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你寧願砸錢去培訓,也不願意讀本書 - 簡書

論互聯網時代如何進行高性價比的學習

周老師在《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的開頭也講了一件很有意思的現象:企業家們願意花幾萬、十幾萬的課程費去聽課,即使知道這些課來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等商業、管理類書籍。而這些書,只要20,30塊錢一本。

看文章的小夥伴們,用幾萬幾十萬去參加培訓的估計不多,那我們看看「性價比」高一點的課程:

知識管理課程:2天 3480

PPT訓練營:2天 2380

POP手繪入門課程:2天 1480

UML軟體方法初階:2天 1000

敏捷開發方法:1天 800

以上信息都是我接觸到的,為了不惹人討厭,我就不貼鏈接咯,直接百度搜就可以一搜一把的。

我今年也報了幾次培訓課,平均每天1000的課時費應該屬於「性價比」超高那種的。幾次下來,我發現其實效果確實有。但是作為一個書獃子,我每次參加培訓都記錄下全過程,然後去買這位老師的書以及其他相關題材的書做主題閱讀。後來發現,其實,內容書上都講過了,一些新鮮的東西,在老師的微博上也經常會出現。額,那我去參加個什麼鬼?!我自學就好啦!

所以我今天事兒逼地想和大家討論的話題是:我怎麼去偷哪些我想學的昂貴的知識?——互聯網+閱讀(如何通過閱讀和網路來實現培訓的學習效果)。

又要被罵標題黨了一、為什麼我們沒選擇讀書,而選擇去參加培訓?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身邊的朋友,甚至是企業的老總;他們給我的回答有下面幾種:

(1)時間寶貴,我看書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聽課的話,別人能幫我整理好

(2)去聽課,有現場感,能接收到指導,容易學進去

(3)現場可以交到一些朋友

以上三點,我自己也曾這麼想過:

時間上,舟車勞頓路上的時間不說,培訓課程一般都要求你要花整段的時間來進行。

在現場真的能更容易接收到指導么?那要看你什麼水平了,如果你是一個門外漢,你花費的代價最後僅僅是一個體驗,更別提你能在現場提出什麼深邃的問題了。

朋友卻是是資源,想去聽課認識朋友我認可,你花這麼多錢認識的幾個人,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啊,你以為你去的是長江商學院么?

接受培訓的過程是發現和權衡的過程2、為什麼可以通過看書來代替培訓?

(1)讀書更能節約時間

我們通過閱讀的方式來學習,時間對我們是可控的,可分配的。進度可以根據我們自身的情況隨意調整。我們可以還可以跳過我們已經認知的內容,關注我們不知道的內容。

(2)讀書能更系統的學習

閱讀的最大的優勢是,你可以請一堆老師給你上課;通過主題閱讀,你可以把市面上左右的老師都請到你的手裡,對於一個你想學習的課題,你可以讓他們逐個講述自己的間接。你在從中摘取自己想要的,能理解的知識。講得不好,你可以隨時讓他即刻立場,不會有絲毫尷尬。

(3)讀書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們參加培訓課程,更多的是一種被動接受。互動環節往往發生在課程快要結束的可憐的15分鐘裡面。你能表達什麼呢?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呢?

但是閱讀就不一樣了,你可以隨時暫定,隨時記錄你的想法。你讀完之後還可以在網路平台式發聲,和網路上的其他人進行討論。

(4)自己下廚練的不是菜,是你的做菜的手藝

課程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不是看你的狀態,而是看老師的狀態。

就像你去餐廳吃飯,味道好不好全在廚師;運氣不好,你沖著廚師去的,結果那天他徒弟掌勺,你是該滿意還是不滿意呢?所以如果是自己學習,就像是自己買材料自己做飯,剛開始確實會做得爛做得難吃,但是慢慢就好啦,而且你掌握了做菜的手藝,下次給你新的材料,你可以輕車熟路的做出來自己嘗嘗了。

出去吃?還是自己做?3、如何通過看書來取代培訓

這時候你會說,我哪有那個時間和精力!確實是,我們成人每天都累得狗一樣,讀書對我們來說確實是一件很費力不討好的事。但是你都有參加培訓的雄心壯志了,我相信你會有勇氣看我下面講的方法的。

(1)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是第一個解決我們職場人時間緊迫的方法。每天只要花1到兩個番茄鍾(每個番茄鍾25分鐘),一本書就徹底搞定,沒有負擔,也不會對你的時間分配造成壓力。

出門右轉:《用30分鐘讀懂一本書》

快速閱讀不會增加你的時間負擔

(2)主題閱讀

針對一個主題進行全方位了解的大殺器,選中一個主題,然後搜羅豆瓣上評分較高的書單,然後集中用快速閱讀進行篩選。找到主角書本和配角書本,集中學習主角書本,用配角書本來進行補充。十幾個老師給你講同一個命題,你覺得你還可能不懂么?

出門左轉:《你不用一年讀100本書,你主題閱讀就好了》

針對自己的所需做主題閱讀或者去參加培訓

(3)拆書方法RIA

拆書方法是針對致用類書籍的葵花寶典。致用類書籍就是書本段落中提供了明顯一個明顯的行動方法是,你可以用到的招數

R:閱讀片段

I:歸納總結,用自己的話複述

A1:激活經驗,過去我經歷過什麼?

A2:基於這個方法,我今後可以計劃怎麼做?

