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教文化古今談》1

第一章 三教合一的遺迹

四川安岳大般若洞

[編者註:作者系四川《巴蜀史志》副主編、副編審]

  ◎ 三教合一,即指儒、釋、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在我國魏晉南北朝至唐宋石刻藝術造像中,基本上表現的是佛教內容,儒釋道三教造像共奉一堂的景觀鮮見。然而,釋道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造像在四川安岳石刻中卻頗為典型,分布區域達數處,數量上千尊。其間,尤以「大般若洞」的儒釋道三教合一造像最顯突出。

◎ 大般若洞正壁鑿高23米的釋迦牟尼佛像,頭臨洞頂,結迦趺坐於仰蓮座上,雙手結禪定印,座下有供奉石台並接地,突出了其主體地位,展示了佛性的光輝。釋迦牟尼佛的兩側有對稱的刻像,共分三層,上層(洞正壁頂部)左右分別刻藥師佛、阿彌陀佛、十大弟子像;中層左右龕中分別刻老子 (道教創始人)坐像和孔子 (儒家創始人,後為儒教)坐像,各高約0.8米;下層左右分別刻佛、觀音像。洞側兩壁刻像相對稱,分三層排列,每層以祥雲分隔。上層鐫文殊、普賢趺坐於祥雲 (實際高度占上中兩層)與十童子像,中層刻二十四諸天像,下層鑿十八羅漢尊者像與阿難、韋陀像 (阿難、韋陀像分別靠主體像釋迦牟尼佛左右)。洞右壁的羅漢尊者,或打坐,或對弈,或作小憩狀,神態頗為生動有趣。由此可見,洞中造像突出了佛教內涵及其相關配置,儒釋道三教代表人物的造像並非平分秋色,有明顯的「尊卑」:釋迦牟尼像居中,高大,配置有佛、菩薩、弟子、羅漢諸像多尊;孔子、老子像位於釋迦牟尼像兩側,矮小,無侍者和其他配置。這表明鑿洞刻像的發起者,既有儒釋道三教的文化、思想意識,又傳達了佛教文化、思想意識在其主事的情況,耐人尋味。由此推斷,大般若洞系以佛教為主體的三教合一造像窟。

◎ 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 (簡稱「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藝術中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間(中國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年)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 (唐永微元年),興盛於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五山」摩崖造像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整而著稱於世。以集釋 (佛教)、道 (道教)、儒 (儒家) 「三教」造像之大成而異於前期石窟。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國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間中國石窟藝術風格及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鑒賞價值。

◎ 源於古印度的石窟藝術自公元3世紀傳人中國後,分別於公元i世紀和7世紀前後 (魏晉至盛唐時期),在中國北方先後形成了兩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紀中葉 (唐天寶之後)走向衰落。於此續絕之際,位於長江流域的大足縣境內摩崖造像異軍突起,從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從而把中國石窟藝術史向後延續了400餘年。此後。中國石窟藝術停滯,其他地方未再新開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為中國後期石窟藝術的傑出例證。

◎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石窟藝術都積澱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以雲岡石窟為代表的早期石窟藝術 (魏晉時期,公元4至5世紀)受印度犍陀羅和笈多式藝術的影響較為明顯,造像多呈現出「胡貌梵相」的特點。以龍門石窟為代表的中期石窟藝術 (隋唐時期,公元6至9世紀)表現出印度文化與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特點。作為晚期石窟藝術 (晚唐至南末時期,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

◎ 大足石刻「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以南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公元11至13世紀中葉的道教造像,是中國這一時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備的道教造像群。石篆山摩崖造像中以中國儒家創始人孔子為主尊的「儒家」造像,在石窟藝術中可謂鳳毛麟角。以石篆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造像,以及以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在中國石窟藝術中亦極為罕見。

◎ 就保存狀況而言,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群中保存最完好之一。

(1)大足石刻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傑作

◎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都堪稱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傑作。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龕窟密如蜂房,被譽為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間的「石窟藝術陳列館」。寶頂山大佛灣造像長達500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變相與變文並舉,圖文並茂;布局構圖謹嚴,教義體系完備,是世界上罕見的有總體構思、歷經七十餘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場。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內容的準確表達。其所顯示的故事內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對世人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福樂,威之以禍苦。涵蓋社會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厭。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精雕細琢,是中國石窟藝術群中不可多得的道教和釋、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2)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

◎ 大足石刻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在立體造型的技法上,運用寫實與誇張互補的手法,摹難顯之狀,傳難達之情,對不同的人物賦予不同的性格特徵,務求傳神寫心。強調善惡、美醜的強烈對比,表現的內容貼近生活,文字通俗,達意簡賅,既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又有著極大的社會教化作用。在選材上,既源於經典,而又不拘泥於經典,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創造性,反映出世俗信仰懲惡揚善、調伏心意和規範行為的義理要求。在布局上,是藝術、宗教、科學、自然的巧妙結合。在審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於一體。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重鑒戒的審美要求。在表現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舊程式,有了創造性的發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極富中國特色。總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同時,作為中國石窟藝術發展、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大足石刻所出現的許多有異於前期的新因素又極大地影響了後世。

(3)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 大足石刻以其濃厚的世俗信仰、純樸的生活氣息,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把石窟藝術生活化推到了空前的境地。在內容取捨和表現手法方面,都力求與世俗生活及審美情趣緊密結合。其人物形象文靜溫和,衣飾華麗,身少裸露;形體上力求美而不妖,麗而不嬌。造像中,無論是佛、菩薩,還是羅漢、金剛,以及各種侍者像,都頗似現實中各類人物的真實寫照。特別是寶頂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情景之廣泛,幾乎應有盡有,頗似公元12世紀至13世紀中葉間 (宋代)的一座民間風俗畫廊。無論王公大臣、官紳士庶、漁樵耕讀,各類人物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可以說是一幅生動的歷史生活畫卷,它從各個側面濃縮地反映了公元9至13世紀間 (晚唐、五代和兩宋時期)的中國社會生活,使源於印度的石窟藝術經過長期的發展,至此完成了中國化的進程。

(4)大足石刻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的一頁

◎ 按過去佛教史籍記載,中國密宗盛行於公元8世紀初葉,流行於黃河流域,至公元9世紀初日本憎人空海東傳日本後,中國漢地漸至衰落。而北山、寶頂山大量造像及其碑刻文字無可爭辯地表明,公元9至13世紀,密宗在四川不僅未見絕跡,而且處於興盛。

  (5)大足石刻生動地反映了中國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

  ◎ 信神不信教、信仰多元化,是中國民間宗教信仰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重大變化。大足石刻作為中國民間宗教信仰的產物,便是其重要實物例證。一方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大主體的儒家、道教及佛教,在其長期的發展進程中,總趨勢是由「相互對抗」走向「相互融合」。其表現之一,是使原本屬於佛教產物的石窟藝術為道教和儒家所借用,且「三教」創始人不分高下的出現在同一個石窟之中。大足石刻中有釋、道、儒「三教」分別造像者,有佛、道合一和「三教」合一造像者。這些造像表明,公元10至13世紀,「孔、老、釋迎皆至聖」,「懲惡助善,同歸於治」的「三教」合流的社會思潮已經鞏固;世俗信仰對於「三教」的宗教界線已日漸淡漠。另一方面,大足石刻豐富多樣的造像題材又有力地反映出這一時期源於印度的佛教神抵和道教早期的神仙系統已與中國民俗信仰的神靈融合,呈現出信仰多元化的趨勢。大足石刻所展示出的這種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成為後世民間信仰的基礎,影響深遠。

◎ 大足石刻突出的地位和普遍價值,符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文化遺產標準的第Ⅰ、Ⅱ、Ⅲ、Ⅳ及第Ⅵ等五項。

