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三十四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三十四

鏡水寺沙門 棲復 集

  ○分別功德品

  言一者二品傍釋等者。七品學行流通。其湧出一品。是能行安樂行。弘經之人。乃是正釋如來教化。行安樂行。持經之者因此湧出品。方有壽量品。乃有分別功德品。故兩品乃是傍釋。傍釋湧出品疑也。前品言因釋。後言傍釋。前品名因釋前疑。此品正是展轉生起。故有分別功德來也。

  言總萬德等者。法身也。無為萬德依法身故。鴻由大也。毛詩大曰鴻。小曰雁也。基由始也。廟諱應言階也。綰三明之極體。即自受用報身也。綰者攝也。窮神盡妙者。化者身也。此上壽量品也。聞之者悟心。分別品契智符真。壽量品融之者道證分別品。融由明也。

  言二者一乘果等者。科十九品為正宗中。五品一乘果中分二。初二品明已滿果。後三品明未滿果。初中復二。前壽量品正明已滿果。後分別品因間已滿之功德。十一位得證一位發心已滿之家果。亦名已滿果。故壽量品後分別來。

  言三者論解十無上等者。問何名勝妙力。答由持經故。獲得六根清凈等。名勝妙力無上。

  言論復自言等者。論先列無上。指經文了。便解塔品九事說。方言自此已下。故此雲論復言也。已下之言。即指分別品下法力及修行力也。

  言法力有五門等者。一證者。經言。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等。十一位證也。二信者。即是一位發心。經言。復有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菩提等。三供養者。經言。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等。簡要雲。此之三門在此品初也。四聞法一門在此品。後二長行及頌並隨喜品也。後二長行者。且初長行雲。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頌經言。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第二長行雲。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牟雲。又指隨喜品。頌雲。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言讀誦持說等者。此一門在法師功德品也。

  言論自解雲初門等者。即是分別及隨喜兩品。攝初四段文。佛唯告彌勒。

  言後一常精進等者。法師功德品。唯告常精進(云云)。

  言由此法力攝三品者。謂分別品。隨喜品。法師功德品。

  言分音者(府文反)。別音(方列反)。或作莂(古人於竹上書記事也)或??(言語辨釋也)或分音(扶問反)一分分道理差別也。別音(馮列反分別)。

  言解妨者等。問菩薩聲聞一種聞法。何聲聞授記菩薩不沾益。疏雲。菩薩之記等。十一位證也。不說證果不授果記也。即別既因中記證也。

  言菩薩無取捨等者。聲聞有舍權取實。菩薩無故。問任持取余。說於一乘。准此亦兼為菩薩說於權實。云何無道證耶。答為二乘說。令舍昔權取今實故。故有證菩薩之人。有取無舍。已取大乘也。為說權實。故無記證。不同小乘。故不相例也。

  言問初科品等者。此問答兼破喜祥。以真化為宗也。問利今門中別為現證益。尋此經勢。乃由聞壽量。何開聽經。刺為現證。此問意依八品為宗。今聞壽量。即非聞經也。答二說。一雲。前開出見聞。二雲。流通亦經也。

  言此初也者。一標時益也。牟雲。經文無時節之益。但是因聞壽量長遠之時而得益。即是聞時益。亦是當時益也。

  言依義殊勝者。佛告益也。論主依義殊勝。科分別品為三段。一證。二信。三供養。前科初文有四。今此唯三。不科出第四彌勒領受文。但是疏主以義科也。牟雲。但是彌勒說頌領受。非是重頌也。以長行是佛說。故言殊勝。雖非重頌。還是領前義意。亦名殊勝也。

  言無生法忍等者。安國依古引般若三百七十六。二解。一雲。智所斷惑畢竟不起。名無生智。了諸行猶如陽焰。名為忍。無生即法。無生之忍。依主釋。二雲。能斷煩惱之智。觀遍計所執。畢竟不生。此能觀名無生忍。無生即法。無生法之忍。亦依主釋。二說何別。答前解約依他。後解依遍計。

  言無生是境等者。疏意又別。無生是境無所執生。遍計性相無生。依他起性自然無生。圓成實性惑苦無生也。法是能詮。無生教法名忍者。是智印證之義。名無生法忍。地前唯聞無生教法。未能起智證達。故不立無生法忍名也。又入初地。故得此名。

  言聞持在三地等者。經言。復有千倍等者。問何名為門。此之菩薩非化土有。但是報土。方容受得。或從一恆河沙。如是千倍。或倍前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一處見異也。

  言三地離定障者。此會上論文也。論雲。三地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又斷二愚。一欲貪愚。二圓滿陀羅尼愚。

  言樂說辨才等者。具者不是具足。但是說法器具。即五明論是辨才之作具也。紀國雲。隨分得在五六地。殊勝在第九佛位圓滿。

  言唯識等說者。論雲。由斯九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無量所說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辨陀羅尼愚。二辨才自在愚。又利地門中不欲行障。障彼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

  言旋陀羅尼者。若水回作旋。水流貌也。通二音。今取還旋也。此在第七已前。猶有相故。第七地純無相一剎那間空有雙緣。緣空之智便能達有。達有之智便能緣空。故名旋也。問只有一旋。何名無量旋陀羅尼。答空有無量差別。一時總緣。名無量旋陀羅尼也。

  言不退法輪等者。紀國雲。不被有功用退轉。

  言清凈法轉者。經言。復有二千國土者。或是二千個國土。或是小千世界。名二千國土也。紀國雲。因位究竟名清凈。為他說。此名清凈法輪。攝論雲。初地清凈。第十地名究竟清凈。

  言但隨義說等者。不須說無生法忍等。事須在初地八地也。

  言論雲此得初地者。初依論略解也。未聞法華經去。初地菩薩。不知生數。今聞經已後。望初地決定。空生數多少也。牟雲。此即加行位中已定生菩薩。若爾任運依生亦入初地。何假聞法。答由聞經故得入已定生。非先已得也。謨雲。初智菩薩離分段死者。正據智增菩薩說。若悲增及悲智平等離分段死。即不定也。

  言隨分得見等者。乍看論文。似取真理名菩提。意取證真理之菩提也。

  言非得果滿菩提者。問下頌有復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塵數菩薩隨數生成佛。此云何通。答譯者巧也。佛者覺義。即是初地菩提也。

  言亦有釋言者。敘古人說也。章敬雲。真諦三藏義說入生。是四恆人。地前十信十住位解十六分中一分義。四生是五恆人。十行十迴向位解十六分中八分義。三生是六恆人。即是初地至六地。解十六分中十二分義。二生是七恆人。即是七八九地。解十六分中十四分義。一生是八恆人。便是十地滿心。全解十六分義。

  言十六分義者。經文不釋。諸師異說。今略敘三說。一雲。常樂我凈無常無我無樂無凈。迷者名到。悟者名正。地前而能信悟。此之八種登地已去證悟此之八種信證各八。故成十六分義。二雲。有為無為各有八倒。成十六倒。翻此十六。成十六分義。三雲。涅槃總意明諸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能解此者。淺深不同。品類有十六分。如秤十六兩成一斤。不可難言數有增減。

  言雖有釋言等者。三者成前正義。即是成前法華論中正義。疏主破古師雲。雖有釋言八是恆第一地得無生菩提。今依法華論解此經生數。八生乃至一生。是地前菩薩得初地菩提。不依涅槃經中義。名不作是釋也。

  言此明信發者。一位發心也。即發十信菩提心。菩提為所發。信為能發。能發如麴。所發如來。

  言末尼珠等者。勝劣不同。放開兩種。或末尼是梵語。如意是唐言。唐梵雙存。分成二殊也。亦有譯。摩尼此雲增長。謂寶珠增長威德。

  經言。遍於九方至大會者。此是釋迦佛神力。令分身佛。一一佛前。皆有香爐。燒無價香。

  言菩薩上天者。每分身佛後一個侍者。是實菩薩。每分身佛復有多菩薩執持幡蓋。又雲。是釋迦化作現觀喜相。攝身虛空。持諸幡蓋。又說偈贊。上至梵世。乍觀似說幡蓋大小次第。上至梵天。此菩薩身亂行。從四天王天忉利天。名次第而上也。言梵天。即初禪也。問何故不更遇。答初禪也。已來有尋伺他。有語表故。紀國雲。諸天祥瑞下羅。菩薩乃神幡上烈諸天在上故。向下呈祥。菩薩地居故。上浮空表。

  言香來飛下故說九方者。問何名九方。答第九是上方也。牟雲。香如鳥飛從上空而來。故不說下方說餘九方。靈山會形對上。方便是下方所收。香煙從東西南北四維並上方來。供養靈山。靈山是下方所受香處故。不說下方。說餘九方也。

  言第四領受益等。長行無。偈文有。即是彌勒菩薩領受也。言此初也者。初二頌聞法歡喜。經言。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有者。捐前壽量品也。經言。世尊有大力者。指前諸佛智慧之力。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此上四力名大力。經言。壽命不可量者。指前三身壽量也。只此便是領受益也。

  言十五頌益瑞者。證信名益。供養名瑞。

  言此初有三者。初三頌位證。經言。或住不退地者。謨雲。即前長行無生法忍。四不退中證不退也。或得陀羅尼者。即前聞持陀羅尼。或無礙樂說。或萬億旋總持。能於多法。周旋觀察。從境立名也。

  言繽紛者。廣雅言。繽眾也。紛亂也。謂眾多亂下也。字林繽紛盛也。

  言半頌雨衣者。長行兼瓔珞。此但雨衣。

  言結成歡喜者。經言。如是種種事者。指前壽量品三身功德。法喻雙說也。

  經言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者。章敬雲。二說。一者。眾生助佛心。如來慈悲。憐愍眾生說法。既聞法已獲益。具善根。便是眾生順佛。助無上心。二者。佛助眾生心。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眾生依佛。得具善根。便是佛助眾生無上心。經文顛倒。應言具一切善根也。

  言何量之有者。解經中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言校量勝劣等者。經言。為阿耨菩提者。為字去音。訓以也。糅雲。檀那者雲布施也。屍羅雲清凈亦云凈。羼提雲安忍。切雲。初莧初限二反。毗梨耶雲精進。禪那雲靜慮。般若智慧。

  言其一乘者。一彼此對明。初此經。後勝仿。且此經意說。有為無為俱是一乘。有為即菩薩智。無為即是涅槃理。此經一乘通理通智。就有為中。前五度是福。第六度是智。前五度是福。福劣於智慧。第六度是智。智慧勝於福。所以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前五波羅蜜。不如有人一念信心聞如來壽量品。所生智慧無有限量。所以此經六度之中。除智慧般若波羅蜜。智慧般若波羅蜜是所挍量。前五度是能挍量也。所以經言。除般若波羅蜜也。是所以除般若者。問何不通那。唯除般若。答疏雲。以最勝故也。

  言此經雖說等者。問法華勝仿俱是一乘。何故彼經總對六度。此經除般若。答疏言此經雖說等。雖者不定義。意通此經多分。是攝入有為智也。少分通出生無為理也。正名攝入有為乘。傍名出生無為乘。又此經理智俱包。體性寬被。彼勝仿經多分說出生。少分說攝入。正明出生。傍通攝入。唯無為理以為一乘。有為不及無為。所以恆河沙劫行六波羅蜜。不如有人手執經卷。緣經詮無為功德殊勝。所以全將六度有為功德。校量無為功德。況座主。雖者不定義。意言二經皆通攝入生。或顯言之。意言此經一分。攝入是正。彼經攝入是傍。勝仿雲。摩訶衍者流出四河。此經雲。唯有一乘法。且約彼一分攝入中。此經通理智。彼經唯理。故以六度挍量。

  言故知此經等者。二結歸正體。便顯古非也。

  言若唯取真理者。略非古說。

  言天親金剛般若論等者。一切世間法不可得為喻。此上四句論偈文。天親釋雲。云何為勝。一數勝。二力勝。三不相似勝。四因勝。

  言數勝者。經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八十萬億劫。行五波羅蜜。將爾許時。行五波羅蜜福。元來有數可數得。一念信心。聞壽量品。功德無有齊限。不可知數。又雲。此等有兩般。一將一念聞經功德。總作一分者。向秤稱。又將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福。還總為一分。在秤一頭。全輕他一念聞經福。又將百分五波羅蜜福來一處。稱亦輕他一念聞經福。又更將千分來亦輕。又更將萬分來亦輕。乃至百千萬億分來。亦不及一分聞經。二雲。折算將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福。在秤一頭。秤將一分福聞經來。安住一頭。全重於五度福。又將此一分聞經福。碎作一百分。一百分中取一分來。稱亦重。又將此一分來。碎作千分。千分中取一分來。稱亦重。又將此一分來。碎作萬分。萬分中取一分來。稱亦重。又將此一分來。碎作百千萬億分。百千萬億分中取一分來。稱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福。亦不及此一分聞經福數不可得。故名數勝。

