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戰背後的暗戰之美人計

國民黨創立伊始就缺乏一場吃光所有棋子的勝局。無論是孫中山引領的護國戰爭、護法戰爭,還是蔣介石治下的北伐、中原大戰,其鬥爭形式都是拉攏這派攻擊那派,在實力達到一定均衡時形成某種組織制約,中原大戰中的蔣介石,顯然是精於此道者......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了軍閥混戰時期,軍頭甲乙丙丁相互開打,先是電報戰,然後上槍炮,忙得外國商人一船一船地將西方軍隊淘汰下來的軍火運過來,中國成了國外槍械的陳列所。不過,跟販運軍火的商人不一樣,在那些觀察過中國內戰的外國記者眼裡,中國的仗,不是用槍炮,而是用袁頭(銀元)和煙土打的。無論各方軍閥之間結盟也罷,交戰也罷,各自的代表都在煙館和娼寮里把酒言歡,大大小小的交易不停地在做,只要價錢合適,袁頭和煙土到位,戰爭也就結束了。當然,這種說法並不全對,真刀實槍的戰鬥,在軍閥之間也是有的,因為如果仗打贏了,袁頭和煙土,一樣不少。不過,中國那時候的戰爭,的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撒錢兵法,用的非常多,缺了這個法寶,好像戰爭就沒味道了。那個以東陵挖墳聞名的小軍閥孫殿英有過這樣一句名言,政治也好,打仗也好,無非就是怎麼把錢掙回來,再怎麼把錢撒出去。在孫殿英看來,蔣介石要算是個中的的翹楚,所以他是老大。其實,但凡成點氣候的軍頭,多是此道的斫輪高手,只不過,強中自有強中手,碰上了一比,就看出誰都手筆更大了。

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一邊是馮(玉祥)、閻(錫山),一邊是蔣介石。一群小軍閥首鼠兩端,在兩邊都派有代表,蔣介石出手大,對這些代表,要錢給錢,要女人給女人,絕口不談立場,也不要求他們站在自己這邊,而閻錫山雖然也給錢,但斤斤計較,給人報銷點路費,就要求代表回去勸說主公出兵相助。結果是被蔣介石拉過去的人越來越多,連本來傾向馮閻的人,也都翻了臉。在蔣介石的手下,有位專門撒錢的高手,名叫何成浚,此公日本士官學校畢業,位列上將,卻沒有帶過一兵一卒,專干穿針引線,鑿牆洞,挖牆腳的活計。中原大戰的的西線,蔣介石把何成浚派了過去當總指揮,所指揮的軍隊,都是跟他沒有任何淵源的雜牌,也就是我們所提到的原來依違於兩邊的小軍閥,一個不小心,沒準就倒戈了。可是何成浚有辦法,他從漢口調來一長列「花車」,停在戰線己方一側,花車裡不僅有美酒佳肴,雲煙雲土,而且還有三千佳麗,幾乎把個漢口有點模樣的妓女網羅一空。自己這一方的軍官,自然可以進去享受,對方的排以上軍官,想要過來,也歡迎,吃喝嫖賭之餘,還可以帶一疊袁頭走。就這樣,西線戰場,留聲機里毛毛雨的靡靡之音,蓋過了槍炮聲,馮玉祥親率主力在東線苦戰之際,西線已經瓦解了。戰後,幾乎丟光了老本的馮玉祥在日記里寫道,他的西北軍哪兒都好,就是一見不得錢,二見不得女人。

岳飛說,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但沒說武官不能愛錢,不可好色,可見在過去的戰爭中,金錢美女作為基本的激勵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次兵伐交,最後沒辦法了才動粗操傢伙。伐謀伐兵,都要有金錢做後盾,因為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手藝,其實就是做買賣,多財才能善賈。北伐之初,革命軍有主義,有精神,仗打贏了,有威有勢,軍閥們紛紛靠過來,一旦人多勢眾,主義和精神就不要了,清除共產黨,跟國民黨左派分手,當了家的新人,仔細打量一下,好像跟舊人也沒多少區別,再一次軍閥混戰,精神和主義都靠不住,只能靠古已有之的老法子。多少年以後,有個研究這段歷史的西方人看得明白,國民黨取代北洋軍閥,叫做「流產的革命」。其實,最嚴峻的問題是傳統的強固,革命即使不流產,傳統還是有可能回來的。