四川大足縣石篆山摩崖造像

◎ 石篆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龍崗鎮西南25公里處,開鑿於1082-1096年(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三年),為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將仙、佛、聖人並排而列,聚於一區,為研究宋代的思想史、哲學史、三教合一的宗教史和石窟藝術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 大足石刻是今縣境內整個摩崖造像群 (亦含少量圓雕、塔雕、壁雕)的總稱,始於初唐,興於晚唐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及於明清,前後綿延1200多年。其間有唐末五代和北宋後期至南宋兩個造像高潮。造像題材以佛教為主,並有道教、佛道及儒釋道三教合一造像,共100餘處,計5萬餘軀,銘文10萬餘字。這些造像以其緣起和目的,可分為祈福造像和道場造像兩大類,前者數北山為最,後者以寶頂為著。

◎ 在美神薈萃的北山佛教造像中,125號宋刻數珠手觀音,是神像人化,俏麗嫵媚,表現形體輪廊美的絕頂之作,被譽為「東方維納斯」;136號轉輪經藏窟更是中國宋代石刻造像登峰造極的典型作品,被譽為「石窟藝術皇冠上的明珠」。全國罕見的大型石刻密宗道場寶頂佛教造像,藝術風格多樣,每龕每窟都是絕代精品,曠世佳作,其千手觀音實刻千手,鬼斧神工,絕無僅有;父母恩重經變相是「援儒入佛」,突出孝道,獨一無二。這裡的石刻有一個各地石窟從未見過的現象,即是有序排列,前後照應,而石刻三教合一造像在全國僅此一處。

◎ 大足石刻既是中國化石窟藝術的典型和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它融匯各地各時期石刻造像藝術之精華,以空前的民族化、世俗化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而大異於前期石窟藝術,具有無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堪稱永恆的、超階級超時空的人類文化遺產。1999年,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摘自《大足石刻簡介》)

「三教合一」在天水的遺存

  仙人崖是天水的一處佛道合一的宗教場所,西崖下有一座三教殿,內祀釋、道、儒三聖人。秦州區西關育生巷有座顯龍寺,原正殿亦供奉儒釋道三聖人,三教共祀,為三教合一時期的產物,源於金元時期。

  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喆 (重陽)創立全真道于山東寧海,主張三教合一。該觀點成為全真道的鮮明特徵。王重陽提倡三教合一的思想不是憑空臆造,而是順應當時社會思潮的。從南北朝、隋至中唐,三教思想的發展出現了不平衡狀態。佛教經過譯傳階段,逐漸漢化,出現了八大宗派竟秀的鼎盛局面。激發了儒道二教在學說上融攝佛學,不斷更新和發展。到中、晚唐時進入了發達盛興時期。故而三教中都有提出三教歸一論者,如慧遠、孫綽、張融、顧歡、陶弘景、王通等。道教由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率先提出,北宋著名道士張伯端繼又提出三教合一的理論。認為「教雖分三、道乃歸一」王重陽在山東文登等地建立五會如「三教七寶會」、「三教金蓮會」等皆以「三教」為標幟,不獨樹道家一幟。他在《金關玉鎖訣》中說:「太上為祖,釋迦為宗,夫子為科牌」。不獨尊道教教主。為了廣招信徒,全真道把《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列為信徒必讀經典,王重陽不光提出理論,而且付諸實施。他稱「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又謂「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故而佛道合一的寺院出現了,道教天神在佛教寺院里出也出現了,如佛教聖地九華山金地藏(地藏王)肉身寶殿的對面,即有一座靈官殿,內塑道教的王、馬、趙三靈官。廟觀中佛道融合的事例並不少見,如山西恆山懸空寺、寧夏中衛高廟、天水仙人崖、顯龍寺等。保存至今的仙人崖三教殿內的三聖人塑像尤為奇特,中為釋迦,左為老子,右為孔子。三老手撫太極圖,促膝而論。神態祥和,親密無間,稱為三老觀太極。據現存玉泉觀的《重修三陽後巷顯龍寺碑記》日:「州西關三陽後巷(今育生巷)舊有顯龍寺,正殿三楹面東,供儒釋道三聖人塑像……考舊碑,寺創於前明洪武開前八十年,重修於正統七年,迄今已五百五十餘年矣。」該碑立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洪武開前八十年即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到立碑時正好554年。從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到元至元八年(1271年)時,全真道士李志堅、梁志通、陳志隱相繼來到天水,修建了七真觀、玉泉觀、玉陽觀。並廣收門徒,全真道處於全面發展階段。十餘年後,顯龍寺得以創建,正殿祀以儒釋道三聖人,無疑是王重陽倡導三教合一之風在天水的產物。

(來源:天水日報2007-11-14)

摘自馬琳雙《「三教合一」碑記》

  

 炎帝黃帝的傳說、盤古女媧的神話,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源頭。鄭州的嵩山少林寺、洛陽的龍門石窟,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輝煌與滄桑。高中的最後一個暑假我來到了中原重地——河南,由儒道佛三教合一所產生的禪宗是這次探尋的重點,嵩山少林寺作為禪宗祖庭自然是中心目的地。

  少林古剎,深藏嵩山,面對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就在這塊叢林茂密的風水寶地,隱匿著豐富厚重的禪宗文化。進入寺院不久我就迫不及待地尋找三教合一碑,終於在鼓樓前的一塊並不大的碑上看到「混元三教九流圖贊」幾個字,這就是三教合一碑!此碑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其下半部的混元圖是佛道儒三教聖人合體像,圖成圓形,整幅看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正面像;若遮住畫像一邊,左面就是儒家鼻祖孔子側像;遮住另一邊,右面則是道教尊者老子像:三體合一,圓潤相融。釋迦、孔子、老子,共捧一「九流混元圖」,圖上九曲河流的盡頭各連荷花,意喻三教九流、諸源合一。三個頭像合在一起,再加上合肩、合上身,合捧混元圖,整個畫面布局巧妙,通潤和諧。

碑的上半部有一段碑文,我只能記得前面和後面的一段:

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

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圓融,一以貫之。

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

  我在碑前佇立了很久,思索著感悟著:儒道佛,或坦然,或淡然,或超然,從不同角度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它們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的輝煌時代,也引領著中國兩千多年思想文化的變遷。

◎ ……中國文化有容乃大故能兼容並蓄,它抓住儒道佛內在上的共同點,吸收各家長處,把遵儒正己、以心見佛、以義守道相結合,創建出一門新學派——禪宗。

  走出少林寺〖BF〗,已是向晚時分,夜幕上一輪彎彎的山月銜于山澗,喧囂了一天的古剎漸趨沉寂,行走於這古剎月色之中,不禁轉頭回望,透過山門前那排排古柏的枝葉,依稀還能看見少林門前那兩個威風凜凜的石獅。回想這即將結束的探尋之旅,也許,可以從那件融合了儒釋道的古老碑刻中找到中國文化久盛不衰的答案。 

  若只能用兩個字表述答案,我會用——「合」、「諧」。

  「合」,融合。中國文化從古至今一直處於不斷融合之中。對外,它用博大的胸襟包容外來文化,給它們與本土文化碰撞融合的機會,並形成新的宗教學派,像容納佛教這種異己文化的過程就是一個中外文化融會的過程。對內,它也不僅僅局限於單一的學派理論,反而鼓勵多種學派共同發展,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然而只是簡單的「合」沒有選擇的「合」是不行的,要想實現自身真正的「合」還需要「諧」。

  「諧」,使和諧。中國文化在合的過程中不是盲目地來者不拒,而是選擇優秀的自身缺少的部分來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自身更和諧完滿,才能經久不衰。

(來源:大連日報 2007-11-23

天水《仙人崖》的三聖堂 

  ◎ 天水古稱成紀,因相傳華夏始祖伏羲氏就誕生於此,所以又有「羲皇故里」之稱。天水市歷史悠久,歷代人文薈萃,境內文物古迹眾多,幾乎每平方公里就有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天水伏羲廟、卦台山,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朝宗拜祖的場所;武山水簾洞,洞內樓台、泉石、雕塑、畫像一應俱全;甘谷大象山,拔地而起,巍峨壯觀,山上有安詳、寧靜的大象山大佛;與麥積山毗鄰的仙人崖,群峰對峙,是一處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遊覽勝地……

(摘自天水旅遊網)  

