注重自我發展對孩子所產生的間接影響,是和諧親子關係構建中的重要方面。二、關注生理需求與關注心理需求並重親子關係的和諧,離不開親子之間的良好溝通,以及對孩子心理需求的關注。通常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生理需求較為敏感與關注,殊不知,不論年齡多大,每個孩子還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其心理需求也各不相同。例如,1歲左右的嬰兒需要建立一種對他人、對社會的信任感及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五六歲的兒童則迫切需要參與各種各樣的玩耍和同伴交往;開始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則開始渴望獨立,以及自我關注與自我體驗。毫無疑問,要拓展孩子的心理空間,需要父母更新觀念。父母可以借用心理諮詢的專業術語--「共感」,去設身處地地去體會孩子在不同年齡、不同情境下的內心感受,方能真正把握住孩子的心理需求,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與發展空間。父母要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他需要受到尊重,需要依據自己的意願行事,需要獨立思考。父母要給孩子一塊屬於自己的「領地」,這塊「領地」可以是屬於孩子自己的一間小卧室,也可以是一張屬於他的寫字桌,而更為重要的,是給予孩子足夠的心理空間。毫不誇張地說,父母出自「一切為孩子好」的目的,太過於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太盡心儘力地替孩子出謀劃策,一味地「包」、一個勁兒地「圍」、一廂情願地「堵」、自以為是地替孩子安排興趣與愛好,是造成孩子心理空間狹隘、家庭缺失和諧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和諧的親子關係也缺不了父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所起的獨特作用。男性是力量的象徵,這種力量不應僅僅狹義地體現在為家庭提供物質保障上,更應體現在家庭的精神支柱上。父親可以通過對母親的愛與關心來間接地影響孩子,也可以從與孩子的直接交往中發展與孩子的密切關係,指導孩子的成長。人們常說「嚴父慈母」,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既是對母親的母愛進行的一種強化、配合與補充,也是減少母愛中負效應的一種巨大力量。例如,心理學家發現,母親對子女的態度、交往方式差異不如父親那麼明顯,父親通常傾向於鼓勵男孩玩一些探索性的、競爭性的、活動量大的遊戲,而鼓勵女孩玩一些平和的、家庭式的遊戲。可見,父親較為豐富的知識面、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較深刻的理解與判斷能力以及敢於探索的精神,對開闊孩子的視野、發展其認知能力與創造能力、協調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都會起到積極而又獨特的作用。
推薦閱讀:

每日分享:第一關係。毋庸置疑,親子關係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但在現實中,有些父母卻忽略了第一關係——夫妻關係。實踐證明,覆巢無完卵,只有經營好夫妻關係,才能做好家庭教育,這位父親對此進行了揭示。
寫給那不知疲倦養育我的母親
什麼樣的父母,會養出愛發脾氣的孩子?
老公在兒子面前批評我,讓我很沒面子!
逆境和挫折是一所好學校![育聯網]

TAG:親子關係 | 親子 | 關係 | 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