蔣介石1927年第一次下野後,國民黨內派系鬥爭錯綜複雜,緊張激烈。蔣介石縱橫捭闔,坐觀其變,利用矛盾,各個擊破,終於在1928年1月重返南京,主持中樞。蔣介石下野後的國內局勢是:國民黨內存在三個中央、兩個國民政府,即武漢中央、南京中央、上海中央和武漢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北方為孫傳芳、張昌宗為首的直魯聯軍所盤踞,東北為張作霖的領地。擺在國民黨面前的任務是三黨合流,統一全黨,繼續北伐,統一全國。蔣介石應各派呼聲下野,加快了寧漢合流的步伐。1927年8月17日,掌握武漢國民政府的汪精衛在得知蔣介石已經離開南京後,發表了一個《遷寧宣言》,針對蔣介石的專權,提出要以黨治國、以黨治軍,實質上汪精衛想以黨的代表身分,掌握黨政軍大權。南京政府的回應是,先派了一個軍長鬍宗鐸作為代表,前往聯絡。1927年8月21日,武漢黨政要員汪精衛、譚延閩、孫科、宋子文、陳公博、顧孟餘,以及掌握軍事的實力人物唐生智、張發奎等人,渡長江東下,到廬山與胡宗鐸會面。胡宗鐸提出,南京方面將派出胡漢民、鄧澤如、古應芬、伍朝樞、張靜江、戴季陶等作為代表,前來談判。汪精衛對這些名單不感興趣,指名要掌握南京政府實權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和第1軍軍長何應欽等人作為談判對象。經南京高級軍事將領會議決定,派遣桂系一號人物李宗仁前往廬山談判。李宗仁於8月22日中午到達廬山,同時到達的還有馮玉祥的代表劉驥。經過談判,在合流問題上達成了協議:決定9月3日以前武漢政府遷往南京,兩府合併,武漢改設政治分會;譚延閩、孫科作為武漢政府的代表,先到南京具體安排合流事宜;同時安排雙方軍力,對付大舉南犯的孫傳芳部隊。當時,南京四周的軍事形勢非常嚴峻。蔣介石下野後,寧漢爭吵,內部火拚,北洋軍閥欣喜若狂,張作霖、孫傳芳把此當成恢復北洋軍閥統治的千載難逢的良機。兩人都主張趁南京內部混亂之際,發兵南下,收復失地。孫傳芳唯恐張作霖南下與自己搶地盤,搶先收羅舊部殘兵,分兵三路,向南殺來,此時已兵臨長江。8月24日早晨,李宗仁與譚延闖、孫科乘決川艦從九江返回南京。8月25日後半夜,孫傳芳指揮所部第2、4、7、8、10、11、12、13、14等10個師和4個旅約6萬餘人,渡過長江,直逼南京。渡江成功後,孫部於8月26日攻下棲霞山和龍潭車站。這兩個軍事要地,分別位於南京東面約10公里和30公里處,向西直逼國都南京,向東可以沿滬寧鐵路進軍鎮江、蘇州、上海,威脅南京政府主要基地。孫傳芳一再揚言,要到南京、上海過中秋節(那年中秋為公曆9月10日),軍情非常緊急。李宗仁、白崇禧、何應欽調集重兵,親臨前線指揮,反擊孫部。龍譚戰役成為國民黨戰史上至關重要的三大戰役之一。

8月30日清晨,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下令從三方面圍攻龍潭車站。李宗仁指揮剛剛奪回棲霞山的夏威第7軍和他兼領的兩個師,胡宗鐸的第19軍,自棲霞山由西向龍潭進攻;何應欽指揮駐紮南京東郊的第1軍2、14、22等師,由南向龍潭車站進攻;白崇禧指揮東線第l軍的3個師,向龍潭進攻。至次日下午2時,戰鬥結束,南京方面傷亡8000餘人,俘虜敵人師、旅長几十人,官兵4萬餘人,繳槍3萬餘支,火炮數十門,孫傳芳乘小汽艇逃走,南京轉危為安。蔣介石評價龍潭戰役是:「關係首都之安危,革命之成敗,在國民革命戰史上實占重要地位;而戰鬥之激烈,可與棉湖、鬆口、汀泗橋、武昌、南昌諸役相埒,或且過之。」北洋軍閥乘隙南犯,使寧漢雙方深感繼續分裂、內訌的危險性,增強了寧漢合流的緊迫感,從而加快了寧漢合流的進程。9月5日,汪精衛、徐謙、陳公博、顧孟餘等武漢要員到達南京。南京街頭到處可見反汪標語。汪精衛一看,南京氣氛於己不利,就於第二天趕往上海。李宗仁怕汪精衛在上海攪鬼,也跟蹤到滬。汪精衛在上海到處碰壁。他想見以上海為基地的西山會議派,這批老右派對這位假「左派」成見很深,不予理睬;他要見正在上海的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胡漢民,胡漢民與汪向有仇怨,不共戴天,因而來了個關門拒見;他要領銜召開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以完成三黨合併,其他兩派都不買帳。汪精衛企圖通過合流恢復他在北伐前那樣主黨的地位成為泡影,因而大失所望。