摘自《中嶽嵩山》

◎ 嵩山,位於九州和五嶽之中,北依黃河,南臨穎水,在這裡,不僅能看到「五世同堂」的奇特地質風貌,且能領略中華民族八千年歷史進程。佛、道、儒三教薈萃,少林寺、中嶽廟、嵩陽書院鼎足而立,少林寺千佛殿的西側是地藏殿,殿內南北兩面供十大閻羅王神位,是道教的。後壁繪製二十四孝畫圖則又是儒家的,並承認釋迦、孔子、老子都是「至聖」,強調三教九流「為善殊途」,「各有所施」,鐘樓前開元碑陰刻:「混元三教九流圖贊」,圖面是釋迦、孔子、老子三聖合體像,贊語是:「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爭理,萬法一統」。……一些禪宗大師既通佛理,又懂儒學,到明、清以後,道教變吮吸更多的儒家思想,少室山的安陽宮主殿洞是三皇洞,內祀釋迦牟尼、孔子、老子,門上大書:「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由此可以窺見三教在中嶽嵩山已熔鑄於一爐,使他具有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難以具備的魅力。

《少林寺》混元三教九流圖贊

  ◎ 少林寺內有一座「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圖贊」,在一個大圓圈內,有一位雙手捧「九流混元圖」的人物,這個人物,整幅看上去是佛祖釋迦牟尼正面像,若遮住畫像一邊,左面就是道教聖人老子側像,遮住另一邊,右面則是儒教聖人孔子側像,一幅圖刻出三位聖人,因此有三教薈萃登封之說。少林寺、嵩岳廟和嵩陽書院分別是這三教的代表。

《三教薈萃在登封》

  ◎ 在少林寺有兩通刻有三聖像的碑,一通在碑廓里,一通在鐘樓的西側。鐘樓西側有一通《小山禪師行實碑》,碑的背面上寫《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碑正面有明代朱載育繪製的線刻人頭像,整幅畫像看上去是釋迦牟尼正面頭像,但若用手、書等物遮住〖HTK〗(不遮也能看出畫像)中線一邊,另一邊則分別顯現出老子或孔子的畫像。一畫,表現了三個聖人,碑上部還有唐肅宗皇帝李享寫的題贊:「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百家一理,萬法一門。」

崆峒山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

甘肅省平涼境內有一座崆峒山,建有道觀禪院,道教、佛教、儒教共存於此。風景秀美,氣勢雄壯。今年初,中國公布了首批五A級旅遊景區,崆峒山位列其中。

  ……

  由中台向西,穿過朝天門,進入道教文化的盛景。崆峒山道教以皇帝問道於廣成子而聞名天下,因盛行於春秋以來的黃老之說,崆峒山更成了中國道教的創源地之一,明代道士張三丰避居崆峒五年,留下了許多傳聞軼事。清初,陝西道士苗清陽主持重修皇城,崆峒山又被列為中國道教十二大常駐之一。

  沿陡峭的石階向上攀登,只見一架巨大的石梯凌空而立,左右石峽壁峙,危岩夾聳,仰首望去,視線可及處,直通雲霄。這就是登臨絕頂的惟一通道——著名的「上天梯」。上天梯起步不遠的峭壁上有「皇帝問道處」摩崖石刻。

  沿「上天梯」繼續攀登,就到了崆峒山最負盛名的三教洞。洞內,釋迦牟尼、太上老君、孔老夫子塑像供於一堂,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崆峒山道教協會王志合道長表示,在這裡,方丈、道長之間很團結,在教理、活動上非常融合。「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包容萬物、雍容大度的和諧氣氛和兼收並蓄的傳統。」崆峒山管理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也昭示著崆峒山有別於其它古剎名山獨特的精神。

山西渾源懸空寺

  ◎ 能將佛教、儒教、道教諸先祖請來供奉一堂和平共處的,當說是懸空寺了。

  ◎ 懸空寺有別與其他寺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三教合一」。寺的最高處是三教殿,供著釋迦牟尼、孔子和老子,釋氏居中,萬祥之態,似有當之無愧之意;孔子居左,橫目怒生,一派至聖先師樣,依稀在說,我堂堂正統儒教竟與老子並列;老子居右,心宇氣順,笑唇常開,有左右兩酒窩為證,猶大仙點化凡人,毫不介意孔夫子之怨。「一寺供三教」——這既是件強拉硬扭的事,同時又使眾多人的心理獲得了平衡。據介紹,懸空寺的面貌之所以千年來一直未遭塗炭,一方面是因為其「懸空」之故,另一方面則是依賴與佛、儒、道三教供奉一堂,巧妙地避開了歷代君王因好壞而給寺里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豐富多彩的,根本就沒有必要搞什麼「唯我獨尊」,也沒有必要比出個「你大我小」、「高低分明」。不能不說 ,懸空寺的「三教合一」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種智慧和聰明。 

(摘自紫雲英《懸空寺與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的瀘山

  西昌瀘山自古以來即被譽為「川南勝境」。靈氣所鍾,又為僧道贊為悟道佳山。這裡儒、釋、道「三教」共存,僧道互敬,從無貶斥。這是瀘山宗教的一大特色。

  佛教自東漢初由中亞傳入中國,逐漸與中國的儒教和道教成鼎足之勢。隋唐以來,儒、釋、道並稱三教。……

  沿瀘山東麓翠柏道上行,第一個寺廟是光福寺。寺內大雄寶殿、望海樓等巍峨壯觀。與光福寺相連的是文昌宮,光福寺向山頂延伸,分別是三教庵、文昌宮、祖師殿、觀音閣、瑤池宮、玉皇殿、青羊宮、青牛宮、五祖庵。這些古剎因地就勢,建築各異,各寺院雖自成院落,但又相互參差、前後相依,相互呼應、高低相望。

  世界上教派林立,大抵各執門戶之見,互不相容,直至發生教派戰爭。我國教派自成體系,各立門戶,井水河水互不相犯。瀘山出現儒、釋、道三教並存的宗教奇觀,主要是西昌地處偏僻,長期封閉,與外界交往甚少之故。

永 樂 宮

  永樂宮是元代興建的規模宏偉的道觀,並有精美壯麗的壁畫,這和金、元時期新道派的興盛有著密切關係。中晚唐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趨勢,逐漸改變了三教鼎立的格局,並緩和了相互間尖銳的鬥爭。而以儒家傳統觀念與人生理想為核心,以佛家的思辯方式為基礎,以道家養生修鍊為手段,形成了士大夫與民眾之中流行的趨向。宋、元間,在江西玉隆萬壽宮興起的凈明忠孝道,就是儒家理學影響下產生的新道派。雖仍行符籙禁咒之術,卻強調重倫理道德,注意克己踐履,從而加強了宗教對人心的控制。在北方,人們向宗教祈求精神上的慰藉與解脫,也出現了新的教派。金代興起的真大道教,不信符籙化煉,而以苦節危行,勤力耕種,自給衣食,守氣養神為旨。一時鄉里民眾廣為信奉,正如《真大道教第八代崇玄廣化真人岳公之碑》上所說:「惟是為道者多能自異於流俗,而又以去惡復善之說以勸人,一時州里田野,各以其近而從之,受教戒者,風靡水流」。天眷 (公元1138年至1140年)中,道士蕭抱珍開創太乙教,主張以老子之學修身,以巫祝之術御世。其弟子蕭道熙博學善文,符籙祭醮與玄談哲理並重,談玄論道,門徒達數萬人。元以後真大道逐漸衰微消失。在金代興起並最有影響的是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故名其教為全真。其弟子丘處機受到元太祖的器重,全真教在北方愈益興盛。王重陽、丘處機都有著述流行,以闡述全真教義。

陝西少華山

◎ 少華山為陝西道教名山之一,道教分為全真教和正一教,全真教是金初創立的道教宗派,主要創派人為王重陽,全真教以《道經》、《佛教》和《儒教》為主要經典,主張道、佛、儒三教合一,到了元代,王重陽的七大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又分別開創了全真教七個支派,其中以邱處機在少華山創建的龍門派勢力最大、人數最多,當時眾多武林高手在少華山多次論劍,宋初陳摶老祖從樓觀台先來少華山修行,之後才去了華山。

(摘自《中國宗教名勝》) 