RIA便簽讀書法,能快速讓知識和自己的經驗產生鏈接

RIA的拆書方法很好的解決了我們讀書翻翻翻忘忘忘的毛病。遇到方法就可以進行激活應用,立即輸出之行計劃,可謂是學以致用的小李飛刀,快准狠,帶著標籤去讀書,逼著你立馬輸出。老師課堂上講的那些高大上的BAT的案例跟你的實際工作真的貼合么?為什麼我們不通過整理自己的案例呢?

(4)讀書會

線下的讀書會解決了你幾個問題:

1. 是你能和培訓一樣認識一群同一主題感興趣的夥伴,你可以交了朋友,甚至相親么么噠;

2. 是你有了充分表達的機會,對於這個主題分享出你的理解讓別人來討論。

4、哪些適合通過看書來學習,哪些不適合?

(1)商業類合適

商業管理類的書籍都可以通過自學的方式來完成,以我意淫多年的經歷,我認為聽培訓老師講書上的內容,還不如我們自己看書——便宜啊!

(2)技能類入門合適

思維導圖,手繪,POP這類動手類的我們也可以通過參考自學書籍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但是入門比較合適,如果要進行高階訓練,還是需要去參加培訓。對,不要以一個新手的身份去參加培訓,而要以一個愛好者的身份去參加。

(3)身心靈入門合適

身心靈的微課程,朋友圈有很多朋友參加,而且價格不菲。我沒有體驗,所以沒有發言權,但是身心靈的書籍我到時看了一大把,咳咳,如果真要去參加,先看看張德芬,李欣頻老師的書吧。

要去禪修?先看看樂嘉老師的《本色》吧,後面有專門一大塊講如何進行7天的禪修的,非常好玩。也許你在家就可以練不是么?

其他的待補充,歡迎討論。

5、除了看書,還有哪些補充?

(1)網路課程:MOOC,可汗,網易雲課堂

網路課程的好處是你可以隨時暫停,你可以根據你的生活節奏來提交你的作業。

(2)微博,直接@請教

你在確認主題,確認要讀哪些書的時候,其實這些作者你都可以通過微博(國外翻牆找Facebook啥的)來找到。你可以講你的閱讀想法隨時@的方式來進行交流。大V們很樂意轉發並回答你的問題的。

(3)簡書,知乎,分享,討論

看書的另一個補充就是簡書和知乎了,簡書傾向於分享和表達;知乎傾向於解決別人的疑問。兩者都給我們提供很好的討論空間。這時候你的課課堂就不是那個2,30人的課堂了,你的討論空間是全世界,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興奮的呢?

(4)直接去培訓師的老巢

直接找到你想參加的培訓老師的微博和博客,進行偷師學藝。很多老師的課程在形成課程體系之前都會在他的微博,公眾號,或者博客網站中系統的進行闡述了。

而且別他的課程更加隨意一些,你會發現他很多思路。就像大廚一樣,你可以看到他鍛煉,學習,做菜的過程,去參加培訓就是去吃而已,對么?(咦,為什麼又提到吃)

6、不行,我還是想去參加培訓?

如果上面說了這麼多,我並沒有否定培訓的價值,我只是在實踐一種可能性,通過最小代價的方式來學習;你還是覺得看書不踏實,你還是想去參加培訓的話。我提最後幾個個人建議:

(1)學習基礎知識,把培訓時間放到高階提高上

你還是應該先看書,啊哈哈哈,看一本入門的吧,這樣到了課堂上,你就不會一直追著老師的思路了,你可以基於你已有的認知來結合老師講的內容進行補充:

新的認知是基於現有認知衍生的

(2)培訓過程提前準備自己的問題,爭取針對性的輔導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如果你把入門級別的知識都學不進去,高階就可以不用去上了,你看,多省錢。

自學入門之後,你成為愛好者,你需要提高,這個時候高階的課程可以為你的學習曲線從平緩提升到另一個高度。

培訓能讓你快速度過「高原區」

高階訓練的過程你也可以針對你自學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尋求老師的幫助,老師的解答甚至手把手的幫你解決一個問題,你的學費也就掙回來了。

(3)帶著轉化的心去接受培訓

如果你最終去參考了培訓,如何將培訓的效果最大化的吸收呢?!

帶一個偷師學藝的心去嘗試一次吧,你要準備做一個課堂轉化,也就是學完要回來做一次分享會,將你已經具備的基礎和你參加培訓的成果轉化成一堂分享課。

教永遠是最好的學。你的學的過程要是意識到你要用來教別人,你肯定會全程積極投入進去汲取課堂上的寶貴經驗的。簡書@水菱有篇文章可以參考:《你只是在聽課,而我複製了整個流程》。

結論

我們一直在談互聯網+,談互聯網思維,可是我們的學習思維還停留在工業時代。

如何高效的進行自我學習,運用互聯網+學習的方式進行專業化生存,即是我們的省錢之道,也是我們提高自我學習能力,應對瞬息萬變變的社會的最好武器。

願每個人都擁有從容閱讀的力量。

謝謝我家主子不耐煩的陪伴


轉載請註明原作者、文章來源、及簡書鏈接,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銷售培訓話術 
北京德育女學館的培訓目標:嫁個有錢人
誰來成就培訓管理者的明天
談判技巧(培訓筆記2)
中國語境下英語專業學生學習風格調查(32489)-英語教學、培訓、翻譯、考試、出國留學、招...

TAG:培訓 | 簡書 |