1927年9月11日,南京、武漢、上海3個中央黨部代表,在上海伍朝樞家中聚會,同意成立中央特別委員會,宣布寧、漢、滬分裂正式結束。第二天,中央特別委員會組成,成員45人,正式委員36名,候補委員9名,其中南京方面推舉李宗仁、李煜瀛等6人,武漢方面推舉譚延闓、孫科等5人,上海方面推舉林森、許崇智、鄒魯等6人,3方共同推舉汪精衛、胡漢民、蔣介石、唐生智、馮玉祥、閻錫山、何應欽、白崇禧等14人。9月15日,南京和武漢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監察委員在南京成賢街中央黨部,上海西山會議派的中執、監委員在紫金山,分別舉行全體會議,通過中央特別委員會名單,通過《統一宣言》,寧漢滬合流至此算是完成。9月16日,特委會在南京開會,三大巨頭蔣介石、汪精衛、胡漢民均拒絕出席,他們看到特委會為桂系和西山會議派所把持,因而進行消極抵制。會上宣布特委會正式成立。第二天,特委會組成了46人的國民政府委員會,汪精衛、胡漢民、譚延闓、蔡元培、李烈鈞任常委,譚延闓任國民政府主席;成立了蔣介石、胡漢民、汪精衛等67人組成的軍事委員會,蔣、汪、胡等14人為軍事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寧漢合流同時,出現了新的分裂。汪精衛只撈到了特委會委員、國府常委和軍委會主席團成員,與他原來想通過合流重新確立在國民黨內的獨尊地位差距甚大,因而早在9月13日,就離開上海前往九江,並發表引退通電。9月25日,汪精衛又聯合對特委會同樣不滿的唐生智,組織武漢政治分會,公開通電反對特委會和新組成的南京政府,提出「護黨」實際上是維護自己利益的主張。當時唐生智有8個軍、10個暫編師,約10萬總兵力,駐紮於安慶、蕪湖一線。10月19日,南京方面決定組織西征軍。西征軍由李宗仁挂帥,分三路進軍,分別由白崇禧、程潛、朱培德任總指揮。兩個月前還是武漢方面主力的程潛、朱培德部,如今成為制約武漢唐生智部的主力,唐生智怎能不敗?

這時,蔣介石開始插手。他派中國著名的老資格軍事理論家、教育家蔣百里來找唐生智。蔣百里曾任保定軍官學校的校長,是唐生智的老師,對唐說,能打垮桂系就打,打不垮退守湖南老窩,保存實力,並要程潛屬下的葉開鑫44軍暗中助唐。但南京方面3路大軍,佔有壓倒優勢,唐生智豈能對敵?唐手下皖北的李品仙、何鍵部,面對李宗仁的進攻,宣布中立;葉開鑫部因為密電泄密也被程潛控制;劉興、高桂滋的兩軍被擊潰;馮玉祥部。由河南直下湖北,參加倒唐軍事行動。至11月9日,唐生智部被徹底擊潰。11月11日,唐生智在武漢召開高級將領會議,宣布「決計下野,東渡日本」。11月15日,李宗仁率部進人武漢。早在10月29日,汪精衛知道武漢已難以立足,與張發奎、陳公博等南逃廣州,準備繼續與南京政府抗衡。桂系主力離開南京,唐生智被擊潰,汪精衛前往廣州,要求蔣介石下野的軍政力量全部受到削弱,此時,蔣介石開始出面活動。他的第一步棋子是奪回黨權。當時南京的黨權落在西山會議派手裡,要奪回黨權必須召開二屆四中全會,而且只有通過全會,才能完成復職的法定程序。要使全會能夠按照蔣介石的意旨進行,又必須在沒有西山會議派和汪精衛參加的情況下召開。為此,蔣介石設法挑起汪精衛派和西山會議派的紛爭。他縱容汪精衛出面,提出要求召開二屆四中全會,而西山會議派本來就不承認汪精衛在武漢召開的二屆三中全會,當然更反對有可能分走西山會議派黨權的二屆四中會會。這樣就挑起了汪精衛和西山會議派的矛盾。隨後,蔣介石以調解人的面目出現,在兩派中折衷,既不反對召開四中全會,也不贊成召開四中全會,而提出於12月3日召開二屆四中全會預備會議,暫時停止是否召開四中全會的爭論。11月25日,南京舉行慶祝討唐勝利大會,會後遊行群眾在復興橋與軍警發生衝突,當場死2人,傷75人。南京有的機構在汪精衛的暗中支持下,組成慘案後援會,宣布西山會議派是造成慘案的元兇,要求緝拿罪犯。12月28日,西山會議派骨幹分子鄒魯、居正、許崇智等被迫出國,西山會議派勢力大受削弱。