  言二力勝者。法勝故。如經言。不及一歌羅時。略雲在胎內五位時。初一念結生時。是歌羅時。時極少也。舉此歌時。聞法華經。經力勝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故名力勝。

  言三者無似勝者。似者喻也。不可喻故。故名無似也。論家名無似。經中言喻也。經言。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又將恆沙微塵。喻一念聞經福不可得。世間無物可喻。名無似勝。

  言四因勝等者。一念聞法華經。經為因。感佛果菩提。名因勝。勝布施福。感有漏果。

  言此又有二者。即是經中一算數。二譬喻。余兩個亦不及之。

  言十九頌半者。此頌之中不述。長行無有限量。初段經文也。從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下述。然於金剛經疏。不言頌初一者。路府雲。不頌後一。為正意。說長時布施。不似剎那時供養持經之人。

  言校量一信者。一念信也。

  言分五者。施戒忍勤定。

  言三頌施等者。以四事供養也。經文之中。初供養佛。次供弟子。供弟子之中。只說緣覺。不說聲聞。所以疏中唯說聲聞。不說緣覺也。

  言田有三種等者。一尊勝田。供養佛。二貧苦田。布施貧人。三中容田。非尊非卑非怨非親。故曰中容。即朝定也。問供養父母名恩田。三田中何田所收。答尊勝田故。

  言今供初田等者。安國雲。供養佛。一則田勝。二則恩勝。供養父母亦田勝。亦恩勝。故言田恩兩勝也。路雲。應合名敬恩兩勝。供養佛是敬田。供養父母恩田故。疏家既將供養父母恩田。向尊勝田中攝。此供養佛。便攝得兩個田。尊勝田恩田。今疏言田恩兩勝者。供養佛時。對下二田。貧苦中容名田勝。供養時對父母恩田。佛恩田更勝。故名田恩兩勝也。

  言二頌忍者。初頌安受苦忍。後耐怨害忍。經言為此者。平正呼。訓由也。被也。

  言三頌定者。經言。除睡常攝心者。除定障也。謨雲。除本睡眠。而常攝心。除由棄也。不是除卻眠之時。余時即攝心也。

  經言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者。習禪之時。所發願言。願得成佛。盡諸禪定際。四禪八定根本定。名際也。

  言二頌校量一信者。前頌正校量。後頌結。

  經言有善男女等(至)其福過於彼者。過前五度也。

  經言若人悉無有等者。即是無疑悔也。

  經言其福為如此者。一念信心。聞佛壽量所得功德。過前五度。名如此也。為字平音。訓定也。

  言此初二也者。經言。頂受此經典者。持經菩薩心如頂。持經之時如頂上戴。經。願我於未來。壽命長遠。教化眾生。願我成佛。一如今日世尊坐菩提樹。成佛了。說壽命品。亦如是。即心持法華。如系珠也。

  言方信無疑者。經言。於此事無疑者。章敬雲。長行望當果說菩薩無退。頌文依現德行願向上無疑。即無退也。長行及頌隨喜信解了。

  言第二段解持等者。大科七段盡。作荎音呼。

  言初聞佛壽量等者。唯聞壽量品。早感法身。所以經言。能起如來無上之慧。是。

  言後於一部等者。經言何況廣聞此經者。即是於一部向上受持也。經言。能生一切種智。感報身果。現在未得。當必得故。

  言一見報佛等者。經言。深心信解。則為見佛。為字平聲。為由是也。問現持經如何得見。答二解。一雲。當必見佛故。今生持經。當來凈土中見佛菩薩。凈土眼見也。

  言見解佛智等者。第二解也。現在聞持經典。悟所詮理。如見報佛一種。結言此以智見。非眼見也。

  言第三行者即為等者。經文分二。初經言。又復如來滅後至解相者。並前唱。為字並訓作也。名經言。何況已上等者。則為頂戴如來者。為字平音呼。為是也。首如心頂。受持經時。如來全身在此經內。心緣教時。必帶理故。名頂戴如來也。

  言即為已起佛塔僧坊者。初標也。經言。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者。更不要起塔造立僧坊。但持經時。即名起塔造僧坊。不須為我。為字去音。訓與也。金雲。寺者。梵雲毗訶羅。唐言游處。即是僧眾遊行之處。今以寺代之。廣雅雲。治釋名嗣也。說文??也。相續承嗣於其中也。牟雲。摩騰初至。館在鴻驢寺中。後白馬寺。故此方有寺名也。

  言下釋有二初略後廣者。此略也。

  經言所以者何等者。何以持經名起塔造僧坊耶。答本來造塔為安舍利。今全身舍利。在此經內。持經之時。便是起塔。本來造僧坊。眾僧歸投。此經既是眾學所歸。持經之時。便是造僧坊也。塔品雲。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嘆。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即同此中法華經。便是眾所歸也。

  言真行供養。行字(莖同)。

  言有等者一量者。經言。高廣漸小至於梵天。二具者。懸諸幡蓋。及眾寶鈴。三時者。則為於無量百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言是人定超於等者。解經言。高廣漸小至於梵天。得上界定地。超過欲界人天福德。有所表故。此表持經之行。非以外財。實能造得爾許大塔。故言塔至梵天。

  言且舉極小者。問若爾功德有限。何故前言算數不及耶。答疏言且舉等。意言舉極小一個供養行。善根功力。至於梵天。若具行十行。福不可量也。

  經言則為於等者。為字亦平音。為由是也(初釋則為起塔塔了)。

  言安四方僧等者。解第一數。經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安四方僧。生八聖道。故即八支聖道。意言但有持經處。則有四方賢聖僧。僧具八支聖道。謂正語等。四方僧各生八支聖道。四八合成三十二殿堂也。又雲。以擬忉利天宮之嚴麗也。除善法堂。餘三十二天各有一堂故。問何要用赤栴檀耶。答阿含經雲。諸樹香中。赤梅檀為第一。

  言八多羅樹者。解第二量。經言。高八多羅樹等。梵雲多羅。此雲高疏。[米*矞]雲。此方雲無支。其樹形如棕櫚。體堅如鐵。葉長周密。華如黃米子少。人多食之。安國雲。高一箭道。今言八者。世人皆以多羅樹為極高。今言八者。意明過常也。

  言高七仞者。一仞七尺。八樹計三百九十二尺。論語云。夫子之牆數仞。

  言余各有表者。經言。百千比丘。於其中止。第三僧住。眾賢聖僧窟宅故。經言。園林浴地。第四資具也。園即總持。林即大法。浴池等謂定心解脫也。經行即身業所游履也。禪窟為意業所棲止也。衣服謂慚愧也。飲食即甘露法之食也。床褥者靜慮為床。凈命為褥也。湯藥即無漏聖智。療治煩惱。猶如湯藥也(上少指)。

  言如是僧坊等者。是多指也。經言。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等。是。

  言五行者。兼行六度者經言。一心智慧者。一心與智慧別。定能令心專註一境。名一也。舉同時心王。名一心。是心王也。

  言道場謂正等覺性者。辨雲。相名為道。性名為場。

  言贊三乘等者。問贊三乘者。如何是無畏施耶。答牟雲。若向他二乘人道。汝等去道甚遠。此名惱他。令他怖畏。今既讚歎。故名無畏施。問前來經雲。亦不稱名讚歎其美。此何令贊三乘人。答前約初修之人。此約久修之人也。

  言利他忍中等者。同上耐怨忍也。路府問既是柔和。無怨害可對。如何疏言耐怨害忍。答辨雲。雖逢怨害親。若柔和故。名耐怨忍也。經言。常好坐禪得諸深定者。疏主解雲。得深定。經言。精進勇猛者。疏解勤也。經言。攝諸善法利根智慧等者。疏解攝善法。皆為利他也。

  言結已趣道場等者。道場有二。一者是有為。二是無為真法身名道場。二化身名道場也。

  言覺樹自榮者。身中四智菩提種子生起。名覺樹自榮。金雲。持經之人覺心生起。如樹敷榮。如身坐樹下也。

  言七行者在處等者。持經之人若行若坐之處。便起塔。如佛之塔。殷重供養。

  言初一頌標指前三者。牟雲。即是標指長行解持讀念益七段中初三段。一行者功德無過能生種智。二行者為見報身凈土。三行者即為頂戴於佛。長行後四段文。下偈中廣述。唯此一頌標指初前三段。略述其意。故云標指也。

  言則為起僧坊等者。經言。若能持此經等者。香似牛頭。因以為名。比州有山。山有此香。因名牛頭山。修羅與天斗時。天所傷。取香塗瘡。即愈也。

  言頌前第五等者。經言。須曼香者。安國雲。此翻善攝意華。其色黃白甚香。不作大樹。才高三四尺。垂似蓋。經言薝蔔香者。正言瞻博迦。此雲黃華樹。樹形高大。華小而香。亦言金色華。西域多此樹。經言。阿提因多伽者。舊經雲思夷華。熏麻押油燃燈。此華香故。其油亦香。

  言第六兼行六度者。經言。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等。並是?勤三乘。正是精進也。

  言第七在處者。五頌分四段也。

  言一頌佛游處者。持經之人住處。諸佛必從。子若行時母必隨後。前經言。空處讀誦經。皆得見我身也(證獲階降也。流通。第九疏徹)。

  ○隨喜功德品

  言一者七品學行等者。安樂一品所行行。後六品明能行人。能行人中分四。初湧出品正是能行行人。二壽量品分別品因釋前疑。展轉生起。三隨喜品法師功德品。當第三段。傍正修行功德多少。今明傍修行。故此品來。

  言三者論雲法力等者。一證。二信。三供養。四聞法。五讀誦持說。前已明三。此為第四聞法。問何名聞法。答由從他聞。能生隨喜。故名聞法。

  言釋名者。晉本名勸助品也。

  言隨所聞思等者。紀國雲。隨喜有二。一自聞生隨喜生聞慧。因聞慧生思慧。因思慧生修慧。因修慧生證智。此四即以隨喜為本。故隨喜品也。

  言又二俱是等者。能隨喜乃能勸。二俱是隨喜。合為一名也。言又二俱是。經言。為得幾所福。為字為本音。為由當也。

  言一明初者。問四眾外誰是智者。答但能隨喜。即是智者。聞是經隨喜已。此為第一隨喜人也。

  言次明往處等者。經言。從法會出等者。此上說第一親從法會。聞經之人。從法會出向余處。為餘人說。

  言後明展轉益者。經言。是諸人等聞已等者。餘人聞已。生隨喜心。如是展轉說。如是展轉至第五十。古人配五十人。取地前四十心。並十地菩薩為五十人。第十地菩薩他受用佛邊。為第一聞法人。十信初心為第五十人。今疏中意。只是從第一聞法人至第五十人。最初第一人聞法人功德多。不得挍量餘四十九人。就四十九人。前四十八人能說能聽。亦校量不得。唯挍量最後第五十人。

  言下校量境者。有二。一器世間多。若四百四百個萬四百億個阿僧祇世界。二有情世間多。六趣四生(云云)。

  言一別示有五等者。一六趣。謂地獄(云云)。二四生。胎卵濕化。三形類。若有形無形等者欲色二界。若無形是無色界。四想殊者。有想是欲色二界並下三無色也。無想無想天也。非有想非無想者是非想天想也。五足異者。無足是蛇。二足鴉鵲及等者。四足牛馬等也。多足百足類也。

  言此等義門者。指第二疏有五趣章門也。

  經言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此上二句結也。前來不科出。經文此重指。

  經言一一眾生與滿閻浮金者。此意有二。一者。閻浮提者者金世界。世界名閻浮。金從世界得名。名閻浮金。金不必是閻浮金。第二解漏世界。儘是閻浮金也。章敬雲。雖有此閻浮金。然非經意。經意但說滿閻浮提金及種七寶樂具。誰言金名閻浮耶。與滿之言。應成無用也。經言。閻浮提者。此北岸水下有金。向上有樹。名閻樹浮。舊雲閻浮。新雲瞻部金提。樹以立名。名閻浮金世界。從樹得名。名閻浮世界。但是樹名閻浮金與世界從樹為名也。

  經言是大施主等者。解布施年歲。

  言初起念等者。經言。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等等者。問如無色界無形。又??吐不知春秋。蜉蝣朝生暮死者。如何言皆已衰老年過八十。豈得言一一眾生滿八十年也。答今餘人已外余類雖無本年八十發白面皺。然臨死之時。皆有衰老相現。現同人類。年過八十。發白面皺老人也。且舉人勝者也說者。

  言正以為問者。經言。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者。施主二。一財施主。二法施主。下經言。我今分明語汝。不是方便說隨宜說。不是言雖在即意在別時。故云分明語汝也。