興城五股泉三教寺

  三教寺,位於興城西部山區藥王鄉葉屯村西北巍峨突起、氣冠群峰的五頂山南麓,背倚青山,西臨深澗,殿、台、亭、閣依山就勢,建築布局別具一格。臨寺遠眺群山,下觀女兒河源五股泉水蜿蜒而過,疏林掩映炊煙繚繞,風光秀麗宜人,美不勝收。

  據寺內石碑記載,該寺建於民國二十年 (公元1931年),所謂三教寺,即釋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寺廟。整座寺院共分四進,正殿六楹 (分東西兩式各三楹)〖HT〗,腰殿三楹,前殿三楹,鍾亭一座,山門一座,除鍾亭、各門為木結構外,全系無木磚拱,青磚砌厚壁,拱頂築瓦壟。硬山起脊,吻獸各具。殿宇飛檐斗雀,雕刻精美,造型生動。自然流露出一種古樸和莊嚴,充分體現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

雲南雞足山 

  ◎ 雞足山聖峰寺開山和尚凈月,於明嘉靖年間在鍾靈山前建聖峰寺,寺後修玉皇閣。玉皇是道教奉祀的天帝。金頂寺睹光台前的三官殿,裡面供奉的天、地、水三官,亦稱三元 (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即是道教的所奉的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傳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另雞足山「古洞別天」、「洞閟奇靈」的華藏洞,就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典範,在這個500米的弓形山洞裡,依次建有觀音殿、西方極樂殿、彌勒殿、財神殿、玉皇殿,分別塑有觀音、彌勒、文昌〖HTK〗(指文昌地君,儒教尊為主宰功名、祿位的神)〖HT〗、財神〖HTK〗(指趙玄壇,亦稱趙公元帥,相傳姓趙名公明,秦時得道於終南山,為道教所奉的神)〖HT〗、藥王、聖母、關羽、岳飛等儒、釋、道崇拜的神像。在這裡,觀音、彌勒代表的是釋教,文昌代表的是儒教,財神、聖母代表的是道教,關羽、岳飛代表崇武。

(摘自《雞足山文化》) 

洛陽綿山 

  ◎ 三教同源的大道思想。綿山三教同源自有其悠久的歷史與特殊的源淵。介之推為綿山之祖、之魂。山因子而顯,子因山而彰。他的憂國憂民、唯誠唯信、功不言祿、隱不違親、志在政治清明,既體現了儒家忠、孝、節、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功成身隱,清靜無為的思想;又有著佛家濟世利人、普度眾生的思想特徵。為此,儒教主祀、道教稱仙、佛教尊為羅漢,成為我國三教供奉的最早的歷史人物。

  ◎ 三教同源的大道思想在綿山的形成,還與明代介休人范榮有關。范榮,介休澗武里(今澗里) 人。永樂甲午年舉孝廉,任江西興國縣令。期間遇到仙人張三丰,贈詩勸其「何不同歸一洞天?」後棄官辟穀。張三丰認為「牟尼、孔、老皆名曰道」,竭力立張「三教同源」。在張三丰、范榮影響下,綿山眾教相融,一直沿襲至今。為紀念他對「三教合一」的貢獻,綿山一帶曾有「神仙廟」祀之。

(摘自《綿山文化》) 

福建泉州

◎ 清源山最著名的為三教合一,當我們登上清源山三十六岩洞之首的「第一洞天」清源洞時,站在抗倭名將俞大猷練兵的百丈坪上,再到南台岩魁星閣、三清殿、大雄寶殿儒道釋三教合一的勝跡前,極目遠望,驀然回首,所謂「山海大觀」便瞭然於心了。

  事實上,清源山的岩石林木,不知有多少是詩岩和故事樹。你看那「天侶呈瑞」,一棵重陽,一棵榕樹,樹根相盤,樹身相抱,樹枝相繞,盤根錯節,如膠似漆,歷時300多年,豈非一對忠貞不渝的情侶?還有泰峰村裡的那棵470年的重陽木,竟和一株200多年的榕樹、一株樹齡數十年的水桐緊緊纏繞在一起,合為一棵大樹,難道不正是清源山儒道釋三教合一的象徵嗎?

(摘自《清源山——三教合一》)

湖南江華豸山

◎ 沱江鎮作為江華的縣城已有近550年的歷史,豸山這一風水寶地也就成了江華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這裡集中體現了佛、道、儒、俗等各類文化在江華這片土地的碰撞、融合。

◎ 豸山寺建於明朝萬曆四年(1576)距今四百餘年。豸山寺有兩個獨特的地方,一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建築格局。古代這一片建築依次是佛教的豸山寺觀音閣、道教的呂祖閣、儒教的文昌閣,一字排開,連為一體。現在我們看到的是1984年縣城從水口鎮回遷沱江鎮之後重建的格局。左邊是豸山寺,右邊是望江樓,還有前面建於民國年間的代表俗文化的六角涼亭——望江亭,為古今義渡小憩之所。呂祖閣與文昌閣毀於歷代兵火,早已不復存在。 走進山門,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第二個獨特的地方,就是豸山寺建於岩隙中,可以說是鑲嵌在豸山的山體裡面,我們沿著山勢走進觀音閣,可以直達山腰岩腹。這就是所謂的「山中有佛,佛在心中」。

◎ 在山頂,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凌雲塔。凌雲塔建於同治八年(1869年),距今一百三十餘年。凌雲塔為磚石結構閣式建築,塔身7層,高21米,八方四門,俊俏挺秀,集佛教、伊斯蘭教之建築風格於一體;塔的外形為中國傳統建築形式,斗拱、出檐、起翹為中國建築特點;塔內部為中空穹窿頂曲線流暢,屬西方建築手法、伊斯蘭建築風格。此塔可謂中西和壁之建築,有專家稱豸山為全國獨有的「四教合一」的聖地。

(摘自〖BF〗《「三教合一」的聖地——豸山》) 

江南鎮遠古城青龍洞

  ◎ 鎮遠古城不但是西南大驛道上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傳播之地。由於地理的特殊性,它不僅是江南文化的集中地,也是儒學、佛教、道教文化重要的傳播之地。

  ◎ 青龍洞的建築群的獨特之處並非全在它倚山而建凌空高峙的造勢,還在於它曾經是儒、釋、道三教文化的共同傳播之地,並曾經因此而揚名於印度、緬甸、寮國等東南亞國家。

  ◎ 進得大門後,你會逐一地看到呂祖殿、觀音殿、中元禪院、老君殿和聖人殿等代表著儒、釋、道三教風格的建築。在這三教的建築中,尤以道家建築老君殿和儒家建築聖人殿顯得最為親近,二者呈並體連翼之狀而矗立於巨石之巔。仰望兩殿,目眩頭暈,皆驚險駭然。兩殿之巔,飛檐翹角,交相比翼,恰似一雙凌空欲飛的飛禽。斜目兩殿,飛檐翹角穿插錯落,一若勾心鬥角之獸,蠢蠢欲動。

◎ 讓人感到納悶的是,儒釋道三教本該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可如今卻如何的竟然偏偏地湊在了一起呢?更何況自古以來,大凡是和尚佔了山頭,道士就得另外「開灶」,二者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湊在同一山頭的。可在鎮遠的青龍洞里,二者竟然就湊得如此的「親密」。

  或許,北宋道士張紫陽和金道士王重陽的說法正好可以對青龍洞三教合為一處的建築風格做一個比較完美的詮釋:教雖三分,道乃歸一。

  ◎ 據有關史籍記載,其實「鎮遠現象」並不是三教同時出現的,差不多是一個教派走了,另外一個教派就隨之而來的。先是一和尚來此建立了廟宇,再是張三丰來此修鍊,緊接著,王陽明也隨後而來。那時期,由於鎮遠穩控了西南大驛道和沅江的上游,下湖南,通雲南而去寮國,緬甸、印度等國家,從而使得鎮遠不僅成了軍事上的重鎮,商業往來的大都會,還使得它也成了儒釋道三教進行交流和傳播的一個重要文化中心。

(摘自《儒、釋、道三教合一洞》) 