南京發生慘案後,西山會議派在國民黨內勢力下降,蔣介石開始把矛頭對準汪精衛。汪精衛、張發奎等逃到廣州後,準備利用家鄉優勢,發展實力。當時主宰廣東的是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留守廣東的李濟深。李是廣西人,屬桂系。部分廣東人士,有狹隘地方主義情緒,對廣西人統治廣東人一直不滿,汪精衛、張發奎就利用這種情緒驅逐李濟深。11月16日,汪精衛以參加「二屆四中全會預備會議」為名,將李濟深騙往上海,使駐紮在廣州的桂系部隊處於群龍無首的局面。在廣州的張發奎則以「實現汪主席"救黨』主張」為名,指揮其第四軍,包圍留守廣州的桂系15軍軍部,圍攻軍長黃紹茲。汪精衛、張發奎倒桂奪權,激起國民黨內幾方面的反對,也給蔣介石以可乘之機。11月24日,25位國民黨各派代表舉行談話會,採納蔣介石的意見,決定於12月3日舉行二屆四中全會預備會。這次會議成為聲討汪精衛的專門會議,不少代表聯合一起,同聲指責汪精衛。李宗仁支持吳稚暉、張靜江等中央監察委員提出的「對汪精衛等主使張(發奎)、黃(琪翔)叛變檢舉案」,上汪精衛大當的李濟深也提出了「粵委員附逆者應當退席聽審案」,南京政府下達了張發奎和第四軍的命令。汪精衛處於四面楚歌的地位,想求訪胡漢民的解救,胡拒而不見,結果只好求救於蔣介石。會上,雖然具體動機不一,但各派一致同意蔣介石復職。胡漢民為壓制從武漢方面趕來奪權的汪精衛,堅決要求蔣介石復職;吳稚暉、張靜江、陳果夫等人一直在等蔣介石如何上台,所以在會上當然力主蔣介石復出;最早的西山會議派對蔣介石發動政變深表佩服,把消滅共產主義勢力的希望寄托在蔣介石身上,因而也把票投給了蔣介石;在會上因受譴責而走投無路的汪精衛,為取得蔣介石的支持,也於12月10日領銜提案,「敬請蔣介石復職」;逼蔣下台的實力派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見汪精衛已請蔣出山,趕緊發表聲明,擁護蔣介石復職。遠在北方的閻錫山、馮玉祥也致電蔣介石:「甚盼我兄克日出山,主持軍政,俾得早日完成革命大業。倘能得如前請,弟等負弩,願聽指揮。不惟弟等私願得遂,大局實利賴之。」12月14日,四川實力派劉湘致電蔣介石,表示:「此聞中央全體會議一致決議,敦請我公繼續出任總司令職權,逖聽之下,無任歡欣。」正當張發奎與桂系在廣州城郊爭戰時,城內守衛空虛。12月11日,中共廣東省委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發動武裝起義。這時南京方面對汪精衛的指責突然升級,甚至有人說他有通共嫌疑,或者說他是引發廣州起義的罪人。蔣介石和胡漢民為了擠走汪精衛,更是不遺餘力。12月16日,國民政府下令查處汪精衛。汪精衛在一片責罵聲中,再次出走。12月17日,他離開上海經香港,去了法國。蔣介石出山復職,又去掉了一個障礙。

逼走汪精衛以後,蔣介石還有一個不好對付的胡漢民。胡漢民是孫中山1925年離廣州北上時指定的代理大元帥,好擺黨內資深領袖的架勢,動輒對蔣介石、張靜江、吳雅暉、陳果夫等人指手劃腳,因此,親蔣勢力利用胡漢民的弱點,策划了一場刺激性的進攻。胡漢民要求中央查辦汪精衛及其追隨者,不能讓他們一走了之。在智囊們的建議下,蔣介石有意不辦。蔣介石還故意拉汪精衛派中的一部分粵系委員參加四中全會,以激起胡漢民等人的不滿。胡漢民對蔣介石如此不把他當作一回事,受到莫大刺激,嘔氣於1928年1月25日,與孫科、伍朝樞一起,離開上海,前往歐洲考察。這樣,阻撓蔣介石復職的障礙和對手一一掃除,給他重新上台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利用矛盾排除政敵的同時,蔣介石還通過各方面活動,促成自己上台。吳稚暉、張靜江、張群等謀士常在周圍替他出謀劃策,並四齣活動,為其復職製造輿論,疏通關係;在南京的蔣系勢力如陳果夫等,處處與桂係為難,使其無法穩定局勢;外交方面,黃郛和宋子文加緊同日美帝國主義的聯絡。由於南京的局勢始終處在動蕩和混亂之中,而國民黨內各個派系又沒有一個人能夠統領全局,於是要求蔣介石復職成為各個派系、代表人物的共同呼聲。