  言如校量梵音等者。金雲。如經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福德果報不如如來一毛孔功德。又八萬四千諸毛孔中功德。不如八十種好中一好功德。又八十種好中功德。不如三十二相中一相功德。三十二相功德中百分千分萬分功德。不如一梵音聲相功德。如來音聲眾生聞之。依教修行。皆得作佛。廣利眾生。意言以披一頌。隨喜之人。決定作佛。勝前財施法施功德。猶如佛身上梵音聲相勝余功德。攝雲。三千界果子。不如一如意樹。亦十方瑩光不如一個日。大千野馬不及一師子也。

  言此初也者。初總明初人隨喜功德勝前無比。經言。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至不可得比者。校量最初第一人。是所校量。向後四十九人。是能校量。前唱唯取能校量最初一人功德也。

  言聽聞隨喜果及第三勸聽果者。經言。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至之處者。問前來第五十人隨喜功德無量無邊。何故此唱親聞經。唯感象馬車乘功德。卻少耶。答此唱唯說住僧房勸坐功德。未說聞經隨喜功德也。

  言亦得六通等者。意言住僧房及分坐功德。不唯得象馬車乘等物。亦得六通金剛寶座也。

  言此據世等者。問疏言六通金剛座。經中何故不說。答疏言此據世等。所以不說金剛寶座也。問何故一種聞經得象馬車乘及天宮勝劣不同。答此輩人自性來聽有三品心。下品心得象車乘。為人中大富。中品心得珍寶輦輿。為國王大臣。上品心得乘天宮。謂凈土生天。法華經是運戴義。運戴一切眾生經也。聽者常滅。足不履地。象馬車乘果。運載此身也。此是住僧房相似果也。問何故得釋梵輪王座處。答此有三品心。下品心得輪王座處。中品心得帝釋座處。上品心得梵王座處。此三人並得為王。若不為王。無由得其座處。並是分座果也。緣此經是尊貴之經。分座聽者。常感釋梵輪王果報也。問經文何故不說卧聽。答病許卧聽。此卧病也。

  言此初也者。初明得好知友也。經言。得與陀羅尼共一處者。此上輩人。兼勤勸他聽法有三品心。下品心得前菩薩共生一處。中品心得利根智慧。上品心得百千萬世終不喑啞等。前行經言。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者。有說是所受勸人功德。非也。但是能勸人所得功德。若是受勸人功德。不可說盡也。若見有持經之人。傍生輕毀。得妄失句逗果。若勸人聽經。得與陀羅尼菩薩為善友也。第三地菩薩證勝流真如。斷闇鈍障。紀國雲。攝論說。三地菩薩得大法光明。聞持陀羅尼。以為依止能勸人功德。

  言利根智慧者。此一句是慧也。余皆是福也。

  言一聲相者。終不喑啞。喑總絕聲。啞作聲也。

  言百千萬世者。通下諸句也。

  言二舌者。常無病即[王/兒]也。

  言口無病者。謂齦齶等無病。

  言不差者。不重生也。褰者上唇舉也。縮者不唇短也。

  言或莤者。春秋雲。苞茅不入。王祭闕供。無以莤酒。祭廟之時。以茅褰器口。以酒瀝之。酒入草中銷盡。似鬼神吃卻。更不到地。故此草名莤也。

  言粗者厚也。瀝摻(粗合反)胗(居忍反唇瘡也)緊(居忍反急也)三蒼雲。風腫也。

  言從初有緊者。慢也。非瘡軫名軫。亦云。皮外小起作胗。名軫也。

  言口不唱者。口不戾也。喎者偏也。

  言苦蛙反蛙音。章敬雲。蛙菰菰音。戶華反亦通。亦不喎邪作快字。平聲。黑黯色。凹於甲反。邪下也。與押同。有本作窯字。正合[穴/依]字。

  言眾相有六者。唇舌牙齒。悉皆嚴好。二鼻修高直。三面貌圓滿。四眉高而長。五額廣平正。六人相具足。

  言五舉劣成勝者。已上儘是能勸人功德也。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住聽法功德如是。此舉劣也。何況一心說讀誦下成勝也。能勸聽底人功德劣。所受教修行功德因人勸。方有能聽。舉劣人功德。成勝功德也。謨雲。頌文合向世尊答中分出。今至成第一人處科偈文。此是科文。隱顯難了也。

  言初八頌傍人隨喜者。長行有傍正科也。長行明第五十人傍隨喜。不分段數。以經文略故。

  言此初有三者。今頌文不述長行彌勒答文。且初二頌標者。總初隨喜人。次五頌校量隨喜功德。後一結成第五十人功德。

  言有二者。初一行總明初人隨喜。

  言五頌受教等者。初二頌標說。後三頌正陳。正陳中分三。初五句述前口相。次四句述眾相。眾相中最後二句述前面相也。指面相經文。後三句品述口相也。不述長行福中不喑啞不??不曲戾聲鼻二相也。長行口相有五。一氣。經言。口氣不臭。頌中後三句是口氣無臭穢。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二舌常無病。頌雲。舌不幹黑短。長行三齦齶等無病。經雲。口亦無病。頌雲。世世無口患。長行齒無六惡者。不垢黑不黃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頌中唯有初三齒不疏黃黑。長行中唇無十惡者。唇不下垂。亦不褰縮。不粗澀。不瘡緊。亦不缺壞。亦不喎邪。不厚不大。亦不梨黑。無諸可惡。頌中唯有唇不厚褰缺一句。一句中有四。不厚不褰縮不缺落。乃至無有可惡相一句結也。長行鼻修高直。面貌圓滿。額廣平正。三相也。頌四中句述鼻。高修且直。額廣而平正。面目悉端嚴。為人所喜見。頌中為人所喜見一句。述長行無有一切不可喜相。

  ○法師功德品

  言明傍人等者。前隨喜品傍行了。今此法師功德品即是正行。故此品來意。

  言下二等者。即是法師功德品常不輕品也。第二來意。望後不輕品為來意。

  言初品總明者。法師功德品總明福果多小不分別功德之人。故名總明也。

  言後品引己證成者。即是釋迦過去為常不輕菩薩持經。親得如是功德。此品唯能行行人法師功德。非所行法法師功德。今即是初。故此品來。

  言三者論解法力有五等者。一證。二信。三供養。四聞法。五讀誦持說。

  言釋名者。晉經雲。嘆法師品可謂嘆其功德也。此品明能法師之功德故。以為名也。

  言何故前法師等者。問何故法師品佛告藥王。不告觀音。經言。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藥王汝見是大眾中無量諸天等。何故寶塔天授品。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不告八部耶。據寶塔品。初無告四眾經文。至下慕眾說經中。以大音聲普告四眾等是。天授品初雲。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等。何故安樂行品獨告文殊彌勒等耶。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何故如來壽量等三品。獨告彌勒。不告余菩薩耶。若論壽量品。初亦無獨告經文。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故知無文也。何故此品。告常精進。不告文殊普賢等。

  言寶塔法證等者。路雲。塔是色法也。名法證。此亦非也。但是塔踴證教。塔開證理。證教法理。故名法證也。天授勸示眾人。即是教化海會菩薩。非口所宣等。顯己重法千歲為床。故名人證。故總告之也。壽量品獨告彌勒者。以彼慈氏。只於此界。次補如來。餘人無此利益。所以不告餘人。唯告彌勒。

  言自非位等者。只更斷一個所知障。便成佛。名位齊也。智階者。鄰次義也。

  言何由識真化者。已上諸句。便目壽量品。察道德之圓證。雙結分別隨喜品也。

  言此之一品亦合告之等者。名亦與持經相應。行亦與持經相應。偏告常精進也。

  言行五法師者。即五法師也。一持。二讀。三誦。四說。五書寫也。

  言初三易者。一即供養。施他聽聞。

  言後二等者。謂思惟。修習也。舉中間五種。例余難易。總名法師。

  言此顯所得功德多少者。化度科為二番。第一番明功德多少。第二番明得人位次(經雲。已是功德下)。且初番中總有六釋。釋中分二。初之二釋敘古師不正義。後之四釋疏主敘今正義。初敘古師不正義二釋之中。各有二相。初皆敘古。後便略非。二釋皆爾。

  言古有二釋者。章敬雲。初解出自注經。後解嘉祥紀國也。

  言一雲十善為本者。謂不煞。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嗔。不邪見。一善為頭。餘九善助。余丸為頭。善助亦爾。每一善為頭所資。餘九為能資。十善一一為頭。能資所資合說。故有一百。即此百善自作之時一百。教他人作時有一百。讚歎所受持法有一百。所以疏雲。讚歎法勝。亦云贊勵也。又於能行十行人向上慶慰。亦助喜。亦名隨喜也。所以疏雲。贊行十善者。此助喜心興所行行人功德力齊盛。一百功德更無勝劣。如是合成四百。此四各有上品中品下品。成千二百。據六根總合有千二百。其中耳根聽聞勝。舌根談說勝。意根思惟法義勝。此三根修行作用勝成千二百。余眼鼻身三根劣。故無上品。有中下二品。但有八百也(云云)。

  言若依十善等者。意雲。諸經亦說。十善行對六根說。亦應如是。何獨此耶。

  言六根各具百福者。即是嘉祥紀國。經雲。百福相莊嚴。藥王品雲。百福莊嚴臂。則知六根皆具百福。一一福中皆有十善莊嚴等。問何名百福。答百福即是百果也。能感因即是十善。一善為頭。餘九善助。十善更互為頭。計成一百個善。問百福與百善何別。答能感所感因果別故。因嚴於果。理不相違。問如何成於千。答古師雲。又將一百個果為頭。一一果中有十善行。助能資所資。合成一千。六根各一千。合成六千。三根勝故。各增二百。三根劣故。各減二百也。

  言舌解引正法華等者。第二義中分二。初破增減。後破莊嚴。且破增減者。古師依正法華莊嚴論。六根各一千。眼鼻身三並與二百也。

  言其數何也者。意言耳舌意三。三根勝故。減他眼鼻身三。三今劣根。向上各減二百。當減之時。並與何者二百。為取眼根上二百。為取鼻根上二百。為取身根上二百。為與舌根。為復與耳根。為與意根二百。其數何也。又眼等六根各一千。不殺等十中。並與何者二百。為並不殺中二百。為並不盜中二百。為並余善中二百。其數何也(上破增減了)。

  言又百福等者。約十善業道說。如造不殺業時。將心離殺為一。次起勸道思為二。次起讚美思為三。次起隨喜思為四。次起迴向思為五。一個善業道有五十思。十善業道。計成五十思。每修一相時。先起五十思。凈其身器。次起一思。牽引後五十思。圓滿合成百福。古人意說。以此百福。一一福中各有十善莊嚴。合成一千。六根計六千。三根勝故。各增三百。三根劣故。各減二百。疏主破百福是果。早是過去十善因所招。又說十善因。卻莊嚴百福果。意言百福身體。是百行因之所感。從因名百也。今以因助果。未見所由。未見卻將因卻助於果所由也。未見因由也(破古第解二了)。

  言今正解等者。疏主自為四解也。

  言不得將莊嚴等者。意言莊嚴論六根各一千功德。今此經三根勝故成千二百。三根劣故有八百。六根功德多少勝劣不同。故云不得將莊嚴論。例同此經也。今依隨經魏論。數圓也。今為四解也。

  言一者於此經中修十法行者。一行為頭。餘九個法行助。假如受持時。為受持故書寫。為受持故聽聞。為受持故思惟修習。一行為頭。餘九皆準此說。各互為頭。相資成百行。自作一百。教他一百。贊勵一百。慶慰一百。合成四百。各有上中下品。成一千二百。耳舌意三根勝故。具足三品。成一千二百。眼鼻身三根劣。故無上品。只有八百也。

  言二者因於此經等者。第二解也。當經十法行。一一法行之中。將十業道資助。只如受持之時。便能不殺。受持時便能不盜。乃至受持時便能不邪見。如是十法行中。一一為頭。皆十善助十法行。總為頭。便有百善業助。此解所資十法行。能資便有百善業道。能所相兼。據實合是百十十。今但總說一百也。自作一百。教他一百。贊慶慰一百。有上中下三品。三根勝故。各增二百。三根劣故。各減二百也。

  言此經勝。問依余經亦有十法行十善資助。亦成六千。何唯此經耶。答疏言。此經勝故等。

  言此文略故者。問此經若具十法行。又將十善助。則成百行。既經文只有五法師。如何成百行後。成一千法行耶。答疏言此等。意言經據總數說。十法行資成千二百。但是譯家文略也。

