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令南海國家心服口服?

作者:羅天昊,致力於國家與城市競爭戰略研究,著有《大國諸城》

來源:羅天昊國與城(ID:luotianhao99)

南海局勢,波濤洶湧。

中國能否收服南海,領袖亞洲,充滿了懸念。

一、亞洲龍頭之爭:中國的面子,日本的里子

中國和日本,都不是亞洲令人信服的領袖。

越南既難認日本作為亞洲領袖,中國它也不服。

日本是亞洲第一經濟強國,有經濟實力,但卻難說是實質意義上的大國。一方面日本無法繞過中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同時,日本本土市場狹小,對於亞洲幫助有限。中國有超級大國的影響力,但是卻無法對於亞洲進行經濟輻射,由此造成了整個亞洲秩序的混亂。

近年來,中國在南海領域與眾多國家產生爭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中國本身不發達,無法與東盟國家形成產業落差,也就無法產生互補性。當國家間關係的競爭性大於合作性,眾多糾紛就此產生。中國無法使東盟諸國心服口服。目前中國與東盟之間是一種平行發展的關係,北部灣無法成為雙方資源流動中心,中國提倡多年的北部灣戰略之所以一直無法實現,根源也在於此。中國與東盟過去的十年,遠非「黃金十年」。

目前充當亞洲經濟「雁陣」中「領頭雁」的仍然是日本,獲得日本援助最多的3個國家都在亞洲,目前分別是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

印尼與日本雖然存在歷史問題,但是由於產業互補,雙方走的很近。印尼是日本的重要原料供應地,日本90%的能源要經過印尼掌控的馬六甲海峽。印尼的主要產品均來自日本,大街上行駛的汽車是豐田。電視是東芝。而日本電影和動畫片則風靡印尼。

日本也是越南最大的援助國。日本援越金額占越南各種外來援助的30%以上。其援助主要用於交通運輸項目、環保項目、電力項目、建設農村基礎設施等。均為越南必需,故深受越南歡迎。日本產品在越南也大受歡迎。日本摩托車價格是中國的兩倍,日本電器也成為質量的象徵。

美國重返亞洲,不僅引起中國警惕,日本亦不樂見。在亞洲,中、日、美國的影響交錯。美國雖能給亞洲各國提供市場、資金和技術;但是畢竟遠隔重洋,真正的亞洲領袖,還是要從中國和日本之間產生。

二、帶來福祉是中國成為亞洲領袖的前提

中國崛起為世界第二大國之後,一直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如何負擔起部分領導世界的責任?

中美之間存在意識形態的爭端,在中國官方,並不承認美國為「老大」,但從雙方經濟來往來說,美國確實有老大風範。此種關係模式,可以成為中國與東盟諸國關係的典範。

2015年,中美貿易額達5583.9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更為要緊的是,中美貿易順差超過2000億美元,美國市場的順差,帶來了機會和財富,雙方關係是良性的。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餘年之間,中國一直保持著對美順差,美國強勁的消費,一直保持對於中國的帶動作用。而美國人也以低廉的價格,享受中國提供的日用品服務。

美國成為全球領袖,固然有其龐大的帝業帝國四處擴張的因素。比如世界500強約一半產生在美國。但是,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技術確實能夠為他國借重,能夠與很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金磚國家形成互補,而其作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亦能為眾多國家產品提供最終消費市場。美國自身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同時也在讓他國在經濟上受惠。

作為領袖,不僅意味著榮耀,更意味著責任。中國要成為亞洲領袖,成為東盟諸國可以依賴的朋友與領袖,必須承擔一定的地區責任。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自身的發展能夠讓東盟諸國受益。

目前,中國與東盟的產業不兼容,從雙方貿易的情況即可看出。東盟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東盟貿易經常的順差,通俗地講,東盟與中國做生意,中國賺錢更多。

以越南為例,2015年越中雙邊貿易額達660億美元,中國連續12年成為越南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但是只有少數農產品和木材領域,越南對中國出口強勁,基本是中國處於順差狀態,越南對華貿易逆差巨大。近幾年都達到了200億美元之巨。

越南對華巨大逆差,它跟中國做生意,中國賺的更多,所以,越南失去中國市場,沒有什麼好心疼的,他從老大這撈不到好處,要不要認這個老大,給不給老大面子無所謂了。

中國是越南最大逆差國。而美國、歐盟、日本是越南最大順差國。越南和中國的順差國有驚人的重疊,這說明什麼?說明兩國產業同構很厲害,都以歐美市場為自己低端產品的傾銷地。同處全球產業鏈低端,中國可以造的東西,越南多數可以造,形成同質化競爭。