1928年1月2日,南京政府致電蔣介石:「立即旋都復職,共競革命全功。貴總司令許身黨國,必有以副中樞付託之重,慰國人喁喁之望也。」1928年1月7日,蔣介石正式表示「願意」復職總司令,向國民政府上交復職書;9日發表《告國民革命軍全體將士電》,宣稱要「殲除奉、魯軍閥,實現總理之遺教,早出斯民於水火」;18日,正式復任總司令。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於1928年2月2日開幕,出席會議的有中執監委31人。出席這屆全會的人員,與二屆全會選出的中執、監委委員比較,有很大變化。在二屆全會選出的36名中執委中,中共黨員譚平山、於樹德、吳玉章、楊匏安、惲代英已被開除黨籍,李大釗已被害,朱季恂已病故,徐謙被停止職權;在24名候補中執委中,中共黨員毛澤東、夏曦、韓麟符、董用威、屈武、鄧穎超、許蘇魂已被開除黨籍,國民黨左派鄧演達也已被開除,路友於去世,陳其瑗被停止職權。這樣候補中執委中有10人替補為正式。在12名中監委中,中共黨員高語罕被開除黨籍,8名候補中監委中,中共黨員江浩被開除黨籍,謝晉被停止職權,黃紹茲替補為正式。在這種情況下,會議仍缺席25人,幾乎將近一半。會議開了6天,主要是完成了寧漢滬合流後中央機構的調整和重組。會議第二天,決定由蔣介石任中央政治會議主席,蔣介石、譚延閩、蔡元培、吳稚暉、張靜江等12人為常委。同時,決定各級黨部,一律暫時停止活動,各地黨員在3個月內一律重新登記;各省由中央指定人選,成立「黨務指導委員會」,以便將國民黨統一到蔣介石的意志上來。會議選舉蔣介石、戴季陶、丁惟汾、于右任、譚延闓5人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不設中常委主席,日常事務由秘書處負責;選舉蔣介石為組織部長,戴季陶為宣傳部長,丁惟汾為訓練部長,戴季陶、于右任、丁惟汾為秘書處成員。會議組成以蔣介石、戴季陶、陳果夫等9人為委員的民眾訓練委員會。這些新組成的中央黨部機構,蔣介石的力量佔了絕對優勢。會議決定軍事委員會恢復主席制,軍委會主席由總司令兼任,並選舉蔣介石、何應欽、張群、賀耀祖、馮玉祥、閻錫山、錢大鈞、劉峙、顧祝同、陳焯(奉化人)等73人為軍事委員會委員。于右任、白崇禧、李宗仁、李濟深、何應欽、朱培德、程潛、馮玉祥、楊樹庄、蔣介石、閻錫山、譚延闓等12人為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蔣介石任軍事委員會主席。這使蔣介石更加有力地掌握了軍權。會議選舉蔣介石、譚延閩、戴季陶、黃郛(蔣介石結拜兄弟)、張靜江、宋子文、何應欽、孔祥熙等51人為國民政府委員;譚延閩、蔡元培、張靜江、李烈鈞、于右任為國民政府常委;譚延閩為國民政府主席。會議同時決定政府主要機構負責人,其中外交部長黃郛,財政部長宋子文、交通部長王伯群、勞工部長馬超俊等均系蔣介石系統人馬。譚延閩屬於中性人物,為蔣介石所便於控制。這樣,國民政府的實權,也落到了蔣介石的手裡。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全面確立了蔣介石的領袖地位。他作為中常委兼組織部長、民眾訓練委員會常委,控制了國民黨中央黨部;他作為中央政治會議主席,通過一批位居要津的親信和幕僚,成為事實上的政府控制者;他作為軍事委員會主席兼軍隊總司令,更加牢固地掌握了軍權。總之,經過辭職、復職,蔣介石在國民黨、政府、軍隊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蔣介石以後22年間的政治路線和政治活動,基本上是沿著二屆四中全會所確定的主線走下去。因此,這次會議既是蔣介石第一次下野的最後終結,也是他一生政治生涯的轉折點,對他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930年,在中國爆發了一場規模最大的軍閥混戰,史稱中原大戰。參加混戰的有蔣介石的中央軍、馮玉祥的西北軍、閻錫山的晉軍、李宗仁的桂軍、張學良的東北軍以及大大小小的地方軍、雜牌軍。戰場波及面之廣,參加人數之多,對政局影響之大,在中華民國史上是罕見的。男人在前線作戰的同時,女人們也沒閑著,形成了一個所謂「夫人智囊兵團」。蔣介石夫人宋美齡、馮玉祥夫人李德全、李宗仁夫人郭德潔、汪精衛夫人陳璧君、韓復榘二夫人紀甘青、吳鐵成夫人楊慧珍、張學良夫人于鳳至等,都在這次中原大戰中「兵馬未動,夫人先行」,她們與主戰場上的將士們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其中,宋美齡在這次大戰中支持蔣介石,對於他以武力統一中國起了一定作用。1930年,中原大戰開始。從聲勢上看,晉軍、西北軍、桂張聯軍聚眾70萬,分別於津浦、隴海與魯西南、平漢、湖南等幾個戰場上同時進軍。他們的戰略計劃是:晉軍為主體的第三方面軍沿津浦線南下,徐永昌任前敵總指揮;沿隴海路東進的是以西北軍為主體的第二方面軍,鹿鍾麟為前敵總指揮;以石友三部為主體的第四方面軍攻佔濟南後,三路大軍會師徐州,再進兵南京。另外,以桂張聯軍為主體,李宗仁為總司令的第一方面軍沿粵漢路北上,與沿平漢線南下的第二方面軍南北對進,夾擊湖北蔣軍,會師武漢,控制長江中下游,而後一舉推翻南京政府。為了確保戰略意圖的實現,蔣介石在主戰場上擺下的第一步棋子竟然是讓宋美齡負任北上,去籠絡韓復榘。