  言又依此等者。次下二解依五法師解也。

  言一一此法師者。此依五法行。一一法行為頭。皆有十善資助。五個法行為頭。各十善助。計成五十。又自作教他各五十。贊勵五十。慶慰五十。合成二百。六根之中。每各二百。眼鼻身三劣故。只有二百。耳舌意三。三根勝故。各將二百功德。助眼等三根。且如耳舌意。各將二百助眼根。有六百。並本二百。計成眼根上八百功德。又三根各將二百助鼻根。計成六百。並鼻根本二百。成鼻根八百功德。又三根各將二百助彼身根。計成六百。並身根二百。成身根八百功德。

  言自類不相助者。鈍根之流類。眼鼻身三互不相助。各守本分二百也。問如眼鼻二。要假依身根。方能有用。何非相助。答雖身相望有力。望修十法行。即不相助也。不相助也不同彼三。問此為約根助。為約行助。為約如無身根。眼等亦無。即名眼助。如因披讀方能書寫。方能披讀。即眼身二望於修行。並有相助。約何名劣。答自利行中聞法為先。故說耳勝。既聞法已。利他行中說法為先。故先舌勝。通自他利。通十行中。意即為勝。故說六中此三為勝。若互相助。隨無隨有。此義可齊。如聽聞時。不假眼等。今望總修十行。不如耳等三根。故分勝劣。劣根自不相助也。

  言耳舌意勝故等者。解三個勝根也。耳舌意三。是勝根故。故互為能引。互為所引。自勝根類。得相助故。且如耳根為頭。有力能招引三個劣根。各將二百助耳。計成六百也。耳根自二百。計八百。舌根意根各將二百助耳根。計一千二百。乃至舌根意根為頭。余根資助亦爾。問如何是劣根助勝相狀。答如耳聽時。眼見經文。鼻根通利。身能往聽。舌能演說。意為分別。如是名助也。問何故前劣根不相助。今寧助耶。答只為是劣。但能助他。更不自助。猶如僕使。但是事他。非自相事也。

  言不可虛分者。諸抄指此兩句疏。作第四解。非指前文。意言千二百及八百。先無誠文。但類相當。道理如此作。如此作如是配。故言不可虛分也。

  言經雲以是等者。化度雲。經論雙標也。以經言六根功德可以引。經先標後廣解也。

  言論雲諸凡夫等者。引論標也。即是論主第一解。肉眼見三千界。在加行位。凡夫未入初地。但是經力。根有勝用。不是無用也。言論雲。即法華論也。

  言諸凡夫者。簡聖人。以經力故。簡諸根互用也。由持經法威德力。故言得勝根用。緣三千大千世界境。即是經雲。父母所生清凈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也。問疏主爭知是凡夫。不是聖人耶。答若是初地菩薩。見一百三千大千世界。今唯見一三千界。又准經是凡夫。父母所生肉眼。故知是凡夫也。

  言有解在於等者。古解也。紀國雲。據此經文道理。上不是初地。下不是十信。即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非於十信者。持經力弱故。不取之也。言以其肉眼見大千。故出所以也。

  言解脫分位未能如是者。破古師。簡前古人四十心也。

  言解脫分位見一等。准知解脫分位。只見四洲之化佛。不合見大千世界化佛。聖教只說。四加行位見大千界大化佛。誰說見邪。問若至四善根位任運見大千境。何用開經力。答謨雲。有三解。一者。本來在資糧位。由持經力。至加行位。見大千界。意言未有不持經者。未至故。二者。本來雖見而不明利。由持經力。見得明利。三者。昔未持經時。雖見三千界。不得清凈六根。未獲六千功德由持經力。得見大千及獲清凈六根。六千功德也。今詳疏意。內眼見大千。本見位。若未持經。即不見也。問四加行位為復定中見散心見耶。答但是法威德力散心便見。問真是天眼見耶。答見大千界時。雖不是天眼。與天眼力齊也。

  言不爾一化佛等者。意言大千化佛若非加行位見。更是誰見也。

  言論雲又六等者。標也。論雲。即法華論也。又六根清凈等者。於一一根中。使能見色聞聲[口*(自/死)]香嘗味。且,如色境。是眼見之境。鼻根能知。乃至說法是意家境。鼻根能知故。正是根互用也。

  言如釋提等者。疏主依法華論。引諸根互用經文。未證成互用義也。色應眼見。鼻能知故。

  言乃至說法故等者。下偈雲。菩薩志堅固。坐禪若讀經。或為人說法。聞香悉能知。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眾而說法。聞香悉能知。

  言此是智境等者。辨雲。謂第六識相應之智。說法應智知。鼻根能知故(上經論標也)。

  言此有二義者。二因論生論。此初中疏帶兩勢。初解不許地前有互用義。以論言得自在故。後解即約根本互用。地前即無加行。論地前亦得也。

  言一雲諸根等者。意言諸根互用。唯在地上。不在地前。

  言唯識等雲等者。問准何聖教。答疏言唯識等。謨雲。自在有三位。一如來果位。二八地已上。三初地已去。於凈土中。作神通等事。亦名自在。亦得互用也。

  言一根發識緣一切境者。安國雲。二說。一者。自眼根發自眼識。通緣五境。二者。依自眼根。通發五識。通緣五種境。余根相例亦爾。自解雲。前義雖通。理稍局也。後義為正。問何名一根發識緣一切境。答只如眼根取色境之時。第六意識向眼門中取境。眼發意識。緣一切境。眼隨意取香味觸等境。若爾。但是意識緣自家境。何名一根發識緣一切境。答雖是意識緣由。隨五根發識。方緣一切境。問尋常意識五根門中取境。何不名互用。答尋常只是向眼根門中取色境。耳根門中取聲境。不名互用也。所以疏第一解雲。諸根互用唯在地上也。若約所見大千境量。通在地前。凡夫所見。即是經力加被。不是互用也。

  言其前所說等者。指前經雲。父母所生眼耳見聞三千界等。是地前加行位也。若是初地已上見百世界。非一三千界也。

  言又初地已上等者。第二解也。互用及見大千界。俱在地上。據實地一實見一百三千世界。今向百世界中。且說見一大千界也。

  言二者諸根互用等者。第二解。諸根互用。及見大千界在地前。亦名互用。唯識等說。唯在十地者。約任運得。若加行力分得。分得地前亦得。

  言故此論本等者。即法華論雙結也。結前第二解。許地前凡夫小分得諸根互用。

  言前凡夫位等者。結前第二解。地前凡夫得根勝用。見大千界。

  言今初地上等者。結前第一解。初地已上得諸根互用。不許地前凡夫亦得互用也。

  言一肉眼非通者。經既言見三千界者。問何故爾耶。答智論雲。三千界外有風輪故。違於凡夫。肉眼不得見也。又雲。有漏力用至此。經言彌樓者。此雲光明山。即十寶山之通號。常有光明。故以為名也。

  言小教說等者。羅漢人取境任運見小千界。作意見中千界。辟支佛任運見中千界。作意見大千界。安國雲。阿那律一人與辟支迦緣境齊。任運見中千。作意見大千。初地菩薩任運見百千界。若作意時能見無邊。若二乘緣過未各知八萬。初地菩薩過未唯知百劫。

  言今說持經力等者。今顯凡夫持經見大千界與二乘等。

  言六根功德等者。問何故六根功經多少不同。所緣境界大千無別耶。牒來。答疏言。修因勝劣等。意言修因之時。耳舌意三。受持力勝。得果之時。三千功德也。其眼鼻身受持力劣。得果之時。只有八百。由因有勝劣。果德不同也。識用不差。所取境界。大千咸等。緣大千之識用不差也。

  言又德是內成者。謂六根功德也。

  言因由增減者。因劣故功德只有八百。因勝故功德有千二百也。因勝果勝。因劣果劣也。外境俱是一化佛境。外取境同故。大千減等。外境不可減也。由三綱庫子等也。

  言只如二乘等者。若傍緣現在境。聲聞見二千世界。緣覺見三千。多少不同。約處世界也。若將宿命智。緣過去天眼。通緣未來。過未皆知。八萬約時也。

  言又如初地等者。意言菩薩宿命劣二乘。二乘天眼劣菩薩。不可一例。今者三根功德劣。取境即多也。相國雲。引瑜伽三十五雲。聲聞但以二千世界及有情界為神通境。獨覺但以三千世界為神通境。何以故。由彼唯為調伏一身。而修正行。非諸有情。是故最極以一界為神通境。然約聲聞根性劣者。故知二千於此別修功德勝者。亦知三千。如阿那律等。

  言七類者。經言。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者。標下經言。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等。結勝。

  言雜類聲者。問何名雜類聲聞。答不是相對辨。故名雜類也。

  言十二六對聲者。男對女。水對火。是。

  言無驗咒術者。安國雲。先修咒術。雖無驗。今至勝解行位。悉皆有驗。謨雲。疏引此文。意在加行位菩薩勝。非資糧位。故知勝根唯在加行。即證互用。全在此勝解位。

  言凡夫上位者。以十信攝入十住。四加行位攝入十迴向。今言上位攝十迴向。正取四加行。四加行在十迴向中。故言上位。十住十行名中下。中下不取也。

  經言常耳者。非是不生不滅常。但是尋常之常也。

  經言不壞耳根。注經雲。凡夫諸根不能並用。眼根緣色之時。耳不聞聲。耳聞聲時。眼不緣色。約一時起用。不得名壞。今持經法師一時起用。名不壞也。又緣境雜亂名壞。今是合中知境。雜中緣時名壞。今持經法師。設雜亂緣境。亦不壞也。

  經言迦陵頻伽者。膺法師雲。迦陵者雲好。頻伽雲聲。即好聲鳥。亦云妙音鳥。

  經言命命者。梵雲耆婆身。此雲命命。即共命鳥也。本行五十九說。佛與天授。往昔作共命鳥。各為一頭。

  經雲其諸梵天上者。即初禪也。光音及遍凈。二禪三禪也。乃至有頂天。第四禪色究竟天。不是非想天名有頂也。問尋伺語加行。二禪已無。如何經說有語言聲耶。答安國雲。二禪已離尋伺染。名無尋伺。非無種子現行。名無尋伺。尋伺既有。發語何好也。

  經言撰集解其義者。解音胡買反。

  言十方世界中禽獸鳴相呼者。只取四天下中十方。十方中只取四天下。不取大千為十方。又縱得三千。是凡夫耳聞。若約佛及菩薩。則得十方。亦不相違也。

  言一德量等者。經言。複次常精進等者。問何故前眼耳二根。則言父母所生眼父母所生耳。後鼻舌身意四根。不說父母所生耶。答緣天眼通。天耳通。於眼耳二根上立。若不言父母所生。恐濫持經功德。將謂是天眼天耳通也。餘四根不立通。故不說也。二雲。顯是欲界根從父母生。簡上二界也。又初二根是雜中取境。後四根合中取境。舉離中。攝合中。問諸天不從父母生。如何經言父母所生。答六欲天從天男天女膝上化生。依所化所。亦名父母生也。次解鼻根功德者。問論中說見聞覺知者。見聞配離中眼耳二根也。覺知配餘四根也。鼻根只合名覺知。今言聞三千世界香何意。答若約業力說。鼻根唯合中取境。不通離也。今約持經法威德力說。六根總通離合也。二者。若約凡夫自位說。鼻根緣香。不緣聲。不合名聞。今依諸根互用說。亦得名聞。問經言上下內外如何。答色界名上。欲界名下也。又有情名內。器世界名外。又就有情中。身內功德名內。身外無衣服名外也。

  言上下既遠等者。疏主設難詞也。

  言若根遙知等者。若香在彼處。根不就彼處。雲若能遙知得者。此壞根。不壞境也。壞是雜亂失壞之義。非損壞義也。謨雲。法相所談。鼻根乃是合中取境。令若遠取如是離中知境。即是壞亂鼻根合中知義。所以壞根。不壞境性也。二雲。若事須香境到來。方始取得者。豈一切香皆肯就根耶。未必一一香就鼻根來也。疏主設此雙難了。

  言論雲此是知等者。引諸論通也。

  言定智遙知者。疏釋論文也。此是第六意識相應心所。別境中智。智與第六心王。向鼻根門中。依鼻根緣上界香。問既是意識與智知故即是智。何故經言鼻根取香境耶。答智依鼻根。方取香境。就所依說。名鼻根聞也。其實鼻根只緣得合中知境。不能取上界香。上界香亦不就鼻根來。但是意識相應之智遙聞也。所以疏雲。非鼻實能離中取境。又諸根互用。鼻根取境難。尚自取得。況依眼耳離根之智。不取大千香耶。問何要將諸根互用義解。答疏主以下地根緣上地香。顯諸根互用義也。