又說要做老大,又沒有給小弟帶來利益,小弟當然不服。老大是幹嘛的?帶我發財才對嘛。

中國要成為亞洲領袖,最主要的不是作為競爭勝利者出現,而是作為合作領導者出現。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更多帶給對方利益。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和總理先後訪問東盟,史無前例。中國總理更承諾要減少與東南亞國家貿易順差。正是中國大國責任意識的覺醒,要做領袖,首先是要付出,提供幫助而非僅僅威懾,以大擔當獲得道義優勢。

三、中國需率先完成產業升級

中國與東盟的共興共榮,關鍵在於中國。亞洲為全球增長引擎,中國為亞洲第一大國,中國需要為亞洲提供足夠信心。

此前,中國作為經濟巨人,其龐大的低端產業,成為東南亞諸國橫亘的高山,雙方貿易亦受制於產業同構,未來要實現大的貿易躍升,產業錯位至關重要。而關鍵即在於中國率先完成產業升級。

如中國夠實現跨越式發展,則中國既是亞洲大國,亦是亞洲強國,合二為一,成為亞洲無可爭議的領袖。在經濟上,東南亞可藉助中國的技術,而不是目前這樣,雙方搶西方的製造業訂單。屆時,中國龐大的市場,可以容納眾多亞洲國家的製造業,是他們的師友而非對手。如此,建立在雙方產業互補的基礎上,中國可將東南亞變為自己最大的戰略腹地,徹底實現大國崛起。造福於東南亞,才能最終收穫東南亞的尊重與敬意。

同時,中國亦需要完成從生產大國,到消費大國的轉型。未來,消除貧富分化,造就廣泛的中產階層,振興大眾消費,亦為中國改革的重要議題。一旦中國成為消費大國,亦將成為東南亞諸國的巨大海外市場。

2015年,中國擬定了製造業2025計劃,戰略核心,即完成產業升級,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產業落差,最終形成產業互補,將東南亞變為中國最大的戰略腹地,而非將他們推到競爭對手的位置。

四、中國需加大改革步伐,不能讓小國瞧不起

南海諸國敢小看中國,也是看穿了中國的一些弱點。

這些小國,敢於對於中國如此放肆,除了利益之爭外,還在於中國的改革需要步子更大。中國需要反思。

在治理的優良性上,新加坡是中國學習的榜樣,其廉潔的吏治,為華人世界所稱道。從世俗層面上而言,新加坡也比中國發達,其2015年人均GDP為53224美元,而中國僅為8280美元,新加坡為中國的六倍,人均收入的差距更大。

在改革的力度上,同為東方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越南,有後來居上之勢。

越南基本實現了黨內民主和社會民主,並且確立了依法治國的方略,行政權力,基本不干涉法院運作。

在以上領域,越南對於中國早完成了超越。社會主義的東方小兄弟國勢蒸蒸日上,騰飛大勢已成,國民信心暴漲。

在經濟領域,越南亦成績斐然。近三十年來,越南經濟增長速度在7%左右,雖略低於中國,在全球範圍亦算很高。而且越南基尼係數小,為亞洲國家最低,可謂藏富於民。

一百年前,中日幾乎同時改革,但是,由於既得利益的強大,中國改革失敗,日本明治維新成功,最後,被中國腐朽傲慢的官僚勢力視為「蕞爾小國」的日本,竟然擊敗了經濟總量是自己六倍以上的腐敗虛胖的中國。國不在大小,而在先進與落後之別。

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等小國,雖然政府比中國窮,但是人均收入已經比中國高,老百姓比中國富。硬體上,中國並不能領先所有的小國。

硬體不硬,軟體方面的改革,總不能讓小國小看了中國。

改革呼聲日益高漲,中國大責難辭。

既比它大,也比它富,還比它先進,它才心服口服。

格上理財:獲基金業協會頒發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八年深度研究,甄選陽光私募、信託產品、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財產品,為您的資產增值保駕護航!

推薦閱讀:

日媒評杜特爾特訪華:南海格局或會發生改變
原創丨美艦再闖南海,威脅不惜一戰,打得什麼算盤?
美再次呼籲中國停建南海島礁是怎麼回事?
淺談印尼排華的由來和南海問題
90個國家的230多個政黨支持中國南海立場

TAG:中國 | 國家 | 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