韓復榘是老西北軍的骨幹,是馮玉祥把他從一個普通士兵一步步地提拔到了河南省政府主席的位置上。說起栽培之恩,韓復榘感激涕零,常對人說:「馮先生於我,如同親生父母。」可是在蔣介石的重利誘惑下,他與石友三一起背叛了馮玉祥,使馮玉祥遭到致命的打擊。那一次策反就是宋美齡出馬乾的。當時,宋美齡先把韓復榘與二夫人紀甘青迎到漢口,禮待有加,又是陪玩,又是宴請,還贈了幾十萬元的一張支票,後來她聽說紀甘青從來沒有到過上海,馬上在上海為她準備了一棟住宅並派人專門在上海恭候,竭盡招待之能事。韓復榘禁不住誘惑,叛馮投蔣,把部隊拉到鄭州,宋美齡又特地趕到鄭州替他洗塵,還送了大批的慰勞品。韓復榘平生戎馬,怎見過像宋美齡這樣高雅的女士?相識之初,心裡已生敬意,受了禮遇,更是感激不盡。每每談及往事,他總是這樣說:「蔣夫人見到我,總喊我"常勝將軍』,從不喊我的名字。可我的老上級馮先生見了我則是韓復榘長韓復榘短地訓斥我,連個"向方』( 韓復榘表字) 也不肯叫。」相比之下,就有了親疏。雖說往事如煙,但宋美齡的情意韓復榘還是難忘的。

中原大戰開始,韓復榘與馮玉祥暗中聯繫,大有反蔣投馮之意,蔣介石感到情況危急,趁著在徐州召開軍事會議,宋美齡與蔣介石聯袂北上,馬上同前來打探動靜的韓復榘單獨會面。乍一相逢,宋美齡滿面喜色,一陣輕風軟雨,料理得韓復榘受用非常,搔著頭皮,光知道咧著嘴笑。當韓復榘說到他在河南實行反對蓄婢納妾、禁止女子纏足束胸的舉動時,宋美齡竟代表全國兩萬萬婦女向他表示敬意。慌得韓復榘還禮不迭,連連表示有愧於夫人的厚愛。宋美齡見韓復榘滿臉恭敬的樣子,知道他說的是真話,於是話鋒一轉,談到眼下的形勢。她說:不管河南的革新,還是國家的建設,最最要緊的莫過於保證統一、和平的環境,現在不應該再有內戰。可是閻錫山、馮玉祥他們為私利所動,挑起戰端,致使中國走衰敗之道,對此,希望你深明大義,千萬不要受他們的拉攏。說到這裡,宋美齡見韓復榘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有點坐立不安,知道他心裡發毛,馬上展顏微笑了,緩和了緊張的氣氛,隨後滿懷信任地對韓復榘說,儘管外面傳聞很多,可我還是百分之百地相信將軍,也一直勸委員長不要聽信謠言,受人挑唆,所以這一回,不但讓你擔任第一軍團的總指揮,還把陳調元、馬鴻逵和劉珍年的部隊都交給你調遣,裝備上也進行了加強。聽到這裡,韓復榘已由緊張得手心冒汗轉為感動得熱淚盈眶,又是表白,又是訴苦。宋美齡洗耳恭聽,並深表理解和同情。片刻之間,原來左右搖擺的韓復榘,驟然變成了堅定的擁蔣分子,他這時惟一的要求就是不和西北軍的老弟兄們正面交火。他對宋美齡說:「馮先生好比是我的親生父母,委員長和夫人好比是我的再生父母,我不能幫著馮先生打委員長,也不能幫著委員長打馮先生。我本來主張和平,反對打仗。現在看在夫人的面子上,我聽委員長的。不過,請夫人跟委員長說說,體諒我的苦衷,就讓我去打閻老西那個王八蛋吧!」宋美齡連連點頭,表示一定向蔣介石轉達他的心情。旋即,徐州軍事會議如期舉行,會上,蔣介石在進行軍事部署時,果然把韓復榘的第一軍團調往山東,從正面去阻擊閻錫山的進攻。宋子文是廣州及武漢國民政府財政部長,蔣介石和武漢國民政府分家時,宋子文作為勸阻寧漢分裂的代表到上海,他不同意上海銀行家付給蔣介石借款,蔣介石於是剝奪了他財政部長的權力。蔣介石與宋美齡成婚,宋子文成了大舅哥,昔日的怨恨消除,從而取得諒解和合作。