摘自《論九華山佛教文化的意蘊》 

◎ 九華山佛教是佛教徒弘通世俗,導化、融合儒道的產物,九華山就是釋儒道互動下形成的佛化自然。

◎ 九華山佛教也不斷順隨世俗而變通,並接受儒家與道家的影響。如佛教曾借道家的「清虛無為」傳教,稱道教徒為「道士」,自稱為「道人」。借儒家的「教道」傳地藏菩薩信仰。這種影響在今天九華山佛教文化中仍然有很明顯的痕迹。如所有其它佛、菩薩的護法神都是佛教的韋馱等天王,唯有金地藏護法神為「玉皇大帝」殿前的王靈宮。這種影響甚至在佛教造像藝術中也存在。如旃檀林的大雄寶殿內,就供有兩個小雕像,一個是濟顛和尚,其造型有如天仙;另一個是風波和尚,左脅下有一掃帚,手揮拂塵,要掃的是殘害忠良的秦檜。這些都見證了九華山的佛教文化是儒道交融的產物。

(摘自九華山佛教網) 

摘自朱煌年的福建泉州《三教合一「仙公山」》

  ◎ 位於泉州城北郊30餘公里的「仙公山」,風景秀麗旖旎,文物薈萃璀璨,是自然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的妙麗佳境。歷代文人墨客的摩崖手跡、詩詞匾額和種種神奇而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以及獨特的儒道釋三教合一,都給這風光勝地增添了玄妙和蒼莽的色彩。

  ◎ 三教合一話仙蹤,早在1500多年前,南朝齊〖HTK〗(480年—502年)〖HT〗無名氏道人就把這「絕頂雲霄」的古岩選作神仙洞府,建造「豐山洞」,修道煉丹,濟世救民。隨著佛教的傳入和儒教的興起,奇麗的仙公山被釋家和儒家選作聖地,而建造供奉佛祖的白水岩和祀奉文昌五夫子的朝天閣,從而道釋儒三教並存此山,且隨著歷史和社會的發展三教間相互交融,和平共處,進一步豐富和形成了獨特的「泉南佛國」文化,這也是體現泉州人和泉州文化對不同宗教兼容並蓄的博大胸懷的歷史見證。

  ◎ 「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無論是北宋徽宗宰相張商英、李綱,還是清雍正皇帝的主張,正如南朝道士陶弘景所言「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仙公山以其美景「仙」名和「三教合一」聲騰閩中而成為寓賢隱逸的勝境。這不僅是那個時代政治、文化、藝術、宗教等學術思想的寫照,也大體反映了整個封建時代的精神文明狀況以及人們的寄託。「九仙在上登門心脫俗,雙髻懸空臨境性通靈」,即為明證。

  沉澱多年的歷史文化,集聚多少風風雨雨的人生精華,這裡印證著多少希冀與啟迪。道者崇清靜無為洒脫飄逸,講養生保命延年益壽;儒者奉「天地君親師」,務實際講治國安邦;釋者則論大慈大悲普渡眾生,修戒定慧講真如自性。而各自的追求和寫意都在建築與詞碑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流連忘返。

  ◎ 抬眼望奉九仙的道觀雙髻寺 (豐山洞),重檐歇山頂的建築形式,不僅構造嚴謹實用,而且布局緊湊合理,在裝飾上外繁內簡。廟內,不追求雕樑畫棟和天花藻井等繁瑣木構件,是因道教追求素淡、樸實和大方的本意,它所表現的是嚴肅氣氛,體現道家清靜無為的哲學思想,因而在昏暗光線和滿廟香煙繚繞之下,客觀上就造成莊嚴凝重的特定氣氛,也正合道之靜穆。

  而作為儒聖的朝天閣,則出奇的簡樸平淡,是硬山頂建築形式。內供奉文昌五夫子和何氏九仙之母舅范候公,為舊時讀書人朝聖之地。文昌五夫子又稱五文昌帝君,即關帝、呂祖、朱衣神、魁星、北斗,系掌管祿籍之神,為儒教尊奉之神,舊時學宮多祠祀。

  木構單檐歇山頂建築形式的佛祖廳堂「白水岩寺」,內供奉釋迦、藥師、彌陀三世尊佛像。民間稱「如來佛」的釋迦牟尼在佛教中為娑婆世界的教主;藥師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合稱三世尊。據載原岩寺木刻柱聯為弘一法師所題;「是真仙靈、為佛門作大護法;殊難境界,集僧眾建新道場。」現岩寺門柱聯為「居幽占勝八閩一寺,近道傍儒三教同山」,顯示了「三教合一」的和諧。

  ◎ 至元四年(1338年),詩人兼僧人釋用平在泉州清源山《重建清源純陽洞記》中盛讚「佛故因仙而居,仙或因佛而顯,乃相與成物外之風致也」,「悟清凈無為之理,三仙佛異派同源」。可見,用泉州伊斯蘭教清凈寺大門頂的大匾額「萬殊一本」,的確可表「三教合一」。

(摘自《泉州晚報海外版》) 

四川成都

  ◎道興於成都,成都人多與大道有緣;佛的源遠流長,讓成都成為一個重要的歷史驛站;而儒家思想的發揚光大,使成都像一位「儒商」一樣,「文」「商」兼備。

  難怪不少仁人志士來成都,都有一種特殊的禪悟和空靜之感,這便是儒釋道在這塊土地上和諧共生,發揚光大。

  儒、釋、道是成都「和諧包容」的城市精神最好的詮注,這是一篇大文章。

  ◎ 儒、釋、道「三合一」的純陽觀位於成都市新津縣城西部順江鄉平崗村。純陽觀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 (1903年),建築可謂規模宏大,裝飾精美,藝術甚高。

  ◎ 不少學者認為,兩漢三國魏晉時代,儒釋道並立互補文化格局的定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當代中國人的文化心理與集體人格有著深刻的影響和意義。

(摘自《用「儒釋道文化」濃縮成都和諧美景》)

寧夏中衛縣高廟保安寺

  ◎ 高廟保安寺位於寧夏中衛縣北街西側,坐落在原來的北城垣上,前平後台,分上下兩院,上為高廟,下為保安寺,佔地面積4100多平方米,因重樓疊閣,建築面積邊5600多平方米。

  ◎ ……地方紳士尊其三教同源之說,將最頂層供奉玉皇大帝,故爾新廟又稱「玉皇閣」。1942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因廟會失火,高廟保安寺磚牌坊以上的建築全部付之一炬,次年由信士梁邦振、詹毓麟等助捐募化,陳銘信士提任木工總設計,再與土木,歷時4年方完工。新建寺廟因其執事瑤池徒,將瑤池金母和十二仙女之像供於最頂之層,所以新建廟宇又稱「高廟」。

  ◎ 保安寺是近代三教合一的典型寺院,如寺內小牌樓有寓意三教合一的對聯:上聯「廟貌巍峨清凈通一氣」,下聯「神靈感應慈悲忠恕不二門」,橫批「三教同源」。磚牌坊之磚柱上聯「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裡」,下聯「天在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殿內塑像有佛像,神仙和孔聖牌位,反映出明清時期儒釋道三教融合、和諧相處的狀況。

(摘自《三教歸一——高廟保安寺》) 

河北通洲

  ◎ 投資近600萬元,歷時兩年,通州區「三教廟」一期修繕工程日前已經完工。……

  ◎ 全國惟一的三教合一建築群

  「三教廟只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叫法,容易讓人誤解為是一座廟。」周良介紹說,這裡的「三教廟」其實是三座獨立的廟宇:文廟(又稱學宮)、佛家56米高的燃燈塔及其附建的佑勝教寺和道教的紫清宮,呈「品」字型排列。

  「叫三教廟的,全國各地到處都是。但它們都是一座廟裡供奉著儒、釋、道三教的人物、體現三種文化。只有通州這裡的三教廟是三座緊鄰而又獨立廟宇,分別供奉著三教的祖師爺。」在文物專家的眼中,這種全國惟一的奇特布局正是儒、釋、道三教在中國歷史上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見證。

  「這正體現出大運河文化的精髓:融合、交流。」專家解釋說,古通州城位於南北大運河最北端,自古以來,國內國外、三教九流、各地鄉音匯聚於此,形成了燦爛的運河文化。通州三教廟獨特的建築景觀正是保存至今的運河文化的載體,使其恢復原貌便成為老文物專家多年的夙願。

