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的古橋
06-14
《烏鎮的古橋》 ----dellren123 徜徉在古鎮,市河的風光讓人留連,地處中市應家橋南堍的訪盧閣便是遊人觀賞市河風光的必到之處。訪盧閣是一家二層水閣式的茶館,背倚車溪市河,面臨中市大街,東市河又在門前的應家橋下逶迤東去,復修後的烏鎮東景區便在不遠的視線中:臨河的小街蜿蜒細長,一塊挨著一塊鋪砌的石板路似乎沒有盡頭,小街兩側櫛比鱗次的幾乎是清一色的烏檐青瓦,小樓屋檐比翼,上透一線藍天,下照人影憧憧,自是一番含蓄深邃的意境。碧波漣漪的市河上,小船來往,櫓聲咿呀,時不時晃蕩著倒映在水中的水閣和岸邊的林木,優哉游哉,穿過一個接一個的橋洞。 在水鄉,橋是極尋常的景觀,從應家橋到財神灣,不足700米的河面上就橫卧著八座古石橋,四座橫跨秀麗的東市河,四座座落在東市河南、北的街道上,遞接著石板路通向遠方。也許是建造年代的不同,這些古橋樣式紛繁多姿,風格迥然有異。宛如一個古橋博物館:那似垂虹卧波是單孔的園形石拱橋,當地人稱之為環洞橋,半園形的橋孔挺起了脊樑,二邊橋坡上的石級便顯得有點陡峭,聳在半空的橋面雖然只有兩張八仙桌的大小,二旁的橋欄仍然為行人留下了歇腳的地方,坐在象靠背椅那樣的橋欄上享受著清新和涼爽,便有一種烏鎮人所說的愜意。園拱橋的造型曲線優美,橋下的水面上倒映著盈盈的園月,每當雲淡風輕,皓月當空,那天上的月亮便會在水中的滿月中晃動蕩漾,二三漁火,寧靜中又平添了幾分幽雅。那線條簡潔明快的是明清時期的梁式橋,中間的橋面猶似房屋的大梁擱架在河心的橋柱上,雖經百年的滄桑,卻依然保持著一貫的恬淡和樸實。而平橋,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不但橋的坡度平,它的風格也顯得平平常常,樸實無華。如果不是二邊低矮的橋欄,腳下的細波微瀾,決不會想到那也是橋。財神灣那裡還有一座風雨橋,從坡度看,屬於平橋的一種,但卻是最豪華的一種。二條四米多寬的石橋並在一起,中間兩個橋欄間隔起一壁花格柵的屏風,屏風下便是兩排行人歇腳的石座椅,臨河的二邊用木柱支撐起遮蔽橋身的屋頂,時當烈日當空,可以納涼遮陰,而在秋日雨霽之日,又何妨「留得殘荷聽雨聲」? 舊時的烏鎮,據說有120座橋,稱得上百步一橋。千百年來風雨侵襲,加上近年來的交通建設,古老的石橋不知消失了多少,有的石橋已經變成了鋼筋水泥橋,有的已經廢棄不用,橋墩的石座上也長起了茂密的青草,但目前鎮內尚存的古橋還有四十多座,數量之多仍可傲視江南六大古鎮。在現存的古橋中,浮瀾橋是「年事」最高的,「橋里橋」則是風姿最靚的。浮瀾橋是南柵的柵橋,始建於明宣德年間,1518年和1780年又兩次重建,雖經六、七百年的風雨滄桑,卻並不顯得老態龍鍾。而「橋里橋」其實並不是一座橋,她是位於西柵的通濟橋和仁濟橋的合稱。通濟橋是座單孔石拱橋,長28.4米,寬3.5米,凈跨11.8米,呈東西向,兩邊各有26個石級。此橋以西原是湖州吳興地域,所以橋聯也表明了地域分界的內容:「寒樹煙中,盡烏戍六朝舊地;夕陽帆外,見吳興幾點遠山。」