蔣介石利用1927年「在野」的這段時間,去日本住了一個多月,做了兩件事:一是確定和宋美齡的婚事。蔣介石1901年十四歲時與毛福梅結婚,生一子蔣經國。毛氏是一位賢妻良母式的農村婦女,但大蔣介石五歲,沒有文化,一直留在奉化溪口掌理家務。蔣介石不滿意這箇舊式婚姻,後在上海灘納側室姚怡誠。姚沒生子女,收養蔣緯國為子。1922年,蔣介石有了第三夫人陳潔如,陳收一養女,名蔣瑤光。在此之後,提起了和宋美齡的婚事。1922年12月初的一天,蔣介石在孫中山上海莫里哀路的住宅結識宋美齡。宋子文在那裡舉辦一個基督教晚會。蔣介石見到宋美齡,當即為之傾倒。沒出一個月,就請孫先生做媒,要娶宋美齡為妻。宋慶齡不同意把親愛的妹妹嫁給蔣介石,孫先生只好勸蔣介石再等一等。蔣介石一等就是五年,其間與美齡書信往還,並於孫中山在世時,又兩次提出前請,每次得到的答覆,都是再等一等。除了宋慶齡外,反對這樁婚事的還有美齡的大哥宋子文,有一次譚延閩到上海,去宋家拜訪宋老太,宋美齡先出現在客廳,向譚延閩訴苦說:「三哥,我愛介石是你知道的,我要嫁他,而子文不贊成。子文訂婚何嘗得我們的同意,今天我要嫁人,他倒要干涉我,你說是不是豈有此理?」當然宋老太不贊成蔣介石成為她的女婿是這門婚事的最大障礙。她得知蔣介石要她的小女兒為妻,就極力採取迴避態度,儘可能不同蔣介石見面。後去了日本。但宋美齡的大姐宋靄齡支持並撮合妹妹做蔣夫人。