  言又諸根互用鼻等者。金雲。諸根互用。一根發識。緣一切境。五根發五識。尚自緣一切境。況是五識同時之意相應之智。不能取大千香境耶。非鼻根自體而取也。問既明鼻根取境分齊。而即合疏言。況依此鼻同時意智。不取大千耶。何故乃言眼耳智耶。答此互影彰也。或何欲成眼耳之意。故結況鼻俱意識智。不取大千香耶。問若由經力。鼻能取諸境者。為發自識見色。為發眼識見色。答發自識。若爾。但是識互用。何者名根互用耶。又復根識何名同境。答根同於識。而互用故。根為主故。獨得根名。若爾。於根得自在。一根取六根。亦可於識得自在。一識依六根。若境界生識易。一根同六境發識。是主義。所以生自識。此不依一根發多識義者。依一根發一識也。又雲。然根五義勝余色等。

  言得假等。問香是合中知境。如何離中取得耶。答疏言。得假似香等。問何不取實香。而取假香耶。答若許離中而取香實體者。壞境性義故。所以但得假似香。即不壞境性義。攝問雲。諸聖教不見說香有假。云何言得假似香是假耶。答五十四雲。風行空中。無俱生香。唯有假似香。如風過拂樹華等香。逐風而過。由因華等風有香故。名假似香。不得根本香之自體。名假似香。安國雲。離質香也。亦云孤游香。三十雲。據實。香氣合中方知。離中取者。得假似香。非實香體。若得離中實香者。即壞境性。意說若取實香。香性即壞。由如僧人著衫即壞僧儀。假香即不壞。如俗作戲者僧衣也。

  經言須曼那。亦云末那。此雲意。即好意華。亦云妙意。

  經言闍提。新雲金錢華。

  經言末利者。此雲鬘華。堪作鬘故。

  經言瞻卜華者。正雲瞻博迦。此雲黃華。小而香。南海郡有藂生。

  經雲波羅羅者。此雲重生華。

  經言旃檀香者。摩羅耶山出旃檀香。名曰牛頭。若以塗身。火不能燒。阿那婆達多池邊。有沉水香。丸如麻子。燒一丸。普薰閻浮提。眾生聞者。離一切苦。

  經言多摩羅等香者。此雲無垢賢。亦云藿萊香。

  經言多伽羅香者。亦云多伽樓。智論翻雲木香樹。

  經言波利質多罹。此雲圓成樹華也。亦云護種種香。

  經言狗[鞥-合+(白-日+田)]陀羅樹香者。此雲大遊戲樹。亦云圓生樹香也。樹高五百由旬。香氣逆風。五十由旬。順風百逾繕那。即忉利天大集樹也。

  經言在勝上者。問何名勝殿。答帝釋與修羅戰時。勝者升此殿。此殿威德如盛夏日。一切天人無能久視。

  經言諸天所燒之香等者。問何名諸天所燒之香。答善法堂中有香。名凈莊嚴。若燒一丸香。使諸天心皆念佛。夜摩天中有香。若燒一丸。天眾雲集。兜率天中有香。若燒一丸。於一生所系菩薩前。興大香雲。覆法界。普雨一切諸供養具。

  經言諸佛身香者。上經文言。身出妙香。遍十方國。眾生蒙薰。喜不自勝。

  言色界云何等者。問欲界有段食。可言有香。色界無段食。如何說有香。答疏言此通果香。非業果香也。

  言華嚴經等者。問此經只說欲色二界有香者。何故華嚴經說無色界宮殿香耶。答此據依形法華經也。彼據似形華嚴經也。且法華經依形者。依託舊身形。形者形質。即是色界實身。名為依形。依此舊身形上。變起香境等。持經之者方可聞故。名依形香也。

  言彼據似者。依華嚴經似形者。無色界無本質實身形也。依定力新新變起扶塵五根。五根依處雖有五根形作從。無用故言似也。所變身形及宮殿等。雖皆有香故。名假似香也。所以法華經約依形香。則勝也。華嚴約似形香。則劣也。

  言然瑜伽等者。問何聖教說無色界有似形香。答疏言然瑜伽等。只有顯色等相。無實本質也。

  言以彼香等因闕者。下有兩重。因會無色界無實色用。無實香有假以香。生因有二。一者。無香味種子。名生因闕也。二者。無加行心。作香味觸。此心既無。名生因闕。

  言又無用故者。問何名無用。答無色界人不吃段食。若吃段食。事須得香味觸三資益。既不吃段食。不要香味觸。故名無用。設使聖人加行心變得。亦無用處。故無用也。金雲。無力用故名無用。由境上無香味。令能緣心。亦不能變。名無用也。此約能緣心說也。二雲。由所緣境上無香味力用。不能牽生能緣心。變起香味。此約所緣境上。說無用也。

  言依託色界等者。雙釋生因無用也。且別釋。若依託色界中色種子為本質。變起定果色。即無香味。以地法無故。若依欲界中色種子為本質。變起定果色。即有香味。地法有故。上別解無用了。

  言又加行心劣等者。別解生因有二。一者種子名生因。二加行心。加行心名生因也。加行心劣。便名生因闕也。因強即有也。因劣則無。無色界變得香味。因劣則變不得(上依地科簡了)。

  言菩薩有二乘無等者。依人料簡也。問若二乘無。應非聖人。答二乘中廣慧聲聞有。餘人無也。言二乘無。非廣慧者無也。

  言佛弟子者。聖有凡夫無也。聖中菩薩廣慧聲聞有。余者無也。佛菩薩有者。菩薩依無色界。亦變得香味也。

  言然瑜伽雲等者。即通五塵等。並能變也。意成前說似彼香等。於色味皆能變也。

  經言地中眾伏藏者。案成實論雲。金銀無香。金剛無味。如何伏藏珍寶有香。答小乘根鈍。不知此經是大乘。豈同小乘耶。又宗計不同。不爾云何八塵共成也。

  經言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者。問設入初地。豈鼻根是無漏耶。答元來是有漏故。簡要雲。從無漏法引生。亦名無漏法生也。不言所生鼻根名無漏也。長行經雲。得清凈鼻根者。非是鼻根體亦無漏。約聖位菩薩。依無漏法引起鼻根作用。名無漏法生。生由起也。不是親生也。攝雲。許因五識得無漏者。正同此文。

  經言。得千二百舌功德。此量也。

  經言若好若丑若美若不美者。此正是清凈舌根向上用。故名根用也。清凈舌根正取嘗味為用也。眼所見舌者。扶塵舌根。此與清凈舌根。作依處也。

  言此無境量何故等者。此後二根。不同餘根。闕於舌根。嘗三千大千世界上下諸味也。問何故舌根不能嘗知三千界味。既不能知三界味。應不具千二百功德。答疏言舌根應亦得等。疏中有三意。一雲。亦何許嘗三界味也。由此舌根。正以說法為功德。不以嘗味為功用。長行及頌。貪說說法功能。恐文煩多。略卻嘗味功德不說也。

  言香離質而等者。第二意。色香離質而有。味離質則無。既無離質味。故不說嘗三千界味也。

  言經中亦說等者。第三意。佛則有。餘人則無也。經中亦說者。則是十住斷結經六雲。如來眼通不可思議。如來耳通無能限量。如來鼻通倍不可計。如來舌通廣無邊際。故言佛有鼻舌通。過於眼耳。安國雲。且約一乘說。眼耳法立。通餘四根不立。若依大乘及佛果位。五根皆立。通並能離中取境也。

  言舌具用者。即器具。扶塵舌根是說法器具。將舌具用簡。不是舌根用也。

  經言諸佛皆向其處說法者。問諸佛何舌說法。答諸佛有常向不背相。此人見佛。所以常向人。與此人說法也。

  言二頌頌多眾等者。經言。是說法之人。若欲以妙音。遍滿三千界。隨意即能至者。正是聲遍三千。舌具用也。

  言一頌賢聖者。經言。梵天王魔王等者。章敬雲。梵天王魔王何名賢聖。答梵天王等亦不妨賢聖化作。作魔王者。多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作也。亦名賢聖。

  經言上下好醜等者。上界名上生。下欲界名下生。人天名好生。三塗名丑。或生身形端正。名好也。醜陋名丑。

  經言悉於中現者。問何故持經者身凈境現其中。答大論雲。如密藏經中說。如來法身住於一切眾生身中。光影外現。猶如凈彩褁摩尼珠。無相障蔽。色不礙空也。又華嚴經雲。善財童子身現十方。空不礙色也。若一珠明徹。眾像皆臨。萬水澄波。俱時自現。問何故舌根不言別味。又身根不言覺觸。答舌有變味。說法之身能有樂觀納境之用。顯其別德。不說常用也。眼耳鼻意更無別能依本用也。

  經言唯獨自明了等者。身中色像。持經者。自家見。餘人不見。此亦總相說。若上位人。何妨見下位。問自修十法行。唯獨自明了。教他修十法行。餘人亦應知。答自作自修行。自身知是事。餘人設隨教。還成獨自知。今解餘人之言。簡於下位。若加被亦能合是也。

  經言雖未得無漏一行等者。結也。意言未得二空理。法性身以清凈常體者。不是無為法名常。但是相續一期之常體也。

  言無窮者。問何名無窮。答將一句一偈法。一月四月為人說。故名無窮。若不是持經力。爭得如此。

  言且舉月時之分齊者。舉四個月。影取更多時。舉一日彰取更少時。至多時至多時皆是說一句一偈也。謨雲。西國法一年有三際時。謂熱雨寒也。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四月。為熱際時。五月十六日九月十五日。雨際時。從九月十六日正月十五日。寒際時也。四個月為一時。名月分齊。三時為一年。名時分齊。向月分齊中。取一個月。時分齊中取一個時。故名舉月時之年也。意言或多或少。總能演說一句一偈等。此方分為八時。即月盈至滿。是白分。月虧至晦。謂黑分。白前黑後。合為一月。六月合為一行。日游在內。北行也。日游在外。南行也。總此二行合為歲也。西方黑前白後。隨方不同也。

  經言心之所行等者。心是能緣心也。所行是所緣境也。能緣心取所緣境。名心所行也。所以雲心所取境界也。心所動作用者。三性行相。善性。不善性。無記性也。

  言或身語意者。心之所行配身業。心是能行。身業是所行也。心動作配語業。心是能動作。語業是所動作也。心所戲論意業也。戲論即言說分別也。法為所分別。心為能分別。故言心所分別也。此句即諸引意也。或意引諸識。語是心所戲。心為能戲故。

  經言雖未得無漏智慧者。初地初得無漏智慧。能引意根也。意言雖未得初地無漏意識相應之智。能引意根。第七亦成無漏。然經所說。皆據第六識。若約六根。合第七識。顯故。

  經言皆是先佛經中所說者。持經之人思惟言說道理。此是諸佛經教中。即是先佛經中說也。

  言恐文繁廣者。只此意根中長行七段文。頌中述五段。故名別也。若更勘諸根偈與長行。差別不少。恐文繁長。不能一一分折也。

  ○常不輕菩薩品

  言一者能學行人總有六品分為四段者。湧出一品。明現在行安樂行流通之人。壽量品及分別品。因釋前疑。展轉生起。隨喜及法師品。助正依安樂行流通之人。所得功德。此常不輕品。明佛自身。往居因位。行安樂行。流通此經。勸勉時會。故此品來也。

  言二者三品明未等者。謂隨喜品。並法師功德品。常不輕品。

  言為我常不輕者。為字平聲呼也。

  言初雖受苦等者。經言。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菩提。損惱持經之人。尚得佛道。況親自持經。豈不作佛耶。

  言此明具因記者。具理行二因也。金雲。唯雲具理性因也。

  言釋名者。正法華雲。常被輕慢品。

  言觀他四眾具佛性因者。理佛性行佛性也。

  言勸他修行者。意言。恐言有佛性皆同自成。故此勸也。經言。汝等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有性者作佛。無性不作佛也。

  言三業恆時等者。經言。若比丘比丘尼。至皆悉禮拜讚歌。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即是身業禮拜。口業讚歎。意業不輕慢也。

  言欲明經之威神等者。顯此經有威力故。又顯菩薩。

  爾時得大神通力。樂說辨力。大善寂力。故告大勢也。

  言能令順行修者。即不輕菩薩今得成佛。經言。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不能疾得阿耨菩提也。

  言違經惡人亦能等者。據論。打罵持經之人。令墮地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如是展轉。至無數劫。由經力不思議。苦有盡期。只千劫入地獄。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也。

  言答佛因彼說者。正說菩薩。勸勉眾人。傍說佛故。以彼常不輕菩薩是威音王佛時人。所以兼說佛名字。非正要也。故以不輕為品名。不以威音作品號也。

  言此初也等者。初牒前違順所生罪福。以示眾人也。經言。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指譬喻品中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經言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說者。指法師功德品得六根功德也。又謨雲。獲大罪報。生下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也。其所得功德。即生下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凈等。

