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三家文化的區別
本文由學國學網(lexueguoxue)首發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體系。早在先秦,就出現百家爭鳴的繁盛景象。漢代以後,道家和儒家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與外來的佛教並存。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儒釋道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世人冠之以儒家、釋家和道家。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儒釋道之三家,猶如三才離不開三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發展傾向來看,儒家思想一直佔據著主流思想的地位,道家和佛家則一個以本土,一個以外傳的姿態,與儒家思想不斷融合,相互吸收,在民間的經濟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儒釋道三教的創始人:孔子、釋迦牟尼、老子。
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這三家的鼻祖: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大體生於同一時代。具體的時間雖有爭議,但大體上差不太多。老子大約生於公元前570年前後;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釋迦牟尼出生;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
一、儒家思想:入世、有為、現實
儒家文化是中國古代的中心文化。他得到歷朝歷代皇帝的支持,成為統治階級沿用的正統思想下,貫徹整個古代中國。
儒家的學說是一種入世學說,是一種內聖外王之學。我們內心要做一個聖人,但我們表露出來的要做一個王,通過讀書,通過提高自己的認識和文化水平,最終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和目標。這樣一種入世,儒家既不關注對外在自然的探尋,也不關注向神靈鬼神的探索,它強調的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關注。
這種對現實的關注集中體現在《論語·先進》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連生命的東西你還沒有弄得很清楚,你管那麼多死以後的事情幹什麼。人生數十年需一直處理生前事,所以也就永遠無需考慮鬼事。說孔子輕視「事鬼」,甚至有否定「事鬼」的傾向,是有據之論。分析「未知生,焉知死」,亦如是。梁漱溟先生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說:「生」是儒家的核心觀念,「孔家沒有別的,就是要順著自然道理,頂活潑頂流暢的生活。」先生還說:「他只管當下生活的事情,死後之事他不管的。」《梁漱溟先生講孔孟》
所以,孔子得出結論,他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讓老百姓安定平和的根本就在於敬鬼神而遠之,我們對鬼神是要尊敬它,但要遠離它,不要過多地去考慮和探求鬼神的事,所以儒家思想是一種入世思想。
儒家強調個人對社會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要重視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人在這個社會上,他不是只是索取的,他更加強調人對社會的一種使命和責任。
孔子周遊列國十幾年,到處宣傳他的思想,希望那時候的國君、皇帝能夠採納他的思想作為自己施政綱領,雖然收效甚微。但孔子依然堅定意志,百折不撓,不屈不撓,朝著目標始終如一地去奮鬥,這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儒家的一種強烈的有為的思想。
如果有哪句話最能夠代表儒家這樣一種有為的思想,那就是《周易》里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樣一種生生不息的天行健告訴我們君子應該自強不息,要厚德載物,要懂得包容,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一種思維模式,這是有為。
所以,儒家歸根結底是一種現實的學說,它關注現實中的人的生命層次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升,它關注人的幸福,人的尊嚴,他不過多地去考慮那樣一種神秘的東西,這是現實的,「入世、有為和現實」,這是儒家學說。
道家思想:超世、無為、超現實