1927年3月,蔣介石以北代軍總司令的身份抵達上海,耀武揚威,儼然成了英雄。到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後,蔣介石休假十天,決定到鎮江焦山去休息,想請宋美齡同去游賞,派人送信給宋靄齡。這位大姐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並於5月15日早上,親自把小妹送上「蔣總司令」坐過的花車,花車掛在開往南京的特別快車的車頭後面。下午3點,火車到鎮江車站,蔣介石已等候在站台上。十天時間,轉眼即逝,蔣介石回南京,宋美齡回上海。宋老太遠在日本。無法知道兒女們的活動。1927年8月,蔣介石下野回到溪口老家,以「舉世所棄之下野武人」的身份,給宋美齡寄去一封情書,寫道:「余今無意政治活動,惟念生平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粵時,曾使人向令兄娣處示意,均未得要領,當時或因政治關係,顧余今退而為山野之人矣,舉世所棄,萬念灰絕,曩日之百對戰疆,叱吒自喜,迄今思之,所謂功業宛如幻夢。獨對女士才華榮德,戀戀終不能忘,但不知此舉世所棄之下野武人,女士視之,謂如何耳?」蔣介石從宋美齡那裡得到的回答總是美好的:「凱旋」甚敬慕,「下野」更同情。宋美齡向朋友透露了她將與蔣介石結婚的決定。9月16日,宋靄齡在家中召開記者招待會,她將蔣介石和宋美齡介紹給記者們,宣布:「蔣總司令即將與我的三妹結婚。」可是,宋夫人尚未批准宋美齡的婚事。於是9月28日蔣介石和張群等東渡日本,去長崎請求宋夫人批准他與宋美齡結婚。但宋夫人不想見蔣介石,事先飛離長崎。在宋靄齡的勸說下,宋夫人終於在10月3日給女兒的求婚者一次見面機會。蔣介石赴日前與毛福梅辦了離婚手續,與姚怡誠也宣告仳離,陳潔如則由杜月笙安排以考察名義送往美國。後來1928年春,蔣介石派人與陳洽談了離婚條件,正式辦理離婚手續。蔣介石見到宋夫人出示了與毛離婚的證件,聲明已沒有妻室;並表示願意根據宋夫人要求研究聖經,信奉基督教。宋夫人經過這番審查和面試,終於批准了蔣介石與她的三女兒結婚。蔣介石住在宋夫人隔壁房間,據旅社老闆娘說,蔣介石由宋夫人那裡回到自己的房間,興奮地對老闆娘說:成功了!成功!婚約成功了!蔣介石回到上海後,於1927年12月1日與宋美齡舉行了最顯赫、最隆重的結婚典禮。這樁婚事對蔣介石的政治生涯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宋氏家族非同一般。宋美齡的父親宋耀如是上海擁有五六十萬兩白銀財富的出版商和企業家,孫中山的密友,真誠地支持過革命事業。宋美齡的長兄宋子文是金融界的名流,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大姐宋靄齡嫁給山西的富商孔祥熙;二姐宋慶齡是一代偉人孫中山的夫人。蔣宋婚事使蔣介石與這個中國的華貴家族連在一起,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地位提高,聲名遠揚。宋子文是上海擁有強大工商業權利並和上海資本家有密切關係的人物。他的傾向直接影響著蔣介石和上海一帶資本家的關係。換言之,關係到蔣介石政治活動的財政來源。蔣介石和宋子文之間有過分歧和不睦。宋子文是廣州及武漢國民政府財政部長,蔣介石和武漢國民政府分家時,宋子文作為勸阻寧漢分裂的代表到上海,他不同意上海銀行家付給蔣介石借款,蔣介石於是剝奪了他財政部長的權力。蔣介石與宋美齡成婚,宋子文成了大舅哥,昔日的怨恨很容易消除,從而取得諒解和合作。在蔣介石重新上台後,宋子文又當上南京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幫助蔣介石理財,使蔣介石得到上海大銀行家和商界人士的支持。宋美齡不是平凡女輩,在內政外交方面對蔣介石的幫助是任何機構也代替不了的。

二是進行對外政治活動,爭取洋人的支持。10月13日,蔣介石到東京,發表宣言,宣揚中日聯合之必要。接著拜謁日本黑龍會首領頭山滿。頭山滿看到蔣介石對日本表示親密,並堅決反共,覺得彼此頗有共識。他把蔣介石安排在鄰居川野長城家住。蔣介石離別的時候,親筆寫下「親如一家」的條幅,留在住所。蔣介石還拜訪了日本政界官員、社會名流,10月25日,出席出淵外務次長舉行的招待會,11月5日,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陸軍大臣向川義則、參謀總長金井范三、參謀次長南次郎等舉行密談。蔣介石向田中請教,田中表示支持蔣介石反共,要蔣介石先鞏固南方,不要立即北伐。田中表示:日本絕不援助張作霖,只求維護滿洲治安。蔣介石感謝田中的「指教」,表示只要日本支持他,則「滿蒙問題容易解決。」最後雙方達成如下諒解:(一)日本承認反共反蘇的國民革命之成功,承認中國的統一;(二)中國承認日本在滿洲的特殊地位和權益。不僅對日本如此親切,蔣介石公開宣布,準備接受任何強國的援助。在日本期間,他還和美國駐日本特使談判,並形成一份密約,主要內容為:(一)美國支持蔣介石在中國建立政府,統一中國;(二)美國在華權益,蔣介石為首的政府應儘力保障並助其發展;(三)中國政府承認日本在東北的特殊權益及包括西原借款等在內的日本在華其他權益。蔣介石在日本的這系列活動,大大增加了他重返國民政府的資本。11月10日,蔣介石躊躇滿志地從日本返回上海。蔣介石有軍事實力,宣告「下野」,並未獲得正式批准;即使獲准,實力猶在,所以盡可去忙一些看起來是個人生活、交往、遊歷的事,通過這些活動拓寬領域。當他從日本回到上海的時候,人們看到,蔣介石除原有的軍事優勢而外,又增加了在外交上、財政來源上、國內政治地位上的優勢,統一國民黨各派的領袖非蔣莫屬了。

推薦閱讀:

南方周末:「超女」暗戰
香港黑幫電影十佳:《暗戰》第七,第一名被譽為港版《教父》
劉亦菲VS劉詩詩 古裝女神時尚暗戰(2)【圖】
「暗戰」新區

TAG:背後 | 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