  言即此初也者。惡人益勢也。過去有佛。名威音王如來。入滅已後。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今取最初一個佛。入滅已後。像法之中有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所以疏雲。惡人益勢力也。若佛正法中。佛力增惡人無力。今是像法佛法衰。惡人力增也。

  言善士增勤者。菩薩名善士也。增勤即是增道。

  言菩薩比丘者顯是菩薩等者。經言。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顯是菩薩而兼比丘。簡是比丘而非菩薩者。或定姓聲聞二乘未發大心者。是比丘不名菩薩。不為持經求佛事。皆非此行也。應以四句分別。一是菩薩不是比丘。在家菩薩也。二是比丘不是菩薩。定姓聲聞。三亦是比丘亦菩薩。即常不輕也。四非比丘非菩薩。即外道。經言。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等者。釋名也。

  言初不可怪是菩薩等者。問菩薩比丘禮拜俗人。如何不犯戒。答疏言。初不可怪等。章敬雲。菩薩非比丘。為初也。比丘非菩薩。為後。若是菩薩非比丘禮拜俗人。名初不可怪。不犯戒故。若是比丘非菩薩禮俗人。名可怪。後犯戒故。初則不可怪。後名可怪。怪即驚怪。以比丘禮俗人犯戒也。

  言無畏德女等者。問准何聖教。菩薩比丘禮俗人。不犯戒耶。答疏言。無畏德女等。若令彼眾生起迴向。又令生長眾生善根。禮則不犯。若空是比丘非菩薩。不為迴向生長善根。禮則是犯。不禮卻是不犯也。

  言今作是禮者。謂生長善根。及令迴向。故不犯。

  言又禮四眾等者。獨禮一人。或禮尼。或女人。便犯。敬法身性。不禮凡身。

  言然有解言其此者。意說不讀誦空行禮拜。此解非也。

  言故知不尊等者。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不專行禮拜。不專字向下轉。

  言語加能忍者。經言。四眾之中等者。語加。加謂諸語業。口業罵名語加。身業打名身加也。

  言第四身害能受者。經言。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等者。問被打既走。何名忍辱。答俗書尚說。父母打子。少杖打來則受。大杖打即須走。恐一時間惡發打死。陷父母不義之過。菩薩亦爾。男子女人即同父母。所以走也。問為復打了走未打時。答打了何用走。只是未打時走。問菩薩被打打不著。何名忍耶。答只教打不著。便是忍辱。打不著尚自千劫入地獄。況打著耶。恐獲罪重。所以避走。恐不聞記。所以高聲也。

  言第五善名等者。此正是四十心位。不輕之號。自此生焉。所以經言。以其常作是語故。至輕也。

  言勝果遂生此者。勝果未生已前。猶住資糧位。由此向威音王佛。像法之中說經為因。臨命終時。空聲教示為果。若不修因。果若不從何起。一空聲教示億偈能持。二六根清凈。三增壽說法。此三得名勝果遂生。此在四加行位也。

  言一聞法能持者。經言。是比丘臨欲終時。至悉能受持者。自家所受持經。未必有二十千萬億偈。臨終佛加被。二十千萬億偈。皆記憶。問法華經七卷。今二十千萬億偈。何太多耶。答小化答土中只有七卷。不妨大化土中經文多也。又下雲。如殑伽沙偈。又六百萬億垓。不妨多也。經言。具聞威音王佛等者。問不輕菩薩既於最初威音王像法中出。今言具聞者。聞於何佛。若言初佛。初佛已滅。若言後諸佛。云何言先所說法華經。答臨終但聞初威音王佛。若爾。初佛已滅。前難寧通。答佛實不滅。何得言無。故前經雲。空處讀誦經。皆得見我身。又尋經意。於虛空中。即不是不對佛聞也。何妨聞彼最初佛之經名為先所說。空聲教示。即相應語業化也。問准經所說壽量等。云何加行見報佛(一處見異)。

  言增壽說法者。經言。更增壽命二百等者。問當時人壽多少。今壽二百萬億那由他何太多耶。答一是法威德力加被。二者。或是禪定力不折壽。如一人合更經七日。身死忽然入定。三十二十年。出定來更經七日。便死也。

  言已前禮拜等者。問若是定力。何關持經力。答疏言。已前四十心等。意言資糧位命促。延至加行位大化。雲命自長也。或是劫初時。大例命長。亦不妨也。

  言一惡人從化等者。增壽也。經言。神通力者。增益壽命也。

  經言樂說辨力者。受持億偈也。將此億偈。樂為他說。故名辨力。經言。大善寂。謂寂靜也。

  言漸為諦觀等者。所見安立非安立諦。正是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問何名四善根。答一是聖道智火之前相。故立以??名。二是尋伺位極。複名為頂。三是即境識空。故名為忍。四是異生。經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牟雲。由前聞法漸觀理故。作真如觀也。

  言第八善土增道者。善事轉多。故名增道也。

  言此二在凡四十心位者。問前四眾罵打時。早在四十心。何故此間猶說四十心。答前說四十心。正在四十心位。今言四十心者。在加行位也。問若是加行位。如何見有四眾。答見四眾。是資糧位末。第三十心法界迴向也。增壽即是欲入加行也。又設使實是四眾加行位菩薩。亦不妨有四眾見也。只天親菩薩??頂忍之高士。何妨四眾見。

  言由如此者。由如此故。遇佛說法。由如此故。遇佛受持。

  言得六根常凈者。問前來早得六根清凈。此間有又六根清凈何別。答今此間經言常眼清凈。顯是變易身上六根。得初地名常也。前是加行位分段身上六根。有間斷故。入初地之名為常。問前品雲。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又雲。以清凈常體。一切於中現。疏主宣判在加行位。答彼言常者。尋常之常。今言常者。不斷常。常恆之常也。

  言問菩薩理應住等者。問菩薩理合出生入死。教化眾生。如何偏說遇佛。答疏言菩薩理應住生死以化物。所以疏言。不遇諸佛者。如破漏舡等。

  言不活畏者。凡夫執身有我。恐我斷絕。故有不活畏。菩薩不執身為我。故無不活畏。

  言惡名畏者。菩薩不希求財利供養。不畏惡名。惡名是失利之本。菩薩尚欲將錢物布施他人故。顯不貪於利□故。由是不畏惡名。所以菩薩示有妻子男女種種等事。

  言死畏者。凡夫執身有我。恐我斷絕。怕怖於死。菩薩不爾。故無死畏。

  言惡道畏者。菩薩作念言。合眼便生十方凈土見佛聞法。故無惡道畏。

  言大眾威德畏者。凡夫即自身於一切人有畏。菩薩不爾。尚不願與一切眾生齊等。何況有勝。故無大眾威德畏。

  言佛無所畏等者。一正等覺無畏。二出苦道。三鄣法。四漏盡。

  言菩薩無所畏者。一總持無畏。二知根無畏。三答難無畏。四斷疑無畏。四中初一總持無畏。即是經中為眾生說心無所畏。餘三即是後無大眾威德畏中分出。即是知根答難斷疑也。問菩薩如何為大眾說無所畏耶。答菩薩不見有眾多問難之人。少許相故。

  言離前五怖畏等者。因即煩惱。八地無漏現。相續煩惱不行。故說永離也。謨雲。八地已去無漏恆行。二乘不無。故名不離也。惡道畏死畏不善業及無慚愧為因。惡名畏以貪為因。不活畏威德畏我見為因。問何不離四德也。答六度六弊相治數齊。八難四輪葯病非等。但依道理。何責數耶。

  言初會初行惡行果者。經言。得大勢彼時四眾。至受大苦惱等者。問杖木瓦石為因。千劫入地獄為果。又受罪已。復遇常不輕教化得菩提。以何為因。答最初見菩薩行不輕行。一念心緣著菩薩所行之行。及念心聞受記聲。由未行輕毀。只此一念凈心為因。薰得種子。落在第八識中。經千劫。在地獄中。本來信心種子熟故。方從地獄出。後時復遇常不輕菩薩。得成菩提。今經中隱卻昔時受記因。但說後時遇常不輕。得成菩提。顯持經人功力。毀罵尚得菩提。況供養持經者也。

  言會古今等者。經言。師子月等五百比丘為一句。此舉比丘。攝尼眾。舉勝攝劣。經言。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攝優婆夷。舉男攝女人。此四眾具足也。

  言問善現聲聞(至)利益者。須菩提欲出乞食。事須先依里巷。觀後方出。若人宜見行。行則喜。坐則嗔。遂現行相。乃至諸相亦爾。方便令喜不教嗔也。二乘雖證無諍理。不能令他滅諍。菩薩自證無諍理。兼能令他無諍也。婆沙雲。諍有三種。一煩惱諍。九十八使並十纏。二薀諍。所謂五薀。三斗諍。謂諸有情互相凌辱。言語相違。無是三諍。名為無諍。今約第三義難。

  言十九頌半頌後等者。唯述長行後三段文。不述第一。牒前違順所生罪福。以示眾人也。

  言初一頌半頌所遇佛者。長行第二段。遇佛有三。初標時節。經言。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二所遇佛。經言。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等。今偈雲。過去有佛。號威音王等。將即護也。道由引也。

  言違順者中分五等者。三顯能行違順人相。長行有八。頌文述五。初三頌述惡人益勢善士增勤。長行惡人益勢。經言。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二善士增勤。長行經言。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等。今此三頌合述兩段經。雲是佛滅度(云云)。

  言次一頌語加能忍身害能受者。且語加能忍者。長行語加能忍。經言。四眾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凈者。惡口罵詈等。今半頌述。經雲。諸人聞已。輕毀罵詈。二身害能受者。長行經言。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等。今半頌述雲。不輕菩薩能忍受之。

  言次二頌勝果遂生者。長行經言。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今偈述經雲。其罪畢已二行是。長行經言。入地獄受罪畢已說四眾。今頌中言。其罪畢已者。說常不輕自身也。與他人受記。見者合喜。以有罪故。感得他人杖木瓦石打來。是前前世罪合墮獄。持經力故。轉重令輕。

  言次一頌惡人從化者。長行經言。於時增上慢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為作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辨力等。今偈述雲。諸著法眾。皆蒙菩薩下。

  言後一頌半善士增道者。長行經言。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今頌雲。不輕命終。值無數佛(云云)。

  言初半頌會身者。長行經言。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後會四眾者。長行經言。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等。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頌中三頌半述雲。彼時不輕。則我身是(云云)。

  言結勸眾人除違等者。長行經言。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菩提。今頌述雲。我於前世勸是諸人六行等是(禮眾勸勉)。

  ○如來神力品

  言三流通者。即第三如來付授流通也。

  言示相付囑等者。神力品示相囑累付屬。藥王品等。稟命行故。

  言神力囑累等者。即是令諸大菩薩信如來所說。令流行法華經。名命行也。

  言余之六品等者。神力囑累示相付囑。稟命行故。承世尊命。出生入死。教化眾生。名流通也。

  言今此即初等者。付屬法華經。與前來湧出菩薩。並八萬大士。名付囑於他也。

  言恐不生信等者。問諸大菩薩時會等。前來豈不早已生信。要假更現神通耶。答事須令驚異希奇之想。信如來所說不虛。方肯流通。

  言方以言付者。囑累品身付。此品言付也。

  言勢與前同者。與前來疏科。三流通同也。

  言有三種法門者。一出廣長舌。令憶念故。二謦咳者。說偈令聞故。三彈指者。令覺悟故。問此中與樂品說無上何別。答金雲。彼約所說法勝能詮無上。此神力能說之人不虛。即能所別也。

  言釋名者。晉言如來神足行品。行即力之別名也。如來二字。通釋迦多寶。向下亦同現神力。化現不測。謂之神。能摧不信。故名為力也。

  言初標等者。經言。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者。即前湧出品雲。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道之首。各將六萬恆沙眷屬。況將五萬。乃至單己樂遠離行。至所不能知。問如何知有千世界微塵。答雲。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如來實知數。若不爾者。不成種智也。

  經言一心合掌者。身業請。而白佛言下語業請。所以者何下述心。即是意業請也。所以疏解不但欲以濟他。兼希自行等。

  言真謂真實者。即顯非是假權之教。凈者有三。本新及無漏名凈。影取善性名凈。

  言一標現神力者。經言。一切眾前現大神力也。

  言一為顯經勝德等者。經言。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等。

  言二為說眾生等者。經言。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為悅眾生故。現無量神力一行。

  言三見諸菩薩等者。路雲。釋迦分身見佛滅後信心菩薩。發願流通。順諸佛心。故現神力。經言。佛滅度後。能持是經故。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即是釋迦與分身佛。見前來信心菩薩。發願請持經。能順佛心。世尊歡喜。所以現通也(上標神力)。

