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上的漢字書法藝術,經典!

漢字書法藝術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它有著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秦統一中國後,將小篆作為標準字通行全國,經歷了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到行書的發展演變過程。在我國發行的郵票中,經常可以看到這5種書體的書法藝術。

楷書又叫「真書」、「正書」,為糾正草書漫無標準和減省漢隸的波磔而成的,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始於漢末,流行至今。

1956年11月12日的《孫中山誕生九十周年》紀念郵票

1981年10月10日的《辛亥**七十周年》紀念郵票第一枚中的題詞均為孫中山先生的楷書

1978年10月22日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紀念郵票第二枚中的「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則為郭沫若先生的楷書題詞。

郭沫若先生的楷書題詞郵票

隸書也叫「佐書」、「史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書體,把篆書圓轉的筆畫變成方折,在結構上改形象為筆畫化,便於書寫。隸書始於秦代,普遍使用於漢代,傳為秦代獄吏程邈所創。

1995年1月5日的《乙亥年》特種郵票第二枚中的「豬」字、1996年1月5日的《丙子年》特種郵票第二枚中的「鼠」字及1997年1月5日的《丁丑年》特種郵票第一枚中的「牛」字,均為隸書。

篆書為小篆和大篆的統稱,包括甲骨文、金文和籀文。

1984年8月27日的《吳昌碩作品選》特種郵票第一枚中的「金石樂,書畫緣」為清末著名書畫家吳昌碩對聯篆書。

吳昌碩對聯篆書郵票

2003年2月22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中國古代書法———篆書》特種郵票。全套2枚,第一枚為「西周·毛公鼎」,第二枚為「秦·泰山刻石」。這是我國首次發行的書法藝術專題郵票。

西周·毛公鼎郵票

秦·泰山刻石郵票

此次發行的「毛公鼎」的字體屬於大篆,其書法風格渾厚,凝重而不失典雅,為金文精華,而「泰山刻石」中的字體則屬小篆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傳為秦朝丞相李斯所書,筆畫圓轉流暢,分布均衡,字形飄逸,筆勢生動;

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書體,始於漢初。它完全衝破了楷、隸的書寫格式,猶如龍騰蛇行,自由放縱。草書包括「章草」和「今草」。章草由草隸演變而來。今草相傳漢末張芝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將上下字之間的筆勢牽連相通,偏旁相互假借而成。

68年的《毛澤東詩詞》郵票

行書是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創於東漢末年,成熟於唐晉,流行至今。

1981年5月9日的《傳郵萬里,國脈所系》紀念郵票和1985年11月5日的《鄒韜奮誕生九十周年》紀念郵票第二枚中的題詞為周恩來的行書手跡。周總理的書法顏書功底頗厚,有一種行中求穩之感。

《傳郵萬里,國脈所系》紀念郵票

《鄒韜奮誕生九十周年》紀念郵票

1987年9月5日的《中國藝術節》紀念郵票中的繁體「藝」字為宋代書法家米芾所書,堪稱行書楷模。

《中國藝術節》紀念郵票


推薦閱讀:

馬年郵票暴漲後可能大幅回調
2017-14T《錦鯉》特種郵票
鳳舞九天,郵降祥瑞——《鳳(文物)》郵票原型大揭秘(二)
德國童話作家格林兄弟及郵票
郵票到底還有多少用武之地?

TAG:藝術 | 漢字 | 經典 | 書法 | 郵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