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紅場閱兵「觀賞指南」

  今天,俄羅斯紅場正式進入閱兵時間!何時看,在哪看,怎麼看,看什麼,我們為你整理了一份詳盡的「觀賞指南」!

俄羅斯紅場,資料圖

  時間:9日上午10時(北京時間15時)

  地點:莫斯科紅場

  總指揮:俄陸軍總司令奧列格·薩留科夫

  受閱部隊:徒步方隊、裝備方隊、空中方隊

  閱兵參加人數:超過1.6萬人

  裝甲裝備:194件

  飛機:143架固定翼機和直升機

  電視直播:

  CCTV-13 14:30開始直播

  東方衛視14:30開始直播

  在線觀看:

  央視網:14:30 開始直播

  http://tv.cntv.cn/live/cctv13

  ◎ 別眨眼,4大看點不容錯過!

  1.武器大盤點

  二戰功勛武器——T-34坦克

  說起二戰蘇軍,就不能不提到T-34坦克與SU-100反坦克殲擊車,這兩款看起來簡陋、實則皮實耐用。靠著龐大的產量和頑強的坦克兵,蘇軍在莫斯科城下擋住了德軍鐵騎,並將其一路打回了柏林。

  阿爾瑪塔T-14坦克

  備受各界關注的T-14坦克終於揭開雨布露出炮塔,無人炮塔設計簡潔,還配備了先進的主動防護系統,能發射導彈攔截來襲的反坦克導彈或火箭彈,生存能力倍增。

  蘇-35S戰鬥機首次亮相

  蘇-35S戰鬥機將是本屆紅場閱兵式上最先進的多功能戰鬥機。據悉,在此次紅場閱兵式空中部分,4架蘇-35S將與4架蘇-30SM組成編隊飛越紅場。

  圖160轟炸機飛越紅場上空

  圖160代號「白天鵝」。在冷戰期間,「白天鵝」讓美軍夜不能寐,其作戰目的是靠高速突防並投擲遠程巡航導彈打擊美國本土,而這些導彈攜帶的將會是核彈頭。當時的美軍難以攔截這種高速戰機,防空部隊「壓力山大」。

  「亞爾斯」導彈壓軸登場

  「亞爾斯」 被譽為新一代「戰神」,是俄戰略火箭兵現役最先進的陸基戰略導彈。可帶4個分導式多彈頭,射程約1.1萬千米。

  2. 中方陣容:習近平+中國解放軍閱兵方陣

  作為俄方的「尊貴的客人」,習近平將出現在閱兵式的觀禮台上。要問中國人還想在紅場閱兵上看到什麼,那肯定是威武帥氣的解放軍儀仗隊了!「解放軍叔叔」們綵排時邊踢正步邊唱「喀秋莎」的英姿已經造成刷屏之勢,在正式閱兵的時候,讓新一輪刷屏來的更猛烈些吧!

  3.解放軍儀仗隊,扛國旗的小伙是誰?

  5月9日,張洪傑將作為護旗手走在中國方陣最前方。別看張洪傑是個80後,他的經驗相當豐富,1999年和2009年兩次國慶閱兵中,他都擔任海軍儀仗隊護旗手。如今他又將引領中國方陣在紅場受閱。

  4.俄軍女兵方隊首次亮相閱兵式

  綵排時頭戴大花身著軍裝的俄軍女兵方隊也令人驚艷,這些美麗又帥氣的俄國女兵應該也是本次閱兵的一大亮點!

  ◎ 觀看+:紅場閱兵你不知道的幾件事

  隻眼巴巴地等著看紅場閱兵,不如先來補充一些背景知識吧,這樣還可以在跟朋友一起看閱兵時好好「顯擺」一下。

  1.紅場閱兵史上的中國領袖畫像兩次亮相

  1949年11月7日

  作為1949年重大國際事件之一,新中國成立自然成為當年紅場閱兵的一大看點。

  在當日紅場閱兵的群眾遊行環節,遊行隊伍還高舉著毛澤東、劉少奇和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的巨幅畫像走過紅場,掀起了群眾遊行的高潮。

  1950年11月7日

  在這次的紅場遊行中,中國領袖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的畫像,隨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和聯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畫像一道出現在群眾隊伍中,向偉大中國致兄弟敬禮的聲音回蕩在紅場上空。

  2.1957年,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亮相紅場閱兵

  1957年11月2日,毛澤東主席率領中國代表團再次訪問蘇聯,並參加十月革命40周年慶祝大會暨莫斯科紅場盛大閱兵式和群眾遊行。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應邀出席紅場閱兵。

  3.60周年閱兵時德軍也參加了

  2005年5月9日,除了因忙告假的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幾乎所有大國的元首都出席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閱兵。時任德國總理施羅德不僅親赴莫斯科,還帶去了參加二戰的德軍士兵。

  當天活動的亮點是俄二戰老兵受閱環節,2600多名老兵乘坐130輛軍用卡車從檢閱台前通過,這些當年在戰場浴血殺敵的英雄已經到了垂暮之年,白髮蒼蒼,滿臉皺紋,再也無法像年輕時踢出標準的正步,但依然能做出最標準的軍禮,依稀可見當年的颯爽英姿。在場的觀眾眼含熱淚,向這些老兵致敬。

(摘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實習生丨覃事濤

編 輯丨周 晶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俄羅斯紅場閱兵?
閱兵前日,不一樣的北京
紅場上演俄史上最大閱兵涉及超過1.5萬名士兵、近200件軍事裝備和約140架飛機
俄現代史上最盛大閱兵式今舉行,中國儀仗隊首次亮相紅場
視頻:2分鐘回看朱日和閱兵震撼瞬間

TAG:俄羅斯 | 閱兵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