道家強調對現實的社會制度,現存的社會,人與人的交往,它更多是採取一種批判的態度。它認為:我們應當要超越經驗、超越常識、超越對立、超越區分,它不過多地去關注社會發展的一些具體的事情,它對社會採取一種批判的態度,要求超越經驗的層面,達到更高的一種境界,老子、莊子的書都能感到很大的一種逍遙的境界,很高的一種對心靈深處的呼喚,這是超世。
道家的第二個特點是無為。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人們求學每天都有所收穫,這是為學日益,對求道而言,就需要每天都剔除一些東西,如私慾和成見等。像這樣不斷剔除,最終就會讓心重新回到嬰兒時候玲瓏通透的狀態,無欲無求,只是順應自然。而對天地而言,這卻是最大的成就,還有什麼比這更大的作為嗎?把這些雜念丟得越來越少,以至於無為。這個無為不是指什麼都不幹,這個無為是人的一種境界和狀態,它是指我們不要再去過多地關注塵世間的可以計算、算計的這樣一些平庸的事物,而要達到心靈的真正的空靈和純潔的境界,這是無為。
在無為的這樣一個思想之下,道家又提出了治理國家的一個基本的主張,老子《道德經》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其意為,你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就像燒小的魚一樣,烹小鮮的關鍵是不要老去翻動,容易把魚弄碎。就靜靜的煎烤就好。這裡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無為而治的意思,道家強調,國家出台政策不要朝令夕改,要讓政策具有連貫性,讓老百姓都能夠安民生息,平平安安地度過自己的一生,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是道家的無為思想。
道家的超世和無為決定了其根本思想是超越常識,即超現實。道家思想,老子、莊子裡邊所描繪的一些景物和名稱都是一些超越現實的,如鯤鵬鳥,鯤鵬之志,其翼若垂天之雲,這樣一種鳥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是莊子構想出來的,他通過對這樣一種鯤鵬之志,要達到一種逍遙遊的境界道家的思想是超越現實的。
道家追求的是一種超越,追求的是一種內心的浪漫,追求的是一種空靈的境界,追求的是一種自由的嚮往,這是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
3、佛家思想:出世、空無、非現實
佛家思想也可以用七個字來概括,即出世、空無和非現實。佛家講的非現實是人在這樣一個紅塵世界中,在世俗的世界中,由於太多的污染,使我們固有的本性不能夠呈現和表達出來,從而產生了種種的執著,所以佛家經常講要破除這種執著,因為這種執著是你所有痛苦和煩惱的根源,佛家認為你只要破除了這種執,去除了這樣一種執著,那你就會離苦得樂,就會得到解脫,這是佛教最根本的一個思想。
所以,從佛家的教義上來說,它是積極的,它是強調人的心靈的,對人的一種人的精神上的痛苦的一種解脫,它是一種出世的、空無和非現實的,因為它不過多地討論現實,它認為現實存在的東西都是空無的,真正的人是一種佛性的存在,這是佛家講的出世、空無和非現實。
佛教承認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認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惡,而是無知,一切罪惡都是由於無知所引生出來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開導、啟發眾生,就變成佛的責任了。佛關懷眾生,『如母憶子』,不但不忍心眾生身受地獄之苦,而且廣發『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願!這才是真博愛!這才是真憐呀!佛家慈悲為懷,以慈悲之心渡己渡人,相信一切人都是可渡的。沒有人是絕對惡的,正是「無不可渡之人」。佛教這樣勸解大眾,多多行善不要作惡為國家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佛教是不排斥其他宗教的。這種包容的思想是與中國古代的思想相一致的。縱觀世界恐怕沒有那種文化像中國古代的包容性那樣強了,我們包容了佛教,改造了佛教,但又絕對尊敬佛教。沒人敢擅自把對佛教的理解寫成供其他教徒學習的經,這就是對其他文化的尊敬。
以儒釋道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儒家、佛家還是道家,在2千多年的歷史中都不是孤立發展的,三家之間相互碰撞,融合,共同維護社會穩定,豐富了中國古代民間文化,豐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即使是今天我們也應該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提高我們的自身修養促進我們的和諧社會進程。
我不是尚書
