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千古之謎---和氏璧

對於今人來說,和氏璧是一個謎,並且極富傳奇色彩。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文獻中,有許多關十它的記載和傳說,有許多文人墨客的詩文吟詠。我們現在的許多成語典故「價值連城」「完璧歸趙」以及後來的「將相和」等等都與它有關。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

清代皇帝印璽

秦代以前,印章是用金、玉、銀、銅製成,稱「方寸璽」,人人皆可佩帶。秦以後,只有皇帝的印章獨稱璽,專以玉製成。玉印章造型的不同,體現了擁有者的身份和社會地位。

疑問一:和氏「璧」如何做成「璽」?

何為璧:《爾雅·釋器》中說「肉倍好謂之璧」(肉指璧體半徑,好指內孔半徑),是一種扁體圓形環狀玉器,古代重要的禮器。

如果是這樣的一塊扁平的玉壁,那麼無論如何也做不成「玉璽」的,因為它的厚度不夠,無法做出。

所以只能是記載出了問題?查詢可以得知;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據《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後人所稱的和氏璧,而記載中的璞是指沒有經過琢磨的玉。

由於和氏璧已經失傳,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樣,今人已經無法得知,只能通過有限的文字記載(包括文學創作)中的描述加以想像。但是,從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璽的故事來看,和氏璧與出土的常規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來看,應有明顯的不同。經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為10厘米,其並非古人儒家學者佩戴的環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僅僅是一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的璞玉。同時,由於相傳和氏璧被秦始皇製作成了傳國御璽,而隨著朝代的更迭,和氏璧原有樣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經無法得知了。

《韓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蚡冒?前757~741年)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前740年)。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前689年)。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幹了眼淚後又繼續哭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爾人。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趙國。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但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璧送給了秦國。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 王莽篡漢時,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漢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當時王政君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亡後,御璽被隋朝蕭皇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御璽歸唐。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和后妃在宮裡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和氏璧」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直至北宋哲宗時,咸陽人段義將其獻出。金兵南侵時,又將玉璽掠走,後歸入元朝廷。明滅元時,蒙古部落將璽攜至漠北。「傳國璽」的下落又變得撲朔迷離了。

疑問二:和氏璧是和田玉嗎?

關於和氏璧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咸《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唐代詩文中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但是,歷史文獻中關於秦國傳國玉璽的來龍去脈記載還比較詳細。《晉書;輿服志》、唐徐令信《玉璽譜》等記載「色綠如藍,溫潤而澤」,指明它是用藍田玉製成的,秦昭王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可見和氏壁只能是體現出王者尊的神器才能有如此大的價值,而當時和田玉已經從珍寶上升為神器,如果是塊最好的白玉,就算品質再高,因為數量相對還是較多的,秦昭王也不會下這麼大的血本來換,可見和氏璧擁有是極為罕見的顏色。《韓非子》:「和氏之壁,不飾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其美,物不足以飾」。五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墨子和韓非子對和氏璧的認識,前者認為是珍寶中的珍寶,各國都想得到;後者說和氏璧不飾以五采,韓非子的意思是和氏璧是單色的,如果按照這種解釋去理解韓非子「五采」,我們會認為和氏璧沒有「五采」顏色,就是說沒有青,黃,赤,白,黑,這五種色,哪」和氏璧「該是什麼顏色的玉呢?。唐代杜光庭在《錄異記》中說:「藏星之精,墜入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元代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稱:「傳國玉璽色彩青綠而玄,光彩照人;」這都說明和氏壁是藍色無疑。現在有各種說法,甚至有綠松石所制的言論,但是僅從記載來看,還是產自於荊山的藍田玉可能性較大。

疑問四:傳國璽究竟是什麼樣的?

秦雖存在短暫的15年就滅亡了,但它所建立的統治制度對後世影響很大,特別是西漢早期,「漢承秦制」的特點十分明顯。因此,我們可以在出土的漢代玉器中找到答案。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現存一件西漢「皇后之璽」,高2厘米,寬2.8厘米,以和田白玉製成,溫潤晶瑩,光澤柔和。玉璽鈕作浮雕螭虎形,璽體為四方體,側面陰刻勾連雲紋,璽文陰刻篆書「皇后之璽」四字。

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印和近期海昏侯的玉印都可以讓我們了解漢代玉印的制式形狀。

疑問五:和氏璧是何時失蹤的?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明弘治十三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據說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為?又流向哪裡?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明清兩朝人士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清高宗御制《國朝傳寶記》也說:「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寶應河所得玉璽,古澤可愛,又與《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為,貯之別殿,視為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千年國寶「

清代玉璽

  清代以後,人們開始對和氏璧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獻玉說》中,認為這只是韓非子的寓言而已。至清乾隆三年,江南河道總督高斌進貢所謂「傳國玉璽」一方,玉色黝黑,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乾隆一看便知是「前代好事者仿刻」,但權且以假當真,聊以充數,視作玩好舊器,收入宮中。

民國成立,清廷退位。直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復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鍾麟等人曾追索此玉璽,至今仍無下文,成為千古之謎。

致力玉文化的研究和推廣,打造玉文化宣傳平台


推薦閱讀:

此人是雷神轉世,義薄雲天的第一猛將,卻被人害死,乃是千古奇冤
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
文姬歸漢,千古絕唱
李清照與趙明誠:千古才女猶可憶,萬般心事向誰說?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這首詩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誰?

TAG: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