  言今加為八者。古德相傳有七神力。科經不盡。今加示現。帖成八神力。即疏生加一力也。因釋迦放光。他方眾生遙見靈山。假釋迦神力。他方遙見歸依。故名示現也。

  言六通之中者。此是六通之中。神境通也。

  言謂化身化語等者。第二能化之中有三。一釋迦分身名化身。二化語。經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及空聲教示等。三化境。現寶樹及師子座水鳥樹等。此皆無而忽有也。

  言此謂十八變等者。因疏中說變化所以。此間解十八變也。

  言熾燃者。如妙莊嚴王。凈藏凈眼身上出水。身下出火。

  言流布者。序品放光過至遠照萬八千界也。

  言示現者。謂前來序品寶塔品妙音品中三處放光。光中見六趣眾生及凈土事。

  言轉變者。即寶塔品中轉穢令凈也。

  言往來者。如目連往野馬世界。如妙音菩薩從東方聽來。往歸本國等。是。

  言七卷者。如神力品合蓋帳成。是卷鬚彌入芥子。

  言八舒者。又此品中出舌。上至梵世。展一毛充法界。

  言九眾像入身者。法師功德品中。受持得八百身功如。凈琉璃內外明徹。一世界皆身中現。

  言十同類往者。如妙音觀音處處現同類身也。

  言十一顯等者。多寶如來從地湧出。龍宮海會從海出來。妙音菩薩湧現虛空等。

  言十二隱者。妙音於彼國沒。如文殊問答了隱身東海。

  言十三所作自在者。謂寶塔品中移諸天人。置於他土。又序品天雨四華。此品之中。謦咳彈指。此即如來所作自在也。此寬也。以變化勝故。偏得自在。

  言十四制他者。如降魔是。

  言十五能施辨才者。如信解品偈雲。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此者。當得成佛。又加被須菩提。說大般若。即經雲。我承佛教。為大菩薩。以諸因緣。種種譬喻。若干言詞。

  言十六能施憶念者。如佛令阿難即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法師品雲。若讀此經。忘失句逗。我還為說。令得具足。

  言十七能施安樂等者。如提婆品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凈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

  言十八放大光明者。如序品化城品。大通放光。寶塔妙音。及此品中放光等。問第三流布。第四示現。第十八放光。此之三變。俱說放光明。有何差別。答但放光即無別。放光徹照。即第十八放光。若至於他土。從近至遠。即是第三流布。若於光中。現所見之事。即是第四示現也。

  言或此及第四者。或此即第三謦咳。第四彈指。是第十三所作自在也。

  言第八通為一佛土者。問前塔品中早說世界通為一佛國土。如何此間又說世界通一。答前塔品中言。世界通為一佛國土者。只說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中無大海江河等。名通為一佛國土也。此神力品通一佛國土者。說四百萬億那由他世界外也。問爭得知耶。答准下經言。過此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是中有佛。號釋迦牟尼。故知遠也。

  言今佛出舌者論雲者。解當唱經文。令持經菩薩憶念前來付囑一乘法。信佛所說不虛也。名為憶念也。所以先現舌相憶念。流行一乘故。

  言如佛入婆羅門等者。即智度論中。證佛不妄語也。佛在舍衛國。坐夏訖。於行次入一婆羅門城乞食。國王不信。便作制約。若有與佛食者。約輸五百金錢。後佛到其國。將阿難持缽入城乞食。城中眾人皆閉門。不敢施食。佛空缽而出。是時長者家有一老入。便持瓦器盛臭[米*定]汁。出門異之。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此神人。應食天廚。今日遊行乞食。必是慈悲憐愍一切。思設供養。更無能得。今此弊食。佛須者可取。佛知其信心信敬清凈。申手以缽受其食。佛時微笑。出五五色光。照徹天地。告阿難言。汝見此老女人信心施佛食否。阿難答言見。佛言。此老女人。施佛食故。十五劫中天上人間受福快樂。最後一身。身為男子。出家學道。得碎支佛。入無餘涅槃。時有婆羅門。在傍邊立。而說偈言。汝是日炙種。剎利姓。凈飯國王之太子。而以食故。大作妄語。如此臭食報何重耶。是時如來出舌。上至髮際。語婆羅門言。汝教中頗有出舌。至髮際。是妄語人否。婆羅門答言。若人出舌能覆鼻者。言無虛妄。何況至髮際。佛言。汝見世所希有難見事否。答言已見。我曾共諸婆羅門道中行。見一尼??律陀樹。其際遍布賈客五百量車。蔭猶不盡。佛言。此樹種子大如芥子三分之一。種子至小。樹身極大。此老女人信心施佛。得大果報。因小報大。汝何不信。是時舉城之人。皆送五百金錢與王。詣佛供養也。

  言至梵世者。問何故放光直至色究竟天。乃至出舌何故只到梵世。答出舌上至梵。初禪有語表。故向上無也。放光照色究竟天者。放光驚覺有緣。破痴暗故。

  言一一毛孔者。表慈悲平等。又表一乘寬備。二義別談也。

  言由多寶佛等者。初塔為證。後以身證。證教證理。二種別故。經文唯有釋迦分身示現。不說多寶示現。由已證經了。更不說也。

  言愚者心迷者。明時節。經言。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者。嘉祥問云何收舌。不收光耶。答表說法事訖。故收舌相。欲令十方通徹彼此相見。故不收光也。愚者心迷。實經百千歲。望眾生自心。迷悟不同。長時短時有別。由佛神力改換其心。總令不覺。總交作短時解也。

  言又報化之利者。約一處見異。只如靈山釋迦佛。文殊普賢見報身。實舒舌經百千歲。二乘凡夫見化身出舌。亦只是暫時。

  言又佛現神力者。佛神力實延百千歲。以佛神力。令眾生覺。只謂將暫時也。

  言然促不延者。問既延亦是佛力。令眾生不覺。亦是神力。說佛壽百千歲何也。答疏言。然促不延為論等。問既見報佛化佛。所聞法一種是法華經。更無差別。能聞之人則有經時長短不同淺深不同也。意表凈土穢土之中。說經是一般也。

  言論雲謦咳等者。說偈此二字上句。令聞故屬下句。問何要聞聲。答疏言。既聞聲已。如實修行也。疏雲。謦欬者。即不是正說偈時。但是欲說偈時。事須謦咳。如人慾語先自謦咳也。意言先謦咳驚覺令聞。後說偈也。問前來說偈何不謦咳。答此之付囑不同於余。故不為例。問後品令行。何不謦咳。答後品無偈故。又以手摩彼自審聽故。

  言一睹生忻者。經言。以佛神力故。皆是此娑婆世界者。十方雖遠。以釋迦神力。皆是娑婆世界也。

  言空中高聲等者。經言即時諸天。亦是彼國之中。十方諸天。虛空中聲。非此界聲也。

  言第六合蓋成帳者。即是和合如蓋。即是寶帳遍覆如蓋。蓋者覆蓋義。

  言散華者。散華中亦有香及瓔珞等也。

  言合成蓋等者。蓋覆一切此界眾生故。辨雲。即是寶帳遍覆名蓋。十方世界眾生。各將金銀寶物。從十方來。到娑婆世界。佛神力故。集在一處。變成寶帳。蓋覆十方分身及釋迦佛上。問何要變成寶蓋。答表會二歸一也。唯覆此界者。表佛意偏為此界眾生。塔品雲。誰能於此娑婆國土。廣演此經也。

  言世界通一者。經言。於時第七世界通一也。表十方世界唯有一乘也。

  言智心無礙凈土不殊者。智心無礙即是悟解一乘之智。而無疑礙。所以世界通一。

  言唯有一乘更無餘者。唯有一乘。無餘二乘。故通為一。

  言論唯解三者。八種神變中。余經通有五種。非勝故不釋也。又此三種。余經皆無。論家偏解。又此三種正是付囑。所以偏釋也。後義為勝。

  言余通非正者。餘五通。余經有光如上生涅槃。動地如般若。合蓋如維摩。變土亦如維摩。非此經中付囑處正要。故不說之。問此之變土。與塔品何殊。答彼三變共四百萬億那由他。今此十方世界如一佛土。唯四百等。

  言一結前神力者。經言。爾時佛告上行等者。等余湧出。上行即是四中上首也。

  言二為囑累說等者。經言。若我以是神力至盡者。問若實盡者。此言即虛。若不盡者。何成種智。答約佛種智。說無不盡。但眾生不能盡受。故不說也。如手中葉也。

  言一權實之道者。且遂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不過權實法。二神通之力者。經言。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即化身化境。三佛所藏理者。經言。如來一切秘要之藏。法身也。四智慧深事。經言。如來一切甚深之事。報身也。因果理事。三身功德。皆於此經中說也。

  言四結成勸授者。經言。是故汝等於如來等。如說修行者。修行者修行二利也。

  言應供養等者。經言。若經卷所住之處。若人受持妙法蓮華經。便是供養道場。本來補設道場。只為著經。此人既諷念法華經。名真道場真供養。著谷之處名穀場。著麥之處名麥場。此經是如來成道之處。名曰道場。

  言法身妙理此中具者。即清凈法界。四智心品。總名為法。各有依止義名身。故名法身。對能詮教。名妙理。此中具故。此中言指教也。此上一句總言薀道處名道場。此上總解道場。

  言成道處得菩提處者。名道場。經言。諸佛於此。得阿耨三菩提。

  言說法處者。名道場。即經雲。諸佛於此。轉於法輪。

  言涅槃現意者。問現神力有何意。答經雲。為悅眾生故。現無量神力。令信所說法。

  言次二頌五神力者。問何名五神力。答一舌相至梵天。二身放光。三諸佛聲。四彈指之聲。五地皆六種動。長行有八。頌中唯五段。略無後三也。

  言此初也者。二頌標無窮也。長行經言。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屬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今頌雲。屬累是經故二行是。

  言一頌半見佛者。經言。能持是經者。則為已見我。一行半是。長行無。偈文有也。

  言二頌歡喜者。經言。能持是經者。令我及分身等。二行是。

  言一頌得法者。經言。諸佛坐道場。所得秘要法一行是。

  言一頌半能說者。經雲。能持是經者。則諸法之義。義無礙解。名字二字。法無礙解也。及言詞三字。詞無礙解。樂說無窮盡一句。辨才無礙解。下二句。經言。如風於空中。一切無障礙。結也。

  言二頌半利益者。經言。於如來滅後二行半。是。

  ○囑累品

  言一依今時經品者。即羅什所譯者。前明神力品。令信付屬了。今明屬累品。摩頂令行付屬。故此品來。行音(莖同)。

  言釋名者。有說累字(淚音呼去音)非也。但是累者重迭之義。三摩菩薩頂名累也(上聲呼)。付託作囑。付應作屬。

  言為以一手摩等者。問湧出菩薩數如河沙。為以一手一時摩。為以各一手摩。答一手。一時摩。不前不後。表佛神力故。二雲。然諸菩薩各一手摩。表佛妙用周遍故。然諸菩薩各見獨摩者。各見世尊摩當身。不見摩諸菩薩也。又一手者。手如教。令知唯一乘教故。

  經言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等者。據此品合向普賢品後安之。彼處說經了。所以從法座起也。若安在神力品後。更無起居文。

  經言我於無量百千萬等者。問佛之因行不越三祇。何故今言無量百千萬億耶。答瑜伽三十八雲。有二無數大劫。一者。日月時年。以此算不及故無數。二者至數極故。故名無數。今說於前。

  言此初以右手等者。嘉祥雲。一手一時遍摩千世界微塵數菩薩頂。名現大神力也。若不持經者。即不摩也。二乘作佛。名吉祥。此是如來身業加持。經言。作是言我於無量。至菩薩法。口業加持。猶如父母。收拾得活計。臨老之時。付囑與男女。我一生已來。共汝苦作美吃。致得活計。我則不免無常。汝等在後。大須省事。把捉錢物與我。養活小大。追逐親情。不絕祭祀。如來今日亦復如是。告諸菩薩。而作是言。我於三大阿僧祇劫。一句投火。半偈捨身。或為常不輕菩薩。被杖木瓦石而打擲。或身為國主。為床求法華經。於千歲修習是難得阿耨菩提(云云)。今以付囑諸大菩薩。還須與我。不惜身命。教化眾生。