仁濟橋同樣不知始建年代,它改建於明朝正德13年,清雍正12年曾重建,清咸豐年間與通濟橋同遭兵毀,同治年間再次重建。仁濟橋長22.6米,寬2.8米,凈跨8.5米,呈南北向,兩邊各有25個石級,也是拱形結構。它俗名柵橋,是烏鎮西市河末端的最後一座橋。舊時,橋外水中設有木頭柵門,日啟夜閉,是烏鎮西北水道的第一道關口。通濟橋和仁濟橋地處鎮郊接合部,一邊是民居櫛比,一邊是翠田綠樹,風光優美,這兩座橋最為奇特的地方是,兩橋直角相連,互為犄角,交相輝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論站在哪一座橋邊,均可以欣賞到「橋里有橋」、「橋里套橋」的奇特景觀,而當月明星稀的清夜,粼粼的波光中倒映著沉浸在二個橋孔中的一輪明月,幾分迷離,幾分清雅。當地人把兩橋比之為「姐妹橋」,但傳誦更多的卻是「橋里橋」的美稱。 烏鎮的古橋不僅數量眾多,風采動人,橋柱上的楹聯也透著書香。古鎮的文人墨客妙筆生花,寫景是畫龍點睛,抒情則妙語連珠,情景交融,更使古鎮的風光蘊含無限的情趣。如翠波橋聯云:「一渠翠染詩人袖,終古波清客子心」,「浦上花香追屐去,寺前塔影送船來。」薦馨橋聯云:「水隔一溪依依人影,塘開三里濟濟行蹤。」走在烏鎮的古橋上,吟誦著清麗的橋聯,天光雲影中,烏鎮固有的自然本色中所透析出的那種古典美,不用旁白,一下子就讓人們感受和體味個夠。徜徉在古鎮,市河的風光讓人留連,地處中市應家橋南堍的訪盧閣便是遊人觀賞市河風光的必到之處。訪盧閣是一家二層水閣式的茶館,背倚車溪市河,面臨中市大街,東市河又在門前的應家橋下逶迤東去,復修後的烏鎮東景區便在不遠的視線中:臨河的小街蜿蜒細長,一塊挨著一塊鋪砌的石板路似乎沒有盡頭,小街兩側櫛比鱗次的幾乎是清一色的烏檐青瓦,小樓屋檐比翼,上透一線藍天,下照人影憧憧,自是一番含蓄深邃的意境。碧波漣漪的市河上,小船來往,櫓聲咿呀,時不時晃蕩著倒映在水中的水閣和岸邊的林木,優哉游哉,穿過一個接一個的橋洞。 在水鄉,橋是極尋常的景觀,從應家橋到財神灣,不足700米的河面上就橫卧著八座古石橋,四座橫跨秀麗的東市河,四座座落在東市河南、北的街道上,遞接著石板路通向遠方。也許是建造年代的不同,這些古橋樣式紛繁多姿,風格迥然有異。宛如一個古橋博物館:那似垂虹卧波是單孔的園形石拱橋,當地人稱之為環洞橋,半園形的橋孔挺起了脊樑,二邊橋坡上的石級便顯得有點陡峭,聳在半空的橋面雖然只有兩張八仙桌的大小,二旁的橋欄仍然為行人留下了歇腳的地方,坐在象靠背椅那樣的橋欄上享受著清新和涼爽,便有一種烏鎮人所說的愜意。園拱橋的造型曲線優美,橋下的水面上倒映著盈盈的園月,每當雲淡風輕,皓月當空,那天上的月亮便會在水中的滿月中晃動蕩漾,二三漁火,寧靜中又平添了幾分幽雅。那線條簡潔明快的是明清時期的梁式橋,中間的橋面猶似房屋的大梁擱架在河心的橋柱上,雖經百年的滄桑,卻依然保持著一貫的恬淡和樸實。而平橋,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不但橋的坡度平,它的風格也顯得平平常常,樸實無華。