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總是爭吵、冷戰、互相折磨,如何處理和避免?
「靜觀育兒」微信後台,收到一位女性朋友的大段文字。由於涉及到很多家庭內部細節,就不在這裡呈現。如這位朋友自己承認的:
「事情的起因,就是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小事」。
女方認為,男人為何就不能讓一步;男方堅持,女人為何這麼無理取鬧。一開始男人還嘗試跟女人擺事實講道理,後來,乾脆沉默。於是,倆人都僵持住了。冷戰開始。
小時候的記憶里,那些夫妻吵架,往往非常熱鬧、大動干戈,很是排場,有些嚴重的還會把親戚、鄰居都捲入進來。然後的橋段,一般是受了委屈的女人鬧著回娘家,向旁人哭訴,並被勸導安慰。隨後,眾人散開。第二天,夫妻像沒事人一樣和好,並會有善意的鄰居來一兩句打趣開涮的話。
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夫妻爭吵模式似乎更文明了。樓上樓下,鄰里關係都很淡漠。也並會不過問別家閑事。在家裡大聲爭吵,有點類似於公眾場合親密一樣令人尷尬。於是,冷戰成為了一個看起來不錯的選擇。冷戰場面,或者是女人獨自幽怨地哭泣,男人沒事人一樣把自己包裹在一個人的世界裡;或者是男人給一個沉默的背影,女人利索地收拾好東西摔門而走。
在這些模式里,人們常會用到兩種武器:
第一種,幽怨地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傲嬌地等待對方來道歉。
女人們慣常用這個武器。似乎女人更喜歡在親密關係里做情感乞丐。把一切都押在對方的反應上。於是,還沒開始就輸了。於是,為了等待對方的道歉,而刻意把自己留在一個糟糕的狀態,遲遲不肯走出來。並且自認為,我只要把自己留在這個糟糕的狀態里,對方就會向我道歉。心理學上管這個叫做人際控制性痛苦。其實這是種界限不清。
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故意把夫妻關係搞得難受。本身引發爭吵的事情,很可能不值得這麼難受。我們只是想用「難受」控制對方,讓對方不至於繼續傷害自己,於是誇大自己的難受。這種誇大的難受,是非常真切的痛苦,甚至會有錐心的痛。可惜的是,自己痛死了,對方可能也無法理解,絲毫感覺不到痛。所以,要解決夫妻衝突,第一步,要先從受害者的「神壇」上走下來。
第二個,是沉默。男人會用「沉默」這個武器。女人也會用。
很多男人之所以沉默,是他們習慣了用理智隔離情感。他們喜歡跟自己的愛人講道理。這種講道理的傾向,總能夠準確無誤地刺傷到女人們,因為女人們更信任情感和直覺。理智並非壞事。講道理也的確是個好方法,但是只會講道理,就可能是個大問題。須知,邏輯與道理的本質,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他們並不是生活本身。工具有用就留著,沒用,為何不事實換一個工具?比如常常看見一些有趣的段子,大意是,堵住女人壞情緒的最好方法不是講道理,只是一個擁抱和親吻。
很多女人的沉默,則更像是一種控訴。所控訴的就是:「我全好,你全壞」。說實話,婚姻里的事,能分得那麼清楚誰好誰壞嗎?我看未必。精神分析中的客體關係學派認為:他人對我們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自己教會的。因為關係是相互的。也就是說,未經我們允許的話,沒人能夠真正走進我們的內心,並刺痛我們。很多時候,是我們給了對方傷害我們自己的權利和能力。
而當我們用「我全好,你全壞」去指責對方的時候,對方的第一反應,都會是像感受到了有利劍刺過來一樣,敏捷地躲避開,下意識地進行自保,主動辯護,甚至發起回擊。當然,如果一個很自信、很有能量的人,會確信自己的價值,也就能夠接得住對方刺來的劍。
從上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夫妻間的爭吵及至冷戰,很多時候是在白白消耗自己、消耗對方。這樣的對抗中,都是受害者,也都是輸家。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里,這種僵持的親密關係,孩子會成為最後的受傷者。
對於這類親密關係問題,要提醒的是:
夫妻雙方,最好不要在關係里嘗試分個對錯,爭辯個輸贏出來。因為即使你贏了對方,最後,你還是輸了。相愛的夫妻,一定能夠明白箇中滋味。
其實,如果一個事情,對方認為有問題,那麼這就是問題。這和你認為是不是問題沒有必然聯繫。和其本身到底是不是問題也沒有必然的聯繫。這和對方的感受有關。所以說,最重要的,是學會聽。
記得我的一位諮詢師朋友跟我講過這麼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30歲的男人,治療過程中一直抱怨女朋友。他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女友的擔憂、恐懼,也知道不應該亂髮脾氣,但他還是不知道女友為什麼要分手,他覺得女朋友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付出。諮詢師可能有三種選擇去面對這個男人:
第一種,講道理,予以勸導。比如說,你太憤怒了,你的憤怒傷害了女朋友,所以她離開你了。
第二種,給出專業的分析,以及解決方案。比如說,告知對方,你的憤怒情緒很有殺傷力,我們來學習下,如何對你的情緒進行管理。
第一種,其實是站在女朋友的角度在說話,第二種,是站在情緒的角度在說話。
第三種,更可能被這個男人聽進去的溝通方式是什麼呢,是「看見」憤怒背後這個男人的心理狀態。比如,可以直接跟這個男人說:你很傷心對嗎?你的憤怒,是為了呼喚對方理解你,接受你。
這樣,才是真正站在這個男人的角度,在說話。
上面第三種溝通方式,完全可以使用在親密關係中。它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式。說到底,家庭里、親密關係里,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它很多時候沒法按照一個固定套路去運行。重要的是,在家庭中,在關係里,每個成員的心理需求都能夠得到尊重,被看見,被表達。懂得尊重親密關係中的另一半,是能力,更是一種休養。
———————————————
微信公眾號"靜觀育兒"原創文章。
想獲得免費專家答疑等更多育兒資源,請關注"jingguanyuer"微信公眾號!
若轉載請務必事先通過微信公眾號與我聯繫。
推薦閱讀:
※八字合婚真實案例,這對夫妻在一起只能是拖累
※夫妻相沖如何化解
※夫妻之間應不應該保留秘密?
※七種夫妻交流技巧,讓你徹底告別〇交流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