  ◎ 三廟一塔

  通州「三教廟」其實是三廟一塔的建築群,它們毗鄰而建,又各有特點,此次修繕只針對文廟和紫清宮。

(摘自《通州三教合一建築群大修完工》) 

湖北武當山 

  ◎ 武當文化實際上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文化。這一觀點被今人普遍接受,而且我們也能夠在武當山找到儒、釋、道三種文化的載體。  

  ◎ 目前,武當山發現的這一時期的道教遺址、遺物並不多。有《輿地紀勝》記載,早在周康王時,尹喜大夫在武當山築修鍊的石室,唐真宗時修建的五龍祠遺址。相比之下,宋以前,雖佛、道二教都在武當山發展,但佛教勢力要大於道教。這一時期,在武當山,儒教並沒有與佛教、道教實現實質性的融合,但是佛教卻已和道教在這裡形成了融合。這一互補型融合不僅獲得了存身與發展之處,而且為儒教與佛、道二教融合創造了條件。

  ◎ 主動與被動的融合完成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局面。

……佛教要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融合。佛、道、儒這一被動性融合一直延續到明代。宋時不僅把唐代建立的太乙延昌寺變成了一座道家的太乙延昌宮,而且在真宗時還把唐代修建的五龍祠擴建為「五龍靈應之觀」,理宗時又詔道士劉真人住南岩宮興建殿宇等。宋代的詩人高本宗題天柱峰歌云:「丹梯貫鐵鎖,十二樓五城,黃金鑄屋玉作楹」。可見武當山道教的宏大規模。到了元明時期,從原均州城凈樂宮到金頂70餘公里的建築線上,宮觀殿宇就達二萬餘間,被譽為「補秦皇漢武之遺,歷朝罕見;張金闕琳宮之勝,亦環宇所無」。在儒、道如此強大的攻勢下,佛教唯有忍讓、融合才能換得生存。而武當山佛教在這一方面則做的空前絕後,堪稱天下第一。它不僅在原寺廟內出現道教之神,更為絕妙的是竟然出現了釋迦坐龍座、觀音坐龍座及觀音手執朝笏等現象。宋明兩代完成了儒、釋、道真正意義上的三教合一。

  ◎ 雖然宋明時期是武當道教空前發展並達鼎盛的時期,但這一時期也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唯一時期。我們還可以從玉虛宮出土的佛教禪杖、化佛冠;太和宮、紫霄宮、凈樂宮等供奉的菩薩、伽藍、濟公、關公、韋馱等,以及使用的蓮花燈台、蓮花寶瓶等供器說明這一問題。特別是韋馱,《歷代神仙通鑒》載,燃燈曰:「此子自幼全真,名曰韋馱。」還有關公,不僅, 是儒教的名將,道教的伏魔大帝,而且也是佛教的護法等等。

  ◎ 佛、道拼盤式融合,形成了民間宗教信仰形式

  拼盤式的儒、釋、道三教融合主要始自清代。經過宋、明,儒、釋、道三教合一,儒學吸收了佛學高度一元化的哲學和道家的思辨精神,塑造出了新的儒學體系——理學。理學的出現大大鞏固了儒學在中國封建社會中作為指導思想的地位,使佛教、道教等學說再也不會動搖它了。

  ◎ 武當山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不僅使武當文化更為精深、繁雜、厚重,而且改變了當地民眾的信仰特徵,從而形成一種兼收並蓄的開放性的思維模式,是今後在發展經濟過程中的一種潛在的資源優勢。

(摘自楊曉瑞《武當山儒、釋、道三教合一源流新探》) 

東北三聖宮 

  ◎ 在我國博大精深、色彩絢麗的宗教文化中,盛開著儒、釋、道三朵奇葩。儒教尊奉孔子,要求「克己復禮」,「存天理、滅人慾」。佛教尊奉釋迦牟尼,要求精神的超越——涅槃,不惜苦行修身。道教尊奉元始天尊,追求得道成仙。為倡導道道相濟,德行相勸,萬物合一,世界大同。1924年,趙園波與當地善主富安保、尤成德、王鳳元等人共同發起,開始籌建集儒釋道為一體的「三聖宮」,用了長達20年的時間,才完成了「三聖宮」的全部建築。當時「三聖宮」是海倫最大的一所廟宇,也是東北三省較大的一所廟宇。規模宏大,樓閣高聳,琉璃鋪頂,雕梁畫柱,工藝精美,金壁輝煌,氣勢磅礴。共有十樓、一亭、八十一座殿。

(摘自《〈三聖宮〉儒釋道三教合一》) 

摘自《安溪文廟》

  ◎ 岱屏岩清風洞位於魁斗鎮境內的岱屏岩上,是一個奇石岩洞,奇廟連成一體的風景名勝。景區內的太平岩寺,始建於清康熙二年,主殿高大森嚴,供奉的也是清水祖師。清風洞是安溪著名高儒禮缽、禮錫師兄弟的道場,內奉杏春仙公,傳說仙公是位神醫,清風洞與眾不同的一個特色,別處是籤詩是五字,清風洞的籤詩是七字,並分有小兒科、婦科、內科、外科等,病人到此處問葯十分方便。這裡松竹疊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文和自然相結合的景觀,也是歷代儒、道、釋、三者合一的聖地。

摘自《集雲道院》 

  ◎ 始建於唐龍紀年間(889),宋祥符六年賜「靜慧院」額,宋宣的年間改名「集雲觀」。明洪武年間併入白鶴寺。明永樂十五年(1417)重建「靜慧寺」。據《白石山志》載:「當其盛時,高甍巨檻,金碧輝煌,住僧數十人,鍾韻梵音,早夜不輟,號為叢林。」民國20年(1920)8月、11年(1922)9月,連遭颱風襲擊倒塌,民國20年(1931)有雲遊道人葉明達和信寶,募緣重建至今。道院座落在橫山南麓,東浹村北。佔地2064平方米,分前後兩進。後殿中立大石柱一對,刻有鄉邑名儒趙舜耕撰書的楹聯:「儒釋道三教雖晶異流同宗旨;東西祭二縱分派共淵源。」……

河北通洲東林寺 

  ◎ 東林寺是中國歷史上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寺院 (儒釋道三家最初在這裡融合交流),與東林寺關係至密的文化名人:陶淵明、劉遺民、陸修靜、佛陀跋陀羅尊者、謝靈運、智者大師、玄奘大師、李白、白居易、鑒真律師、李北海、顏真卿、柳公權、常總禪師,周敦頤、蘇軾、岳飛、朱熹、陸遊、黃庭堅、王陽明、憨山大師、紫柏尊者、徐霞客、康有為、周恩來、虛雲老和尚等。

(摘自《東林寺》) 

摘自《王艷鈞:淺論儒釋道倫理學說

與雞足山文化的融匯貫通》

[編者註:作者系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

  ◎ 佛教聖地雞足山歷史文化形成和發展是與儒、釋、道倫理學說交融乳合的經典之作,其三維一體的宏構綴滿諸多神奇光環。千百年來,這三種宗教倫理精神相輔相承、融匯貫通,使被稱為益部之神丘、金方之佛地、禪門之祖庭的雞足佛山一山而納采了三教思想精華而獨樹一幟。雞足山的發展進程和根本途徑是「天人合德」和「人與自然和諧共榮」。

◎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崇尚並盛行文明的東方升起了三顆智慧巨星。這三顆巨星,一顆是印度的釋迦牟尼,他創立了以拔苦修道、覺悟智慧、因緣果報和涅槃解脫的思想,徹底地關注宇宙和生命的佛教;另一顆是中國的孔子,他創立了倡導以仁為中心的道德觀念,主張德治,強調傳統倫常關係的儒教;再一顆是中國的老子,他創立了崇尚自然,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的道教。這三種智慧宗教的誕生,極大地推進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和社會進步。