儒釋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康有為和張謇曾聯手做了一副對聯。張謇的上聯是「四水江為一,四方南為二,先生來自江南,還是第一?還是第二」,康有為下聯,「三教儒為先,三才人為後,小子本是儒人,不敢為先,不敢為後」。這個對聯對得非常工整,而且把中國傳統文化最核心的三教和三才都融合在裡邊,三教儒為先,康南海的態度也便是尚書的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體系。早在先秦,就出現百家爭鳴的繁盛景象。漢代以後,道家和儒家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與外來的佛教並存。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儒釋道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世人冠之以儒家、釋家和道家。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儒釋道之三家,猶如三才離不開三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發展傾向來看,儒家思想一直佔據著主流思想的地位,道家和佛家則一個以本土,一個以外傳的姿態,與儒家思想不斷融合,相互吸收,在民間的經濟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儒釋道三教的創始人:孔子、釋迦牟尼、老子。
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這三家的鼻祖: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大體生於同一時代。具體的時間雖有爭議,但大體上差不太多。老子大約生於公元前570年前後;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釋迦牟尼出生;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
一、儒家思想:入世、有為、現實
儒家文化是中國古代的中心文化。他得到歷朝歷代皇帝的支持,成為統治階級沿用的正統思想下,貫徹整個古代中國。
儒家的學說是一種入世學說,是一種內聖外王之學。我們內心要做一個聖人,但我們表露出來的要做一個王,通過讀書,通過提高自己的認識和文化水平,最終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和目標。這樣一種入世,儒家既不關注對外在自然的探尋,也不關注向神靈鬼神的探索,它強調的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關注。
這種對現實的關注集中體現在《論語·先進》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連生命的東西你還沒有弄得很清楚,你管那麼多死以後的事情幹什麼。人生數十年需一直處理生前事,所以也就永遠無需考慮鬼事。說孔子輕視「事鬼」,甚至有否定「事鬼」的傾向,是有據之論。分析「未知生,焉知死」,亦如是。梁漱溟先生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說:「生」是儒家的核心觀念,「孔家沒有別的,就是要順著自然道理,頂活潑頂流暢的生活。」先生還說:「他只管當下生活的事情,死後之事他不管的。」《梁漱溟先生講孔孟》
所以,孔子得出結論,他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讓老百姓安定平和的根本就在於敬鬼神而遠之,我們對鬼神是要尊敬它,但要遠離它,不要過多地去考慮和探求鬼神的事,所以儒家思想是一種入世思想。
儒家強調個人對社會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要重視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人在這個社會上,他不是只是索取的,他更加強調人對社會的一種使命和責任。
孔子周遊列國十幾年,到處宣傳他的思想,希望那時候的國君、皇帝能夠採納他的思想作為自己施政綱領,雖然收效甚微。但孔子依然堅定意志,百折不撓,不屈不撓,朝著目標始終如一地去奮鬥,這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儒家的一種強烈的有為的思想。
如果有哪句話最能夠代表儒家這樣一種有為的思想,那就是《周易》里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樣一種生生不息的天行健告訴我們君子應該自強不息,要厚德載物,要懂得包容,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一種思維模式,這是有為。
所以,儒家歸根結底是一種現實的學說,它關注現實中的人的生命層次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升,它關注人的幸福,人的尊嚴,他不過多地去考慮那樣一種神秘的東西,這是現實的,「入世、有為和現實」,這是儒家學說。
道家思想:超世、無為、超現實
道家強調對現實的社會制度,現存的社會,人與人的交往,它更多是採取一種批判的態度。它認為:我們應當要超越經驗、超越常識、超越對立、超越區分,它不過多地去關注社會發展的一些具體的事情,它對社會採取一種批判的態度,要求超越經驗的層面,達到更高的一種境界,老子、莊子的書都能感到很大的一種逍遙的境界,很高的一種對心靈深處的呼喚,這是超世。