如果不是二邊低矮的橋欄,腳下的細波微瀾,決不會想到那也是橋。財神灣那裡還有一座風雨橋,從坡度看,屬於平橋的一種,但卻是最豪華的一種。二條四米多寬的石橋並在一起,中間兩個橋欄間隔起一壁花格柵的屏風,屏風下便是兩排行人歇腳的石座椅,臨河的二邊用木柱支撐起遮蔽橋身的屋頂,時當烈日當空,可以納涼遮陰,而在秋日雨霽之日,又何妨「留得殘荷聽雨聲」? 舊時的烏鎮,據說有120座橋,稱得上百步一橋。千百年來風雨侵襲,加上近年來的交通建設,古老的石橋不知消失了多少,有的石橋已經變成了鋼筋水泥橋,有的已經廢棄不用,橋墩的石座上也長起了茂密的青草,但目前鎮內尚存的古橋還有四十多座,數量之多仍可傲視江南六大古鎮。在現存的古橋中,浮瀾橋是「年事」最高的,「橋里橋」則是風姿最靚的。浮瀾橋是南柵的柵橋,始建於明宣德年間,1518年和1780年又兩次重建,雖經六、七百年的風雨滄桑,卻並不顯得老態龍鍾。而「橋里橋」其實並不是一座橋,她是位於西柵的通濟橋和仁濟橋的合稱。通濟橋是座單孔石拱橋,長28.4米,寬3.5米,凈跨11.8米,呈東西向,兩邊各有26個石級。此橋以西原是湖州吳興地域,所以橋聯也表明了地域分界的內容:「寒樹煙中,盡烏戍六朝舊地;夕陽帆外,見吳興幾點遠山。」仁濟橋同樣不知始建年代,它改建於明朝正德13年,清雍正12年曾重建,清咸豐年間與通濟橋同遭兵毀,同治年間再次重建。仁濟橋長22.6米,寬2.8米,凈跨8.5米,呈南北向,兩邊各有25個石級,也是拱形結構。它俗名柵橋,是烏鎮西市河末端的最後一座橋。舊時,橋外水中設有木頭柵門,日啟夜閉,是烏鎮西北水道的第一道關口。通濟橋和仁濟橋地處鎮郊接合部,一邊是民居櫛比,一邊是翠田綠樹,風光優美,這兩座橋最為奇特的地方是,兩橋直角相連,互為犄角,交相輝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論站在哪一座橋邊,均可以欣賞到「橋里有橋」、「橋里套橋」的奇特景觀,而當月明星稀的清夜,粼粼的波光中倒映著沉浸在二個橋孔中的一輪明月,幾分迷離,幾分清雅。當地人把兩橋比之為「姐妹橋」,但傳誦更多的卻是「橋里橋」的美稱。 烏鎮的古橋不僅數量眾多,風采動人,橋柱上的楹聯也透著書香。古鎮的文人墨客妙筆生花,寫景是畫龍點睛,抒情則妙語連珠,情景交融,更使古鎮的風光蘊含無限的情趣。如翠波橋聯云:「一渠翠染詩人袖,終古波清客子心」,「浦上花香追屐去,寺前塔影送船來。」薦馨橋聯云:「水隔一溪依依人影,塘開三里濟濟行蹤。」走在烏鎮的古橋上,吟誦著清麗的橋聯,天光雲影中,烏鎮固有的自然本色中所透析出的那種古典美,不用旁白,一下子就讓人們感受和體味個夠。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煙雨烏鎮 水墨江南
※【水鄉之旅】烏鎮:難以負載似水年華
※枕水人家,似水年華---烏鎮
※? 烏鎮:「最後的枕水人家」
※江西又一大型景區即將橫空出世,如詩如畫不輸烏鎮!
TAG:烏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