◎ 雄峙於我國西南邊陲高原崇山峻岭之中的佛教聖地雞足山,便一山而納采了儒釋道三教思想精華而獨樹一幟。千百年來,正是這三種宗教倫理精神的融匯貫通和相輔相承,構成了雞足山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絕妙主題,其基本框架堪稱三維一體,支撐著整個雞足山文化的大廈。故而,使得雞足山這片舉世無雙的桃源凈土,鋪陳了眾多的靈光聖跡,積澱了深厚文化底蘊,從而,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隋唐時期儒、釋、道並稱為三教。此後,三教出現合一的趨勢。在封建政權支持下,儒教體系完成於宋代。儒教以中國封建倫理三綱五常為中心,以建立理想的社會秩序為已任,追求社會生活的完善,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養方法,提倡「存天理,去人慾」,使宗教社會化,把俗人變成僧侶,使其宗教生活、僧侶主義、禁欲主義、蒙昧主義和偶像崇拜滲透到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每一個家庭。儒家所講的「天」和「道」是現實的、入世的,是以禮治之理釋天的。而「道」則是社會理想和理想社會的代名詞,其所追求的目標是務實中的功名,立足點為整體的利益。因而,人的完善不是個人的完善,而是社會整體的完善。並從現實生活出發,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建功立業,從而立命於天人合德,實現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整個宇宙的和諧,並在實現人的完善即「盡性」過程中實現個體與整體、人與天、心與道的統一,促成價值的永恆與不朽。

◎ 千百年來,雞足山濃郁的佛教文化特色,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美麗如畫的景緻,以及儒、道二教精髓互為交融,互為補充,最終奠定了雞足山世界佛教文化中心的霸主地位。

◎作為禪門正統的源流地,作為與峨眉、普陀、五台、九華相伯仲的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作為名噪東南亞的佛都聖地,靈山雞足,便承襲著漢唐遺風,明清花雨,交織著儒、道文化精髓,星羅棋布著三十六寺七十二庵的梵剎叢林,以禪宗為主,以靜坐默念為修行方法,提倡心性本靜,佛性本有,覺悟不外求,即心是佛,成佛在於一念,在於剎那頓悟,在於把繁鎖的佛教簡易化,承襲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儒學思想,承襲了源遠流長的佛教因由。

◎ 雞足山文化是發展著的,是與社會同步前進,與儒、釋、道倫理文化的融匯貫通不可分割的。孔子說:「人能宏道,非道宏人」,一語道破了「天人合德」的倫理文化精髓,指出了人與道之興廢的特殊關係。

第二章 歷代君臣諸家論三教文化 

一、君王說

  ◎ 《漢顯宗開佛化法本傳三》明帝永平三年,上夢神人,金身丈六項有日光。寤已問諸臣下,傅毅對詔,有佛出於天竺。乃遣使往求,備獲經像及僧二人,帝乃為立佛寺畫壁,千乘萬騎繞塔三匝,又於南宮清涼台及高陽門上顯節陵,所圖佛立像並四十二章經,緘於蘭薹石室。廣如前集牟子所顯傳云:時有沙門迦攝摩滕竺法蘭,位行難測,志存開化,蔡愔使達請滕東行,不守區域隨至雒陽,曉喻物情崇明信本。帝問滕曰:佛法出世何以化不及此?答曰:迦毗羅衛國者,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之中心也,三世諸佛皆在彼生,乃至天龍鬼神有願行者皆生於彼,受佛正化鹹得悟道,餘處眾生無緣感佛,佛不往也,佛隨不往,光明及處,或五百年,或一千年,或一千年外,皆有聖人傳佛聲教而化導之,廣說教義文廣故略也。 (《廣弘明集》卷一) 

  ◎ 吳主曰:「佛有何靈驗耶?」會曰:「佛晦靈跡垂餘千載,遺骨舍利應現無方。」吳主曰:「若得舍利當為立塔。」經三七日遂獲舍利,五色耀天,剖之逾堅,燒之不然,光明出火,作大蓮華,照耀宮殿臣主驚嗟希有瑞也。信情大發,因為造塔,度人立寺,以其所住為佛陀里,又以教法初興,故名建初寺焉。

又曰:「孔丘李老得與佛比對不?」澤曰:「臣聞魯孔君者英才誕秀聖德不群,世號素王,制述經典,訓奬周道,教化來葉。師儒之風澤閏今古,亦有逸民知許成子、原陽子、莊子、老子等百家子書,皆修身自翫,放暢山谷縱佚其心,學歸澹泊事乖人倫,長幼之節亦非安俗化民之風。至漢景帝以黃子、老子義體尤深,改子為經始立道學,勑令朝野悉諷誦之。若以孔老二教比方佛法,遠則遠矣!所以然者,孔老二教,法天制用,不敢違天,諸佛設教,天法奉行不敢違佛,以次言之,實非比對。」吳主大悅。 (《廣弘明集》卷一)

◎ 魏興安元年高宗踐極,下詔曰:夫為帝王者,必祇奉明靈顯彰仁道,其能惠著生民濟益群品者,雖存往古猶序其風烈,是以春春嘉崇明之禮,典祭載功施之族,況釋迦如來功濟大千惠流塵境,尋生死者嘆其達觀,覽文義者貴其妙門,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撥群邪,開演正覺,故前代以來莫不崇尚,亦我國家常所尊事也。世祖太武皇帝,開廣邊荒德則遐被,沙門道士善行純誠,如惠始之倫無遠不至,風義相感往往如林。 (《廣弘明集》卷二)

  ◎ 周高祖曰:卿言業不乖理,凡有入聖之期,性非業外,道有通凡之趣,此則道無不在凡聖該通,是則教無孔釋虛崇,如是之言,形通道俗,徒加剃剪之飾,是知帝王即是如來,宜停丈六,王公即是菩薩。……蔬食至好常齋,豈煩斷殺?放任妙同無我,何藉解空?忘功全逼大乘,寧希般若,文武直是二智,不觀空有,權謀徑成巧便,豈待變化,加官真為授記,無謝證果,爵祿交獲天堂,何待上界?罰戮見感地獄,不指泥犁,以民為子,可謂大慈,四海為家,即同法界,治政以理,何異救物?安樂百姓,寧殊拔苦,剪罰殘害,理是降魔,君臨天下,真成得道,汪汪何殊凈土,濟濟豈謝迦維,即懷異見妄生便執,即事而言何處非道? (《廣弘明集》卷十)

  ◎ 周高祖敕曰:佛法弘大千古共崇,豈有沈隱捨而不行,自今以後,王公以下並及黎庶,並宜修事知朕意焉。即於其日,殿嚴尊像具修虔敬,於時佛道二眾,各銓一大德令升法座,勸揚妙典,遂使人懐無畏,互吐微言佛理汪汪沖深莫測,道宗漂泊清淺可知,挫銳席中王公嗟賞,至四月二十八日,下詔曰:佛意幽深神奇弘大,必廣開化儀,通其修行,崇奉之徒依經自檢,遵道之人勿須剪髮,毀行已乖大道,宜可存鬚髪嚴服以進高趣。 (《廣弘明集》卷十)

◎ 梁武帝曰:「三教雖殊,勸善義一,塗跡誠異,理會則同」。

梁武帝述三教詩 (《廣弘明集》卷三十)

少時學周孔 弱冠窮六經 孝義連方冊 仁恕滿丹青

踐言貴去伐 為善在好生 中復觀道書 有名與無名

妙術鏤金版 真言引上清 密行遺陰德 顯證在長齡

晚年開釋卷 猶月映眾星 苦集始覺知 因果方昭明

不毀惟平等 至理歸無生 分別根難一 執著性易驚

窮源無二聖 測善非三英 大椿徑一尺 小草裁雲萌

大雲降大雨 隨分各受榮 心相起異解 抱應有殊形

差別豈作意 深淺固物情

  ◎ 北齊高祖文宣皇帝詔曰:法門不二真宗在一,求之正路寂泊為本。(《廣弘明集》卷四) 

  ◎ 周武帝曰:「以儒教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後」。 (《北周書·武帝紀》)