道家的第二個特點是無為。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人們求學每天都有所收穫,這是為學日益,對求道而言,就需要每天都剔除一些東西,如私慾和成見等。像這樣不斷剔除,最終就會讓心重新回到嬰兒時候玲瓏通透的狀態,無欲無求,只是順應自然。而對天地而言,這卻是最大的成就,還有什麼比這更大的作為嗎?把這些雜念丟得越來越少,以至於無為。這個無為不是指什麼都不幹,這個無為是人的一種境界和狀態,它是指我們不要再去過多地關注塵世間的可以計算、算計的這樣一些平庸的事物,而要達到心靈的真正的空靈和純潔的境界,這是無為。
在無為的這樣一個思想之下,道家又提出了治理國家的一個基本的主張,老子《道德經》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其意為,你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就像燒小的魚一樣,烹小鮮的關鍵是不要老去翻動,容易把魚弄碎。就靜靜的煎烤就好。這裡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無為而治的意思,道家強調,國家出台政策不要朝令夕改,要讓政策具有連貫性,讓老百姓都能夠安民生息,平平安安地度過自己的一生,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是道家的無為思想。
道家的超世和無為決定了其根本思想是超越常識,即超現實。道家思想,老子、莊子裡邊所描繪的一些景物和名稱都是一些超越現實的,如鯤鵬鳥,鯤鵬之志,其翼若垂天之雲,這樣一種鳥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是莊子構想出來的,他通過對這樣一種鯤鵬之志,要達到一種逍遙遊的境界道家的思想是超越現實的。
道家追求的是一種超越,追求的是一種內心的浪漫,追求的是一種空靈的境界,追求的是一種自由的嚮往,這是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
3、佛家思想:出世、空無、非現實
佛家思想也可以用七個字來概括,即出世、空無和非現實。佛家講的非現實是人在這樣一個紅塵世界中,在世俗的世界中,由於太多的污染,使我們固有的本性不能夠呈現和表達出來,從而產生了種種的執著,所以佛家經常講要破除這種執著,因為這種執著是你所有痛苦和煩惱的根源,佛家認為你只要破除了這種執,去除了這樣一種執著,那你就會離苦得樂,就會得到解脫,這是佛教最根本的一個思想。
所以,從佛家的教義上來說,它是積極的,它是強調人的心靈的,對人的一種人的精神上的痛苦的一種解脫,它是一種出世的、空無和非現實的,因為它不過多地討論現實,它認為現實存在的東西都是空無的,真正的人是一種佛性的存在,這是佛家講的出世、空無和非現實。
佛教承認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認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惡,而是無知,一切罪惡都是由於無知所引生出來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開導、啟發眾生,就變成佛的責任了。佛關懷眾生,『如母憶子』,不但不忍心眾生身受地獄之苦,而且廣發『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願!這才是真博愛!這才是真憐呀!佛家慈悲為懷,以慈悲之心渡己渡人,相信一切人都是可渡的。沒有人是絕對惡的,正是「無不可渡之人」。佛教這樣勸解大眾,多多行善不要作惡為國家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佛教是不排斥其他宗教的。這種包容的思想是與中國古代的思想相一致的。縱觀世界恐怕沒有那種文化像中國古代的包容性那樣強了,我們包容了佛教,改造了佛教,但又絕對尊敬佛教。沒人敢擅自把對佛教的理解寫成供其他教徒學習的經,這就是對其他文化的尊敬。
以儒釋道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儒家、佛家還是道家,在2千多年的歷史中都不是孤立發展的,三家之間相互碰撞,融合,共同維護社會穩定,豐富了中國古代民間文化,豐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即使是今天我們也應該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提高我們的自身修養促進我們的和諧社會進程。
我不是尚書
