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藏在小區內的袁崇煥墓,佘氏守墓人一守就是386年

在北京廣渠門附近的一個小區里,修建有一座面積不大的墓園,這就是明朝末年抗清名將袁崇煥的祠墓。

圖為袁崇煥墓所在的小區——本家潤園C區。

袁崇煥墓雖然位於小區之內,但是卻非常的冷清,平時鮮有人光顧。我去拜訪的那天上午,除了我和售票員之外,我再沒有看到第三個人。

圖為袁崇煥墓的入口,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一片灰牆灰瓦之地都是袁崇煥墓的範圍,但是由於多種原因,墓園裡面已經堆滿了雜物,甚至還建有公共健身器材。

圖為袁崇煥墓大門前的鐵柵欄,我去的較早,所以柵欄才剛打開不久。大門前矗立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可見國家對袁崇煥墓的重視。

圖為袁崇煥墓大門外的牆壁,可以明顯看到這裡曾經留有字跡,但不知是因歲月侵蝕還是認為塗改,已經完全看不出寫的什麼了。

圖為袁崇煥墓的祠堂,一個很小的院落,總共只有三個小房間,中間的是墓堂,左右兩邊是兩個小展室,展覽一些與袁崇煥有關的文物。

圖為墓堂屋檐下的「明代粵先烈袁督師墓堂」匾額,為葉恭綽敬題。因為袁崇煥祖籍是廣東東莞,所以稱「粵先烈」,又因為袁崇煥曾任薊遼督師,所以大家都敬稱他「袁督師」。

圖為袁崇煥手書的「聽雨」石刻,是非常珍貴的文物,現在仍然保存完好,鑲嵌在墓堂內的牆壁上。

圖為墓堂內景,中間供奉著袁崇煥的畫像,左右兩邊的展板上是對袁崇煥生平的介紹,由此可見墓堂之內的擺設是多麼的簡陋。

圖為李濟深、章士釗、柳亞子和葉恭綽聯名給毛主席寫的一封信,大致內容是希望對袁崇煥祠墓給予保護,不要遷走,以教育後人。

毛主席接到信之後,很快批示當時的北京市市長彭真,要求他對袁崇煥祠墓給予保護。如此,袁崇煥墓才得以保存下來。

圖為袁崇煥墓,在墓堂後面,這裡葬有袁崇煥的頭顱。墓前立有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撫吳榮光題寫的「明袁大將軍之墓」石碑及石供桌。

左側小丘為佘義士之墓,墓前立有民國五年(1915年)所立的「明故義士佘公之墓」碑,此碑因曾被修補過,所以碑背面的碑文已經被水泥掩蓋了。後來經過查證,發現是張伯楨所撰寫的《佘義士墓志銘》,概述了佘義士偷屍埋葬的經過。

圖為第十七代佘氏守墓人佘幼芝女士的辦公室,老人現在已經77歲了,今年也是她守墓的第46個年頭了。

老人由於患有各種各樣的病症,現在已經坐上輪椅了,而且老人也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尷尬現實——兒子早逝,她又不想強迫女兒,而她的堂哥也表示不再守墓。

圖為佘幼芝老人早年舊照,老人表示已經不再考慮第十八代接班人的事兒了,因為他已經將兒子的骨灰安放在袁崇煥老家的衣冠冢旁,永遠守下去。對於老人來說,守墓就是她最後的使命和遺產。

圖為早年佘幼芝老人掃墓的照片。現在老人雖然坐上了輪椅,但是依然在盡著最後的值守:等我病好了,我還會像從前一樣,回到袁祠,繼續守墓。

佘氏守墓人僅四百年的「忠義」令人感人,願這種忠義精神永遠長存!


推薦閱讀:

聖誕、元旦將至,物業提醒小區業戶要注意的事!
十條笑話:凌晨兩點,從KTV里出來,遇到住在同一小區的美女
小區開店
笑痛肚子!二胎政策一出,夜裡感覺整個小區都在晃……
這個同濟博士,把魔都小區改造成大菜園,教大媽和孩子養花種草,每家門口變成小森林!

TAG:小區 | 袁崇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