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色素痣

  無色素痣又稱脫色痣是一種常見的胎痣。新生兒的發病率約為1/125。

  【病因病理】

  可能系胚胎髮育早期體細胞突變所致。

  【臨床表現】

  白斑出生時即已存在,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但以軀幹部最常見,往往單側分布,可呈圓形或方形0.5~10cm大小,少數病例呈節段性或全身性分布。

  【組織病理】

  損害部黑素細胞的數目正常或減少,樹枝狀突發育不良,黑素化了的黑素體大小正常,但數目減少。黑素細胞含有自噬體。黑素體聚集成束。

  【鑒別要點】

  1.白癜風為後天性疾病,發病較晚,而無色素痣發病較早。

  2.白癜風邊界清楚,邊界有色素加深,而無色素痣,邊界不明顯,且無色素加深。白斑持續終生不變。

  3.白癜風黑素細胞減少或消失,無色素痣多正常、黑素體數目減少,含有自噬體,黑素體聚集成束。

  分型

  無色素痣按皮損分布可分為三型。

  ①孤立型:為單發白斑,圓形或卵圓形。

  ②節段型:皮損按皮節分布,累及一個或多個皮節,或沿Blaschko線分布。

  ③系統型:為累及整個單側肢體的白斑,白斑形態奇異,呈旋渦狀、條紋狀,類似濺潑的白漆。

  病理改變

  a 基底層黑素細胞數量正常,但Dopa反應減弱,

  b 銀染示表皮內黑素顆粒減少,

分頁: 123
推薦閱讀:

哪些色素痣可能變為皮膚癌?
黑色素瘤與黑痣的區別:ABCD
手掌腳掌的色素痣容易發生癌變嗎?
如何知道你的身上是不是惡性黑色素瘤!

TAG:色素痣 | 色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