儒釋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康有為和張謇曾聯手做了一副對聯。張謇的上聯是「四水江為一,四方南為二,先生來自江南,還是第一?還是第二」,康有為下聯,「三教儒為先,三才人為後,小子本是儒人,不敢為先,不敢為後」。這個對聯對得非常工整,而且把中國傳統文化最核心的三教和三才都融合在裡邊,三教儒為先,康南海的態度也便是尚書的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體系。早在先秦,就出現百家爭鳴的繁盛景象。漢代以後,道家和儒家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與外來的佛教並存。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儒釋道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世人冠之以儒家、釋家和道家。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儒釋道之三家,猶如三才離不開三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發展傾向來看,儒家思想一直佔據著主流思想的地位,道家和佛家則一個以本土,一個以外傳的姿態,與儒家思想不斷融合,相互吸收,在民間的經濟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儒釋道三教的創始人:孔子、釋迦牟尼、老子。
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這三家的鼻祖: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大體生於同一時代。具體的時間雖有爭議,但大體上差不太多。老子大約生於公元前570年前後;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釋迦牟尼出生;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
一、儒家思想:入世、有為、現實
儒家文化是中國古代的中心文化。他得到歷朝歷代皇帝的支持,成為統治階級沿用的正統思想下,貫徹整個古代中國。
儒家的學說是一種入世學說,是一種內聖外王之學。我們內心要做一個聖人,但我們表露出來的要做一個王,通過讀書,通過提高自己的認識和文化水平,最終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和目標。這樣一種入世,儒家既不關注對外在自然的探尋,也不關注向神靈鬼神的探索,它強調的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關注。
這種對現實的關注集中體現在《論語·先進》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連生命的東西你還沒有弄得很清楚,你管那麼多死以後的事情幹什麼。人生數十年需一直處理生前事,所以也就永遠無需考慮鬼事。說孔子輕視「事鬼」,甚至有否定「事鬼」的傾向,是有據之論。分析「未知生,焉知死」,亦如是。梁漱溟先生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說:「生」是儒家的核心觀念,「孔家沒有別的,就是要順著自然道理,頂活潑頂流暢的生活。」先生還說:「他只管當下生活的事情,死後之事他不管的。」《梁漱溟先生講孔孟》
所以,孔子得出結論,他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讓老百姓安定平和的根本就在於敬鬼神而遠之,我們對鬼神是要尊敬它,但要遠離它,不要過多地去考慮和探求鬼神的事,所以儒家思想是一種入世思想。
儒家強調個人對社會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要重視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人在這個社會上,他不是只是索取的,他更加強調人對社會的一種使命和責任。
孔子周遊列國十幾年,到處宣傳他的思想,希望那時候的國君、皇帝能夠採納他的思想作為自己施政綱領,雖然收效甚微。但孔子依然堅定意志,百折不撓,不屈不撓,朝著目標始終如一地去奮鬥,這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儒家的一種強烈的有為的思想。
如果有哪句話最能夠代表儒家這樣一種有為的思想,那就是《周易》里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樣一種生生不息的天行健告訴我們君子應該自強不息,要厚德載物,要懂得包容,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一種思維模式,這是有為。
所以,儒家歸根結底是一種現實的學說,它關注現實中的人的生命層次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升,它關注人的幸福,人的尊嚴,他不過多地去考慮那樣一種神秘的東西,這是現實的,「入世、有為和現實」,這是儒家學說。
道家思想:超世、無為、超現實
道家強調對現實的社會制度,現存的社會,人與人的交往,它更多是採取一種批判的態度。它認為:我們應當要超越經驗、超越常識、超越對立、超越區分,它不過多地去關注社會發展的一些具體的事情,它對社會採取一種批判的態度,要求超越經驗的層面,達到更高的一種境界,老子、莊子的書都能感到很大的一種逍遙的境界,很高的一種對心靈深處的呼喚,這是超世。