  言唯大菩薩者。簡彼二乘初回心者。不名大故。表此一乘三世中最勝故。故三摩菩薩頂也。

  言傳燈之法等者。解經中三摩義也。手摩三遍。身業加持也。而作是言。口業加持。

  言此初也者。意業加持中第一明己三不善根已盡。能施智慧也。問何以意業加持付屬。所以者何。征也。

  言慈悲故等者。答征詞所以者何也。一如來有大慈悲故無嗔。能拔苦與樂故。

  言無慳吝故者。解經無諸慳吝。無貪不慳法吝不惜法也。凡夫有貪瞋痴。慳惜也。

  言亦無所畏者。無痴所作決定故。

  言能與佛者。解經中能與眾生佛之智慧。智慧者即後得智也。

  言如來智等者。根本智也。

  言此二任運等者。此二無師而得。名自然慧也。未得時要修。及至得時。任運而得。名自然慧。非是端坐不修。名為任運也。

  言或前二等者。第二解也。前二是有為佛之智慧。如來智慧也。後一是無為。名曰自然也。此三即是開示語三也。

  言顯佛能為大施主等者。經言。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等者。勸示眾生。應學如來。勿生慳吝。顯佛是大施主。聲聞緣覺名等施主。能施眾生五戒八戒。人天果法。四諦法輪。如來三不善根永盡。能以法施感佛果菩提。名大施主。

  言成實論說等者。行教證也。

  言住處慳等者。欲得獨宅院。自在而住。

  言藏僧施物者。施主將物來者。便雲是我物。我所施。計為恩德故。二者。設是施主物。是我化得。是我恩也。

  言是人於共有等者。施主錢物。大家有分。名共有也。共有法中。尚自生慳。何況自己錢物。

  言四斷受者令等者。此一句。疏有二義。一者。斷受施人。令不得物。二令不得施處。能施人求施不得。而不來施。施主合得福田。勸他不施。又師僧不得利。名斷受者。不交他布。名不得施也。

  言後生其家者。糞土尿坑中及諸惡處。即地獄中畜生中也。

  言不得為福者。為由作也。

  言不得財利者。師僧合領受得如是錢物。勸他令不得也。

  言毀訾善人者。怕俗家布施物。便毀呰善人。而不令施。

  言心常憂惱者。又怕俗家私裡布施。心懷憂惱。

  言自高卑他者。自高心著他卑也。

  言多怨生者。因中慳法不說。誰人更肯相親。果中隨受何身共處。總成怨對。

  言令行余經者。若不肯信受法華經。與說余大乘經。即華嚴般若等是也。問譬喻品雲。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頂受。但樂受持大乘經典。不受余經一偈。此復云何。答彼約受持此經說。今約有不信此經者。且說諸經漸化回心故。諸經即大乘經也。問因何與他說余大乘經耶。答經余深法中。即是大乘經也。二乘是粗淺法。

  言謂遇二乘者。定姓二乘。或不定姓凡夫。

  言結成勸意者。經言。汝等若能如是等者。如是流行法華經。則是報我恩也。設種種門者。即於如來余深法中等也。

  言初三業等。經言。聞佛作是說已。皆大歡喜。意業也。經言曲躬低頭。身業也。經言俱發聲言。語業也。菩薩三業敬領。佛滅度授持法華經。唯願世尊。更莫憂慮。如是三遍言。勿復憂慮也。

  言第四大段眾皆歡喜者。喜歡有五般別。一者。世尊向法師品中。與八部授記。令遣持經。雖讚歎人法二師。皆聞尊重。信心猶輕。遂得多寶如來涌塔證經。又十方分身。世尊本召他開塔。開塔既了。證教證理。所以歡喜。二者。下方湧出上行等菩薩。本來請持經。世尊許持。摩頂付屬。所以歡喜。三者。此品之中。世尊教示弘經軌儀若有信者。為說法華經。若不信受。與說余經深教法。慚愧世尊教示。我等弘經軌儀。所以歡喜。四者。舍利弗等。見世尊付屬法華。與諸菩薩。令我等輩。有所咨問。為真善知識。所以歡喜。五者。天龍八部等。既聞一部經了。無災無障。法筵終畢。所以歡喜。

  言聞贊法勝者。即是此品中贊。或前神力中贊也。

  言一說者清凈者。所知障盡。名清凈也。

  言所說法清凈者。如來一一智證。所以清凈也。

  言所依說法者。能聽人得果清凈。或離染清凈也。

  ○藥王菩薩本事品

  言上之二品等者。神力屬累付授已了。即合到受命流通。受命有六品。今當最初自行苦行力以流通。故此品來。准論普賢囑累。明護法力。護法力中。囑累既在前陳。護法但唯有一。藥王時雖在會。舉過去燒身燃臂自行苦行。持法華經。利益時會。故此品來。

  言釋名者。晉本但言藥王菩薩品。闕本字也。

  言療八塵等者。攝雲。色香味觸地水火風。此之八種。坌污之義。總名塵也。痼者。切雲久病也。此能道四大所造四塵。增長煩惱。無始時來有。故名久病(痾字亦同)。

  言七漏之深痾者。漏謂心病。安國引成實論及涅槃經師子品說。一者見漏。謂見道煩惱。二修漏。謂修道煩惱。三者根漏。謂眼等六根能生漏故。四者惡漏者。謂惡罵等能生煩惱漏。故名惡漏。能生漏故。而得漏名。化度雲。或名境漏。謂色等五境以能生漏。名境漏也。五親近漏者。謂衣食物等為生貪由。緣著則生漏。名親近漏也。六者受漏。受謂三惡覺。三惡覺者。一欲二嗔三惱也。七者念漏。即邪念起漏。故名念漏。七漏中前二正明漏體。後五生漏因緣。相從而言。總說為漏。問八塵七漏欲表何病。答欲表藥王為大葯樹。能治眾生身心二病。意重一乘之法。自行苦行。勸示流通。令諸眾生受持經者。二病俱盡。下經雲。此法華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也。

  言初問等者。經言。爾時宿王華至世界者。問也。游謂行也。於娑婆世界也。次請者。經言。世尊是藥王菩薩有若干。至少解說。後辨請意者。經言諸天龍等。問請有何意。答令諸天龍八部諸來菩薩。問皆歡喜。問八部等因何歡喜耶。答前來不輕品。說佛身往昔自行不輕行。持法華經。此品說藥王菩薩所行之行。所以歡喜也。

  言宿王華者。問何名宿王華。答疏言。宿世已來名宿。持法華如王自在。名王也。

  言寶雲經說菩薩等者。解藥王菩薩名字也。何名藥王。答疏雲。寶雲經等。謂根莖枝葉華果。此上六種。亦有見色聞香嘗味得觸。遇此十法。病皆除愈。彼寶雲經中說。菩薩實化身為葯樹。眾生病苦。有吃根得差者。有吃莖得差者。有吃枝得差者。有吃葉得差者。有吃華得差者。有吃果而後差者。亦有見樹顏色便差。亦有聞樹香使差。亦有嘗樹味便差。亦有覺觸而便差者。此十法雖是菩薩實化現有。疏主引來為會也。

  言菩薩亦爾者。合也。為眾生有煩惱病。將大波羅蜜教法為葯樹。有依布施而活慧命者。如吃根得差。有依持戒而活慧命者。如吃樹莖而得病差。有依忍辱而活慧命者。如吃樹枝而得病差。有依精進而活慧命者。如吃樹葉而得病差。有依禪定而活慧命者。如吃樹華而得病差。有依智慧而活命者。如吃樹果而得病差。又有四法。有見菩薩授持六波羅蜜教。生隨喜心。如見樹顏色病差。有聞菩薩說六波羅蜜聲。生隨喜心。如聞樹聲病差。有因菩薩六波羅蜜法。而得悟理。生隨喜心。如[口*(自/死)]樹香病差。有因悟六波羅蜜而起行者。如嘗樹味病差。

  言有同事而等者。有與菩薩。同行六波羅蜜行。如觸葯樹身病差。若是近處見色聞聲[口*(自/死)]嘗味。若是遠處病人困重來不得。但將根莖枝葉觸身便差也。葯樹總喻菩薩之身。六度即同根莖枝葉華果也。

  言有是若干等者。經言。世尊是藥王菩薩有若干。至願解說者。問藥王苦行在昔因中。佛未說之。眾人不識。宿王華菩薩何以苦行而為問詞。言百千萬億難行苦行耶。答菩薩宿命智知。若爾。菩薩但知百劫。何無量劫等。答上位菩薩非初地故。或佛加故。問何名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答疏言。燒身燃臂等是。

  言無惡者。問云何下經言。爾時天人阿修羅等。見其無臂。憂惱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等師。而今燒臂。身不具足。何言無惡。答今約實無。下文約眷屬莊嚴化現言有。若非化現者。云何報土得有七十二河沙聲聞眾。問寧知報土。答若非報土者。云何佛壽四萬二千劫。又非成壞之劫。何以知之。准下喜見菩薩燒臂燃身供養七萬二千歲。而已供養凈明德佛。若約歲數劫。即壽命時短。供養時長。故知報土。若是報土。何有父母。若八地已前悲增有故。問若是悲增菩薩父母豈在凈土中耶。答應雲一處見異也。

  言莊嚴台樹者。一一樹下。皆有菩薩聲聞而坐其下。又一個寶樹下有一寶台。台上有百億諸天。作天伎樂。其台去樹。盡一箭道。糅雲。及金雲。相去一箭道。如射垛遠近。一百二十步。計六百尺來(此為正)。嘉祥雲二里。應非。

  言所說經法者。經言喜見菩薩者。若單作(上音)若著心。喜去音呼也。

  言得此定已能等者。解一切色身三昧。三昧是定。能現一切色身。初地初得。八地自在。十地平等。初地現百類色身。二地現千類。三地現萬類等。問此與俱生種類無作行意生身何別。答彼是變易身。此但是定果色身。以定為因。起身是果。故與變易身別也。安國雲。得此定已。隨能示現。即定果身也。或得定已。而能發通現諸色身身即通果所攝。神通為因。起身為果。色身之三昧。依主釋也。

  言十平等者。即第六隨順眾生示現。初地已得。故論雲。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善達法界。證真平等。於多百門。已得自在。多百門者即十百明門。三十七雲。一剎那能證百三摩地。二以凈天眼。見百佛國土。三以神通力。動百佛世界。四能放光照百佛世界。五百化類身。六成熟百類有情。七能留身住百劫。八於過未知百劫事。九於薀處界善建立百法明門。十於自類化百菩薩。已為眷屬。十平等者。一增上喜受平等。二領受緣起平等。三異相非相平等。四弘濟大悲平等。五無待大悲平等。六隨順眾生所樂示現平等。七眾生敬受所說平等。八世界寂靜皆同一味平等。九苦樂一味平等。十修植無量功德究竟平等(唯識?第六)。

  言此初也者。一喜念供養也。

  經言得此三昧(至)法華經者。皆因法華經力也。

  言二雨旃檀者。將堅實黑旃檀。碎如細粖而雨也。

  言三雨海此岸者。正法念經說。海此岸有香。唯諸聖得。今菩薩依定變起此香也。

  經言六銖者。簡要雲。二十銖為一兩。今顯貴故。所以六銖。而直此界一分也。問海岸栴檀即屬此故。云何復說直娑婆界。答准理應除此香。取余諸物價數。方值此香六銖。如奴持金。金直於彼也。

  言一服香油等者。雖前以神力供養。心猶不足。更以身供養。緣身是不凈敗壞故。服諸香也。經言。薰陸香。有說只是乳頭香。作顆明凈者。是兜樓婆者。羅什雲。出龍神國。此國無。不翻也。或雲。化木香。出廣府。曾問彼人。彼人喚兜樓婆。雲化木香。畢力迦者。此雲省宿。息逐反者。安國諸抄雲。金光明經雲。一香有翻為觸也。膠香白膠香。問但以香華。則成供養。何要捨身。答世間所重。不過己身。若不捨身。何表殷重耶。

  言第五光明遠照第六諸佛同贊等者。經言。光明遍照八十億等者。問神通力燒身即得。更何要願力相兼耶。答火起燒身。光明遍照八十萬億那由他世界。是神力。若留身久住。供養經千二百歲。須是願心也。問神通願力自合如此。何表經力不思議。答此是法威德向上力義說神力也。問如律中燒身犯偷蘭遮。燒臂得突吉羅。喜見菩薩豈不犯戒乎。答大小乘異不犯也。安國雲。若作小乘。作即成犯。不作成持。若大乘。作即成持。不作成犯。故菩薩戒雲。若不燒身臂指者。犯輕垢罪。又為化利故不犯。如佛制比丘不得。與未受戒人同床座。有時舍利弗與須達長者。同乘一象而不犯。光明遠照者。願力致六尺之軀。何能遠照也。

  言二比挍贊者。經言。若以華香瓔珞至不及者。意言不及內財也。

  言初默者。經言。作是語已。而各默然者下。觀佛菩薩不語。名默。據實。是諸方佛讚歎了默也。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三十四

  卍續藏 第34冊 No。0638 法華經玄贊要集


推薦閱讀:

中國歷代禁書題解(法華經)
《法華經》的「如來使」
法華經講記·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法華經】我執,是最厲害的屠刀
云何名為成佛的《法華經》

TAG: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