  ◎ 隋文帝宣稱:「門下法無內外,萬善同歸;教有淺深,殊途共致」。

隋文帝說:「朕服膺道化,念好清凈,慕釋氏不二之門,貴老莊得一之義」。

  ◎ 隋煬帝《寳臺經藏願文》:受伏竊敢當仁,然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凈,而如說脩行涅槃最近。徒守經律不依佛戒,口便說空心滯於有,無上醫王隨病逗藥,開乳唅蘇為方既異,甜冷苦熱取療亦殊。譬前後教門別赴機性,根莖枝葉受潤終齊,總會津梁無不入道,猶如問孝問仁,孔酬雖別,治身治國老意無乖,殊途同歸一致百慮,內外相融義同泯合。 (《廣弘明集》卷二十二) 

  ◎ 唐高祖曰:「老教孔教,此土元基,釋教後興,宜崇客禮。今可老先次孔,末後釋宗。」 (《集古今佛教論衡》卷丙) 

  ◎ 高祖李淵頒布《先老後釋詔》,詔曰:「老教孔教,此士先宗,釋教後興,宜崇客禮。令:老先、次孔、末後釋。」

  李淵下興學詔書說:「三教雖並,善歸一掇。沙門事佛,靈宇相望。朝賢宗儒,辟雍頓廢。公正以下,寧得不慚。」

  ◎ 唐太宗下詔云:老君垂範義在清虛,釋迦貽則理存因果。求其教也,汲引之跡殊途;求其宗也,弘益之風齊致。然大道之興肇於遂古,源出無名之始,事高有形之外。 (《廣弘明集》卷二十五)

  ◎ 唐祖太武皇帝詔曰:門下釋迦闡教澄凈為先,遠離塵垢斷除貪慾,所以弘宣盛業修殖善根,開導愚迷津梁品庶,是以敷演經教檢約學徒,調伏身心舍諸染著。……目老氏垂化本貴沖虛,養志無為遺情物外,全真守一是謂玄門,驅馳世務猶乖宗旨。朕膺期馭宇興隆教法,深思利益情在護持,欲使玉石區分薰蕕有辯,長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從沙汰。諸僧尼道士女官等,有精勤練行遵戒律者,並令就大寺觀居住,官給衣食勿令乏短。 (《廣弘明集》卷二十五)

  ◎ 武則天亦謂:「佛、老二教,同歸於善,無為究竟,皆是一宗。」 (《全唐文》卷九十五)

  ◎ 唐肅宗皇帝李享題贊:「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百家一理,萬法一門。」

◎唐玄宗謂:「三教無闕。」 (《賀御注金剛經狀》)

  唐玄宗謂:「會三歸一」,「理皆共貫。」 (《賀論三教狀御批》)

  ◎ 宋真宗即謂:「三教之設,其旨一也。大抵勸人為善,唯識達之士能一以貫之,滯情偏執,於道益遠。」 (《佛祖統記》)

  宋真宗認為:「釋氏戒律之書與周、孔、荀、孟跡異道同,大旨皆勸人為善,禁人之惡。不殺則仁矣,不竊則廉矣,不惑則正矣,不妄則信矣,不醉則庄矣。苟能遵此,君子多而小人少」。

◎ 南宋的孝宗,著《原道辨》說:「釋氏專窮性命,棄外形骸,不著名相,而於世事不關,又何與禮樂仁義哉?然尚猶立戒,曰:不殺、不淫、不盜、不飲酒、不妄語。夫不殺仁也,不淫禮也,不盜義也,不飲酒智也,不妄語信也。如此,與仲尼又何遠乎?」

  孝宗皇帝制《原道辯》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誠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則三教豈容有一之不立?」 (《三教平心論》)

孝宗說:「揚雄謂老氏棄仁義、滅禮樂,今跡老子之書,其所寶者三: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孔門曰溫良恭儉讓,又曰惟仁為大。老子所謂慈,豈非仁之大者邪?曰不敢為天下先,豈非遜之大者邪?至其會道,則互相偏舉,所貴者清靜寧一,而與孔聖果相背馳乎?」 (《釋氏稽古略》)

南宋的孝宗說:「蓋三教,末流昧者執之,自為異耳。夫佛老絕念無為,修身心而已矣。孔子教以治天下者,特施設之不同耳,譬猶耒耜而耕,機杼而織。」 (《釋氏稽古略》) 

  ◎ 元仁宗說:「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 (《元史》第二十六卷) 

  ◎ 明太祖朱元璋《三教論》寫道:三者之道,幽而靈,張而固,世人無不益其事而行於世者,此天道也。……於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堯舜,率三王,刪詩制典,萬世永賴;其佛仙之幽靈,暗助王綱,益世無窮,惟常是吉。嘗聞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三教之立,雖持身榮儉之不同,其所濟給之理一。然於斯世之愚人,於斯三教,有不可缺者。 (《明太祖集》卷十)

  朱元璋制僧律二十六條。內一款云:「凡有明經儒士,及雲水高僧,及能文道士若欲留寺,聽從其便,諸僧得以詢問道理,曉解文辭。」 (《從先維俗議》)

  ◎ 清世祖順治帝說:「儒、釋、道三教並垂,皆使人為善去惡,反邪歸正,遵王法而免禍患。」 (《明實錄·世祖實錄》)

  ◎ 雍正帝謂:「朕於閑暇召見之時,將禪宗妙旨聞示提撕,近垣豁然覺悟,竟能直透重關。而於三教一源之理,更能貫徹,實近代元門中所罕見者」。 (《藏外道書》第十九冊)

◎ 朕惟三教之覺民于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貫通,於是人各異心,心各異見。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為異端。懷挾私心,紛爭角勝,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論,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則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導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誘掖獎勸,有一不引人為善者哉?

朕居藩邸,留心內典,於性宗之學,實深領悟。御極以後,宵旰靡遑,且恐啟天下以崇尚釋教之疑,是以未嘗形之談論。欲俟庶政漸理,始舉三教合一之旨,提撕警覺,以明互相詆毀者之非。今邇十年矣,聽政餘暇,偶將朕之所見,並昔人論說數條,舉以示天下之學道者:

一、古人有曰:周孔六經之訓,忠孝履其端;李老二篇之言,道德創其首;瞿曇三藏之文,慈悲為其本。事迹雖異,理數不殊,皆可崇可慕者。

  二、又有曰:儒以正設教,道以尊設教,佛以大設教。觀其好生惡殺,則同一仁也;視人猶己,則同一公也;懲忿塞欲,禁過防非,則同一操修也。

  三、又有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四、又有曰:佛之言性,與諸書同、聖人同,其性則廣為道德。人能同誠其心,同齋戒其身,同推德於人,則可以福吾親,可以資吾君之安天下。

  五、又有曰:佛之道與王道合。王道者,皇極也。皇極者,中道之謂也。佛之道亦曰中道,不偏不邪,其旨相同。

  六、又有曰:佛教之設,使人棄華而就實,背偏而歸善。由力行而造於安行,由自利而至於利彼。其為生民之所依歸者,無以加矣。

  七、又有曰:人謂釋氏惟務上達而無下學,不思釋氏之六波羅蜜,由禪定而到彼岸,豈非下學上達之旨乎?

  八、又有曰: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蓋道者,先天地而生,亘古今而常存。聖人得道之真以治身,以其緒餘土苴治天下國家,豈不大哉!

  故聖人,或生於中國,或生於西方,或生於東夷、西夷。生雖殊方,而其得道之真,若合符契,未始殊也。以上八條,皆於聖賢之理,同流共貫,未見其為謬異也。

   三教雖各具治心、治身、治世之道,然各有所專。其各有所長,各有不及處,亦顯而易見,實缺一不可者。

   朕於三教同原之理,探溯淵源,公其心而平其論。令天下臣庶佛仙弟子,有各挾私心,各執己見,意存偏向,理失平衡者,夢覺醉醒焉。故委曲宣示,以開愚昧。凡有地方責任之文武大臣官員,當誠是朕旨,加意護持出家修行人,以大公同善之治。特諭。道藏輯要·雍正上諭》)


推薦閱讀:

台南吃貨之旅
你知道毛主席第四次挨整嗎?
一個人的人生最悲慘能到什麼地步?
與 象 數 療 法 結 緣 十 年(2003年 易醫文化)
見鬼了?原來古人踏青是這樣!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