道家的第二個特點是無為。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人們求學每天都有所收穫,這是為學日益,對求道而言,就需要每天都剔除一些東西,如私慾和成見等。像這樣不斷剔除,最終就會讓心重新回到嬰兒時候玲瓏通透的狀態,無欲無求,只是順應自然。而對天地而言,這卻是最大的成就,還有什麼比這更大的作為嗎?把這些雜念丟得越來越少,以至於無為。這個無為不是指什麼都不幹,這個無為是人的一種境界和狀態,它是指我們不要再去過多地關注塵世間的可以計算、算計的這樣一些平庸的事物,而要達到心靈的真正的空靈和純潔的境界,這是無為。
在無為的這樣一個思想之下,道家又提出了治理國家的一個基本的主張,老子《道德經》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其意為,你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就像燒小的魚一樣,烹小鮮的關鍵是不要老去翻動,容易把魚弄碎。就靜靜的煎烤就好。這裡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無為而治的意思,道家強調,國家出台政策不要朝令夕改,要讓政策具有連貫性,讓老百姓都能夠安民生息,平平安安地度過自己的一生,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是道家的無為思想。
道家的超世和無為決定了其根本思想是超越常識,即超現實。道家思想,老子、莊子裡邊所描繪的一些景物和名稱都是一些超越現實的,如鯤鵬鳥,鯤鵬之志,其翼若垂天之雲,這樣一種鳥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是莊子構想出來的,他通過對這樣一種鯤鵬之志,要達到一種逍遙遊的境界道家的思想是超越現實的。
道家追求的是一種超越,追求的是一種內心的浪漫,追求的是一種空靈的境界,追求的是一種自由的嚮往,這是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
3、佛家思想:出世、空無、非現實
佛家思想也可以用七個字來概括,即出世、空無和非現實。佛家講的非現實是人在這樣一個紅塵世界中,在世俗的世界中,由於太多的污染,使我們固有的本性不能夠呈現和表達出來,從而產生了種種的執著,所以佛家經常講要破除這種執著,因為這種執著是你所有痛苦和煩惱的根源,佛家認為你只要破除了這種執,去除了這樣一種執著,那你就會離苦得樂,就會得到解脫,這是佛教最根本的一個思想。
所以,從佛家的教義上來說,它是積極的,它是強調人的心靈的,對人的一種人的精神上的痛苦的一種解脫,它是一種出世的、空無和非現實的,因為它不過多地討論現實,它認為現實存在的東西都是空無的,真正的人是一種佛性的存在,這是佛家講的出世、空無和非現實。
佛教承認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認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惡,而是無知,一切罪惡都是由於無知所引生出來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開導、啟發眾生,就變成佛的責任了。佛關懷眾生,『如母憶子』,不但不忍心眾生身受地獄之苦,而且廣發『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願!這才是真博愛!這才是真憐呀!佛家慈悲為懷,以慈悲之心渡己渡人,相信一切人都是可渡的。沒有人是絕對惡的,正是「無不可渡之人」。佛教這樣勸解大眾,多多行善不要作惡為國家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佛教是不排斥其他宗教的。這種包容的思想是與中國古代的思想相一致的。縱觀世界恐怕沒有那種文化像中國古代的包容性那樣強了,我們包容了佛教,改造了佛教,但又絕對尊敬佛教。沒人敢擅自把對佛教的理解寫成供其他教徒學習的經,這就是對其他文化的尊敬。
以儒釋道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儒家、佛家還是道家,在2千多年的歷史中都不是孤立發展的,三家之間相互碰撞,融合,共同維護社會穩定,豐富了中國古代民間文化,豐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即使是今天我們也應該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提高我們的自身修養促進我們的和諧社會進程。
我不是尚書
儒釋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康有為和張謇曾聯手做了一副對聯。張謇的上聯是「四水江為一,四方南為二,先生來自江南,還是第一?還是第二」,康有為下聯,「三教儒為先,三才人為後,小子本是儒人,不敢為先,不敢為後」。這個對聯對得非常工整,而且把中國傳統文化最核心的三教和三才都融合在裡邊,三教儒為先,康南海的態度也便是尚書的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體系。早在先秦,就出現百家爭鳴的繁盛景象。漢代以後,道家和儒家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與外來的佛教並存。