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悅悅的故事,刺痛了國人的心

小悅悅的故事,刺痛了國人的心

作者:西海小貓

這幾天,2 歲女童小悅悅的遭遇震驚了國人。10 月13 日,在佛山街頭, 小悅悅被兩輛車先後3 次碾軋,7 分鐘內十多名路人視若無睹,默然走過。

憤怒、悲痛、譴責、質問……一面倒的情緒狂瀾,幾乎席捲了整個坊間、網路,輿論嘩然。一連串的追問與反思,也隨即而來。聞知慘劇的人們,一下子懵了:是什麼,讓人變得如此冷漠?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呼籲,每個人要用良知的尖刀來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醜陋

忍住疼痛喚起社會警醒

「停止冷漠」在微博上瘋狂轉發,人們開始反思:如何才能讓類似的慘劇不再發生?如何才能讓見義勇為者越來越多?

據廣東衛視報道,在昨日召開的C.P廣東省委常委會議上,C.P中央政治局委員、C.P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來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醜陋,忍住刮骨療傷的疼痛來喚起社會的警醒與行動。在公眾參與下,創造揚善懲惡的制度、條件和社會環境,努力提升全社會道德水平和每一個人的道德良知,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現實困境

好姨的心結:救人被誤會我也怕

「以前救人幫人,從來沒想過會怕,但這兩年看到或聽到,幫人或救人後還被誤會的新聞多了,我也有些怕和擔心。」 佛山民間著名的好心人陳煥好說。從小時讀書到現在,她已經記不起來自己救過多少人,但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從來沒有受過別人的誤解。

不過,許多生活在自己身邊的冷漠人,讓她心痛。好姨的心裡於是有了心結:自己救了人之後,被人誤會了,怎麼辦?她告訴記者,近段時間以來,她每天都跟丈夫討論這個問題,身處事故現場,救或不救?「這個心結,我至今還沒有打開。不過不管怎麼樣,看到事情的發生,我還是會先去救人,做了再說。」

「每個人都有感情、有本能,看到別人被撞倒在路上,人的本能是應該去幫手,如果所有人都不去救助,那就是我們的本能、感情出了問題。我們怎麼會連這個本能都沒有了呢? 」在學者郭巍青看來,這是每個人都應該追尋的問題。

而令郭巍青更覺不安的是, 這個顯然錯了的本能反應, 是背後很多因素長期訓練出來的,「這才是一件真正KB的事」。

路人的冷漠足以殺人。糟糕的是,眼睜睜看著血泊中2 歲女孩揮動的小手, 十多個路人默默地飄然而過。

法,能否真正催人向善

「小悅悅」事件後,談方團隊很快做出決定, 擬獎勵施救小悅悅的拾荒阿姨陳賢妹, 並把她的家人納入「協助」名單,將來對陳賢妹和她家人的工作、生活提供幫助。此舉,是要讓所有人明白好人有好報。

悲劇後對愛心者的力撐,並非孤燈一盞, 社會輿論和公眾也幾乎一面倒地為救人的拾荒阿姨喝彩。10 月17 日,廣州市政協委員曹志偉給陳賢妹送去5000 元獎勵金,她數度婉拒,後幾經勸說才勉強收下。

褒揚良善的同時, 懲惡尋因之辯仍在持續。一個現實是,中國現行法律,並無規定路人要施救的義務。冷漠的旁觀,是個道德問題。

面對小悅悅事件中的冷漠旁觀,南京彭宇案很自然被翻出來, 似乎正是這個被打翻的「潘多拉盒子」,成了一連串「集體旁觀」事件的原罪。似乎,自我保護過度, 成了許多人不願見人危難而施救的「保護罩」。

在談方看來,「小悅悅」 事件和過去老人摔倒沒人扶或被冤枉並不一樣,「不存在被冤枉的問題,冷血到了極點」。這暴露了社會一定人群已經不僅是冷漠,而是麻木了。

學者郭巍青稱, 彭宇案帶來的社會輿論和風氣的影響,不足以解釋「小悅悅遭遇」的成因。

「如果說彭宇案的影響可以這麼壞的話, 那是不是把那18 個人抓起來重判, 以後人們遇到這樣的事就會伸出援手? 」郭巍青說,凡是主張這種邏輯的人,解決的方法非常簡單, 那就在司法上重新有一個與彭宇案抗衡的案例, 重新把人影響回來。問題是,行不行呢?

網友「暨大張志迎」說:一個人不扶,是道德敗壞; 一群人不扶, 是社會的悲哀。

然而,在譴責「見死不救」的18 個路人的同時,不少人開始自我審視:若自己在現場會救人嗎? 郭巍青覺得,每個人都應該這樣自問, 也是所有人不能迴避的問題:選擇冷漠還是選擇救助?

德,何時變教化為習慣

一項網路調查顯示,在遇到類似「小悅悅」事件時,大多數人會選擇幫手、打電話報警或叫急救。

彭宇案之後, 在一連串旁觀事件的同時, 我們也看到了處處開放的良善之花:在杭州,最美媽媽吳菊萍面對女童墜樓危急時刻伸手一接;在瀋陽,七旬夫婦面對街頭井蓋被汽車軋碎而豎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為第19 位路人抱起女童;在匆匆街頭,依然有人會給乞討者錢物, 有人會扶起摔倒的老人……他們接的、豎的、抱的、給的、扶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

學者陶短房認為, 小悅悅事件歸咎於社會風氣的敗壞, 以及法律條文或相關案例的負面作用,於事無補。倘若人人「從我做起」, 小悅悅這樣的遺憾和悲劇就會少一些。


推薦閱讀:

一定要給寶寶講的故事
. 無題 Three
十二顆星辰·第一個故事
高僧一念成魔,卻受眾生膜拜
【圖片故事】普京30年婚姻終結 (鳳凰博報)

TAG: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