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 |《敦刻爾克》的另一面

當我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走出影廳時,最大的感想,如許許多多觀影者感嘆的那樣:溫斯頓·丘吉爾在影片中復活了。

每次為加里·奧德曼化妝需要花費至少四個小時

這樣一部以歷史大人物為核心的紀實電影,體現了導演喬·賴特衝擊奧斯卡的野心。飾演丘吉爾的演員加里·奧德曼為我們帶來了一場臻於完美的表演。

加里·奧德曼

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演員,當他走進片場,用與丘吉爾一樣吐字不清楚還帶點方言的口音說話時,在場的工作人員都震驚了。

於是人們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表演本身。在電影院中,我們因為加里·奧德曼出色的演技,忘記了這是一場表演,但是走出影院,很多人忘記了這是一部充滿歷史細節的電影,熱衷於討論主演的演技以及他獲得奧斯卡影帝的概率。

我們回過頭來注視一下電影,以及丘吉爾這個人。

尼克松曾經說:「要把一位領袖列入偉人行列的可靠公式,包括三個要素:一個大人物、一個大國和一個重大事件。」

電影描繪的正是這樣三種元素構成的歷史時刻,有著走進影院的大部分觀眾所熟悉的背景:1940年5月,希特勒的軍隊正橫掃歐洲,大英帝國面臨覆亡的危險,丘吉爾臨危受命,肩負起戰時首相的重任。丘吉爾聯合內閣的成立,標誌著綏靖主義在英國的終結。

是的,這是我們所熟悉的歷史故事。就在今年,我們從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電影《敦刻爾克》中了解到:戰時內閣緊急啟動了「發電機計劃」,將困於法國北部海灘上英國主力部隊撤回,創造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奇蹟。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相關閱讀:敦刻爾克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至暗時刻》講得是同一個故事的另一面。

是否要和納粹議和?如何救出被困在敦刻爾克的40萬士兵?

這是剛上任的首相需要面對的最主要的問題,他所做的決定,在後世看來,改變了人類的命運。我們可以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一個完整的過程,即「決策是如何誕生的」,以及不同的人是怎樣影響決策的。

完美還原的地下會議室

電影中以丘吉爾為核心織就的人物關係網路,布滿耐人咀嚼的細節。他臨危受命並且備受期待,但他背負著往日不佳的政績和眾人對他私德的偏見。

哈利法克斯子爵

在昏暗的地下會議室陰影里,前首相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子爵陰險狡詐的形象給人深刻的印象,他們隨時在等待著時機將丘吉爾彈劾下台。哈利法克斯甚至用辭職威脅丘吉爾,要求他批准英國參加義大利主導的與希特勒的和談。

前首相張伯倫

國王也不支持他,影片中丘吉爾和國王的第一次會面,兩人的距離相聚甚遠,在沒有話講的間隙只剩下尷尬的笑和沉默,而當丘吉爾上前親吻國王的手之後,後者偷偷將手放到身後擦拭。他們需要約定用每周一次的飯局來維持彼此之間的關係,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影片中丘吉爾和國王的第一次會面

丘吉爾的絕望是一步步加深的,會見法國盟友的時候,得知法國「沒有任何計劃。」他試圖用很不流利的法語鼓勵對方,但會談結束之後,法國的盟友只是覺得他是個瘋子。

此時的美國還稱不上是盟友,當處於絕境的丘吉爾撥通美國總統的電話後,被告知由於中立法案,他所期望的援助都無法得到實現。

而他的私人秘書的發問更是從側面反映了普通民眾的懷疑。消息很多,但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戰場上自己的親人是否能回家。

丘吉爾選擇帶她進入地圖室並向她講述了實情

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理解至暗時刻的丘吉爾,他的孤獨和掙扎,無助和脆弱,即使重塑歷史時細節被還原得有多麼逼真,演員提供了多麼精緻而複雜的演技。

故事雖然家喻戶曉,結果我們也爛熟於心,甚至最後他在議會的那場演講,我們都能知道隨之一起誦讀。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愈來愈大的信心和愈來愈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防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的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即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之下也將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是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的一切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箇舊世界。」

對議會的還原,圖為電影拍攝的場景

在許多影評人的評論中寫著「主旋律」「喊口號」這樣的關鍵詞,他們還在探討丘吉爾這種激勵民心的方式放到現在是否真的起作用。

而另外一些人們可能更加關心的是所謂辨不清真假的名人軼事,比如:他養了一隻壽命很長、會罵希特勒的鸚鵡。他小時候考試很多次不及格。他的回憶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為什麼我們需要走進電影院去觀看一部這樣的影片?即使無法理解這個人,我們可以試圖走近他。有太多很多值得注意的細節幫助我們走近這個人。

他要求打字員空行打字,因為他會反覆修改他的講稿,即使是在演講開始之前他也在動筆修改。他在演講開始之前很緊張,但是一旦開口就非常有氣勢。

作為首相第一次對公眾的演講

他在成為首相後在議會上這麼說 「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貢獻給大家。」而他也是這麼做的。

連他的家人都默認他始終將民眾放在第一位,即使在家人祝福他成為首相的聚會上,他的祝酒詞仍然是:「祝形勢有所緩和。」這正是電影的妙處,即使是描繪充滿矛盾和掙扎的「至暗時刻」,電影也將英式幽默發揮得淋漓盡致。

電影還用了兩個主觀鏡頭表現了丘吉爾眼中的民眾,坐在車裡的丘吉爾透過車窗向外看,放佛徐徐展開的畫卷,一次是彷彿與戰爭沒有任何聯繫的寧靜安詳,一次是大雨驟至的慌亂。

這讓想到在得知自己的私人秘書的哥哥在戰場上失去了生命,他默默注視對方的眼神,溫情默默,含著眼淚。

雖然地鐵上「體察民情」的情節被很多人詬病:有點尷尬,有點假。也許是為了戲劇化的設計,但實際上他曾經確實走到了民眾中去了解了他們的想法。

到地鐵上了解民眾的想法

民眾的想法顯然不會是如他在辦公室向外閣講述時誇大的那樣,到底是什麼微小的東西觸動了他的內心,我們無法從地鐵這段充滿戲劇感但又不自然的橋段知曉了。

對外閣的演講結束後丘吉爾比出經典手勢

但他在地鐵上念出的詩句無疑是他內心信念的最佳寫照:

To every man upon this earth

Death cometh soon or late.

And how can man die better

Than facing fearful odds,

For the ashes of his fathers,

And the temples of his gods?

對於世上的萬物生靈死亡遲早會降臨,

要為守護先祖的遺骨與信仰的神殿,

去直面強敵并力戰而亡。

可能那位與口吃搏鬥的國王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才會在深夜敲開丘吉爾家的門,告訴這個內心充滿絕望且孤立無援的脆弱老人:「你獲得了我的全部支持。」

這是丘吉爾完全沒想到的,而他還沒有想到的是,他期望"發電機計劃"拯救的三萬人最後變成了336,427人。

正如他自己的名言「成功不是終點, 失敗也不是末日,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所昭示的: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可能有一個奇蹟在等著你。


推薦閱讀:

《敦刻爾克》里諾蘭的時間線是怎樣的?
敦刻爾克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敦刻爾克》的演員陣容如何?
如何評價電影《敦刻爾克》?
看完《敦刻爾克》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TAG:敦刻爾克 | 另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