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儒釋道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世人冠之以儒家、釋家和道家。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儒釋道之三家,猶如三才離不開三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發展傾向來看,儒家思想一直佔據著主流思想的地位,道家和佛家則一個以本土,一個以外傳的姿態,與儒家思想不斷融合,相互吸收,在民間的經濟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儒釋道三教的創始人:孔子、釋迦牟尼、老子。
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這三家的鼻祖: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大體生於同一時代。具體的時間雖有爭議,但大體上差不太多。老子大約生於公元前570年前後;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釋迦牟尼出生;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出生。
一、儒家思想:入世、有為、現實
儒家文化是中國古代的中心文化。他得到歷朝歷代皇帝的支持,成為統治階級沿用的正統思想下,貫徹整個古代中國。
儒家的學說是一種入世學說,是一種內聖外王之學。我們內心要做一個聖人,但我們表露出來的要做一個王,通過讀書,通過提高自己的認識和文化水平,最終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和目標。這樣一種入世,儒家既不關注對外在自然的探尋,也不關注向神靈鬼神的探索,它強調的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關注。
這種對現實的關注集中體現在《論語·先進》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連生命的東西你還沒有弄得很清楚,你管那麼多死以後的事情幹什麼。人生數十年需一直處理生前事,所以也就永遠無需考慮鬼事。說孔子輕視「事鬼」,甚至有否定「事鬼」的傾向,是有據之論。分析「未知生,焉知死」,亦如是。梁漱溟先生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說:「生」是儒家的核心觀念,「孔家沒有別的,就是要順著自然道理,頂活潑頂流暢的生活。」先生還說:「他只管當下生活的事情,死後之事他不管的。」《梁漱溟先生講孔孟》
所以,孔子得出結論,他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讓老百姓安定平和的根本就在於敬鬼神而遠之,我們對鬼神是要尊敬它,但要遠離它,不要過多地去考慮和探求鬼神的事,所以儒家思想是一種入世思想。
儒家強調個人對社會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要重視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人在這個社會上,他不是只是索取的,他更加強調人對社會的一種使命和責任。
孔子周遊列國十幾年,到處宣傳他的思想,希望那時候的國君、皇帝能夠採納他的思想作為自己施政綱領,雖然收效甚微。但孔子依然堅定意志,百折不撓,不屈不撓,朝著目標始終如一地去奮鬥,這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儒家的一種強烈的有為的思想。
如果有哪句話最能夠代表儒家這樣一種有為的思想,那就是《周易》里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樣一種生生不息的天行健告訴我們君子應該自強不息,要厚德載物,要懂得包容,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一種思維模式,這是有為。
所以,儒家歸根結底是一種現實的學說,它關注現實中的人的生命層次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升,它關注人的幸福,人的尊嚴,他不過多地去考慮那樣一種神秘的東西,這是現實的,「入世、有為和現實」,這是儒家學說。
道家思想:超世、無為、超現實
道家強調對現實的社會制度,現存的社會,人與人的交往,它更多是採取一種批判的態度。它認為:我們應當要超越經驗、超越常識、超越對立、超越區分,它不過多地去關注社會發展的一些具體的事情,它對社會採取一種批判的態度,要求超越經驗的層面,達到更高的一種境界,老子、莊子的書都能感到很大的一種逍遙的境界,很高的一種對心靈深處的呼喚,這是超世。
道家的第二個特點是無為。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人們求學每天都有所收穫,這是為學日益,對求道而言,就需要每天都剔除一些東西,如私慾和成見等。像這樣不斷剔除,最終就會讓心重新回到嬰兒時候玲瓏通透的狀態,無欲無求,只是順應自然。而對天地而言,這卻是最大的成就,還有什麼比這更大的作為嗎?把這些雜念丟得越來越少,以至於無為。這個無為不是指什麼都不幹,這個無為是人的一種境界和狀態,它是指我們不要再去過多地關注塵世間的可以計算、算計的這樣一些平庸的事物,而要達到心靈的真正的空靈和純潔的境界,這是無為。
在無為的這樣一個思想之下,道家又提出了治理國家的一個基本的主張,老子《道德經》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其意為,你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就像燒小的魚一樣,烹小鮮的關鍵是不要老去翻動,容易把魚弄碎。就靜靜的煎烤就好。這裡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無為而治的意思,道家強調,國家出台政策不要朝令夕改,要讓政策具有連貫性,讓老百姓都能夠安民生息,平平安安地度過自己的一生,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是道家的無為思想。
道家的超世和無為決定了其根本思想是超越常識,即超現實。道家思想,老子、莊子裡邊所描繪的一些景物和名稱都是一些超越現實的,如鯤鵬鳥,鯤鵬之志,其翼若垂天之雲,這樣一種鳥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是莊子構想出來的,他通過對這樣一種鯤鵬之志,要達到一種逍遙遊的境界道家的思想是超越現實的。
道家追求的是一種超越,追求的是一種內心的浪漫,追求的是一種空靈的境界,追求的是一種自由的嚮往,這是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
3、佛家思想:出世、空無、非現實
佛家思想也可以用七個字來概括,即出世、空無和非現實。佛家講的非現實是人在這樣一個紅塵世界中,在世俗的世界中,由於太多的污染,使我們固有的本性不能夠呈現和表達出來,從而產生了種種的執著,所以佛家經常講要破除這種執著,因為這種執著是你所有痛苦和煩惱的根源,佛家認為你只要破除了這種執,去除了這樣一種執著,那你就會離苦得樂,就會得到解脫,這是佛教最根本的一個思想。
所以,從佛家的教義上來說,它是積極的,它是強調人的心靈的,對人的一種人的精神上的痛苦的一種解脫,它是一種出世的、空無和非現實的,因為它不過多地討論現實,它認為現實存在的東西都是空無的,真正的人是一種佛性的存在,這是佛家講的出世、空無和非現實。
佛教承認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認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惡,而是無知,一切罪惡都是由於無知所引生出來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開導、啟發眾生,就變成佛的責任了。佛關懷眾生,『如母憶子』,不但不忍心眾生身受地獄之苦,而且廣發『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願!這才是真博愛!這才是真憐呀!佛家慈悲為懷,以慈悲之心渡己渡人,相信一切人都是可渡的。沒有人是絕對惡的,正是「無不可渡之人」。佛教這樣勸解大眾,多多行善不要作惡為國家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佛教是不排斥其他宗教的。這種包容的思想是與中國古代的思想相一致的。縱觀世界恐怕沒有那種文化像中國古代的包容性那樣強了,我們包容了佛教,改造了佛教,但又絕對尊敬佛教。沒人敢擅自把對佛教的理解寫成供其他教徒學習的經,這就是對其他文化的尊敬。
以儒釋道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儒家、佛家還是道家,在2千多年的歷史中都不是孤立發展的,三家之間相互碰撞,融合,共同維護社會穩定,豐富了中國古代民間文化,豐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即使是今天我們也應該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提高我們的自身修養促進我們的和諧社會進程。
我不是尚書
儒釋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康有為和張謇曾聯手做了一副對聯。張謇的上聯是「四水江為一,四方南為二,先生來自江南,還是第一?還是第二」,康有為下聯,「三教儒為先,三才人為後,小子本是儒人,不敢為先,不敢為後」。這個對聯對得非常工整,而且把中國傳統文化最核心的三教和三才都融合在裡邊,三教儒為先,康南海的態度也便是尚書的態度。
【學國學網】一個有視角的國學傳播平台。
微信公眾號【學國學網】ID:lexueguoxue
推薦閱讀:
※問題已解決了!辛苦大家!?
※每日傷感小情書: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垃圾,有了七彩祥雲就娶別人
※從文藝復興到中國文化產業的崛起 ——明星大眾化的潮流和文藝復
※郭敬明怎麼沒看到寫作了?
※有哪些影響力被極大高估的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